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痣相命理

东字五行(东字五行属什么,寓意是什么)

时间:2023-10-05 09:56:26 作者:牛奶煮萝莉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汉字密码: 东南西北

四方观念晚出,所以当初并无专字代表四个方位,东南西北四字都是借来用的。

繁体东篆文东東(简作东)的繁体和篆文,两千年来都说“日在木中”,牵合太阳从东海旸谷升上扶桑的神话,又满足了汉代五行学说东方木、南方火、西方金、北方水、中央土的意识形态要求。待到甲骨文出,真相大白。原来是一只胀鼓鼓的口袋。口袋有底,一端捆束,曰囊。口袋无底,两端捆束,曰橐。这是一只橐(tuó),借作方位东用。东橐双声对转。日文保留古音,至今东芝读Toshiba。许慎以动释东。日出打破黎明前的平静,东方就是首动之方。

甲骨文东华北平原观察大树,树冠向南部分因光照好,枝叶特别茂盛。“南枝向暖北枝寒”。“向阳花木早逢春”。先民观察大树而知南方之所在,由此造出篆文南字。南字从(巿)音pèi。巿字义为木之茂盛,用在这里特指树冠最茂盛的部分。巿字易误作市字。沛芾肺皆以巿为声符。篆文南字中间的¥()像人民币符号,音rèn,是南字的声符。树冠最茂盛的一方就是南方。似乎南字是专门造来代表方位的了。其实不然。看金文南,已走样了。看甲骨文南,全变形了。前人说那是一种陶制钟形乐器,悬在架上,敲击发声。甲骨文南在卜辞里已借用来指方位了。后人不满意,改造其字形,赋以新内容,遂成篆文南。

篆文南金文南甲骨文南西也是这样。本义是鸟巢,而不是方位。先民发现鸟类筑巢总在森林西边,对着落日,借斜晖以照亮归程。所谓西方意即鸟巢之方。用作表示方位之后,鸟巢本义被人遗忘,另造棲(简作栖)字管领鸟巢一义。篆文鸟伏巢上。籀文鸟头出巢。甲骨文巢内三只小鸟伸嘴待哺。试看巢字,下木,中窠,上面也是三只小鸟。上面若不加点笔画表示鸟的存在,谁知那是鸟巢。

篆文西籀文西甲骨文西人背部很难画,所以背字无法象形。画二人背向背坐着,就是北字,这是象意。北就是后起的背字,本与方位无关。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筑屋为了采光采暖,必须向阳,坐北朝南。所谓北方意即背向之方。用作表示方位之后,背部本义被人遗忘,另造背字递补。背字下面是个肉字,象猪腿形,泛指一切肉体。肉字隶变作,今多混同月字。

东南西北的演变

东南西北这四个汉字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能表示方位?

《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根源。所以只有用《周易》的理论,才能从根本上解释清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切问题。

《周易》所遵循的历法为夏历,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是五行学说。夏历以北斗斗柄旋转所指示的方位来确定一年当中的月份及节气。古人以北极星为天帝,以北斗七星为帝车,斗柄旋转一周,即为天帝巡视天下一番,时间为一年。夏历以斗柄指向东北方位的所谓“建寅”之月为岁首,然後顺时针方向旋转,开始一年的历程。东北方位正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地方,故艮代表终而又始。《易·说卦传》曰:“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这样也许大家就可以发现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方位是和时间以及八卦联系在一起的。当斗柄指向正东方,卦在震位,是为仲春之月,万物之所出达也,万物出则天地变化可现矣,故《易·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根据《周易》理论,斗指正东,卦象为震,天干甲乙,地支曰卯,五行属木,时在仲春。当其时也,万物出达,生机勃勃。斗指正南,卦象为离,天干丙丁,地支曰午,五行属火,时在仲夏之月。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斗指正西,卦象为兑,天干庚辛,地支曰酉,五行属金,时在仲秋之月。当其时也,万物丰收,天气肃杀。斗指正北,卦象为坎,天干壬癸,地支曰子,五行属水,时在仲冬之月。当其时也,万物闭藏,不相见也。夏历以斗柄所指方位来确定月份、节气,那么反过来,知道了月份、节气及其相应气候特点,再根据斗柄所指就可知道方位了。

“東”取五行特点属木,故从木。《说文》:“木,東方之行。”故以五行之木指示其方向,为“東”。“東”字从木而圈示之,代表仲春之月斗柄所指方向。《说文》释“東”时说:“(東),动也。阳气动,于時为春”。“東”字中间的“曰”字,人皆以为是“日”字,表示太阳,我独以为是圈示符号。圈而示之,给人以信息,让人明白,这正是“曰”字的本义。“六书”中有指示字,指示的方式有三种:一是点示之;二是圈示之;三是点而圈示之。如“本”字,点示木之根也,告诉你本即木之根也。如“晋”字从双至,“至”是箭弓坠于地的形象,古代分封土地,以射程确定四至范围,矢最终落处即为边界,四界定而圈示以成国,故晋的本义就是指分封诸侯。

“南”是仲夏时斗柄所指方向,所以南与仲夏物候有关。仲夏是阳光最充足的时候,草木生长旺盛,《说文》:“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草木生长达到旺盛的阶段,就会从近根处滋生蘖枝。“南”字实际也从木,只不过形状异变了,这里的木不是五行意义上的木,而是指具体的草木。形状变异的草木,其根部腾出一大块空间而滋生出了蘖枝。形状象人民币符号的那就是蘖枝,从干而分叉。“南”的本义就是指草木生长旺盛而多生蘖枝,代指仲夏斗柄所指方向。

“西”是仲秋斗柄所指方向。仲秋之月,万物丰收,天下有余粮则兴酿酒之业,故地支曰“酉”。“酉”是酒字的初文,本义就是酒。“酉”也是指示字,西字实际是一个象形字,其甲骨文象一个酒囊或酒坛,酒坛指示其中,就是酒的意思。“洒”字从水而在坛外,就充分证明“西”的本义就是一个容器,特指装酒的容器。仲秋之月,万物丰收,正是酿酒的季节,故以“西”来借指仲秋之月斗柄所指方向。

“北”是仲冬之月斗柄所指方向。仲冬之月,万物闭藏,皆不相见也。“北”字的甲骨文字形就是两个人背靠背的形象,故“北”的本义就是避而不见,藏而不现。背靠背则不相见也,故以“北”来借指仲冬之月斗柄所指的方向。

明白了東南西北的本义,就很好理解把购物俗称为“买東西”,而不是“买南北”了。因为東在仲春之月,万物之所出矣,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出现了,“東”就代表有生命活力的各种产品。而西在仲秋之月,万物丰收,“西”的本义是容器,特指酒坛。有生命力的各种产品和无生命力的容器皆是可以买卖的商品,故曰“买東西”。“南”的本义是生长旺盛而滋生蘖枝的草木,没有商品价值,而“北”的本义是隐藏而不相见,见都见不到,更谈不上买卖,故不能谓“买南北”。

更主要的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一直不太发达,只有在青黄不接的春季和丰收有余的秋季,商品交换才比较活跃。《礼记·月令》云:“是月(仲秋之月)也,易关市,来商旅,纳货贿,以便民事。四方来集,远乡皆至,则财不匮,上无乏用,百事乃遂。”而“东”代表仲春之月,“西”代表仲秋之月,这两季是商品交换活跃的季节,故曰“买东西”,而不言“买南北”。这样,“东西”也就代表了商品,也泛指了一切有用的物品。骂人曰“不是东西”,意思就等于骂“无用的蠢物”。骂人曰“你是个什么东西”,意思就是你是个任人买卖的东西,给钱就行,没有尊严可言,明显带有轻蔑的口吻。

(子夏故坛原创)

飞花令“东”,读古诗名句,品味古诗中清新“东”风

一、“東”字的演变

二、“東”字的本义

三、“東”字的现代含义

【名词】(会意。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本义:东方,日出的方向)东方者,东方也,万物始动生也。——《白虎通·五行》东方木也。——《淮南子·天文训》。东君,日也。——《广雅·释天》东邻。——《易·既济》。虞注:“震为东。”东方者,阳也。——《白虎通·情性》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副词】向东,东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又如:东流(东去的流水);东波(向东流逝之水);东徙(向东迁移)东半球:大部位于大西洋东面垂直纵分的半个地球,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和一些小陆块

东北∶指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泛指东北方向。东北大鼓:曲艺中大鼓的一种。也叫辽宁大鼓东奔西跑:朝东跑朝西跑。形容到处奔跑或为某一目的四处活动。也说“东奔西走”

四、飞花令“东”,读古诗名句,体会古诗中清新“东”风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出自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出自五代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6.《相见欢·几时解封醉春风》

疫情斩断春红,太匆匆。

无奈春天无语、晚来风。

锁芳菲,心难慰,几时逢。

且见时光飞逝、水流东。

树东2022-05-18(诗林正韵-薛昭蕴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