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民俗风俗

尕尕什么意思(尕尕什么意思哪的方言)

时间:2023-10-01 11:37:53 作者:落荒而逃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滴尕、推㧐、几咱……湖北话常用词汇,您会写吗(第五批)

○湖广渔夫·趣说方言○

“我的女婿一滴尕(嘎)”

图片来自网络

鸦雀子嘎几嘎,

老鸹子哇几哇,

人家的女婿多么大,

我的妈妈子哟,

我的女婿一滴尕。

说起他一嘀尕,

他人小鬼又大,

……

这是湖北有名的民歌《小女婿》里的歌词。

方言天天说,会说不会写。

今天,湖广渔夫与大家聊聊,滴尕(滴嘎)、推㧐(耸)、这咱(攒)、发泡等湖北话常用词汇的正确写法及来由。

图片来自网络

(一) 滴尕 dī-gǎ

滴尕dī-gǎ,就是数量很少,或特别小,即点点、丁点之意。人们常写为“滴咔”,或“低嘎”,不妥。

为什么应写为滴尕?切义切音。

据《新华大字典》,滴dī,字义之一,可比喻特别小的东西。“点滴”一词,形容零星微小。

尕gǎ(嘎字三声),本义小儿,方言常表示数量少。一尕尕、一点尕(一点点)。

从字音讲,ka与ga音相近。方言ka、ga两种发音都有。同字不同音,词汇尾音音变,是正常现象。

尕,会意字,直观、形象。上部“乃”,下部“小”。

还有一个表达小的字“奀”,《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大字典》只注音为en音。

但据《汉语大字典·大部》,奀,两个读音。广东方言奀ēn,表“瘦小”义。常用作人名。奀,方言也读dí,用来指物件小。

写成“奀尕”也是可以的。

有网友分析词汇来源,提出写为“滴卡”,从字义与读音,不太妥。

据资料,“滴尕”这个方言,古人曾造有专门的两个字,两个“小”分别不要右边点、左边点,如同“乒乓”。但这样的字,现代词典也好,电脑字库也好,均未收录。

(二)几咱zan

咱zan,表示时间,在这里读轻声,音似簪或攒。

这咱,是北方方言,但也是湖北方言口语。但湖北习惯用几、多。

这咱,或正咱——现在。

几咱?多咱?几么咱?——什么时候,几时。

“你多咱来的?”

“多咱”意即“什么时候” “几时”。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咱”字的时间含义,并解释:

“咱zan”,是“早晚”的合音。“你多早晚来的?”“多早晚”,读快了,就成了“多咱zan”。

“多早晚”,读快了,就成了“多咱zan”。

而“早晚”连用,表示“何时”,已有上千年历史。

元代初期文人刘壎写的《隐居通议·礼乐》——

“急呼其子曰:‘此曲兴自早晚?’对曰:‘顷来有之。’”

顷来——向来。

早晚——何时。“此曲兴自早晚”,即“何时流行此曲”。

而根据《百度汉语》,“多咱”,可写成“多昝”。昝音同攒,三声。

“昝”字有“日”,从湖北方言发音及汉字结构看,湖广渔夫认为,“多昝”表示时间更为合理。

但既然《现代汉语词典》上有规范,我们还是用“咱”,虽然这是个多音字,且字义不直观。

武汉话,正慢昝,几慢昝,只是语言音变现象。正慢昝——这么昝,几慢昝——几么昝。

(三)推㧐sǒng

㧐sǒng,音同耸、怂。方言字义是:推。《新华字典》收录有此字,不算生僻字。

推推㧐㧐,湖北方言常用词汇。

㧐,古文中的字义是挺起、挺立。身。如:杜甫《画鹰》: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㧐与推,意思有区别,不完全相同。

㧐,有推搡的意思,也引申为不断顶撞的动作,或不断摇动的动作。

(四)跩倒

在《湖北话常用词,您会写吗(第二批)》中,湖广渔夫讲了“蹲下”方言“跍ku倒”,引起网友热议。

网友说,“跍倒”也说“zhuai倒”,怎么写?

湖广渔夫认为,从现有字典词典看,与zhuai音,或juai音、zuai音对应的汉字没几个,只宜选用足字旁的“跩”字。

至于“拽”字,为多音字,且是提手旁,表达“蹲”意不妥。

跩,字典注音为zhuǎi,三声。但表达方言“蹲”,我们尽可读为一声zhuāi,或zuai。

跩zhuǎi,本义,指走路摇摆。在方言中,还有拿架子、摆谱的意思。

例句:他可跩了,请都请不动。

跩zhuāi一声,作为方言词义,为蹲下。但“跩”比“跍”含义丰富。

——歪。身体不好,站不稳,“跩下了”。(被动歪倒,不是主动蹲下。)

——躺。精神不好,跩在床上休息。

——待。我在广东跩了半个月。(无所事事,无奈。)跩在厨房做饭。

——缩。好冷,手冻跩了。(卷缩,麻木。)

(五) 跶dá倒

图片来自网络

跶dá,失足跌倒。湖北方言指摔跤。跶倒。

“你好好走,莫跶倒了。”

跶,还有坠落的意思。“他从床上跶下来了。”

跶组词——

蹦跶 bèng da:蹦跳,现多形容进行挣扎。

蹓跶 liū da:闲逛、散步。

(六)发泡pāo

泡,多音字,一声pāo,四声pào。

四声pào,即水泡、气泡、肥皂泡儿的泡,也是泡茶的泡。

重点说一声pāo,与方言有关。

泡pāo,一声——

义一,鼓起而松软的东西:肿眼泡,豆泡(豆腐泡儿)。面包很泡松。

方言词“发泡”。发泡,本指物体变松软了。这木料发泡了,不能用。

但用来评价人,意思是“撒泼,轻狂”。“你别发泡!”不能写为“发抛”。

方言词“泡皮”。泡皮,本义是泡松的木屑(刨皮),用来形容爱吹牛、爱讲大话的人,不稳重、不扎实人。泡皮也简称为“泡”。

“这个人蛮泡。”

不能写为“抛皮”,字义不符。

方言词“泡货”。泡货,指重量轻而体积大的东西,也指商品价值低。“尽是些泡货。”

泡pāo,还用于屎和尿的量词,取代了同音的“脬”字。

一泡尿。一泡屎。

湖北常见树,泡桐,泡念一声,不念四声。读一声,才切义。

发泡,溯源可能是古汉语“奅”字。奅,大也。——《说文》

奅pào,四声同“炮”。

含义有二:

1.说大话虚张声势。2.古时做炮弹用的石头。

粤方言称说大话的人为“大奅佬”。

但从湖北方言的发音、用字通俗及“泡”字字义来考虑,用“发泡”更为合理。

七) 㞞sónɡ

新字典、词典,简化字

㞞,音sónɡ(二声),无同音字。㞞,㞞包。

义一:的俗称。

义二:讥讽别人软弱无能。

武汉等地口头语,㞞,好㞞,㞞包。

“这人太㞞了。”

㞞包:窝囊,缩头缩尾,软弱无能。

还有认㞞、㞞人、㞞货等组词。

㞞,《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大字典》推荐为简化字“尸+从”,电脑字库打不出

(八)薅hāo

薅hāo,与蒿同音,耗字近音。

这是个南北通用的词汇。

释义:用手拔(草等)。或锄头锄草之意。

组词:薅草,薅锄,薅羊毛。

图片来自网络

过去农业社会,“薅草”是常用词,现在信息社会,“薅羊毛“成了网络热词。

薅羊毛,泛指各类商家面向大众推出优惠信息实为牟利的行为。

最后,简要复习一下湖广渔夫前文“湖北话常用字词”第三批中的字词。

59.冚kǎn。字义为盖着,引申为全部。赣语、白话、西南官话常用字。

60.㝩kǎng。西南官话,义“盖”。把锅㝩倒。也发音为kuǎng。

61.堕。音duò舵。有地方话把盖上说为“堕倒”。另,同音字“垛”,指堆放、码起。

62.厾。音dū(督),方言读dou二声。用手指或针尖、毛笔等轻点。

63.杵chǔ,湖北方言多念“qǔ”。杵本是舂米或捶衣服的棒子,也作动词用,意似“戳”。杵头杵脑。

64.扚dí。引、拉、扯、手掐。把绳子扚紧点。

65.搣。音miè(灭),基本字义是用手拔。但方言读三声miě,指掰开、折断的意思。

66.撇piě。“搣甘蔗”,是从中间折断,“撇甘蔗”是从根部折断。“撇”是向侧边用力。有网友提出用“擗”,但湖北不是这个发音。擗音pǐ,义“掰”。

撇含义很多。撇撇歪歪(这里撇读四声)。方言“打撇撇”,一指打水漂,另指儿童拍烟盒纸游戏。撇手腕——掰腕子。

钩沉乡愁民俗,聚焦城乡共荣

点“关注”,看湖广渔夫趣说杂谈

滴尕、推㧐、几咱……湖北话常用词汇,您会写吗(第五批)

○湖广渔夫·趣说方言○

“我的女婿一滴尕(嘎)”

图片来自网络

鸦雀子嘎几嘎,

老鸹子哇几哇,

人家的女婿多么大,

我的妈妈子哟,

我的女婿一滴尕。

说起他一嘀尕,

他人小鬼又大,

……

这是湖北有名的民歌《小女婿》里的歌词。

方言天天说,会说不会写。

今天,湖广渔夫与大家聊聊,滴尕(滴嘎)、推㧐(耸)、这咱(攒)、发泡等湖北话常用词汇的正确写法及来由。

图片来自网络

(一) 滴尕 dī-gǎ

滴尕dī-gǎ,就是数量很少,或特别小,即点点、丁点之意。人们常写为“滴咔”,或“低嘎”,不妥。

为什么应写为滴尕?切义切音。

据《新华大字典》,滴dī,字义之一,可比喻特别小的东西。“点滴”一词,形容零星微小。

尕gǎ(嘎字三声),本义小儿,方言常表示数量少。一尕尕、一点尕(一点点)。

从字音讲,ka与ga音相近。方言ka、ga两种发音都有。同字不同音,词汇尾音音变,是正常现象。

尕,会意字,直观、形象。上部“乃”,下部“小”。

还有一个表达小的字“奀”,《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大字典》只注音为en音。

但据《汉语大字典·大部》,奀,两个读音。广东方言奀ēn,表“瘦小”义。常用作人名。奀,方言也读dí,用来指物件小。

写成“奀尕”也是可以的。

有网友分析词汇来源,提出写为“滴卡”,从字义与读音,不太妥。

据资料,“滴尕”这个方言,古人曾造有专门的两个字,两个“小”分别不要右边点、左边点,如同“乒乓”。但这样的字,现代词典也好,电脑字库也好,均未收录。

(二)几咱zan

咱zan,表示时间,在这里读轻声,音似簪或攒。

这咱,是北方方言,但也是湖北方言口语。但湖北习惯用几、多。

这咱,或正咱——现在。

几咱?多咱?几么咱?——什么时候,几时。

“你多咱来的?”

“多咱”意即“什么时候” “几时”。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咱”字的时间含义,并解释:

“咱zan”,是“早晚”的合音。“你多早晚来的?”“多早晚”,读快了,就成了“多咱zan”。

“多早晚”,读快了,就成了“多咱zan”。

而“早晚”连用,表示“何时”,已有上千年历史。

元代初期文人刘壎写的《隐居通议·礼乐》——

“急呼其子曰:‘此曲兴自早晚?’对曰:‘顷来有之。’”

顷来——向来。

早晚——何时。“此曲兴自早晚”,即“何时流行此曲”。

而根据《百度汉语》,“多咱”,可写成“多昝”。昝音同攒,三声。

“昝”字有“日”,从湖北方言发音及汉字结构看,湖广渔夫认为,“多昝”表示时间更为合理。

但既然《现代汉语词典》上有规范,我们还是用“咱”,虽然这是个多音字,且字义不直观。

武汉话,正慢昝,几慢昝,只是语言音变现象。正慢昝——这么昝,几慢昝——几么昝。

(三)推㧐sǒng

㧐sǒng,音同耸、怂。方言字义是:推。《新华字典》收录有此字,不算生僻字。

推推㧐㧐,湖北方言常用词汇。

㧐,古文中的字义是挺起、挺立。身。如:杜甫《画鹰》: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㧐与推,意思有区别,不完全相同。

㧐,有推搡的意思,也引申为不断顶撞的动作,或不断摇动的动作。

(四)跩倒

在《湖北话常用词,您会写吗(第二批)》中,湖广渔夫讲了“蹲下”方言“跍ku倒”,引起网友热议。

网友说,“跍倒”也说“zhuai倒”,怎么写?

湖广渔夫认为,从现有字典词典看,与zhuai音,或juai音、zuai音对应的汉字没几个,只宜选用足字旁的“跩”字。

至于“拽”字,为多音字,且是提手旁,表达“蹲”意不妥。

跩,字典注音为zhuǎi,三声。但表达方言“蹲”,我们尽可读为一声zhuāi,或zuai。

跩zhuǎi,本义,指走路摇摆。在方言中,还有拿架子、摆谱的意思。

例句:他可跩了,请都请不动。

跩zhuāi一声,作为方言词义,为蹲下。但“跩”比“跍”含义丰富。

——歪。身体不好,站不稳,“跩下了”。(被动歪倒,不是主动蹲下。)

——躺。精神不好,跩在床上休息。

——待。我在广东跩了半个月。(无所事事,无奈。)跩在厨房做饭。

——缩。好冷,手冻跩了。(卷缩,麻木。)

(五) 跶dá倒

图片来自网络

跶dá,失足跌倒。湖北方言指摔跤。跶倒。

“你好好走,莫跶倒了。”

跶,还有坠落的意思。“他从床上跶下来了。”

跶组词——

蹦跶 bèng da:蹦跳,现多形容进行挣扎。

蹓跶 liū da:闲逛、散步。

(六)发泡pāo

泡,多音字,一声pāo,四声pào。

四声pào,即水泡、气泡、肥皂泡儿的泡,也是泡茶的泡。

重点说一声pāo,与方言有关。

泡pāo,一声——

义一,鼓起而松软的东西:肿眼泡,豆泡(豆腐泡儿)。面包很泡松。

方言词“发泡”。发泡,本指物体变松软了。这木料发泡了,不能用。

但用来评价人,意思是“撒泼,轻狂”。“你别发泡!”不能写为“发抛”。

方言词“泡皮”。泡皮,本义是泡松的木屑(刨皮),用来形容爱吹牛、爱讲大话的人,不稳重、不扎实人。泡皮也简称为“泡”。

“这个人蛮泡。”

不能写为“抛皮”,字义不符。

方言词“泡货”。泡货,指重量轻而体积大的东西,也指商品价值低。“尽是些泡货。”

泡pāo,还用于屎和尿的量词,取代了同音的“脬”字。

一泡尿。一泡屎。

湖北常见树,泡桐,泡念一声,不念四声。读一声,才切义。

发泡,溯源可能是古汉语“奅”字。奅,大也。——《说文》

奅pào,四声同“炮”。

含义有二:

1.说大话虚张声势。2.古时做炮弹用的石头。

粤方言称说大话的人为“大奅佬”。

但从湖北方言的发音、用字通俗及“泡”字字义来考虑,用“发泡”更为合理。

七) 㞞sónɡ

新字典、词典,简化字

㞞,音sónɡ(二声),无同音字。㞞,㞞包。

义一:的俗称。

义二:讥讽别人软弱无能。

武汉等地口头语,㞞,好㞞,㞞包。

“这人太㞞了。”

㞞包:窝囊,缩头缩尾,软弱无能。

还有认㞞、㞞人、㞞货等组词。

㞞,《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大字典》推荐为简化字“尸+从”,电脑字库打不出

(八)薅hāo

薅hāo,与蒿同音,耗字近音。

这是个南北通用的词汇。

释义:用手拔(草等)。或锄头锄草之意。

组词:薅草,薅锄,薅羊毛。

图片来自网络

过去农业社会,“薅草”是常用词,现在信息社会,“薅羊毛“成了网络热词。

薅羊毛,泛指各类商家面向大众推出优惠信息实为牟利的行为。

最后,简要复习一下湖广渔夫前文“湖北话常用字词”第三批中的字词。

59.冚kǎn。字义为盖着,引申为全部。赣语、白话、西南官话常用字。

60.㝩kǎng。西南官话,义“盖”。把锅㝩倒。也发音为kuǎng。

61.堕。音duò舵。有地方话把盖上说为“堕倒”。另,同音字“垛”,指堆放、码起。

62.厾。音dū(督),方言读dou二声。用手指或针尖、毛笔等轻点。

63.杵chǔ,湖北方言多念“qǔ”。杵本是舂米或捶衣服的棒子,也作动词用,意似“戳”。杵头杵脑。

64.扚dí。引、拉、扯、手掐。把绳子扚紧点。

65.搣。音miè(灭),基本字义是用手拔。但方言读三声miě,指掰开、折断的意思。

66.撇piě。“搣甘蔗”,是从中间折断,“撇甘蔗”是从根部折断。“撇”是向侧边用力。有网友提出用“擗”,但湖北不是这个发音。擗音pǐ,义“掰”。

撇含义很多。撇撇歪歪(这里撇读四声)。方言“打撇撇”,一指打水漂,另指儿童拍烟盒纸游戏。撇手腕——掰腕子。

钩沉乡愁民俗,聚焦城乡共荣

点“关注”,看湖广渔夫趣说杂谈

“尕”怎么念?

一年级的儿子一直都认为我很厉害,昨天儿子问我“尕”怎么念,我想了想说:“这是会意字,从字的构成看是乃+小,那应该就是平”。儿子开心的离开了,后来想了想我是不是教错了,倒底应该怎么念,是什么意思呢?

高原上的扎尕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生霞 通讯员 郭得中 万铁练

图为扎加正在放牧。

“产业扶持项目年底分红公示要求户主签字,你家谁签的字啊?最新的帮扶政策你们都了解了吧?最近家里有什么困难吗?”春节期间,全国劳动模范、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约改镇格欠村纪委委员扎加一边走访村民,一边将党和国家的政策在拉家常中讲给大家听。

在格欠村,扎加是名副其实的“明星”,用藏语说就是“扎尕”。他是致富路上的带头人,是大家的主心骨,更是困难群众的“暖心人”,连村里四五岁的小孩子都知道大事小事都可以找扎加帮忙。由于在带领藏族同胞致富奔小康过程中的突出贡献,扎加被评为“青海省劳动模范”,2020年11月24日,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致富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扎加出身于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初中毕业后,他就回村里放牧。但是放牧的收入不高,很难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于是,扎加就跟村里的其他年轻人一样,决定到城市打工挣钱。但是,到了城市,他才发现,由于自己不懂技术,挣钱并不容易,无奈之下他又回到了家乡。

虽然没能在城市赚到钱,但是在城市打工的经历却让扎加意识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更注重生活品质了,而玉树的牦牛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应该可以在大城市打开市场。于是,回到家乡的扎加萌生了搞牦牛养殖的想法。

扎加从驻村干部那里了解到,政府非常支持农牧民群众创业脱贫,只要有好的项目,政府会给创业者很多优惠政策。经过再三斟酌,扎加带着几个好朋友一起成立了“藏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决心大力发展牦牛养殖业。

万事开头难。合作社刚成立时,大家心里都没底,很多人不愿意加入。扎加手里没有资金,虽然知道政府有创业扶持政策,但具体到哪个部门找谁办理,具体要走哪些程序,他都两眼一抹黑。

正在扎加一筹莫展的时候,驻村干部找到了扎加,不仅给他详细讲解了政府的扶持政策,还帮助他办理了贷款。驻村干部还鼓励他在村里当致富榜样,吸引更多的村民一起干。

第二年,扎加养殖的牦牛顺利出栏了,纯天然、高品质的牦牛肉一投放市场,马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销售十分火爆。

“阿吾(藏语,意为哥哥),今年出去打工我又没挣到钱,让我也加入你的合作社吧?”看到扎加的合作社干得红红火火,周围的亲戚朋友们纷纷找到扎加,都想加入他的合作社。随着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收益越来越好,大家都觉得跟着扎加干能挣到钱、能过上好日子。这也让一些手里没有资产、无法入社的牧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我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帮助支持,如今我先富起来了,也决不能忘了村里人。”扎加暗下决心,致富路上绝不能让一个人掉队,要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扎加决定开办一个宾馆,吸收那些没有资产的牧民就业。为了让村里更多的人有事做、有钱挣,他又和大家一起办起了畜产品加工厂、畜产品经销店,还帮助部分村民在县城开办洗车店、房屋装潢店、车辆运输租赁公司、藏餐厅等。随着经营规模越来越大,村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

决不能为了经济利益破坏生态环境

扎加生在草原,长在草原,他深知草原是牧民的根,生态环境的好坏与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但是曾经有段时间,扎加放牧的草场一度退化得比较严重。他立即去当地的农牧站找专家请教,得知过度放牧和鼠害是造成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草场退化居然跟自己发展合作社养殖有关系,这让扎加心头一紧,同时坚定了一个信念:“决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

看着牦牛养殖已经走上正轨,也帮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如果现在放弃不仅自己不甘心,合作社成员也会不理解。

扎加骑着摩托车跑遍了县城和周边乡镇,找来了专业的技术员帮助合作社分析草场放牧情况、研究解决过度放牧的办法。经过多方请教、反复考虑,他终于找到了在放牧过程中保持生态平衡的好办法。

扎加对合作社的发展进行了重新规划,按照“控制总量,轮场放牧”的原则把牦牛群落的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实行分区放牧,给牧草生长、恢复的时间,以做到草畜平衡。同时,对养殖的牦牛适当进行人工喂食,降低养殖业对自然草场的依赖。扎加带领大家在“格前滩”生态恢复区种植550亩芫根,在“赛群沟”黑土滩种植400亩燕麦,用于提高饲料自产量。此外,他还积极动员牧民们在草原上多竖招鹰架,以除鼠防害。

为了让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深深扎根到牧民心中,扎加经常到山间草场向牧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关于生态保护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还定期组织牧民和合作社社员到草原、社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义务清洁环境。经过大家的持续努力,草原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监督别人先要做好自己

由于致富有方,乐于助人,2017年12月,扎加被推选为格欠村纪委委员。

刚做纪委委员时,扎加对监督工作一窍不通,不知从哪下手。但他相信,只要努力学、认真干,就能把这份工作干好。他的口袋里经常揣着纪检监察业务书籍,手机微信也关注着纪检监察相关公众号,在学习和实践中他逐步总结出了做纪委委员的一套方法。

扎加说:“做监督工作,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我们的党员干部是有觉悟的,如果能把道理给大家讲清楚了,把事情原委给大家说透了,大家会心服口服的。”

有一次,扎加和村会计到县里联系本村道路硬化的事,由于路程较远,他们便在县城吃了中午饭。饭后扎加准备去结账时,却发现会计已经结完账并开了,扎加便好奇地开玩笑道:“看来我们会计同志还有‘妻管严’呀,拿回去报账吗?”会计嘿嘿一笑解释说,今天我们出来是办公事,这个可以从村财务账支出。扎加听完很生气地说,我们怎么可以吃一顿饭就要想方设法地报账?谁都这么干,以后村里的财务怎么管理?扎加便把200元钱塞进了会计的手里。回村后,扎加便提议村委会研究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此后村里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

谈起这件事,村会计至今还很不好意思,但他很赞成扎加的做法:“今天多吃一顿饭,明天多拿一包烟,我们村干部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就没了,以后还怎么开展工作?”

扎加常说:“跟村民打交道,以心换心,这样才能拉近距离,了解实情。”为了把工作做得更细,他经常利用节假日、上班前、下班后的时间走访村民,将党和国家的政策在拉家常中讲给大家听。

除了严于律己,扎加还经常给同事们讲廉政教育课。他利用村干部会议、党员大会等机会积极宣传党纪法规,给党员干部算前途账、荣誉账、家庭账,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