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住宅风水

梦见舅舅和我说话(梦见舅舅和我说话我没理他)

时间:2023-10-02 14:32:10 作者:旧人陌兮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梦见已去世的舅舅在和我说话

早上5点就在睡梦中醒来了,梦见舅舅带着我去他家鱼塘边看荷花。池塘里到处可见,很多大大小小的荷叶;荷叶旁边开满了高高低低的莲花,有些花瓣已经从莲花上掉落下来,水面浮着许多荷叶花瓣。

一阵风吹过,带着一股荷叶的清香。舅舅带着我站在池塘边。他没有一根白发,还是那么年轻。小时候家里揭不开锅的时候,舅舅时不时往我家送一担米,送些油给我们家。平时我们到舅舅做客,他很早就放下碗了,好让我们多吃一点。

两家关系走得特别近,经常来往。之前看到舅舅的时候,他还非常健康,说话走路都非常利索!大约过了一年,表哥打来电话说舅舅走了,我还不怎么相信。

人在世上一出戏,走的时候不带走一片云彩。平时舅舅脾气不好,后来得了脑出血,没有几天就走了。在世的时候勤俭节约,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他的女儿儿子都培养成才了,又走了。所以人在世的时候,啥也不要去计较,活得快快乐乐的。

南京大85周年:证人不老,传承有声

2022年,

南京大惨案发生85周年。

1937年,

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惨案,

是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

写满了南京之殇、

中国之殇、世界之殇。

12.13

如何坚守可贵的和平?

第九个国家公祭日前夕,

他们在这里跨越时空,

缅怀历史,守望和平。

南京大幸存者夏淑琴(右一)、葛道荣(右二)、艾义英(右三)向南京大幸存者后代代表颁发“南京大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泱波 摄

李真铭

“父亲(李高山)已过世,我代替他传承这段历史,不是让人记住仇恨,而是激励后人为世界和平出一份力。”

李高山(左)、李真铭(右)。(拼版照片) 泱波 摄

侵华日军南京大遇难同胞纪念馆,

有过这样的一段对话。

一位侵华日军士兵的儿子,

前来代父谢罪。

南京保卫战老兵、

南京大幸存者李高山,

向他讲述了其目睹侵华日军屠城、

两次从中死里逃生的经历。

随后,

这位日本老兵的后人问:

“如果我父亲能到这里来,

你对他持什么态度?”

思索片刻,

李高山之子李真铭回答:

“你父亲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者。

如果他来,

说明他现在是有正义感的人,

是愧疚于当年侵华的,

我能原谅他。”

李真铭继承父亲遗志,成为一名传递和平之声的紫金草志愿者。 申冉 摄

1937年12月,年仅13岁的李高山参加了南京保卫战。他所在的连被分配镇守挹江门城楼。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对挹江门形成包围。缴械被俘后,李高山和其他中国士兵被日军押至洋房内,遭到日军机枪扫射。因为个子矮小,李高山被前面的人挡住,侥幸躲过日军的。当时,他踩着尸体跑到了二楼,日军浇汽油放火焚烧遇难者遗体,烈火浓烟直冲楼上,他从阳台逃生。

其后,李高山一行六人躲到一栋楼房的楼顶被日本兵发现,六人被用绳子反绑,押至水池边集体杀戮。小个头的李高山站在最后,枪一响他就往回跑,躲到一户人家的床底侥幸生还。

2018年,

李真铭参加纪念馆紫金草志愿服务队,

为参观者、中小学生做志愿讲解。

在馆中,

他讲得最多的是“和平来之不易”。

父亲过世后,

李真铭深刻感受到,

作为讲述者的责任更重了。

阮定东

“我们这些幸存者为南京大的历史作证,希望能够提醒人们,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阮定东与儿子。 泱波 摄

1937年12月日军进犯南京时,

阮定东的爷爷阮家田的住房,

被日本飞机炸毁,

全家六口人逃向江北老家。

爷爷抱着他走得慢,

没能和全家一道上船。

“逃到燕子矶江边时,

爷爷为了保护怀中的我,

被日本兵刺成重伤。

之后,

他被找来的家人抬回六合家中,

3天后就去世了,

年仅47岁。”

阮定东在侵华日军南京大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遇难者名单墙前。泱波 摄

这段过往,

成了老人一生的痛。

他也下定决心,

把爷爷的经历告诉更多的人。

他到纪念馆,

讲述了家族在1937年,

日军屠城时的遭遇。

孙子阮杰大学毕业后,

加入到纪念馆紫金草志愿服务队,

向国内外参观者讲述家族的经历。

多次到江边重走逃难之路,

派孙子出席和平集会……

已是耄耋之年的阮定东并未停下脚步,

他坚信:史实不容歪曲,

正义不会迟到,传承不会缺席。

夏天行

“今后,我们也会在海外以幸存者家属的身份,向外国朋友、华侨华人讲述这段历史,让更多人了解南京大的真相,向世界传递和平之声。”

侵华日军南京大遇难同胞纪念馆为去世的南京大幸存者王素明举行熄灯仪式,追思逝者。 泱波 摄

今年8月15日,

首批13名,

南京大历史记忆传承人,

正式上岗。

夏天行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纪念馆志愿服务,

向海内外参观者,

讲述岳母王素明的经历。

王素明(左)、夏天行(右)。(拼版照片) 泱波 摄

王素明原本姓杨。1937年冬,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城时,王素明的父亲在南京尧化门一带教书,被日军以“破坏分子”的罪名抓走,不久被杀害。后来,母亲因无力养活儿女,将膝下四个孩子都送给别家领养。她被一户王姓人家收养,从此改名王素明。

虽然王素明的童年是一段黑暗的时光,但她一生热心公益事业。退休后,王素明在社区志愿服务了20多年。她曾是南京市秦淮区年纪最大的南京青奥会志愿者,被亲切地唤作“青柠奶奶”。2022年3月23日,老人离开人世,享年87岁。

王素明参加南京大死难者遗属家祭活动启动仪式。(资料照片) 泱波 摄

夏天行通过自学英语,

时常向外国友人提及这段历史。

“学好外语,

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南京大,

把这段历史真相说清楚、讲明白。”

常小梅

“作为幸存者的后代,我有义务传承这段家庭记忆,记录那场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耻辱和伤痛。作为中华儿女,我更有义务传承这段民族记忆……更希望唤起更多的人,不因时间久远而遗忘那段历史,牢记曾经的耻辱和苦难,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

纪念馆入口处的群雕中,

有这样一组雕塑:

胸口被刺的母亲,

挣扎着给幼儿,

喂了最后一口奶后死去。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遇难同胞纪念馆《母亲的最后一口奶》雕塑作品前,常志强陷入回忆。 常小梅供图

这组雕塑,就是以常小梅父亲、

南京大幸存者常志强,

一家的悲惨遭遇为原型。

常小梅介绍:“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我们家厄运降临。一个日本兵端着刺刀,一刀戳向我祖母的胸口,顿时鲜血如注。我父亲最小的弟弟被摔到了地上,哇哇大叫,日本兵拿起刺刀,对着他就是一刺刀,挑起来,抛出去几尺远。又无情地捅刺其他3个年幼的孩子。”

“当父亲把他的小弟弟抱到我祖母面前时,祖母挣扎着要给最小的孩子再吃口奶。此时,祖母已不能说话,渐渐地垂下了头。那年,父亲只有9岁。”常小梅说。

“每每看到那座雕像,

我都难以抑制心中悲痛。”

2019年,

常小梅将父亲的“微观史”,

整理成一本书,

目前已出版发行中英日3种文本。

常小梅(左)、常志强(右)。(拼版照片) 常小梅供图

常小梅告诉中新网记者,

很多内容都是她在晚上整理的。

夜深人静时,

她读到这些口述时,

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

“经常写不下去,

心里的那种压抑和难受,

很难用文字来表述。”

马庭宝

“希望日本右翼能停止歪曲南京大史实;也希望后辈能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南京大幸存者马庭宝和女儿马明兰。泱波 摄

当父亲和舅舅等亲人,

被侵华日军扫射时,

南京大幸存者马庭宝,

还是咿呀学语的2岁孩童。

当时,

马庭宝并不明白什么是战争,

不懂什么是亲人的逝去,

更不知道这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长大后,

马庭宝渐渐明白,

自己的命运,

与这段家事、

城殇、国难紧紧相连。

他用一生证明:

在历史面前,

每个人都不可置身事外。

已是四世同堂的马庭宝决定,

将南京大记忆传承的重任,

交到女儿马明兰、

马明虹的手中,

希望这段家族记忆,

一代代接力下去。

艾义英

“我希望,子子孙孙都要记住南京大给老百姓带来的苦难。但更重要的是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尽己所能为国家作贡献。”

1937年12月13日,

侵华日军在南京及周边地区,

开始长达6周的血腥。

艾家虽贫苦但幸福的小日子,

戛然而止。

艾义英的父亲艾仁银、

两个叔叔艾仁炳和艾仁林、

两个堂哥艾义生和艾义荣,

以及姑爹父子俩都被日军抓走。

图片艾义英(右)参加南京大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 泱波 摄

“我记得当时我抱着爸爸的腿,说:‘爸爸你不能走,你走了我怎么办。’爸爸转回身说:‘乖,爸爸马上就回来。’这是爸爸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7位被抓的亲人中,

只有艾义英的堂哥,

艾义荣被救了回来,

其他6人均被日军杀害。

南京大幸存者艾义英和儿子黄兴华。 泱波 摄

战争的硝烟远去,

亲历者随着岁月的流逝,

不断凋零。

幸存者后代、

南京大历史记忆传承人,

正在成为传播真相的中坚力量。

这些年,

艾义英的儿子黄兴华,

一直陪伴母亲,

参加各种纪念活动、

证言集会。

“我经常到纪念馆来,

为参观学习的青年学生,

包括一些外地的游客,

介绍这段历史,

也把我母亲的惨痛经历,

讲给大家听。

我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

可以让更多人记住历史、

珍惜和平、

远离战争。”黄兴华说。

当年浩劫中幸存下来的孩童,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

时光催老了人们的容颜,

但不会改变历史真相,

不会消磨人们的勇气。

图片南京小学生撞响和平大钟。泱波 摄

这段承载了家族伤痛、

民族之殇的世界记忆,

正代代传承,

正义之声、

和平之声历久弥坚。

来源: 中国新闻社微信公号

刚刚我午睡醒来,梦见了我那两个舅舅和弟弟。佳节将至,倍思亲。

刚刚梦醒,很累。梦到了我的故乡。梦里我的故乡还是读小学时的模样。没有像暑假回去那样种满了快树林。

据说刚开始只有一家人中,大家都在说种快速淋会影响水。对身体不好。可是看着别人种快速林赚了钱,基本家家户户都种起了快速林。

没有了儿时记忆中故乡山上那一棵棵松树,褐色的树干,足有碗口粗,笔直笔直的。满树的松叶绿得可爱,活像一把张开的绿绒大伞,风一吹,轻轻摇曳。

我在我的故乡家门口坐着。我那已故的大舅舅。花白的头发。慈祥的脸庞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面对着我。却没有说话。

此时楼上。传来了妈妈的声音。让我去问家房子后面那家的叔叔,名叫阿辉。问他有没看到我小舅舅回到家了。

此刻我想说,刚刚我还看到小舅舅往回家的路上呢?

把头探出往外看,往我舅舅的回家的路上往外看,此时没有了我舅舅的身影。

再看一遍,认真往我舅舅回家的那条小路看了一会。不知为何感到很累?此时终于看到了我的小舅。

模样和春节时回去看到的模样是一样的,满头的白发。

小舅舅已回到他家门口那个人鸡养猪的瓦房。快到家了。

此刻我脑海里在想,不对,过年的时候已经没了这个瓦房了呀!我和我妈妈说。舅舅都到家了呀。

我舅舅的家住在我那个阿辉叔家的后面。在我是孩童的时候舅舅家还是瓦房房的模样。

我出社会后。村里很多曾是瓦房的人家。房都盖起了楼房,包括舅舅家。

此时又梦回了,我现在居住的惠州。

我正在我的房间睡着觉。弟弟来到我的房间问我。他的头很痒,想要洗头。[捂脸]我就让他去洗手间洗头就是了,然后就醒来了。

醒来后感觉胸口呼吸有点困难,很累很累。去房间去厨房喝了一杯水。

是回到房间,我的小宝宝依然还在睡觉。

中秋节将至,想起了诗仙李白的一首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20

「解梦」梦到这个人 预示你会受到大家的尊重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常常梦见舅舅,可是在梦中所梦到的,总是想知道对现实中的本身有什么影响,梦见舅舅有什么好的预兆,或者需要注意一些什么?下面让小编为你对梦见舅舅做出解析。希望能为网友答疑解惑,走出迷途。

梦见舅舅,预示你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梦见舅舅换工作,运势不佳,做任何的事情都不会成功,自己非常的不开心。

梦见舅舅离婚:健康亮起红灯,与你的工作压力、生活习惯有关,一定记得多注意。

梦见舅舅过世,一方面预示舅舅的身体会很健康,另一方面,也预示着你在某件事情上,可能会失去亲人的支持。

梦见舅舅结婚,大可不必认为工作压力会大,有压力才会有进步,有成长,不过累了也有适当休息。

梦见被舅舅打,今天和你交手的人,往往有自己的隐秘的动机未曾向你透露,这会给你带来或多或少的麻烦。

梦见舅舅搬家,运势不佳,自己在某件事情上得罪亲人,也许就会失去亲人的支持。

梦见和舅舅打架,表示人际关系状况,有时也表示身体健康状况。

梦见舅舅在说话,这是一个吉利的征兆,寓意着你最近的挣钱能力很强,同时你也很有挣钱的天赋。另外也寓意着在远方有一个人在思念着你,不妨在空闲的时间里多联系一下远方的朋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