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生辰八字

公孙恭(公孙恭为什么是太监)

时间:2023-10-08 01:02:05 作者:相见陌路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三国志11公孙恭,单身狗的破局之路

211年刘备入蜀剧本的公孙恭,可以说是整款游戏公认的最难势力没有之一。外围全部被曹老板包围了,而且这个时候的曹老板可以说正是如日中天的状态。公孙恭只有他自己,这回打刘璋已经不现实了,搬家去永安路程太远,就算曹老板不出手,治安没人维护,出个乌丸贼兵都能灭了咱。

我尝试这个之前,听说过搬家晋阳的打法,也去查过相关文献,基本都是纸上谈兵。还没有人能把整个详细的流程图片全部做出来,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每一步的经验,虽然我也反复失败了N次,但是我既然能写出这篇文章, 那我一定是成功了的。这篇文章的图片和细节也比较多,大家仔细看,因为几乎每一步都十分重要,不容偏差。

开局的第一,二回合,公孙恭城内巡查,提升治安。到了第三回合卖兵粮换钱,最少换到7000金,也不要多换,不然城里的兵不够吃。

第四回合直接与曹老板结盟!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此时曹老板人在新野,从襄平去新野需要50天,加上返回的时间,总共一个季度公孙恭会在路上,所以襄平的治安必须要控制好。至于结盟的钱保险点在5000金以上,我是直接给了7000,因为我之前刚好给5000还要与荀彧辩论成功才可以,这胜算太低了。

公孙恭从新野返回到襄平,时间已经来到了211年的11月11日,治安即将跌破80,赶紧巡察。

211年12月21日,带兵出城,去晋阳!士兵带几个人就行,钱尽量带完,襄平不用开发每个月一样有资金收入,所以钱都拿到晋阳去维护治安用。因为已经成功结盟了曹老板,我们接下来不用发展和征兵,只有全力解决人才问题,才是唯一出路。接下来每到一个城市我附一张图,记住上面的时间点。

212年2月21日,到北平

212年4月1日,到蓟

回过头看一下老家,治安因为每换一次季度会下降五点,所以在212年4月1日,已经接近出贼的临界值。但是这时候我们只是刚到蓟,所以时间节奏方面一定要环环紧扣。

我们到达晋阳的最理想时间是212年的6月1日,其实最快时间应该是5月21日,但是大家千万记得不要21日进城,这个时候正好换季,此时进城下个回合我们的初始治安是低于80的,会导致晋阳出贼。最理想是6月1日占领,然后立马维护治安,6月21日返回襄平,再晚的话襄平就会出贼。

这里再给大家梳理一下关键数据如下:

1,已知从襄平抵达晋阳最理想需要10个回合的战略时间。

2,城内治安每次换季自然下降5点。

3,综上两条,得出从襄平到晋阳必须经历“两次换季”,折合10个治安点下降。

故而:公孙恭出发之前,必须至少确保襄平城内治安数值≥ 90点,否则全盘计划失败。

当公孙恭从晋阳赶回襄平维护好治安,时间来到了212年8月1日,献帝的册封也来了。占两个城可以封州牧了,就能让手下带更多兵,虽然目前还没手下。

接下来就是比较枯燥的两点一线来回跑,注意每三个月换季掉五点治安的问题。在路上要花30天时间,中间的60天还需要培养魅力值,因为公孙恭初始魅力只有42,不提升魅力就算有人也登不了。

关于科技树的问题,要培养魅力,只要把智力和政治两个开发好就行了。其实还是有部分玩家朋友不大明白怎么弄的,既然讲,我就讲透去:智5低+政5低=魅5低。其他那些筑城搬运,待伏扫荡都不用管,先全力把公孙恭的魅力加过60以上先。

之前在晋阳我还搜出了秦朗,但是人家曹老板到底是他的后爸,不管咋说,后爸也是爸啊,被曹老板横刀夺爱也不可惜。好在万幸还是顺利登到了王昶,这就算看到翻身的曙光了。

初始魅力73的王昶,可以一直培训到最高95的魅力!派他去襄平登人,一下子就能登好几个。随着卑衍和伦直的加盟,我们的队伍有四个人了,晋阳就可以开设第二军团了。

时间来到了217年, 这年的年初会发生一件事,荀彧因为极力反对曹操封魏王的事情,最终和曹操闹翻而自杀了。这时候他的侄子荀攸忠诚度会非常低,能不能策反就得看人品了,不过我这次运气没那么好,失败了。很快曹老板一顿褒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就这么没了。

接下来就是攻击北平的战前准备阶段了,在晋阳的第二军团运输兵力物资集中到襄平。从大地图的形势上看,虽然曹老板在与马超的对决中占据了上峰,不过面对孙刘联军的夹击,他的新野,宛和寿春也相继陷落。目前曹老板的主力部队主要集中在宛洛,江淮和青徐三个地区,与孙刘进行反复争夺。对于我们因为还是同盟,北平并没有重兵。

219年,公孙渊也加入了进来,正好北平方面又运输了物资南下增援孙刘战区,我们就可以果断解盟突袭北平了!

此次务必倾巢出动,运输队也跟上,边打边补!为了节省消耗,最好半路用太鼓台单挑,我们这边武将的武力稍加培养也在70左右,打起来不吃亏。

运气好,抓到了曹彰,不过结合目前实力悬殊的情况,我个人还是倾向于杀掉。儿子招不降,跑掉了又能带兵来打,特别是小势力PK大势力,尽量杀死对方战斗核心和不可招降的武将是非常有效的削弱敌人,保护自己的方式。最后攻城的时候,建议大家造个军乐台,公孙这边武将战斗力不高,直接暴力推城会造成很大的不必要损伤,每个回合放火就行了。

眼看北平救援无望,曹老板也会派兵去打我们的晋阳,这时候不用担心,派公孙恭过去就行了。他非常重要,后期会起到很强的牵制作用。220年的2月21日,北平被我们拿下了,打得这才终于算是破局。

这个打法,十分的凶险,也难怪之前很多朋友也发过类似的假想,但是并没有人真正意义上从头到尾实现过。要说成功率还是有的,只是好几次关键的都需要看长相,这里运气也占一部分。在我看来,游戏本身也是由一串数据相互衔接而形成的,既然是数学构成了它,也一定可以用数学破解它。这也是我目前写过的最难一篇,对于时间节奏和属性数值的把握精确到了每一个单位。

最后给大家补一个彩蛋!公孙恭肯定守不住晋阳的,但是可以按我上图标的绿色线路绕到晋阳西部的高原上。由于他是主公,不担心忠诚度问题,只要把兵力运送到西河港,公孙恭自己带一个兵和几百军粮在那里发呆就行了。晋阳的守军会源源不断过来打,但是兵粮又会走到一半就吃光,我们就可以依靠公孙恭无限期的牵制晋阳甚至是蓟的敌人,减轻北平的防守压力。

能坚持看完我这么多废话的都是好同志,谢谢大家!也希望本文对那些一直想挑战最难单身狗公孙恭的朋友,起到一些帮助和可借鉴的作用。

三国被忽略的一位诸侯,割据辽东,后人被司马懿消灭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对于东汉王朝来说,这是走向衰落甚至灭亡的重要历史事件。为了平定各地的叛乱,汉灵帝采纳了刘焉的建议,这导致各地的刺史、太守逐渐掌握了兵权,从而拥兵自重,不听东汉朝廷的号令。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后,大将军何进和宦官展开了激烈的较量,最终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反而让董卓坐收渔翁之利。董卓执掌大权后,废立皇帝,架空汉献帝刘协,更加让东汉朝廷失去了权威和地位。于是,群雄割据的时代正式到来。

提到汉末三国时期的诸侯,曹操、袁绍、袁术、刘备、刘璋、刘表、孙权、马腾、韩遂、张绣、张鲁等人,无疑给人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公孙度,则是汉末三国时期一位被忽略的诸侯。对于这位诸侯来说,割据在辽东地区,也即今辽宁省等地。因为远离中原地区,公孙度及其后人得以长期存在。当然,就公孙度的后人,最终还是被曹魏大将司马懿消灭。以下,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公孙度这位诸侯。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孙度 (150年-204年),字升济,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东汉中后期,公孙度的父亲公孙延来到了玄菟郡,公孙度后来当了郡吏。当时玄菟郡太守公孙琙的儿子公孙豹年方十八,但却早折了。公孙度少时也叫公孙豹,又与公孙琙的儿子年龄相仿,公孙琙一见到他,就很喜爱他,送他去学习,并为他娶了妻。

建宁二年(169年),朝廷下诏推举有才之士,公孙度与东郡谢弼、东海陈敦一起被举荐担任尚书郎(后汉书为郎中),后来又升任为冀州刺史,但旋即被罢免。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公孙度真的当了冀州刺史,很可能要在群雄逐鹿的东汉末年过早凋零。彼时,冀州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也即被韩馥、袁绍、曹操等诸侯所争夺。

初平元年(190年),公孙度的同乡徐荣成为董卓麾下的中郎将。而就当时的董卓来说,可谓如日中天,执掌了东汉朝廷的大权。而就当时的汉献帝刘协,更是成为了董卓手中的傀儡。在同乡徐荣的推荐下,公孙度被董卓册封为辽东郡的太守。自此开始,公孙度及其后人,得以长期割据辽东一带。

成为辽东郡太守后,公孙度虽然没有参与袁绍、袁术、曹操等中原诸侯的较量,但是,对于周边的部落势力,公孙度却是频繁出兵。据《后汉书》记载,高句丽"其人性凶急,有气力,,好寇钞",公孙度曾担任玄菟郡佐吏熟知高句丽虚实,公孙度在取得辽东郡后东伐高句丽,这场战役后,高句丽听从辽东调遣。在公孙度扩张海东期间,高句丽王伯固畏惧公孙度的威名,在公孙度讨伐富山贼时亦派遣大加(大加为高句丽官名)优居、主簿然人等相助。

之后公孙度更是东征高句丽,西征乌丸,威震海外。当时中原大乱,中原人士多避难于辽东,其中亦有管宁、邴原、王烈、太史慈等知名人物。其中,太史慈后来成为东吴的一员猛将。受到《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太史慈拥有相对较高的知名度,而当时收留太史慈的公孙度,反而成为一位籍籍无名的诸侯了。

在公孙度南征北伐的时候,中原地区的可谓战乱不断。先是关东诸侯联合讨伐董卓,然后吕布联合王允诛杀了董卓,于是,袁绍、袁术、曹操等诸侯开始各自为战,纷纷割据一方。在此基础上,公孙度自然也不把东汉朝廷放在眼里了。

对于公孙度来说,将辽东郡为辽西和中辽两郡,分设太守之职,渡海收取东莱各县,设营州刺史,也即趁着中原地区战乱,公孙度已将将势力扩张到今山东省一带。当然,后来因为曹操实力的壮大,公孙度只能退守辽东。对此,公孙度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追封其父公孙延为建义侯。为汉朝的两位祖先立庙宇,按照古制在襄平城南设坛,在郊外祭祀天地,亲耕藉田,治理大军,出行时坐着皇帝才能坐的銮驾,帽子上悬垂着九条玉串,以头戴旄帽的骑兵为羽林军。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此时的公孙度虽然没有称帝,但是,其实际的行为,已经暴露出他称帝的野心了。当然,很可能是袁术僭越称帝,立即走向灭亡的前车之鉴,促使公孙度没有重蹈覆辙。

因为需要将重心放在中原地区,面对如此僭越的公孙度,曹操没有选择派兵讨伐,反而征召公孙度做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面对曹操的册封,公孙度说:“我在辽东称王,要永宁干什么啊!”将印绶藏于武器库中。不过,虽然不把曹操的册封放在眼里,但是,明面上,公孙度也没有选择和曹操为敌。

最后,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公孙度去世,其子公孙康继承其位,将永宁乡侯封给了弟弟公孙恭。公孙康在其父死后继任辽东太守。建安十二年(207年),擒斩图谋不轨的袁尚、袁熙兄弟,将其首级献予曹操,被拜为左将军,封襄平侯。公孙康死后,其子公孙晃、公孙渊年纪还还小,辽东官吏便推立公孙恭任辽东太守。太和二年(228年),公孙恭被长大成人的公孙渊胁逼退位并囚禁。

自此开始,公孙渊开始执掌辽东大权。公孙渊在位时,遣使联系吴国孙权。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孙权欲封公孙渊为燕王,并遣甲士万人携珍宝前往辽东。公孙渊斩杀东吴使者,俘获东吴将士一万余人,被魏明帝拜为大司马,受封乐浪公。景初元年(237年),在击败前来讨伐的毌丘俭等后叛魏,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建年号绍汉,并置百官有司。

面对不再臣服于曹魏的公孙渊,魏明帝曹叡自然不能容忍。于是,到了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遣太尉司马懿率军四万进讨辽东。面对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公孙渊自然不是对手。在这场战役中,公孙渊抵御失利,与其子为魏军所斩。在被司马懿消灭后,辽东一带自然被纳入到曹魏的疆域中了。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三国人物传记之公孙恭

公孙恭(生卒年不详)

公孙恭(生卒年不详),辽东襄平(今辽东辽阳人),汉末魏初人物,辽东太守,车骑将军。公孙度次子,公孙康之弟,度死,子康嗣位,把永宁乡侯的虚衔给了弟弟公孙恭。公孙康去世后,其子公孙晃,公孙渊等皆还年幼,于是众人等推举公孙恭为辽东太守。魏文帝曹丕即为以后,遗使即拜公孙恭为车骑将军,假节,封平郭侯。在此之前,公孙恭因患上了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而割去官成为了阉人,身体虚弱不能治理国家。太和二年(公元228年)被长大成人的公孙渊胁逼退位而被囚禁。景除元年(公元238年),司马懿在襄平平定了公孙渊叛乱后,才将还在被囚禁的公孙恭释放。

演 在战败给曹操的袁尚和袁熙投靠公孙康时,曾建议公孙康将砍下两人的首级送给曹操。在公孙康死时,因公孙康的长子,公孙晃尚且年幼,便代任为辽东太守。曹丕即为后被封为车骑将军,公元228年,被公孙晃之弟,公孙渊夺去其位。

史 缺乏治国能力。因公孙晃而得官位,并使其居住洛阳。

公孙恭

三国志11《刘备入蜀》剧本:最强和最弱势力,都在这里

在家被封控了将近半个月,孩子上网课电脑也轮不到我。今天可算是刑满释放了,应该会恢复更新了吧?

废话不多说了,先来继续把各个剧本的势力介绍来聊完吧。

本篇聊一聊211年的《刘备入蜀》剧本。

一、刘备

势力强度:SSS

破局难度:0星

作为剧本主角的刘备,在这个剧本中绝对是大魔王一样的存在,也是刘备势力在史诗剧本中的最强时期。

武将方面人才济济,五虎上将以具其四,都是超一流,独少了西凉马超。

就算是第二梯队,魏延、孙尚香、关平、刘封等人,也都是可用之才。

而在文臣方面,“神百连”的诸葛亮+庞统+马谡的组合已然成型,“工神”黄月英也在。其他的,也就没必要提了。

这个剧本的刘备,可谓是毫无缺点,文武齐备,就是相比于《英雄集结》剧本中的刘备,也是丝毫不落下风。

武将方面缺少了姜维、关索等人,但是也多了黄忠魏延。文臣方面虽然稍差一点,但是“神百连”齐聚,其他说实话也就无所谓了。

而在地利方面,虽然《英雄集结》的刘备也是横扫天下,但是初始毕竟只有江陵一城。而在《刘备入蜀》剧本中,刘备已经横扫了荆南四郡。

可谓是要人有人,要钱有钱。

唯一需要考虑的,仅仅就是先灭谁罢了。

二、曹操

势力强度:SS

破局难度:1星

经历了赤壁惨败的曹老板,依然占据着长江以北的绝大部分地区。

纵观中国历史,往往都是北方消灭南方,也仅仅只有朱明算是个例外了。

说到这里,朱明还有一个独一份,那就是朱棣以藩王身份夺得大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独一份。

曹魏集团的主要将领还都在,这就不失根本。

以这种大势力来说,破局几乎都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曹魏集团可谓是三面受敌。刘备、马超、孙权三家,处于中间位置的刘备分别和其他两家处于结盟状态。而马超和孙权虽然没有结盟,但是一个在东南,一个在西北,两个势力如果到了接壤的时候,可想而知曹魏集团也就不剩下什么地盘了。

相对来说,南线采取守势,进攻西北,然后由汉中下西川,再攻荆州,是一条比较简单的打法。

虽然被马超抢下了长安,可以曹老板的人才储备,消灭马超简直是轻而易举。不仅是智力方面全方面的碾压,就是武力方面也不是马超庞德两个人可以抗衡的。

刘备虽强,但是在电脑AI手中,实力发挥不出来十之一二。尤其是刘备集团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江陵攻襄阳和江夏攻新野这两处。而这两处,都有狭口可以防守,根本不足为惧。唯一比较烦的就是会从水路攻打新野的湖阳港,这里不得不要消耗一定的精力。但是对于有大片后勤城市的曹魏集团来说,这点消耗根本就九牛一毛。

而孙权集团虽然水军厉害,但是曹魏采取守势,孙权集团上岸作战的话,也难免再来一次逍遥津惨败。

三、孙权

势力强度:S

破局难度:1星

孙权集团的最大依仗周公瑾已然故去了,使得孙权集团缺少了最为有力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手下除了甘宁、吕蒙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用的人才。周泰一个“水神”,发挥的空间太小。而陆伯言真算是白瞎了那么高的统率和智力,一个“鬼谋”特技把人恶心死。“枪将”朱恒、“戟将”陈武、“弓将”蒋钦等人,武力值实在是不算高,虐菜不错,但是碰见敌人的猛将,那和白板区别不大。还需要一定时间的锻炼,能把武力值搞到90+,那就好用很多了。

好在开局孙权集团和刘备处于同盟状态,不用考虑荆州方面的压力。而唯一需要面临的敌人曹魏集团,也与孙权隔江相望。敌人如果来犯,正好可以发挥水军的优势,在水面上歼灭敌军。

等各个城市建设完毕,再给几个“将”加一些武力,那再攻合肥,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四、马超

势力强度:A

破局难度:2星

马超占据了长安之后的战略态势委实是不错,已经占据了西北五城这个金角的四城。尤其是还有坚城长安可以东拒曹操,这给了马超势力极大的战略缓冲区间。

马超看着地盘不小,人也不算太少,但是主要都是偏向于武将系。智力和政治方面,普遍就是幼儿园水平的,最高的也顶多算是个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的水平。

也就是说,马超势力前期的发展速度是非常缓慢的。而电脑AI在前期经济和兵力上的优势,使得马超对于曹操集团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取胜的希望。即便是攻下来曹魏的一两座城池,但是也后继乏力。

这可不是那种小势力云集的剧本,灭一城就等于灭一国,很轻松的可以补充敌人的将领,很容易就可以形成即战力。你打下来曹魏的城池,即便是抓了三五个人,短时间内也根本招降不了。

不如直接放弃潼关以东的几个港关,固守潼关。然后集中兵力消灭了汉中的张鲁。

有个张鲁的两个“米道”,然后以长安和汉中两座大城作为支点,就可以牢牢地护住后方的三座城池。这两座大城正好全部种田,直接就富可敌国了。

待发育完毕之后,不管是东出潼关还是南下西川,都不是难事了。

五、刘璋、张鲁

刘璋和张鲁两个势力和之前剧本没有大的区别,就不细聊了。

六、公孙恭

势力强度:E

破局难度:999星

要是史实剧本中,最苦逼的势力,211这个剧本中的辽东公孙恭敢说是第二,就没人敢说是第一了。

光杆老头一个人。

开局连个汇报的手下,都是个无名无姓的“文官”。可苦逼的。

不仅如此,公孙恭自己还是个战五的渣渣。你要是像《血色衣冠》中的老乌龟吴三桂也就算了,老乌龟起码统武属性还不错,还可以依靠耍赖的“太鼓台SL单挑大法”来强行破局。可你公孙恭凭什么呢?凭你那17点武力值?

真的,曹魏随便来个人就给他灭了。

想破局,开局去舔曹操就是必须的。好在开局和曹操的外交关系是友好,而且两个人的相性差距也不是很大,一顿乱舔之后,还是用很大的机会同盟续命的。

只要同盟成功,公孙恭就有希望活下去了。

主要有两种思路:

其一、搬家。

你就别盼着他搞什么建设了,那就是自取其辱。

地图上还有几座空城,能搜刮一个人才是一个吧。

比如晋阳有个在野的王昶,属性还不错。比如上庸有申仪申耽两个废柴,可对于公孙恭来说,也都是香饽饽了。要饭不要窝窝头?那饿死你算了。

这两个城因为和曹操结盟的关系,都还是有很大希望跑过去的。

再有就是大西南的建宁和云南了,这里可谓是人才济济。云南的孟获系,都还没出来,不过建宁却有几个不错的人物,比如李恢和雍闿。

但是想要冲过重重险阻从东北跑到西南,一路沿海路南下,进长江,这难度就可想而知了。最后还要突破江州的封锁,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唯一的希望,就是临时拿下永安,等江州来打你。

然后你躲到永安下面的经济区里,等敌人破城之后,马上往江州跑。只要江州留守的敌将不多,还是有希望从江州南面的栈道突围出去的。

其二,坐等。

当然,也不算就是傻坐着。

先把曹老板舔舒服了,结盟之后,看看晋阳和上庸有没有被占领。没有的话,就去挖一波人才。

要是都被占了,那就在家种田吧,就是耗时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期间持续不断的去舔曹老板,但是总不能空着手去不是?

坐等到215年,襄平就开始有在野人才出仕了。截止到211年,算上公孙恭,最多有6个人。虽然也普遍都是歪瓜裂枣,但是以辽东良好的战略态势来说,只要手下有几个人,就有很大希望破局了。

起码有了和曹操慢慢磨的资本了。

结语

这个剧本大致就是这样了。

我是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感谢您的支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