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运势

峻的男孩名字意思(峻字的最佳配字)

时间:2023-10-16 05:20:44 作者:浮生若梦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尚书》起名,满腹经纶、温润如玉的男孩名,个个有气质

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尚书》千古名句,一句比一句经典,富含人生智慧!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出自《尚书·大禹谟》。

帝德应当使政治美好,政治在于养民。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德在于把政治美好化,而如何处理好政治就在于如何治理人民。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核心还是人民。这一段话中所谈到的“善政”,与儒家主张的“德政”、“仁政”是同一意思,就是造福于民的政治。大禹时期,如何团结众多的部落,使其能够“宾服于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出自《尚书·周书·旅獒》。

明白道理是不困难的,而付之行动是很困难的。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出自《尚书·仲虺之诰》。

善于请教别人收获就多,自以为很聪明对人不谦虚,所得就少。遇事多问的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会使自己知识贫乏。喜好向别人提出问题,虚心求圾暗,自己的知识就会的彼岸丰富。如果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知识就会变得贫瘠。古人也有不耻下问的训诫,就是说不好以向别人请教问题为耻辱,哪怕是职位比自己低的人。

从《尚书》里起满腹经纶、温润如玉的男孩名

古代乃至近代,人们对于取名都是很看重的。在以前,人们取名时非常喜欢引经据典。如唐朝丞相杜如晦名字出自《诗经》的《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北宋词人周邦彦名字出自《诗经》的《郑风・羔裘》“彼其之子,邦之彦矣。”近代诗人戴望舒名字出自《楚词・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取名时引经据典的例子不胜枚举。让我们看看从《尚书》中取名有哪些好名字。

今如

出自《尚书•西伯戡黎》:大命不挚,今王其如台。

「今如」顾名思义,就是「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表达对美好的祝愿和期盼。「今如」在本文中是反问句,是说:现在该怎么办?引申男宝宝善于思考,热衷提问。寓意男宝宝稳操胜券、稳扎稳打、胸有成竹。

俊明

出自《尚书》: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他能发扬大德,使家族亲密和睦。《尚书》中的「克明峻德」和《大学》重点 「格物致知」,结合起来,就是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探求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一言以蔽之,可曰:「明」。大学之道。引申贤明,明智,睿智之义。「俊」也同「峻」有高大之义。用作名字,寓意男宝宝才貌超群,俊俏杰出。

允安

出自《尚书•尧典》: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允恭克让」指诚实、恭敬又能够谦让。「安安」在文中是温和恭敬的意思。取名「允安」寓意孩子谦让有礼,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加上「允」字都有古典美,富有音律美。引申孩子甜美俊俏。

岳初

出自《尚书•舜典》: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

「岳」本义是指高大的山、妻的父母或叔伯。在文中只是指西岳泰山,用作名字,可理解为顶天立地、坚定、成就非凡等内涵。而「初」有初心之义,本义就是开始,开端。取名「岳初」寓意孩子走得更远。引申无怨无悔,坚定无疑。

敬宽

出自《尚书•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这句话是舜帝对契说:「你作司徒吧,谨慎地施行五常教育,要注意宽厚。」可见,这里的「敬」是谨慎,也是尊敬,敬爱之心。「宽」是宽厚,宽容之义。取名「敬宽」寓意孩子礼貌细心,尊师重道。最重要的是孩子未来始终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走得会更远。

急流勇进的男孩,可以考虑这些阳光开朗的名字

每一个名字,均蕴含着专属的寓意,承载着爸爸妈妈殷切的期望,尤其对于男宝宝而言,更是希望自家的男宝宝能够乐观积极、阳光开朗,所以,在给男宝宝起名字的时候,往往就会用表意阳光希望的字入名爸爸妈妈们都希望自家的男宝宝能够成长为一个有德行又阳光开朗的人,会在孩子的名字中放入自己的希望与祝福。那么,如下分享寓意阳光开朗的男宝宝名字推荐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玮俊

点评:玮字指美玉,是君子的象征,既是虎年起名宜用字,也是个气势很强盛的字,入名意指人高风亮节,明明如月,熠熠生辉,璀璨明亮,且外表俊秀,芝兰玉树,身形挺拔,儒雅大方。俊字则指丰神俊朗,表示年少有为,才华出众。二字相连,寓意美好,顺口好听。

彦奇

诗词出处:"韩公有奇节,词赋凌群彦。"——《全唐诗 酬别薛三、蔡大,留简韩十四主簿》

点评:“彦奇”选自于句中,蕴藏了句中诗人对韩公的夸赞,有文采斐然、才华横溢之义。“彦奇”作为男孩起名非常合适,代表了孩子是一个才华出众的文人,聪颖绝伦,卓尔不凡。“奇”字用在名中,有特别、珍稀之义,喻指孩子会取得非凡的成就。

博遥

灵感来源:"倚沼畦瀛兮,遥望博。"——《楚辞 招魂》

解析:“博遥”选自楚辞,意思是沿着泽沼水田往前走,远远眺望旷野无垠。“博遥”在辞中的意思是遥望这无边的旷野,作为宝宝的名字可以理解为博大精深、浩渺无边。“博遥”是一个大气自信的男孩名字,寓意宝宝博古通今、才学丰富、积极上进、未来不可限量。

兴驰

出处:"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全唐诗 奉和对山僧(一作同杜相公对山僧)》

名字分析:“兴驰”选自于句中,可以理解为心中向往北地的苍茫,又将春日的兴致寄托给东边的山峦,体现出了诗人的满腔豪情。“兴驰”作为男孩起名合适,寓意孩子心怀广阔,志向高远,敢想敢做,有责任感。起名“兴驰”也有宽容大度、热情开朗之义。

乐非

来源:"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楚辞 九辩》

解释:这两句写出了诗人遵循内心的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有自己的坚持。“乐非”选自于句中,作为起名,寓意孩子不以他人的“乐”为乐,有理想、有抱负,不随波逐流,能够坚定志向,去追寻成功。

简硕

释意:至简至真,鸿儒硕学,简硕此名,音律宛如战鼓飘扬,浑厚有力,掷地有声,余音厚重,响亮动听。其中,简字指简书,满是书卷之气,极富智慧哲理,入名表意单纯善良、专心致志。硕字,表意博学多才。以简硕作名,观得扶摇直上之语,尽显君子豪情壮志与阳刚之气。

澜微

古诗词中有:"何青云之流澜兮,微霜降之蒙蒙。"——《楚辞 七谏》

注释:“澜”字的意思是指水中激起的大波浪。孟子曾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意思是: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这里的“澜”可以理解为一个人达到某种境界和高度。搭配“微”字表达父母希望孩子要充分意识到: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只有这样,才时刻都处于一种谦卑的心态,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

彦峻

"清兴揖才彦,峻风和端倪。"——《全唐诗 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

点评:这两句写了才俊多生在佳地,形容人才品行高洁。“彦峻”选自于句中,蕴含了诗人对有才之士的夸赞,作为起名,形容孩子性格温和仁厚,为人彬彬有礼。“彦峻”适合作为男孩名,“彦”字形容孩子才华横溢;“峻”字用在名中,形容孩子不畏艰难险阻,有一往无前的孤勇。“彦峻”也有不恃才傲物、谦谦有礼之义。

冠先

诗词:"先达笑弹冠,休向侯门轻曳裾。"——《菜根谭 应酬》

释意:“冠先”选自菜根谭,这句话的意思是:过去的达人贤者嘲笑那些攀附达官显贵的人。“冠先”是先达弹冠的结合,表达的意思是秉持初心、不忘始终,作为男孩名字,寓意宝宝能够学习圣人贤者的优秀品质,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与修养,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德清

出自:"谟明之德,万古清风。"——《全唐诗 郊庙歌辞·德明兴圣庙乐章·德明酌献》

意思:“德清”选自于句中,意思是品高高尚、清正廉明。“德清”适合作为男孩名,具有正直明理的气质,形容孩子成熟稳重,从小便有君子之风,为人处世谦恭有礼,事事办的稳妥,有责任心,也有担当。

彦霖

点评:彦在古代指的是有才学,有德行的人,因此将其作为男孩的名字,是指男孩有修养,才华横溢,文采斐然之言,凸显男孩的品德美好之义。而霖,含有甘霖雨泽之义,作为男孩的名字,寓指男孩备受恩泽之义。且这个字带有雨,林。都是虎年的喜用,寓指男孩生活美好,平安顺遂之义。

关注首页底部菜单栏,了解更多起名常见问题

1,我的姓氏特殊,好起名吗?

2,可以多种起名方法一起使用吗?

3,为什么要考虑诗词起名呢?

4,成人改名应该注意什么?

5,什么是软件起名?

......

国学经典之《后汉书》导读第一百八十七讲:列传·循吏列传下

《后汉书》是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史类文学作品,属"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汉朝东汉时期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后汉书》结构严谨,编排有序。如八十列传,大体是按照时代的先后进行排列的。最初的三卷为两汉之际的风云人物,其后的九卷是光武时代的宗室王侯和重要将领。《后汉书》的进步性还体现在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的行为方面,一方面揭露鱼肉人民的权贵,另一方面又表彰那些刚强正直、不畏的中下层人士。#历史#

王涣

王涣字稚子,广汉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兗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桉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永初二年,邓太后诏曰:“夫忠良之吏,国家所以为理也。求之甚勤,得之至寡。故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莫大司农朱邑、右扶风尹翁归,政迹茂异,令名显闻,孝宣皇帝嘉叹悯惜,而以黄金百斤策赐其子。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尽心奉公,务在惠民,功业未遂,不幸早世,百姓追思,为之立祠。自非忠爱之至,孰能若斯者乎!今以涣子石为郎中,以劝劳勤。”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康先后亦知名,安帝时为豫州刺史。时,天下肌荒,竞为盗贼,州界收捕且万余人。显愍其困穷,自陷刑辟,辄擅赦之,因自劾奏。有诏无理。后位至长乐卫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成为太山太守。

【译】王涣,字稚子,广漠郑县人。王涣的父亲王顺,担任安定太守。王涣从小喜欢行侠,崇尚武力,多次和强悍轻捷的少年往来。后来他改变操行,留意儒学,修习《尚书》,诵读法律,大致能把握其主要意思。他担任太守陈宠的功曹,敢于决断,不顾豪强。陈宠治政的名声广泛流传,到京师担任大司农。和帝问他:“你在郡上用什么方法治理的?”陈宠叩头辞让说:“臣任用功曹王涣来选用贤明有才能的人,任用主簿坛显来纠正过失补充遗漏。臣不过捧读韶书罢了。”和帝听了大为高兴。王涣由此出了名。州府荐举他为茂才,朝廷任命他为温县令。县内奸恶狡猾的人很多,长期给老百姓造成灾难。王涣想方设法攻打坏人,将他们全部消灭。境内自此太平,商人可以在路边过夜。那些放牛的人,经常说将牛交给王涣了,始终没发生互相侵犯的事。王涣在温县三年,升为兖州刺史,他以法律治理兖州各郡,德化和声威得到广泛推行。后来他因为考问妖妄言论不符合实情而被判罪。几年后,又被朝廷征召,授予侍御史职位。永元十五年,王涣跟随皇上到南方巡视,回来后担任洛阳令。王涣处世正直,施政时能做到宽严合一。那些长期诉讼的冤案疑案,历经几任县令都没有断决的,有根据法律情理都难以评判的,王涣都能够巧妙地弄清案情真假,消除大家的疑惑。他还能用奇谋异术发现潜藏的坏人坏事。京师的百姓都称赞惊叹,认为王涣有神机妙算。元兴元年,王涣病逝。无论是城市中的居民还是行旅之人没有不叹息的。男女老少相互筹集钱粮,上千人为他们举行祭奠仪式。王涣的灵柩西归,中途经过弘农,老百姓都在路边摆起了盘子桌子,放上祭品。官吏向他们询问原因,他们都说平时带粮食去洛阳,被士兵和官吏掠夺,经常损失一半。自从王涣当了县令,再没被侵夺,所以前来报答他的恩德。王涣施政使百姓感化到如此地步。百姓想念他的恩德,在安阳亭西面为他建造祠堂,每到吃饭时就和弦而歌并祭奠王涣。永初二年,邓太后下诏书说:“有了忠心耿耿而有才德的官吏,国家才得以治理。朝廷访求这样的官吏很勤勉,但得到的非常少。所以孑乙子说:‘有才很难,难道不是这样吗?,过去大司农朱邑、右扶风尹翁归,政绩优异,美名到处传颂,孝宣皇帝夸奖,并且下韶书赏赐他们的儿子百斤黄金。原洛阳令王涣,守持清廉的节操,遵循《诗.羔羊》阐述的含义,尽心为公,一心使百姓得到好处,功业没有成功,就不幸过早逝世,百姓对他追忆怀念,为他修建祠堂。要不是他忠心仁爱到了极点,谁能够达到这样的境地!现在任命王涣的儿子王石为郎中,以奖励为国为民辛勤操劳的人。”延熹年间,桓帝事奉黄老学说,将所有的祠堂全部毁去,惟独专门下诏书要密县保留原太傅卓茂的庙,洛阳保留王涣的祠堂。坛显后来也知名,他在安帝时担任豫州刺史。当时天下饥荒,人们争着做盗贼,豫州境内被逮捕的差不多有一万多人。铎显同情这些人的穷困,宁愿自己触犯法律,经常擅自赦免罪犯,因此自我弹劾。皇帝下诏书叫不要受理坛显得自劾。坛显后来做到长乐卫尉。自从王涣去世以后,皇帝连续下诏书给三公,要他们专门挑选洛阳令,但挑出来的都不称职。永和年间,朝廷任命剧县令勃海人任峻任洛阳县令。任峻选拔文武官员,充分发挥这些人的才能。这些人举法剪除奸恶盗贼,决不畏避退缩,所以一年中要判的案件,不过几十个。任峻在威猛方面超过王涣,但在文德治理方面比不上王涣。任峻字叔高,最后在太山太守任上逝世。 

许荆

许荆字少张,会稽阳羡人也。祖父武,太守第五伦举为孝廉。武以二弟晏、普未显,欲令成名,乃请之曰:“礼有分异之义,家有别居之道。”于是共割财产以为三分,武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二弟所得并悉劣少。乡人皆称弟克让而鄙武贪婪,晏等以此并得选举,武乃会宗亲,泣曰:“吾为兄不肖,盗声窃位,二弟长年,未豫荣禄,所以求得分财,自取大讥。今理产所增,三倍于前,悉以推二弟,一无所留。”于是郡中翕然,远近称之。位至长乐少府。荆少为郡吏,兄子世尝报仇杀人,怨者操兵攻之。荆闻,乃出门逆怨者,跪而言曰:“世前无状相犯,咎皆在荆不能训导。兄既早没,一子为嗣,如令死者伤其灭绝,愿杀身代之。”怨家扶荆起,曰:“许掾郡中称贤,吾何敢相侵?”因遂委去。荆名誉益著。太守黄兢举孝廉。和帝时,稍迁桂阳太守。郡滨南州,风俗脆薄,不识学义。荆为设丧纪婚姻制度,使知礼禁。尝行春到耒阳县,人有蒋均者,兄弟争财,互相言讼。荆对之叹曰:“吾荷国重任,而教化不行,咎在太守。”乃顾使吏上书陈状,乞诣廷尉。均兄弟感悔,各求受罪。在事十二年,父老称歌。以病自上,征拜谏议大夫,卒于官。桂阳人为立庙树碑。荆孙碱,灵帝时为太尉。

【译】许荆,字少张,会稽阳羡人。他的祖父许武,被太守第五伦举荐为孝廉。许武因为两个弟弟许晏、许普尚未有名,想让他们出名,就把他们叫来说:“根据礼有分开的原则,家产也有分开的道理。”于是将财产分为三份,许武自己拿田地肥美住宅宽敞奴婢能干的一份,两个弟弟得到的都是又差又少的一份。同乡的人都称赞许武的弟弟能够谦让而鄙视许武的贪婪,许晏和许普因此一并得到推举。许武遣才会集宗族亲戚,流着泪说:“我作为哥哥行为不贤,窃取名声地位,两个弟弟已经成人,没得到富贵俸禄,所以要求分财产,情愿自己遭到很大讥讽。现在治理的财产比以前增加了三倍,我将其全部让给两个弟弟,一件都不留下。”于是郡内舆论一致称赞许武。许武做到长乐少府。许荆年轻时做郡吏,他哥哥的儿子许世曾经为了报仇杀人,怨恨许世的人拿了武器来找他算账。许荆得知后,就出门迎着那些仇家,跪下来说:“许世以前无礼,冒犯了你们,责任都因为我没能加以训导。兄长很早就已过世,就一个儿子延续血统,假使让死去的人为血统的灭绝伤痛,我情愿以死相代。”仇家将许荆扶起来,说:“您在郡中被称赞为有贤德,我们怎么敢对您无礼?”因而就此作罢。许荆的名声更加显著。太守黄兢将他举荐为孝廉。和帝时,许荆逐步升为桂阳太守。桂阳靠近南州,风气习俗很轻薄,不懂得学识道义。许荆为他们制订婚丧制度,让百姓知道礼义法禁。他曾经在春季到末阳县巡视,有个叫蒋均的人,兄弟之间因争夺财物而互相控告。许荆面对兄弟俩感叹说:“我担负国家的重任,但教化没有得到推行,责任在我太守。”于是转过头来要身边小吏向朝廷上书说明情况,请求到廷尉那裹接受刑罚。蒋均兄弟感悟后悔,各自要求接受处罚。许荆在太守任上十二年,百姓们对他赞扬歌颂。由于生病,他上书朝廷,结果被征召,任命为谏议大夫,在任上去世。桂阳人为他建庙立碑。许荆的孙子许碱,灵帝时担任太尉。

孟尝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上也。其先三世为郡吏,并伏节死难。尝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姑年老寿终,夫女弟先怀嫌忌,乃诬妇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丹从之,即刑讼女而祭妇墓,天应澍雨,谷稼以登。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太守。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留籴粮食。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阯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民攀车请之。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夜遁去。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尝曰: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区区破心,徒然而已。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实羽翮之美用,非徒腹背之毛也。而沉沦草莽,好爵莫及,廊庙之宝,弃于沟渠。且年岁有讫,桑榆行尽,而忠贞之节,永谢圣时。臣诚伤心,私用流涕。夫物以远至为珍,士以稀见为贵。蟠木朽珠,为万乘用者,左右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众之所贵。臣以斗筲之姿,趋走日月之侧。思立微节,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亡身进贤。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

【译】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三代担任郡吏,都在祸乱中守节而死。孟尝从小修养操行,在郡府出任户曹史。上虞有位寡妇奉养婆婆极为孝顺,婆婆年老去世,小姑子原先就心怀忌恨,就诬陷寡妇对供养婆婆感到厌烦,毒死了她的母亲,向县投诉。郡府没有加以考察,就给寡妇结案定罪。孟尝原先知道寡妇的冤情,就将详情告诉太守,但太守没去审理。孟尝在郡府门外哀哭,因而藉口有病辞去官职。寡妇最终含冤而死。自此郡中连续两年干旱,怎么祷告都不起作用。后来太守殷丹上任,询问干旱的原因,孟尝到郡府详细陈述寡妇被冤死的事情,顺便说:“从前束海有位孝妇。感动上天而造成干旱,于公一句话,上天立刻降下甘雨。应当将投诉的人杀掉,以向冤死的魂灵道歉,希望能使冥间的冤屈得到伸张,应时之雨可以指望。”殷丹听从他的意见,立刻将投诉的女子治罪并且祭祀寡妇的坟墓,结果上天感应降下大雨,庄稼因此丰收。孟尝后来被策封为孝廉,又被推荐为秀才。朝廷任命他为徐县县令。州府和郡府上书举荐他的才能,所以升为合浦太守。合浦不生产粮食,但海中出产珍宝。合浦与交吐接壤,经常有商贩往来,买卖粮食。从前的太守大都贪婪,要求人们采集,不知限度,珍珠就逐渐跑到交耻郡内去了。结果行旅不再来了,人和牲畜都没有吃的,穷苦的人饿死在道边。孟尝上任后,革除过去的弊端,访求百姓的疾苦和有利于百姓的事情。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流失的珠子又回到合浦,老百姓都恢复他们的本业,商人开始来往,货物开始流通,孟尝被称赞为明智如神。孟尝因病自己上书辞职,朝廷征召他将要返回京师,官吏百姓抓住孟尝的车子恳求他留下。孟尝既然没法走,就坐了乡间百姓的船连夜离去。孟尝在荒僻的沼泽地隐居,自己动手耕种。邻县的士人百姓仰慕孟尝的德行,搬来和他住在一起的有一百多家。桓帝时期,尚书同郡人杨乔上书推荐孟尝说:“臣先后七次上书推荐原合浦太守盂尝,但人微言轻,始终没得到考虑。臣剖心相示,但什么作用也不起。孟尝安乐于仁爱,弘扬道义,特别醉心于道德,行为高洁脱俗,才干出类拔萃。以前做太守时,移风易俗,改革政治,失去的珍珠又重新回来,饥饿的百姓赖他得以存活。而且南海珍宝很多,财产容易积蓄,他手中掌管的珍宝,价值超过兼金,但孟尝只身一人因病引退,亲自在田间耕作,隐藏起自己的踪迹和风采,不显露自己的华采。他实在是作为羽翼用的大才,而不是腹下背上的捆毛。然而他埋没在荒野之中,好的官爵没他的份,致使国家宝器,被抛弃在沟渠中。再说年岁有限,他已近暮年,而他忠贞的节操,却在圣明的时代长期凋零。臣心裹实在伤痛,私下为此流泪。从很远地方弄来的物品被枧为珍奇,士人不同一般被当作宝贵。盘曲腐朽的树不能够为天子所用,是由于手下人的雕刻修饰。天子任用士人,应当选拔大家都推重的人。臣以才识短浅的资质,在天子身边奔走驱使,想着建树微不足道的节操,并不敢与同乡暗徇私情,私下受禽息行为的感动,不顾性命推举有才德的人。”孟尝最终也没被起用。七十岁时,他在家中去世。 

第五访 

第五访字仲谋,京兆长陵人,司空伦之族孙也。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有闲暇,则以学文。仕郡为功曹,察孝廉,补新都令。政平化行,三年之间,邻县归之,户口十倍。迁张掖太守。岁饥,粟石数千,访乃开仓赈给以救其敝。更惧谴,争欲上言。访曰:“若上须报,是弃民也。太守乐以一身救百姓!”遂出谷赋人。顺帝玺书嘉之。由是一郡得全。岁余,官民并丰,界无奸盗。迁南阳太守,去官。拜护羌校尉,边境服其威信。卒于官。

【译】第五访,字仲谋,京兆长陵人,司空第五伦的同族孙子。第五访小时候失去父亲,家贫为供养兄嫂他经常为人耕种。一有空闲,就学习道艺。他出任郡府功曹,被选拔为孝廉,并补任新都令。他施政平允,推行教化,三年之内,邻县的百姓来投奔他,户口比过去增加了十倍。他升任张掖太守。年成饥荒,一石粮食的价格涨到几千钱。第五访就打开粮仓救济百姓度遇难关。官员们害怕被追究,争着上报朝廷。第五访说:“若是上书再等到答覆,就是丢下老百姓不管。我情愿用自己的性命来救百姓!”于是拿出粮食分给百姓。顺帝下诏书褒奖第五访。全郡的百姓由此得到了保全。一年多后,官员百姓一并丰足,郡内没有发生奸邪盗贼的事情。后调任南阳太守。离任后被授予护羌校尉一职,边境地区的人都信服他的威信。第五访在任去世。 

刘矩 

刘矩字叔方,沛国萧人也。叔父光,顺帝时为司徒。矩少有高节,以父叔辽未得仕进,遂绝州郡之命。太尉朱宠、太傅桓焉嘉其志义,故叔辽以此为诸公所辟,拜议郎,矩乃举孝廉。稍迁雍丘令,以礼让化之,其无孝义者,皆感悟自革。民有争讼,矩常引之于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更寻思。讼者感之,辄各罢去。其有路得遗者,皆推寻其主。在县四年,以母忧去官。后太尉胡广举矩贤良方正,四迁为尚书令。矩性亮直,不能谐附贵势,以是失大将军梁冀意,出为常山相,以疾去官。时冀妻兄孙祉为沛相,矩惧为所害,不敢还乡里,乃投彭城友人家。岁余,冀意少悟,乃止。补从事中郎,复为尚书令,迁宗正、太常。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太尉。琼复为司空,矩与琼及司徒种暠同心辅政,号为贤相。时,连有灾异,司隶校尉以劾三公。尚书朱穆上疏,称矩等良辅,以言殷汤、高宗不罪臣下之义。帝不省,竟以蛮夷反叛免。后复拜太中大夫。灵帝初,代周景为太尉。矩再为上公,所辟召皆名儒宿德。不与州郡交通。顺辞默谏,多见省用。复以日食免。因乞骸骨,卒于家。

【译】刘矩,字叔方。他是沛国(当时汉朝郡国并行,这是一个封国的名字)萧县人。他的叔父刘光,在汉顺帝时官拜司徒。刘矩少年有很高的节气,认为叔叔刘辽还没入仕,所以回绝州郡官员(让他入仕)的命令。太尉朱宠、太傅桓焉称赞他的心意、合宜的行为。这就是他的叔叔刘辽被诸公所征召的原因,(刘辽被)授给议郎的官职,刘矩这才(同意)被举为孝廉。刘矩渐渐升迁为雍丘县令,他用礼教教化当地民众,那些不懂得孝道和仁义的人,都被感化而自我改正,民众有争执和诉讼的,刘矩经常把他们带到面前,当面训诫教导,刘矩认为怨恨愤怒这些事情可以忍受,没有必要去县衙告状,并让他们回去反省思考,那些诉讼的人都被他的做法感化,总是各自都放弃争执和诉讼回去了,有人在路上捡到东西,都会设法寻找失主,刘矩在雍丘县为官四年,后来因母亲 去世而辞官回去。后来太尉胡广推荐刘矩贤良方正,连续4次迁升为尚书令,刘矩性情光明耿直,不阿谀奉承权贵,因此悖逆了大将军梁翼的心愿,出京被贬出京城任常山相,刘矩因病而辞官,当时梁翼妻子的哥哥孙祉为沛国国相,刘矩怕被他迫害,不敢回故乡沛国,于是投奔彭城朋友家,过了一年多,梁翼对刘矩逐渐有所理解后,才停止迫害刘矩,刘矩被补授为从事中郎,后复官为尚书。又迁升为宗正、太常。延熹四年,刘矩代替黄琼为太尉,黄琼复官担任司空,刘矩和黄琼、司徒种嵩同心辅政,被人们称为贤相,这时天下接连有灾或异常的事发生,司隶校尉借此弹劾刘矩和黄琼。司徒种嵩三人。尚书朱穆向皇帝上书,称颂刘矩等人都是贤良的辅臣,来言明殷汤高宗不治罪臣下的高义,皇帝不省悟,最终用蛮夷反叛的罪名将刘矩罢免了,后来又再次受官刘矩为中大夫。灵帝初,刘矩代替周景任太尉,刘矩又位居三公,他所举荐征召的人都是有名有德的大儒士,他不和周郡的官吏结交来往,进言多采用顺从词汇,暗含劝谏,大多被皇上明晓而采用,后再次因口食事情被免职,于是请求退休,死在家中。 

刘宠

刘宠字祖荣,东莱牟平人,齐悼惠王之后也。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少子封牟平侯,子孙家焉。父丕,博学,号为通儒。宠少受父业,以明经举孝廉,陈东平陵令,以仁惠为吏民所爱。母疾,弃官去。百姓将送塞道,车不得进,乃轻服遁归。后四迁为豫章太守,又三迁拜会稽太守。山民愿朴,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颇为官吏所扰。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征为将作大匠。山阴县有五六老叟,厖眉皓发,自若邪山谷间出,人赍百钱以送宠。宠劳之曰:“父老何自苦?”对曰:“山谷鄙生,未尝识郡朝。它守时吏发求民间,至夜不绝,或狗吠竟夕,民不得安。自明府下车以来,狗不夜吠,民不见吏。年老遭值圣明,今闻当见弃去,故自扶奉送。”宠曰:“吾政何能及公言邪?勤苦父老!”为人选一大钱受之。转为宗正、大鸿胪。延熹四年,代黄琼为司空、以阴雾愆阳免。顷之,拜将作大匠,得为宗正。建宁元年,代王暢为司空,频迁司徒、太尉。二年,以日食策免,归乡里。宠前后历宰二郡,累登卿相,而清约省素,家无货积。尝出京师,欲息亭舍,亭吏止之,曰:“整顿洒埽,以待刘公,不可得止。”宠无言而去,时人称其长者。以老病卒于家。弟方,官至山阳太守。方有二子:贷字公山,繇字正礼。兄弟齐名称。董卓入洛阳,岱从侍中出为兗州刺史。虚己爱物,为士人所附。初平三年,青州黄巾贼入兗州,杀任城相郑遂,转入东平。岱击之,战死。兴平中,繇为杨州牧、振威将军。时袁术据淮南,繇乃移居曲阿。值中国丧乱,士友多南奔,繇携接收养,与同优剧,甚得名称。袁术遣孙策攻破繇,因奔豫章,病卒。

【译】刘宠字祖荣,东莱郡牟平县人。齐悼惠王的后代。悼惠王子孝王将闾,将闾的少子封牟平侯,他的子孙就家居牟平。刘宠的父亲刘丕,很有学问,称为通儒。刘宠年轻时从父亲学习,因精通经学被举为孝廉,授东平陵县令。因仁爱惠民被吏民爱戴。母亲病了,弃官回家。百姓送他,连道路也堵塞了,车子不能前进,于是穿着便服跑回去了。后来四次升迁任豫章太守,又三次迁升授会稽太守。山里有的老百姓朴实拘谨,竟有从小到老没有进过城市的,往往被官吏欺诈。刘宠除去那些繁琐的规章制度,禁止部属扰民等不法行为,郡中秩序井然,老百姓安居乐业。被征任将作大臣。山阴县有五六个老翁,眉毛头发都花白了,从若邪山谷间出来,每人拿着百钱送给刘宠。刘宠安慰他们说“:各位长者何必这样呢?”回答说“:山谷里无知识的人,没有见过郡守。过去太守在任时,派官吏到民间搜求财物,白天黑夜不断,有时狗叫通宵,百姓不得安宁。自从您到任以来,夜里听不见狗叫声,百姓看不到官吏。我们年老难得逢此太平盛世,现在听说您要离任而去,因此我们特来奉送。”刘宠说“:我的政治哪里能够如您们长者所说的那样呢?您们辛苦了啊!”在各人的钱中挑了一枚大的接受了。调任宗正、大鸿胪。延熹四年(161),代黄琼为司空,因天气阴雾犯阳免官。不久,授将作大匠,再任宗正。建宁元年(168),代王畅为司空,接连任司徒、太尉。二年,因日食策命免官,回乡里。刘宠前后连任二郡太守,多次任卿相大官,但清廉朴素,家里没有多少资财。曾经自京师外出,想在亭舍休息,亭吏制止他,说道:“我们整顿屋舍,打扫干净,是为了等待刘公的到来,你不得在这里休息。”刘宠没有说话就走了,当时人称他为长者。因年老病死在家里。刘宠的弟弟刘方,官至山阳太守。刘方有两个儿子:刘岱字公山,刘繇字正礼。兄弟齐名。董卓入洛阳,刘岱从侍中出任兖州刺史。虚心爱物,为士人所拥护。初平三年(192),青州黄巾贼进入兖州,杀任城相郑遂,辗转进入东平。刘岱击黄巾贼,战死。兴平中,刘繇任扬州牧、振威将军。这时,袁术据淮南,刘繇不得已移居曲阿。遇上国家丧乱,士大夫朋友多向南方逃难,刘繇接待收养,与他们共患难,获得好名。袁术派孙策攻破刘繇,刘繇跑到豫章,病死。  

仇览

仇览字季智,一名香,除留考城人也。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无知者。年四十,县召补史,选为蒲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群居,还就黉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览初到亭,人有陈元者,独与母居,而母诣览告元不孝。览惊曰:“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耻。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奈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母闻感悔,涕泣而去。览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饮,因为节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卒成孝子。乡邑为之谚曰:“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鳲枭哺所生。”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涣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览入太学。时,诸生同郡符融有高名,与览比宇,宾客盈室。览常自守,不与融言。融观其容止,心独奇之,乃谓曰:“与先生同郡壤,邻房牖。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常,守之何因?”览乃正色曰:“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中!”高揖而去,不复与言。后融以告郭林宗,林宗因与融赍刺就房谒之,遂请留宿。林宗嗟叹,下床为拜。览学毕归乡里,州郡并请,皆以疾辞。虽在宴居,必以礼自整。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妻子庭谢,候览冠,乃敢升堂。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后征方正,遇疾而卒。三子皆有文史才,少子玄,最知名。

【译】仇览字季智,一名香,陈留郡考城县人。年轻时为书生,淳朴沉默,乡里人都不知道他。四十岁时,县府召他补吏,升为蒲亭长。劝老百姓治生产,制定规章法令,果菜多少,鸡豕有数。农事完了,就令子弟集合在一起,入学学习。那些游手好闲为非作歹的,都使之种田治桑,严加管教。自己亲为百姓治理丧事,救济穷困鳏寡。一年之内,教化大行。仇览到亭时,有个叫陈元的人,独与母亲住在一块,母亲去仇览那里控告陈元不孝。仇览吃惊地说:“我最近经过你的房子,院落整齐,按时耕种。他不是恶人,可能是我的教化没有达到啊。母亲守寡,扶养孤儿,辛苦到老,为什么一旦生气,想使儿子陷于不义呢?”这位母亲听了心里感动,后悔起来,流着眼泪回去。仇览于是亲自到陈元家里同他们母子饮酒,就便为他们讲人伦孝行,用祸福利害告诫他们。陈元终于成为孝子。乡里流行这样一句谚语:“父母何在在我庭,化我鸱枭哺所生。”这时,考城令河内王涣,为政主张严猛,听说仇览用德化人,任用他为主簿。对仇览说:“你知道陈元的过错,不处理他,可能少了一点鹰隼的手段吧。”仇览说“:做鹰隼,不如做鸾凤。”王涣遣送他说“:枳棘不是鸾凤栖身的地方,我这小小的县里难道是大贤施展才华之所?现在太学拖着长袍,飞名誉,都是主簿后来人啊!”把一个月俸金送给他,勉励他终成高尚的德行。仇览入太学。这时诸生同郡人符融有大名,与仇览邻居,宾客满室。仇览常自整饬,不与符融说话。符融看了仇览的一举一动,心里觉得这个人有点奇怪,于是对仇览说“:与先生同乡,又是邻居。今京师英雄四集,是有志气的人交结的时候,虽说讲求经学,何必这样固执呢?”仇览正色说:“天子设立太学,难道仅仅是为了让人们在这里游谈的吗?”长长地作揖而去,不再与他说话了。后来符融把这件事告诉了郭林宗,林宗因与符融拿着名片去拜谒仇览,仇览留了他们住宿。郭林宗嗟叹不止,下床为拜。仇览学完回乡里,州郡都请他去,仇览托病辞不去。虽平日家居,也一定以礼要求。妻子有过,常摘去帽子自责。妻子庭谢,等候仇览戴上帽子,才敢登堂。家里人没有见喜怒声色的怪异。后征方正,遇病死。三子都有文史才华。少子仇玄,最有名。 

童恢

童恢字汉宗,琅邪姑幕人也。父仲玉,遭玉凶荒,倾家赈恤,九族乡里赖全者以百数。仲玉早卒。恢少仕州郡为吏,司徒杨赐闻其执法廉平,乃辟之。乃赐被劾当免,掾属悉投刺去,恢独诣阙争之。乃得理,掾属悉归府,恢杖策而逝。由是论者归美。复辟公府,除不其令。吏人有犯违禁法,辄随方晓示。若吏称其职,人行善事者,皆赐以酒肴之礼,以劝励之。耕织种收,皆有条章。一境清静,牢狱连年无囚。比县流人归化,徙居二万余户。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虎狼当食六畜,而残暴于人。王法杀人者伤,伤人则论法。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青州举尤异,迁丹阳太守,暴疾而卒。弟翊字汉文,名高于恢,宰府先辟之。翊阳喑不肯仕,及恢被命,乃就孝廉,除须昌长。化有异政,吏人生为立碑。闻举将丧,弃官归。后举茂才,不就。卒于家。赞曰:“政界张急,理善亨鲜。推忠以及,众瘼自蠲。一夫得情,千室鸣统。怀我风爱,永载遗贤。

【译】童恢字汉宗,琅笽郡姑慕幕人。父亲童仲玉,碰上凶荒年岁,把全部家产拿出来赈救,九族和乡里的人靠他全活的以百计。童仲玉很早就死了。童恢年少时在州郡为吏,司徒杨赐知道他执法公平,于是征召他。杨赐被弹劾应该免职时,他的部属都抛弃他走了,只有童恢一个人去朝廷为杨赐争辩。杨赐的案子得到平反,那些部属又统统回来了,童恢却驱马而去。因此舆论称赞他。再被征入公府,授不其令。县吏及百姓有犯法禁的就随时教育;如果官吏称职的,百姓中有人做了好事的,都赏赐酒肴,以奖励劝免他们。耕田纺织等生产事业,都有规章。全境清静,牢狱连年空空如也,没有一个囚犯。邻县的流亡人口都来归附,迁居的二万多户。老百姓常遭虎害,设栏捕虎,活捉了两只老虎。童恢出来骂虎道:“天生万物,只有人最贵。虎狼应当吃马牛羊鸡犬豕六畜,你竟残暴害人。王法,杀了人的处死,伤了人的治罪。你们如果是杀了人的,应当低头认罪;自己认为没有的,应当呼号称冤。”一虎低头闭目,露出震惊恐惧的样子,马上杀了。另外的那只老虎,望着童恢吼叫,跳跃不止,童恢命令放了。县吏和百姓歌颂他。青州荐举他的优异,升丹阳太守,得暴疾死。弟弟童翊字汉文,名气比童恢大,宰府先辟举他。童翊因病不能说话,不肯出仕。童恢奉命后,才就孝廉,授须昌长。教化有特殊的成绩,县吏和百姓生为立碑。听说举荐者将死,弃官归。后来被举为茂才,不就,死在家里。赞曰:施政最怕过严,治理得当犹如煮小鱼那样容易。将忠恕推己及人,许多弊病自然得到消除。一个人把握民情,上千家弹琴和乐。怀念他们的仁爱,将前代的贤人永远记载。

男孩潇洒俊逸、一帆风顺的男孩名字推荐(带解释)

男孩潇洒俊逸、一帆风顺的男孩名字推荐(带解释)

潇洒俊逸、一帆风顺的男孩名字推荐(一)

博睿:名字可以趣解为:“博识 • 睿哲”。

昱恒:寓意指男孩的恒心,坚定的意志。

绍凯:凯,表示凯旋、成功、获得的意思。

景浩:引申为祥瑞,前程似锦,福气,顺利,安康。

宜择:希望男孩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奕洋:神采奕奕,热情洋溢。

城逸:众志成城,清新俊逸。

衡鸿:代表了孩子崇远崇高的志向。

思哲:寓意着男孩能成为一个有大智慧懂得哲学大道理的哲学家。

捷旭:希望孩子聪明伶俐、有文采,能够像初升的太阳。

鸿卓:寓意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博学多识、才能出众、卓尔不凡。

琦煜:寓意男孩像火焰一样耀眼。

男孩潇洒俊逸、一帆风顺的男孩名字推荐(带解释)

潇洒俊逸、一帆风顺的男孩名字推荐(二)

宜归、博玺、佳誉、诗程、景逸、鑫欢

玮华、书霖、曈橦、飞英、乐怡、轲宸

萧智、弈怀、辉洋、于禧、天歌、星茂

采瑞、培飞、皓睿、泓天、依诺、曜宇

崇基、光华、祁宇、弈乐、鸣祺、靖安

熙菡、梓茂、予叙、辛博、锐林、舫佳

信天、盛昱、士宁、立熹、海林、炜彬

俊宇、明谨、敬齐、初海、祖超、政熔

铭森、倬斌、嘉淇、黎函、书珝、永政

宇轩、继阳、伟宸、知霖、文翰、正颜

彦铭、烽晓、希忻、天凡、圣舒、大恍

弘明、鑫鹏、清风、苑宇、涛旷、强锋

杰宏、苑龙、强邦、博荣、千枝、文耀

彬远、浩言、智宇、楷敬、文浩、旭恩

男孩潇洒俊逸、一帆风顺的男孩名字推荐(带解释)

智远、冠益、松韵、玮信、涛阳、俊涛

文复、胜月、镇言、含弘、泽来、昌雷

玖哲、金甫、来炜、和峻、谨延、才捷

明轩、成天、承恩、成业、滨海、晋音

成济、博雅、善华、承平、绍继、宾鸿

峻伟、韶杰、茂奎、承安、汝凯、承宣

斯嘉、成群、泽钧、泰峰、俊杰、彭钊

越望、昀粹、昀禾、昀和、昀锦、昀庐

玖哲、金甫、博明、来炜、和峻、谨延

泽译、卓思、子夫、秉才、步乃、成晨

明轩、成天、承恩、成业、滨海、丘明

崇基、纯斌、东泉、海寿、湖帆、华仑

景希、景泽、镜初、君琪、俊益、凯施

男宝宝名字推荐:男孩寓意大气名字(带解释)

男宝宝名字推荐:男孩寓意大气名字(带解释)

男孩寓意大气名字推荐(一)

允灏

形容一个人诚实可靠、儒雅大方。

卓至

表示孩子卓尔不凡,至是到达的意思。

麒景

寓指如意吉祥、超群拔萃、景星庆云。

旭阳

意指阳光、开朗、积极向上之义。

均益

均意为都,全,益指好处,均益表示一切都好。

旭枫

寓意温文尔雅、功成名就。

沐舟

希望男孩人生路上顺风顺水,遇到难处也能迎难而上。

博航

寓意着孩子将来会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子鑫

体现了父母希望宝宝既能拥有智慧,又拥有财富,一生无忧。

男宝宝名字推荐:男孩寓意大气名字(带解释)

知尤

希望孩子做事果断,事业上比较突出。

予皓

指的是太阳刚出现的时候一片光明的样子。

玮希

让人觉得很阳光向上,并且表达出父母对孩子的珍视和疼爱。

锐卿

形容男孩子身手矫健、才思敏捷。

一恒

指男孩做事情非常专心、认真,而且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铭诚

寓意孩子非常重承诺,有自己的追求。

男孩寓意大气名字推荐(二)

安平 韦亦 潞激 峪恺 飞翰

铭贤 畅硕 宏锦 丰毅 栋天

恩科 隔濂 子韩 乐尧 泓霈

锦轩 诺辰 庆郁 士明 清富

誉缦 海生 时银 晓鱼 雪攸

乐凡 文之 乐启 俊弼 俊楚

浩明 昱刚 曜羽 晨泽 华奥

宗鹏 敏运 垒健 熙枫 涛鸿

浩昱 鸿威 飞鸿 安国 程玮

文昊 辰逸 鸿煊 智渊 弘文

思齐 一然 浩然 拴禄 洪钢

男宝宝名字推荐:男孩寓意大气名字(带解释)

嘉峻 娴欣 怀君 瀚卿 雅姿

镇鑫 苑弘 禹天 晋熙 炳棠

祺兴 坤维 功睿 景力 洋云

卓尔 子道 明酽 贤才 仲善

恺旖 巍巍 忻烨 可欣 炙鑫

雯靖 雷欧 海华 语俊 少波

笑燃 黎青 韩弘 明西 景亮

涵易 煜飞 浩焱 文顺 源昊

欣诺 彬驰 轩益 语桢 学彬

俊涛 锐意 嘉吉 德固 锦骐

立言 岁寒 莫春 润之 亦可

恒向 俊超 玉兵 铭慧 璇熙

茗杨 津津 士豪 薛杰 杰溪

禹骁 以鸿 宇宸 祺康 苑诚

松韵 旭恒 远柏 影舒 尹新

宇博 峻倚 叶茗 俊熙 畅松

浩星 双涵 又源 昊斌 弘卿

穆皇 春呜 去闲 忠果 达知

君昊 俊驰 展鹏 文博 鑫磊

尧畅 世璋 玮龙 智楠 博熙

思明 彭年 讷于 言唯 惇明

彤逸 云城 楚聪 裕语 哲瑜

文影 韵辰 程楚 渊玉 知霖

智峰 锐精 元源 锐博 俊艾

斐然 乐其 子都 在邦 明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