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天秤座

梁颢(梁颢蓝风水大师个人资料)

时间:2023-10-01 09:05:43 作者:隐身守侯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蔡京与“梁中书”除罢之谜

古典小说《水浒传》第十二回,青面兽杨志一怒之下,杀死泼皮牛二,被开封府发配至“北京大名府留守司”,“那留守,唤做梁中书,讳世杰,他是东京当朝太师蔡京的女婿。”后来,小说《金瓶梅》中“梁中书”虽未正式出场,却有进一步的发挥。

“梁中书”的人物原型,应当是徽宗朝重臣梁子美。梁子美,字才甫,大观元年,除中书侍郎,“中书侍郎,旧称中书”,(赵与时:《宾退录》,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0页)“崇宁二年,登进士第梁子美知大名府”,(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二九,《炎兴下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第939页)政和初,梁子美再“知大名府”,“兼(知)北京留守司公事(即北京留守)”,这和《水浒传》中有关“梁中书”仕宦履历的描写若合符节,《金瓶梅》更将故事发生地设定为清河县,清河县隶属东平府,梁子美正是东平须城人。

梁中书影视形象

《宋史》(卷285)将《梁子美传》附于祖父《梁适传》后,含标点符号在内,仅275字,但足以塑造出一个备受诟病的梁子美的形象,“崇宁间,诸路漕臣进羡余,自子美始。北珠出女真,子美市于契丹,契丹嗜其利,虐女真捕海东青以求珠。两国之祸盖基于此,子美用是致位光显。”

《宋史·宰辅表》:“大观元年正月壬子,梁子美自中大夫、试户部尚书除尚书右丞。三月丁酉,梁子美自尚书右丞迁尚书左丞。六月乙未,梁子美加中书侍郎。”(《宋史·徽宗二》载:“六月己未,以梁子美为中书侍郎。”而《宋史·宰辅表》或有误,梁子美加中书侍郎当在六月己未,而非乙未)可谓“超擢”,但梁子美在崇宁、大观之间的“除”与“罢”,无不充满传奇色彩,且迷雾重重,他迅速“光显”,但不久于位,“(大观二年)八月丙申,梁子美自中书侍郎以资政殿学士、正奉大夫出知郓州”,前后执政不足两年。

《宋故少保梁公(子美)神道碑》(以下简称“神道碑”)于近年问世,目前,虽然尚未被有关著作收录,却为解开附着在梁子美仕宦生涯上的诸多谜题提供新的线索,详考梁子美在崇宁末、大观初的一系列“除罢”,似乎都源于他的交游和姻亲关系,却也因此卷入和蔡京集团的权力之争。

宣和元年七月,徽宗以郓州为东平府,而梁子美就出自东平世家大族梁氏,“山东故推梁氏为冠族”,尤以“二魁一相”、“三世尹京”而荣耀一时。(王安中:《南阳伯梁公(彦深)神道碑》,《初寮集》,卷十四,河北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562页)

所谓“二魁”,是指梁子美的曾祖父颢及伯祖固分别在太宗雍熙二年和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考中状元,是北宋唯二的一对“父子状元”,“时论士大夫世俗之美而文誉之显者,以梁氏为盛焉”。(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五八,《屯田郎中知博州梁君墓志铭》,中华书局,1988年,第894页)后人更将梁颢夺魁一事写入“蒙学之冠”《三字经》中,“若梁灏”,“对大廷,魁多士”,其子孙世代登科,簪缨鼎盛,遂有“满堂笏,梁半朝”之称。

“一相”,指仁宗皇祐五年七月壬申,梁子美祖父适“自参知政事加礼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登庸拜相,是为“集贤相”。梁颢、梁适父子都曾知开封府,而崇宁五年,梁子美“兼知开封府事”,(王偁:《东都事略》,卷六六,《梁子美传》)因此徽宗称赞梁氏“三世尹京”,为“搢绅盛事”。(《神道碑》)

“梁氏典学”,但梁适和子美祖孙更以“干才”著称,不过,《神道碑》“为尊者讳”,对世人屡以诟病的“进羡余”、“献北珠”二事,却只字未提。据郭凯冉考证,对“进羡余”及“献北珠”二事,最早且记录最详尽的史籍文献是《东都事略》。(郭凯冉:《宋故少保梁公神道碑》疏证——兼论梁子美与北宋晚期政局》,上海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

所谓“羡余”即地方日常“上供”中央之后的财政盈余,“进羡余”始于唐代,北宋自真宗时就已开始,仁宗时期,“三戎”问题加剧,叠加与西夏连年征战,中央财政更加入不敷出,“进羡余”更加普遍,而熙宁变法以来,“进羡余”愈演愈烈。(吴妙婵:《宋代“羡余”问题研究》,河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梁子美“进羡余”的背景更为具体。崇宁四年,徽宗下诏修建明堂,“仍令胡师文、梁子美各于本部出材,本处据合用造成熟材般辇上京”,(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五,崇宁四年十月己巳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882页)可见,“进羡余”也是梁子美分内之职,执行朝廷诏令,与刻意“以出剩为功”,“以羡余邀幸”,(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五,熙宁四年秋七月戊子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5472页)既不可等而视之,也恐难苛责。

“北珠”是相对“南珠”而言的,品质优良,产自当时辽朝控制下的女真,却为北宋上层社会,尤其是后宫妃嫔所钟爱,于是,辽朝迫使女真进贡“北珠”,再通过辽、宋边境的榷场贸易,转售给宋朝。辽朝显然受益于和宋朝的“北珠”贸易,因此,对女真“责供尤苛”,求之无厌,“女真不胜其扰”,“于是诸部皆有叛意”。(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百二十七,《四裔考四》)这被视为女真起兵叛辽,进而灭宋的重要原因。

崇宁年间,梁子美担任河北都转运使,又称“漕臣”,“(都转运使)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河东、河北、陕西三路地处沿边,都转运使尤为显要,需两制以上重臣资序方可为都转运使,且“令自辟属,各二员”。(《宋史》,卷一百七十六,《职官七》)

宋真宗以后,相继在河北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置四大榷场,和辽朝开展边境贸易。(《宋史》,卷一百八十六,《食货下八》)宋朝虽有专门的职能部门管理榷场,但梁子美既为河北都转运使,作为监司,同样负有管理职责。(《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八之二八》)由其主导包括“北珠”在内的榷场贸易顺理成章,而且,“北珠”很可能也属于河北路“便宜蓄买,以待上令”的“上供之物”,是“在京仓库之数所当办者”,一言以蔽之,亦属梁子美的职责范围之内。

当然,“北珠”贸易的始作俑者还是徽宗及后宫嫔御们的私欲和奢侈,“当中国崇宁之间,漫用奢侈,宫禁竞尚北珠”。(《三朝北盟会编》,卷之三,第20页)史载,徽宗出行“头冠皆北珠装结”,(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驾宿太庙奉神主出室》,中华书局,1982年,第240页)“太妃及中宫(即皇后)”头冠也“饰以北珠”。(李廌:《师友谈记》,中华书局,2002年,第17页)

传世文献大都将“进羡余”、“献北珠”视为梁子美晋升执政的进阶之路,此自是一方面的原因,但绝不仅止于此,详考梁子美在崇宁、大观之间升迁及除罢宰执的时间线,和赵挺之、刘逵起落几乎亦步亦趋,而梁子美和刘逵妻族蒲城章氏同样关系密切,梁子美很可能因此依附赵挺之、刘逵,并因此得以迅速进入朝廷中枢,但很快蔡京复相,随即残酷打压赵挺之、刘逵亲族及其余党,迫于形势,梁子美也黯然离场,转而经略地方。

《神道碑》载,梁子美长女嫁朝奉大夫章援。章援,字致平,元祐三年进士,高中“省元”。章援出自蒲城章氏,是章惇第四子。史称,“宰相郇公、申公、枢密秦公仍世为宰相,高牙巨毂,尊显三朝,百余年间,章氏之有籍于朝廷者,或以文章擅天下,或以才能任事于时,比比有为。”(孙觌:《宋故左朝奉大夫、提点杭州洞霄宫章公(綡)墓志铭》,《鸿庆居士集》,四库全书本,卷三十三)郇公,即仁宗朝宰相章得象,封郇国公,章惇是哲宗朝宰相,徽宗即位之后,封申国公,随即因“定策事”被逐,枢密秦公即章楶,是刘逵岳父。

徽宗初年,梁子美就曾因和章惇的姻亲关系,遭右谏议大夫陈次升弹劾,“(绍圣中)顷缘章惇之亲,擢使湖外”。(陈次升:《奏弹梁子美》,《谠论集》,卷四,中国书店,2018年,第190页)受此舆论影响,梁子美由地处京畿的京西路“(远)徙成都路”,但很快,又“改河北转运副使”。转运使、副均为差遣,而梁子美由京西路“徙成都路”,大概发生在建中靖国元年五月六日至十月十日之间。原因在于,梁子美是因办理“钦圣、钦慈二皇太后山园陵事”得力,而升为京西路转运副使的,钦慈皇太后于五月六日始移葬永裕陵,十月丁酉(即十日)为天宁节,也就是徽宗的生日,在此之前,陈次升已被罢去言职,改任辽贺“徽宗生辰初使及境接伴使”。(陈安国:《谠论集·原序》,第10页)

同一时期,宰相曾布尚在位,因“定策功”而权倾一时,彼时,白时中和赵挺之同为曾布“门下士”。(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十八,中华书局,2004年,第658页)白时中,字蒙亨,安徽寿春人,《宋史》(卷三百七十一)有传。白时中是《神道碑》的作者,和梁子美有姻亲关系,据白时中自称,“绍圣中,先子奉使湖南,与公同僚,相得欢甚,故以二女归公之子”。而“绍圣中”,正是陈次升弹文中梁子美“使湖外”之际,梁子美由成都路改河北路,或许就有白时中的居间运作,但《神道碑》将其归功于梁子美因才干卓著而获徽宗赏识。

宋徽宗

另据《神道碑》,梁子美再因接伴契丹泛使得力,随即“拜户部尚书”。契丹泛使入宋,在崇宁五年三月。(陈均:《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卷二七,中华书局,2006年,第689页)是年,正月甲辰,“刘逵自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加中书侍郎”,同一时期,赵挺之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和刘逵分别为中书省的正、副长官,而梁子美“拜户部尚书”,势必经过二人之手,而这是由元丰改制以来三省的权力结构所决定的,其中,或许就有刘逵的提携。

元丰改制之初,“中书出令,门下审驳,尚书施行”,但元丰五年六月丙辰诏:“自今事不以大小,并中书省取旨,门下省覆奏,尚书省施行。”(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八,中华书局,1996年,第496页)中书省成为唯一拥有“取旨权”的机构,取旨范围就包括重要官员的除授,甚至包括梁子美后来所任尚书右丞、尚书左丞及中书侍郎等执政官的选任。(田志光:《北宋中后期三省“取旨权”之演变》,《河南大学学报》,2018年,第六期)

《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中书省》引《神宗正史·职官志》:“中书省掌承天子之诏旨及中外取旨之事,凡职事官,尚书省自员外郎,门下中书省自正言,御史台自监察御史,秘书省自正字,寺监自宗正、太常丞、博士,国子监自正录,侍从官自待制,带职官自直秘阁,寄禄官自中散大夫,宗室自防御使,外任官自提举官、藩镇节镇、知州,内命妇自掌计,东宫自庶子以上除授皆主之。”

梁子美“自中大夫、试户部尚书除尚书右丞”,其中,“中大夫”为寄禄官,职事官为“试户部尚书”,职事官前带“试”字,意谓职事官高于寄禄官,但无论是中大夫,还是试户部尚书,都属于中书省除授范围之内。尽管哲宗元祐以来,这一制度暂时被打破,但崇宁之后,徽宗致力于恢复元丰法度,虽未有明确史料确证这一点,但赵挺之、刘逵结党,且二人作为中书省正、副长官,势必对梁子美“拜户部尚书”享有绝对发言权。

此外,根据惯例,“诸侍从官授讫三日,举官一员自代。”而户部尚书属“侍从官”序列,《摛文堂集》保留有慕容彦逢撰《试户部尚书刘逵转官制》,(慕容彦逢:《摛文堂集》,卷七,中国台北汉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0年,第244页)考慕容彦逢拜中书舍人在崇宁三年以后,距梁子美“拜户部尚书”相去不远,因此,刘逵举梁子美自代同样也在情理之中,而梁子美正是自试户部尚书除尚书右丞,从而晋升执政的。

当然,梁子美除尚书右丞时,刘逵已罢中书侍郎,并出知亳州,但这并不妨碍继续主政中书省的赵挺之引梁子美为执政以自助,就在同一时期,赵挺之纳傅察为婿。傅察,字公晦,而傅氏同样出自东平须城,和梁子美是名副其实的同乡,其伯祖傅尧俞和梁焘,在神宗时即为同僚,哲宗初期,二人俱属“司马光党”。(《宋史》,卷三百四十一、三百四十二,《傅尧俞传》、《梁焘传》)梁焘属梁子美伯祖梁固一支,与梁子美大约为从兄弟,后来,梁焘再投入刘挚阵营,而赵挺之也被指为“刘挚党人”。

今存《忠肃集》,保留了傅察写给梁子美的一封贺启,其中有“某久辱眷怜”之语,可见傅察和梁子美之间交游已久,据晁公休所做傅察行状,因父亲曾任卫州幕职官,傅察“屡试河北路转运司”,(晁公休:《宋故朝散郎、尚书吏部员外郎、赠徽猷阁待制傅公行状》,《全宋文》,第158册,第106页)卫州隶属于大名府路,其时,梁子美恰为河北路都转运使,河北路都转运司驻司北京,即大名府,(滕子赫:《北宋河北路转运使制度研究》,河北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傅父也可视为梁子美属官,而且傅察和东平梁氏的往来远不止于此,傅察和梁子美的兄弟及子侄辈也有诗文唱和及书信往来。(张瑞:《北宋傅察<忠肃集>校注》,山东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由此,梁子美与赵挺之之间或许也早已暗通款曲。

但是,崇宁五年(1106)十二月戊午,刘逵罢执政,出知亳州;大观元年(1107)正月甲午,蔡京复入相;三月丁酉,赵挺之罢相。“京复相,(刘逵)再责镇江节度副使,安州居住。”(《宋史》,卷三百五十一,《刘逵传》)所谓“居住”,即“谪居”,朝廷指定某人在某州居住,不得随意迁移至它州。由此,蔡京开始打击和报复赵挺之与刘逵的亲族和余党,而这是蔡京对付政敌一以贯之的行为和处事风格。

徽宗即位之后,曾布因“定策功”拜相,极力排挤和打压蔡京,甚至不惜和垂帘听政的皇太后顶撞,也必欲将蔡京逐出京师。(曾布:《曾公遗录》,卷九,中华书局,2016年,第236页)崇宁元年七月戊子,蔡京拜相,崇宁二年四月丙戌,“刑部、大理寺以开封府勘鞫曾布之妻魏氏并子纡、练等交通请赇,具狱来上。”(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二十一,2004,中华书局,第743页)汪藻在为曾纡所作墓志铭中对蔡京的罗织和锻炼有进一步的细节描述。(汪藻:《浮溪集》,卷二十六,《右中大夫、知宝文阁、知衢州曾公(纡)墓志铭,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349页》)

“五月八日,前承奉郎曾纡特送永州编管,承奉郎曾缲特除名勒停,曾布特责授廉州司户参军,依旧衡州安置。时连坐编管、勒停、降官、赎铜者一百五十余人,以开封府奏勘到纡、缲为父任宰相日,受人赂遗钱、银、犀、玉等,为人请求差遣故也。”(《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黜降官五)“勒停”即革职,而“除名”俗称“贬为庶民”,亦即取消士大夫身份,“编管”则是在勒停、除名之后,进一步监视和管制,“安置”意为监视居住。

蔡京此举,显然意在将曾布及其亲属和党羽彻底连根拔起,以斩尽杀绝、斩草除根,决不允许他们有朝一日卷土重来,继续威胁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又兼杀一儆百,预先警示那些潜在的挑战者。

蔡京

崇宁五年十二月戊午(二日),刘逵甫一罢政,蔡京便故技重施,掀起“苏州钱狱”,对此,章楶孙婿孙觌在为章楶第三子綡撰写的墓志铭中写道,“中书侍郎刘逵,秦公(即章楶)婿也,(蔡)京怀之未发”,“未几,公弟綖以飞语闻,章氏一网尽矣。”(孙觌:《鸿庆居士集》,四库全书本,卷三十三,《宋故左朝请大夫、直龙图阁章公(綡)墓志铭》)

接下来,一大批和刘逵及章氏一族往来的官员被连坐,遭惩处:

(崇宁五年十二月)八日,朝奉大夫、司勋郎中周彦质罢送吏部,王云追夺逐次所推恩例,毛滂、翟汝文、元时敏并送吏部与监当。皆以章綖盗铸连坐也。十五日,金部员外郎范域、秘书省著作佐郎王寀,并与在外合入差遣。以言者论域、寀出入刘逵之门,内为腹心,外作羽翼,故黜之。

大观元年二月十八日,吏部侍郎白时中降一官。以言者论其申请废内外辟举之法,兼阳借元丰之名,阴排绍圣之政故也。(《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黜降官五》)

三月丁酉,赵挺之罢相。“蔡京怨刘逵,会苏州盗铸钱狱起,京欲陷刘逵妇兄弟章綖”,“(九月)丙申,刑部奏,苏州重行制勘所勘到承奉郎、西安州签判章綖盗铸事。诏章綖除名勒停,刺面,配沙门岛。”(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二十七,中华书局,2004年,第918页)

五月九日,责中大夫知亳州刘逵为镇江军节度副使,安州居住。……朝请大夫、直龙图阁、知应天府张询落职,添差监高邮军盐税。询……不觉察章綖载盗铸钱入境故也。

(大观三年正月)十日,十日,翟汝文落直龙图阁,以臣僚言附会刘逵,迹状显著,众所愤疾也。(《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黜降官五》)

白时中、毛滂、翟汝文、张询等人,罪名不一,但毛滂、翟汝文同属刘奎阵营,(《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二十六,第898页)翟汝文很可能还是意在中伤蔡京的“张怀素狱”的主使者之一,而张询是章惇妹婿,属章氏亲族,而白时中相继被黜责,应该也与刘逵有关,只是名目不同而已。另外,尽管尚未有史料证实梁子美和翟汝文交游,梁子美和翟汝文有着共同的朋友圈,即和翟汝文一样受知于苏轼的慕容彦逢,今存《摛文堂集》中,慕容彦逢和翟汝文、梁子美都多次唱和,梁子美与翟汝文交游亦在情理之中,因此,从种种迹象来看,梁子美和赵挺之、刘逵关系密切,势必为蔡京所知。

大观元年三月丁酉,赵挺之罢相;五月癸丑,赵挺之卒。(《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二十七,第914页)七月,追所赠司徒、落观文殿大学士。史称,“始,挺之自密州徙居青州,会蔡京之党有为京东监司者,廉挺之私事,其从子为御史,承旨意言挺之交结富人。挺之卒之三日,京遂下其章,命京东路转运使王旉等置狱于青州鞫治,俾开封府捕亲戚、使臣之在京师,送制狱穷究。”(《宋宰辅编年校补》,卷之十二,第738页)

尽管在针对赵挺之、刘逵亲戚、余党的“苏州钱狱”等疑案中,因附丽赵挺之、刘逵而获执政的梁子美暂时躲过一劫,但时隔不久,一系列针对梁子美兄弟及其他亲戚的弹劾案,便接踵而至,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逼退梁子美才是蔡京党人的最终目标。

“(大观二年)八月十五日,诏梁子挺、子直、子恕、子博并罢见任,以臣僚言其兄弟资序未及,皆除监司、守倅,未闻绩效而骤进故也。

二十六日,开封府工曹参军宋彧复换西京作坊使,大理寺主簿程贻孙送吏部与监当差遣。以言者论彧为梁子美鹰犬,陵骜不逊。彧,子美妻之兄弟之子,初不亲文墨,自小使臣换文资,二年之间官至朝散郎。〔贻〕孙以父事子美,母事子美之妻,自称曰末男。子美妻死,为制服行丧,违犯律条,事在不齿。故皆黜之。”(《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黜降官五》)

“梁子挺、子直、子恕、子博”皆梁子美兄弟辈,这些案件的矛头所向,宦海浮沉多年的梁子美自然心知肚明,形势所迫,自己主动求退无疑才是明智之举。“八月丙申(十九日),梁子美自中书侍郎,以资政殿学士、正奉大夫,出知郓州。”只可惜,梁子美除罢宰执的所有制书,俱已不存,今人再也无缘从中一窥其中究竟。

当然,梁子美之所以能全身而退,似乎还是和姻亲有关。据《神道碑》,梁子美第三女嫁给苏辙长子迟。清道光四年,郏县知县李虎臣为苏迟妻梁氏重立墓碑,另外,康熙二十三年《郏县志》(日本内阁书库藏本)收录苏迟所撰《安定梁氏墓志铭》记载,“中书(即梁子美)娶翰林学士宋公白之曾孙”,(转引自刘继增、于海峰、刘彩平:《子瞻不保其丘墓乎?——苏轼侄媳梁氏墓志铭的久佚与再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0期)而《神道碑》仅称,“公之配文安郡夫人宋氏,赠福国夫人,先公十七年卒。”这一点,也可由上引“(宋)彧,子美妻之兄弟之子”间接证实。

但据笔者考证,《郏县志》所收《墓志铭》明显有误。罢政后,梁子美先出知郓州,改定州,政和初,再知大名府时,苏轼门人王安中入其幕府,和梁子美时有唱和,并为梁子美叔父梁彦昌撰写神道碑,在《(代梁帅)祭宋龙图文》中,称“夤缘及我,早从公游。姻娅通家,情文相投”。(王安中:《初寮集》,卷十四,河北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569页)因知大名府,同时兼大名府路安抚使,安抚使又称“帅臣”,因此,祭文称梁子美为“梁帅”,而祭文中的“宋龙图”显然出自梁子美妻族,但从开篇“昔元宪公暨其仲氏,鸿笔大典,焜照一世”,可知此“宋氏”决非彼“宋氏”,梁子美之妻宋氏其实是宋庠之曾孙,而非“宋白之曾孙”,事实上,娶“宋白之曾孙”的另有其人,即梁子美的伯父梁彦回。(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五八,《屯田郎中知博州梁君墓志铭》,中华书局,1988年,第894页)

宋白,字太素,初谥“文宪”,后改“文安”,《宋史》(卷四百三十九)有传,而宋庠,初名宋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宋庠,更字公序,谥“元宪”,《宋史》(卷二百八十四)有传。宋庠状元及第,仁宗皇祐元年拜相,和弟宋祁俱有文名,合称“二宋”,宋祁更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被誉为“红杏尚书”,只有“二宋”才符合祭文中“昔元宪公暨其仲氏,鸿笔大典,焜照一世”的描写。进一步考证可知,祭文中的宋龙图,实为宋庠之孙、宋充国之子宋乔年。宋乔年,字仙民,曾以龙图阁学士、知河南府,“女嫁蔡京子攸”,(《宋史》,卷三百五十六,《宋乔年传》)而梁子美之妻宋氏很可能是宋乔年的侄女。

或许,因为梁子美和宋乔年,进而和蔡京的姻亲关系,以至于梁子美虽遭罢政,但毕竟全身而退,可他的女婿章援却没有如此幸运。大观四年六月,“章惇死党”张商英拜相,很快,章惇便获朝廷追赠,但其子章援,也就是梁子美的女婿,随后却因言获罪。“(大观四年八月)十五日,知湖州章援除名勒停,时父惇追赠观文殿大学士,援表谢乃曰:‘先臣辅政于元丰之间,前后六年;当轴于绍圣之初,始终七载。神宗皇帝立子以长,故守死以奉凭几之言;哲宗皇帝爱弟惟均,故条陈以听东朝之命。’其言多文饰,故有是命。”(《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黜降官五》)

林大清华录取通知书成网红 古代科举是怎么揭晓成绩的呢?

本周,北京市正式开始本一批次的录取工作,而一部分考生已经在提前批录取中“捷足先登”,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从古至今,“金榜题名”都是每位考生的梦想,“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对他们来说,考试结果的揭晓是人生的重要时刻。如今,考生们可以从网络上查到自己的录取结果,学校也会寄出意义非凡的录取通知书,那么,古代科举考试究竟采用什么方法来公布结果呢?

作者:刘疆

光绪二十年金榜局部图,现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唐代公布进士科录取名单 进士原指诗赋考试优胜者

古代科举考试的结果主要通过“放榜”的形式公布,也是“金榜题名”这一成语的来源。放榜也称“放牓”,即通过张贴榜文的形式公布考试录取结果。在古代,放榜日可谓是书生们的重要节日,唐人黄滔曾作《放榜日》一诗赞曰:“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标名出曙霞。白马嘶风三十辔,朱门秉烛一千家。”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建立完善,《新唐书·选举志上》记载了唐代科举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其中明经科和进士科最为重要,前者考经文(“帖经”)及时策,后者主要考诗赋。相比于范围较为固定的明经科,进士科及第较难,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其结果的公布也就得到了更多关注。进士科发榜的时候,榜文会张贴在礼部南院(贡院的东墙)上,据《唐摭言》记载:“南院放榜,张榜墙乃南院东墙也,别筑起一堵,高丈余,外有壖垣,未辨色。即自北院将榜就南院张挂之。”这张榜由四张竖着的黄纸写成,因此称为“金榜”。唐代以后,各朝代基本延续了张贴“金榜”的发榜方式,只不过随着录取人数的增加,纸张数也随之增加了。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确立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每级考试的结果都会发榜,其中通过乡试的称为举人,通过会试的称为进士,最终通过殿试确定进士的名次。清代的乡试是省内考试,也是淘汰率极高的一个环节,其放榜过程也是万众瞩目。据《清稗类钞》载,清代乡试榜单公布时,“自第六名拆弥封,以至榜末,每拆一卷,先送本房官,房官照举子卷面姓名,以蓝笔书两长条,交监试主试阅过,始发省事吏,省事吏交写榜吏书之。自朝至夕毕,别自第五名倒写至解元,每写一名,易满堂灯烛一次。至是时而人声嘈杂,如鼎沸,如火警,如乱兵之入城,如夕鸦之归林”。由此可见,这一过程颇具悬念性与仪式感,每写一个名字,都要更换一下屋里的红烛,而屋外等着看榜的围观群众更是心潮澎湃。

科举结果会对个人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每个观榜考生面对结果的时候,难免会情绪失控。《唐摭言》便记载了元和六年一次监生撕毁榜文的事件,礼部只好“以虚榜自省门而出,正榜张亦稍晚”,暂时控制一下场面。此外,“金榜题名”也可能伴随着“洞房花烛夜”,明代冯梦龙的《古今谭概》还描述了一种“榜下捉婿”的现象,豪门权贵直接在放榜的时候强招新中进士作女婿,足见进士科名的价值。

传明代仇英《观榜图》局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皇帝“唱名”公布殿试结果 中举通知书被称作“捷报”

除了张榜公布外,对于高中进士的,国家还会贴心地送上“录取通知书”。《开元天宝遗事新进士每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于家书中,至乡曲亲戚,例以声乐相庆,谓之喜信也。”到了宋代,录取通知书“以素绫为轴,贴以金花”,称为“金花帖子”。明清时期则将录取通知书称为“捷报”,上面会写上中举人的姓名以及考取的名次,由专门的报录人敲锣打鼓地送到中举人的家中,“范进中举”的故事便生动描绘了这一场景。范进因为中举而发疯,还有人因为被录取而“起死回生”。据《坚瓠集》记载,嘉靖初年有位叫李镇的人,晚年得子,“课其学业,日以显扬期之”。及发榜日,李镇本“绝气一二日矣”,待到报捷者登门宣布其子高中,李镇竟“忽惊起而问之”,多活了两年。

不光有录取通知书,为了表示对殿试的重视,古代还会采取由皇帝亲自“临轩唱名”的方式公布考试结果。“临轩唱名”始于宋太宗,据《宋会要辑稿》记载:“雍熙二年三月十五日,太宗御崇政殿试进士,梁颢首以程试上进。帝嘉其敏速,以首科处焉。十六日,帝按名一一呼之,面赐及第。唱名赐第,盖自是为始。”当年共得进士二十五名,宋太宗按名次逐一呼出每位登第者的姓名,这一举措突显了皇帝对科举选才的重视。自此以后,皇帝临轩唱名赐第之制一直沿续下来,其仪式也逐渐制度化。

随着后来录取人数的增加,再由皇帝一一唱名不太现实,就改成了皇帝象征性的呼出前三名的进士,即状元、榜眼和探花,其余的由官员代为传唤,称为“传胪”或“胪传”。宋代赵升《朝野类要》记载:“唱名,谓之胪传,圣上御殿宣唱,第一人第二人第三人为一班。其余逐甲,各为一班。”

明清时期基本上延续了宋代的规制,据《清史稿·礼制》记载,传胪当天,皇帝在太和殿接见新科进士,新进士们要换上公服,带上“三枝九叶顶冠”,站在朝班之末等候。百官行礼后,由鸿胪寺的官员引领进士就位,跪下听传。之后会分别念到第一甲三名进士及第,也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姓名,这三个人都要出班前跪谢恩。后面的第二甲和第三甲分别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不用单独出班,只需要一起行三跪九叩礼即可。传胪完成后由礼部的官员高举金榜领路,“诸进士出左右掖门,置榜龙亭,复行三叩礼。”最后金榜还会在东长安门外张贴三日,然后再交回内阁。

明代徐显卿所绘《宦迹图·琼林登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官方编纂名册以表彰进士 十二天内全国闻名

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进士,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然而,固定张贴的“金榜”、送达到家的“榜帖”乃至皇帝在殿上的呼名,都没办法将他们的名字传遍各地,于是便有了刊印的“进士名录”。唐玄宗时就有人自发编撰进士名录,《封氏闻见录》记载:“好事者纪其姓名,自神龙已来迄于兹日,名曰《进士登科记》,亦所以昭示前民,发起后进也。”唐宣宗之后,开始由官方编次《进士登科录》,《东观奏记》载,“敕:‘宜付翰林,自今放榜后,并写及第人姓名及所试诗赋题目,进入内,仍仰所司逐年编次。’”

宋代有官方编撰的《进士小录》,《宋史?选举志》记载:“缀行期集,列叙名氏、乡贯、三代之类书之,谓之小录。”明清时,则由礼部刊刻官方的《进士登科录》,上面包括玉音、荣恩次第、进士家状、御制策问及进士对策五部分,内容主要是皇帝的圣旨、进士们的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以及殿试的试题和前三名的回答等。《登科录》刊刻完成后,先呈交给皇帝御览,之后除颁发给该科进士外,还要发给在朝官员每人一份。明代何乔新《书进士登科录后》记载:“国朝故事,进士释褐之后,礼部录读卷、执事之臣氏名与诸进士家状并及第三人之对策,刻之为《登科录》。既进御,乃颁在朝群臣及诸进士以布于天下。”此外礼部还会在北京孔庙内立碑,刻上每科进士的姓名,称为“进士题名碑”。

这些新进士的名录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在全国各地迅速传播,唐《通典》载:“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浃辰就是十二天,也就是说十二天内,新科进士们就已经名闻天下了。而那些不幸落第的考生,对他们则会报以无比的艳羡,《封氏闻见录》记载:“进士张繟,汉阳王柬之曾孙也。时初落第,两手捧《登科记》顶戴之曰:‘此千佛名经也。’其企羡如此。”

天一阁藏明代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

(原标题:古代科举如何揭晓结果)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77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东湖高新区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开班

5月25日下午,东湖高新区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光谷科技大厦举办,旨在帮助外贸企业充分用好政策工具,并借助数字经济、网络媒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培育外贸增长动能,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国际贸易风险呈上升趋势,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涌现,加上新冠疫情叠加,物流成本和供应链遇到极大挑战。

本次专题培训将在5月至8月以线下开班、园区巡讲、线上授课、云展活动、企业帮扶等形式展开,邀请海关、税务和外贸领域的专家为高新区内的外向型企业提供RCEP、海关AEO认证、传统外贸转型、数字化营销、数字赋能、跨境电商等系列培训课程帮扶服务;并邀请有关专家和外综服、中信保、金融、税务、知识产权等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的授课培训及服务;宣讲中央、省、市、区外经贸政策,把为高新区外贸企业助企纾困措施落实到位;同时,还将组织企业通过网络云展参加“2022德国汉诺威工业展”与展会采购商开展贸易洽谈等活动,助力企业抓市场、抢订单。

据介绍,东湖高新区外贸经济总量占全省三分之一、武汉市一半以上,是湖北省外向型经济发展主阵地,为全省扩大开放作出积极贡献。

开班仪式上,武昌海关关长汪周武宣讲了海关部门支持外贸稳定增长政策措施,从全力提升通关效率、实施便捷高效的税收征管模式、开展业务集约化管理、全面实施综保区定制式措施等五个方面,介绍了武昌海关在为企业出口降低门槛、减少费用、提升时效上的举措。据介绍,眼下武汉通关效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武昌海关减免税占全省80%。

最后,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开展了主题为“全球贸易时代CAI与RCEP背景下外贸发展新格局及战略机遇”的演讲。他表示,全球贸易时代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自由化、便利化、灵活化、数字经济化、公平竞争、市场准入和投资优化等协定新特征的出现,将为打造中国开放型经济的“3.0版本”提供重要启发。宏观来看,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的指导下,中国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际国内两种资源,高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成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扩大更大范围领域和层次开放;微观来看,这也将推动中国企业布局的转移和拓展,进行增值能力升级、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等变革。

(湖北日报实习生梁颢蓝、通讯员栾海涛)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2020红双喜第四季打球吧孩子青少年赛湛江站秩序册

2020年红双喜

第四季打球吧孩子青少年羽毛球赛

湛江站竞赛规程

一、指导单位:

湖南广播电视台

二、主办单位:

先锋乒羽频道

三、赛事总冠名:

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

四、承办单位:

广东睿羽体育俱乐部有限公司

广州火乡文化活动策划有限公司

五、指定器材:

上海红双喜股份有限公司

六、特别赞助:

上海伏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玉宇帆运动休闲服饰

众一妙坤筋骨冷风凝胶

七、协办单位:

湛江日报社

八、比赛时间: 10月17 日—18日

九、比赛地点: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龙平南路9号湛悦羽毛球馆

十、比赛组别及项目:

分站赛为单项赛,按照年龄分为四个组别:

1、小学一组(参赛年龄6-7岁,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出生)

参赛项目:单打、双打(此组别比赛项目不分性别)。

2、小学二组(参赛年龄8-9 岁,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出生)

参赛项目:男单、女单、男双、女双。

3、小学三组(参赛年龄10-12岁,2008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出生)

参赛项目:男单、女单、男双、女双。

4、初中组(参赛年龄13-15岁,2005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出生)

参赛项目:男单、女单、男双、女双。

十一、竞赛办法:

(一)竞赛规则:采用中国羽协审定的最新《羽毛球竞赛规则》和世界羽联公布的最新规则。

(二)第一阶段采用分组循环(根据报名人数决定分组数目)。第二阶段比赛淘汰赛(录取名次根据报名人数另定)。

(三)记分方法:

1、小学一组、小学二组:比赛采用一局定胜负、一局31分,每球得分制,31分封顶,不进行加分。(当一方运动员的分数首先到达16分时交换场区)

2、小学三组、初中组: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定胜负、每局15分,每球得分制,决胜局到8分双方交换场地。每局比赛皆为15分封顶,不进行加分。

(四)弃权和罢赛

1、弃权

在一场比赛进行中,运动员凡因伤病或其它原因不能继续比赛者按该场比赛弃权论。一场比赛,运动员迟到15分钟,判该运动员该场比赛弃权。

2、罢赛

比赛中运动员应服从裁判,有异议可通过临场裁判员向裁判长反映,对裁判长的裁决仍有异议者,可向组委会提出申诉。运动员或各代表队不论什么原因造成比赛不能进行或中断比赛,临赛前拒绝出场,赛后拒绝领奖等,超过5分钟者(经劝解说服教育工作后计算时间)为罢赛。赛场一旦出现罢赛运动员或运动队,组委会有权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罚。

3、希望各参赛运动队认真比赛。为了严肃赛风赛纪,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对在比赛中有弄虚作假、无理取闹、拖延比赛、干扰比赛、罢赛等行为的参赛队及运动员,我们将根据《全国体育竞赛管理办法》、《全国体育竞赛赛区工作条例》、《违反<全国体育竞赛赛区工作条例>的纪律规定》及羽毛球竞赛规则,结合本次比赛竞赛规程的有关规定给予运动员取消比赛资格、比赛成绩,乃至禁止参赛等处罚。

十二、参赛办法

(一)运动员报名时须明确每名运动员的监护人或代理监护人(例如:领队、教练)及联系方式,如若信息不全或虚假,组委会有权取消运动员的参赛资格,且不承担任何责任。

(二)每名运动员最多可报二个单项的比赛。(不得跨年龄组配对)

(三)运动员差旅、食宿及医疗等费用自理。

(四)报名

1、报名时所有参赛队员须注明代表“个人”或“单位”。

2、所有报名选手须身体健康。

3、承办单位将统一为参赛运动员办理比赛期间的意外伤害保险(需在报名时提供个人身份证号、姓名等必要信息方能给予办理)。

4、报名费:120元/项。

5、运动员报到时,需要提供身份证原件或户口本原件,才可领取参赛证。

(五)运动员差旅、食宿及医疗等费用自理。

十三、比赛奖励

1、对各组别的前四名进行奖励,主办方和承办方提供获奖证书以及奖品。

2、任意组别获得前四名的选手,获得参加总决赛的资格。

十四、对参赛人员的要求

(一)参赛人员要坚持“安全第一、参与第一、团结第一”的原则。参赛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患有影响运动的疾病者不能参赛。比赛期间如因身体健康原因发生意外事故,组委会不承担任何责任,报名时监护人须填写责任书。

(二)参赛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相应组别的比赛,如发现年龄失实或冒名顶替,将取消其比赛资格及全部成绩,按照中国羽协有关规定处理。

(三)所有报名参赛的运动员必须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护照,每场比赛前裁判员现场将进行查验。

(四)先锋乒羽频道将对比赛进行网络直播,为确保直播安全,所有参赛选手需配合裁判长参赛,严格遵守比赛流程。

(五)先锋乒羽频道将对部分表现优异、个性突出的选手进行推广宣传,选手及其监护人需积极配合此项工作。

十五、裁判员

裁判长、编排长、裁判员由承办单位选派。

十六、注意事项

(一)大会设仲裁委员会,参赛人员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申诉,应由参赛队领队以书面形式报仲裁委员会,同时交纳申诉费500元。

(二)未尽事宜由组委会赛前下发补充通知。

十七、组织机构

(一)竞赛组

组长:林元睿

组员:谢富玲 何沁洋 刘 哲 冯学智 卢明慧

(二)裁判组

裁判长:周文强

编排长:张源丰

裁判员:庞国伟 文华兴 杨从校 邓震平 蔡志恋 李国彬 邓少毅 温锦州 李波霖 湛满深 郑龙湾

检录处:李新勇 黄智强

(三) 仲裁委员会

郑俊 周克俭

(四)宣传组

组长:郑俊

组员:李云典 蒋少凡

(五)后勤组

组长:麦沃

组员:陈志洪 李伟凡

(六)医疗保障

十八、参赛人员名单

小学一组:

男组单打:吴承泽 戴梦瑶 夏宁楷 邹笔帆 贺靖昊 伍盺睿 林靖羿 陈嘉铨 陈宗泽 蔡心杰 杨靖轩 潘芊宇

男子双打:1蔡心杰 杨靖轩 2陈嘉铨 陈宗泽 3伍盺睿 戴梦瑶

小学二组:

男子单打:王梓权 陈星宏 严志翔 梁晟烨 张朝旭 陈子逸 张书豪 冼泽

黄 史可凡 林睿新 叶文锬 何昊永 苏晖杰 孙云熙 吴子恒 陈宸 段聿聪 罗睿翔 黄秦铭 陈祥浩 何奇倬 庄晓旭 周宇浩 张宇潼 蔡乐儿 吴其龙 张铭枫 叶子扬

男子双打:1王梓权 梁晟烨 2吴子恒 苏辉杰 3林睿新 孙云熙

4冼泽 黄 5周宇浩 张宇潼 6蔡乐儿 吴其龙 7张铭枫 叶子扬

女子单打:李泓蓓 李泓静 郑芷姗 孙畅 马楸雯 周韵 刘思哲 潘宣华 叶子萱

女子双打:1李泓蓓 李泓静 2潘宣华 叶子萱 3孙畅 马楸雯

4张舒婷 黄彤彤

小学三组:

男子单打:戴宁 崔烨彬 万浩宇 蒋振鸿 林显奇 曾天栩 黄柏源 崔程海

李智睿 肖泓轩 冯浩铭黄凯伦 贾梓灵 郑国栋 刘星宇 张俊聪 叶知讯 尹天佑郑杰文 陈高 黎咏鑫 曾俊才 苏扬泰 林奕君 张锐 朱铿霖 陈鹏任 吴翰霖 吴润峰 陈震林 夏若珉 刘语乐 孙致远 柳权 黄英杰 李嘉乐 卢子轩 林子舜邱博灏 蔡心强 魏永斌 谭东昊 林俊伟 阮泓璋 徐振耀 刘子文 许宇涛 陈嘉鸿 唐国程 和君霖 李辛洋 陈一舟 邱奕钧 邱宇宁 冯致博

男组双打:1戴宁 崔烨彬 2 蒋振鸿 林显奇 3黄柏源 刘子圣 4万浩宇 崔程海5肖泓轩 冯浩铭 6郑国栋 朱铿霖 7刘星宇 张俊聪 8伍子健 梁德熙 9贾梓灵 叶知讯 10 陈高 黎咏鑫 11白子祥 陈永浩12 夏若珉 陈震林13吴煌彬 陆礼霆 14吴润峰 刘语乐 15卢子轩 林子舜 16邱博灏 蔡心强 17许宇涛 陈熙睿18 李辛洋 陈一舟19邱奕钧 邱宇宁

女子单打:潘意学 梁嘉睿 吴咏静 高熙雯 唐嫣 余芷涵 庞雯蓝 杨予童 张雅琪 陈姿欣 赖证悦 黄睿婧 黄月浠 严嘉蕙 卢子琪 林子钰 倪漫茵 邵子慧 梁成琳 陈虹冰 李欣璇 陈善美

女子双打:1潘意学 杨予童 2高熙雯 吴咏静 3余芷涵 赖证悦4张雅琪 梁嘉睿5卢子琪 林子钰 6倪漫茵 邵子慧7严嘉蕙 黄睿婧

初中组:

男子单打:吴昭逸 张俊铭 郑炳江 郑炳涛 钟永炫 何俊贤 李瑞涛 吉翔

陈泓栩 梁敬泓 梁颢耀 张思杰 陈俞孚 梁浩泷 吴栩翔 梁珏滔 郑增颜 张志锋 潘浩霖 李翔 杨钰龙 陈肯

男子双打:1张俊铭 吴昭逸 2郑炳江郑炳涛 3钟永炫 李瑞涛 4何俊贤 陈肯5李翔 杨钰龙

女子单打:赖彤欣 吴雨轩 严嘉嫣 陈思怡

女子双打:1严嘉嫣 陈一语 2陈彩霞 苏芷越 3陈思怡 窦苑萁 4梁喜凤 高彩云

十九、赛程安排

整理编辑 | 锋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