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季节养生 > 月份养生

高三学生厌学10个妙招(高二学生厌学怎样开导孩子)

时间:2023-06-27 03:42:44 作者:鹰视狼顾 来源:网友分享
高三学生厌学10个妙招(高二学生厌学怎样开导孩子)

高三是一个时间常紧的阶段,复习的内容多,任务重,而且要刷很多题,对于时间管理上非常的重要,如果遇上厌学,将会变得非常的糟糕,为什么这样讲呢?厌学是一种心理上的不适应,你可能会讨厌某个学科,或者是因为现阶段的成绩,并不是自己所理想的,这样会对学习产生一种厌恶,这个是不好的。下面学管老师详细为大家剖析高中生不想上学的原因及应对妙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不想上学是为什么?

1、不适应高中学习生活。

每一轮带高一,总会有一批学生从初中的意气风发走向消沉,泯然众人,因而情绪低落,若无法及时调整,个别受不了这种反差的学生便可能心生退却,因无法体会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而选择放弃。这样的学生是最让人感到惋惜的,他们有基础,却因适应能力不够,心态失衡而从好学变得厌学。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关注高一新生前两个月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至关重要。

2、读书无用论作祟。

持有这种思想的学生其中一部分家境优越,对学习的认知停留在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上,而有家庭的支持,他们根本不需要靠个人学习来实现这一目标,于是对学习并不重视,再加上进入高中,学习压力渐大,便越发的不想学习。另一部分学生大多身处农村,家境贫寒,自身认知有限,但受到社会上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同村同龄有辍学打工者,每到过年回乡炫耀,展现自己赚钱的能力,有的还要面对家人的比较,时间久了就接受了这种思想,认为出去打工每个月也有几千块,读到大学毕业工作起薪也不过几千块,但却要浪费高中加大学七年时间,太不划算,因此心生退学之念。

3、诱惑干扰太多,自控力不足。

高一学生的学习压力要远远大于初中,本就容易让部分学生心生反感,此时再加上网络小说、电脑游戏等诱惑和干扰,自控力不足的学生便会有逃避学习沉溺其中的倾向。我见过最可惜的一个学生,成绩如果不退步,考入一个好一些的一本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很遗憾他接触到了网络小说,每天晚上躲被窝里用手机通宵看小说,后来被班主任连续没收了几部手机,慢慢发展为逃课去网吧看小说,坚持到高二没多久,非要自己退学,家长都跪在他面前了。

当然,不排除也有的学生真的不适合高中学习,因而认清这一点之后果断选择放弃!但不管哪一种理由,不愿学习的前提都应该是你找到了比学习更适合你的道路。如果对未来一无所知,也没打算,却非要放弃学习,那真的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任性!

二、高三学生厌学10个妙招

1、高考阶段的孩子仍处于青春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仍是重要问题,所以家长在这个时候要对孩子给予明确的支持和理解,让他们明白他们才是关键,而不是学习成绩和高考。

2、高考是这个年龄的孩子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厌学情绪可能是孩子对于过重的负担的一种逃避,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避免继续宣传高考的重要性,而是要尽量为孩子减压,高考的重要性孩子是懂得的,但是他们无法扛起太多的责任。

3、即使孩子真的厌学也不要感觉天塌下来了,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足够好,不妨就让孩子自由一些,学校的好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发展,但不会是非此即彼的,否则马云没有去清华北大,岂不是不配当这个首富了?

4、教育孩子对学习上的困难正确认识,从而降低可能的厌学情绪。

孩子对学习厌烦,往往是因为感到学习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事情,特别是高考前各科都进入了总复习的阶段,学业上的问题集中爆发。

孩子因为想回避困难,所以厌烦学习。面对这类问题,改善孩子厌学情绪的一种方式,就是让孩子在日常学习中对学习上的困难有个正确认识,并且努力让孩子战胜这些困难,这种战胜困难的心理感受会有助于孩子提高攻克学习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5、一定要培养对各科的学习兴趣,不能偏科,每个学科都要认真努力的学习,尤其是那些薄弱学科,更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厌学不是极个别人的问题,是很多人的问题。

6、要经得起寂寞,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仔细想想自己为什么不想学习,考试不理想,成绩不令家长满意。找出原因,然后进行调整,改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不要因一些小事大动肝火,高三的时间非常紧,不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以学习为主。

7、接纳自己的这种情绪。忙碌的学习生活,产生厌学情绪很正常。不要责怪自己,不要觉得不好意思,不要觉得对不起家长。不要有自卑心理。

8、积极疏导这种情绪。听听轻音乐,运动运动,写写日记,与好朋友或者值得信赖的长辈聊一聊,排解心中的这种情绪。

9、对整个高三备考要有规划,短时间学习内容要有计划。结合实际,根据学校备考安排,科学合理的制定计划。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备考不至于盲目,显得有条不紊。

如果学习处于忙乱状态会降低学习效率,进而影响到心情,负面情绪随之而来。如果每一天都是忙碌而充实的,就是不给负面情绪可乘之机。

10、降低高考目标,更加严格要求,关注学习过程。很多时候,挫折、失落等不良情绪的产生,都和目标难以实现有关。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最近接到高中生厌学的案例比较多,而且往往是家长求方子,问怎么办?好像给了办法就会用,就能解决问题?试问,孩子如果还能和家长正常沟通,会厌学吗?如果你沟通渠道都关闭了,亲子间隔膜很深,给了方子有何用呢?家长不得已求助的案例,都是孩子一开始对学习、学校疏离时,家长强制其继续上学,没有真正关注孩子的需求和情绪;或者和老师、亲戚朋友结成联盟,齐心协力“围剿”……现在孩子已经拒绝上学了,家长、老师束手无策,辗转求助,希望郭老师有灵丹妙药,一次解决。殊不知,养痈成患,有些问题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式不对,小问题会酿成大隐患,就像肌体疾病一样,小病久拖愈重,试图一刀下去除瘤,缝上刀口还是病人。——现奉小文供借鉴。

高中生厌学的原因很多,基础太差,压力太大,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临近重大活动胆怯退却等,也不排除有的孩子是被逼无奈上了高中,而自己从来对上高中考大学没兴趣。

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及与厌学有关的表现都是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反应模式,究其原因可能是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行为上逃避;也可能是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的压力过大,或者是孩子缺乏清晰的目标,身心疲惫,产生厌战心理。这些孩子往往学习目的不明确、感觉学习枯燥无趣,或者发奋拼搏难以达到目的,看不到希望,于是转而恨书、恨老师、恨学校,严重者不想、不敢去上学,一提到上学就恶心、头昏、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这类高中生可能深受应试教育的高压、经受着来自家庭学校的“威逼”,心理负担沉重。其中也不乏学习基础差的同学,长时间在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中度日,生活中无人能关怀、学习上也无人能理解,更是缺乏学习动力,逐渐形成自己是学不好的“差生”等观念,缺乏必要的信心和勇气,以至于很快就患上了厌学症。而那些平时成绩尚可,在一定阶段出现厌学情绪的孩子,往往是家庭或者个人期望值过高,达到预想目标有困难,出现焦虑、畏惧情绪,经受不住过重的心理压力所致。

从教育体制讲,尽管相关部门三令五申,但陈旧刻板的教材、人为变通后等级井然有序的排名、铺天盖地的考试、荒唐的“快慢班”(现在美其名曰“实验班”)之分,以及因为教材深、难度大、要求严、标准高,部分学生听不懂、学不会、跟不上,反复挫败后失去自信和斗志,青春期的自尊又让孩子羞于求助于人,不愿与别人沟通,与家长沟通如果再面临训斥、批评,最便捷的渠道当然就是放弃。

有些望子成龙的家长,特别需要掌握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注意多和孩子沟通,摒弃急功近利、好胜虚荣、目光短浅的陋习,切不要将孩子的好成绩当作炫耀的资本,不要给孩子传递过高的期待,还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建议(策略):

1、实事求是评价孩子的学业水平和能力,与孩子一起客观认识自己,让孩子给自己一个尽可能恰当的定位,不通过暗示、提要求等给孩子制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尽量给孩子“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方向。——这里要强调,帮助孩子做好生涯规划很重要!很多学校虽然开了生涯规划课,但课程少,而且不是高考内容,其实得不到学校和师生的足够重视。何况作为教学任务去完成的兼职老师、或者只是参加过几天培训就承担教学任务的老师,实在给不出太多具体的“规划”。生涯规划咨询师、高考志愿填报金牌讲师郭老师,也只能给身边是少数朋友、网上个别朋友提供帮助。但方子是方子,同样的药方对同类病人都未必有相同效果。助人同样讲究缘分的。

2、如果孩子缺乏适合自己的、管用的学习方法,不要急于求成,要与孩子一起,通过具体科目、具体问题分析、总结,请孩子的老师一起会诊,制订孩子认可的改进方案,帮助孩子落实、修正学习方式方法。

3、挖掘孩子的“闪光点”,通过与孩子分享从前成功的经历、代表性事例,综合分析个人优势等重树自信心,在发现孩子潜能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要求,激发成功的愿望。

4、不回避问题和矛盾,不讳疾忌医,不小题大做,要根据孩子状况及时陪伴、帮助。厌学有时是一种短时的情绪,这时家长不要太紧张,或者因为孩子情绪的发泄对孩子放、失望。多数情况下,高中生对情绪的调适有自己的方法和途径,有时看到某个同学刻苦学习可能就激发了学习热情。但如果发现孩子学习焦虑、严重厌学等情况要及时寻医问药,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干预。

5、注意孩子品行品格的培养、性格养成,自身做起,通过典型人物成长故事、人生理想教育等,循序渐进引导孩子养成坚毅的性格、乐观的处世态度,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6、对孩子厌学现象防范胜于干预,家长要在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上下功夫,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孩子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理想,是孩子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保持充足的学习动力的最佳渠道,而把学习目标定位在考取理想大学、出人头地、胜过他人等方面,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容易退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