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眉毛看相

饶姓(饶姓取名字大全男孩)

时间:2023-10-22 03:19:57 作者:追梦抓梦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尧”姓为啥在西汉改“饶”姓,这两个姓哪一个是唐尧正宗后人?

在中华民族的姓氏之中,有尧的后人创造的24个姓氏。

它们是:

01伊祁(伊耆)繁衍:02伊、03衡、04祁、05尧、06陶、07唐、08陶丘、

【唐姓图案】

09房、10向、11蓟、12黎、13刘、14御龙、15韦、16杜、

【刘姓图案】

17士、18随、19司空、20彘(zhì)、21范、22冀、23宗政、24狸姓

【范姓图案】

不过,更准确的说,还有一个姓,应该也算是尧的后人创造的。

这个姓氏就是“饶”。

在中国现代历史中,有一个名人,他的名字就叫“饶漱石”。

那么,“饶”和“尧”,两姓之间,有什么联系没有呢?

简单的回答是一个字:有。

那么,尧和饶具体有什么联系呢?

简单的答是一句话:它们原本是一个姓!

那么,是在什么朝代,发生了什么事情,才成为2个姓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说一说当时的历史背景。

首先,揭示一下上述的24个姓氏之中“尧”姓的具体来历。

在上述24个姓中,排列05的是“尧”姓。

【尧姓的繁体书法】

这个尧姓,它产生于放勋的谥号。

换句话说,尧在生前是不叫尧的,他姓“伊祁”(伊耆),名字叫做“放勋”。

放勋去世之后,他的谥号为“尧”,史又称“唐尧”。

所以说,尧他本人是不知道自己被后人称作“尧”的。

尧成为谥号之后,放勋身后数代后人,并没有用这个谥号作为姓。

一直到尧之后过了千年左右,“尧”才成为尧的后人的姓氏。

原来,上古“三皇五帝”之一的“尧帝”家族,先生活在今河北省唐县一带,后迁徙于今山西太原一带,尧担任了部落首领,其活动区域主要是中国的中原一带,因此,尧姓也就发祥并长期繁衍于这里,后来,逐渐向周边地域扩展,并以“河间郡”和“上党郡”为旺族。再后来,尧氏家族为避战祸,尧系子孙散徒于天下。其中一支迁徙于今山西省临汾县一带,即称\"尧帝\"。前些年考古学家在山西省临汾县\"陶寺\",发现\"尧帝\"古遗址,从此使\"尧帝\"变得有证可考,一改“传说”中的\"尧帝\",让他变成“历史”中的“尧帝”了。

【祭祀尧的尧庙】

到了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姬发追思古代的圣贤帝王……周武王追思到唐尧的时候,为了感恩,就将封地赐给了帝尧第23世的“京”(字子京)的这位后人。周武王赐的这块封地在蓟(今北京附近)。后来,子京的儿子“理”,举家迁移到了山西平阳,其子孙后代从迁移到达山西之后,就以祖上谥号“尧”作为了姓,因而这一支尧的后人被史上称之为“平阳尧氏”。

这个说法,大致是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云:“帝尧之后,以谥号为氏。”不过,这个说法遭到过某些人的严重质疑。质疑者认为,按历史研究,在周代以前并没有谥法。更无“以谥为氏”之命氏原则,仍然坚持认为尧应为传说中的上古人物,并非信史,于是认定此说为附会之辞录。

这种说法似乎有一定道理,也许不是谥号,而是别的原因才以尧为姓吧……?

接下来,又过千年,在某个朝代,这个尧姓突然改成了别的姓!

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当时的历史中,到底出了什么状况,且此事到底发生在哪个朝代呢?

这个问题的回答,得费一些口舌了。

可以先将朝代点明,此事发生在——西汉!

是西汉的哪一个皇帝的统治时段呢?

还是回顾一下历史背景吧。尧姓自周以来,出了不少名人。至秦灭六国,尧姓家族为逃战祸,子孙从此散迁天下……多年之后,发展到了尧姓的第54世,此时的著名后人——尧萱。自平阳(山西)徙居江西鄱阳(古饶州,今仍属江西),后迁临川(今抚州);尧族人丁兴旺,其分支又迁徙江西、浙江、福建等江南流域。尧族发展比较大,抚州临川居有较大的“尧氏”家族的记载。

又传两代,到了第56世——尧濙。

其时,正值西汉的汉宣帝刘询。此皇帝是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这个刘询皇帝,本名叫做“刘病已”,在他继位之后,觉得自己名字不雅,即刻就改名了,改为“刘询”。皇帝改名,下诏全国,要求所有人员,必须要避帝名“询”之讳。如此一来,社会上有牵涉的姓氏有扩大化被修改的,比如“荀”姓,其实不是“询”,可同音呀,因而,有的亦改为“孙”姓了。

【汉宣帝刘询】

在改姓的政治风潮之下,西汉朝廷有一御史大夫魏相,他向皇帝上奏章说,尧濙(当朝任职京兆尉)虽是上古唐尧的嫡系后代,但帝尧乃上古五帝之一,算是百圣至圣,因而尧濙也应该避讳改姓。正在维护皇帝尊严的汉宣帝觉得这话有道理,于是赐字,在“尧”(当时应为繁体字“堯”)的左边加了一个“食”旁,也就变成了“饶”(当时应为繁体字“饒”)。实际上,这算是皇帝给尧濙改姓了“饶”(“饒”)。同时,皇帝擢升“饒濙”(改姓前为“尧濙”)为太傅,并下诏全国,要求天下凡姓“尧”(“堯”)的统统改姓“饶”(“饒”)。

这个就是“饶”姓的来历。饒濙(尧濙)于是成为了“饶姓”始祖。

白驹过隙,时光飞逝。经过千年发展,估计饶姓将自己与尧姓的渊源普遍都忘记了吧。接下来,饶姓以尧濙为始祖,又传了29世,到了饶次守的时候,朝代已经至宋朝高宗皇帝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又是宋朝的第十位皇帝),在公元1129年5月,高宗皇帝下诏文武群臣进献宗谱备案,因“饶”系“帝尧”嫡系后代,高宗特命王钧甫细查当时任翰林侍讲的饶次守的祖谱。王钧甫受命之后,仔细核对“饶”姓的源流昭穆,确认饶氏乃是“黄帝之苗,孔京之裔,尝食采于蓟,拜显宦于汉朝……”,“饶”姓实为“帝尧”嫡系后代。帝勅:“尔之后裔世代其昌”。

【饶姓介绍】

估计是在这次追溯之后,更多的“饶姓”后人知道了自己的祖上,有人又改回了“尧姓”。

尧姓和饶姓之后没什么变故。可是,在推行简化字的时候,又有些变化。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全面推行简化字,“饒”简化成了“饶(rao)”或“尧(rao)。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堯”简化成了“尧(yao)”。实际上,尧有两个读音,代表了两个源头,但字是一个。这让许多“饒”姓本家无所适从,有人将姓写作“饶”,也有人写成“尧”。读音也rao,yao不分,弄得有些混乱。现在许多地方方言“饶”还是读音为“yao”,比如,就曾亲切地称饶漱石为“小姚(音同yao)”。

如果从源头来看,尧姓从一个姓演变成了三个姓:尧(rao)、尧(yao)、饶(rao)。

但是,也可以将“饶”发音为“yao”,因为习惯成自然,有人将饶这样念。

于是,两个汉字就有了4个发音,那就是4个姓了。1个姓在使用中变成了4个性。

因而,唐尧为中华民族贡献的姓氏,也就达到了26或者27个姓氏了!

【图片:百家姓全国图】

附:尧姓的历史名人——

尧暄:(?-495),北朝北魏臣。字辟邪,本名钟葵。上党长子(今属山西)人。文成帝时为中散。孝文帝始立三长,令暄为东道十三州使,更比户籍。暄从征及出使检察三十余次,皆有克己奉公之称。封平阳伯,后位大司农卿。卒于平城。

尧杰:北朝北齐将领。字寿性,长子(今属陕西)人,尧雄从兄。为人轻率好酒,但颇武干。从神武征战有功,拜镇东将军,封乐城县伯,出为沧州刺史。后从平邺,进都督。元象中,拜车骑大将军,进爵为公。后出为安州刺史卒。

尧雄:(499-542),北朝东魏将领。字休武。上党长子(今属山西)人。善骑射,重义轻财。庄帝时,为燕州刺史。尔朱兆败,据定州附高欢,为瀛州刺史。东魏初,随高昂击败贺拔胜,为豫州刺史。随侯景击败梁军、西魏军,加骠骑大将军。为政宽和守信。得兵民信赖。在边十年,屡有战绩。兴和三年,召还,率士卒十万,巡行西南设防。次年卒于邺城。谥武恭。

尧奋:北朝北齐将领。字彦举,长子(今属陕西)人,尧雄弟。从齐神武平邺,破尔朱兆等。以功进爵为伯,出为南汾州刺史。后大破西魏将薛崇礼,转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卒。

尧君素:隋臣。魏郡汤阴(今属河南)人。炀帝为晋王时府属。隋末,以军功领河东通守。据城抗唐军,数拒说降。妻至城下劝降,被其射死。民多欲降,君素御下严,无人敢言。及城内知炀帝死,又乏粮,乃杀君素出降。

尧允慕:宋诗人。

尧允恭:宋元间医学家

尧世美:明朝官吏。

尧驿达:清代名医,字雨田,四川永川人。幼习举业,弱冠弃儒学医,精于眼科。

尧茂强:曾任峨眉山市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务。

尧茂书:首漂长江成功者。

尧正文:高级老师。

尧辉相:一级美术师。

尧 燕:1974年出生,广西南宁人,中国羽毛球女队原来的绝对主力之一。

【尧燕】

当今尧姓居住点——

今主要聚居于山西、河南、江西、湖南、 四川 、重庆、江苏、四川等省市。广东尧姓居民多于上世纪初从省外迁来,揭阳尧姓居民则多于解放后从外地迁来。

除汉族外,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皆有尧姓。

附:饶姓历史名人——

【饶姓图案】

饶 威汉代,山东人,官拜鲁阴太守,有惠政,得吏民之心。

饶 景五代时期,山东淄水人,吴越钱鏐麾下大将,累有防御之功。

饶 节宋代,高僧,挂锡灵隐,晚年主持襄阳之天宁寺。

饶 鲁宋代,江西馀干人,大学者,著名的“双峰先生”

饶延年宋代,陆九渊弟子,以经学著称。

饶子仪宋代,从胡瑗受经,潜心经学。

饶 介元代,1341-1368江西省临川(今抚州)人,书法家,著录《石渠宝笈三编》

饶 瑄明代,学者。

饶 位明代,江西省南昌县人,工部右侍郎。

饶 伸明代,江西省南昌县人,刑部侍郎,著《学海君道部》。

饶 礼明代,江西省饶州南城人,浙江道监察御史及河南左布政使。

饶 钦明代,安徽省祁门人,刚介清谨、民俗为之丕变的好官。

饶之初明代,湖北省广济人,出知孟县。

饶敬承明代,湖北省蒲圻人,出知宾州。

饶天民明代,1502-?,湖北省崇阳人,中书舍人,官至河南道御史。

饶震元明代,安徽省旌德人,绵州知州,书法家。

饶廷选清代,福建侯官人,官至贵州安义镇总兵。

饶 干清代,福建邵武人,出知长沙县。

饶 松清代,福建沙县人,道教中大名鼎鼎的佑真天。

饶漱石1903年9月生,1975年逝世江西省抚州市临川钟岭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

饶宗颐1917年生,祖籍广东潮州,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

【国学大师饶宗颐】

饶雪漫1972年-?,四川自贡,作家。

饶婧兰1990年-?,湖北省咸宁市,华语女歌手。

饶天亮湖北省赤壁市,内地男歌手。

饶 威1990年-?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内地男歌手。

饶姓是中国众多姓氏之一,《百家姓》有收录此姓。除北方外,饶氏亦见于湖北、湖南、安徽、广东、福建,四川,云贵以及台湾等省份,其中江西,湖北两省约占饶姓人口总数44%,由2008年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饶氏人口全国排名172位,约72万。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邀撰稿人:悬疑大师/文(原创)

百家姓密码:饶姓和尧姓,谁才是正宗的唐尧后人?

在中华民族的姓氏之中,有尧的后人创造的24个姓氏。

它们是:

01伊祁(伊耆)繁衍:02伊、03衡、04祁、05尧、06陶、07唐、08陶丘、

【唐姓图案】

09房、10向、11蓟、12黎、13刘、14御龙、15韦、16杜、

【刘姓图案】

17士、18随、19司空、20彘(zhì)、21范、22冀、23宗政、24狸姓

【范姓图案】

不过,更准确的说,还有一个姓,应该也算是尧的后人创造的。

这个姓氏就是“饶”。

在中国现代历史中,有一个名人,他的名字就叫“饶漱石”。

那么,“饶”和“尧”,两姓之间,有什么联系没有呢?

简单的回答是一个字:有。

那么,尧和饶具体有什么联系呢?

简单的答是一句话:它们原本是一个姓!

那么,是在什么朝代,发生了什么事情,才成为2个姓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说一说当时的历史背景。

首先,揭示一下上述的24个姓氏之中“尧”姓的具体来历。

在上述24个姓中,排列05的是“尧”姓。

【尧姓的繁体书法】

这个尧姓,它产生于放勋的谥号。

换句话说,尧在生前是不叫尧的,他姓“伊祁”(伊耆),名字叫做“放勋”。

放勋去世之后,他的谥号为“尧”,史又称“唐尧”。

所以说,尧他本人是不知道自己被后人称作“尧”的。

尧成为谥号之后,放勋身后数代后人,并没有用这个谥号作为姓。

一直到尧之后过了千年左右,“尧”才成为尧的后人的姓氏。

原来,上古“三皇五帝”之一的“尧帝”家族,先生活在今河北省唐县一带,后迁徙于今山西太原一带,尧担任了部落首领,其活动区域主要是中国的中原一带,因此,尧姓也就发祥并长期繁衍于这里,后来,逐渐向周边地域扩展,并以“河间郡”和“上党郡”为旺族。再后来,尧氏家族为避战祸,尧系子孙散徒于天下。其中一支迁徙于今山西省临汾县一带,即称\"尧帝\"。前些年考古学家在山西省临汾县\"陶寺\",发现\"尧帝\"古遗址,从此使\"尧帝\"变得有证可考,一改“传说”中的\"尧帝\",让他变成“历史”中的“尧帝”了。

【祭祀尧的尧庙】

到了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姬发追思古代的圣贤帝王……周武王追思到唐尧的时候,为了感恩,就将封地赐给了帝尧第23世的“京”(字子京)的这位后人。周武王赐的这块封地在蓟(今北京附近)。后来,子京的儿子“理”,举家迁移到了山西平阳,其子孙后代从迁移到达山西之后,就以祖上谥号“尧”作为了姓,因而这一支尧的后人被史上称之为“平阳尧氏”。

这个说法,大致是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云:“帝尧之后,以谥号为氏。”不过,这个说法遭到过某些人的严重质疑。质疑者认为,按历史研究,在周代以前并没有谥法。更无“以谥为氏”之命氏原则,仍然坚持认为尧应为传说中的上古人物,并非信史,于是认定此说为附会之辞录。

这种说法似乎有一定道理,也许不是谥号,而是别的原因才以尧为姓吧……?

接下来,又过千年,在某个朝代,这个尧姓突然改成了别的姓!

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当时的历史中,到底出了什么状况,且此事到底发生在哪个朝代呢?

这个问题的回答,得费一些口舌了。

可以先将朝代点明,此事发生在——西汉!

是西汉的哪一个皇帝的统治时段呢?

还是回顾一下历史背景吧。尧姓自周以来,出了不少名人。至秦灭六国,尧姓家族为逃战祸,子孙从此散迁天下……多年之后,发展到了尧姓的第54世,此时的著名后人——尧萱。自平阳(山西)徙居江西鄱阳(古饶州,今仍属江西),后迁临川(今抚州);尧族人丁兴旺,其分支又迁徙江西、浙江、福建等江南流域。尧族发展比较大,抚州临川居有较大的“尧氏”家族的记载。

又传两代,到了第56世——尧濙。

其时,正值西汉的汉宣帝刘询。此皇帝是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这个刘询皇帝,本名叫做“刘病已”,在他继位之后,觉得自己名字不雅,即刻就改名了,改为“刘询”。皇帝改名,下诏全国,要求所有人员,必须要避帝名“询”之讳。如此一来,社会上有牵涉的姓氏有扩大化被修改的,比如“荀”姓,其实不是“询”,可同音呀,因而,有的亦改为“孙”姓了。

【汉宣帝刘询】

在改姓的政治风潮之下,西汉朝廷有一御史大夫魏相,他向皇帝上奏章说,尧濙(当朝任职京兆尉)虽是上古唐尧的嫡系后代,但帝尧乃上古五帝之一,算是百圣至圣,因而尧濙也应该避讳改姓。正在维护皇帝尊严的汉宣帝觉得这话有道理,于是赐字,在“尧”(当时应为繁体字“堯”)的左边加了一个“食”旁,也就变成了“饶”(当时应为繁体字“饒”)。实际上,这算是皇帝给尧濙改姓了“饶”(“饒”)。同时,皇帝擢升“饒濙”(改姓前为“尧濙”)为太傅,并下诏全国,要求天下凡姓“尧”(“堯”)的统统改姓“饶”(“饒”)。

这个就是“饶”姓的来历。饒濙(尧濙)于是成为了“饶姓”始祖。

白驹过隙,时光飞逝。经过千年发展,估计饶姓将自己与尧姓的渊源普遍都忘记了吧。接下来,饶姓以尧濙为始祖,又传了29世,到了饶次守的时候,朝代已经至宋朝高宗皇帝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又是宋朝的第十位皇帝),在公元1129年5月,高宗皇帝下诏文武群臣进献宗谱备案,因“饶”系“帝尧”嫡系后代,高宗特命王钧甫细查当时任翰林侍讲的饶次守的祖谱。王钧甫受命之后,仔细核对“饶”姓的源流昭穆,确认饶氏乃是“黄帝之苗,孔京之裔,尝食采于蓟,拜显宦于汉朝……”,“饶”姓实为“帝尧”嫡系后代。帝勅:“尔之后裔世代其昌”。

【饶姓介绍】

估计是在这次追溯之后,更多的“饶姓”后人知道了自己的祖上,有人又改回了“尧姓”。

尧姓和饶姓之后没什么变故。可是,在推行简化字的时候,又有些变化。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全面推行简化字,“饒”简化成了“饶(rao)”或“尧(rao)。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堯”简化成了“尧(yao)”。实际上,尧有两个读音,代表了两个源头,但字是一个。这让许多“饒”姓本家无所适从,有人将姓写作“饶”,也有人写成“尧”。读音也rao,yao不分,弄得有些混乱。现在许多地方方言“饶”还是读音为“yao”,比如,就曾亲切地称饶漱石为“小姚(音同yao)”。

如果从源头来看,尧姓从一个姓演变成了三个姓:尧(rao)、尧(yao)、饶(rao)。

但是,也可以将“饶”发音为“yao”,因为习惯成自然,有人将饶这样念。

于是,两个汉字就有了4个发音,那就是4个姓了。1个姓在使用中变成了4个性。

因而,唐尧为中华民族贡献的姓氏,也就达到了26或者27个姓氏了!

【图片:百家姓全国图】

附:尧姓的历史名人——

尧暄:(?-495),北朝北魏臣。字辟邪,本名钟葵。上党长子(今属山西)人。文成帝时为中散。孝文帝始立三长,令暄为东道十三州使,更比户籍。暄从征及出使检察三十余次,皆有克己奉公之称。封平阳伯,后位大司农卿。卒于平城。

尧杰:北朝北齐将领。字寿性,长子(今属陕西)人,尧雄从兄。为人轻率好酒,但颇武干。从神武征战有功,拜镇东将军,封乐城县伯,出为沧州刺史。后从平邺,进都督。元象中,拜车骑大将军,进爵为公。后出为安州刺史卒。

尧雄:(499-542),北朝东魏将领。字休武。上党长子(今属山西)人。善骑射,重义轻财。庄帝时,为燕州刺史。尔朱兆败,据定州附高欢,为瀛州刺史。东魏初,随高昂击败贺拔胜,为豫州刺史。随侯景击败梁军、西魏军,加骠骑大将军。为政宽和守信。得兵民信赖。在边十年,屡有战绩。兴和三年,召还,率士卒十万,巡行西南设防。次年卒于邺城。谥武恭。

尧奋:北朝北齐将领。字彦举,长子(今属陕西)人,尧雄弟。从齐神武平邺,破尔朱兆等。以功进爵为伯,出为南汾州刺史。后大破西魏将薛崇礼,转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卒。

尧君素:隋臣。魏郡汤阴(今属河南)人。炀帝为晋王时府属。隋末,以军功领河东通守。据城抗唐军,数拒说降。妻至城下劝降,被其射死。民多欲降,君素御下严,无人敢言。及城内知炀帝死,又乏粮,乃杀君素出降。

尧允慕:宋诗人。

尧允恭:宋元间医学家

尧世美:明朝官吏。

尧驿达:清代名医,字雨田,四川永川人。幼习举业,弱冠弃儒学医,精于眼科。

尧茂强:曾任峨眉山市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务。

尧茂书:首漂长江成功者。

尧正文:高级老师。

尧辉相:一级美术师。

尧 燕:1974年出生,广西南宁人,中国羽毛球女队原来的绝对主力之一。

【尧燕】

当今尧姓居住点——

今主要聚居于山西、河南、江西、湖南、 四川 、重庆、江苏、四川等省市。广东尧姓居民多于上世纪初从省外迁来,揭阳尧姓居民则多于解放后从外地迁来。

除汉族外,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皆有尧姓。

附:饶姓历史名人——

【饶姓图案】

饶 威汉代,山东人,官拜鲁阴太守,有惠政,得吏民之心。

饶 景五代时期,山东淄水人,吴越钱鏐麾下大将,累有防御之功。

饶 节宋代,高僧,挂锡灵隐,晚年主持襄阳之天宁寺。

饶 鲁宋代,江西馀干人,大学者,著名的“双峰先生”

饶延年宋代,陆九渊弟子,以经学著称。

饶子仪宋代,从胡瑗受经,潜心经学。

饶 介元代,1341-1368江西省临川(今抚州)人,书法家,著录《石渠宝笈三编》

饶 瑄明代,学者。

饶 位明代,江西省南昌县人,工部右侍郎。

饶 伸明代,江西省南昌县人,刑部侍郎,著《学海君道部》。

饶 礼明代,江西省饶州南城人,浙江道监察御史及河南左布政使。

饶 钦明代,安徽省祁门人,刚介清谨、民俗为之丕变的好官。

饶之初明代,湖北省广济人,出知孟县。

饶敬承明代,湖北省蒲圻人,出知宾州。

饶天民明代,1502-?,湖北省崇阳人,中书舍人,官至河南道御史。

饶震元明代,安徽省旌德人,绵州知州,书法家。

饶廷选清代,福建侯官人,官至贵州安义镇总兵。

饶 干清代,福建邵武人,出知长沙县。

饶 松清代,福建沙县人,道教中大名鼎鼎的佑真天。

饶漱石1903年9月生,1975年逝世江西省抚州市临川钟岭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

饶宗颐1917年生,祖籍广东潮州,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

【国学大师饶宗颐】

饶雪漫1972年-?,四川自贡,作家。

饶婧兰1990年-?,湖北省咸宁市,华语女歌手。

饶天亮湖北省赤壁市,内地男歌手。

饶 威1990年-?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内地男歌手。

饶姓是中国众多姓氏之一,《百家姓》有收录此姓。除北方外,饶氏亦见于湖北、湖南、安徽、广东、福建,四川,云贵以及台湾等省份,其中江西,湖北两省约占饶姓人口总数44%,由2008年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饶氏人口全国排名172位,约72万。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邀撰稿人:悬疑大师/文(原创)

客家姓氏·侯|侯安国兴起梅州文教之风,后代涌现出世界冠军、电影导演

原标题:

安国流芳耀门楣 诗书耕读继世长

梅州文教事业先驱侯安国在此开基,至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后代逾十万人

安国来梅,兴教育才。

走进坐落在梅江河畔的攀桂坊,人文气息依旧浓厚,这片客家人文秀区只有几平方公里之大,却孕育了百多位名人。这不得不提及梅州文教事业的先驱——侯安国,当年来梅州任教授时,见梅州风土人情淳朴厚实,便定居于攀桂坊,在此开枝散叶,梅州侯氏由此而来。

梅州《侯氏族谱》记载:“始祖,讳安国。先闽汀宁化人也。教授梅州,见风俗淳美,地僻人稀,遂隶籍于城东攀桂坊居焉。”侯安国崇文重教,在梅州竭力倡办教育,开办讲学,采取多种减免措施,鼓励梅州学子读书。自此,梅州文风渐兴。

梅州侯氏开基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传世已达32代,在梅州居住生活的侯姓近2万人,从梅州侯氏一世祖安国公分支的后代逾10万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远赴海外谋生。他们继承着梅州侯氏“忠孝传家、诗书立训”的家风家训,传承着忠孝廉洁的基因。

▶▷追根溯源

三代不修谱为不孝

族谱最早可溯元朝

记者坐上摩托车,在攀桂坊的乡间小巷中穿梭,来到下市角的侯屋,一座修缮如新的客家民居映入眼帘,这是梅州侯氏的祖屋之一。

大门上的牌匾引人注目,“攀桂流徽”四个金字显得肃穆庄严,两旁的对联“乡贤世泽 ﻪ上谷家声”,正是讲述了梅州侯氏一世祖侯安国在攀桂坊安家立业,“上谷”即侯氏的堂号“上谷堂”,出自侯氏郡望、古代的上谷郡(今河北怀来、延庆一带)。

“南宋末年,侯安国由福建宁化来梅州担任教授,当年他十分喜欢梅州的风土人情,便举家迁至梅州攀桂坊定居,在此开枝散叶。”熟悉梅州侯氏源流的东山中学老师侯名扬谈到,追根溯源,侯安国是梅州侯氏的开基始祖。

江西侯氏族谱也有此源流的记载:“一世安国公,系师圣公侯仲良的八世孙,先居福建汀州宁化,系以宋淳祐间乡贡进士,宝祐初授梅州教授。”

木有根兮水有源。

中国侯姓的渊源可追溯到周文王,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上的记载,晋侯缗被晋武公所杀,他的子孙后代逃往国外,以爵位“侯”为姓。当时,郑国有侯宣多、侯羽,鲁国有侯叔夏、侯犯,齐国有侯朝,魏国有侯嬴。据考证,这一支侯氏是3000多年前周文王的后裔,属正宗源流。故侯氏后人奉晋侯缗为侯姓的得姓始祖。

据不完全统计,当代侯姓总人口达到300多万,人口总数在中国姓氏中位列第82位。广东的侯姓分布较为广泛,梅州侯氏族群是其中人数众多、声望较高的一支,主要分布在梅江区和梅县区,其中以梅城南郊的湾下、三龙、梅塘三个村最为集中。明清时期,侯氏是城内影响较大的大族,梅州侯氏宗祠原址位于现梅城路,规模宏大,惜已毁于历史变迁之中。

谈及梅州侯氏的历史渊源,均能在梅州《侯氏族谱》中找到答案。

来到人文气息浓厚的西门高碫侯屋敦度公祠堂内,记者不禁感叹,眼前的十几本原版《侯氏族谱》,不仅保存完好,而且族谱中的家族源流、名人事迹、家规家训、圣旨公文等都有着详细记载。

据介绍,安国公一脉自元朝以来各房就不断修谱,至明嘉靖十三年(1534)开始编修统谱,至时数次续修,一直流传有序,现仍有保存完整的十一年(1922)版族谱全套十四册。现代以来,各分支也不断续修,此外还有江西、花都、清远、湖南等地的支谱数十册,资料系统、详实,业内人士表示,该族谱的完善度在各地各姓族谱中是罕见的。

2017年年初,梅州侯氏成立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研究侯氏族谱的修谱工作。“侯氏家训有言,三代不修谱,视为不孝。”侯氏族谱尚华公支谱编纂负责人侯永泰说,梅州侯氏族谱最早可追溯到元朝时期,最后一次修谱是1923年,全书共十四卷十四册。“最后一次修谱至今快100年了,是时候启动修谱工作了。”侯永泰说。

梅州侯氏族人表示,族谱不仅是一个族群的家族记载,也是客家文化演变的重要见证,侯氏家族十分重视延续修谱的传统,保存好先祖留下的古老族谱。

▶▷追忆先民

侯安国定居攀桂坊

兴起梅州文教之风

夏季清晨,刚下过一场雨的梅城凉风习习,从东山书院踱步跨过状元桥,站在周溪河畔望向攀桂坊,端详现代建筑掩映下的粉墙黛瓦,让人有一种身处烟雨江南的感觉。

在梅州的历史长河中,攀桂坊这片客家人文秀区孕育出了近百名科举才秀及多位历史名人。攀桂坊正好处于“百花洲尾齐洲前”的核心地带,人们期盼出状元,诸生都能“蟾宫折桂”,故而将此地命名为“攀桂坊”。

当年,梅州侯氏的开基始祖侯安国便在此定居。清雍正《广东通志》人物列传载云:“侯安国,本闽之宁化人。宋时由乡贡进士,教授梅州。乐其风土,因家焉。梅州僻处岭南,经学草昧,安国倡导之,文风日盛。”

“侯安国来梅州任职教授,掌管生员的教育、课试等,职位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局长。”侯名扬说,侯安国到任后发现,梅州虽僻处岭南、经学草昧,但民勤耕织、士敦诗书,他想到被苏东坡誉为“铁汉”的先贤刘元城,在贬谪梅州时仍谆谆劝学,在梅州创设书院,侯安国心生敬意,坚定了继前贤而开文运的理想。

侯安国到梅城周边巡视,见梅州风俗淳美,地僻人稀。当他来到被金山、东山拱抱,周溪、梅水萦绕的钟灵毓秀之处时,更是叹赏不已,了解到这个地方名叫“攀桂坊”,寓意是“蟾宫折桂”,就决定举家定居落籍于此,开始振兴梅州的文教事业。

为了倡兴文教,让更多的梅州子弟入学就读,侯安国减免学费,鼓励学子读书,使梅州子弟读书的志气更大,并以《春秋》授课。自此,梅州开始了“文风日盛”的发展历程。

侯安国兴起文教之后,梅州人文蔚起,科甲取士的时代,梅州籍士子的科考成绩雄冠岭南。尤其是在清代乾嘉年间,创造了乡试“五科五解”的奇迹,即连续五科乡试全省第一名(解元)均为梅州士子。

侯安国还注重培养弟子的爱国情怀,其中最著名的是抗元英雄、诗人蔡蒙吉。据州志中蔡蒙吉的传记云:“(蒙吉)从进士侯安国学《春秋》,了其大义。”据此可知,侯安国的《春秋》大义,深深影响了蔡蒙吉。

蔡蒙吉12岁中进士,被誉为“神童进士”。南宋末年元兵南下,大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对强敌,蔡蒙吉挺身而出,在梅州组织义军抗元,保家卫国。可惜兵败被俘,但他宁死不屈,精忠报国,年仅32岁。

侯安国对当地文教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奉旨崇祀为乡贤,奉入县学(今梅州学宫)乡贤祠春秋配祭。

值得一提的是,为纪念侯安国,十年(1921),由梅州后裔侯子豪、侯崇轩、侯召轩、侯火生等先贤各出资1000多银元,在湾下黄竹塘西湖畔(今梅江区三角镇三龙村),创办了一所安国小学,以崇先祖,以励后人,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惜于梅县机场两次建设中被拆除,至今未能恢复。

“当时学校的门联是‘安求实学、国重高才’,表达了对崇文重教、求真务实精神的追求,也是对侯氏始祖安国公的敬仰。”侯名扬说。

▶▷追古抚今

崇文重教深入骨髓

忠孝传家人才辈出

时间回到2016年9月,美国科学院院士侯一钊刚下飞机,就赶往祖籍地梅江区金山街道周溪村蓝塘侯屋,踏入祖父曾居住过的老屋,翻看侯氏族谱、与宗亲们聊天。

这是侯一钊50多年来首次归乡,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此次回乡,侯一钊主要是到嘉应学院进行讲学,把自己学习、研究路上的故事分享给大家。他直言这是对其先祖侯安国教育之志的一种传承。

“我父亲一直希望我能回乡讲学,将先祖的教育之志传承下去。”侯一钊说,回到家乡,侯一钊感触最深的是乡亲们对教育、对培养下一代的重视。当年他的父亲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未曾放弃学习,并一直要求后代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想办法接受教育。如今,侯一钊带出数十名博士生,在其研究领域上颇有建树。

“我们传承着祖宗的精神,在秀美的山林间,以勤劳和智慧,‘种’出清凉山侯家人的风采。”侯安国第二十五世孙、梅州市清凉山家家发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侯春梅说,在清凉山拐坑里,住着勤劳的侯家人,他们依托清凉山的优良环境,精心打造清凉山的茶叶品牌,让清凉山的茶香景美。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优秀的家族文化也孕育良好家风。从古至今,侯安国后裔都秉承“忠孝传家、诗书立训”的文化精神,历代人才辈出。

古时就科甲蝉联、耕读传家的梅州侯氏产生了进士2名、举人20名、贡生70名、秀才300多名,以及侯谨度、侯枢臣、侯国钧等多名良吏名宦。

在近现代,则涌现出了太平天国水军统帅、森王侯裕田,现代林业教育先驱、书法家侯过,中将侯志明、侯梅、侯志磬,少将侯又生、侯声,外事活动家侯桐,羽毛球国家队原教练、世界冠军侯加昌,曾任新加坡国防部长侯永昌,武汉大学原校长侯杰昌,国际著名电影导演侯孝贤,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侯一钊等。

为了更好地将侯氏文化中的忠孝传家、诗书立训精神汇流到客家文化的长河中,侯氏族人不仅注重修缮族谱,更加重视祠堂这一载体,让老祖屋真正成为了精神家园。

在梅江区三角镇湾下村照壁下,有一座古朴而典雅的侯氏老祖屋,名为“衍生公祠”。侯氏族人细心维护公祠,除了张贴悬挂底蕴深厚的楹联、匾额之外,还将反映家族历史文化、乡村民风民情、优良家训格言布置在祠堂墙壁上,并配备了电子阅览室,巧妙地将传承宗族文化、客家文化和宣传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让祠堂成了道德文化的课堂。

2016年8月,衍生公祠被梅州市评选为首批“示范文化祠堂”。

梅州侯氏名人

侯过(1880年—1973年),梅江区城北上村人,书法家,诗人,中国近代林业先驱。2007年被列入广东历史文化名人。光绪三十一年留学日本,专攻林业。1923年回广东,历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院长达数十年。1950年8月出席全国科学工作者会议,应邀参加周恩来总理的宴请。是年,继任广东省参事室副主任、广东省文物保管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文史馆馆长,当选为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中国农工广东省常委。

侯永昌(1923年—2007年),曾任新加坡国防部长、长,祖籍梅城十甲尾。年幼时跟随父亲到新加坡,在马来亚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先后担任教师和行政官员等民事服务职位将近30年。1960年,受委为建屋局第一任局长,过后也曾任新加坡发展银行主席,新加坡港务局主席。1979年他获选为波东巴西区议员,从此踏入政坛。侯永昌过后受委为国防部长和长。

侯杰昌(1937年—),曾任武汉大学校长,梅城西门人。空间物理学家,博士生导师,在电离层与电波传播关系的研究方面成果卓著,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1992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年3月当选为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同年9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侯加昌(1942年—),祖籍梅江区东郊蓝塘村,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三宝龙市,中国著名的羽毛球运动员、教练员,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健将。1960年入广东队,1972年入国家队。他创造了独具一格的快拉、快吊结合突击的打法以及技术全面、击球准确的特点,成为中国羽毛球队的领军人物。1979年起担任中国国家队教练。荣立国家一等功一次,先后十一次荣获国家体育运动卓越荣誉勋章与奖章,1986年获国际羽毛球联合会颁发的卓越贡献奖。

侯孝贤(1947年—),出生于梅江区湾下村。中国台湾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金马电影学院发起人、院长。曾获得第30届亚太影展最佳导演奖、第2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第4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60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第8届亚洲电影大奖终身成就奖、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侯一钊(1962年—),祖籍梅江区东郊蓝塘村,国际著名数学家、美国艺术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15岁考上了华南工学院即华南理工大学的前身应用数学系。后来在美国留学深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博士后学位。现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应用数学系主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在流体力学、多尺度问题、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等方面有许多独创性成果。

家族轶事

梅州侯氏溯源诗

侯氏先辈有一首溯源诗,凡是侯姓人能背出这四句诗句,就被认为是同宗子侄。诗曰:

安国迁居始粤东,德升遗下世华荣。

居仁直学传惟吉,六世名珪万古隆。

据介绍,该诗嵌入梅州侯氏六代先祖的名字,即安国公传下的六代:儿子是德升公,德升公传下是世华公;居仁、直学公是第四世;惟吉公是第五世;六世名珪(号南波),也有诗句把名珪叫成南波,其实是指同一人,意即在几代祖先的功德庇佑下家族万古兴隆。

据侯氏族人口述,在广州花都等地有好几万人是安国公的后裔,以前有这样一种现象,凡是侯姓人到广州的侯屋,能背出这四句诗句,就会相认“自家人”而得到热情招待。

赌出来的一份家产

在梅州繁华热闹的江北老城,东门外的不远处,曾有一口大塘,世称“东门塘”,也叫“象棋塘”,这里有一个故事,涉及到侯家人一处赌出来的家产。

话说旧时,嘉应州城的东门附近有姓饶、姓侯两位棋友,痴迷于棋盘博弈,几乎天天要拼杀几场。一日,棋局摆在侯家,饶友忽言:“日日这般下法似觉无趣,不如下个赌注助助兴,更具挑战?”并先一举押上自己的祖业——东门塘。侯友拿不出与东门塘近值的东西作注,饶友趁机说:“如若没有其他可押,老婆也可拿来下注的。”侯友被激怒,决定应战。

两人竭尽心力,绞尽脑汁,生怕走错一步,每一步棋就都需深思熟虑,于是这一盘棋下了两天两夜,仍未分胜负。到第三天上午,侯友陷入危境,苦思无策。这时,侯妻在后房高声支使儿子:“福古佬,日头都半天高了,还不把牛赶过梅江食草!”侯友心想:自家并未养牛,何来赶过梅江?莫非贤妻以牛指马,在提醒我?侯友顺着这思路一想,果然飞马过河,继而推进两步,锁定胜局。饶友就这样赔出一口东门塘。一局棋赌了一口塘的故事很快传遍了大街小巷,从此东门塘声名远扬,因而人们又称它为“象棋塘”。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汪思婷

【作者】 汪思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日报

饶姓的前世今生,有您要的姓名排序?(109)

静下来回头看下自己,原来自己的姓氏竟隐藏着前世今生——竟有这么多趣味趣事——一个个遥远而真实的前世今生历史,只有华夏炎黄才有!

最常见也是最持久的就是随父姓,主要就是随男性,只有少见的是随母姓、随妻姓。但在久远的古代,可是这个顺序:主要是随部落领导姓,随贡献奖赏姓,随地域占据姓,随生存需求姓(比如水域、饮食、树木等),还有为逃避战乱而改姓,为归顺新的部落或民族而改姓,等等。那个年代,人们的崇拜或敬重就是至上的。而现在,一些人总想鄙视或是撇开与祖先的联结,直接就选用洋人的字母替代汉字了,有的虽然勉强保留这几个汉字名称,但思想与意念早就叛逆为洋人的打手和宣扬了!

那就先一个个看看炎黄子孙上下5千多年的中华姓氏遗传至今的文化故事吧。近5千多姓氏就是5千多年的炎黄历史源泉主角——你我他都是主角:

一:饶姓系上古五帝之一--唐尧之后裔。尧名放勋,帝喾之子,受封于唐,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谥号为"尧",史称唐尧。周武王灭商,分封诸侯,追思元圣,周武王封地给帝尧后人23世"京"(字子京),在蓟(今北京附近)。其子"理"迁移到山西平阳,其子孙后代以祖上谥号为姓,称平阳尧氏。至秦灭六国,尧姓家族为逃战祸,从此子孙散迁天下。汉宣帝刘询即位,刘询本名刘病已,即位后改名询下诏全国要避帝名"询"之讳如把姓"荀"的改姓"孙"。尧濙任当朝京兆尉,同朝御史大夫魏相上奏皇上,说尧濙虽是上古唐尧的嫡系后代,但帝尧乃上古五帝之一,百圣至圣,尧濙也应该避讳,于是汉宣帝就在"尧"(繁体为"尧")的左边加一个"食"旁,就变成了"饶"(繁体为"饶"),赐尧濙改姓"饶",为饶姓始祖,擢升为太傅,并下诏全国,要求天下凡姓"尧"的均改姓"饶"。

二:出自赢姓赵氏,以封邑名为氏。《姓氏辨证》载,战国时期,赵悼襄王封长安君于饶(今河北省饶阳一带),长安君为赢姓赵氏,长安君的后代子孙以祖上封邑为姓,称为饶姓。

三:出自姜姓,也以封邑名为氏。据《古今姓氏书辩证》载,战国时期,齐国有大夫封于饶(今山东省青州市境内)。其子孙遂以封邑为姓氏,称为饶姓。

四:出自妫姓,舜帝之后裔,以国名为氏。舜帝本为姚姓,因居妫汭而得妫姓。舜帝一系主支姓氏历经多次变迁,夏代和商代商均、虞遂为正朔。据《姓源》载: "姚舜之后。舜的支裔取饶为部落名,后为氏。"又据《百家姓考略》载,商代以商均的支子受封于饶国,其后代以国名为氏,亦称饶氏。

五:源于芈姓,出自汉朝初期淮南王英布之后,属于以先祖葬地名称为氏。英布,六人(今安徽六安),是楚国人,秦朝时期由于犯罪受秦律被黥面,在郦山(今陕西西安)为刑徒,因此又称作"黥布"。反秦战争开始后,英布初属项羽,为西楚霸王帐下五大将之一,因功被封为九江王,后叛楚归汉,被封为淮南王。

六:源于鲜卑族,出自汉朝末期辽东鲜卑乌桓部,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乌桓,亦称作乌丸、古丸、乌延等,为东统的古代民族之一。

七:"饶"姓以尧濙为始祖,传至世饶次守时,时已至宋朝高宗皇帝,公元1129年5月,高宗皇帝下诏文武群臣进献宗谱备案,因"饶"系"帝尧"嫡系后代,高宗特命王钧甫细查当时任翰林侍讲的饶次守的祖谱。王钧甫受命之后,仔细核对"饶"姓的源流昭穆,确认饶氏"黄帝之苗,孔京之裔,尝食采于蓟,拜显宦于汉朝……","饶"姓实为"帝尧"嫡系后代。帝勅:"尔之后裔世代其昌"。新中国成立后,全面推行简化字,"饶"简化成了"饶"或"尧"。有人写作"饶"有人写成"尧"。

字辈排序:

重庆潼南县饶氏字辈:国正天星顺家清祖永芳仁洪元善懋德盛大廷杨世代文明显朝荣万有先代贻茂远

江津市饶氏字辈:蒲圻饶氏派语解释可庆鼎盛日,声名振楚邦,有志遵先训,世祚自隆昌

彭水县饶氏字辈:法开良朝元绍述成忠信西孝读胜贤传先重祖德申时正家

綦江县饶氏字辈:鼎立振纪纲珠笔连花兆

璧山县饶氏字辈:国正天星顺家清祖永芳仁洪元善懋德盛大廷杨世代文明显朝荣万有先

黔江区饶氏字辈:国朝鼎神时周显荣智农文富怀金恒成

大足县饶氏字辈:万乾仲正爵.天顺启崇(文)祯(清).应座(佐)朝廷永.孝德世袭登(明)

巫山县饶氏字辈:成启志天单先思在开正大光明培德国运发真祥登科朝宗祖良缘福荣江

巫溪县饶氏字辈:景隆道伯友胜仲继正自守仕国加永锡盛荣华秀惠政崇先德

垫江县饶氏字辈:庭崇元仕品才纯良积德修业万代荣昌

从上述姓氏的前世今生可看出,今天的姓氏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来的,都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迁——要么是为了保护生命保护家族而隐去原姓改为他姓、要么是因为君王或达官贵族的赏赐或封赏而 作为姓名、要么是因为官职官名的世代传达来做姓名、要么是某种技能的职业彰显来做姓名、要么以重要的祖先名字作为姓氏来世代相传、要么是以中原文化为信赖与崇拜而汉化为姓氏,等等,一句话,对于炎黄文化与民族而言,姓氏一直就是最崇高最崇敬并最聪慧的,除了在生命与家族灭绝危难之际才改姓而外,其他的姓氏变迁都是感恩戴德的中华文化理念,都是推进中华社会尽快尽早发展的内心展示。

我们的血液里基因已定格,但为了在当今的物质奋斗与享乐的过程中回过头来察看自己与家庭的基因花絮,需要有远比物质财富更长久更精神的这些留念与传承——家风+习俗+绝活+家谱+缅怀+成就+您可知鲁的前世今生?(48)

您可知廖的前世今生?(62)您姓名讲究了排序吗?

您可知李的前世今生?(50)

您可知金的前世今生?(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