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天秤座

熊氏(熊氏取名大全)

时间:2023-10-17 20:39:23 作者:相见陌路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黄帝的称呼——“有熊氏”

黄帝的冷知识你知道吗【黄帝的称呼——“有熊氏”】你不知道的黄帝黄帝是公认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后人对黄帝的称呼除了“黄帝”外,还有“轩辕氏”“缙云氏”“有熊氏”等,那么这些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有熊氏是上古华夏部落的一个氏族,居住的地名叫有熊,曾建立过一个“有熊国”。以“有熊氏”为称谓始于部落首领少典,而黄帝是少典的儿子,所以黄帝也叫有熊氏,这个称呼是从他父亲那里延续下来的。

来源: 西部网

寻根问祖——百家姓之“熊”姓

熊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七十二姓氏,特别在赣湘鄂川地区中最有影响。当今熊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29%,总人口大约在384万。

熊的名义

熊,一种野兽,形状像猪,栖息于山林中,冬天则入穴冬眠。甲骨文中的熊字,左部是头,上为耳下为嘴,粗壮硕大的身躯和脚爪,臀部有一条小尾巴,下边加火,表示熊一旦发起脾气,便像烈火燃烧起来一样。而金文中的熊,巨首大嘴,正是熊的典型特征。熊之本义是火光。借作能,能专用为才能、贤能等。熊氏族自然是对熊动物的原始崇拜,以熊为氏族图腾并命名氏族,以熊的字型为氏族族徽,最终出现熊姓。

熊姓起源

熊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二:

一、出自姬姓

黄帝为少典之子,姬姓,号有熊氏。居于有熊氏之墟,大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一带。其后裔有以熊为氏。帝尧时期的大臣熊罴,夏朝初后羿的大臣熊髡,均为有熊氏之后。姬姓熊氏的历史至少有4000多年。

二、出自芈姓

出自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之后,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第六子季连,以羊为图腾的芈部落的首领,芈姓之祖。芈部落活动在楚地,今河南滑县地区,故也称楚,所以季连也是楚人的先祖。夏朝时,季连的后裔穴熊居于熊山之穴,穴熊氏族改奉熊为图腾,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地区大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后来穴熊部落进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县东,改称楚部落。商朝初期,楚部落逐渐发展为国。到了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楚、罗、卢等国。迫使楚、罗、卢等向西迁移,楚迁到今陕西渭河流域的荆山,今陕西大荔县东的朝邑,部落改称荆楚,商朝末,荆楚追随周武王讨伐商。到了商朝末,荆楚部落酋长鬻熊曾为周文王之师,被封为楚子,由朝邑之荆山西迁于千阳的楚山和楚水,楚始立国于此。

西周初,周成王分封异姓诸侯国时,封鬻熊之孙熊绎于荆,为子爵楚国。从此以后,楚人姓熊,很少使用芈姓。熊姓的历史至少有3100多年。

楚国立国于公元前1067年,共传45世,于公元前223年被秦国所灭,历时844年,前后共移都10次。周武王灭商后,楚国从陕西商山沿丹水东西下,到河南淅川南,不久南渡汉水迁入湖北保康县的荆山。进入东周,楚国再南迁湖北枝江的丹阳。楚文王时,楚国又沿沮漳河向东南迁到郢,今湖北南部的江陵。春秋末期,楚昭王又北迁国都于湖北钟祥,不久又迁回江陵。到战国后期,楚倾襄王再北迁国都于河南淮阳,此为古陈国之地。到了楚考烈王时,顺颍水向东南进入皖西北的鉅阳古城为楚国都城,即今安徽阜阳西北,最后迁到皖腹地的寿春,今安徽寿县。

外族基因融入

我国的熊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有交流,互有基因在流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外族改姓熊的事件,但在熊姓聚集区的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所采用的汉姓熊的现象,可反映出融合的存在。主要表现有,西北川甘地区的白马人中的汉姓熊,湘鄂川黔毗邻地的苗族、布依族、瑶族、水族、土家族中的汉姓熊。

熊姓分布

熊姓分布频率图

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熊姓人口由27万激增到384万,增长了14倍多,熊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同步。宋朝至今1000年,熊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厂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北、四川、湖南四省,大约占熊姓总人口的59%,其次分布于重庆、贵州、云南、河南,这四省市又集中了24%的熊姓人口。江西居住了熊姓总人口的18.2%,为熊姓第一大省,湖北紧随其后,为17.3%。全国形成了赣鄂湘和川渝黔的二块处于长江中上游的熊姓高比率分布带。在近600年间,熊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西部、华中的回迁成为熊姓迁移的主流。

熊姓血型

熊姓的血型分布图

熊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4.9%,A型占30.3%,B型占26.4%,AB型占8.4%。

熊姓名人

熊旅

熊旅(?—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又称荆庄王(出土战国楚简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侣、吕),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庄王元年(前613年)到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楚庄王去世,谥号庄,葬于纪山。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熊朋来

熊朋来,宋末元初著名音乐家兼经学家。熊朋来为人颇有志气,宋亡后,不肯到元廷作官,情愿当个郡学教师,抚琴咏诗以托情志。教学之暇,选《诗经》中的古诗,谱写二十多首新曲,收于他所编的《瑟谱》中。现存世的作品有《伐檀》、《考槃》、《七月》,以《伐檀》为代表作。

熊廷弼

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飞白,号芝冈,明末将领,万历进士,楚党。由推官擢御史,巡按辽东。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辽东。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杨镐经略辽东,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熹宗即位,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攻破辽阳,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王化贞不和,终致兵败溃退,广宁失守。崇祯二年(1629年),熊廷弼得以归葬故里,谥襄愍,有《熊襄愍公集》。

熊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熊姓的郡望主要有南昌、江陵等。熊姓的著名堂号有射石、五椒。“射石”堂号出自古代勇士熊渠。熊渠是位力大又善射的能人,一天夜间行路,老远看见前面有一只老虎趴在前面,他拿箭就射,老虎一动不动,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块大石头,箭头射进去几寸,用手拔也拔不出。

熊姓的重要楹联有四副:

西山廉士;东阁直臣。

唐旌孝子;宋仰名臣。

义疏三礼;史擅九朝。

狮岭播椒馨,节生孝孝生忠,岂独簪缨夸世胄;鹅湖炊稻熟,子承父父承祖,但凭耕读作人家。

“用姓拯救名”,那些烂大街的名字,配上这几个姓氏瞬间变高大上

我们都知道的是,一个好听以及有内涵的名字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妨想想,如若是你长相出众,或者是才能知识出众,亦或者两者皆备,而却有拥有一个如同“狗蛋”一般俗不可耐的名字,那会让他人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虽然说“狗蛋”这样的名字确实是有些过了,但是按这个例子也可以更清楚的知道,一个难听的名字有多么不好,而反过来也可以知道的就是,这个好听的名字,也会成为一个人的加分项!

那你又知道吗?就算是名字取的很普通,甚至是取了一个烂大街的名字,只要你的姓足够的好听,那还是有可能会出现“用姓拯救名”的事情。下面便简单结列举几个可以“拯救”名字的姓氏。

欧阳姓,作为汉族的复姓之首,根据统计,如今的欧阳姓的人口为300多万,得姓的历史已经有超过2300年了。自从明太祖朱元璋曾意图招安欧阳氏义军,欧阳氏全军上下拒降,朱元璋于是下令诛灭整个欧阳氏家族。为了保命躲避追杀,于是欧阳氏族人纷纷改为单姓“阳氏”,后来等到明武宗时期时才得到恢复,并延续至今。

欧阳一姓相信大家在熟悉不过了,毕竟在影视剧中也时常有出现,也相信很多人小时候会非常羡慕别人拥有复姓。说到欧阳一姓,有人便会娱乐圈有名的大提琴手欧阳娜娜,这个名字一听就很好听,但是说实话,“娜娜”这个名字确实是烂大街了,但是想什么李娜娜,王娜娜,刘娜娜什么的,确实听起来会比欧阳娜娜低了一个档次,让人不禁感慨,有一个好的姓氏真的幸福。

除了欧阳之外还有很多,例如同样为大家所熟知的上官一姓。上官姓是比较古老的,上官这个姓其实就是出自芈姓,是作为皇亲贵族的姓氏。因春秋时候,楚怀王封他的小儿子兰为上官邑大夫,而成了此姓氏。上官这一姓,女生取名字温婉可人,男生取名字也可充满着阳光俊朗之意。只要是不乱取一些俗不可耐的名字,一般有上官的姓氏就会相当好听了,更不要说取一个如同上官婉儿一般温婉的名字了。

还有就是独孤姓,独孤姓是出自刘姓,只要汉代刘秀的后代,就可以自称独孤姓。这个姓氏是起源于北魏时代北鲜卑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汉化的姓氏。目前存在的复姓“独孤”的人口约不足百人,基本都定居在内蒙及境外,因此,他们重名的几率可以说是非常低了。

而独孤一姓也自带一种非常高傲高冷的气质,真是让人嫉妒啊,想想独孤求败变成刘求败,你就知道“独孤”这个姓氏在气质上有多么的超前了。

接着就是夏侯氏。在春秋时期,鲁悼公因为他是夏禹的后代,而又被封为侯爵,所以人称夏侯氏。其后代子孙也就以夏侯为氏了,如今的人口约有1万。夏侯这一姓氏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殊,但是因为这个姓氏人才辈出,因此也给其添加了一些气质在。

还有就是轩辕姓。轩姓渊源 ,其实原本就是复姓轩辕,轩辕复姓为黄帝的嫡孙,出自有熊氏,也称为帝鸿氏。这个姓氏有着极其浓厚的历史,以及神话的底蕴。因此第一次见到姓轩辕的人,一般都会非常惊讶,只不过随着时代的演变,到了如今,很多人都改“轩辕姓”为“轩”了,不过单姓一个轩字相当不错的,你觉得呢?

除了复姓之外,还有一些单姓也相当好听。其中例如洛姓。洛姓容易让人想起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以及洛神等,所以“洛”姓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像是就像是自带了仙气一样。不要说名字如何,就算是取了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单单这个特殊的姓氏就足够的引人注意了,因此姓洛的人相当幸运。并且,洛姓造的名字也有点洋气,比如说洛丽,一听就感觉想是外国人,但是要是换成其他较为普通的姓氏的话,那其俗气的程度,自然不用赘述了。

单姓的还有就是梦姓。这个“梦”姓原本出自曹姓。在春秋时期,曹公孙封于梦,以邑为氏。这个姓如今真的是相当的少见了,但是梦姓同洛姓一样,即使再普通的名字加上梦姓上去,一下子就带有一种梦幻的感觉。

对此,你怎么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家风家训】井研熊氏家规戒条

家规十二则

孝顺父母 尊敬长上 友爱兄弟 和睦乡党

保护祖茔 时修祭祀 建立祠宇 谨慎丧葬

隆重师傅 勤读诗书 努力耕种 严肃闺门

戒条十二则

戒忤逆 戒淫行 戒睹博 戒斗殴

戒争讼 戒侵占 戒刻薄 戒奢华

戒溺女 戒宰杀 戒偷窃 戒洋烟

熊克武故居

熊克武,1885年-1970年,字锦帆,井研人 。同盟会四川主盟人。奉之命,相继在泸州、成都、广安、叙府、嘉定、屏山等地发动和领导武装起义;后在广州起义中亲率敢死队攻打两广总督署;创立后,又为讨袁、护法浴血疆场。

作为先生的得力战将、中国的忠诚朋友,为推翻封建帝制、促成西南解放建立奇功。新中国成立后,熊克武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职。周恩来曾称道其“识大体,顾大局”。

诗曰:

男儿有志壮游东,意气鲸吞万丈虹。

振救同胞心欲赤,直摸胡首剑光红。

解衣济贫

抗战时期,锦公(熊克武)带着全家人由成都回井研小住,雇了几乘滑竿,行至二峨山脚下,他叫大家都下来走路,刚翻过山,在下坡的时候,路旁一老妪身揹背篼,衣不蔽体,见了锦公,喊了一声“先生”,便要下跪,锦公立即扶住,从衣袋里拿了三块银元缎带她,又转身对夫人说:“把你身上的衣服脱一件给大娘。”夫人有点犹豫,脱了一件旧衣服。锦公说:“把你那件新的给她吧,我们缝一件容易,她要做件衣服多困难啊!”夫人只好遵命了。

解读。“解衣济贫”,体现了其仁爱之心。家规中“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友爱兄弟、和睦乡党”的核心要义就是“仁爱”,折射了“待人以诚”的家规家训。

桌子好当床

锦公没有“架子”,处处平等待人。有次他路过仁寿县城,在一家客栈投宿,谁知这家客栈的铺位已经满号,但客栈主人见是“熊督军”,连忙笑脸相迎,端茶倒水,说:“你先休息一会儿,我们马上准备铺位,并叫么师(服务员)去请另一位客人让铺。”锦公听了,急忙制止,说:“没有铺位,桌子就好当订嘛,何必麻烦人家!”主人和么师一再相劝,有些客人也自愿让铺,但锦公坚决不同意,结果还是把两张方桌合拢起来,锦公就在桌上睡了一夜。从此,“熊督军桌上睡客”的佳话不胫而走,那个客栈也更加兴隆了。

解读。熊督军把桌子当床睡,反映了他不讲特殊的廉洁品质、不豪取抢夺的仁善品质,恪守了《戒条十二则》中的“戒淫行、戒斗殴、戒奢华”等家规家训。

不留尾巴

解放初,锦公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住在重庆。1950年2、3月间土改时,曾回研经动员他的亲属清理财产,退还给佃户。1951年,他又委托在成都任教的说兄弟熊大成,把他在成都的八处房产全部交给人民政府。在长途电话中,熊大成问:“可不可以多留几间住房......?”锦公没有正面回答,反问:“你看,该不该留条尾巴......?”熊大成轻轻放下了电话机。

解读。熊克武把他在成都的八处房产全部交给人民政府,不留尾巴,恪守了《戒条十二则》中的“戒侵占”等家规家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