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楷书体为形声字。虫表义,蚊子是一种昆虫,喜欢吸血:文,表声。本义:蚊子。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即,商代甲骨文为象形字。字形像人靠近食器准备就餐,本义是就食。引申为就(动词)、接近。由接近义引申为即刻,由此虚化为表示承接的连词,与“则” “乃”用法接近,而且还可以表示假设、让步或转折。课文中词语为: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
科,程也。意思是:物品等级。小篆体为会意字。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课文中的词语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有一定成就的人。
横,阑木也。意思是:栏杆。小篆体为形声字。从木,门框下部的横木;黄声,兼表义,黄为土色,表示横木横处地面。本意是门前的栅栏或门框下面的横木,引申为横向。课文中的意思是:横着,跟地面平行的。以上义项读héng。又读hèng,指不顺从、蛮横,又表示意外的。
竖,竖立也。繁体字为“竪”。楷书为会意字。字从臤(qiān),从立。“ 臤”意为“掌控臣属”。“立”指“立君”。“臤”与“立”联合起来表示“王者为属国立君”。本义:王者掌控属国之君的废立。课文中字的意思是:跟地面垂直的。
绳,索也。意思是:麻索。繁体字为“繩”。小篆体为形声字。字形采用“糸”作边旁,像绳索;采用省略了“虫”的“蠅”作声旁。本义:绳子,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系,读“xì”,甲骨文字形像一只手握着两束细丝。本义:有联属关系的。课文中的字读“jì”,意思是 :联结、拴。
蝇。虫之大腹者。意思是大肚子昆虫。繁体字为“蠅”。小篆体为形声字。从虫,从黾(mǐn),黾亦声。“黾”本义为“吃食少而繁殖多”。“虫”与“黾”联合起来表示“吃食少而繁殖多的虫”。本义:吃食少而繁殖多的虫子。特指:苍蝇。课文中字的意思为:苍蝇。
证,告也。意思是:告发。繁体字为“證”。小篆体为形声字。从言,表示直言相谏;登声,兼表义,登,由低到高,表示臣子规劝君主、晚辈规劝长辈改正错误。简体从讠(言);正声,兼表义,有以谏使正的意思。
本义:劝谏。课文中词语为:证明,根据确实的材料判明事物的真实性。
研,䃺(mó)也。意思是:用石块细细磨。隶书体为形声字。字形采用“石”作边旁,表示用石头磨物;“开”是声旁。本义:用石头磨。引申为:研究。课文中词语为:研究,探究事物的真相。
究,穷也。意思是:穷尽。小篆体为形声字。从穴,从九,九亦声。“九”是1至9共九个自然数的最后一个,引申为“最后”。“穴”指“洞穴”。“穴”与“九”联合起来表示“洞穴的终点”。本义:穷尽。课文中词语为:研究,探究事物的真相。
达,行不相遇也。意思是:大道宽畅,行人互不相遇。繁体字为“達”。简体为形声字。从辶,表示行走;大声,兼表义,大表示成年人。二字联合,表示人来人往,四通无阻。课文中的词语是:雷达,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
驾,马在轭中。意思是:驾车时将曲木搁在马颈上,使车马成为一体。繁体字为“駕”。小篆体为形声字。从马,马拉车;加声,兼表义,曲木加在马颈上。本义:以轭加于马上。课文中的词语为:驾驶,操纵飞机使行使。
驶,疾也。意思是:马疾驰。楷书体为形声字。繁体字为“駛”。从马,马快跑;史声,兼表义,史,有公务的意思,为办理公务骑马快跑。本义:马疾驰。课文中词语为:驾驶,操纵飞机使行使。
唤,呼也。意思是:呼唤。小篆体为形声字。从口,张口呼喊;奂(huàn)声,兼表义,奂有大的意思,表示张大嘴巴呼喊。本义:呼叫。课文中字的意思是:呼唤,发出大声,使对方觉醒、注意或随声而来。
纪,别丝也。意思是:梳理丝线。繁体字为“紀”。小篆体为形声字。从糸( 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己声。本义:散丝的头绪。课文中词语为:世纪,指计算年代的单位,一个世纪一百年。
技,巧也。意思是:巧妙用力的方法。小篆体为形声字。从手,从支,支亦声。“支”意为“支撑”。“手”与“支”联合起来表示“一种维持生活的手艺,它像人的四肢可以支撑本体那样支撑人的生活”。本义:人赖以谋生的手艺。课文中词语为:技术,在劳动生产方面的经验、知识和技巧。
改,更也。意思是:更改。小篆体为会意字。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像以手持杖敲击。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程,品也。意思是:程品,长度单位。十根毛发并列的宽度为一程,十程合并为一分,十分合并为一寸。字形采用“禾”作边旁,表示谷类植物;“呈”是声旁,兼表义,呈有显露的意思,表示程是称量谷物显露其重量。本义:计量。课文中的词语:程度,事物变化达到的状况;程控,程序控制的。
超,跳也。意思是:跳跃。小篆体为形声字。从走,召声。“走”字表示追赶;“召” 字表示呼唤,声音能够超越空间,应呼的人很快跑过去。本义:越过。引申为:超出、胜过。课文中的字从引申义。
亿,安也。意思是:安宁、安定。繁体字为“億”。小篆体为形声字。人,表义,小篆体像一个侧面站立的人,表示人心里安适;意表声,兼表义,意有心意、愿望的意思,表示安宁是人们的愿望。简体从亻(人),乙声。本义:安宁、安定。假借为数目字“亿”,一万的一万倍。课文中词语从假借义。
核,楷书体为形声字。从木,表示与果树有关;阂(hé)省声,兼表义,阂有隔阂的意思,表示果核的硬壳将果仁与果肉隔开。本义:果核。课文中字的意思是:像核的东西。
奥,室之西南隅。意思是:房屋的西南角。小篆体为会意字。上面是宝盖头,像房屋;里面像饭团,祭品。合起来表示放屋里西南角的神灵。引申为房屋的深处。课文中词语为:奥秘,深奥的尚未被认识的秘密。
益,饶也。意思是:富饶有盈余。隶书体为会意字。字形上面是水的变形 ,下面是皿。表示水从器皿上满出来。本义为充满而向外流。引申,指增加、增多,又引申指更加。由于增加了,得到的好处更多了,所以“益”又引申指好处。课文中词语为:日益,一天比一天更加。
联,连也。意思是:连接。繁体字为“聯”。小篆体为形声字。从耳从丝。以丝绳贯穿器耳便以提挂。简体字从耳,从关,表示关联。本义:连接。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质,以物相赘(zhuì)也。意思是:以物或者人做抵押。繁体字为“質”。小篆体为会意字。上面是两把斧子,下面是钱(贝),用物做抵押换来钱。本义:抵押。简体字为:质。课文中词语为:物质,指生活资料。
哲,知也。意思是:有知性,智慧。楷书体为形声字。从口,表示内心的智慧用嘴巴表达出来;折声,兼表义,有智慧的人令人折服。本义:睿智。课文中字的词语是:哲学家,是以哲学为研究对象、对哲学有很高造诣的哲学学人。
任,符也。意思是:委任状。小篆体为形声字。从人;壬(rén)声,兼表义,壬即担荷的担子的竖立形。本义:挑担;荷;肩负。课文中词语为:任何,意思是不论什么。以上义项读rèn。又读rén,任姓、任丘。
善,吉也。意思是:吉祥美好。甲骨文为会意字。字形从羊(祥,吉祥)从目,看起来十分美好。简体字从羊从丷从一从口,表示人们用吉祥的话交谈。本义:吉祥美好。课文中词语为:改善,意思是改变原有情况使好一些。
暮,日且冥也。意思是:太阳快下山。小篆体为会意字。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简体字“暮”为形声字,其所从二“日”,表示“日日”、“天天”。“莫”(表音)与“日”联合起来表示“每天的黄昏”。本义:日落时,傍晚。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吟,呻也。意思是:低声唱诵。小篆体为形声字。从口,从今,今亦声。“今”意为“当下,现在”。“口”与“今”联合起来表示“当下有感而发低声唱咏”。本义:低声唱咏。课文中字的意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题,额也。意思是:额头。小篆体为形声字。字从页( xié),从是,是亦声。“是”意为“正对”、“对准”,引申为“正面”、“基准面”。“页”指“人头”。“是”与“页”联合起来表示“人头的正面”。本义:人头的正面,额头。课文中字的意思是:书写、题写。
侧,旁也。意思是:旁边。小篆体为形声字。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则”作声旁。本义:旁边。课文中字的意思是:侧面。
峰,隶书体为形声字。从山,夆声,兼表义,夆的意思是植物长高到顶。本义:山的顶端,山峰。课文中的字从本义。
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意思是:寄住。秋冬天离开,春夏居住。繁体字为“廬”。简体字为形声字。广,表义,简易的棚舍;户表音,兼表义,单扇的门,也指住户。本义指农忙季节在田地里临时搭建的棚舍。引申为:简陋的房屋。课文中字的意思是山的名称,庐山,在江西。
缘,衣纯也。意思是:装饰的衣边。字从糸,为丝线、布帛;从彖(tuàn),彖亦声,“彖”本义指猪嘴,它上吻部比下吻部大,而能半包住下吻部,引申为“包边”。“糸”与“彖”联合起来表示“用狭长的布帛作包边,包住衣服的边”。本义:衣服的包边。课文中字的意思是:因为。
降(jiàng)下也。意思是:下山。小篆体为形声字。从阜,字形像古人在其所居住的地穴的墙上挖出的用以上下的脚窝形,就像楼梯。夅(jiàng)声,兼表义,字形像两脚向下行走之形,与“阜”两相会意,表示一个人从山坡上走了下来。泛指下降、落下。课文中的字读xiáng,意思是服输。
费,散财用也。意思是:耗散钱财。繁体字为“費”。小篆体为形声字。从贝,从弗,弗亦声。“弗”意为“离去”。“贝”指钱币。“贝”与“弗”联合起来表示“耗用钱财”。本义:用去钱财。引申为:消耗。课文中字的意思是:耗损。
须,面毛也。意思是:长在脸上的毛。繁体字为“須”。小篆体为会意字。字从页(xié),从彡(shān)。“页”指人头。“彡”为“三”的变形,意为“多”。“页”与“彡”联合起来表示“人头上毛发多”。本义:人头上毛发多。本义:胡子。课文中字的意一思是:定要。
逊,遁也。意思是:逃避。繁体字为“遜”。小篆体为形声字。从辵( chuò辶),像道路和脚,意思是;逃避;孙表声。本义:逃遁。引申为:谦虚、恭顺。课文中字的意思是:不及,比不上。
输,委输也。意思是:托人转运。繁体字为“輸”。字形左边“车”,表示用车运送;右边“俞”,运输。本义:运送。课文中字的意思是:在较量中失败,输给。
每个国家在行礼时都有自己独特的肢体动作,如西方人一般通过握手、拥抱、贴脸等方式传达对彼此之间的情感。而我们中国人的礼仪,在一系列的肢体语言当中,始终讲究自谦而敬人。在这些肢体语言中,就包括跪拜、作揖等。
那么,“拜”、“揖”是一回事吗?
先来说说“拜”,在古代又称“跪拜”,为最常见的礼仪。《说文解字》曰:“跪,拜也。”即古人的跪,就是用来行拜礼的。
至于跪与拜的关系,还得提及上古时代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从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上有很多关于“坐姿”的记载,古人的日常坐姿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跪”是一样的,即双膝并拢着地,臀部落在脚后跟上。在《史记•商君列传》中,秦孝公听商鞅谈霸道“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意思是秦孝公由于爱听,双膝不知不觉地往前移,都移到坐席的外面去了,自己浑然不知,一连谈了几天,也不觉得厌倦。
南北朝后,少数民族的椅子、床等用具风靡中原后,跪坐的姿势逐渐消失了。
不过,中国古人“坐姿”传到日本、韩国后, 早已根深蒂固一直保存到现在。
古人坐时,假如要对他人 表示尊敬,要伸展起腰和大腿,好像身 子变长了,叫“长跪”。因此“跪”和“拜”不分家,故称“跪拜”。
实际上,古人的拜是十分讲究的,我现在说的“三叩九拜”中的 “九拜”,即指古人九种拜的礼节,分别是: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 肃拜。其中除女性用的肃拜不 跪外,其它八种拜均要下跪。
假如要表 达更深的敬意,两手先相拱,再放在 地上,然后俯首至地,这叫“拜手”或 “拜首”,也称“叩首”、“顿首”,与后世所说的磕头类似。古人说“改日到府上叩见”,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见面时是真要叩首的。如王羲之的书法后面常有 “羲之顿首”字句,可见这种礼节在古代十分普遍。
比“拜首”更郑重的是“稽首”(“稽”含停顿之意),即俯首至地、拜首之后,要略作停顿再抬起头,一般用在君臣之间。
顿首和稽首相异之处在于:稽首头至于地而不叩,顿首头至于地而叩。
“拜”礼中还有一种“空首”礼,这是古代最常用的。行这种礼时,下跪后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就可以了,由于头不至地而至手,故称为“空首”,也叫“拜手”,简称“拜”。有时,为表示更加尊重,要行两次空首礼,称“再拜”。
九拜中的其他几项具体如下:
振动,丧礼用,顿首痛哭,浑身振颤,以哀逝者。
吉拜,宾客在丧家守制三年后见丧家时施行,先施空首礼,再施顿首礼。
凶拜,居丧者拜宾客之礼,和吉礼相反,先行顿首礼,后施空首礼。
奇拜,指拜一次。
褒拜,指拜了又拜。
肃拜,身体呈跪姿,以手触地,抬头。
可见,“拜”是十分隆重的大礼,用在庄重的礼仪场合。
而“揖”礼,行礼的形式和使用的场合都不一样。“揖”礼源于周代以前,到今天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古人站着的时候常用的礼节是左手扶抱右手,抱抱拳作“揖”,民间喜欢叫“作揖”,即拱手礼,不必下跪。《史记•高祖本纪》:“郦生不拜,长揖。”《汉书•周勃传》:“(天子)至中营,将军亚夫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可见,“揖”和“拜”有着明显的区别,“拜”比“揖”的礼节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