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提车吉日

魏姓起源(魏姓起源和来历和祖先)

时间:2023-10-01 02:37:07 作者:心软是病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文化纵横|卢泰愚寻根引出的“姜姓卢氏”现象之谜

10月26 日,韩国前总统卢泰愚因病情恶化去世,终年89岁。卢泰愚的去世,再次牵出“卢氏”和山东的一段渊源。

卢泰愚自称是山东人,而且是周朝齐国开国国君姜子牙的后代。在经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任相宏考证“古卢国在长清"后,韩国卢氏宗亲寻根团认为家谱记载与考证能相互印证,确认长清就是他们的“卢氏祖籍地"。2000年6月18日,卢泰愚到山东长清寻根,并特地到临淄参拜了姜太公庙及衣冠冢,留下一段中韩交往佳话。

严格地说,卢泰愚,卢是氏,追根溯源却姓姜,对“姜姓卢氏”现象,很多人并不理解。对此,任相宏进行了解释。

《史记·齐太公世家》载: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姜太公封在齐国,姜太公为姜氏得姓之祖。姜姓是很古老的姓,是上古八姓之一,八姓为:姬、姜、妫、娰、赢、妘、姚、妊,其中,姬是周朝国姓,赢是秦国国姓。这八姓都有女字旁,藏着中国远古文明演化的奥秘,更藏着人类社会最初的社会组织方式。

瑞士学者约翰·巴霍芬在1861年根据希腊神话和古代传说中的一些线索,认为早期社会不仅是母系的,还是母权的。受此启发,美国人类学家路易斯·摩根在1877 年出版《古代社会》一书,将他所了解的易洛魁母系制一般化为早期社会普遍经历的“母系氏族阶段”。

受摩根理论影响,结合自己的人类学研究,恩格斯出版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家庭形式依次经历了四种形式: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制家庭、专偶制家庭。其中在“普那路亚家庭”阶段,出现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氏族,即组成一个确定的、彼此不能结婚的血缘亲属集团。群婚制下,子女只能确定母亲是谁,因此母亲享有极高的权威。

中国考古实践丰富了母系社会的论证。2018年第1期《湖南社会科学》发表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历史系教授刘俊男指导文章《从地下遗存看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男女地位的演变》,找到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的实证:草鞋山马家浜文化时期,女性地位高于男性;绰墩崧泽文化时期,进入相对平等的偶婚制时期;在龙虬庄崧泽文化时期,男性地位开始高于女性;福全山、草鞋山,南河浜崧泽时期,出现男女双人合葬墓,且男性地位高于女性。在福泉山、草鞋山、瑶山、反山良渚文化遗存中,男性以女性陪葬,随葬规格上男性也远高于女性,男性确立绝对领导地位。

“姓本身是女字旁,是‘从女从生’的意思,中国上古八姓全部是‘女字旁’更不是偶然的”,任相宏认为,“这正是中国上古时代曾经经历过母系社会的佐证”。在全人类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川滇交界处的泸沽湖边,摩梭人至今盛行全球罕有的“走婚制”。摩梭人历史悠久,是从大西北河湟流域南迁的古羌人,任相宏认为,“走婚制”正是古代母系社会风俗的“化石般”遗存。

任相宏说,古代姓少氏多——这也说明母系社会比父系社会更古老,姓和氏也是严格分开的,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在母系氏族时期,人们不知道孩子的出生跟男性有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为了把人区分开来,“姓”这个概念就应运而生了,女人继承母亲的姓,表明出生的血缘关系,明确同姓的人是一位女性的子孙。后来,人口逐渐增多,为了区别同一母系的不同分支,又由姓衍生出“氏”,到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氏成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标记。因此,姓跟女人有关,氏跟男人地位崛起有关。父系社会全面确立之后,“氏”便也称“姓”。到秦始皇大一统,实现郡县制,姓氏合而为一。

“姜姓卢氏”现象,是“一姓多氏”中的一种,也是具有普遍性的姓氏文化特征。像姜姓,共有102个分支,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姬姓在先秦时代演化出多个分支姓氏,如周姓、吴姓、郑姓、王姓、鲁姓、曹姓、魏姓等411个姓,占《百家姓》总数504姓的82%,是名副其实的“万姓之祖”。但在先秦时候,姓和氏是绝对不能混淆的,比如战国时候发生了“田氏代齐”,但没有说“田姓代齐”的,田氏是陈国妫姓田氏后代,姓妫而不姓田。(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 报道)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