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痣相命理

朱弘(朱弘桓)

时间:2023-10-08 19:56:33 作者:牛奶煮萝莉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后唐名将快要兵败,他登城脱衣大哭,围城将士倒戈将其推上皇位

文:逆风的小草

我读史的时候,觉得历史最精彩的地方就在于她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为充满不确定性,她演绎的历史事件才会让人感慨良多、充满想象;因为充满不确定性,她塑造的历史人物才会精彩绝伦、命运迥异;因为充满不确定性,她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人物、悲歌喜剧,散落在滚滚长河中,让后人孜孜不倦去找寻。

乱世出枭雄,治世出能臣。这是被历史验证了无数次的名言,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述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末帝李从珂的传奇人生故事。要想讲好这个人的人生故事,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李从珂生活的时代的历史背景。

李从珂出生的时候(885),辉煌无比的大唐已经是形同朽木,经过安史之乱、黄巢起义的一番折腾,大唐气数已尽,放眼望去尽是各路“枭雄”割据一方,开始了吞并争雄的战争,大唐的皇帝成了别人的提线木偶,随时可能会被废杀。

唐朝在剿灭黄巢起义的过程中,有两个人因战功崛起,成为一代枭雄,这两个人就是很多人熟知的朱温和李克用,两人相爱相杀,斗了一辈子,死后将仇恨延续到后代,两家结为世仇。

李克用因功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后加封为晋王),朱温则被任命宣武军节度使(后加封为梁王)

907年,朱温逼迫唐哀帝禅让,不久又杀之,唐朝亡,他建立后梁,五代十国时期开启。朱温称帝后,李克用割据一方建立“晋国”,“梁晋争霸”开始。

两强相遇,亦是优胜劣汰。李克用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英雄,无奈他遇到了胜他一筹的朱温,争霸初期,李克用处处落下风,几次都险些身死国灭。908年,争霸中处处吃亏的李克用抑郁而死,临终前他交代儿子李存勖一定要完成自己的遗愿:灭后梁,杀叛徒(刘仁恭),败契丹。

人算不如天算,李存勖即位后,励精图治,“梁晋争霸”逐渐出现反转。此时,后梁内部又出乱子,朱温被儿子所杀,几个儿子为争位又互杀,真是天助“晋”。

李存勖也是一个争气的儿子,不负众望,经过一番攻伐,先后攻杀了刘仁恭和击败了契丹。923年,他突袭后梁国都汴州(今开封),逼得后梁末帝朱友贞哭着自杀了。至此,“梁晋争霸”以“晋”胜出结束。

李存勖灭后梁后,改国号“晋”为“唐”,史称“后唐”,李存勖就是唐庄宗,后唐从923年建立到936灭亡(被石敬瑭攻灭),一共存在了十三年,却前后出现了四位皇帝(唐庄宗李存勖、唐明宗李嗣源、唐愍帝李从厚、唐末帝李从珂)。说起来,他们都是“亲戚”,生逢乱世却又身不由己,上演着一幕幕让后人觉得荒唐可笑的“争位”大戏。

后唐人物关系思维导图

生逢乱世,因功封王

历史背景交代完毕,我们来聊聊李从珂的人生经历。李从珂本不姓李,姓王。他的家庭也很普通,是镇州平山一个普通民家,他自幼丧父,与母亲魏氏相依为命,孤儿寡母想必受过不少委屈。

如果不是生逢乱世,李从珂大概率就不会在历史上留下痕迹,但历史却很幸运地选中他到舞台上走一圈。895年,李嗣源率军攻取平山,俘获其母子,将魏氏纳为妾室,同时收养李从珂为养子。

自此,李从珂的人生开始有了无限可能性。他身长七尺,相貌雄伟,寡言稳重,深得养父喜爱。自幼随父沙场征战,不惧生死,逐渐成长为一员悍将,也颇受李存勖(李嗣源是李存勖的兄长)的器重。

上天对李从珂还是不薄的,他机缘巧合成为当时权贵的养子,南征北战又总能全身而退,屡立战功。他作战勇敢,又总喜欢险中取胜,出其不意突袭敌阵,这种打法和冒险性格与李存勖颇为相似。因此,李嗣源总让李存勖猜忌,对李从珂却相当信赖。

923年,在攻灭后梁的战斗中,李从珂随父亲李嗣源征战沙场,立下不世之功。李存勖慰劳李嗣源说:"恢复唐国天下,是你们父子的功劳。"924年,李从珂因功被任命为卫州刺史,925年,被朝廷改任突骑都指挥使,驻守石门。

如果,后唐朝廷没有变故,李从珂的人生应该不会与皇位扯上什么关系,但造化弄人。唐庄宗李存勖攻灭后梁后,斗志渐消,想当年潞州之战中,他的智谋曾让让一代枭雄朱温发出这样的感慨:

“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克用虽死犹生啊。我的儿子们跟他一比,简直如同猪狗一般。”

短短几年,李存勖像换了一个人,据史料记载,后梁灭亡后:

他沉湎于声色,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纵容皇后干政,重用伶人、宦官,疏忌杀戮功臣,横征暴敛,又吝惜钱财,以致百姓困苦、藩镇怨愤、士卒离心。

失去人心,必生祸乱。926年,魏州军兵叛乱。李存勖重新启用李嗣源前去平叛,没想到的是哗变的亲军劫持入城。李嗣源本就受到李存勖猜忌,这下更是百口难辩,无奈之下的李嗣源与女婿石敬瑭合计后,率军与叛军一起杀向洛阳。

失去人心的李存勖成了孤家寡人,他自己却被宠信的伶人郭从谦杀害,落得一个可悲可叹的下场。李存勖死后,子孙被赶尽杀绝。李嗣源被众人拥立登上帝位,是为后唐明宗。

李从珂凭着这层关系,仕途上更进一步,从926年到933年不断升迁,最终位极人臣,被封为潞王,因战功显赫,他在后唐朝堂的地位举足轻重,但要说继承皇位还是轮不到他。

李存勖剧照

身不由己,“哭得”皇位

唐明宗即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整顿朝纲,国力开始慢慢恢复,情况刚有好转,意外再度发生,内乱发生,这得从李嗣源的几个亲生儿子说起。

唐明宗有三个儿子:李从审、李从荣、李从厚。李从审早逝,按理说李嗣源应该封李从荣为太子,但是他却封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这让父子之间顿生猜忌。

李从荣时刻担心自己无法继承皇位,有一次,李嗣源病重,李嗣源更加担心皇位得失,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既然老爹不给,那我就武力夺取。结果叛变没成,反而被平叛的官兵杀死。

病重之中的李嗣源听闻儿子叛变被杀的消息,病情加重,知道时日不多,他匆忙之中召回李从厚继承皇位,时为唐闵帝(愍帝)。

唐闵帝有点像明朝时的建文帝朱允汶,继位后很想有一番作为,但是志大才疏,周围围着一帮文臣左右着朝政。

文臣的建议也是从社稷的长远考虑,但时机不对,措施不当,就难免酿成大祸。唐闵帝最终听从朱弘昭、冯赟等人的建议:削藩。

手握重兵的李从珂、石敬瑭成为目标,李从珂更是首当其冲。唐闵帝削藩时没有做到雷厉风行,而是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结果打草惊蛇,李从珂在接到皇帝要求他离开凤翔的诏令时,手下众将劝他说:

“皇上年幼,朝政都把握在朱、冯两人手里,主上功高盖主,如果离开凤翔,一定凶多吉少。”

934年,李从珂以清君侧除奸臣为名起兵反叛,并将讨伐檄文发往各地,谋求支持。唐闵帝派出大将王思同率领大军前去平叛。

李从珂起兵仓促,固守的凤翔城不是重镇,城低河窄水浅,难以坚守。另外,王思同率领的军队是朝廷大军,得到各路援军支援,李从珂的军队在交战中很快落下风。

眼看,凤翔城就要被攻破,城东、西关的小城接连失守,李从珂的军队越打越少,凤翔城外朝廷的兵马越来越多。李从珂想起自己戎马一生,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今天却要兵败被擒,身首异处,不禁悲痛难当,他接下来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举动。

他不顾部下劝阻,脱光衣服,登上城墙,大哭着朝攻城的将士喊叫卖惨:

“我自小就跟随先帝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满身创伤,才有了今天的江山社稷;你们大家跟着我,这些事都看在眼里。现在,朝廷宠信佞臣,猜忌自家骨肉,我究竟有什么罪要受此惩罚啊!”

李从珂多年从军征战,战功赫赫,在军中颇有威望,朝廷大军中也有不少他的旧部,很多军人也有他的切身经历,看着他痛哭流涕的样子,望见他全身因征战留下的许多刀疤箭伤,这些军人们动了恻隐之心,停止了攻城。

李从珂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声泪俱下,先是劝降曾经的旧部将领,然后许诺跟他的每个士兵在进入洛阳后可以得100缗钱作为奖赏。

围城的将士们旋即临阵倒戈,随叛军东进,直逼洛阳,沿路增援的朝廷各路兵马随着叛军浩浩荡荡攻向洛阳城。此刻,最为苦闷的应该是唐闵帝君臣,这种结局是他们无法预料的。

无兵无将可遣的唐闵帝只身逃亡,途中被姐夫石敬瑭截杀。李从珂率军攻入洛阳后,被众将士推上皇位,时为唐末帝。

以前为将时,只知征伐,一朝为君,才知皇帝之苦。李从珂当上皇帝之后,却发现府库之中的家底连当初许诺给每个士兵的100缗钱奖赏都难以兑付,为了稳定军心,他下令搜刮民财,严刑峻法榨取之后还是无法兑现奖赏,最后,军心民心尽失。

结语

看来,哭来的皇位不好做。李从珂当上皇帝后,朝堂之上人心涣散,民间人心尽失,还面临着藩镇石敬瑭的威胁。936年,石敬瑭反叛,他勾结契丹围攻京师洛阳,李从珂兵败自焚,后唐灭亡,石敬瑭建立后晋。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自古以来概莫如此。(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弘一法师来到福建,而且长期住下来,是何缘故?

文/沈继生

弘一法师来到福建,而且长期住下来,是何缘故?众议以为他在浙江的亲朋故旧颇多,当然,酬酢也就多了,不能清清静静地当和尚。而福建地方比较偏僻,可以回避一些俗事,“免去酬应之劳”。这样,一来习静,二来有助于用功。这是依常理所作出的推论。

笔者认为要解开弘一法师为什么择定泉州为终老地这个谜,应以这位高僧的性格、涵养、思维方式为出发点,掌握一条决定性的基因——“缘”。他“凡事随缘,要看‘缘‘的有无”(夏丐尊《怀晚晴老人》)我查阅过《年谱》,披览过《书简》,发现他确定驻地的去留,以及住期的长短,均取决于因缘是否成熟。弘一法师与泉州的因缘特别深切。下面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No.1 地缘——地理上的缘分

泉州,古称温陵。因“一冬无雪”“四时常温”故名。气候温和,对于这位倦于久住北地的云游僧人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他在致门生刘质平的信中写道:“南闽冬暖夏凉,颇适老病之躯,故未能返浙也。”他到达泉州后,给天津俗侄李晋章的手札有云“是间气候和暖,桃榴桂菊等一时并开,几不知其为何时序矣。”住下两年之后,这种地理上的缘分,就结得更深了。他在致蔡丐因的函件中进一步阐述道:“居闽南二载,无有大病。其地寒暑调和,老体颇适宜耳。(暑时不逾四十度)今岁稻麦丰稔。”

除此而外,弘一法师对泉州的山川景色也很赏识。比如他曾为清源洞、净峰、蓬山毗峰,以及百源寺、福林寺自然景观的秀美所吸引。他在致挚友夏丐尊的信上说:“净峰寺在惠安县东三十里半岛之小山上,三面临海(与陆地连处仅十分之一),夏季甚为凉爽,冬季北风为山所障亦不寒也。小山之石,玲珑重迭,如书斋几上所供之珍品。”他在给南安水头高文显居士的信上写道:“今岁来净峰,见其峰峦苍古,颇适幽居,遂于四月十二日入山,将终老于是矣。”入闽之后,他在一个地点上住得最长的,要算永春的蓬壶了,前后达573天之久。他在致江浙故旧的手札上说:“永春为闽南最安隐之地。山奥幽僻,古称桃源。”

至于泉州地方居民日常的起居饮食,弘一法师也感到能够适应。他在给上海友人的信上写道:“闽中产米缺乏,代以杂粮。以小麦、大麦磨作粗粒,加入乾薯少许,做成麦羹,其味极佳,且适于卫生。”他住在素有“番薯县”之称的惠安,心境是怡然自得的。他在致江浙故旧的手札上说:“净峰生活甚安适。”

No.2 人缘——人际关系上的缘分

弘一法师首次莅闽,是1928年11月间。接触的第一位闽南人,是陈敬贤居士(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胞弟)。法师本拟赴暹罗,路过厦门时,敬贤居士挽留了他,热情接待他住到南普陀。当弘一法师了解到陈敬贤居士“修习净业,既专且笃”,他在心底里深自庆幸,觉得在闽南久住下来,是因缘会遇。

弘一法师到达泉州,接触的第一位闽籍僧人是性愿法师。那时,性愿法师在承天寺创办“月台佛学研究社”,是位很有学养的僧人,弘一法师与他很谈得来,很敬重他。弘一法师曾致书性愿法师曰:“后学近来衰老益甚,拟来闽后,在不驻军队之寺居住,以资静养。”(按,此时受信人旅居菲律宾宏扬佛法。)

关于“在不驻军队之寺居住”一点,至关紧要。这是弘一法师决定驻地去留的重要依据。他离浙南下福建的动因之一是:“是间近来兵士忽至,曾到山房扰乱。”他到达福建之后,不住厦门而转住泉州,其主要动因是:当时广东军157师部队开到厦门,进驻南普陀,法师不堪其扰。而泉州的情况有所不同,据熟知当年开元寺境况的庄居士语,是间驻军长官钱东亮师长曾张贴告示,规定开元寺大殿以北不得驻兵,以保证弘一法师住处——尊胜院环境的安静。我从《书简》中披览到1937年6月22日弘一法师致觉圆法师的信上写道:“余之特别通行证,已满期。乞问师部换取新者。乞访蒋百齐参议室主任,或张参谋长,皆可。又有郁达夫居士致钱东亮师长之介绍信,亦乞交去。”由此可知,这桩事能办成,似乎是得力于郁达夫居士的介绍信。当年郁氏担任省府参议,省府公报室主任。作为现代著名诗人,郁氏曾于1936年冬与法师结下文字缘。这种人际关系上的缘份,促成弘一法师在泉州能过着比较安静的佛门生涯。

弘一法师与泉州的名士结下“奇巧因缘”的还有:永春中学校长郑翘松先生,永春县立图书馆馆长王梦惺先生,惠安名教师王新民先生(时任惠安县长),泉州书画界的顾一尘、黄福海、许霏、史其敏诸君,以及南安水头的高文显居士(当年在厦大教育学系就读)、再传弟子郑君健魂(就学于上海立达学园,丰子恺先生的门生)等人。

弘一法师驻锡泉州期间,还特别奖掖几位“英年好学”的童子。比如永春的李芳远童子,清心洁己堂的慧康童子,温陵养老院的陈天发童子,惠安的许连木童子等。1942年元旦弘一法师致蒋竹庄居士的手札有云:“……芳远童子,十三岁时,即与朽人相识。尔后,常致讯问。颇于朽人有所规导。”一位年过半百的高僧,与一个十三岁的童子结成 “忘年交”,这是人际关系上少见的特例。

弘一法师与泉州人有缘,对泉州的民俗风情评价甚好。他在致上海友人的信上写道:“净峰山乡风俗淳古,男业木、土、石工,女任耕田,挑担。男四十岁以上多有辫发者。女子装束更古,岂惟清初,或是千数百年来之遗风耳。余居此间,有如世外桃源,深自庆喜。”

No.3 文缘——文化氛围中的缘分

​泉州素有“海滨邹鲁”的美称,为我国东南沿海“人文荟萃”之区。

1935年,弘一法师在《韩偓全传》序上写道:“癸酉小春,驱车晋水西郊,有碑矗路道,题曰:唐学士韩偓墓道。因忆儿时居南燕,尝诵偓诗,喜彼名字,乃五十年后,七千里外,遂获展其坟墓,因缘会遇,岂偶然耶?”考察“泉州文化”,可以直溯唐宋。难怪法师赞叹:这是历史性的“因缘会遇”。

1935年春,弘一法师为泉州“小山丛竹书院”(朱熹讲学处)的“过化亭”补题匾额曰:“余昔在俗,潜心理学,独尊程朱,今来温陵,补题过化,何莫非胜缘耶?”这里,他再一次强调文化历史上的“胜缘”。

1935年春,弘一法师补书开元寺山门朱熹所撰对联,即:“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并题跋曰:“寺门旧有此联,朱文公撰,久佚,为补书之。”看来他与朱文公有同感,有共鸣,对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怀着景仰的心情,并且想以此心情去感染进开元寺寺门的游客。

1933年11月,弘一法师在晋江草庵度岁,题寺门联曰:“草积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后来,他在给安海啸川居士的手札中,为这对寺联释义道:“此上联隐含慈悲博爱之意,宋儒周、程、朱诸子文中常有此类之言,即是观天地生物气象而兴起仁民爱物之怀也。”1936年弘一法师撰写的《重兴草庵记》中题句云“石壁光明,相传有文佛现影;史乘载记,于此有名贤读书。”说明在泉州的文化氛围中,他所巧遇到的历史因缘,并为有这种文化上的历史因缘而感到值得爱护,值得珍惜。

1938年在泉州,弘一法师为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题像赞曰:“由儒入释,悟彻禅机;清源毓秀,万古崔巍。”由此可知,他对泉州名贤推崇备至。我想,也许在“由儒入释”这一点上,他与李贽颇有相似之处。我联想到柳亚子先生在其所撰《怀弘一上人》一文中述及:“以方外而列南社社籍者,有逃释归儒之曼殊,与逃儒归释之弘一,其入社时乃咸不以方外称焉。”时隔三百三十多年后的1938年,释儒一站立在李贽的像前,一种“相知恨晚”的敬仰心情,油然而生。在泉州文化氛围中所种下的“净因”,为弘一晚岁的佛门生涯结集着很深厚的缘份。

No.4 法缘——活动中的缘分

1938年10月28日弘一法师在致永春王正邦居士的信上写道:“今年在各地弘法甚忙,法缘殊盛。”他在致上海李圆净居士的手札中亦云:“今年在各地(泉、漳、厦、惠)讲经,法缘殊胜,昔所未有。”他在致挚友的另一封信中说得更为明了:“余居闽南十年,受当地人士种种优遇,故于今年往各地弘法,以报答闽南人士之护法厚恩。”1988年,我往南安水头,访问高文显博士,喜得他提供1938年弘一法师手书“泉州弘法日记”,现抄录如下

丙子十月下旬《药师如来法门》(清尘堂)

十一月初《金刚经大意》(承天寺)

丁丑正月元旦《药师经》(承天寺)

二月五日《裴相发菩提心文》(承天寺)

二月十九日《读诵华严之灵感》(朵莲寺)

二月廿日《持诵药师咒之方法》(光明寺)

二月廿一日《净土法门之殊胜》(同莲寺)

二月廿二日《地藏菩萨之灵感》(温陵养老院)

戊寅正月初一《华严普贤行愿品》(草庵)

正月廿六日《念佛能免灾难》(开元寺)

二月十三日《净土法门》(妇人养老院)

二月十四日《劳动与念佛》(温陵养老院)

二月十六日《三归五戒浅义》(崇福寺)

二月十七日《心经大意》(开元寺)

二月廿三日《药师经大意》(朵莲寺)

三月初一日《华严经大意》(清尘堂)

1933年5月,弘一法师在泉州开元寺尊胜院倡办南山律学苑,题联曰:“南山律教,已八百年湮没无存,何幸遗篇犹存东土。晋水僧园,有十余众承习不绝,能令正法再住世间。”从这对联文中,人们可以窥见办学苑的规模、意义与抱负。他对泉州名刹承天、开元二寺的藏经楼所收藏的经书给予很好的评价。1936年弘一法师在泉州金相院倡议请得扶桑藏经万余卷,并据此编就《佛学丛刊》四册,使后学便于捡寻。

弘一法师晚岁十年,佛学思想已臻于成熟。他勤于著述。他潜心圈点校注唐代道宣律祖所撰《南山三大部》(《行事钞》、《戒本疏》、《羯磨疏》)及宋代灵芝元照律师释三大部的“三记”(《资持记》、《行宗记》、《济缘记》)以及力作《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篇》,都是驻锡泉州期中完稿的。

弘一法师在泉州期间,和道念坚固、办事精干的道侣,结下很深的道谊。对永春望仙寺的性常法师和筹建泉州药师寺的觉圆法师,他认为是“为人所难能”,为“法界所希有”。他曾誉“劳动与念佛两不误”的南安灵应寺的转应法师是“闽南砥柱,佛法金诚“。

弘一法师在泉州常常书写佛语与人广结法缘。1938年致李芳远的信上说:“此次住泉州不满两月,写字近千件,每日可写四十件上下。”弘一法师的字幅,意境空灵,超尘脱俗,佛学思想与书法艺术水融,达到了至善至美的统一。这一件件墨宝散落在泉州的千家万户。“一雨之润,万卉并育。”多么清奇的缘份啊!所有这些,正是弘一法师“无我”的思想光辉,在人杰地灵的古泉州的高空上耀眼的折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