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汉字五行

春节烧纸(春节烧纸提前几天)

时间:2023-10-01 16:17:40 作者:饕餮少女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全国各地商氏春节请送祖先仪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2月1日,本公众号刊发了商志发宗亲《河北省巨鹿县赵庄村商氏请送老祖宗仪式》一文,引起全国各地尤其河北、山东宗亲关注,纷纷留言介绍本地相关习俗,先汇总如下。

01商自平(山东郓城)

腊月二十九日下午或三十日上午,集结本门男丁,到齐后带上香烛、鞭炮礼花等前往祖茔请祖先回家过年。回到家,在正堂悬挂家堂,点燃香烛,摆放贡品,再请诸神入位。之后,众人行跪拜礼,礼成各自回家。至初一,先向家堂所供先人行礼,礼毕再向长者拜年。初一、初五、初十、十五都要有贡品,并上香焚纸。正月十六,吃过早饭,收起贡品、家堂,长者一至三人前往祖莹送别先人。

02商昌恩(山东临清)

山东临清王里长屯村同老家茌平商家海子相同,大年三十晚上太阳落下了,一家老小子孙后代拿着纸、香、鞭炮、蜡烛(原来用提灯),到村口(新坟到坟地上),然后面向祖坟燃烧纸钱,上香,燃放鞭炮,众人磕头祭拜,然后口中叨念爷爷奶奶回家过年去了。一家老少每人一支香(或蜡烛),慢慢地走着,口中仍就念叨着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接至家中,把大门口、屋门口放上提前准备的木棍(当作门户),然后在正屋提前挂好家堂,上供品(水饺)、上香、焚纸钱、磕头,程序结束。初一早上重复上供品、上香、焚纸钱、磕头。初二一大早,全族人口齐聚大街口(古时都去坟地),燃放鞭炮完毕,全族再步行至祖坟,焚纸钱并由族长为族人讲解祖先迁移历史。然后,各支分开去各自祖墓祭拜,整个过程完毕。

图片来源于网络

03商爱楠(河南濮阳)

我们河南省濮阳县海通乡过年请祖先是三十早上请,一直到正月十七早上送。

04祖国山河(微信号)

(注:未留地址)我们这里年三十到坟头请老爷爷老奶奶,正月十六送到坟头。

05商华军(河北盐山)

我们这里是年三十早晨请老祖宗回家过年,初一下午送老祖宗回家(去上坟)。

图片来源于网络

06商兆立(山东汶上)

我们汶上这边多数是年三十上午去坟上把已故老人请回家,从坟上回来时中途不要串门,直接往家走。到家后,把家谱、老人像、神祖盒等摆放好,然后点上香,香燃烧过程中不能断火,不能灭,灭了就不能续了,灭了后那要等晚上再烧了。初一也是这样烧,然后就是初三烧,多数就要等到正月十五。正月十五的四五点钟就拿着些纸钱,把已故老人送到墓地,这一程序基本完成。

07商庆军(河北安国)

我们这边是年三十下午上坟请祖先,在坟上烧纸、放鞭炮,然后烧香,拿着香领祖宗们回家,在路上念叨着请他们回家过年。每天三餐上供,初五下午送祖先回去,烧纸、烧香、放鞭炮,路上也念叨着请求祖先保佑家庭安康吉祥(送的时候不用送到坟地)。

08商志发(河北巨鹿)

巨鹿县赵庄村初五送,离我们家不远的地方有正月十五、十六日送的;从我家往东五公里地方,他们是正月初三送。我们当地习惯是家里有新故老人的,年三十早坟前请,初五上午送到坟地里。

09商德宿(山东郓城)

在我们山东郓城黄安饶庄等地,都是在正月十五晚上看完花灯后或十六日早上送神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10商知华(湖北恩施)

我们这只是春节给先祖送亮:三十、初一、初九、十五蜡烛一对、香三支、纸钱一沓。

11Dengying(微信昵称,河北故城)

我们是三十请!初一过完年,初二送!其它的一样!

12山那边(微信昵称,山东东营)

山东省东营区西商村流程与之基本相同,时间稍短,年三十早上请,初一下午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13商兆奎(山东莒县)

我们日照市莒县是年三十下午请初一晚上送,看来我们这边简单了。

14商泽荣(山东乐陵)

我们杨安镇商家村是三十早上请爷爷娘娘,初一上午就送回去了。

15老商(微信昵称,河北隆尧)

在我们隆尧县岗头村,年前蒸年馒头备年货开始请祖先,挂家谱,每天三次上供,直到正月十六早晨上供烧纸钱送走先人。根据各人家情况,如果你家年二十六蒸馒头就年二十六请先祖,年二十七蒸馒头就年二十七请先祖。现在年青人就不一祥了,不蒸馒头,就年三十请,六十岁以上的人就是在蒸年馒头开始请祖先,正月十六送。

图片来源于网络

16商允辉(山西平定)

(河北省巨鹿县赵庄村)和我们山西阳泉这里习俗一样。

17缘分天空(微信昵称,山东无棣)

在我们无棣县老家叫贡诸子。把逝去的先人的名字按年代辈份从上到下恭恭敬敬地用毛笔写上,每年的三十早上请出来,挂在正堂上,下面摆上贡品,点上香,以示尊重!年年如此!

安徽农村冷门风俗,春节去娘家拜年要带“烧纸”,有啥讲究?

春节期间,若将不同风俗调换位置

可能会引发一场冲突

正所谓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尤其是风俗习惯比较多的春节期间,除了贴春联走亲戚之外,每个地方也都有各自的地方风俗。

在笔者所在的安徽省亳州市,城南区域和城北区域的乡村,就存在一个截然不同的风俗习惯。

在城南部分乡镇,新年过后,外嫁的女儿要回娘家拜年,在所携带的拜年礼物之中,还有一种叫“烧纸”(祭奠用的黄表纸)的物品。

这样的拜年习俗,在城北农村人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

原因是,只有亲人去世的时候,才能携带“烧纸”前往,大过年的去娘家拜年,却带着一沓“烧纸”前去,这不是咒娘家人升天吗?

这事儿若是放在城北乡村,非但娘家人不让你进门,断绝父女关系也是极有可能的。

所以,有人表示,若将这种风俗调换一下位置,即便是至亲之间,恐怕也会引起一场冲突,风俗习惯的威力,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回娘家拜年带“烧纸”的说法

那么,城南部分乡村回娘家拜年带“烧纸”的习俗,又有什么说法呢?

据当地民俗协会人员透露,当把一件事情形成习惯后,并且这种习惯具有广泛的流传性和共识性,风俗也就形成了。

春节过后回娘家携带“烧纸”,在城南人看来,既然要回娘家给活着的亲人拜年,同时也要给故去的亲人拜年,所以,既要携带礼品,又要携带“烧纸”,这既是对逝去亲人的尊重,又是家庭文化的传承。

但并不是去所有亲戚家拜年都要带“烧纸”,如去姑妈家、姨妈家,那些故去的亲人都是姑父、姨父家的至亲,从这个角度来说,又隔了一层关系,因此,一般不会携带。

也只有回到娘家,那些故去的长辈,都是一脉传承的至亲,所以,拜年时带上一些纸钱,倒也无可厚非。

在城南看似正常不过的习俗,但在城北看来,就显得不可思议。

城北农村人认为,春节既是团聚的节日,又是个充满欢乐氛围的节日,回娘家拜年,就是单纯给健在的亲人拜年,否则,带着“烧纸”前往坟地给逝去的亲人拜年,心中难免会有些许沉重感。

所以,城北人将为故去的亲人上坟,选在了春节之前,也就是从进入腊月开始,一直到大年三十,都是可以烧纸祭拜的。

讲究的人家,携带着“烧纸”不会先回娘家,而是在坟地祭拜之后,再回到家里聊天团聚。

即便是这样,也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在春节期间回娘家祭拜故去亲人,更多时候,大家更愿意将这种形式放在清明节期间进行。

关于风俗,既要了解掌握,也不能盲目跟风

每个区域风俗习惯的形成,也是当地乡村文化的缩影,所以,当面对我们不认可的风俗时,也不要刻意去反驳,这就和南方人喜欢吃大米,北方人喜欢吃面食是一个道理,各自都有各自喜欢的理由,无论你喜欢与否,都无法扭转千百年形成的事实。

所以,对于乡村风俗,我们既要了解掌握,优良的传统尽可能地传承下去,但也要学会辨别对待,对于糟粕的部分,也不能盲目跟风,新时代的农村青年,更应该着眼于未来,将乡村传统习俗和新时代精神,更好地融合升华。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积极探讨交流!

“拢火”与祭祖 聚拢“亲情”与“年味”的春节风俗|网络中国节·春节

视频加载中...

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

春节是国人最盛大的典礼,熬过冬至黑夜最长的一天,进入腊月,一切都热气腾腾起来,陇上各地的人们开始盘算过年的大小事体了——祭灶神、洒银水、贴春联……

陇上各地因地域不同,年俗的内容或细节也有所差异,但是,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迁,年俗里的年味,依然藏在各种过年的风俗之中。

虽然各地风俗不同,但是每种风俗都是“年味”的见证和对美好的期盼,虎年春节,记者来到了甘肃省高台县的一处乡里,来体会这里独特的春节习俗。

春节从迎“祖宗”正式开始

团年饭一般都在太阳落山时准备好,但是在吃团年饭之前,却要有另外一种仪式“请祖宗”,邀请过世的长辈和祖辈回到他们曾经生活的土地,一起过年。

全家人带上纸钱、烟酒、茶和各种吃食到家门外干净的空地上烧纸、叩头,恭请祖宗回家过年;而每家每户“请祖宗”的祭品和纸钱,随着一家一户的延伸,长长的“走出了”村外,指明了祖先回家的方向。烧完纸回家后,在祖宗的牌位前放上供品,然后焚香跪拜。请祖宗用餐后,全家人才能开始用餐。

一位长辈告诉记者,“恭请祖先是当地人及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另外还有一层含义,是让子孙后代明白自己从何而来。”

说到这,老人告诉记者,正月初一,天蒙蒙亮就要起床,不能睡懒觉。人们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祖坟”祭祖,在祖先陵寝之处,祭祀祖先,在祖坟上“添一把土”“压一张纸”老人告诉记者,每年的祭祖添土,是家族人丁兴旺的见证,只有不断地“添土”,才能让这几百年的祖坟屹立至今。

祭祀是子孙后代与祖先沟通的一种途径,不仅使子孙与祖先实现超越时空的对话,表达子孙之情,还体现了人类祈求生生不息、繁衍永续的美好愿望。

在祭祖过程中,也并不全都是严肃,更多的则是欢声笑语,在大人祭祖之时,几岁到十几岁的小孩在在附近的沙丘上嬉戏打闹,生人与逝者的界限在这一刻模糊。

“拢火”祈求祛病消灾

年夜饭最重要的就是吃饺子,饺子是大年三十当晚包好的,要早吃,寓意新的一年人勤地富。又是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也带有“招财进宝”的含义。

在吃完年夜饭的饺子后,进行到当地春节最重要的环节“拢火”。根据清代光绪年间《甘肃新通志》的记载:“正月二十三夕,当门焚草,子女皆围绕人跳跃……”。

当家家户户都将门前的柴火点燃时,一个个火堆将村民的脸照得通红,整个村落变得充满暖意。柴火点燃后,大家只会站着看其燃尽吗?其实,点燃只是习俗进行的第一步,接下来的与“火”互动才是最大的亮点。

柴火燃烧到一定程度后,大大小小的孩子们便会摩拳擦掌,准备从火堆上跳“燎疳”,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祛除灾病,将身上的霉运和晦气燎掉,红红火火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大人们面对“燎疳”活动,只会象征地跳一跳,然后退到一旁,等待仪式的正式开始。当年长的老人宣布开始后,在火堆周围的众人则开始围绕火堆慢步行走,一边走一边念叨着吉祥的话语;而走的圈数也有讲究,分为左转三圈与右转三圈,分别代表着祛除旧年的晦气与迎接新年的美好。

仪式结束后,小孩开始与烟花炮竹作伴,在外漂泊一年的成年人则开始饮酒作乐。虽然是零下数十度的寒冷,但是也难掩火堆旁的热情。

一旁的老人告诉记者,之所以这个仪式被称为“拢火”,是因为想聚拢的不单单是火,也是亲情和年味,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让所有人聚在一起,联络感情才是最终的目的。最后,老人说道:“希望这个风俗能够不断地传承下去,在很久以后,这片土地的年味会越来越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七月十五,鬼门开”,祭祖烧纸有“3要,3不要”,了解一下

导语:“七月十五,鬼门开”,老人说:祭祖烧纸有“3要,3不要”,了解一下

中元节源于道教,是用来祭祀祖先和已逝亲人的节日。根据道教传说,农历七月初一这天会打开鬼门,“鬼”可以回家看看,享受供祭,一直到农历七月最后一天才会把鬼门关上。

道教还有三官的说法,分别是天官、地官和水官。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即“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其中,“地官”是负责治理地府,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为人赦罪。因此,人们要向地官求福,请地官赦免亡灵的罪过。

佛教有所不同,他们会在七月十五这天举行盂兰盆。“盂兰”是梵语“倒悬”的意思,形容苦难至极,盆是盛贡品的器具。所以,盂兰盆就是为了解救亡灵“倒悬”之苦的供养,是佛教超度亡灵的日子。

后来,《大献经》借鉴了《佛说盂兰盆经》供养僧人可以度亡的做法和观念,将佛教盂兰盆供养仪式改编为道教玄都大献。

经过发展,慢慢的道教的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就融合在一起了,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元节。

祭祀的日子,自然少不了烧纸钱,在民间有“3要,3不要”的说法,指的都是什么呢?了解一下!

中元节祭祀一般会有大祭和小祭,大祭就是做一桌丰盛的酒菜,小祭就是弄一些水果和糕点之类的。当然,还有更简单的,就是在十字路口烧一下纸钱。

为什么选在十字路口烧纸呢?

因为,“十字路口四方连,东南西北路亨通。各种亡人此地过,领取纸钱也轻松。做人不可得罪人,四方路人都要敬。东南西北都敬到,没有凶灾过平生。”

烧纸也是有讲究的,有“3要,3不要”的说法,下面具体来看:

一、祭祖烧纸3要

1、祭祖烧纸要的日期是可以提前的,最迟不能七月十五中元节晚上之后。

一般在中元节的前一两天天或三四天都是可以的,拿今年来说,中元节是在公历8月30日这天,可以从8月25日到8月30日之间都是可以择期来烧的。

2、烧纸要署名,并写上烧了多少纸。烧纸时要画一个圆圈,在圆圈中烧。

3、烧纸的时间从太阳落山后天黑时一直到深夜都是可以烧的。

二、祭祖烧纸3不要

1、烧纸时要有敬畏之心,不能大声喧哗和打闹,也不要一边烧纸一遍打电话闲聊,更不能调侃。

2、烧纸之后不能用脚去踩踏纸灰。烧纸时难免纸灰会随风飘荡,尤其是带有火星的,人们怕烧到路边的车辆或其它物品,就会用脚去踩来阻挡一下。也不能用脚去踩圈内的纸灰,因为,按习俗,烧纸之后要不能用脚踩踏,脚都不能走进画好的圈子内。

3、不捡路边的烧纸一起烧。人们相信,纸钱就是死者另一个世界里的钱,多烧一些纸钱,死者在那个世界里才会有钱用。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多烧就去烧路边别人没有烧完的烧纸,这样是不对的。

七月十五中元节到了,您还知道哪些关于中元节的习俗和禁忌吗?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

2020年1月22!回宿迁农村老家上坟,烧纸有感!图文并茂!看碑文

【过年回老家农村,上坟烧纸有感】:农村有风俗,过年要给长辈【去世爷辈,父辈】烧纸钱!以示悼念!我在给爷爷,奶奶,父亲烧纸时,偶尔看到附近本村,有旺三老爹家,思亡妻碑帖!碑文感人至深,感同身受,感触颇深【1】农村普通家庭,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大病!是很多人的无奈与绝望!不仅是农村很多,城里普通家庭也是如此!如今何时能让普通人,大病不一夜回到解放前,一贫如洗?!【2】夫妻情,母女情,父子情!在看与不看之间来回徘徊!爱情 亲情 朋友情 让人情何以堪?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怎去关心?!这个已经成为社会的常态了!相信每个城市,每个村庄,每个人,身边类似的故事,总是不绝于耳!希望农村生活越来越好!城市生活越来越好!社会在进步,国家越来越兴旺!类似事情以后会越来越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