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猪

四十岁是什么年(四十岁是什么年华)

时间:2023-10-05 02:14:08 作者:孤僻成性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古代人各年龄段的雅称和一些其他常识

汤饼:出生3天,邀亲友吃“汤饼筵”

襁褓、赤子:未满周岁的婴儿

初度:周岁

生小:幼年

孩提:2~3岁幼童

垂髫(tiáo):童年,3、4岁~8、9岁,(古时童子未冠时,头发下垂)

始龀(chèn):童年(儿童换牙,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根据生长发育规律,一般女孩7岁,又称“髫年”;男孩8岁,又称“龆(tiáo)年”)

黄口:10岁以下孩童

总角:8、9岁~13、14岁(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结,形似两个羊角)

教数之年:9岁

外傅:10岁,出外就学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女子13、14岁

及笄:女子15岁,也称“既笄”“笄年”(女子结发,用笄贯之,可许嫁)

摽(biào)梅之年:女子到了出嫁的年纪

待年:女子成年待嫁,也称“待字”(也谓男子等待年老致仕)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舞勺之年:男子13~15岁(古代男孩学习勺舞(文舞),文舞是古代宫廷雅乐舞蹈之一,用于宫廷典礼与郊庙祭祀,歌颂帝王以文德治天下)

束发:成童(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一般年15始称成童。)

志学之年:15岁

舞象之年:成童,男子15~20岁(古代男孩学习武舞)

弱冠:男子20岁(行冠礼,戴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

及冠:男子20岁(古代男子年20,便要在宗庙行加冠礼。冠礼由其父或兄主持,并由指定贵宾为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首先加用黑麻布材质的缁布冠,表示从此有了参政的资格,能担负起社会责任;再加用白鹿皮做的皮弁(biàn),即军帽,表示从此要服兵役以保卫社稷疆土;最后加用红中带黑的素冠,是古代通行的礼帽,表示从此可以参加祭祀大典。礼毕,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赐上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希望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强壮:40岁

知天命:50岁,又称“知命”(古以50岁为“艾”)

皓首:老年,也称“白首”

花甲:60岁,也称“耳顺”(古以60岁为“耆(qí)”)

古稀:70岁

从心之年:70岁

悬车之年:70岁(古人一般至70岁辞官居家,废车不用)

朝枚之年:80岁(疑似“杖朝之年”传播过程中错抄)

耄耋(màodié):80~90岁

鲐(tái)背:90岁,长寿老人(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冻梨之年:90岁(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

黄发:长寿老人

期颐:100岁

双稀:140岁,也称“双庆”

〖杖家之年:50岁(年过50可以在家里拄拐杖)

杖乡之年:60岁(年过60可以在乡邑里拄拐杖)

杖国之年:70岁(年过70可以拄拐杖在都城、国都内行走)

杖朝之年:80岁(年过80允许撑着拐杖入朝)〗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日,家里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还历寿:61岁寿辰(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

喜寿:77岁寿辰(草书“喜”字形似竖写的“七十七”)

伞寿:80岁寿辰(草书“伞”字形似“八十”)

半寿:81岁寿辰(“半”字可拆为“八十一”)

米寿:88岁寿辰(“米”字拆开形似“八十八”)

白寿:99岁寿辰(“百”字减“一”为“九十九”)

茶寿:108岁寿辰(“茶”字的草字头为双“十”,相加即“二十”,下边为“八十八”,上下相和即为“一百零八”)

上寿、中寿、下寿:60岁、80岁、100岁(说法不一,《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附:

怨女、旷夫: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女子、男子(《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朱熹集注“男子以女为室,女子以男为家”)

我国风俗中,因对应孔孟去世年龄,常避讳73、84这两个年岁

花甲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2023年3月17日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正确答案 蚂蚁庄园最新答案今天

小鸡宝宝考考你,“花甲之年”指的是多少岁?2023年3月17日支付宝蚂蚁庄园小课堂正确答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花甲之年”指的是多少岁?

60岁

50岁

正确答案:60岁

答案解析:

花甲之年是60岁。

10岁以下黄口,10岁称为髻年,13-14岁(女)称为豆蔻年华,15岁(女)称为及笄之年,16岁(女)称为碧玉年华,30岁(女)称为半老徐娘,20岁(男)称为弱冠,30岁(男)称为而立之年,40岁(男)称为不惑之年,50岁称为知命之年、半百,60岁称为花甲,70岁称为古稀,80岁称为杖朝之年,80-90称为耄耋之年,100岁称为期頣 ,人瑞。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