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风水宝地

梦见捡到黄金(梦见捡到黄金首饰周公解梦)

时间:2023-10-10 18:53:12 作者:孤独是毒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做梦拾到狗头金

#如何看待韩国团队室温超导研究#一个无耻之尤的国家,别的本事没有,就会鸡鸣狗盗,现在又坑蒙拐骗,对于它们,采取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的态度,一笑了之

号称“菩萨上身”替人消灾 骗取信徒452万被公诉

对比起早贪黑地赚钱讨生活,以“龙菩萨”的身份让信徒供奉自己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钱,这让她产生了不劳而获的想法——

“龙菩萨”变成了“泥菩萨”

“她说她是‘龙菩萨’,如果供养她,就能帮我和家人积福报、消灾祸、保平安。”被害人马某被骗光30万元后,向公安机关报了案。10月15日,他人钱财452万余元的陈某被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检察院以涉嫌罪提起公诉,这位自称法力无边的“龙菩萨”成了“泥菩萨”。

她说自己是“龙菩萨”

2016年,陈某到玩具厂打零工,认识了工友马某。马某信佛,经常和信徒到寺庙上香、到河边放生,希望能得到佛祖的庇佑。陈某也跟着参加法事活动,因为怕犯了禁忌,所以很少说话,只是煞有介事地跪拜,口中还低声念念有词,这在旁人看来,陈某有些神秘。

在一次活动中,约好的一名信徒迟迟没到,也联系不上。大家都在着急的时候,陈某随口说了一句:“不用等了,他家里有事。”结果第二天大家得知,那人没去参加活动是因为他的父亲去世了。因此,大家觉得陈某有未卜先知的本事,都热情地讨好陈某,希望她帮自己算一算命。

马某的母亲生病,请陈某帮忙算一算。陈某说:“你母亲的病是瘟神在作怪,你先把她送到医院,我去另一个空间跟瘟神斗法。”一个星期后,马某的母亲出院了,陈某说这是她斗法胜利的结果。

一名信徒说他的嗓子疼,还说自己梦到一个穿白衣服的菩萨在他的喉咙处扎了几针。陈某说:“那个菩萨就是我,其实我是‘龙菩萨’,到你梦里给你治病、消灾、赐福。”

“你从那么高的石头上摔下来没有受伤,都是我暗中为你施法,保你平安的。”“你家小孩被吓丢了魂,都是我给你叫回来的。”……后来马某等人提起很多事,陈某说全都是她在暗中保佑。渐渐地,在马某等人的眼中,陈某成了能施法、会神通、赐福报、保平安的“龙菩萨”。

每天都要发吉利数的微信红包

2017年,陈某和马某的哥哥合伙做水果生意,亏本之后就散伙了。陈某索要工资,马某哥哥不给,陈某气愤地对马某说:“你哥哥造业了,如果不给‘龙菩萨’供奉3万元,你们家就不得福报,你们家的生意也要遭殃。”听到这些,马某立刻拿了3万元送给陈某。

对比卖水果时的起早贪黑,这轻易得到的3万元让陈某产生了骗钱的想法。没多久,马某公公突发疾病住院,陈某告诉马某:“上次你给‘龙菩萨’的钱太少了,你看福报一少,灾难就来了。”被吓坏的马某赶紧借了10万元转到陈某的银行卡里,请求“龙菩萨”继续给她和家人赐福报。

发现大家如此在乎福报后,陈某把马某和另外4名信徒拿捏得死死的,甚至提出了给她发工资的要求。“我给你们保平安不能白忙活,你们每个月要给我开工资,工资给多少看你们的诚意,诚意越多福报越多,家里就越平安。”从此,陈某被信徒供养了。

除了“工资”,陈某还要求马某等人每天给她发6.66元、9.99元、18.88元的红包,红包金额必须是吉利数字,她收到红包后,就可以保佑他们吉祥如意。几年下来,仅这笔“吉利钱”就达14万余元。此外,马某等5人还送给陈某黄金手镯、钻石戒指、苹果手机、衣帽鞋袜、电动自行车等物品,并送她去泰国旅游祈福。

“福报圆满”是信徒的软肋

有了信徒,还要有道场。陈某把马某等人召集在一起说:“我们要给‘龙菩萨’搭一个佛台,我就在那里种福报,大家都到我那里拜一拜,福报来得更快。买房子的钱你们几个人共同出,这叫福报圆满。”

买房款不是一个小数目,可听到福报圆满,大家还是咬牙同意了。买了房子后,陈某又暗示他们装修、买家具,谁送的家具不够高档,还会遭受陈某的白眼。

2019年,陈某离婚,房产判给了前夫,陈某要求信徒们再买两套房送给她。有的人因经济压力太大,准备不再供奉“龙菩萨”。陈某就当着大家的面训斥他:“你现在退出,之前的福报就全都没有了,你和家里人都会遭到灾难。你们还想不想父母好?想不想孩子好?想不想家里的生意好?要想好,就再给我买两套!”马某等人开始向亲朋借钱,积蓄一点一点被陈某掏空。

马某等人对“龙菩萨”的供奉已经成为习惯:家人住院的报销款、亲人去世的丧事礼金、房屋的拆迁款等等,都要拿出来供奉。一旦有人犯错,其他信徒也都要受罚,需要向“龙菩萨”下跪缴纳罚款。陈某还让信徒买两块墓地,在其中一块墓地的墓碑上贴上自己的照片,过节时带着信徒到墓地给“龙菩萨”磕头烧纸。

2016年到2022年,马某等人四处举债,变卖首饰、房产甚至父母的老宅,供奉“龙菩萨”的财物达452万余元。

今年5月25日,公安机关在陈某银行卡内查获钱款100.8万元,查封房产2处,扣押轿车2辆、首饰若干。案件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后,检察机关经审查认定,陈某多次骗取被害人钱财,数额特别巨大,依法以涉嫌罪对陈某提起公诉。(陈颖 )

来源: 正义网-检察日报

“非遗二代”的花丝细梦

80后的王晓璐是名“非遗二代”,她的妈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道安。从小耳濡目染,王晓璐大学毕业后就参与到了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中。(新华网 蔡霈霜/摄 郑玮/文)

成都金银器制作在秦汉时代就颇为发达,至清代中叶已形成一定规模,其中银花丝制作技艺最为突出。长沙马王堆、湖北江陵凤凰山及贵州清镇等汉墓中都曾发现署有“蜀郡西工”“成都郡工官”戳印的金银器。

成都银花丝以“花丝平填”著称,与蜀绣、蜀锦、漆器、竹编并称成都民间手工艺界的“五朵金花”,但因工艺复杂、制作繁琐,几近失传。“现在整个成都从事银花丝制作的人不超过50个。”王晓璐介绍道。银花丝产品主要有瓶、盘、薰、鼎、盒等传统摆件及钗、环、镯等饰品,近年又开发出了“银丝画”等新品种。

银花丝的制作工序非常复杂,需经历银材料提纯、拉丝、搓丝、配丝、掐丝、填丝、垒丝、焊接、洗色等数十道工序,概括来说主要有四大环节:银锭拉制银丝—平填花丝制作——高温焊接——化学处理。“这当中还涉及到化学、冶金、机械加工等多方面知识。”王晓璐说,“目前能掌握银花丝制作全流程的人寥寥无几,我母亲道安是其中一位。”图为道安设计的作品龙凤香熏球。

设计专业出身的王晓璐,目前主要负责原创首饰设计。小时候第一次看到由母亲独立制作的一幅名为《一帆风顺》的银丝画时,王晓璐被震撼了,同时她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关于银花丝的种子。王晓璐从高中开始学习绘画,大学时选择了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都是在为自己的“花丝细梦”做准备。图为王晓璐的设计图纸。

因为充分了解这一行的艰辛,母亲最初并不赞同王晓璐从事银花丝制作这一行。但女儿的坚定最终让母亲动摇了。王晓璐日渐成长为母亲的左膀右臂,她不仅将时尚前沿的设计理念带入银花丝设计制作中,还积极开拓网络市场,为银花丝这项历史悠久的非遗注入了新的活力。图中王晓璐佩戴的耳饰正是她设计的作品。

如果把银花丝制作比作刺绣,拉丝就相当于为绣娘们准备刺绣用的丝线。拉丝板上由粗到细排列着四五十个直径不同的眼孔,拉丝时必须由大到小依次通过每个眼孔,顺序不能随便跳过。一根一米长的筷子粗细的银条,通过100多道工序,可拉至1000米而不断,细度与头发丝差不多。(资料图,王晓璐提供)

银花丝制作技艺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平填”技术,无胎成形,艺人们根据设计图稿,采用不同粗细的金银丝,先制作出图形边框,再用不同的技法对中间的图纹进行填充和编织。从设计图纸到平填,中间还有一个重要的工序叫做配丝,就是通过测量、计算,把每个部分所需花丝的粗细、样式等信息用数字标注出来。这些数字是之后所有制作环节的索引,这一步的精确程度也直接决定着最终成品的造型。图中工作室艺人正在图纸上进行配丝。

配丝完成后,就可以开始掐丝工序。掐丝指的是用掐丝镊子掐出作品需要的轮廓和纹样。这是银花丝制作技艺中的基本功,也是很难掌握的一门技术。手艺高超的花丝艺人可以用一根花丝掐制出复杂的图案,并且造型精确、栩栩如生。

有了轮廓线,艺人们会将各种形状的花丝填在里面,构成精美的图案,这个步骤叫做填丝。

先掐制出轮廓,再填入花丝,这就是成都银花丝最基本的操作步骤。这些技艺全凭艺人的制作经验和熟练的手上功夫,因为经常要用手按压银丝,手指会脱皮、流血,指纹也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所以我们这里是不能指纹打卡的。”王晓璐说道。

银花丝还有一项绝妙的技艺,便是无胎成型。一件立体的银花丝作品,需要由一根根银丝拼成平面,再将一个个平面组成一个立体的形状。图为制作中的花瓶。

银花丝在选材上也比较苛刻,无论是勾勒形状的粗银丝,还是平填的细银丝,都必须选用999‰银,只有这样,熔点才会一致,焊接才能成功。图为工作室艺人为银花丝作品的各个焊点上焊药,以便进行后续的焊接环节。

焊接是银花丝制作技艺中最难也是最辛苦的一道工序。焊接时的火焰温度也很有讲究,火候掌握不到位,整件作品就会前功尽弃。在立体摆件的焊接过程中,还要考虑热胀冷缩导致的变形。此外,坐在火焰前的人,不管天气多热,都不能吹空调或风扇,因为风会把火焰吹歪,不利于焊接。

经过高温焊接后的银花丝作品,会显得“灰头土脸”,此时就需要经过化学处理,让银还原本色。随后再经过压光、防氧化等工序,才能让最终的银花丝作品“容光焕发”。图为压光工序。

有的银花丝作品点缀有迷人的蓝,这是采用了珐琅工艺。珐琅也叫珐琅彩,又名“烧蓝”,烧制珐琅需要通过800℃左右的高温,将矿物质颜料烧熔在银花丝作品上。珐琅的加入,凸显了银的素洁莹润,让银花丝作品显得更加生动活泼、时尚大气。(资料图 胥冰洁摄)

每件银花丝作品的背后,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因为要求苛刻,从业者需要经过多年的“修炼”,才能熟练地掌握其中一项或几项工艺,因此银花丝技艺的传承也面临很多困难。如今王晓璐和母亲道安的工作室只有十几名成员,她们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进来。

“希望有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成都银花丝,甚至把银花丝运用到生活当中去。”王晓璐在继承母亲传统手艺的同时,不断尝试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银花丝注入更多的装饰性与实用性,丰富产品样式,让“放下身段”的银花丝走入寻常百姓家,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