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紫微斗数

1904(1904年中国发生了什么)

时间:2023-10-11 21:50:08 作者:行尸走肉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生肖龙和谁最友好?最遗憾的是什么?

生肖龙和谁最友好?最遗憾的是什么?

导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肖是人们用来纪年的一个重要标志。十二生肖中的每一个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与其他生肖不同的交友方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生肖龙的交友方式,以及他们可能最为友好和最为遗憾的交友对象。

第一部分:生肖龙的特点

生肖龙的出生年份包括:1904年、1916年、1928年、1940年、1952年、1964年、1976年、1988年、2000年、2012年等。龙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和权威的象征,他们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特点。

1. 四溢:生肖龙天性热情洋溢,充满活力和朝气。他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喜欢尝试新事物和挑战,因此很容易吸引其他人的注意。

2. 聪明睿智:生肖龙非常聪明,善于观察和思考。他们具有极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3. 领导能力:生肖龙天生具备领导才能,他们能够激励他人,带领团队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他们的魅力和权威常常让人们愿意听从他们的指引。

第二部分:生肖龙最友好的生肖

1. 生肖鼠:生肖龙和生肖鼠是最为友好的组合之一。鼠的灵巧和聪明与龙的睿智相得益彰,两者之间可以形成默契的合作关系,一同迎接挑战。

2. 生肖猴:生肖龙和生肖猴也是友好的组合。猴子善于调皮捣蛋,能够给龙带来欢乐和娱乐,同时猴子对龙的领导地位也能表示尊重。

3. 生肖鸡:生肖龙和生肖鸡是一对互相欣赏的组合。鸡的细心和勤奋能够弥补龙有时候的冲动和浮躁,使得两者在合作中能够相得益彰。

第三部分:生肖龙最遗憾的生肖

1. 生肖狗:生肖龙和生肖狗在一起可能会产生一些摩擦。狗的忠诚和敏感有时候会让龙觉得受到束缚,而龙的火爆脾气可能会让狗感到吃不消。

2. 生肖兔:生肖龙和生肖兔的交往可能会比较平淡。兔子的温和和善良与龙的不太相称,两者之间可能缺乏共同的兴趣和目标。

3. 生肖羊:生肖龙和生肖羊之间可能存在一些难以调和的矛盾。羊的优柔寡断和龙的果断决策相冲突,这可能导致彼此间的不理解和误解。

结语:

每个生肖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交友也因此呈现出不同的模式。生肖龙的热情、聪明和领导能力使得他们在与一些生肖如鼠、猴、鸡等相处时可以建立友好的关系,相互之间可以有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然而,生肖龙与一些生肖如狗、兔、羊等相处时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去理解和包容彼此的差异。在交友过程中,尊重、理解和包容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生肖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趣的思考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提高人际交往的智慧和技巧。

1904年的可园、60年代的迎恩门、东莞粉厂…他为东莞留下岁月光影

来源:东莞时间网-i东莞

东莞有位著名的摄影大师,名叫陈锦波,圈内人摄尊称其为“波叔”,踏足摄影圈已超50年,手中也留下不少东莞珍贵的老照片。

在他的摄影作品中,可以看到50年底的东莞人民公园;1964年,还在建设中的可园;上世纪70年代,莞城的西正路……这些我们年轻一代没有见过的珍贵历史画面。

■上世纪70年代,莞城西正路 陈锦波 供图

他说:“我这一生都‘卖’给摄影了。”

他要留存东莞变迁岁月光影

近年来,年逾古稀的波叔放下相机,怀着匠心精神从自己珍藏的5000多张老照片中精挑细选,制作出了一本本独具质感的摄影手工书,旨在通过影像资料为东莞留住一段历史。

波叔制作的手工书 李梦颖 摄

在自己的工作室,波叔专门留出房间用保存老照片,包括他所拍摄或是收藏在内,总数在5000张以上。怀着对家乡的浓郁情感,此前他已无偿捐赠500张老照片给东莞博物馆收藏。

1938年10月19日,石龙火车桥被日军炸毁

1949年10月17日,解放军进驻东莞

“我这一生都‘卖’给摄影了。”波叔戏言道。

近年来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已经不允许他走街串巷四处采风,于是对珍藏的东莞老照片进行梳理想法逐渐萌发,再加上2020年庚子年初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波叔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东莞县人民政府牌子被重新挂上县政府大门口 陈锦波 提供

这些老照片,不仅有翻拍的,还有置换的,以及在现实、网络中购得,而其选择也是自有标准。“首先要跟东莞有关,体现东莞的人文和景观,其次照片要有历史感和年代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波叔表示,制作手工摄影书,自己更像是在“梳理历史、抢救老照片”。

把手工书当作自己的女儿那样对待

照片收集分外严谨,手工书制作自然更加专注——从用料开始,波叔就有严格的要求,他用的印刷厂定制的线装本,纸张质量达到收藏级别,墨水也是同样标准,使用量巨大的无酸白乳胶水300元一瓶,冲洗照片的相纸也托人从国外购买——波叔直言,自己并不纯粹是为了做手工书,更多的是抱着整理历史的心态,怀着一颗匠心将其完成。

波叔编辑的手工书注重纪实类照片

说起这些手工书,波叔还直言:“我就把我这个手工书当作自己女儿一样,我的女儿要嫁给人家,对我女儿好的,我才嫁给他,这个是我的心血来的。”

波叔的摄影手工书,一本大概有60多页,需要经过图片收集、查找资料、手工制作三个过程,总共十个步骤。他每天泡在工作室,最快也要25天左右才能完成一本,严谨细致的工作之下,对他的眼力和体力都是极大考验。

波叔正在专注制作手工书

每天工作开始前,波叔都会仔细检查一遍工具和材料,制作时先用尺子进行定位,在纸上画出照片轮廓,然后细心地在照片上粘上胶水,对着铅笔画线处贴上去,再用工具把照片整理平整。等胶水干了以后,再拿尺子在照片下划上一条条横线。

波叔正在专注制作手工书

“要根据查找到的资料,给照片写上说明和来源,之后再把铅笔划的线擦掉,那样字迹才不会歪斜。”波叔介绍,每张照片都要写上编号、盖上钢印,以便归纳收藏。最后,还要专门请书法家题写书名,在书上手写序言。

波叔正在专注制作手工书

从开始制作手工书到现在,波叔已经完成《东莞·百年光影》(6册)、《痕迹——鳒鱼洲工业区景观》、《中华第一灯——千角灯》、《城·迹——2003年东莞中心区航拍》、《沧海印记》、《岁月留痕》、《云端上的古寨》、《素影·素心莞城老街扫描》、《工业记忆》、《探寻侨乡建筑》、《时光再现——20世纪30年代香港景观》、《古城·老街·老房子》等12个专题,共42册摄影书。

波叔编辑的手工书

为东莞历史留底

打开《东莞·百年光影》,浓厚的历史氛围迎面扑来:1923年6月,于东莞石龙;20世纪40年代东莞县政府;1949年10月17日,解放军进驻东莞;20世纪60年代迎恩门、 地方国营东莞粉厂……透过这些光影定格的历史瞬间,东莞历史跃然眼前。

东莞“非遗千角灯”摄影手工书中的照片

“老照片的魅力,就是在于让大家看了以后,能够产生延续思考,带来更多可能。”波叔说,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以前的东莞是什么样子,而照片的伟大之处,正是把年代、时光和历史定格,他希望自己的摄影手工书也可以留住历史,让后人有迹可循。

1904年的东莞可园 王晓强 提供

“这张照片,是所有老照片中年代最久的。”波叔拿起一张摄于1904年的“东莞可园明信片”(上图)告诉记者。仔细观察,明信片由法文书写,经过翻译才知道,这张照片是1904年8月23日,法国人奥尔尼尔·里尔维特通过广州沙面的法国邮局寄给其好朋友奥尔塞纳,在照片中给为后者介绍东莞可园景色,并表示:“每次寄信,我都寄给您几张,这样您就可以收集到一整套东莞照片。”

原东莞县政府大门

“做了几十年摄影工作,如果没有给社会留下点什么,必然是我的一大遗憾。”波叔感慨道,他希望抓紧时间把这些老照片整理出书:“如果身体状况和条件允许,我计划做100本与东莞有关的摄影手工书,为东莞历史留底。”

作者简介

陈锦波,东莞莞城人,1978年踏足摄影圈,曾任东莞摄影家协会主席,拍摄专题作品有:《古城.老街.老房子》《古镇人家》《黑白情怀》《岁月留痕》《工业记忆》《凤凰涅磐》《东莞历史文化瑰宝-千角灯》《像.不象》《我行我素》《云端上的古寨-垛醍》及《痕迹》等一系列专题作品。

作品《工业记忆》2017年曾获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凤凰卫视优秀摄影画册”奖;《像•不象》专题影展曾获2018年第二届“郎静山杯”中国新画意摄影双年展优秀作品展览。摄影作品曾被在北京、浙江、湖南、四川、江苏、贵州、广西、泉州、广州、珠海、阳春、韶关等省、市,以及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展出,并被有关展览馆、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及私人收藏。

波叔是土生土长的莞城人,手中也有不少老莞城的老照片,最后,重温一下波叔的这些莞城老照片——时光里的莞城↓↓

■20世纪90年代,运河商场是东莞最大的国有百货零售企业 陈锦波 摄

■上世纪80年代初莞城解放路服务大厦与西城楼一带 陈锦波 提供

■摄于1988年的莞城全景,图片不远处是当时东莞最高建筑东信酒店,俗称:“十三层” 陈锦波 摄

■“逛花市 行大运”是广东人的新春传统习俗,许多市民都是全家出动来逛花市,买上几束心仪的年花寓意吉祥。图为上世纪90年代初,莞城新河北路迎春花市 陈锦波 供图

■1983年的莞城市桥路 陈锦波 摄

来源:影像莞

文字:廖杏子

图片/视频:李梦颖 陈锦波

1904年的日俄之战,为何在我国领土上交战?当时的清王朝有何反击

你知道吗?日本与俄国曾在中华大地上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交战,让我们中华儿女饱受战火的荼毒。那么,这两次战争是何时发生的呢?他们为何要在我国领土上交战呢?当时的政府有做出了怎样的措施呢?

纵观世界战争史,日俄双方曾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战役,那便是1904年的日俄之战以及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但你知道吗?1904年的日俄之战,本是日本和俄国之间的战争,但战场却在我国的东北地区。而造成这样的原因,则是因为这场战争是由,日俄两个侵略者对我国东三省的归属问题,无法达成一致而引起的。

1904年日俄之战

我们都知道,由于清王朝的无能,中华大地迎来了列强的大肆侵略。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清王朝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根据条约内容,清王朝除了赔款之外,还要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

清王朝无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听到这样的消息,俄国可是坐不住了,在他的认知里,我国的东北地区皆属于俄国,只是因为时机不成熟,还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怎料让日本率先得手。对此,俄国是相当的不满。于是,在他与德国、法国的努力下,逼迫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清王朝,这就是著名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日俄之战

虽然俄国达到了目的,但也造成了日本对他暗恨怀心。毕竟归还辽东半岛,是被欧洲列强逼迫的。但很快,日本找到了报复俄国的机会。

1900年,八国联军开始侵华战争,他们打着镇压义和团运动的旗帜,大肆攻入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时间,北京城陷入了哀嚎遍野中。而此时的俄国却沉浸在欢天喜悦中,他们一边在北京城进行打劫,一边又以保护东北铁路的名义,占领了东三省。甚至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其他列强们都陆续离开中国,而俄国依然霸占着整个东北地区。这可让日本找到了报复的时机。

辛丑条约的签订

于是,在日本的怂恿下,其他列强也对俄国感到深深的不满,因此在日本以及英美两国的干涉下,俄国只能灰溜溜的收拾包袱从东北地区撤离。从此,俄国也开始仇恨日本,两国之间的矛盾也由此开始。

1903年,日俄两国之间就朝鲜利益,以及我国东三省的利益进行谈判,然而双方互不相让,多次谈判都未有结果,只能不欢而散。1904年,日本宣布与俄国断绝外交关系,与此同时,日本天皇决定用军事行动占领我国东北地区。

日本抢先下手,攻打俄军

1904年2月8日,日军舰队使用鱼雷偷袭了俄国海军的驻扎地旅顺港,由此拉开了战争的序幕。要知道,旅顺港是一座坚固的要塞,俄军在这里布置了大量的舰队、以及防御工事,易守难攻。

在受到攻击的第一时间,俄军在旅顺的守将马卡洛夫立刻做出反应,他积极改善防御,修复被日军偷袭重创的舰船,同时命令海上舰队袭扰日军,以分散日军的注意力。但不幸的是,这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在乘军舰回港时触雷毙命。而随后上任的守将威特赫夫,一改之前的战略战术,选择在港口进行防御为主的措施,以至于在随后的战争中,日军以强大的炮火压制住俄军,让俄军节节败退。

驻扎在旅顺港的俄军

在攻打旅顺的同时,还有一部分日军在4月份抵达了鸭绿江左岸,以此阻断俄军对旅顺的支援。面对日军的强大攻击,驻守鸭绿江右岸的俄军选择了从辽阳撤退,于是东北门户大开,让日军顺利从辽东半岛的东南方向登陆,并接连攻下荆州和大连。自此,旅顺港的陆上交通被全部切断,俄国派出南下增援旅顺的部队也被日军打回。

日俄旅顺之战

虽然日军阻断了俄军支援部队的到来,但此时的旅顺港依然在俄国手中,俄军的海上舰队也可以随时切断日军的海上交通线。因此,对于日本而言,不攻下旅顺,日军就始终有后顾之忧,无法在东北进行大规模的陆军作战。

于是在8月19日,日军对旅顺要塞发起了强攻,双方激战了五个昼夜,最终日军只占领了一些前沿工事,却为此付出了两万人的伤亡,而俄军仅仅损失了3500人。面对如此大的伤亡数据,日军不得不放弃迅速攻占旅顺的想法,转而开始增兵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

1904年,日俄之战的老照片

8月24日,日本发起了辽阳会战。日军在辽阳地区投入的兵力远没有守城的俄军多,但俄军打得却出奇的保守,每次作战都要留一半的预备队,而日本则是全力进攻。这样一来,日军反而在局部战场上形成了兵力优势。最后俄军无法抵抗,只能撤离辽阳,随后日俄两军又在奉天陷入了对峙。

日俄激战后的辽阳

日军深知,时间拉得越久,自己获胜的几率就越小,于是在确定奉天的俄军不会出击的情况下,日军将全部力量投入到了对旅顺港的进攻上。

10月30日,日军经过战略调整,仅用一天的时间就攻占了203高地,并在此地架设了大炮,而在旅顺港的俄国舰队正好在炮程之内。俄国旅顺守军深知大势已去,于是在1905年1月2日向日军投降,自此日本完全掌握了制海权。

日军攻占203高地

1905年2月,日俄双方在陆地上爆发了最后的决战,奉天会战。此时的日军有25万的兵力,而俄军足足有37万,本以为俄军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令人意外的是,最后的赢家竟是日本,而造成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俄军在战略战术上出现了重大的失误,只能被迫撤出奉天。

奉天会战

大家是不是以为这场战争就这样结束了呢?并没有,虽然陆地战争结束了,但两国随后开始辗转到海上,掀起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对马海战。

日俄对马海战

1905年5月,被英国阻挠的俄军波罗的海舰队,历经重重困难,经非洲好望角航行了200多天的时间,终于抵达了太平洋海域。此时的日本在收到消息后,判断俄军舰队必定会到海参崴进行休整一番。而要想到达海生崴,就必定会通过对马海峡。

俄军历经匆匆困难,到达对马海峡

于是在5月20日,日军舰队就到达对马海峡领域,静待俄军的到来。果然不出所料,就在7天后,一无所知的俄军舰队进入了对马海峡,一头扎进了日本舰队的包围圈,拉开了海战的帷幕。

对马海战一触即发

这场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了两天,日军最终以损失三艘鱼雷艇为代价,几乎将俄军舰队全部歼灭,成为了近代海战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而对俄国来说,对马海战的失败,也就意味着俄国在这场日俄战争中的彻底失败。事后,日本狮子大开口,向俄国开出了30亿日元的天价索赔,而俄国也给出了强硬的回应,表示一分钱都不会给,如果日本不服,还可以接着打。面对如此强硬的俄国,日本认怂了,毕竟这场战争几乎掏空了日本的家底,不仅如此,如果不是有犹太人的资金支持,日军也很难打赢俄国。

日俄之战,日本胜利

自此,日俄双方结下了深深的仇恨。而在整个日俄战争中,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却只是在一旁作壁上观,放任日俄两国在辽东地区打得不可开交,任由自己的子民饱受战火硝烟。也由此让整个中华民族饱受百年屈辱。

如果说这场战争是俄国的耻辱,那么在接下来的这场战争中,俄国可是狠狠的出了一口气,打得日本毫无还手之力,让日本产生了深深的畏惧之心。而这场战争便是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

1939年的诺门罕战役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的日本可是嚣张无比,在我国领土上横行霸道了十四年,期间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然而日本的狼子野心可不仅仅局限于我国,他的目标是成为世界霸主,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外蒙古身上,借此来实行日本所谓的“北进计划”,与此同时,他也想通过攻打外蒙来试探苏联的底线,不料,却被苏联一顿暴打。

日本商讨北进计划

外蒙本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但由于我国自清王朝后期便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中,无暇顾及该地。于是在1921年,外蒙古宣布独立,并得到了苏联的支持。

而日本在占领我国东三省地区后,便成立了伪满洲国,于是在伪满洲国和蒙古之间,便一直驻扎着日本和苏联的军队,而双方也对于边境地区的划分存在着严重的纠纷,因此经常发生冲突。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之间的关系也越发紧张,剑拔弩张的局面也很快形成,只待一个导火索,战争便可打响。

1921年,外立

1939年5月,日军决定在诺门罕地区对蒙古发起进攻,一旦进攻成功,便证明苏联只是个纸老虎,可以任由自己欺负,同时也可以证明和德国一起夹击苏联是可行的。

5月11日,伪满洲国的士兵突然对巡逻的蒙古士兵开枪拦截,打得蒙古士兵连连后退。对此,蒙古怎甘心认输,于是立即组织部队对伪满洲国的哨所进行攻击,殊不知,他们的行动正中日军的下怀。

诺门罕战役中的苏军

三天后,伴随着日本战机的轰鸣声,日军的装甲部队和骑兵也大肆闯入蒙古军队的阵营中,打得蒙古军队猝不及防。此事传到苏联中,便立刻集结部队,对日军发起。

而此时的日军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准备一鼓作气,扩大战果。他们派出一支先锋队,从三个方向向蒙古军队发起进攻,正好被苏联军队一举歼灭。对于日军的这种偷袭行动,苏联十分震怒,派出了苏军第一名将朱可夫,率领军队前往蒙古与日军作战。

苏军指挥官朱可夫

朱可夫到达前线之后,立刻开始集结兵力,储运军需,并且整顿前线部队纪律,他在前线建立了野战军用机场,从而让苏联战斗机可以更快地对前线进行支援。

6月19日,战争正式拉开帷幕。苏联军队开始主动出击,对日军集结地展开了全方位的轰炸,只见现场硝烟滚滚,一片哀嚎。面对苏军的攻击,日本也不甘示弱。在6月22日,日本陆军飞行队和苏联空军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由于苏联建立了野战机场,所以随着时间的拉长,日本逐渐开始丧失主动权,经常处于被动挨打的状况,还有很多飞机还没有来得及起飞,就被苏联战斗机摧毁,但即便如此,日本也不服输,时刻想着要扳回一城。

诺门罕战役的空军

6月27日,日本出动了上百架飞机对苏联机场进行轰炸。在这种轰炸下,日军向司令部报告,击落了苏联99架飞机,击落地面飞机25架。可事实上,当时的苏联基地里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飞机,因此日本人的报告十分的令人疑惑。虽然如此,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还是下达了进行地面作战的命令。

于是,亚洲战场上十分罕见的坦克大决战就此拉开了序幕。在当时,日本与苏联的坦克技术水平旗鼓相当,然而在这场坦克大决战中,苏联轰炸机却突然出现,打得日军仓皇逃窜。眼看着战争局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日军开始准备对苏军展开细菌战。

亚洲战场上十分罕见的坦克大决战

但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在细菌战开始之前,苏联就已经得知了日本的计划,因此朱可夫严令所有苏联士兵不得饮用河中的水,所以,日本人撒在河水中的病毒并没有给苏军造成多大的影响,然而因为保密的需求,他们没有对作战的日本士兵们透露细菌战计划,导致上千名士兵感染了病毒,战斗力急速下降,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日本细菌战

为了速战速决,苏军在8月20日发起了总攻,在苏军强大的攻击面前,日军的防御工事根本不堪一击,仅用了几分钟的时间,日军大量的阵地就被夷为平地。在随后的战争里,日军被苏联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不断的后退。

终于在8月29日,日军在诺门罕的作战情况传回日本大本营,对此,日本决定向诺门罕地区派遣大量的增援部队。就在9月3日准备发起大时,却被大本营突然叫停。毕竟再打下去,日军很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亡,还会对接下来的作战计划造成不利的影响。

诺门罕战役日本战败

于是在9月15号,日本与苏联签订了停战协议,这场打了四个月的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在这场战争中,日军损失了近4万的兵力,却对苏联没有造成重大的损伤,这也迫使日本将“北进”政策改为“南下”政策。在这场战役后,日军被彻底打服,对苏联产生了深深的畏惧。

在二战结束后,日本受到了严重损伤,但在老美的扶持下,以极快的速度进行了战后恢复,这也让他成为了老美的马前卒,对俄罗斯以及我国进行不断的挑衅。

日本是美国的马前卒

回顾俄罗斯与日本之间的历史,我们发现只有不断强大自身,做好国防力量,才能不令百年悲剧再次上演,才不会受制于人。

1895-1905年,日俄两大列强的朝鲜半岛争夺战

1895年,老朽的大清帝国在甲午战争中输得一塌糊涂,在朝鲜半岛上完全丧失了话语权,《马关条约》第一条就规定了:中国确认朝鲜国为独立自主国家,朝鲜对中国的朝贡、奉献、典礼永远废止。中朝五百年宗藩关系被废除,当然,朝鲜自然不可能成为“独立自主国家”,因为日本对朝鲜半岛这个进入亚洲大陆的跳板早就是垂涎三尺,但是,击败了清帝国并不意味着日本就能独霸朝鲜,因为在东亚地区它还有一个地缘对手——俄罗斯帝国。

从1895年开始,随着清王朝的“出局”,日本和俄罗斯在朝鲜半岛开始了一番“黑吃黑”的“龙虎斗”!

一,俄国人——东亚抵抗日本的最后防线?

甲午战争是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第一次经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对日本成为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此战日本收获了极大的战争红利,列强也已经觉察到日本绝不可轻侮,以1894 年 7 月《日英新条约》的签订为契机,到 1897 年底,美、德、奥等 15 个与日本签订过不平等条约的西方国家,先后与日本订立了新约,日本收回了幕末丧失的几乎全部主权,开始由“被殖民者”摇身一变成为“列强”,加入了瓜分世界的桌面上,其第一个目标便是对日本有重大地缘利益的朝鲜半岛。

然而,俄罗斯却成了日本的重要绊脚石,俄罗斯对于日本独霸远东极为忌惮,早在甲午战争之时俄罗斯就开始掣肘日本,甲午战争后,俄国主导了“三国干涉还辽”,使得日本吞并中国辽东的企图落空,这使得日本举国上下对俄国极为反感。

俄罗斯先后耍弄“调停”、“中立”、“三国干涉”等手段,使得其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势力急速膨胀,1898年,沙俄租下旅顺与大连两港口,并且由万里长城以北到满洲扩大势力范围,实行向远东扩张的野心。

不得不说,俄国人出手的时机非常好,由于俄国扼制了日本的侵略,所以清朝对俄国极为感激;而朝鲜呢?此时朝鲜政府虽然几乎被日本控制,但不甘为儿皇帝的朝鲜朝廷也有了“俄国及其强大”的印象,所以,朝鲜政府开始有了亲俄倾向。而主导这一政策的,则是闵妃。

注:闵妃(朝鲜改国号为大韩帝国后追封“明成皇后”),朝鲜高宗王妃,也朝鲜近代重要政治人物,由于高宗软弱,其早期联络党羽击败大院君(高宗之父)势力后掌握了朝鲜统治权,其一开始采取开化政策并引入日本势力巩固权力,任人唯亲并继续打压大院君,使得朝鲜国内大乱引发兵变并被驱逐出宫,后借助清朝势力再次掌权,其立场也转向亲华,然闵妃又对清朝干预朝鲜内政感到不满,意图引进国际势力对抗清朝,甲午战争日本战胜中国后,遭派夺权而失势的闵妃欲转与俄合作对抗日本。由于闵妃初期主张开放政策,后期力抗日本并身死殉难,所以深受韩国后世人民欢迎,现代韩国人对其评价很高。

此时,俄国成为东亚地区能够对抗日本的唯一力量,当然,事实上俄国人的侵略野心一点不比日本人小。

二,俄馆播迁——日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于日本人来说,这自然是完全无法接受的,日本人累死累活地和清王朝打仗可不是为了给俄国佬做嫁衣的,于是日本人开始进行动作,只不过日本人的动作实在是不怎么高明——直接亲俄派。

1895年10月8日,日本发动了“乙末事变”,和朝鲜卖勾结,杀害了闵妃。重新控制了朝鲜政府,然而最终却摆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日本本来想把事情包装成朝鲜内部的“宫廷”,但事情做的很不干净,这种龌龊伎俩使得日本在国际社会饱受谴责,而朝鲜内部更不用说,朝鲜人自古就饱受日本侵略,对倭人反感至极,日本人现在用方式对待朝鲜王妃,这使得朝鲜从上到下一片激奋,反日运动频发。

日本在朝鲜是一片焦头烂额,由日本人扶持的朝鲜政府根本就是在火山口上,各地儒生,僧人等不断发动民变,排日暴动频发,俄国人见此情景大喜,1896年2月11日,在精心策划下,朝鲜高宗和其世子从景福宫逃往俄罗斯驻朝鲜公使馆避难,当天早晨许多高官大爵和数千名朝鲜人涌进俄罗斯公使馆区域内。百姓、军队、警察挤满了整条大街庆祝高宗逃入俄使馆这便是朝鲜历史上著名的“俄馆播迁”。

俄馆播迁

高宗发了多道旨意,罢黜全部大臣,并将他们定义为“逆贼”,结果大批大臣被朝鲜居民活活打死,还有数十人逃亡日本。此事是日本经营朝鲜的重大挫折,日本驻朝公使小村寿太郎哀叹:“天子为敌所夺,万事休矣!”。

此时,日俄两国在朝鲜势力达到一定均势,朝鲜民族主义情绪高涨,1897年,亡命俄罗斯驻朝公使馆的高宗回到德寿宫称帝,将国号改为“大韩帝国”,改年号为“光武”,希望以此表示自己独立自主的决心。

但是,独立自主是要靠实力的,靠个名分就想独立自主那是空中楼阁,这一时期日俄两国均意识到了,暂时都没有能力独霸朝鲜,于是签订了多个协议协调在朝鲜的利益,包括《小村-韦贝协定》、《山县-罗拔诺夫协定》、《西-罗仙协定》,俄国利用“俄馆播迁”,获得了朝鲜半岛北部林业资源;日本获得渔业权利。

但是,双方都心知肚明,这是暂时的,日俄两国在朝鲜的矛盾,根本无法调和,1903年,俄国内政大臣普列韦表示:俄国的崛起并不是通过外交,而是通过刺刀实现的。俄国同中国或日本的纠纷之解决,亦必然依靠我们的刺刀,而不是外交笔墨。”

日俄两国加紧备战,日本猛增军费,而俄国则加速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

三,纵横捭阖,刺刀见红!

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后,日俄两国矛盾重新爆发,并愈演愈烈。

1900年,中国爆发义和团运动,俄国在出兵京津地区进行镇压的同行,派18万大军入侵中国东北并盘踞,到了1903年仍然未有撤军时间表,这让日本感到极大的威胁。

义和团暴动

而日本则取得了外交胜利:1902年,日本成功与英国在平等的关系下结盟。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英日同盟”,英日为何结盟呢?这要从英俄矛盾说起,历史学中有一个术语叫“大博弈”(The Great Game),这指的便是19世纪中期开始英俄两国在中亚的地缘争夺,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提升了大陆国家的资源动员能力,处于亚欧大陆中心的沙俄开始崛起,通过铁路四处扩张,这使得前期的海洋霸主英国面临极大威胁,于是在中亚,远东等地,英俄处处争斗。

英俄争霸,是19世纪下半期的国际主轴。

英国人发现了,自己对抗俄国实在力不从心,而东亚地区的日本和俄国有着深刻矛盾,“英日同盟”实际上是英国和日本为维护其各自在中国与朝鲜半岛的利益而结成的互助同盟,对于英国来讲,朝鲜落到日本手里没问题,但落到俄国佬手中,那可就不行。

同时,俄国在中国北方咄咄逼人的态势也让美,法,德等国不满:中国这肥肉你自己独吞可不行啊。但俄国就是赖着不撤军,日俄两国矛盾迅速激化,这最终导致了1904年日俄战争的爆发。

俄国国力远胜于日本,但此时俄国国内焦头烂额,加之战区离欧洲过远,俄国投送实力不易,最终日本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击败了俄国,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斡旋下,日俄双方签订《朴次茅斯和约》。

此条约第二条直接规定了: 俄国政府承认日本国于韩国之政治军事经济上均有卓绝之利益,加指导保护监理等事,日本政府视为必要者即可措置,不得阻碍干涉。在韩国之俄国臣民,均应按照最惠国之臣民一律看待,不得歧视。两缔约国为避一切误解之原因起见,彼此同意于俄韩两国交界间不得执军事上之措置,致侵迫俄韩两国领土之安全。

俄国基本承认了日本独霸朝鲜,日俄两国在朝鲜数十年的地缘博弈,以日本胜利告终。

四,终局

这下子朝鲜的命运算是板上钉钉了,1905年后,日本几乎是全面控制了朝鲜,1910年将朝鲜完全吞并,国际社会并无多少反对之声。

然而,事情完了吗?当然没有,日俄地缘矛盾根本没有解决,这一直延续到了苏联时期,最终二战末期,苏军横扫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日本惨败。

而扶持日本的美国和英国呢?到了20世纪30年代它们也发觉自己是养了一头凶恶的狼,在珍珠港事件和马来亚海战后,美英的太平洋舰队被日本打残…

而日本呢?做孽太多,二战后成为了美国的附庸,持续至今。

贫弱的中国重新崛起,王者归来,成为20世纪世界上最重大的国际事件之一。

那咱们这篇文章的主角朝鲜呢?命途多舛,二战后,朝鲜半岛被从日本解放出来,然而由于美苏两大强权划分势力范围,至今…

没办法,弱国小国的命运就是这样的。

作者:云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