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爻排盘

姓吴的历史名人(姓王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时间:2023-10-15 07:29:01 作者:舍我其谁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三国吴国:42位历史人物浏览

吴大帝孙权承父兄之烈,据江守国,自擅江表,遂成鼎峙之业。兵精粮足,人心归附,文武济楚,传国四主共五十九年。

一、六君主

1·吴武烈帝孙坚字文台,浙江杭州人。勇鸷刚毅,击边章,讨董卓,威震涵、洛,有忠壮之烈。官至破虏将军,追谥武烈皇帝。

2·吴长沙桓王孙策字伯符,浙江杭州人。猛锐冠世,提一旅之师,攻必克、战必胜,平东江东,志陵中原。官至讨逆将军,追谥长沙桓王。

3·吴大帝孙权字仲谋,浙江杭州人。承父兄之业,屈身忍辱,任才尚计,赤壁破曹操、夷陵摧刘备,雄据荆、扬,立国称帝。

4·吴少帝孙亮字子明,浙江杭州人,孙权第七子。童孺无贤辅,受制权臣,替位不终。

5·吴景帝孙休字字烈,浙江杭州人。孙权第六子。虔修遗宪,政无大阙,虽志善好学,何益救乱。

6·孙皓字元宗,浙江杭州人。孙权之孙。性凶顽,肆行残暴。铁锁横江,青盖入洛。即蒙不死之诏,又加归命之宠。

二、四都督

7·周瑜字公谨,安徽庐江人。兼资文武,建独断之明。赤壁之战,乌林摧曹操、江陵破曹仁,开拓荊州,官至偏将军、南郡太守。

8·鲁肃字子敬,安徽定远人。幼有壮节,思度弘远,好为奇计。官至偏将军、汉昌太守。

9·吕蒙字子明,安徽阜南人。勇而有谋略,断识军计。谲郝普、摛关羽,官至虎威将军、南郡太守。

10·陆逊字伯言,江苏苏州人。夷陵摧刘备、石亭破曹休,忠诚恳至,出将入相,官至上大将军、丞相。

三、八谋士

11·张昭字子布,江苏徐州人。受遗辅佐,功勋克举,忠骞方直,以严见惮,以高见外。既不处宰相,又不登师保。官至辅国将军,班亚三司。

12·顾雍字元叹,江苏苏州人。雍容泰定,官至丞相,为相十九年,多有匡弼辅正之词,有古大臣之风。

13·吕范字子衡,安徽太和人。以旧臣任用,官至前将军、大司马。

14·张纮字子纲,江苏扬州人。文理意正,为世令器,建都定鼎。

15·虞翻字仲翔,浙江余姚人。古之狂直,好直不群,折而不屈,志节分明。

16·阚泽字德泽,浙江绍兴人。为当世儒林,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

17·张温字惠恕,江苏苏州人。才藻俊茂,而智防未识,用致艰患。官至选曹尚书、太子太傅。

18·周鲂字子鱼,浙江宜兴人。为鄱阳太守,。谲略多奇,髠削发肤,以徇功名,诈降赚曹休,大破魏军,事济功成。

四、二十四将

19·太史慈字子义,山东龙口人。猿臂善骑,弦不虚发,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官至建昌都尉。

20·诸葛瑾字子瑜,山东沂南人。以德度规检见器当时,官至大将军,左都护。

21·程普字德谋,河北唐山人。历辅三世,攻城野战,兴王定霸。官至荡寇将军、江夏太守。

22·黄盖字公覆,湖南零陵人。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战为士卒先。建策火攻,官至偏将军、武陵太守。

23·韩当字义公,河北迁安人。历辅三主,数犯危难,陷敌擒敌。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之号。

24·周泰字幼平,安徽凤台人。服事恭敬,出生入死。投身卫主,不顾驱命,胆气倍人。官至奋威将军、江夏太守。

25·蒋钦字公奕,安徽寿县人。从孙策平江东,屡立功勋。从击合肥,以功迁荡寇将军、右护军。至于贵显,折节好学。

26·潘璋字文封,山东冠县人。为人粗猛,好立功名,以勇显名。临沮擒关羽、夷陵多斩获,官至右将军·襄阳太守。

27.甘宁字兴霸,四川忠县人。镇益阳、拒关羽,敌不犯其境。虽粗猛好杀而开爽有计略。官至折冲将军、西陵太守。

28·凌统字公绩,浙江余杭人。合肥之战,亲自断后,以功迁偏将军。虽在军旅,亲贤接士,有国士之风。

29·陈武字子烈,安徽宿松人。数从征伐,累有军功,迁偏将军。为人仁厚好施,每战所向无前。从击合肥,临阵战死。

30·董袭字元代,浙江余姚人。长八尺,武力过人。平彭虎、斩黄祖,迁偏将军。督五楼船于濡须口,夜遇暴风,临难忘躯,船沉身死。

31·徐盛字文向,山东莒县人。以勇气闻,每战在前,忠而勤强,有胆略器用,为诸将悦服。官至安东将军、庐江太守。

32·丁奉字承渊,河南固始人。少以骁勇为小将,数从征伐,斩将旌旗,战斗常冠军。破强敌、夷钜奸,官至大司马、右军师,位居三公之上。

33·朱然字义封,浙江安吉人。临急胆定,过绝于人。每出辄有功,名震敌国,官至大司马。

34·朱桓字休穆,江苏苏州人。以勇略闻,轻财贵士,官至前将军、青州牧。

35·陆抗字幼节,江苏苏州人。贞亮等干,奕世载美,破西陵、斩步阐,威震敌国,官至大司马。

36·孙韶字公礼,浙江杭州人。为边将数十年,善养士卒,得其死力。故每战鲜有负败。官至镇北将军、幽州牧。

37·孙瑜字仲异浙江富阳人。孙静次子,官至奋威将军、丹阳太守。

38·孙桓字叔武,浙江杭州人。器怀聪明,孙权称为宗室颜渊。夷陵之战,几擒刘备,以功封建武将军。

39·马忠为潘璋部下司马,于临沮摛获关羽父子,其后事迹不详。

40·淳于丹《三国演义》虚一时的人物,正史未记载。

41·贾华为三国演义虚构的人物,正史未记载。

42·吕岱字定公,江苏如皋人。清恪奉公,所在可述,官至大将军、大司马。

图片搜索来自网络!

吴姓历史上的十大名将

吴起

吴起,春秋末期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人,集兵、法、儒三家之大成者,战国初期杰出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之一。

公元前412年,鲁国为将,以弱胜强击败齐国。后因猜忌来到魏国入仕,以亲创5万魏武卒大破50万秦军,将秦军赶出河西区域。在楚国为相,大兴变法,提升楚国国力,后被楚国贵族害死。

成就:“兵家亚圣”,与孙武并称“孙吴”,入选“武庙十哲”,战国最全能的名将,留有著作《吴子兵法》,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搞出特战兵种的名将。

吴广

吴广,字叔,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

公元前209年,作为屯长押解犯人戍守渔阳郡。行至大泽乡,突然天下大雨,按照律法不能按期到达,其罪当诛。于是,与陈胜一同带领所有人起义,提出“伐无道,诛暴秦”口号,拥立陈胜为将军,自己为都尉,借用秦始皇长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义,号召群众反抗秦朝。

公元前208年,带兵围攻荥阳,屡攻不下,为叛徒田臧所害。

成就:发动大泽乡起义,建立张楚,反抗。

吴芮

吴芮(约公元前241~公元前201年),秦汉之际馀汗县(今江西省余干县)人,为春秋时吴王夫差后裔。吴芮是秦汉交替时期的百越领袖,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记载的杰出人物,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吴芮是秦朝番县第一任县令。吴芮是第一个响应秦末农民起义的秦吏,前期随项羽南征北战,屡立战功,项羽分封诸侯,吴芮被封为衡山王。后结交张良,归于刘邦,汉朝建立,刘邦改封吴芮为长沙王。

吴芮卒于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1年)冬,谥号文王。

成就:为西汉王朝建立立下大功,滕王阁第四楼江西历史文化名人壁画,在这些杰出人物中,吴芮居第一。

吴汉

吴汉,字子颜,东汉南阳郡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开国名将。

平民出身的吴汉,早年靠贩卖马匹为生,起先在新朝入仕做了个县令,后天下大乱投奔了起义军大将刘秀。吴汉骁勇好战,每当打仗的时候都意气风发,就算敌军人数多余己方数倍也依然如此,随刘秀征战天下,期间收复河北、横扫关东、大破陇右,于成都灭蜀杀光称帝的公孙述一家,官拜大司马,为汉朝复辟立下大功,随后北伐匈奴。

成就:收河北、踏关东、扫陇右、破西蜀,入“云台二十八将”第二位,入“武庙六十四将”。

吴懿

吴懿,字子远。东汉末期兖州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吴懿最初随益州牧刘焉入蜀,刘璋时任中郎将。后刘备大败刘璋,吴懿归降刘备,历任讨逆将军、护军、关中都督。后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并与魏延在阳溪大破魏将郭淮、费曜,升任左将军,进封高阳乡侯。诸葛亮逝世后,任汉中都督,升任车骑将军、雍州刺史、假节,又进封济阳侯。

成就:阳溪大败曹魏,为蜀汉屡立战功。

吴班

吴班,字元雄,生卒年不详,东汉末期兖州陈留郡(治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

早年跟随家族入蜀,后随刘备参加伐吴之战,后又随蜀汉丞相诸葛亮参加北伐曹魏的战争,并于公元231年(建兴九年)的北伐中大破司马懿。官至骠骑将军,封绵竹侯。吴班以豪爽侠义著称于当时,又因族妹吴氏是蜀汉穆皇后,在蜀汉将领中有较高的地位。

成就:北伐大破司马懿。

吴玠

吴玠,字晋卿,北宋末期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静宁)人,南宋时期名将。

吴玠为人沉稳,深诣兵法之道,宋徽宗时期从军,抵御西夏,因骁勇善战升任进义副尉,后随军平定方腊起义。西夏侵犯边境,吴玠亲率百余骑兵出击,斩敌一百四十六,凭借自身能力一时名扬军中。金军出大庆关,进犯陕西,吴玠率军出击,于青溪岭大破金军,追击三十里,后率领大军向东推进,一举收复华州。富平之战失利后,吴玠扼守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使金军入蜀的希望破灭。最终吴玠积劳成疾,于仙人关病逝,被追封为“涪王”。

成就:屡败西夏及金军,入《广名将传》。

吴璘

吴璘,字唐卿。北宋末期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静宁)人。南宋初年名将。

吴璘早年跟随兄长吴玠抵御西夏,公元1128年,起领兵抗金,有智勇双全之称。公元1131年至公元1134年间,与吴玠经营和尚原、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为保卫秦陇、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1139年,兄长吴玠死后,以行营右护军都统制加拜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成为右护军最高长官。公元1140年,再度抵御南侵金军,以功建节,拜镇西节度使。绍兴和议”签订后,置司于兴州,成为南宋川陕防线三帅府之一。累官至太尉、奉国节度使、御前诸军都统制等。公元1161年,金帝完颜亮分兵四路,大举侵宋。吴璘被授为四川宣抚使,带病抗敌,与金国西路元帅徒单克宁长期对峙,彼此互有胜负,至“隆兴和议”签订后,退守四川。公元1165年,入朝进拜太傅、新安郡王,兼判兴元府。

成就:屡败西夏及金军,入《广名将传》。

吴拱

吴拱,北宋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省静宁)人。南宋名将。

四川宣抚使吴玠长子。早年随父从军,茨湖之战吴拱令史俊涉水登上金军船只杀敌,金军船队惊慌失措,其余宋军乘势进攻,金军战败退走。茨湖之战后被列入“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吴拱所部在忠义军的配合下又攻占邓州,继又派兵攻克汝州。金军继续大举围攻蔡州时,吴拱又派部将王宣率步骑一万三千人往援,于确山(今属河南省)击败南下的金军。

成就:屡败金军。

吴明彻

吴明彻,字通昭,南兖州秦郡(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

吴明彻幼年丧父,本性至孝。侯景之乱时,秦郡大饥,吴明彻将粮食分给邻居。公元554年,陈霸先在京口与吴明彻结交,拜他为戎昭将军、安州刺史。公元555年,随周文育征讨杜龛、张彪。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任命吴明彻为安南将军,与侯安都率兵征讨反抗的王琳。吴明彻曾夜袭湓城,被任忠击败。公元560年,吴明彻趁王琳新到、寿阳城内人心不稳,发动奇袭,以水灌城,攻陷寿阳。公元577年,吴明彻北伐,于吕梁大破北齐。公元578年,再度出兵吕梁,包围彭城,以清水灌城。宇文邕派上大将军王轨率军驰援梁士彦,据淮口。吴明彻苦于背疾,难以作战,为王轨所俘,北周对他以礼相待,封吴明彻为怀德郡公,拜大将军。不久后,吴明彻因忧愤成疾,死于长安。公元583年,追封邵陵县开国侯。

成就:南陈开国名将,入《武庙六十四将》,《十七史百将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