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痣相命理

胥臣(胥臣的拼音)

时间:2023-10-09 21:28:33 作者:横行天下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胥氏的起源如何,胥臣有什么后人?

  关于胥这个姓氏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胥氏是根据上古时期的一个国家的名称而得来的。据说啊,胥这个氏还要追溯到上古的一位帝王呢!在《胥氏宗谱》中记载了胥氏的由来,这是一个有趣而神奇的故事。

  《路史-伏羲》云:“母华胥孕帝,华胥之渚”。上古时期有一个国家叫做华胥国,而华胥氏即为此国国姓。华胥氏并不是空穴来风,只不过华胥氏存在的时间太过遥远,都在五帝以前去了。华胥氏是一个女子,她不但是燧人氏的女儿、伏羲氏的母亲,更是神农氏的祖母。相传,有一天华胥氏来到了一个叫做“雷泽”的地方玩耍。“雷泽”这个地方之所以叫做雷泽是因为这里从前有雷神出没的踪迹,大家便以此为名。平常人们不敢来这里,因为害怕触犯了神灵。可华胥氏年轻贪玩,机缘巧合就来到了这里。据说雷神的长相很奇特,是人头龙身,准确地形容,雷神应该是一位半人半兽的天神。人们之间流传着关于雷神的一件事就是,只要雷神鼓起他那圆滚滚的肚子,就会出现响雷。

  华胥氏来到了雷泽,走着走着就发现了地上出现的巨大的脚印,她玩心大起,就跳进脚印里,狠狠地踩了踩,还在脚印上蹦来蹦去。但是,她的身子突然不受控制地震颤了一下,她害怕极了,尖叫着跑回了家。回家以后,华胥氏大病一场,大夫检查过后就宣布了她已经怀有身孕的消息。可是谁都知道华胥氏还没有出嫁,还是个小姑娘呢,和谁生的孩子呢?因为华胥国大多都是半神之人,所以大家联想到了雷神,就估计华胥氏怀的可能是雷神的孩子。华胥国“其民鼓腹而游,含哺而嬉,莫知作善作恶”,大家虽然知道华胥氏发生的事情,但是也没有看不起华胥氏的意思,而是照顾华胥氏怀胎十月,最后生下了伏羲。据专家学者考证,华胥氏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也是中国母系氏族社会一位杰出的首领。在《春秋世谱》上记载有“华胥生男为伏羲,生女为女娲”。

  黄帝就曾梦“华胥”羡而仿其治,而炎帝时期“有赫然之德,使民胥附,故曰赫胥,盖炎帝也”,称“赫胥氏”。胥姓就是由“华胥氏”、“赫胥氏”演化而来的。

  第二种关于胥氏的来历,则是说是根据分封的封地而得来的。周宣王之子受封于华胥国,到了周幽王时期,华胥国因为要躲避犬戎而搬迁到琅琊居住,将姬姓也改为了胥。到了晋国曲沃恒叔的第七个儿子及公是晋国公族,他的孙子懿公是蒲城的官吏,而以官为氏,因为吏者,胥也。所以懿公被唤作胥懿。据说胥臣是胥懿的孙子,胥臣在城濮之战中立有战功以后,胥氏才正式被国君重用,家族才开始变得尤其显赫。

  第三种说法则认为是从胥臣的官职开始的。因为胥氏一族从胥臣这里开始显赫,所以胥臣的后人们皆以此为氏,世代相传。胥臣的儿子是胥甲,孙子是胥克,曾孙则是胥童、胥午。胥臣的后代们皆为晋国的公卿之列,位高权重。《胥氏五修谱》中记载:克生童、童生何、何因父难而徙于齐,何之孙泽,为穆陵牧,齐侯赖之。泽子四:启、毕、度、思、具仕齐,民戴之。由是,祖孙父子聚琅琊,胥氏之郡实名于此。

  胥臣是晋文公时代的重臣,死于公元前621年,为晋襄公时代。胥臣死后,两国交战,胥臣的儿子胥甲和赵盾之弟赵穿泄露了晋情,导致了晋国战败。执政的赵盾袒护了弟弟赵穿,只是将赵穿派到郑国当人质,而剥夺了胥甲的官爵。胥甲被驱逐到卫国,赵盾启用了胥甲之子胥克。

殷商之源 文化沙龙|《殷宋五泽》15蒙泽畔边栖蒙人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盲目地自以为是,看待事物总是被表象所迷惑,结果得到非常不好的结果。在古代有位蒙人也是如此,结果更惨,最终落得葬身虎腹的下场。这是最近笔者在读《中华语言精粹宝典》时,里面一则《蒙人遇虎》故事所阐述的道理。

这则寓言原本出自明代刘基的《郁离子》,讲的是蒙地有个人想要去旷野生活,于是披上了狮子的皮前往。没想到蒙人来到旷野的当天就遇到了老虎。老虎见到身披狮子皮的蒙人,以为是老虎,便跑开了。见此情形,蒙人却认为老虎是在怕他,回去便自负得很,以为自己十分了不起。第二天,蒙人穿了一件狐狸皮做成的衣服前往旷野,再次遇到了老虎。这次老虎见是狐狸没有离开,而是站在那里看着他。蒙人见老虎不害怕他,竟开始生气地呵斥起老虎。结果还没等他说完,老虎就将他吃掉了。

这篇故事还被收录在《中国寓言大观》《一生中要懂得的200个小哲理》等书之中,可见其价值意义。那么,寓言中所讲的蒙人地处何方,又有着怎样的族源故事呢?本期让我们走近蒙泽畔边生活的蒙人,一起了解他们当年的生活栖息。

蒙人栖息蒙泽 蒙姓起源蒙国

蒙墙寺遗址古碑碣

夏商时期,在商丘市东北(今梁园区双八镇至刘口镇一带)的蒙泽泽畔,生活栖息着诸多先民,被称之为“蒙人”。他们为什么被称为“蒙人”呢?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源于封地,一是源于迁徙。

蒙泽畔边生活的蒙人,最早可追溯至五帝时期的颛顼后裔。《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载:“高阳氏颛顼之后封于蒙双,故地在今河南商丘东北,即庄周所居之地,后以邑为氏。”封在蒙双的颛顼之后是老童(亦称耆童、卷章),《山海经·大荒西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世本·帝系》:“颛顼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产老童。”老童作为颛顼之后,能唱善歌,其后有老、童二姓。其中老姓春秋宋国有老佐,陈国有老聃(老子);宋代有老麻,明代有老兆详等。郭沫若认为:“老子就是老聃,本是秦以前人的定论,《庄子》《吕氏春秋》《韩非子》都是绝好的证明。”夏代封颛顼后裔于蒙泽之畔的蒙双城,遂成姬姓蒙氏,其后皆以地名称蒙人,战国时秦有大将蒙骜,秦始皇时有大将蒙恬。另有蒙人后代以蒙双之双为氏,形成双姓。《姓纂》:“蒙氏,高阳氏后封蒙双,有蒙氏、双氏。”由此可见,蒙泽泽畔是蒙人后裔蒙姓、双姓、老姓、童姓的起源地。

关于蒙泽畔的蒙人,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源于山东蒙山蒙人的迁徙。此说认为蒙人起源于风姓,秦嘉谟《世本》辑补本列蒙氏为伏羲氏之后,《百家姓·东》载:“包牺伏羲氏后裔掌管蒙山之祀,建立东夷蒙国,世为东蒙主,属于以国为氏。”东蒙主为西周时主持祭祀蒙山的官,世居蒙山,蒙山氏之后有蒙氏,以山为氏,形成蒙人一支。后一部分蒙人西迁于孟诸泽西侧的一片泽地生活,并以蒙命泽名称为蒙泽。学者何光岳认为大约在商代中叶时,蒙人已出现在商丘市东北的蒙泽,并在此建立了蒙国,爵位为侯,都城为蒙城。这要早于西周时期的蒙山东蒙主,可见蒙泽之蒙人乃高阳氏之后。今商丘市梁园区有老蒙墙寺遗址,即为蒙双城或蒙城旧址。据蒙墙寺村民讲,1968年在村东头大堤北打机井时,曾挖出春秋战国陶器片、汉代铜盆和唐三彩、陶钵等物。

蒙人何以称蒙 披戴虎皮作战

无论是蒙泽、蒙城,还是蒙双、蒙山,其中“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也就是蒙地之人为何称“蒙”人?这就与《蒙人遇虎》这则故事有些联系了。蒙人去旷野连续两天都遇到老虎,说明古代蒙地多林,林中多虎。善于打猎的东夷蒙人在猎虎后,勇士多以披戴虎皮作为伪装,以逞勇敢,乃谓之蒙。在甲骨卜辞中蒙字字形作上曰下虎,从曰从虎,便是这个意思。《左传·庄公十年》记鲁宋郎之战,说鲁公子偃“蒙皋比而先犯之。”杜预注:“皋比,虎皮。”日本学者竹添鸿光在《左氏会笺》二册中指出:“比皮通声,皋皞通作,虎乃以武言乃称皋,盖取其号声之猛。”蒙人即因首创用披戴虎皮作战,而用为氏族部落的名称。今云南普米族、拉祜族,仍穿戴自己所猎的虎皮以炫耀勇猛。

古者作战,不但战士披以虎皮,即战马亦披以虎皮,用作伪装,皆谓之蒙。《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晋楚城濮之战,说“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礼记·曲礼》说:“前有士师,则载虎皮。”郑玄注:“士师谓兵众,虎取其有威勇也。”孔颖达正义云:“士师兵众也,虎猛,亦兵众之象。若见前有兵众,则举虎皮于竿首,使兵众见以为防也。”战士所用的干戈兵甲,亦包以虎皮。《礼记·乐记》说:“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名之曰建櫜。”郑玄注:“兵甲之衣曰櫜。”古代卫士官将亦穿虎皮衣,谓之虎士(《周礼·夏官》)、虎臣(《尚书·顾命》),又叫虎贲。《国语·鲁语》说,“天子有虎贲。”

周有宋国蒙邑 宋都建有蒙门

到了西周时期,殷后微子封于商丘,建立宋国。蒙邑为宋国的封邑之一。宋成公时,封公子鲍于蒙泽之畔的蒙邑。《国语·楚语上》载:“宋有萧、蒙。”韦昭注:“萧、蒙,宋公子鲍之邑。”这就明确地指出了“蒙”是宋国的宗邑。公子鲍就是宋国的第24任国君宋文公,容貌俊美,被称为中国十大美男子之一,他祖父宋襄公的夫人曾想和他私通。

蒙邑是宋国的重要宗邑之一,从宋国的都城东北门被称为“蒙门”即可知其地位。根据《左传》和清康熙四十四年《商丘县志》记载,宋国故城外城有城门8个,其中东曰杨门,东北曰蒙门,东南曰垤泽门,南曰卢门,北曰桐门,西北曰曹门,西曰西门,另外外城还有桑林门。这些城门皆以城门方向所对的城邑名称命名,故清代顾炎武著《日知录》云:“凡宋城之门皆以所向之邑名也。”雷学淇《纪年义证》十一亦云:“春秋宋之城门皆以所向之邑为名。”宋平公三十年(公元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再次发起弭兵之会,在宋都举行14国之弭兵会议,确定晋、楚共为霸主,其中会盟地点之一即在蒙门外。《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宋公及诸侯之大夫盟于蒙门之外。”杜预注:“蒙门,宋城门。”

因蒙邑的重要位置,蒙人和宋国的关系密切。《史记·宋微子世家》索隐:“《庄子》云:‘桓侯行,未出城门,其前驱呼辟,蒙人止之,后为狂也。司马彪云:‘呼辟,使人避道,蒙人以桓侯名辟,而前驱呼辟,故为狂也。’”蒙人能在宋国城门出入,并且可以劝止王之“前驱”,可见蒙地距宋国国都不远,而且蒙人地位不低。

来源:马学庆 网信商丘

质善则事谐

晋文公欲聘阳处父给儿子護(晋襄公)做老师,征询胥臣的意见:“吾使阳处父傅護也而教诲之,其能善之乎?”胥臣回答说:“是在護也。蘧蒢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僬侥不可使举,侏儒不可使援,矇瞍不可使视,嚣瘖不可使言,童昏不可使谋,质将善而贤良赞之,则济可矣。若有违质,教将不入,其何善之为!……”(《国语·卷十·晋语四》)

择师而教,择善而从是尽人皆知的道理,这并不新鲜。像晋文公这样历经流亡逃难之后才得以获得权柄的诸侯对择师的谨慎是有切身体会的,当初逃难之时若非得力于一批忠勇之士自己也不可能有重见天日的机会,成就功业绝不仅仅是因为幸运,至关重要的还是才能,特别是发现人才驾驭人才的才能。逃难磨砺了晋文公也成就了晋文公的唯才是举的豁达胸怀,宽宥了曾经追杀自己的寺人批就是他走向王霸的标志。

晋文公之英明自不必细说,胥臣的这一番话我觉得颇有咀嚼的意义。师之善在明,生之质在暗。施教和受教是一对矛盾,施教者的高明在于因材施教,受教者的明智在于懂得质善则事谐。择善而从的同时能够注意到受教者的资质并根据受教者的资质而择师授教是为大智慧。择教的迷茫不在于是否有良师名校而在于知彼而不知己。知彼固然不容易,知己可能更其艰难。见人之长短者未必能清楚自身的短长,或者是云深不知处,或者是敝帚自珍,无论何种原因见人见己之间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以晋文公的明智也只是注意到了阳处父是否胜任的问题,足见自知之不易。

胥臣则不然,他看问题的角度显然比晋文公多了一个维度,回答的非常巧妙。“是在護也”的意思是说,阳处父能否任教不是主要的问题,護本身的资质才是问题的关键。正如僵直着不可以弯曲,佝偻者不可以仰首,三尺长的人难以承重,身材矮小的人无法支撑,瞎子不能让他看,聋子不能让他听,头脑不清的人不能令其筹谋,如果质性可造,加之贤良辅佐成就自然不难。胥臣在一番宏论之后又说:“夫教者,因体能实而利之者也。若川然有原,以卬浦而后大。”意思是说:根据自身的材质而加以因势利导,就如同河流广纳水源而丰沛一样。

胥臣的关注点在受教者而非施教者。胥臣的见解与孔夫子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思想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是从施教的艺术角度进行阐述的,关注点在教育艺术;而胥臣则是从受教者的角度来观照的,关注点在育人本身。胥臣的视角更贴近于普通公众立场,对于关心子女教育的家长而言更具有切实的意义。在重视育才和职业教育的时代,胥臣的见解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思想导航,教育从来就不是一种模式化的训导,而是一种富于个性的塑造,各得其宜,各得其所的基本原则是质善则事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