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住宅风水

姓朱的历史名人(姓朱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时间:2023-10-06 02:49:03 作者:伸手挽明月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婺源著氏徽国流芳,开国将帅中朱姓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名录

朱姓在宋版《百家姓》排17,按2013年人口数量排名,朱姓是中国人口第13多的大姓,共有1500余万人。

大名鼎鼎的我军创始人之一,朱德朱老总就是朱姓的杰出人才。那么,在1614名开国将帅中有哪些是姓朱的将军呢?

朱姓开国将帅总共有几名?这些朱姓开国将帅中,获开国元帅、开国大将、开国上将、开国中将、开国少将军衔的分别有几人?

这些朱姓开国将帅的具体名录与籍贯又如何?

婺源朱氏族谱

一、朱姓开国元帅人数、籍贯及名录

朱姓开国元帅有一位,那就是朱德元帅。

朱德元帅,原名朱代珍,字玉阶,是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朱氏族人。

朱德在土地革命时期就是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战时期是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编为第18集团军,出任总司令),解放战争和建国后,长期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朱德在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位列十大元帅首席。

朱德元帅与其他开国元帅

二、朱姓开国将帅中没有开国大将三、朱姓开国上将人数、籍贯及名录

朱姓开国上将有一位,那就是朱良才上将。朱良才是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人。曾任北京军区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四、朱姓开国中将人数、籍贯及名录

朱姓开国中将有2位,他们就是朱明中将和朱辉照中将。

1、朱明中将

朱明中将,原名朱良玉,是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鼎龙乡夏坑村人。朱明曾任红9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120师358旅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2兵团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2、朱辉照中将

朱辉照中将,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人,曾任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第3军副政委、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朱辉照中将

五、朱姓开国少将人数、籍贯及名录

朱姓开国少将共有20人。其中1955年授衔的有9人,1961年授衔的有3人,1964年授衔的有8人。

(一)朱姓1955年授衔开国少将人数、籍贯及名录

1955年授衔开国少将中朱姓的有9人,具体籍贯名录如下:

1、朱光少将,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松旺镇松山村茂山屯人,曾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广东省副省长。

2、朱军少将,又名朱玉佩,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人,曾任海军学院院长。

3、朱云谦少将,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荷塘乡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4、朱火华少将,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乘马岗镇乘马岗村人,曾任南京军区空军工程部部长。

5、朱声达少将,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人,曾任宁夏军区司令员。

6、朱绍田少将,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澧源镇朱家坪人,曾任第一野战军19师政委。

7、朱绍清少将,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人,曾任福州军区代司令员。

8、朱虚之少将,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人,曾任空军副参谋长。

9、朱耀华少将,江西省赣州市瑞金市人,曾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

朱耀华少将

(二)朱姓1961年晋升开国少将人数、籍贯及名录

1961年晋升开国少将中朱姓的有3人,具体籍贯名录如下:

1、朱仕焕少将,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人,曾任吉林省军区政委。

2、朱春和少将,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田柳镇巨家村朱家围子人,曾任邮电部副部长。

3、朱家胜少将,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荷塘乡人,曾任新疆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朱家胜少将

(三)朱姓1964年晋升开国少将人数、籍贯及名录

1964年晋升开国少将中朱姓的有8人,具体籍贯名录如下:

1、朱玉学少将,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顺河镇人,曾任北京军区后勤部副政委。

2、朱玉庭少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人,曾任成都军区副参谋长。

3、朱兆林少将,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板庙乡人,曾任空军军事法院院长。

4、朱启祥少将,江苏省无锡市人,曾任武汉军区炮兵政委。

5、朱直光少将,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人,曾任福州军区后勤部副部长。

6、朱家璧少将,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人,曾任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7、朱致平少将,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泗店乡人,曾任第1军副政委。

8、朱鹤云少将,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人,曾任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员。

朱启祥少将

六、一统江山明社稷;四书精典宋圣贤;朱姓历史名人辈出

朱姓开国将帅共有24位,其中开国元帅1位、开国上将1位、开国中将2位、开国少将20位。

除了开国将帅,朱姓自古以来文武人才辈出,即有“一统江山明社稷”的朱元璋,又有“四书精典宋圣贤”的儒道亚圣朱熹,此外八大山人朱耷,散文家朱自清等都是朱姓的才俊。

朱元璋画像

朱氏族人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一带,我国历史上,曾有两个朱氏王朝,一个是朱温建立的后梁,另一个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

朱姓主要派系的堂号有居敬堂、白鹿堂、一本堂等。

您是朱姓族人吗?是那个堂的?您所在县市有朱姓开国将帅或者其他朱姓历史名人吗?

他们有什么传奇的故事?可否分享一二?

朱姓开国将帅领军人物朱德元帅

我是小鲶鱼,如果有纰漏请批评指正,如果您认为我的文章有价值,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谢谢老铁们!

朱姓十大历史名人

朱姓,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朱襄氏被尊为朱姓始祖。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17位;至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姓在中国位列第13位,主要分布在江、浙、皖地区,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2%,总人口约有1500余万。

朱姓名人有哪些

朱姓

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17位;至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姓在中国位列第13位,主要分布在江、浙、皖地区,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2%,总人口约有1500余万。

在中国历史上,朱姓曾经建立过两个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

起源始祖起源源流

1、源于朱襄氏,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

朱字变化

朱姓汉字演变

臣,被封于朱(今河南商丘柘城),以赤心木朱为图腾,后来朱襄氏成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动于今河南柘城一带,其后代以朱为姓氏。 朱姓的第一个名人是虞舜的大臣朱虎。朱虎氏族或为朱襄氏的后裔,朱虎的子孙表现不俗,西周的名隐士朱张、战国时齐人朱毛、魏国大力士朱亥、西汉中邑侯朱进等名人均称是朱虎的后代。在先秦时一直活跃在冀鲁豫地区。

2、源于曹姓,以国名为氏(因得姓始祖是曹挟,该支系也被认为是源出于曹姓)。传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建都于邾。他的遗族以国为姓,称邾氏。战国时,楚国灭了邾国,邾国的贵族四处逃散,为不忘祖国,因此去掉耳旁,改姓朱。

3、源于子姓,以先祖名字为氏。出自宋国君主微子启的后裔公子朱之后。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以奉商祀。宋微子的后裔公子朱死后,公子朱的子孙后代就以其名字为氏,称“朱氏”。

4、源于姬姓,以国名为氏。古代的邾氏族主要集中生活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

5、源于祁姓,以先祖名字为氏。源自尧帝之子丹朱,以丹朱为开姓始祖,属尧帝的嫡传后裔。当舜败丹朱于丹浦后,丹朱后裔分支中,有一支向中国西南迁徙,先秦时主要分布在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他们在社会进化演变中生存下来,在隋唐时期还发展成沛国郡的望族,并构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6、源于改姓而来:

①鲜卑族改朱姓: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族诸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拓拔宏在迁都洛阳后,开始推行大规模的汉化改革政策。其中,将改北方胡人复姓为汉族单姓是一项重要举措,这一时期,有大量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将复姓改为汉姓朱氏。

②蒙古族改朱姓:出自元朝时期蒙古主儿乞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珠尔吉特鄂谟克氏,世居锡喇塔拉(今甘肃张掖永固镇),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蒙古族珠尔奇氏,世居萨尔哈占(今内蒙古通辽),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邓氏;蒙古族卓尔古特氏,世居科尔沁(今吉林科尔沁),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朱氏、周氏、康氏等。 [8]

③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仫佬族、苗族、瑶族、土家族、纳西族、东乡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朱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朱氏。

④源于改姓,属帝王赐姓为氏。当明朝建立后,便有赐他姓为朱氏以示恩宠之举。赐姓朱氏有两类,一为赐外族夷蛮为朱氏,借以笼络,以示怀柔;另一种赐姓是为了褒奖臣下,以示恩宠。

得姓始祖

朱襄氏 、朱挟、朱兴镜、朱振等为得姓始祖。

朱姓的历史起源和名人简介

朱姓做过两朝国姓:一是后梁,二是大明。

朱姓起源,最早可追溯至上古帝喾时期。帝喾是五帝之一,因生于高辛而被称为高辛氏。《左传》记载: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其中,伯虎又称朱虎,他的子孙后代有以他的名字为姓。

朱元璋

帝喾是颛顼的侄子,而陆终是颛顼的孙子。《史记》记载:陆终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晏安,六曰季连。其中,晏安又称曹安,他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曹地。曹安不仅是古曹国的开国之君,还被后人尊为曹姓始祖。

西周建立以后,周武王将曹安后裔曹挟改封于邾地(山东邹城附近),但是并未赐邾君(曹挟)爵位。直到春秋时期,周天子才答应齐桓公的请求,将邾君(曹克)赐为子爵,邾国自此成为正式的诸侯国。后来,邾国为楚国所灭,其后裔以国名邾为姓;再后来,邾姓演化为了朱姓。

周武王将曹挟改封邾邑的原因,是为了将曹地封给六弟振铎。姬振铎,又名曹叔振铎,是姬姓曹国的开国之君。姬姓曹国传有二十余代,后被宋国所灭。宋国是周王朝的“三恪”之一,商纣王之兄微子是子姓宋国的开国之君。子姓宋国传有34君,后被楚国、齐国、魏国联合所灭。后来,宋国公族之中有改姓为朱。

朱姓经过千百年的繁衍,也成为常见的汉族大姓。等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就曾将鲜卑族的渴浊浑氏、朱可浑氏改为汉姓朱。等到朱温灭唐称帝以后,朱姓成为了后梁国姓。虽说朱温及其后代在历史上的名声不佳,但这是朱姓人家第一次在正统王朝中做皇帝。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朱姓又成为了大一统王朝的国姓。因此,朱姓除了有少数民族改姓以外,还少不了皇帝赐姓改姓!

除去朱姓帝王以外,朱姓还有很多历史名人!

朱熹:

理学集大成者,被后世尊为朱子;

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配享孔庙的人,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

程朱学派代表,他的理学思想被元朝、明朝、清朝尊为官方哲学。

朱淑贞:

与李清照齐名,是历史中有名的才女;

号幽栖居士,现存有《断肠词》《断肠诗集》。

朱彝尊:

清朝“浙西词派”的创始人;

与陈维崧并称“朱陈”,与王士祯并称“南朱北王”;

与严绳孙、潘耒、李因笃时称为康熙朝“四大布衣”,参与编撰《明史》。

朱光潜:

近现代学者、美学家、翻译家;

著有《谈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朱自清:

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

现代散文集、战士;

《背影》、《荷塘月色》等入选语文教材。

書海泛舟,持续更新百家姓的知识,欢迎关注分享!

2022年10月28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