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指纹命理

吕纪(吕纪作品真迹图)

时间:2023-10-15 08:00:34 作者:相见陌路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明代早期吕纪二十三幅绘画作品赏析

明代(1368-1644年)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绘画与书法,是在沿着宋元传统的基础上继续演变发展。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稳定、文化艺术的发达,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整个明朝一代书画艺术的演变发展,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但也不能截然分开,而是相互交替衔接的。

明代前期,这一时期是以仿“两宋院体”为主。花鸟画方面,继承了黄荃父子工笔重彩的画风;山水画方面,有的宗法郭熙,而大多数人物山水画,则完全效仿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虽师法古人,还展现出自己独有的面貌,形成了明代院体的特有风格。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形象精确,法度严谨,色彩艳丽。明画与宋画的区别主要是宋代院体画下笔凝重稳健,比较工整谨严,风格朴厚,而明代院体画,早期画风还比较严谨细密,多用水墨稍带写意,下笔轻快。

前期有院体画派林良,【秋林聚禽】,吕纪【残荷鹰鹭】吴伟【鱼乐图】戴进【风雨归舟】,这里介绍明朝早期吕纪绘画作品。

明代吕纪(1429-1505),明代画家,字廷振,号乐愚,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以花鸟画著称,初学边景昭工笔法,亦受林良水墨法影响,后临仿唐宋诸家名迹,遂自成一体,独步当代。其花鸟画风呈两种面貌,一作工笔重彩,精工富丽,多绘凤鹤、孔雀、鸳鸯之类,辅以树木坡石、滩渚流泉背景,既具法度,又富生气。另一类为水墨写意画,粗笔挥洒,简练奔放,接近林良的风格。他亦兼善人物、山水,宗法南宋马远、夏圭画法。他的花鸟画风在当时宫廷内外影响甚大,继承者不乏其人。其代表作品有《桂花山禽图》、《榴花双莺图》、《残荷鹰鹭图》、《九鹭图》、《新春双雉图》、《鹰鹊图》、《寒雪山鸡图》、《狮头鹅图》、《竹禽图》、《杏花孔雀图》、《牡丹白鹇图》、《秋景珍禽图》、《柳荫禽趣图》、《三思图轴》、《雪景翎毛图》、《秋鹭芙蓉图》、《荷渚睡凫图》、《杏花孔雀》、《秋诸水禽》、《四喜图》、《四季花鸟图》春夏秋冬 、《雪梅集禽图》、《蕉岩鹤立图》等。

明代早期吕纪《桂菊山禽图》赏析

《桂菊山禽图》轴,明,吕纪绘,绢本,设色,纵192cm,横107cm,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桂菊山禽图》为吕纪花鸟画代表作。图画桂树一株,花叶繁茂,充满生意。桂树前后各有太湖石一块,太湖石周围栽各色菊花。花木树丛间有绶带鸟4只,1只在桂树上鸣叫,3只散于地上啄食;枝头另有鹆3只,鸣叫雀跃。全图用笔工整细致,线条挺拔有力,色彩丰富鲜艳,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为吕纪精品之一。画幅左上作者自识"吕纪"款,下钤"四明吕纪之印"。

此图为工笔重彩花鸟与写意树石相结合的作品。所绘主体花鸟:绶带鸟、八哥、桂花、秋菊,均属于祥瑞、珍贵之物,寓有富贵长寿和君子节操含意,内容明显地反映了皇家的艺术和审美旨趣。

画面的物象既真实地展现了生物的自然本性,也形象地表达了内涵的寓意。桂树干粗叶茂,枝头繁花如锦,黄色金桂似散出阵阵幽香;石畔数丛菊花,红、黄、粉、白,色彩斑斓,竞相斗艳;枝头八哥相对鸣叫,突出了其善鸣秉性;绶带鸟身姿优美,深蓝色羽毛分外夺目。花鸟绚丽的色泽和生动的情致,营造出喜庆、欢悦的气氛和吉祥、华美的意趣。此图画法工整鲜丽,继承了“皇家富贵”的宫廷“院体”花鸟传统。同时,工笔重彩的花鸟与粗笔水墨的树石相间,也反映了吕纪兼工带写的成熟花鸟画风格。

明朝早期吕纪《榴花双莺图》赏析

明 吕纪 榴花双莺图,绢本,设色,纵120.4,横40.2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写榴树一枝,繁花盛开,一时黄鹂栖于枝杆,鸣啼不已。神态活泼,双钩作线条,工笔重彩描绘,为明代中期院体画的典型风格。画幅左侧中部有墨书“吕纪”款。

明朝早期吕纪《残荷鹰鹭图》赏析

明 吕纪 残荷鹰鹭图绢本,设色,纵190cm,横105.2cm。故宫博物院。

此画描绘地是荷塘残叶,一只鸷鹰正搏击白鹭。鹰从画面的右上方往左逆转而下,强劲的双翅微微收拢,头颈有力地转了过来,两爪已经攥紧向下,凶狠的眼睛紧紧盯着猎物,正箭一般地冲向在残荷与芦苇间奔逃的白鹭,仿佛刹那间,白鹭就成为鸷鹰的口中之食。画面的下方,白鹭在芦苇与残荷间仓皇奔逃,其它禽鸟也都恐怖惊避,有一只野鸭张嘴向上看,头颈紧缩,一幅恐惧之态。在具体表现上,画家将芦苇、荷叶、莲蓬、白鹭、禽雀杂乱地安排在一起,更好地体现了白鹭、禽雀遭受袭击时的慌乱情景。几片残荷,数枝芦花,点明了正值初秋季节,萧杀的秋景渲染了气氛。使画面的调子统一和谐。

在景物的具体描绘上,芦苇杆用中锋写之,芦叶有墨色的浓淡变化,枯润有致,富有弹性。芦花用碎笔点成,虚实相间,层次分明。荷叶用湿笔画出,再用中锋勾茎,挥写自然,灵气四动。白鹭禽雀多用没骨法,粗放而不失严谨。空中鸷鹰的翎毛用碎笔淡墨,随羽毛的长势写出,一丝不苟,有着很强的质感。整个画面,用笔粗简,荷叶、芦苇、水草似一气画成,墨色淋漓,接近林良一路粗放简约的画风。

明朝早期吕纪《九鹭图》赏析

明 吕纪 九鹭图,绢本设色,纵148.8厘米,横82.9厘米。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明朝早期吕纪《新春双雉图》赏析

《新春双雉图》设色画绢本,纵185厘米,横109厘米是明代吕纪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现藏于北京市文物局。

画作下方用石青、石绿、赭红、白色、朱砂等颜色画的山雉栖息于墨色老梅干上,在山雉的左右,是绿叶相衬的大红山茶花、翠竹中的点点红果以及其他绿叶、粉色花。画的上方是响亮的白梅与石青、赭灰、粉黄的斑鸠。

明代早期吕纪《鹰鹊图》轴欣赏

《鹰鹊图》轴,明,吕纪绘,纸本,设色,纵120.7cm,横61.5cm。款署:“吕纪”。钤“四明吕廷振印”。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一只苍鹰独立岩顶,两只飞舞的蜜蜂吸引了它的目光,一旁的喜鹊趁机振翅欲逃。作者用笔粗阔,富有简率纵逸的笔墨意趣。吕纪的花鸟画不仅追求形似,更善于表现禽鸟之间的关系,捕捉住禽鸟瞬间的神态和动势,营造出千钧一发的紧迫感和爆发力,突破了传统花鸟画唯美的装饰意味,从而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力。

明代早期吕纪《寒雪山鸡图》轴欣赏

明代,吕纪,寒雪山鸡图,轴,纸本设色,纵135.3厘米,横47.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吕纪绘《寒雪山鸡图》为立轴,素笺本,墨画。作者用工笔写意兼用的手法,描绘出冰雪覆盖着疏木草竹,一雉鸡缩首曲身孤蹲于雪巅,给人以旷野荒寂和生命顽强律动的美感。轴高四尺二寸一分,广一尺四寸七分。款署“吕纪”,下有“四明占廷振”一印。左方下有“见阳图书”一印。《石渠宝笈》卷十七著录。

明代早期吕纪《狮头鹅图》轴欣赏

明代,吕纪,《狮头鹅图》,又名《梅鹅图》轴,绢本设色,纵192.5厘米,横106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梅鹅图》中,他将一棵树干不太完整的古梅从画的右边斜伸向画面上方三分之一处,气势尽出。他描绘的虽是冬季场景,但并没有让人感到寒冷。这是因为此画以绢做底,呈现出一种暖色调。暖色调的绢底衬托着绽放的白梅,给人一种温馨、祥和的感觉。

《梅鹅图》,工笔绘狮头鹅,侧身曲颈回顾古梅,鹅身洁白如玉,眼睛刻划有神,形象生动。古梅干枝苍劲,生机勃勃。树下衬以太湖石、月季花,石后有双勾竹隐露,色彩艳丽,衬托出狮头鹅之白身红冠。是明代院体花鸟画的杰作。款署“吕纪”。

明代早期吕纪《竹禽图》轴欣赏

《竹禽图》轴,明,吕纪绘,绢本,设色,纵148.5厘米,横67.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款署:“吕纪”。钤“四明吕廷振印”印。画面上方有东厓题诗。

此幅景物简洁,一竿修竹自左下斜出,呈对角线贯穿画面。主干秀挺,侧枝细劲,叶片疏密有致,是宋元文人画竹之法。两只喜鹊在枝头鸣叫,带有吉祥平安的寓意。作品构图明朗,风格清秀,用小写意笔法,设色清新淡雅,与吕纪其他作品富贵面貌有所不同。

明代早期吕纪《杏花孔雀图》轴欣赏

明代,吕纪,杏花孔雀图,轴,绢本设色,纵203.4厘米,横110.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描绘一对孔雀在杏花树下栖息的景况。位于画面中央的孔雀单脚伫立于岩石上,回首注视绽放的红色牡丹,另一只孔雀则蜷伏石上,观察地面景况。画中的孔雀、杏花、牡丹等象征着吉祥意味。杏花以白色、粉赭色系颜料敷染,牡丹花及孔雀则使用浓重的赭红色,与石青、石绿的颜料搭配,充满着富贵绮丽的装饰性。

此画属于吕纪工笔花鸟画的代表作品,右方署款「吕纪」,钤盖「四明吕廷振印」一方。

明朝早期吕纪《牡丹白鹇图》赏析

(明)吕纪《牡丹白鹇图》,纵184 厘米横99.8厘米,中国画,中国美术馆藏。

这幅《牡丹白鹇图》上部刻画斜出的数支桃枝,上面盛开朵朵桃花,粉白可人。三只鸟雀栖于枝干,姿态各异,唧喳鸣叫,充满闹春的活泼之意。下部湖石间有白、红牡丹竞相争艳。立于湖石上的白鹇成为画面中心,它双目圆睁,俯看石下雉鸟,其尾羽在牡丹衬托下显得华美劲健。整个画面营造出喜庆欢快、吉祥富贵的气息,体现出典型的皇室审美趣味。

明朝早期吕纪《秋景珍禽图》赏析

明 吕纪 秋景珍禽图立轴,设色绢本。184×109.5cm。

钤印:四明吕廷振印。题识:吕纪。鉴藏印:角茶轩收藏书画印。

吕纪为明初城出宫廷画家,善画花鸟,稍变宋人画法,以工笔写花鸟,树石则稍带意笔草法,设色妍丽而不俗。此图应为原四季屏条中之秋景,写鸳鸯珍禽于丹桂芙蓉秋菊之间,历五百年而颜色依然鲜艳润泽,可谓极难得之佳籹。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之《桂菊山禽图》,为吕纪存世名作,尺幅与此图相近,特别是树石的笔法结构可作此图之参考。该画以桂菊配雉鸟,此图则以丹桂芙蓉配鸳鸯。芙蓉的设色尤其娇丽,脱胎自南宋李迪的《红白芙蓉》册页,该册页现存东京博物馆。

明朝早期吕纪《柳荫禽趣图》赏析

吕纪 《柳荫禽趣图》工笔重彩绢本设色

此画面草石上一对俏丽鸳鸯,生气奕奕,其上桃花片片,繁茂盛开,一个恬适宁静的温馨画面跃然画布上,上方有三只苍鹰,并非展翅,也非如那幅盛名的《残荷鹰鹭图》中的苍鹰一样,凶悍、犀利,却被描绘得姿态各异,气氛轻松随意,与下面鸳鸯相映成趣,一株柳树枝繁灵秀又不失豪放吕纪贯穿主画面,树石衬景,主次错落有致,视觉完整。整幅画面透露出和谐安宁的意境,应该也表达了作为朝廷官员的吕纪所期望社会和谐的祈愿。

《柳荫禽趣图》构图繁密,工整严谨,笔法丰富,粗细相间,尤以干笔略施皴擦,浓淡相宜,笔爽墨润。

明朝早期吕纪《三思图轴》赏析

该画构图严谨,设色艳丽,法度工致而又生动活泼。画面寿柳新枝,白头双飞,微风轻扬,黄鹂鸣翠,树下白鹭安闲,树旁芙蓉花醉,好一派富贵堂皇,祥和吉庆之境!然而细思则现作者寓意深邃,用心良苦:画中之柳,寿高近衰,树旁芙蓉,又名拒霜,此花盛开,严冬不远,如此老柳,再逢霜寒,其危可见,树下再绘白鹭,寓意三思,忧国之心,可见一斑!作者长于在画作上用寓意手法对皇上劝谏,皇帝也知其用心,曾说“工执艺事以,谏吕纪有之。”此图原为宫中旧藏,后转赐孔府,孔府又做陪嫁,栖身郓城,后由郓城县文管所收购,珍藏至今,品相基本完好!

明朝早期吕纪《雪景翎毛图》赏析

历史上记载着吕纪“曲谏”的故事;弘治期间明孝宗皇帝说:“指艺事以谏,吕纪有沿。”吕纪画的《雪景翎毛图》就是用寓意的 手法进谏皇帝的画作,画家吕纪描绘,家禽鸟雀在大雪严寒中相互依偎,患难相济的情景,是要表达黎民百姓生活的疾苦,希望皇帝减少赋税的心声。这种曲谏的方 式,既爲皇帝保存了顔面,也表达了吕纪的一片忠心。弘治皇帝对吕纪的做法十分赞赏,弘治皇帝决定授予吕纪逡滦l指挥使的官职,弘治皇帝认爲吕纪用画直言, 爲人正派,授予吕纪武官的职位更爲合适。吕纪作爲“御用画家”的官职是“逡滦l指挥”。考《明史》卷七十六《职官志五》:“逡滦l,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荫寄禄无常员。……宿卫则分番入直。……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兼理军匠。”

明朝早期吕纪《秋鹭芙蓉图》赏析

吕纪,秋鹭芙蓉图,绢本,设色,纵100cm,横5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秋天是一派生机,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画中的三只鹭鸶,一只栖息在岸边正回过头向着空中飞翔着的同伴鸣叫;而空中的一只似乎听到了叫声正盘旋而下与伙伴会合,最上方的一只仿佛也正寻着叫声紧跟而下,三只鹭鸶所连接起来的弧形曲线与柳枝弯曲的线条相对应,在画面上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动感。岸边菖蒲这些次要陪衬无论是阴阳向背还是前后次序都做到有条不紊,聚散得当。

此作的成功在于作者对线条的运用。无论是勾勒柳叶的短线条还是荷叶茎干的长线,都笔笔到位,劲健干净,稳重结实。粗犷处如柳树枝干、鹭鸶喙与爪都刻画得极其生动自然,画面上的许多细微之处都颇见匠心,像岸边的两只鹡鸰一藏一露,灵活生动,枝头的两只小鸟神态各异,造型自然。

明朝早期吕纪《荷渚睡凫图》轴赏析

吕纪 荷渚睡凫 轴 绢本 设色画 纵174.5公分 横104.2公分 台北故宫典藏

月夜时分,岚雾凄迷,芦苇、荷叶隐现其间,洲渚上栖息大雁四只。构图上只有近、中景,远景则多省略不绘。本幅虽有吕纪名款,然有存疑之处,且通幅之笔力较为薄弱,当非吕氏之原迹。但其景物布置与气氛营造与另一张本院收藏吕纪“秋渚水禽”颇为接近,故此应为一相当忠实于吕氏风格之仿作,可从此画中一窥吕纪写意风格的面貌。

明朝早期吕纪《杏花孔雀》赏析

吕纪 杏花孔雀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以一姿态优雅地盛开杏花树圈围出一对姿态各异的孔雀,周围红白牡丹盛开,树梢麻雀跳跃,画面用色华丽且细緻,整体呈现一既优雅又不失热闹的景象。杏花为春天的象征,孔雀与牡丹意指富贵,而“雀”与“爵”谐音,则暗示高官禄位,为原本富丽堂皇的表现更添吉祥寓意。

明朝早期吕纪《秋诸水禽》赏析

吕纪 秋诸水禽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烟岚迷漫的秋夜,明月半悬。芙蓉、芦苇坡地栖息豆雁四隻,三已入眠,一对月长鸣。幅中画花鸟的笔法工细而不刻板,画坡石则写意。不但表现雁群夜间栖息时,由一雁警戒守夜的习性,也画出秋夜的凄清,并寄托著借时、借景抒怀的心境,是表现吕纪结合工写,擅于掌握情境气氛特色的代表作。

明朝早期吕纪《四喜图》赏析

绢本绘四只喜鹊,有报喜传福之意,是具有吉祥性质的花鸟画。画这类题材一般是有为皇帝祝福或祈福的目的。

《四喜图》属于他的接近北宋院体画经典的工笔重彩画类型,是比较正统的宫廷画风格,寓意吉祥,设色浓丽,用笔工致,具有富丽堂皇的宫廷装饰趣味。

明朝早期吕纪《四季花鸟图》赏析

吕纪《四季花鸟图》东京国立博物馆,是一组四条屏,在春夏秋冬四季自然景观之中配以工笔花卉禽鸟,是吕纪的的花鸟画代表作。由落款可知当时其供职于画院,极尽精巧地描绘和卓越的色彩表现,都体现了吕纪成熟时期的画风。曾为岛津家藏品,是一幅有着历史渊源的作品,据推测吕纪画是经其出身地宁波大批船运传至日本。尤其是大名家喜欢挂在客厅中的大幅花鸟画,对室町时代之后的日本画坛也有重大影响。

明 吕纪 四季花鸟图之春景 樱花开放,鸳鸯在水里、树上嬉戏,一派春的景象。东京国立博物馆

吕纪《四季花鸟图》之夏景:绘白玉兰、黄鹂、牡丹和水鸭,山石、溪水为背景,不过笔者奇怪的是,为什么没有画夏季的代表花卉荷花呢?

吕纪《四季花鸟图》之秋景:写鸳鸯珍禽于丹桂芙蓉秋菊之间,历五百年而颜色依然鲜艳润泽,可谓极难得之佳作。

吕纪《四季花鸟图》之冬景:冬景图展示流水的视觉设计大胆秀逸,对自然之中的花卉禽鸟进行写实描绘的同时,又将这些景物以装饰性手法配置于大画面中,体现了吕纪已掌握抽象化表现的技巧。

明朝早期吕纪《雪梅集禽图》赏析

吕纪雪梅集禽图绢本 设色192cmx110cm 现藏于天津博物馆

吕纪主要是以工整精丽的院体传统作画,造型准确,设色鲜艳。但也能画活泼生动兼工带写的花鸟画。他的画生动,笔墨清新,是当时与边景昭、林良齐名的花鸟名家。

明朝早期吕纪《蕉岩鹤立图》赏析

蕉岩鹤立图,吕纪,明代,绢本,设色画,横70cm,纵107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由仙鹤、石头、芭蕉组成,鹤有“一品鸟”之称,芭蕉的叶子是植物中最大的叶子,“叶”通“业”,事业的“业”,寓大业有成。仙鹤又有延龄的说法,“鹤寿千年,以近其游。”,石以瘦、漏、透为最,寓长寿意。自题:“武英殿直锦衣指挥吕纪写时弘治癸亥暮春六日也”。

因为画画好,当官做了锦衣卫指挥使,“明代花鸟第一家”吕纪

朋友,阅读本文前,请您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了。

星星之火可以照路,您的支持将是我最大的动力。

吕纪作品

吕纪作品

今天,默默给大家介绍的是,明代一流的花鸟画大家:吕纪。

吕纪的花鸟画,非常有名,

吕纪素有“明代花鸟第一家”的美称,

在明弘治年间,吕纪因画被召入宫廷,

出仕做官,后来做到了锦衣卫指挥使的高位(相当于秘密警察的总指挥)。

吕纪,是明代与边景昭、林良齐名的花鸟画大家。

吕纪作品

吕纪的作品,

在当时宫廷内外,名声斐然、影响很大,

吕纪的花鸟画,更是影响了日本的屏风画,

是日本屏风画的来源之一。

吕纪作品

吕纪的花鸟画,

主要采用工整、精细的院体传统绘画方法,

作品造型精确,颜色丰富艳丽;

此外,吕纪同时也兼做以工代写,

创作写意活泼、生动自然的花鸟画。

吕纪作品

吕纪作画,

多以凤凰、仙鹤、孔雀、鸳鸯等禽鸟为绘画主题材,

再辅以繁花、高树、远山、流水等配角,

画面生动自然,丰富而清雅,

有着鲜明的个人绘画风格。

吕纪作品

吕纪在初学画时,

受绘画大家边景昭的工笔法影响,

同时吸收林良的水墨法技巧,

之后,他又临摹学习唐宋诸家的名画佳作,

在多年持续的锤炼、探索中,

吕纪形成了自己独一份的浓烈风格。

吕纪作品

吕纪的作品,

既有前辈大师的优点所长,

同时也不失他自己的艺术审美品位,和思考实践。

南宋院体画,

是吕纪绘画艺术生长和滋养的土壤,

在延续了宋代名家黄筌工整、细致的画法基础之上,

吕纪更有自己鲜明的艺术主张。

吕纪作品

吕纪的花鸟画,有两种鲜明不同的表达方式:

其一,是精工细绘的花鸟,

吕纪用工笔重彩,细致入微地描绘对象,

覆上富丽鲜艳的色彩,画面造型严谨而精确。

吕纪作品

其二,是用水墨大写意的手法、绘制花鸟。

这样一来,画面用笔更为潇洒自在,

色彩点染更随意奔放,简洁生动,

画面更具灵动之感和生机。

吕纪作品

吕纪之所以有两种不同的画风,

与他所处的年代、还有当时皇帝的偏好和口味,大为相关。

吕纪所处的年代是明朝,他可谓“三朝元老”,历经了明代成化、弘治、正德三代,

其中,弘治皇帝朱佑樘,对艺术作品的偏好,和他的父辈成化皇帝朱见深,大有不同。

这也就直接造成了吕纪画风的转变,由原来的水墨淡彩画,转为工笔重彩画。

由此可见,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诚然与艺术家本人的偏好和艺术主张有关,但同时也离不开艺术家、他自己所处的年代,还有当时整体文化社会氛围的影响。

吕纪作品

吕纪所处的年代,对应到西方,等同于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在创作时遵循“以人为本”的艺术理念,

探究这其中的原因,除了艺术家们、自身对“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发现和研究之外,

也离不开当时,西方人民被中世纪压迫近千年后,对于“人”的自我本性的强烈释放和探索。

吕纪作品

吕纪的作品,给我最深的印象感受是:

画面中扑面而来的灵动生机,

作品意境高远、清雅富有诗意。

在吕纪的大多数作品中,

属于配角的远山、流水、花草树木等,

他大多采用相对轻松、舒朗的笔触绘出;

吕纪作品

而画面主角的孔雀、鸳鸯、仙鹤等禽鸟,

还有吕纪重点描绘的春天之杏花、夏日之蔷薇,冬日之茶花梅花等,

则采用富丽鲜艳的色彩,层层铺叠展开,

色彩艳丽而不失清雅,画面流淌着诗文般的韵味。

吕纪的花鸟画,实在是明代花鸟画的精妙佳品,总是让人经不住再三观看,深深陷入画中情境。

吕纪作品

吕纪作品

朋友们,你喜欢吕纪的作品吗?

你印象中,哪位大师画的花鸟画,最让你惊艳?

非常期待你的交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谈论。

喜欢的话,欢迎点赞关注。

我是默默,持续分享有趣有料的作品。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忙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对我来说是创作的动力噢。

已经更新的文章有:

人体艺术画这么多,你是怎么看的?

人体艺术,原来这么美!|艺术那些事儿

吴冠中的“叛徒”弟子,青出于蓝胜于蓝,中国画就该这么画!

画个胖女人卖3.9亿,把英国女王画的又老又丑,这个世界最贵画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名家欣赏」明代花鸟画第一家——吕纪

吕纪(1477-?),明代画家,字廷振,号乐愚,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弘治间(1488-1505)征入宫廷,为宫廷作画,供职仁智殿,官锦衣卫指挥。以花鸟画著称,初学边景昭工笔法,亦受林良水墨法影响,后临仿唐宋诸家名迹,继承两宋“院体”,遂自成一体,光耀画坛,影响后世至深。

明 吕纪 丹凤朝阳

吕纪 桂菊山禽图 绢本设色

纵:192cm 横:107cm 现藏故宫博物院

明弘治年间,吕纪入值仁智殿,官至锦卫指挥使,是明代与边景昭、林良齐名的院体花鸟画代表画家。其绘画风格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水墨为主略淡彩,用笔较为豪纵,另一类则是设色浓丽,用和工致,具有富丽宫廷装饰趣味。吕纪由水墨淡色画转为工笔重设色画,更直接的原因是为了适应不同皇帝的不同口味,具体说来就是弘治皇帝朱祐樘的欣赏口味不同于他的父辈成化皇帝朱见深,从而造成了吕纪多画凤凰、雉鸡、仙鹤、孔雀、鸳鸯之类,杂以花木草石,具有生气。工笔着色与水墨写意能,并善于将两体结合。吕纪初学唐宋各家和同时代的边景昭,后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花鸟设色鲜艳,生气奕奕,被称为明代花鸟画第一家。据说吕纪在画作上常用寓意手法对皇帝劝谏,皇帝知其用心,曾说:“工执艺事从谏,吕纪有之。”其代表作品有《新春双雉图》、《桂花山禽图》、《残荷鹰鹭图》、《秋鹭芙蓉图》、《狮头鹅图》等。

明 吕纪 毛鸡图

吕纪 花鸟 立轴

吕纪 溪鹤图 立轴 绢本水墨设色

纵:148.6cm 横:84.2cm(美)私人藏

相比画家,吕纪的另一个身份更令人吃惊——历经明代成化、弘治、正德三代,官至锦衣卫指挥使(秘密警察头目)。吕纪的花鸟绘画,水墨淋漓,气势宏大,甚至是日本屏风画的来源之一。《柳荫双鸭图》和《幽涧双鹭图》曾在日本出版的《听松清鉴》中著录,郑振铎在上世纪四十年代遍访流传在海外的中国名画,并在其所编的《域外所藏中国名画》中收录。吕纪的两幅作品不仅是明代全景花鸟画的杰作,也是中国绘画影响日本绘画的证据代表作。

吕纪 榴花双莺图 绢本设色

纵:120.4cm 横:40.2cm 南京博物院藏

写榴树一枝,繁花盛开,一时黄鹂栖于枝杆,鸣啼不己。神态活泼,双钩作线条,工笔重彩描绘,为明代中期院体画的典型风格。画幅左侧中部有墨书“吕纪”款。

吕纪 秋景珍禽图 立轴 设色绢本

钤印:四明吕廷振印 鉴藏印:角茶轩收藏书画印

此图应为原四季屏条中之秋景,写鸳鸯珍禽于丹桂芙蓉秋菊之间,历五百年而颜色依然鲜艳润泽,可谓极难得之佳籹。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之《桂菊山禽图》,为吕纪存世名作,尺幅与此图相近,特别是树石的笔法结构可作此图之参考。该画以桂菊配雉鸟,此图则以丹桂芙蓉配鸳鸯。芙蓉的设色尤其娇丽,脱胎自南宋李迪的《红白芙蓉》册页,该册页现存东京博物馆。

吕纪 崖下花鸟图轴 绢本水墨设色173×99.5cm

吕纪 残荷鹰鹭图 绢本设色

纵:4750px 横:2630px 故宫博物院

吕纪 九鹭图 绢本设色

纵:148.8cm 横:82.9cm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吕纪 蕉岩鹤立图轴

吕纪 柳荫禽趣图

明朝前期,专制统治强化,当权者对文化艺术的干涉十分野蛮粗暴,经历过史无前例的“画狱”,许多优秀的画家被折磨致死,如王蒙、张羽、赵元等。吕纪算幸运,他活跃的時期为明中期,当时恢复宫廷画院设施,吕纪的头衔为有名无实的“锦衣卫指挥”。当时艺政结合,同行相忌,在统治者的干预下,画家的创作受到限制。但吕纪的画却集中宋代院体花鸟画的长处,是当时极富盛名的宫廷画家以及院派画家的代表,他擅长翎毛花卉,其画风呈两种面貌,一作工笔重彩,精工富丽,多绘凤鹤、孔雀、鸳鸯之类,附以树木坡石、滩渚流泉背景,既具法度,常生机勃勃,趣味生动;另一类写水墨写意画,粗笔挥洒,简练奔放,接近林良的风格。他亦兼善人物、山水,宗法南宋马远、夏圭画法,工写结合、大刀阔斧、笔墨挥洒、凝练概括。他的花鸟画风在当时宫廷内外影响甚大,继承者不乏其人。

《柳荫禽趣图》构图繁密,工整严谨,笔法丰富,粗细相间,尤以干笔略施皴擦,浓淡相宜,笔爽墨润,精品无疑,乃收藏之首选。吴湖帆曾言:“吕廷振所写花鸟一承宋法,故传世真迹多为绢素工笔,悉藏内府,私家所收绝无仅有。”

吕纪 玉堂富贵 立轴

明 吕纪 四季花鸟图-春

明 吕纪 四季花鸟图-夏

明 吕纪 四季花鸟图-秋

明 吕纪 四季花鸟图-冬

明 吕纪 仙桃图轴

明 吕纪 鹰鹊图

明 吕纪 工笔花鸟

吕纪 鹭塘秋蓉 立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