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提车吉日

杜姓的来源(杜姓的来源和历史)

时间:2023-10-11 02:21:18 作者:心软是病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百家姓》之——杜姓来历

源流

源于祁姓,出自帝尧裔孙刘累之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黄帝的二十五子之一有个叫祁的,尧姓伊祁,杜氏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代。尧除承继祖辈姬姓外,又因其母庆都(居于今河南淮阳的有锋氏族部落之女)在祁地伊长孺家生下他,故又以地名“祁”为姓。中国古史传说的“帝”都有氏号,如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等。尧的氏族部落善于农耕和烧制陶器,又曾以唐(今河北唐县)、陶(今山东定陶)地为部落居住地,遂被人们尊称为陶唐氏,故有帝尧陶唐氏之称号,亦单称为“唐尧”。陶唐氏的后裔曾建国于刘。当时夏后氏的六世孙孔甲为夏王,他好方鬼神。传说天降雌、雄二龙,孔甲不会养,陶唐氏的裔孙刘累就向豢龙氏学扰龙。豢龙氏畜龙以事帝舜,因而被赐姓。而刘累因为学扰龙而事孔甲,也被赐姓为御龙氏。到西周时,刘累的后代建唐国,人称唐杜氏。后周成王把唐国灭了,把自己的弟弟虞封在唐,而把唐国国君迁到杜,称为杜伯。周宣王时,杜国又被灭,作为周大夫的杜伯也无罪而被杀害。杜伯的子孙大多投奔其它诸侯,而那些留在杜城的就用杜作为姓氏了。当时,杜伯之子隰叔逃奔晋国,后仕晋为士师之官。其子孙遂为士氏,后食邑于范,又为范氏。杜氏、士氏、范氏三氏同宗同源。春秋初年,唐杜国被秦国所灭。公元前687年,秦武公置杜县,治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的东南部。西汉元康六年(公元前65年),因汉宣帝筑陵于该地,遂改名为杜陵。

据有关史料所证,杜陵杜氏族人的世居地,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少陵原东南端一带,此地因世居杜氏贵族,故而在唐朝时期便在该地设置“杜曲”地名。后又因其南设杜固地名,后世便称杜曲为北杜,杜固为南杜,两社之杜氏族人史称杜氏正宗,为杜氏家族的主要组成部分。该支杜氏正确读音作dù。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杜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有君主名叫熊艰,号称杜敖,亦称堵敖、庄敖。据史籍《史记·楚世家》中记载:“武王卒师中而兵罢。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文王二年,伐申,过邓,邓人曰‘楚王易取’,邓侯不许也。六年,伐蔡,虏蔡哀侯以归,已而释之。楚强,陵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十一年,齐桓公始覇,楚亦始大。十二年,伐邓,灭之。十三年卒。子囏立,是为杜敖。杜敖五年,欲杀其弟熊恽,恽奔随,与随袭弑杜敖,代立。”在楚杜敖熊艰被弑后,其族人后裔分散避难,有以先王称号为姓氏者,称杜氏、或称堵氏,后统称为杜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时期的酿酒发明者杜康,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世本》记载,杜氏是黄帝时期的酿酒发明人杜康的后代。相传,杜康原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黄帝建立部落联盟后,经过神农氏尝百草,辨五谷,开始耕地种粮食。黄帝命杜康管理生产粮食,杜康很负责任。另外一种传说是:杜康又名少康,夏王朝时期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第五位国王。

始祖

杜康、姬伯、芈囏(熊艰)、杜蒯。帝尧裔孙刘累之后。上古时代,帝舜封尧的儿子丹朱在唐(今山西省翼城),丹朱的子孙在夏和商时都是诸侯。到了周初成王时,唐国不敬当朝天子,被当时摄政的周公旦灭掉,而把其弟叔虞封于唐,把唐国原国君后裔迁到杜,因此改称唐杜氏。周宣王时,唐杜国君桓在朝中任大夫,人称杜伯。杜伯风流潇洒,使周宣王的宠妃女鸠着迷,于是设法勾引他,但正直的杜伯不为所动,恼羞成怒的女鸠恶人先告状,反诬杜伯欺负她,周宣王于是斩杀了杜伯。杜伯死后,其子孙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遗族便以国为氏,称为杜姓,他们尊杜伯为杜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

先秦时期,杜姓主要活动于陕西地区。秦汉时期杜姓已经散播到河南、山西、湖北、四川、山东等地。到了唐朝杜姓在长江南北都有分布,明末杜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杜姓大约有5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7%,为宋朝第二十九位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四川、山东、浙江,这四省杜姓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河南、陕西两省。河北为杜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杜姓总人口的22.7%。全国形成了北方冀鲁、西部四川、东面浙江三大块杜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杜姓大约有3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1%,为明朝第六十位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江苏,这三省杜姓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山西、四川、河北、山东,这四省的杜姓又集中了36%。江西为杜姓第一大省,约占杜姓总人口的13.5%。全国形成了东面赣浙苏、北部晋冀鲁、西部四川三大块杜姓人口聚集区。宋元明期间,杜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但其人口的流动主要由北向东南移动。

郡望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黄初元年(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222年)又改名为京兆国。曹魏青龙三年(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曹魏正始五年(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永徽四年(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襄阳郡,东汉建安十三年(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阳市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武德五年(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武德七年(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贞观六年(632年)废都督府。唐贞观八年(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天宝元年(742年)改为襄阳郡。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置防御使。唐乾元元年(874年)复为襄州。唐上元二年(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濮阳郡,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其后德胜北城为濮阳,就在黄河边上。濮阳一带是黄河河道变动频繁之处,宋、金之际,黄河主流南趋,濮阳便远离黄河。

汉阳郡,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曾改天水郡为汉阳郡,魏恢复天水原名。北魏时期有两个天水郡,都在今甘肃省甘谷县境内,到南朝北周时废黜。隋朝时期又曾以成州为汉阳郡。五代时期后周置汉阳军,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战国时期魏国的南阳,一部分属韩国,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地亦称南阳,分属韩、楚两国。秦朝时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己丑,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置南阳郡,治所在宛城(今河南南阳),后秦国大将白起在秦昭襄王四十四年(戊戌,公元前263年)进攻韩国克取了南阳,使韩国本土与上党郡被分隔。两汉之际,南阳郡辖二十六个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之间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应山郧县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后逐渐缩小。隋朝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被废黜,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复置。唐朝初期又被废黜,唐天宝初年(壬午,公元742年)曾改邓州南阳郡为良穰县(今河南邓县)治所。元、明、清诸朝,南阳府治皆在南阳,即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

濮阳堂:以望立堂。

汉阳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诗圣堂:唐朝大诗人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历史上称他为“诗圣”。

少陵堂:同诗圣堂。

继美堂:继承先人杜甫字子美遗志之意。

亦政堂:清朝乾隆年间,内阁学士刘墉任左都御史一职监理河道时居住在郑 集杜氏宗祠内,有感其族忠烈坚 贞气节,亲笔题赠“亦政堂”匾额一个,后悬于客厅正中,轰动乡里。惜时 流落民间,不知所踪。

忠厚堂:

务本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崇尚耕读传家。

字辈

安徽贵池杜氏字辈:“元七世重魁已辰寅祖彦克必邦文应宗尚善芳以远伯仲惟和德可荣守正谦恭诚有志安朝康国曰良臣思昌一本传贻永懋继纯禧景万龄”。

杜氏一支字辈:“远世如正大光宗德安全少祖仁孝忠维保善幸字作田耕雾云天开启兴传自逢遵承家能有道富贵此长”。

山东邹城杜氏字辈:“经思守王承(士生)金宗国文培锡长春(子树廷)荣显(恩en)忠宝善家声振修德世业昌”。

历史名人

杜康:相传为我国历史上最早酿酒的人,创造了用黏性高粱为原料制成清酒的方法,被后人尊崇为酒圣。

杜甫(712-770):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月笙(1888-1951年):上海川沙人。是近代上海青帮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被称为“中国黑帮老大”和“中国第一帮主”,一生叱咤风云,出入黑白两道,游刃于商界、军界与政界。

杜聿明(1904-1981):陕西米脂人。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曾参加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1939年11月任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指挥桂南昆仑关对日作战,重创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1942年3月任中国远征军第1路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率部参加滇缅对日作战。1943年1月任第5集团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10月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司令官,旋回徐州任原职。1949年1月9日在淮海战役中所率各部全军覆没,于河南省永城市陈官庄乡被俘。

当代杜姓的人口已近520万,为全国第四十七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1%。

《百家姓》之杜姓

杜本是一种树木的名,也称甘棠,即杜梨,属古代的陕西长安地区生长一种杜梨枝,是神农氏中一支氏族所擅长栽培的树,已经成为该氏族的社树,即神树。

这支氏族崇拜杜梨树为氏族的原始图腾,以杜命氏族名,以杜命居地名,建立国家后称杜城,最终形成国和姓,这应该是杜姓最早的起源。

姓氏来源

源于祁姓,出自帝尧裔孙刘累之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黄帝的二十五子之一有个叫祁的,尧姓伊祁,杜氏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代。尧除承继祖辈姬姓外,又因其母庆都(居于今河南淮阳的有锋氏族部落之女)在祁地伊长孺家生下他,故又以地名“祁”为姓。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杜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楚国有君主名叫熊艰,号称杜敖,亦称堵敖、庄敖。

据史籍《史记·楚世家》中记载:“武王卒师中而兵罢。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文王二年,伐申,过邓,邓人曰‘楚王易取’,邓侯不许也。六年,伐蔡,虏蔡哀侯以归,已而释之。楚强,陵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十一年,齐桓公始覇,楚亦始大。十二年,伐邓,灭之。十三年卒。子囏立,是为杜敖。杜敖五年,欲杀其弟熊恽,恽奔随,与随袭弑杜敖,代立。”在楚杜敖熊艰被弑后,其族人后裔分散避难,有以先王称号为姓氏者,称杜氏、或称堵氏,后统称为杜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时期的酿酒发明者杜康,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世本》记载,杜氏是黄帝时期的酿酒发明人杜康的后代。相传,杜康原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

黄帝建立部落联盟后,经过神农氏尝百草,辨五谷,开始耕地种粮食。黄帝命杜康管理生产粮食,杜康很负责任。另外一种传说是:杜康又名少康,夏王朝时期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的第五位国王。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改姓

鲜卑族,蒙古族,女真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改姓而来。

迁涉分布

先秦时期,杜姓主要活动于陕西地区。秦汉时期杜姓已经散播到河南、山西、湖北、四川、山东等地。到了唐朝杜姓在长江南北都有分布,明末杜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杜姓大约有5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7%,为宋朝第二十九位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四川、山东、浙江,这四省杜姓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河南、陕西两省。

河北为杜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杜姓总人口的22.7%。全国形成了北方冀鲁、西部四川、东面浙江三大块杜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杜姓大约有38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1%,为明朝第六十位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浙江、江苏,这三省杜姓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35%,其次分布于山西、四川、河北、山东,这四省的杜姓又集中了36%。

江西为杜姓第一大省,约占杜姓总人口的13.5%。全国形成了东面赣浙苏、北部晋冀鲁、西部四川三大块杜姓人口聚集区。宋元明期间,杜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但其人口的流动主要由北向东南移动。

杜姓起源:始祖或关联“酒圣”杜康,郡望京兆、襄阳、濮阳

一、杜姓来源

杜姓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世本》有“杜康造酒”的记载。注释说:“黄帝时人,是杜姓尚矣”。

《辞海》杜康条:“杜康,即少康。传说中酿酒的发明者。《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酒称杜康。……”以上两种引文,尽管在杜康存在的时间上有差异,但并不是没有联系。我们知道,少康是大禹的玄孙。大禹是黄帝之后。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帝尧封于夏(今禹州市),赐爵夏伯,被帝舜选为禅让的接班人。帝舜崩逝服丧已毕,大禹在其封地夏建起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禹州志》

禹传子夏启,启传子太康,太康传弟仲康,仲康传子相。相被篡臣寒浞攻杀,其妃缗带着身孕逃到娘家有仍生下了少康。少康长大后先后当过庖正和牧正,在夏遗民的帮助下终于攻灭了寒浞,在夏祀中断40年之后实现了“少康中兴”。少康建都于今禹州城西北16公里的少康城。胜利之后,他曾“整威仪,东南行,寻夏王阳翟之故都。”修禹庙、整钧台、接受诸侯朝拜。少康当过司厨之官庖正,发明秫酒(用粮食造酒)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史籍记载“杜康即少康。”“杜康即杜姓之尚。”就是说,杜康就是杜姓的始祖。就当前已知的杜姓多源而论,以杜康(少康)为始祖的杜姓,也是杜姓的重要一支。

就在杜预所注的钧台陂一带,有一个直到清代仍叫杜康村的聚落杜岗寺村。这个村历次《禹州志》载为“杜康故里”,今属禹州市梁北镇管辖,距城区5公里,在古大陵南、嵎水(今称小泥河)北侧。村中有杜家祠堂,堂内祀有始祖杜康塑像和历代杜姓名人。碑刻记载,西魏时期(535-556年),在这里又创建了杜康寺,村以寺名。寺内树有杜氏众多将军等共25人的造像石幢。隋大业二年(606年),炀帝游乐至阳翟,以杜康寺神主特别灵验赐名“灵感院”。以后屡毁屡修,皆有碑存。现在的山门和拜殿之间,因扩街被穿开为大街。山门独在路南,拜殿似成庙门,后大殿高大雄伟,白石镶青砖为墙,脊为五脊,六兽尚存,覆以红黄绿色琉璃瓦。大殿西北角有一古井,是杜康寺人历来造酒汲水用井。

杜康寺保护碑

二、堂号:诗圣堂、少陵堂、京兆堂。郡望:京兆郡、襄阳郡、濮阳郡。

三、迁徙繁衍

杜姓虽然源出多头,但是不外乎出自中原、陕西和北方的少数民族。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如今已很难区分谁是从少数民族而来的了。在春秋战国时期,杜姓人已经是小有名气了。他们在中原繁衍的同时,不断向外传播。

中原的另一支杜氏,繁阳(今河南内黄县)人杜邺,汉时为凉州刺史。杜邺的儿子杜林,字伯山,初居河西(今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而颍川杜氏的杜安,字伯夷,13岁入太学,号称奇童,当过宛令和巴郡太守,政誉颇佳。

杜康寺正殿

三国、两晋后,杜姓又数次南迁。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南迁洛阳,又带来了鲜卑人独孤氏改姓为杜。杜姓人进一步壮大,进一步融合南迁,在北方形成京兆、颍川、南阳、繁阳、侯氏等大族之外,又形成了汉阳、绵竹、成都、钱塘、福建大族。可以说,隋朝之前,杜姓人已完成了从西北、东北到西南、东南,直至两广、海南的迁徙繁衍,造成唐代杜姓人群秀辈出。如今,杜姓人已成为中国第47位的大姓,总人口达520万人,主要集中在辽宁、四川、河北、河南、山东五省,大约占杜姓人总数的43%,其次分布于甘肃、吉林两省,占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