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入宅吉日

涂长望(涂长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时间:2023-10-03 07:22:46 作者:几分真心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新中国第一任气象局长,涂长望为何是不二人选?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任气象局局长的重任落在了涂长望的肩膀上,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是涂长望?

有人可能会想到竺可桢,他是气象学家,而且在政府时期就担任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后来还担任了浙江大学校长,从资历、学识、专业、社会威望各个方面考虑,竺可桢都是最合适的人选。实际上,竺可桢被任命为中科院副院长,在这个位子上比在气象局长的位子更适合他,竺可桢在科学道路上不仅在中国有名望,在世界上也很有名气,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更需要他。

有人可能会想到延安革命阵营里的气象工作者,是啊,在这里提拔一位局长也有道理啊。实际上,在延安从事气象工作的很多人,都曾是涂长望的学生,专业水平、社会名望、领导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和涂长望先生无法相比。

所以,涂长望成为了新中国气象局第一任局长的不二人选,他最合适,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

1949年12月,主席亲自签署命令,任命涂长望为新中国第一任气象局长。

在此,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涂长望先生,他做了些什么,经遇了什么,让他成为了新中国气象局第一任局长的不二人选?

教书育人

涂长望回国后,除去在气象研究所的工作外,大部分的时间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主要教授“中国气候”和“气象学”两门课程,他的不少学生,后来都成为了我国气象学界泰斗式的人物,如施雅风、叶笃正、谢文炳、毛汉礼、陈述彭、郭晓岚、黄士松等。

1935年,涂长望到清华大学地理系任教授,这是我们国家高等院校创办的第一个气象专业。当时,华北学生救国联合会、北平文化救国会相继成立,涂长望积极支持“一二·九”,写信慰问受伤的学生,是当时最为学生欢迎的著名教授之一,还当选北平文化界救国会的常务理事。

在清华大学的学生中,大多数是救国会的学生,但也有少数学生,受到的指使和操纵,气焰很嚣张,把涂长望看成了眼中钉,并且贴出了“打倒涂长望”的标语。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涂长望并没有妥协,继续与恶势力和派开展斗争。当进步学生毅然投笔从戌,奔赴延安寻求革命真理时,他赞扬他们目光远大,并慷慨解囊相助。

1936年夏季,涂长望回南京,在中央气象研究所工作。此时,竺可桢先生已受邀担任浙江大学校长,由于工作比较繁忙,竺可桢先生无暇顾及研究所的工作,涂长望不仅接过了竺可桢的研究工作,而且“大为发展”。就在这一年,涂长望结婚,他的爱人是卫生署从事实验工作的王回珠女士。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涂长望随中央气象研究所搬迁至汉口,后又内迁至重庆北碚。

1939年4月,受到竺可桢先生的邀请,涂长望到浙江大学担任教授,兼任史地研究所副所长。开设了气象学、气候学、中国气候、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等五门课程,培养了一批杰出的研究生(叶笃正、谢义炳、郭晓岚等),获得了教育部学术成就乙等奖。

1942年初,浙大发生倒孔祥熙。事后,政府逮捕迫害一批学生,还将参与游行的原三青团书记撤职审查,转而要求涂长望的一位助教兼研究生担任三青团书记,他劝阻未成,深为气愤,直接与亲的史地系主任冲突,愤然辞职,拒绝系主任送给他月薪450元的特级教授聘书。虽然当时他经济上相当困难,但依然坚定地说:“绝不会为五斗米折腰”。

1943年,涂长望到设在重庆的中央大学地理系任教授,同年获中华文化基金会天文气象地理特等奖。在重庆时,涂长望的一个学生在八路军办事处工作,请他协助找一些气象方面的书籍,他毫不犹豫地将一大批气象书刊赠送给延安。后来,周恩来看到了这些书刊,非常珍惜,在一张天气图上亲笔批示:“这张图不要丢失,以后建设新中国还有用。”

涂长望对我国气象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无论是任教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还是担任中央气象局局长,都十分重视对祖国气象人才的培养。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科学事业的迅速发展是同他呕心沥血发展气象教育分不开的。

涂长望讲授的教材都是自己编写,他每次课前认真备课,不断修改讲稿,充实最新的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加以评论,使课堂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新颖,富有独到的见解。他知识渊博,思想开阔,教学中举一反三。他讲课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重视基本概念。他在教学中一贯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用天气学理论来预测中国的旱涝灾害,规定学生作定时气象预测,试作单站天气预报,以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

涂长望还十分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他教导学生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他爱学生如子弟,抗日战争期间,他设法为贫苦学生安排勤工俭学,为毕业生寻找职业,进步学生要投奔延安,他不顾自己经济困难,慷慨相助。他经常身着补丁衣,可当他见到去看望他的一位学生衣衫破旧时,则拿出自己的衣裤送给这位学生。涂长望的高尚情操赢得了广大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九三学社

涂长望不仅是科学家,知名学者,还是一位有影响的爱国教授和自然科学界的积极社会活动家。

1943年,在重庆,涂长望很快就与中华自然科学研究社取得了联系,和梁希、潘菽、金善宝、干锋等进步教授一道,增强了和南方局领导下的《新华日报》馆联系,组织了科学和时局座谈会,在那里听过几次周恩来的报告,还出席了周恩来在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举行的庆祝苏联革命节的招待会。他们经常议论时局,切磋时政,呼吁团结抗战,争取,就是在这个时候,更加坚定了涂长望支持抗日救国的主张。

中华自然科学研究社的学术活动引起了特务们的注意。特务们向大学的领导提出要求,取缔该组织,理由是:这些人义务地宣传科学知识,不在里面赚钱,而且自己还贴钱进去,除了,没有这样的呆人。也就是说,特务们把这些科学工作者组成的组织,强行认为是的组织。

除了向学校的领导提出要求,特务们还对涂长望他们直接进行威胁和恫吓。涂长望并没有畏缩,在人徐冰的支持和鼓励之下,并接受周恩来的建议,联络多人于1945年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涂长望任总干事,利用这一学会,来团结进步的科学家,参加运动。这不是一般的学术团体,而是一个争取科学工作者待遇提高与改善研究环境,团结一致,参加科学建国的职业团体。经过涂长望与合作者的努力,到1948年夏季,已发展到1200名会员,在南京、上海、杭州、北京、重庆等9个城市建立了分会。

1945年12月,涂长望代表中国科协出席在伦敦举行的“科学与人类福利会议”,他在会上发言谴责原子弹战争,号召科学家团结起来,利用原子能为人类谋福利。

1946年2月,涂长望和赵九章代表中央研究院,参加伦敦召开的国际气象学会议。会后,他出席了国际科学工作者协会,以后,他一直被选为该协会的理事。在英国逗留期间,涂长望将留英的中国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了中国科协英国分会。随后,又前往美国,组织成立了中国科协美国分会。这两个分会,在后来迎接解放、动员科学家回国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中国科协团结和组织了很多的科学家进行学习。在即将垮台的时候,学会成员又和工人与学生一起,参加了护厂护校的运动,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以后他又联系成立较早的中国科学社、中华自然科学社,成立了中国科学促进会,也由他任总干事。

1946年,涂长望和梁希、潘菽等在重庆成立了科学社,后改名为“九三学社”,成为党领导下一个永久性政治组织,涂长望任理事,还曾被选为秘书长与副主席。

1948 年冬,涂长望和梁希、潘菽等都上了特务组织的黑名单,在地下党组织掩护下,于1949年经香港到北京,参加筹备我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迎接新中国的诞生。

涂长望陪同陈毅视察气象工作

致力气象科研

1935年,涂长望回国开始任教,清华、浙大、中央大学,教育了很多我国的有名的气象学者,一直到1945年的10多年时间里,除了完成教育事业之外,还进行了气象科学研究,在此期间,先后发表了20多篇论文,很多论文是我国天气和气候的开篇之作,影响了几代气象工作者,为我国气象科研奠定了基础。

涂长望长期潜心气象科学研究,开创了中国长期天气预报研究之先河,在中国气团和锋面、中国气候和东亚环流研究与应用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才学广博、视野开阔,对农业气候、霜冻预测、长江水文预测、气候与人体健康、中国气候与河川水文、土壤形成与植被分布的关系、中国人口与社会经济等科学和应用领域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涂长望先生在气象方面研究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开创了我国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

赵九章撰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他(涂长望)就采用当时先进的观点,认为我国天气是东亚天气的一部分,而东亚天气又是世界天气的一部分,并从大气环流的整体观点出发,研究了大气活动中心和中国降水与温度变化的关系,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著。”

罗漠等人撰文:“他(涂长望)从大气环流的整体观点出发,研究大气活动中心,大气浪动以及海洋环流与中国降水和温度的关系,发表了许多论著,以《中国天气与世界大气的浪动及其长期预告中国夏季旱涝的应用》和《1931年的大水与1934年的大旱和远东活动中心的关系》等论著为代表,他把中国天气和全球天气联系起来的观点,至今仍然起着指导作用。涂长望同志所指出的长期天气预报的途径,为我国开展长期天气预报研究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二是对中国气团和锋面开展的分析研究。

涂长望对中国气团和锋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先后发表了“中国平均气流与锋面的初步研究”(1937)、“中国之气团”(1938)、“中国气团分析与天气范式”(1940)等论文,其中“中国之气团”一文深受学术界的推崇。他在“中国之气团”一文中指出,当记录次数少时,以各气团之标准实例为其特性之代表,应比平均数为好;如实例为数颇多,则可以平均数表之。他还对中国气团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种气团的属性进行了详细而精辟的分析。

竺可桢先生回忆说:“当时国内气象资料少得可怜,要做研究,最大的困难是找资料。……他(涂长望)还从全世界的气压分布来测定未来东亚的天气的趋势和利用高空资料来分析中国的气团,开辟了前途广大的三度空间的中国气象学。”

罗漠等人撰文:“涂长望同志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比较全面地研究中国的气团和锋面,对气团的分类提出了新的见解,并注意锋面活动与我国天气变化的关系,研究了中国天气的范式,以《中国的平均气流与锋面的初步研究》、《中国之气团》和《中国夏季风之进退》等为代表作。这些工作对于我国的天气预报实践具有重大影响。”

施雅风撰文:“(涂长望)把中国气象气候放在全球变化视野中观察,他关于气团来源和属性、锋面形成,季风进退,世界大气运动及其在长期预告中国旱涝中应用等论文,都曾引起国际气象学界的瞩目,直到终年。他的学术思想,一直走在世界气象科学界的前列……”

三是对中国气候和东亚环流的研究。

涂长望在中国气候分区的研究中,考虑了干湿情况,首先引入年降水量分布形式,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中国气候分区方案,进一步发展了竺可桢的气候分类研究。1931年竺可桢在“中国气候区域论”一文中指出:“划分中国气候,务必留意分区界限须与一国之天然区域符合”,“在中国之气旋与反气旋范围内,各处所受影响大异,气候区域之决定,应视此范围为准。”即以此两点作为划分中国气候区的界限。并将中国气候区分为8类。涂长望在竺可桢气候区划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发表了“中国气候区域”的论文。

在东亚环流的研究上,涂长望也有独到见解。他充分利用已有的中国气候资料,绘制了中国逐日平均地面气流图,研究了不同气流之间的锋系活动,他又使用仅有的一些探空资料,分析东亚自由大气特点。1944年他与他的学生黄士松一起发表了“中国夏季风之进退”的重要论文。他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真正的夏季风仅由热带海洋气团及赤道海洋气团或其变性气团所致;中国夏季风出现于4月初,结束在10月25日前后,撤退远比推进为速。他首先指出东亚季风的进退有明显的跳跃现象,即阶段性和突变性,表征着东亚季风环流的非线性特点。

罗漠等人撰文:“涂长望同志为了研究中国气候的分区,第一次引入了年降水量分布型式,并结合柯本(Köppen)分类法提出了新的中国气候分区方案,并与郭晓岚合著《Köppen范式的中国气候区域》。他应用当时资料,绘制了我国逐月平均地面气流图,研究了不同气流之间的锋面,同时还利用高空记录,分析了东亚自由大气气侯的特点,写成《中国高空探测的一些成果》一文,发表在德国《自由大气物理学研究汇编》上。”

1949年涂长望着手撰写《中国气候》一书的初稿,后因工作繁忙而终未完成。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于病榻上完成了“关于二十世纪气候变暖的问题”的论文。在此文中,提出了“20世纪以来我国气温的变化就可能进入第三个时期——又一个变暖的时期”的论断,他的这一论断已为后来的实际资料证明是正确的。他高度概括地指出了气温的长期变化的重要特点,此文发表时正值我国华北连续三年干旱之后,人们都关心气候变化的问题,此文的发表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

首任气象局长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涂长望参加了开国大典。他兴奋地对自己的家人说:“人民当家作主了,科学工作者有用武之地了。”

11月20日,涂长望受命筹建全国的气象机构。3天后,他给周恩来总理上书,提出了开展中国气象工作的具体建议。

12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气象局正式成立。

12月17日,中央军委发布了军字第444号主席令,主席任命涂长望为中央气象局局长。涂长望接受了新的使命,开始气象局的组建和规划。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参考文献随后会在本公号上登载,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第一任中国气象局局长涂长望的人生历程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对涂长望先生有所了解,当时的南京气象学院还专门修建了长望塔纪念涂长望先生,后来又有了长望先生的塑像、实验班,等等。作为一名气象工作者,先生的事迹感染了我,先生求学的态度和执着精神鼓舞着我。尽管我们不能够做出如先生般的业绩,但在先生所开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自豪。

艰难求学

1906年10月28日,涂长望出生在湖北武汉汉口的一个崇尚新学而又贫寒的传教士家庭,家中有11个孩子,涂长望排行第三。父亲涂含章,为生活所迫,曾在教堂当厨师,后来成为职业的传教士,是英国循道会的牧师。父亲的工资不高,家里的人口又多,生活非常拮据。母亲汪美珍,受过新学教育,常以伟人故事教育自己的孩子。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危机四伏、社会矛盾迭起的动荡时期,生活的艰难,加之母亲对他的教育,让涂长望萌发了炽热的爱国思想,他立志要奋发图强、振兴中华,追求科学与,为中国人争气,确定了救国救民的宏图大志。

1920年,涂长望考入教会创办的武昌博文中学。

1925年,高中毕业后,涂长望考入华中大学。

1926年秋,涂长望乘坐轮船东下,来到上海。因为政局动荡,华中大学无法开学,他转入上海沪江大学科学系学习。读书期间,他受“五四运动”和北伐革命浪潮的影响,参加过人民群众举行的追悼会及“沙基惨案”后的罢课斗争。

在上大学期间,涂长望的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他和陈立住在一个宿舍。当时陈立已经读三年级,据陈立回忆,涂长望来了,两个人住一个宿舍。涂长望到学校的时候,什么行李也没有带,无奈之下,就和陈立挤在一张小铁床上。后来,涂长望要求单独睡,就睡在小铁床旁的地上。陈立给他提供了一条席子,一条毛巾,一条床毯,这就是涂长望床上的所有物品,条件非常艰苦。

尽管条件艰苦,但涂长望的学习却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学习热情非常高,也很努力,不但认真地学习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必修课,还选修了地理课,这也为他将来从事气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29年9月,涂长望大学毕业,回到了他的母校——武昌博文中学担任教师。

1930年5月,在湖北省官费送派英国留学的考试中,涂长望的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被送往英国留学。从此开启了涂长望求学的新的里程。

留学国外

涂长望首先考入的是伦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经济地理。

1931年,涂长望转到伦敦大学理工学院,跟随沃克(Walker)勋爵学习气象知识。在担任涂长望的老师时,沃克年事已高,所以,只教涂长望长期预报的课程,暑假,他又安排涂长望去德国实习。

沃克是非常著名的气象学家,曾经担任过印度气象局的局长。他所建立的一系列理论,形成了沃克学派,沃克则是这个学派的创始人。业内人士都熟知“沃克环流”。赤道太平洋水温分布是西高东低,西边的印尼与澳洲东部沿岸一带,因海温高气压低而有旺盛的上升气流,气流升至高空转向东与西方。东太平洋海温低气压高,向东流的气流在中至东太平洋的广大高气压区内向下沉降,到达海面再转向西,成为东南信风。这是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循环的主要动力之一。在正常情况下,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成为赤道信风的一部分,当信风到达西太平洋时,受到较暖洋面的影响而上升再向东运行,如此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流。这就是沃克环流,1960年雅各布·皮叶克尼斯(JacobBjerknes)发现该环流,认为这与沃克早期所称的南方涛动有联系,遂命名为“沃克环流”。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重要依据。

涂长望利用师从著名气象学家的契机,认真地钻研沃克的气象理论,并且结合中国的气象资料,于1933年,完成了《中国雨量与世界气候》(ChinaRainfall and World Weather),这篇论文既分析了中国的重要灾害旱、涝的原因,又与世界气候联系起来,表现了高远的见识。他的这一成果为祖国在世界气象科学界争得了荣誉,涂长望获得了伦敦大学硕士学位。他的这篇论文被收入《英国皇家学会论文集》(第4卷第38期,1934年),并被推举为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

涂长望在英国留学期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暴力强占东北三省,留英的爱国学生成立了“反帝救国大同盟”,由杨秀峰领导,涂长望参加了这一组织。经杨秀峰同志介绍,涂长望参加了在英国的中国支部。他在同学组织的辩论会上做了中心发言,痛斥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的谬论。

1933年,涂长望硕士毕业之后,进入利物浦大学,跟随中英庚款董事、地理学院院长罗克士培教授学习地理,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年底,邹韬奋来英国,涂长望在车站迎接邹韬奋,并陪同邹先生参观了英国伦敦。邹韬奋在和涂长望接触的过程中,感觉到他是一位有志青年,并和他进行了交流。涂长望在和邹韬奋接触的过程中,对他将来走上革命道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认识到“近代科学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欧洲科学迅速发展与工业革命密切相关”。

1934年5月,涂长望受“反帝救国大同盟”的指派,和其他5名留学生一起前往苏联,参加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受到了苏联人民的热情欢迎和友好接待,出席了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招待会,接受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救国思想。从苏联回到英国之后,涂长望参加了第三国际领导的秘密革命活动,加入英国华语支部活动。

秋天,他受到了竺可桢先生的邀请,希望他回国工作。涂长望放弃在利物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回到了国内,担任中央研究院气象所研究员。

1935年,涂长望被选为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任学会刊物总编辑,以后就一直参加学会的领导。

风范永存

1956年4月16日,涂长望被批准加入中国,他在当天的日记上写道:“我步入了党的战斗行列,找到了光荣归宿。”

涂长望由于长期带病工作,积劳成疾,1958年开始患脑干瘤,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行动不便,视力模糊的情况下,他依然要坚持工作,由他口述,请人记录的文章《关于二十世纪气候变暖的问题》发表在《人民日报》上。1962年6月9日5时35分,涂长望先生与世长辞,终年仅56岁。

郭沫若参加涂长望公祭大会回到家中之后,对涂长望的怀念之情挥之不去,提笔写了一首七律《挽涂长望同志》刊登在1962年6月《人民日报》上:

同君屡次赋欧游,才干堪推第一流。

肝胆照人风洒脱,心胸涵物韵容休。

戡天志在争,返日戈挥夺自由。

努力一生无懈怠,令人长忆旧渝州。

在1962年中秋政协联欢晚会上,周恩来总理握着涂长望夫人王回珠的手说:“涂长望是好同志,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

中国气象报在涂长望诞辰100周年之际发表社论:缅怀涂长望先生,就是要学习他的科学求实精神和世界眼光;就是要学习他的开拓创新精神和战略思维;就是要学习他的创业精神和务实作风;就是要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和思想。更多的是学习他胸怀大局、高处着眼、低处着手、埋头苦干的风范以及他的远见卓识和干事业的气魄。

涂长望先生是一位才学广博、视野开阔、具有创新精神的知名气象科学家,是近代气象科学的开拓者。他带领广大气象工作者,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全面推进新中国气象事业建设,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开创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新中国气象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爱国、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以科学研究推动气象业务发展的战略思想,他坚持以开放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的胸怀和以合作促进事业发展的思路,至今仍激励看中国气象人在努力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跨越。

涂长望简介

涂长望(1906—1962),1906年10月28日出生在湖北武汉。1929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1931-1933年留学伦敦大学,获硕士学位,1933-1934年在利物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34年应竺可桢先生之邀回国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研究员,先后任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央大学教授。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后,任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1949-1962年任中央军委气象局(后为中央气象局)局长。曾任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和副主席,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理事兼书记,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常委,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外籍会员。中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出色的社会活动家,知名教育家,中国科协和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之一,我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气象事业的主要创建人、杰出领导人和中国近代长期天气预报的开拓者。1962年6月9日,涂长望英年早逝,享年56岁。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参考文献在本公号上登载,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来气象博物馆吧!你能看到这些“国家宝藏”|国际博物馆日

中国气象

国际博物馆日

主题

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

5月18日

是国际博物馆日

今天

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打卡

各地气象博物馆

看看都有哪些有趣有料的展览

↓↓↓

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

北极阁是中国近代气象发祥地,在中国气象界和世界气象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就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北极阁山上,是中国第一个气象专业性博物馆。

北极阁的气象历史悠久,观云测天的历史延续千年至今,富藏深厚的气象文化底蕴。自南朝刘宋始建司天台后,数度设有观象台。1928年政府于古观象台遗址处兴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暨气象台,2010年3月建成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主展馆分古代气象、近代气象、当代气象和现代气象科技展示厅四个展区,凝练介绍了从夏商西周起至清朝前期的中华气象文明史,非常震撼。

中国第一个气象专业性博物馆

C位担当

微型湿度表

1934年,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先生写信给当时在英国留学的涂长望,告诉他国内急需气象方面的高级人才,邀请他回国参加气象研究所工作。涂长望先生立即复函,表示愿意回到祖国,为中国的气象事业作贡献。

涂长望的导师,世界著名气象学家罗士贝先生非常惋惜自己得意门生不能留下来完成博士论文,临行前便送了他一只精美的微型湿度表作纪念,涂先生一直珍藏在身边,建设气象博物馆后,涂长望夫人王回珠捐赠了这件他们最心爱的纪念物。

科普一下:湿度表是测量空气中湿度大小的仪器,即测定空气中水汽含量的仪器。

上海气象博物馆

上海气象博物馆地处上海徐家汇,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百年气象站,集上海气象发展历史、气象文献藏品展示、气象科普互动、爱国主义教育等为一体。

1872年12月1日,徐家汇观象台开始了气象观测。1879年,观象台首次较准确地做出台风预报,揭开了天气预报的序幕;1915年,《申报》首先刊登徐家汇观象台天气预报,开始对公众提供天气预报服务。

从1872年至今,对上海气象进行不间断观测,在战争的炮火中也从未中断

C位担当

手绘台风眼

1879年,徐家汇观象台首任台长能恩斯(1845-1923)发布了一次袭击上海的台风的报告,著有《1879年的台风》一书,当时在没有卫星等先进科学仪器的情况下,根据有限的气象学知识,把台风结构图绘制出来,并且和现在卫星拍摄的台风形态几乎一模一样。

手绘台风眼

● 能恩斯手绘的1879年7月31日台风的台风眼。

营口百年气象陈列馆

营口气象站旧址始建于1907年,1909年底建成使用,它见证了营口气象发展的百年历史,是营口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世界气象组织认证百年气象站以来世界首个以百年气象站为主题的陈列馆。

整个展馆通过历史图片、实物展品、史料书籍、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示、体感互动等多种形式,展示了营口开埠商贸文化、营口百年气象文化和现代气象科技文化。

见证了百年沧桑,其本身就是一本历史书

C位担当

手绘天气图

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气象观测”展厅中,有一张天气图十分醒目,它是1936年4月2日的营口手绘天气图,也是陈列馆的“镇馆之宝”。

尽管这张天气图的纸张已泛黄、四周已烧焦,但上面记录的数据、文字仍清晰可见:上方是1936年4月2日的营口手绘天气图,下方从右到左依次是天气形势分析、营口天气预报以及前一日的营口天气实况,在左下方外缘还印有“关东观测所营口支所”的字样。这张天气图涵盖了天气图绘制与分析,气象观测与预报,反映出当时天气预报是通过每天绘制天气图进行分析而得出预报结论的。

据史料记载,1945年日本战败逃离前焚毁了大量气象资料并掩埋,而这张天气图便是从焚烧掩埋处发掘出来的,它在烈火中逃生,沉睡地下74年,于2019年5月重现天日。

营口手绘天气图

2020年,这张天气图因其特殊的历史意义被评为国家珍贵二级气象档案。

中国台风博物馆

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岛西南面的“浙江防台风第一坝”上,有一座形似舰帆的建筑,这是我国首个以台风为主题的气象灾害体验型科普博物馆——中国台风博物馆。

博物馆一期展馆的一楼展厅,以丰富的图文资料、仪器模型从“认识台风、台风的危害、台风的防御、台风的研究与探索”四大大板块诓释了台风科学,重现了千年风灾史,再现了中国人民防御台风保卫家园的民族精神。

中国唯一一家台风博物馆

C位担当

达因风仪

达因风仪由英国人达因发明,是上个世纪50—60年代气象台站观测瞬时风向风速连续变化的仪器。这台达因风仪原安装于浙江省嵊泗县气象站,用于舟山渔场大风监测预报服务。

科普一下:风向记录,通过风向标的转动获得。

云南气象博物馆

云南气象博物馆位于昆明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太华山美人峰之巅。其前身为云南省立昆明气象测候所(一得测候所),由云南气象、天文、地震事业的先驱者陈一得先生于1927年创办。1937年搬迁至现址,1953年更名为昆明太华山气象站,气象观测业务工作延续至今,现为昆明太华山国家基准气候站。

展馆展示陈一得在自然、人文科学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并结合现代气象探测业务平台,全面反映云南气象发展历程。

展示云南气象发展历史和观测器材的专题类博物馆

C位担当

陈一得手稿图:《航空气象学》

二十二年冬,陈一得先生被云南航空学校聘为航空气象学科的授课老师,因当时云南航校没有航空气象专业的老师,也没有航空气象的专业教科书,陈一得先生接到聘请函以后,就开始自己编写。

在编写《航空气象学》这本书的时候,他多次书信请教了中国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凭借着一颗爱国之心和扎实的理论素养,他完成了《航空气象学》一书的编撰。全书共六编三十一章,紧密围绕影响航空飞行安全的气象条件进行阐述,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探讨又注重实际应用,其许多理论、原理、方法等至今仍在运用,并对云南航空事业做出了贡献。

《航空气象学》

该书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一定贡献。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探测博物馆

是全国首个大气探测博物馆,包含文字展示和实物展示。

文字展示部分简要介绍了气象探测技术的发展历史、气象探测系统的分类、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组成、我国气候观测系统的布局和发展、气象防灾减灾基础知识,以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作用等。

实物展示部分陈列了60余件不同时期里在气象探测各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气象探测仪器,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可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

大气探测领域专业性博物馆

C位担当

空盒气压表

空盒气压表是以变形元件作感应的一种大气压力测量仪器。它以携带方便、测量准确,测压范围广、使用维护简便、无汞污染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气象、军事、航空、航海、农业、测量、地质、工矿企业和科研等领域。

科普一下:

用弹性金属做成的薄膜空盒作为感应元件,将大气压力转换成空盒的弹性移位,通过杠杆和传动原件带动指针。

看完了这些宝藏展品

你对气象知识

有没有一些更加深入的了解呢

欢迎到实地探展哦~

图/文:中国北极阁气象博物馆 上海气象博物馆 营口百年气象陈列馆 中国台风博物馆 云南气象博物馆(通讯员 杨新楼 陈波 周蓉 李振荣)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探测博物 提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