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羊

倒八(倒八字偏旁)

时间:2023-10-04 13:31:56 作者:及時行樂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我的妈呀|婆婆的“杭漂”退休生活让儿媳都羡慕

视频加载中...

《我的妈呀》推出“不服老的妈妈”系列节目,本期节目我们走进76岁模特杨光的生活。

如今霸屏老年时尚圈的杨光在生活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奇心女孩”,对于新鲜事物和数字生活充满热情,熟悉各种美图、拍照、剪辑和购物软件。家里有这么一位不服老的妈妈,对孩子们有哪些影响呢?

录制现场,杨光和特派员司雯嘉一起与杨光的小儿媳韩枫进行了连线。对于婆婆的退休生活,韩枫是既感动又羡慕。“我们虽然不住在一起,但经常打电话、发微信,我婆婆也是很善于分享的人。比如这些年,她坐高铁去杭州拍摄,我经常看到她记录自己拍摄的前前后后,有一些照片是她拉着拉杆箱在高铁站上等车,有时也会欣赏一下窗外的风景。我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还是挺感动的。她做模特这件事,除了身体上的累,我觉得她的心里、她的精神上是富足的,退休后能做自己热爱的事情,真让人羡慕。”

如今年过七旬的杨光是一位银发“杭漂族”,她住在上海,拍摄工作地在杭州,经常需要当天来回,早上五点起床,七点到达火车站,八点半到杭州站,换乘地铁后到达影棚。一天来回要倒八趟车。“我经常在地铁里面也是匆匆忙忙地拉着行李箱跟他们年轻人一起上下班,我就觉得我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我也是上班族,感觉自己一下子就年轻了。”

除了和年轻人一起上下班,婆婆对于新鲜事物认真学习的态度,也让韩枫敬佩。最初,杨光说要学摄影时,韩枫以为婆婆就是打发时间。但没想到杨光非常认真。“学到拍静物的时候,就把家里的花瓶、香氛、一些水果都配上去,加上光线背景,拍出来的照片十分精美。”

在儿子的辅导下,杨光学会使用Photoshop修图软件,对裁剪、印章这些工具运用熟练。智能手机她更是“自学成才”,在她的手机上装着五花八门的软件,各种美图、拍照、购物、旅行的应用都有,一旦最近出来什么新鲜的软件,杨光都会下载玩玩看。

“我是一个开放型的老年人,很喜欢外面的新生事物。”杨光说,未来有机会,想和老伴出去旅游,在一个地方住上十天半个月,看看当地人的生活,看看周围的风景。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9月4日22点30分新闻综合频道《我的妈呀》“不服老的妈妈”系列节目,让你成为更好的妈妈。

太赞了!二年级上册生字练习超详解析(建议收藏!)看了进步明显

二年级上册:第一课

1.两:横向笔画左低右高,斜度要平行。竖向笔画左边竖稍高,右边横折勾稍低两竖要内收。

2.哪:左边“口”部两竖向笔画内收,中间部分注意多横等距平行,撇高勾低。右边双耳旁注意上窄下宽,整个字呈左右结构,一定要注意中间间距靠近。

3.宽:横向笔画多横等距平行,下面“见”部多竖等距垂直且平行,撇与竖弯钩底部平行,勾90度朝上弹出即可!

4.顶:左右结构,左小右大,“页”部横向笔画左低右高,斜度平行,竖向笔画多竖等距,“人”部撇高点(反捺)低。

二年级上册:第二课

左右结构的汉字该怎样书写?

被光绪皇帝封为“字圣"的清人黄自元说:“让左者左昂右低,以左半部为主的字,左边要高,右边要低;让右者右伸左缩,以右半部为主的字,右边要长,左边要短。”

第一,“左小上提”:左短的偏旁“靠上”。

第二,“右小下落”:右短的偏旁或部件“靠下”。第三,“左昂右低”:“T” 型结构的偏旁或部件“左高右低”。

第四,“右伸左缩”:形体窄的偏旁书写时“左收右放"

第五,形体窄的偏旁位于左侧时“左窄右宽"。第六,形体窄的偏旁位于右侧时“左宽右窄”。

第七、左右平衡的汉字书里时要“左右均等"。

二年级上册:识字2

1.木字旁,第一笔短橫,稍微扛肩(也就是向右上方倾斜)。

2.木字旁,第二笔竖,垂露竖。横被竖穿过,左长右短。竖被横穿过,上短下长。

3.木字旁,第三笔斜撇。撇略靠外,横略靠里。撇高竖低。

4.木字旁,第四笔点,小右点。点在竖笔的中间开始写,也就是橫竖交叉点靠下一点。右侧点横对齐。

二年级上册:第六课

1.拿:撇捺在上时撇低捺高要注意,并且撇捺向左右两侧舒展打开中间每一个横画间距大致相等斜度都要呈现左低右高姿态,底部弯钩在起笔及出钩的位置一定要注意到上下对正。

2.并:上方两点相呼应但是决不相连接,并且呈现左低右高姿态,上橫短, 下横长,斜度保持平行,也要被竖中线左右平分,左侧竖撇先竖在撇,撇靠上,最后一笔悬针竖画垂直向下突出主笔伸展。一高一低

3.封:封字作为左右结构这个字左右基本相宽,左侧橫画较多多横等距并且平行,横画基本左伸,右侧竖勾突出起笔略高收笔也要略靠下,中间寸字点画一定要保留空隙。

4.信:左右结构,它的表现形式是左窄右宽,并且右侧点下有横画,-定要保留出空隙,横画较多,每一个横画间距大致相等并且平行,口字也要写到正下方,上下对正,上宽下窄,扁一点。

二年级上册:第六课1.今:撇捺一定要舒展,并且当撇捺在上方时口诀记起来,撇捺在上撇低捺高,中间撇捺的交叉点,点画,撇画的最后收笔处三点共用一线。2.支:横画第一笔一定要短(撇捺上方遇到橫,横画写短),左低右高姿态要保持,竖也要同时把横画左右平分,上下两个横画斜度保持平行,底部撇捺向左右两边舒展,撇捺在下,撇高捺低形成错落,捺画作为主笔突出压轴(一波两折)。3.船:左右结构的字形,左右基本相等,左侧点画相当于横画,多横等距并且平行,右侧上下对正宽度基本一致,口字形态上宽下窄,两边的竖画一定是同时向里侧内收。4.然:上下结构,上紧下松,四点底一定要均匀分散打开,方向要注意起来,第一笔点向左倾斜,其余点画都向右侧倾斜,左右两侧的点画底部基本保持平行。

二年级生字:曹冲称象

1.称:作为左右结构字形出现,左窄右宽一 定要注意,其次注意左右两侧的横画共用一线,左右两边都有竖画时左竖短,右竖长。中间两点均匀分散底部齐平。2.柱:也是左右结构的字形,左长右短,并且右侧点和竖画上下共用一线,点的下方如果有横画,中间一定要保留好空隙不能连接,下方三个横画较多处理时把多横等距的口诀记准确。竖把每一个横画左右平分。3.底:底字当中第一处点下有横保留空隙,横画左低右高斜度保持平行,下半部分竖提短,斜钩长对比一定要明显,斜钩当中略带弧度钩的方向一定要找准。短而有力。4.杆: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高右低都是他所呈现出来的表现形式,木字旁我们之前有讲过系统大家可以返回去看看,右侧干字当中上横短,下横长对比要明显斜度也要平行,中间这里的竖我们采用的是悬针竖画,悬针竖画垂直向下把每一个横画左右平分,两侧有竖要有所区分,左竖短右竖拉长对比明显。

二年级上册:第八课

1.黄:首先横画较多我们一定要注意到多横等距并且平行,田字当中两侧竖画同时向里倾斜,中间的小短横左右不连,留白透风。其次注意底部的两点均匀分散保持齐平。

2.层:多横等距并且平行,横画的斜度要保持好左低右高,包括云字当中撇折这个笔画也是斜度间距都一样,底部要保持齐平。

3.照:上下结构,上紧下松,日字当中横画左连右不连,下方四点均匀分散,方向不同,但是间距控制均等第一个点画和最后一个点画最下面底部齐平。

4.炉:左右结构的字形,左小右大,左窄右宽都是我们的表现形式,火字当中撇画运用的竖撇,右侧户字练习当中点下有横画,保留空隙,横画斜度平行,横折当中的竖画来一点斜度,上面收紧,突出最后一笔撇画的舒展。末端抬笔要变尖。

第九课:偏旁部首:走之底走之底中的平捺需要起到一个承托的作用,所以它必须写长,再把底部的笔画舒展写宽以后,被包围的部分就得尽量写窄一些,因此必须得适当地缩短横向笔画的长度,包括竖弯钩弯的部分也不能长走之底的写法要诀,走之底有三画,难点在后两笔;原因是这后两笔笔画弯曲不定,不好把握,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走之底的写法要诀。走之底的写法要诀:走之底有三画,难点在后两笔;原因是这后两笔笔画弯曲不定,不好把握,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走之底的写法要诀。第一笔点画位置居中,用捺点回锋向下一笔起笔;第二笔由一个短横画开始然后折撇再圆转而向右再圆转向左下;第一阶段的短横画要有点扛肩向上,不可写的太平,位置偏左;第二阶段折后向下,位置居中;第三阶段紧接第二阶段转而向右,再折向左下,位置偏右;第三笔平捺,写法在基本笔画中介绍过,藏锋蚕头起笔,向上弯曲后正式进入行笔,行笔部分基本是平直的,收笔前右下呈现一个钝角,调锋后收笔拉出笔锋笔画右上出尖。

第十课:偏旁部首:心字底心字底的书写:1:卧勾呈半圆形,三个方向一要斜,二要平,三画出钩2:左点卧勾一线平3:三点均匀落周围4:三点高低各不相同重点:1.卧钩的起笔方向和收笔方向,是平行的,组合起来像一个平行四边形;2.左边第一个点的位置和长度,刚好和右边的卧钩上下对齐;3.心字底整体形状要比较扁平。

第十一课偏旁部首:倒八头

写法:

1、左点45度运笔,写小,左点独立,不与下部件相连2、右撇高于左点起笔,向该字中心线运笔,与下边部件略相连

3、点和撇的角度略呈90度

第十二课:偏旁部首:木字头

木字头的书写要领:

1.第一笔横画要写短但是要有左低右高的倾斜角度

2.竖画写直,这里采用的是垂露竖,竖画也不能写的太长

3.撇画写到横和竖画的交叉点,捺画伸展,因为撇和捺都在整个字的下面所以撇的收笔略高,捺画略低形成高低错落。

注意▲:整个字型要写到橫中线靠上的位置

第十三课:偏旁部首:双人旁双人旁的总结:1. 上撇短而平,下撇长而斜,两撇指向并不同。2.上下两撇起笔位置可保持一致,或者下方撇画要靠里。3.撇竖交叉要靠上,竖画垂露不宜长。书写过程:首先,第一笔短撇,在米字格左半格中间稍靠上部位起笔,写一短撇,这个短撇的角脂棍度宜平,不可斜度较大,且短撇较直,不可太弯。第二笔斜撇,这个斜撇的起笔位置是决定双人旁是否能写好的关键,大约是在第一撇的腹部,也就是大约在第一撇的中间稍靠下部位冲驾起笔。且这个斜撇也应写直,不可太弯。第三笔短竖,这个短竖的位置大约在第一撇的末端稍靠右部位。注意这个竖切不可太长。

第十四课:偏旁部首:四点底

口诀:写四点底不可怕,二三要小一四大

四点底的形态:四点底是由四个点组成的,但是每个点还是有变化的,并不是四个一样的点。第一点,向偏左下方写垂点,也不要过长,第二点和第三点,在第一点的右侧平行写,略向右下方,长度短于第一点,第四点与第三点平行,但是斜度略大,长度略长于二三点

四点底的书写要点:距离匀称,一点四点略长,-左三右,四点呈放射状分布,左右宽上下窄,在汉字中作为底部的偏旁要比上面的部分宽。

1、内收外放是指:位于上下左右的偏旁部首部分笔画的方向,犹如点光源的发散光线,内收紧外散开。2、外参差:上下偏旁的纵向笔画外段,一般 左边笔画锁进右边笔画伸出;左右偏旁的横向笔画外端,一般上边笔画缩进下边笔画伸出,参差错落。3、内平齐:所有偏旁内侧笔画端点,上下或左右是平齐的,原因是便于和它的另一半结合。

(注意以下要 点均为字体作左偏旁时书写规律,非普遍适用)

第十五课:

言字旁:字形窄长,首点靠右,与下方竖画相齐,横画抗肩,竖画稍倾勿直。

​第十六课:

食字旁:首撇长,横撇宜短,字形窄长。首撇勿平取竖势,横折左高右低,竖提竖稍左斜,通过提画取正。

第十七课:

金字旁:首撇为斜撇,不宜过长。三橫等距,抗肩。竖略偏左,提画写长。整个字形上紧下松,右紧左松。

书写细节:

斜撇稍立,短橫靠中部起笔;

三横平行等距,末横稍长;

竖提靠左起笔,竖段微向左倾,提画右侧与短横对齐。

例字规律:

金字旁为左侧偏旁,整体不宜过宽,当右侧部件内容较多时,金字旁应靠上书写。

第十八课:

左耳旁弯钩写小,与横折对齐,给左部字体留足空间,竖为垂露竖,书写时稍微倾斜。

​第十九课:

两点水:上下两点要有顾盼之意,两点呼应,右侧对齐。

​第二十课:

土字旁:短横倾斜度稍大,提角度大,整体左放右收,右对齐。

书写细节:

短橫扛肩,整体不宜过宽;

竖画靠右,上长下短;

长横变提,起笔稍左探,收笔与短横对齐。

例字规律

“堆、塘、域”字形左短右长, “坝”字形左高右低。

永远不要惹一个麻将新手,不然输得裤衩子都没有

天知道,有多少人体会到麻将宇宙的残酷真相,都在这个短短的假期。

一个麻将场上的悠久传说,相信很多人都听过:

“永远不要惹一个新手。”

但总有人不信邪。

毕竟,每个麻将新手看上去都长了一副“送钱”的样子。

看别人端牌,轻轻松松,一秒集体起立。

新手端牌却费尽全力,只听一声哐哐爆响,手里的牌碎得四分五裂、衣不蔽体。

via @阿中麻将

他只能一小节一小节的拆着翻。

别人早就理完了,上家的牌都已经出好了,而他却连手里的牌都还没看全。

via @特奥涛

正所谓,每个麻将新手,上辈子都是风水大师。

不摆阵就不会打牌。

万、饼、条各排一列,宛如在给麻将军训,“一二三报数!”

via @Uu #教室友打麻将笑了一晚上

一场大型过家家在你面前上演,这牌面,你咋看咋嘴大牙稀。

别人的牌是整整齐齐,并排一体。

他的牌是麻牙和麻牙间,搁得十万八千里。

仿佛随便吹过一溜儿穿堂风,都能感到牙酸、牙痛、牙抽筋,急需来支“冷酸灵”。

via @_哇塞周、@langxmin

这还是平面意义上的,真正天赋异禀的麻将新手,早已突破了三维立体空间——

他们能摞起整整三层高的大楼牌。

谁也说不清这是在打麻将呢,还是堆积木呢。

最厉害的,甚至会当着你的面,每摸一张牌就报一下数,现场开始数圈圈、喝条子:

“我抓牌、我看牌、我打牌……”

你好心提醒她,“别介啊,姐是搁这儿打明牌呢?”

人自己还一脸的无所谓,随便你会不会从牌阵就猜透她的牌——

“管不了那么多了,我总得自己先看明白咯!”

没办法,不这么分门别类地摆好牌,新手玩家就连可以胡哪些牌都算不过来。

比起被其他玩家看透底牌的风险,因为自己没看懂胡章,结果错过本可以胡的机会更致命。

所以如果打着打着,朋友局里中途来了一个老手,那么新手就会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跪求人家站自己身后把关。

并在老手点出自己的手里已经有五张牌可以胡时,惊讶到感觉天灵盖被掀翻:

“我咋一个都没看出来!”

众所周知,当一个麻将新手被请上桌时,那只能说明一点:

这个牌局,是真找不到其他牌搭子了!

所以一开始,他几乎是被所有人一顿甜言蜜语求着上的桌。

常见“骗术”有,第一招:消除顾虑,“很简单的啦,打两圈就会啦。”

第二招:软磨诱惑,“想要什么牌就跟我说。”

第三招:逐渐迷信,“萌新运气都特别旺,有雀神附体,真的。”

拉人入坑那架势,简直比哄女朋友还用心。

然而,牌场如情场,少的是“不改初心”的情种,多的是“两面三刀”的渣男。

玩之前众星捧月,玩之后狗憎人嫌,才是更多麻将新手的必经之路。

牌场不如羊了个羊,不是单打独斗的游戏,一个新手一不小心耳根子软,上了1v3的老手桌,那么大概率接下来就将面临一场“雀场霸凌”。

平时瞧着特暴躁凶狠的大姐头,也会因为不懂游戏规则而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

体会到什么叫“人情冷暖”、什么叫“翻脸不认人”。

嫌她打太慢,一些棋牌老手的耐心会随着血压的飙升,分分钟消失殆尽。

很快,场上就会响起一声声经典的“催促语”:

“快快快,要睡着了,老年活动中心都比你打得快!”

而大姐呢,人在屋檐下,不敢喘大气,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咽。

via@超级玛丽苏 #新手打麻将是不是都跟我一样的毛病?

平时做事总是井井有条的乖乖女同事,一被拉入局,也将表现出罕见的慌乱。

开始从摸牌就搞不清从哪摸起、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更何况那么多规则,什么十三幺、大相公小相公、万能“财神”牌怎么用……

只能沦为同事局上的大冤种,开始一波胡出乱打,走上倒霉的送钱之路。

当然,作为公认的“松弛感”代表,她这些年也不是白混的。

总会在某个局里犹犹豫豫半天,才艰难打出一个“红中”。

气得下家差点当场吐血:“苍天呐,为什么你一个废牌都要纠结那么久?“

她却皱着倒八字眉,一脸无辜,“但我废牌太多,很难选啊。”

这一波,我称之为天道好轮回,谁又放过谁。

不仅如此,一些手速慢萌新,还会每打两分钟,就竖起食指,开始来回反复清点手里的牌数。

因为一个新手最大的恐惧,就是不知不觉间多摸了牌或少摸了一张牌。

搁北京麻将里,那就是以一己之力,弄黄了整把牌——

搞得其他玩家好不容易摸到的绝杀好牌,也要因为这一个小小的举动,集体“陪葬”:

重新开局。

而搁杭州麻将里,那就是萌新本人,单独领到了“红牌“被宣布出局。

剩下的时间就要人肉托管一样,在牌场上当一个无情的“摸打机器”——

即便摸到了“财神牌”,也要在全场的惊呼声中亲手给打出去,效果堪比凌迟处死。

via@超级玛丽苏

摸牌唯唯诺诺,放炮却是重拳出击。

曾有新手哭诉起自己处于牌场鄙视链底端的经历,因为摸错了别人的牌,被嫌弃是“屎勾手”。

并在高手精心算计的大号牌面里,一个乱放炮,毁了整场局。

换偶像剧里,那就是傻白甜和腹黑霸总的碰面戏。

但在现实中,就只有被气到鼻孔冒烟的暴躁老哥,直冲出去敲起隔壁棋牌室的门——

宁可跟陌生人凑局,也不肯和她玩儿。

最后没凑齐,甚至宁愿打开了线上麻将,一边嘴上还忍不住碎碎念,“没有你这么打牌的!”

对于新手来说,唯一的进修例外,大概就是学习“牌场骚话”:

“打北不后悔”、“打南牌不难”、“四菜一汤!”……

浸淫在这种欢快的喊话氛围里,那叫一个学得快。

这种八百年前古早的迷信口(咒)诀(语),不会受任何思路的干扰,也不用考验察言观色的能力,最受萌新玩家的青睐。

总之,几乎每一个新手看起来都充满了狼狈、慌乱。

当三个老手一顿刀光剑影,杀得难舍难分。

独独她一人,活在状况外。

常言道,如果一个麻将新手打了三四把下来,麻友们还是没有嫌你、催你、质疑你,还用温柔和耐心循循善诱你——

那么十有八九ta是爱上了你。

打得慢都是其次的,关键是新手打牌邪了门,常常运气好到爆棚。

但凡有人敢笑话小看新手,很快就会发现笑不动了。

著名的麻将大师胡适先生,就曾真情实感地怀疑过:

“好像麻将后面有鬼。”

意思是,有的人打牌的时候,就像是牌后面有神灵操纵,手气特好。

不然根本没法解释,“新手光环”这四个字。

你想起那一天,你戴好了你的迷信“发”字耳环,摇到了心仪的梦中情位。

作为牌场上的老油条,你最喜欢观察打牌的人:有人喜欢条子、有人喜欢筒子。

有人喜欢炫耀摸牌技术,他们往往更偏爱条子——因为条子最好摸。

via@直播日照

而如果是爷爷奶奶局,那么老年人则往往喜欢万子。

比如做七、八、九万,这叫大富大贵,听着吉利。

所以每次开场前,你就已经先拿到了十分之一的胜率。

有的则喜欢抿面相。

这一招很灵,毕竟,影帝如哥哥张国荣,在牌场上都逃不过“面相学王者”的慧眼。

但,你信奉多年的所有秩序信仰,都在那一天崩塌、从内而外的崩塌。

那不过是你打了八年麻将后又一个平凡无奇的下午,但在波诡云谲的牌场上,多了一个陌生新面孔——

他的名字,叫麻将新手。

这个身份,就如同他的打牌技巧一般玄妙——仅停留在认识牌、和知道最基础胡法的菜鸡水平:

nAAA+mABC+DD(mn可以等于0)。

但,就连这最基础的公式,他都未曾用上。

因为刚抓完牌,他就已经开始拨弄起他青涩可爱的手指,慢吞吞地掰了掰牌——

然后,他、就、推、牌、了。

他眨巴着他那双小鹿般清澈愚蠢的眼睛,困惑无措地望着你,“我是不是胡了?”

你看了看他,又看了看牌,很好,不错,区区一个屁胡,啥也不是——

天胡而已。

心里却流下了难以置信而羡慕的泪水,嘤嘤嘤,为啥就不能是我。

via @阿中麻将

人定胜天,是你一贯的人生准则,不信邪,是你多年来的唯物主义素养。

于是,你打起精神、重振旗鼓,决定再来一局。

然而更气人的是,拥有无敌“新手光环”的他,不仅打起牌有魔法,而且还没有章法。

有的第一次打,就截掉上家的爆头,外加一个杠上开花,直接给人干懵。

有人连牌都没看清不小心拆了一堆,全扔锅里了,都以为他必死无疑,结果他自己又愣是一个,告诉你什么叫:

“科学打牌,必死无疑。”

于是,不管你怎么骗上家、防对家、踩下家,都逃不过被他嘎嘎乱杀。

新手的玄学来牌就是,你根本猜不透他要胡什么,还花式胡给你看。

最后乱拳打死老师傅,输得你“苦茶子”都不剩。

更离谱的是,有时候一个麻将老手站在她身后守着她,各种指导指点,她也打得毫不起眼。

但没人指挥的时候,她反而一波操作猛如虎,十把赢了七八把。

简直让人怀疑:

这怕不是,扮猪吃老虎,有bear来吧!

因为新手牛叉之处,就在于他们没有算计、不按套路出牌、也不会做大牌。

打法简单又直接,能胡就胡,怎么开心怎么来。

所以,不管你是暴跳如雷,还是如履薄冰,都将被他打得毫无脾气。

上联:惊天动地清一色。下联:含笑九泉杠上花。

横批:惹不起。

就如同听到了神的指令,那一天,你的耳边回响起印度电影里神迹降临时那些空灵的bgm。

你感到一脚迈入了中年,明白了什么叫知天命,什么叫海灵格的哲学真谛——“臣服”。

“没有人能赢过一个麻将新手,没有人。”

新手的强运和直球式打法,都是老手永远无法理解的东西。

然而更残酷的是,时至今日,依然有无数好学生,不甘心地在各大搜索网站上提问:

为什么新手打牌手气就特别好?

依然有人不懂,在麻将场上,“不要挑衅一个新手”,就如同那些年数学老师要你记住的定义:

有些事,不要总深究为什么,记住就行。

记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