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手相命理

梦到吃枣(梦到吃枣子是什么预兆)

时间:2023-09-30 12:27:10 作者:凉话刺骨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吃枣与赏枣:独属于中国人的枣文化

中国人与枣有着不解之缘。枣树是原产于我国的特有果树,考古资料证明,我国对枣的利用、驯化和栽培历史有7000多年。在漫长的自然演进和人为选择过程中,枣树品种不断丰富,目前我国枣树品种有近1000个。

不同枣品种果实大小、形态各异

说起枣,人们常常想到枣果的清芬与甜蜜,殊不知,许多枣树品种还兼具极高观赏价值。现在,让我们走进观赏枣,跳出味觉壁垒之外,看一看枣的另一面,探寻枣的文化含义。

中国观赏枣树品种众多。如“辣椒枣”、“葫芦枣”、“马牙枣”、“磨盘枣”、“茶壶枣”等,这些品种均是以果实形状得名的。“茶壶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果面光滑,果实圆形至椭圆形,肩部或近肩部长有2~4个对角排列的肉质凸起,与椭圆形枣果连成一体,形似一把小巧玲珑的茶壶,壶嘴、壶把一应俱全,在清新雅致之中增添了几分天真质朴,惹人喜爱。中秋佳节正是枣果成熟时节,枣树扬手高举茶壶,在和风中摇曳,似向着天地与行人发出邀请:“能饮一杯无?”

“茶壶枣”果实形态

成熟的“茶壶枣”色泽

“茶壶枣”墨线图(胡冬梅绘)

“龙枣”,又名“龙须枣”。它有着自然天成的奇异形态,枝条弯曲不定,向四面伸展,斗折蛇行,盘桓成圈,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犹如群龙飞舞,恣意泼墨。“龙枣”特别适宜制作盆景,也可用于庭院栽植,可观茎、枝、叶、果 。观这“龙枣”树姿,定是某一位仙人由于眷恋枣的馨香与优美,落笔写下了草书一卷吧?

“龙枣”枝条盘曲形态

“龙枣”树体形态

中国人培育了众多的观赏枣树品种,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人对于枣的青睐与热爱。“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两千余年前的诗经中便有了枣的身影。宋代的《宋人扑枣图》描绘了众多孩童竞相扑枣的场面,种植、采摘枣作为劳作生活中重要一环,其地位可见一斑。杜甫诗中曾写道“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枣的美味令人向往。白居易更是专门为枣树赋诗,“君若作大车,轮轴材须此”,恳切地赞叹枣树坚韧顽强却内敛低调的品质,为枣赋予了更深层的文化含义。

枣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中国民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广东一些地区饮茶时在茶盏中放入五颗红枣,寓意着“五子登科,早日高升”。中原一些地区有着在腊八节“喂枣树”的习俗,寓意祭祖敬神,来年丰收。婚嫁仪式中,新房中少不了枣木家具,洞房里床上角落的枣,寄托着家庭和美、早生贵子的美好愿望。

中国人与枣树同生共长,在它身上倾注着关注与喜爱,也从它身上得到滋养与养分。历史流转之中,枣已不再只是枣。它走出了作物与药物的定义,被赋予了审美、文化等多重价值,成为了重要的文化载体。这种变化,彰显出中国人对自然的细心观照、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吃枣之外,切勿忘赏枣、赏枣文化。

作者:李颖岳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科学性审核:胡冬梅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级实验师

策划:战 钊

校对:闫雨萌(实习)

来源: 光明网-科普中国

补血红枣这样吃,功效翻倍!3种搭配,补气血、调脾胃、安神助眠

中国人向来重视补血。当你面色不好,头昏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你会选择什么来补血呢?

相信红枣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

贫血了,吃点红枣补补血~

女性产后失血过多,吃点红枣补补血~

对此,小固只想说:红枣用来“补血”,你可能真的用错了!

红枣补血?你理解错了!

我们常说的补血,实际上是补铁元素。而红枣的含铁量仅为猪肝的十分之一,还很难被人体吸收利用。

所以说,吃红枣补铁效果并不好!

中医的“补血”,其实指的是“补气血”,这个作用,红枣就可以做到了。

借助红枣,可以帮助“气血”更好地濡养身体,对症治疗的是血虚。

比如有些人尽管血常规正常,但是却表现有面色萎黄、眩晕、心悸等血虚表现,就可以通过食用红枣,利用其良好的「健脾、补益气血」的功效缓解不适。

想通过食物补铁补血,最好的方法就是日常多吃红肉、动物肝脏和动物血制品,额外加几颗红枣。

红枣加一物,效果翻倍!

中医认为,红枣具有以下功效: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养血补肝、润心肺止咳等。能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脏躁。

1、红枣+生姜:健脾胃

红枣入脾、胃经,能够补脾、和胃,脾胃虚弱、容易腹泻、食欲不振的人,可以适当吃点红枣。

红枣与党参、白术等共用,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达到增加食欲,止泻的功效。

红枣和生姜、半夏同用,可缓解饮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胀,呕吐等症状。

姜枣茶

原料:去核红枣6颗、枸杞一把、带皮生姜4片。

做法:加适量水,煮成淡红色即可。待姜枣茶放温后,可以加适量蜂蜜。

功效:生姜可以化解大枣的滋腻,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

2、红枣+红肉:益气养血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的根本,而脾胃又是气血生化之源。而红枣能温补脾胃,对气血的调养起到关键作用。

红枣还能美容养颜,那是因为气血足了,脸色自然好看,对气血不足女生常见的月经不调、痛经等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红枣猪肉汤

材料:梅花肉350克、红枣20克、生姜3片、盐少许

做法:猪肉切厚片、红枣去核,与生姜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适量小火慢炖一个半至两个小时。

功效:补虚强身,滋阴补血。

3、红枣+桂圆:养心安神

过劳、思虑、熬夜都很伤气血。心神失去气血的滋养,就容易出现失眠、心悸健忘、脾气差、疲劳乏力等症状。

此时就可以适当吃些红枣+桂圆来调理。

红枣桂圆粥

材料:红枣、桂圆肉各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红枣去核和桂圆肉、粳米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清水文火炖至酥烂,下冰糖调味即可。

作用:健脾补血,养心安神。可用于心脾两虚之神疲乏力、心悸、头晕失眠等证。

怎么才能吃到红枣的好?

➤ 错误吃法:干嚼,最不推荐!

很多人喜欢每天抓一把红枣干嚼,结果吃了这么多年的枣,也没见气色有多好,不是胃胀便秘,就是上火……

红枣不适合长期当零食吃,尤其是痰湿体质的人,要特别注意。

➤ 常规吃法:多煮一会,喝汤

用枣煮汤水喝,既规避了红枣难消化、滋腻的缺点,喝汤水,又保留了红枣补脾养血的优点。

➤ 升级吃法:炒焦

红枣滋腻生湿,但是往往需要红枣的人大多有脾虚湿气重,怎么办?把红枣炒一下。

方法:炒锅不放油,先用中火把红枣炒干,转小火不停翻炒焙香,炒到红枣表皮微焦,枣香味扑鼻时就可以关火了。

炒焦能去掉红枣的滋腻,增加补脾胃效果,有湿气的人也能放心吃。

吃红枣,也有禁忌人群

红枣可不是人人都适合,健康人一天吃3个左右大枣就够了,而部分人更要少吃或不吃红枣:

● 痰湿重的人:红枣湿热,容易生痰助湿,进而加重不适。

● 容易上火的人群:红枣偏于温补,体质偏热、容易上火的人不适合经常吃。

● 感冒初期患者:大枣黏腻的性质常常会导致邪气滞留,不利于恢复。

● 糖尿病患者:大枣含糖量较多,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增高,病情加重。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常吃枣,人不老!中医珍藏的5个大枣食疗方,快用起来

民间有“天天吃大枣,青春永不老”,“若要皮肤好,粥里加大枣”等说法。

中医也认为大枣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佳品。今天给大家介绍5个大枣的食疗方。(首都中医)

来源: 北京12320在聆听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