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爻排盘

今年是什么年天干地支(今年是什么年天干地支2023)

时间:2023-10-08 08:02:24 作者:舍我其谁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明年是兔年,很多人说“不一般”,双春闰月黑兔年,有啥说法?

这个“不一般”体现在哪些方面?会不会对我们的家庭,工作,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今天我就给各位老板好好分析一下2023癸卯年的“特殊”之处。

首先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在很多网友眼中明年这个兔年是不一般的,这个所谓的“不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年是双春开头;第二,从传统干支纪年法来推,明年属于癸卯年,也就是“黑兔年”;第三,即将迎来罕有的闰二月。至于具体的说法,各位老板且听我一一道来。

咱们先来看看这个“双春年”,我们打开手机上的万年历看一下,很容易看到明年是双春年,也就是一年之中会出现两次“立春”的节气,且分别在年头和年尾。第一次出现是在农历的正月十四,也就是癸卯年的开端;第二次出现在年末的腊月二十五,即被古人认为是甲辰年的开端。

关于“双春年”在民间的说法也颇多,主要是正反两面的。持正面态度的说法认为“双春年”是吉祥之年,寓意该年注定风调雨顺,古人所谓:“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就是这个意思。而持负面态度的说法则认为一年之中不应有两次立春,代表着这一年或将迎来天灾人祸,大是大非,是对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利的一种象征。

不过在我看来,之所以出现“双春”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公历和阴历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计算方法,或者说两者在具体的计算方式上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双春年”才会出现。至于古人认为的祥与不祥,要知道古时候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更是近乎为零,不要说老百姓了,哪怕是帝王将相本身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也不高,因此才在民间衍生出诸多的说法。

接下来咱们说说所谓的“黑兔年”是怎么一回事。

在文章的一开头我就说过,明年2023年将是癸卯年,这是一种古时候天干历法的纪年方式,除此之外,单就兔年而言,还有丁卯、己卯、辛卯和乙卯等。在天干历法中天干与地支的配对组合一共有多大60种,一种代表农历一整年,全部跑完一遍后也就过去了六十年,即俗称的“六十一甲子”,也即神话体系中的一次轮回。那么在这些配对中,每一个生肖都会配对五个地支,和兔子搭配在一起的就是丁、己、辛、癸、乙,这就是癸卯年的来历。

既然癸卯年,何来“黑兔”这一说呢?不要着急,听我慢慢说。卯是生肖兔这个好理解,那么所谓的“黑”也就是指“癸”了。还是要提到干支纪年法中和生肖兔配对的丁、己、辛、癸、乙,其实它们也是有“五行属性”的,其中,丁五行属火;己五行属土;乙五行属木;辛五行属金,而癸五行属水。

在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不仅代表组成世界的五种物质,还具有本身的色彩,即金对应白;木对应青;水对应黑;火对应红;土对应黄。好了,既然明年是癸卯年,那么卯对兔,癸色“黑”,“黑兔年”的说法也就出现了。

有的人一听“黑”这个字眼,总觉得是和不吉利的事物牵扯在一起,实际上这是妥妥的偏见,要知道千百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总结出五行学说和天干历法那都是极大的智慧,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何来某种颜色即代表吉凶的说法呢?因此在我看来,明年的“黑兔年”到不妨看做是一种简单的科普,至于网上流传的吉凶之说,不过无稽之谈,根本不用过分担心,更不要自己人吓唬自己人。

好了,最后咱们来说道说道这个明年闰二月的事。

凡是闰月,无一例外都是出现在农历中,中华先民们认为农历和季节的变化,时令的更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当其中出现不规律的变化时,就会使用闰月来进行调整,最终就能保证每年的农历正月到三月都是春季,而此后的月份也能够和时令匹配一致。

古语有云:“十年难逢闰二月”,意思就是想要等来闰月并不难,真正少见的是闰二月。这是为什么呢?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是因为地球公转等因素造成的,那么从现在往后算,除了明年2023年会出现闰二月外,下一次要等到2043年,期间相差整整19年之久。然而正是因为闰二月出现的次数较少,间隔较长,因此才被人为的赋予了“不吉利”的概念,在坊间口口相传,最终“三人成虎”,似乎变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总的来说,明年是农历癸卯年,加之有“黑兔年”的别称,又恰逢“双春年”和闰二月,三点结合在一起就显得“不一般”了。对了,下一次想让三者结合在一起,要等到公元3283年,间隔足足1260年,当然,这并不代表明年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只不过是一道复杂的数学题而已。口罩并未远去,珍惜当下,过好自己的每一天,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各位老板您说呢?好了,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吧!

明年是兔年,很多人说“不一般”,双春闰月黑兔年,有啥说法?

这个“不一般”体现在哪些方面?会不会对我们的家庭,工作,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今天我就给各位老板好好分析一下2023癸卯年的“特殊”之处。

首先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在很多网友眼中明年这个兔年是不一般的,这个所谓的“不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年是双春开头;第二,从传统干支纪年法来推,明年属于癸卯年,也就是“黑兔年”;第三,即将迎来罕有的闰二月。至于具体的说法,各位老板且听我一一道来。

咱们先来看看这个“双春年”,我们打开手机上的万年历看一下,很容易看到明年是双春年,也就是一年之中会出现两次“立春”的节气,且分别在年头和年尾。第一次出现是在农历的正月十四,也就是癸卯年的开端;第二次出现在年末的腊月二十五,即被古人认为是甲辰年的开端。

关于“双春年”在民间的说法也颇多,主要是正反两面的。持正面态度的说法认为“双春年”是吉祥之年,寓意该年注定风调雨顺,古人所谓:“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就是这个意思。而持负面态度的说法则认为一年之中不应有两次立春,代表着这一年或将迎来天灾人祸,大是大非,是对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利的一种象征。

不过在我看来,之所以出现“双春”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公历和阴历存在截然不同的两种计算方法,或者说两者在具体的计算方式上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双春年”才会出现。至于古人认为的祥与不祥,要知道古时候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更是近乎为零,不要说老百姓了,哪怕是帝王将相本身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也不高,因此才在民间衍生出诸多的说法。

接下来咱们说说所谓的“黑兔年”是怎么一回事。

在文章的一开头我就说过,明年2023年将是癸卯年,这是一种古时候天干历法的纪年方式,除此之外,单就兔年而言,还有丁卯、己卯、辛卯和乙卯等。在天干历法中天干与地支的配对组合一共有多大60种,一种代表农历一整年,全部跑完一遍后也就过去了六十年,即俗称的“六十一甲子”,也即神话体系中的一次轮回。那么在这些配对中,每一个生肖都会配对五个地支,和兔子搭配在一起的就是丁、己、辛、癸、乙,这就是癸卯年的来历。

既然癸卯年,何来“黑兔”这一说呢?不要着急,听我慢慢说。卯是生肖兔这个好理解,那么所谓的“黑”也就是指“癸”了。还是要提到干支纪年法中和生肖兔配对的丁、己、辛、癸、乙,其实它们也是有“五行属性”的,其中,丁五行属火;己五行属土;乙五行属木;辛五行属金,而癸五行属水。

在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不仅代表组成世界的五种物质,还具有本身的色彩,即金对应白;木对应青;水对应黑;火对应红;土对应黄。好了,既然明年是癸卯年,那么卯对兔,癸色“黑”,“黑兔年”的说法也就出现了。

有的人一听“黑”这个字眼,总觉得是和不吉利的事物牵扯在一起,实际上这是妥妥的偏见,要知道千百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总结出五行学说和天干历法那都是极大的智慧,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何来某种颜色即代表吉凶的说法呢?因此在我看来,明年的“黑兔年”到不妨看做是一种简单的科普,至于网上流传的吉凶之说,不过无稽之谈,根本不用过分担心,更不要自己人吓唬自己人。

好了,最后咱们来说道说道这个明年闰二月的事。

凡是闰月,无一例外都是出现在农历中,中华先民们认为农历和季节的变化,时令的更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当其中出现不规律的变化时,就会使用闰月来进行调整,最终就能保证每年的农历正月到三月都是春季,而此后的月份也能够和时令匹配一致。

古语有云:“十年难逢闰二月”,意思就是想要等来闰月并不难,真正少见的是闰二月。这是为什么呢?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解释,是因为地球公转等因素造成的,那么从现在往后算,除了明年2023年会出现闰二月外,下一次要等到2043年,期间相差整整19年之久。然而正是因为闰二月出现的次数较少,间隔较长,因此才被人为的赋予了“不吉利”的概念,在坊间口口相传,最终“三人成虎”,似乎变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

总的来说,明年是农历癸卯年,加之有“黑兔年”的别称,又恰逢“双春年”和闰二月,三点结合在一起就显得“不一般”了。对了,下一次想让三者结合在一起,要等到公元3283年,间隔足足1260年,当然,这并不代表明年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只不过是一道复杂的数学题而已。口罩并未远去,珍惜当下,过好自己的每一天,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各位老板您说呢?好了,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吧!

为什么说2023年是“黑兔年”?还有384天两个立春,有啥说法?

刚开始在网上看到说2023年“兔年”有384天的时候,笔者也有点疑惑。按理来说,2023年是平年,2月份只有28天,这样全年一共就是365天了,怎么又说它是“黑兔年”共384天,还有两个立春节气?

后来经过了解,发现确实在2023年有384天。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023年是黑兔年?

对十二生肖有所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老虎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三,然后就是兔子了。而在2022年是生肖虎年,自然2023年就是生肖兔年了,再加上兔子在十二生肖中为卯,所以2023年在农历就是癸卯兔年了。

现在基本都是用国际上通用的公历来记录时间和事件了,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却是采用天干地支纪年法,这也是在我国流通时间最长的一种历法了。

天干地支纪年法就是用10天干和12地支组合而成的60种各种不同的组合,用以来标注年、月、日和时间的一种古老历法,这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阳历。实际上把现在的公历划算成天干地支纪年法也很简单,直接用公元年号除以12所得的余数是7的年份,就基本上都是兔年。

比如2011年除以12就是商167,同时余数是7,那么2011年是兔年。而2023年除以12的商168,余数也是7,因此2023年也是兔年。只要记住这个方法,就可以轻松找出其他所有的兔年。

至于为何把兔年也称之为“黑兔年”,这主要是因为古人是很注重五形相生相克理论的,其中干支和五行都是有着相对应的关系,比如甲和乙为木,丙和丁为火,戊和己为土,庚和辛为金,卯和癸为水等。

同时这些也对应不同的颜色,比如火是红色的,而木是青色的,土则是黄色的等等。这样2023年就是癸卯(兔年)年,前面也说了,卯属“水”,而其代表的就是“黑色”,因此2023年就有“黑兔年”一说了,同时它对应的是水,也叫它“水兔年”。

2023年为何有384天?

这里有必要先给大家说一下平年和闰年的区别,所谓平年就是年份不能被四整除的年份,2月份是28天,这样的年份就是365天。而闰年的话2月份是29天,这样一年一共就是366天。

可是农历年份却并不是这样计算的,从古至今关于农历的算法也是经历了多次变化。以前农历的年份都是以24节气的立春节气作为起点的,因为生肖年依附于干支纪年,而干支纪年又是干支历的纪年方法。农历又是借用干支来纪年的,其一年的范围就是正月初一到除夕这天,这一点估计大家都很清楚。

但是农历却又和干支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两者在年份起点、月份划分规则、每年天数等皆不同。而即将到来的农历2023年它是从从公历的2023年1月22日开始至2024年2月9日结束,全年共有384天,足足比公历的2023年要多出来19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公历和农历是两套不同的历法,其中农历主要是依据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为周期的,一个朔望月就是一个月,大约是29.53天,全年一般是354天或355天。

而公历则是以太阳为周期变化的,其一周就是一整年,因此也称“太阳年”、“回归年”等,而它的一个周期是365天或366天(闰年),如此一对比就会发现,两者足足少了11天。

如果两套历法就是这样使用的话,那么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并且偏差会越来越大。而古人就为了避免这种偏差,想出了一种使农历年的长度和公历年的长度接近的方法——增加闰月,根据计算发现,只要在每19个农历年中加入7个闰月,这样农历年和公历年的长度几乎是相等的。

既然多了一个闰月,而一年中肯定就不再是12个月了,就变成了13个月,因此全年就也延长了,变成了384天或385天,而这样多了个闰月的年份也称之为“闰年”,很明显农历的2023年就是闰年,但是公历它却是平年,是不是有点特别呢?

两个立春又是怎么回事?

这里就有必要说一说二十四节气了,现在虽然都是把它们称之为“节气”,但是在古代却区分得更为详细,在24节气中,只有12个“节气”,还有12个是“中气”。节气和中气的区别也容易,其中月首的就是叫“节气”,而出现在月中的就叫“中气”.两者相间排列,也就是一个节气,一个中气,如此依序排列的。

大家也知道在24节气中立春是节气之首,古代也是以立春节气当作是春节开始。如果一年中是12个月的话,那么正好是24个节气可是在有些农历的闰年中多了一个闰月,就会有13个月了,这样一年就不再是24个节气,而是25个节气了,自然多出来的这节气肯定是排列在节气之首的——立春了,因此这样的年份就会有两个立春。农历2023年是闰年,多了一个闰二月,它也就有两个立春,因此也叫它“双春年”。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24节气,它还和农历的闰年那个月是闰月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闰月的增加看似很随意,但也是有讲究的,并不是说想那个月是闰月都可以的。

古人规定了加闰月的规则是在每个月中,凡含有中气的算正常月份,不含中气的就算上一个月的闰月。比如农历2023年“闰二月”没有中气,所以这一年的2月份就多了一个闰月。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既然有双春年,那么来年就可能没有立春节气了,而这样的年份就称之为“无春年”,或者是“寡妇年”,民间说无春年不吉利,尤其不宜婚姻嫁娶。其实这个是没有依据的。

就如前面所说的,每19年就有7个闰年,那么久意味着会在19年内出现7个双春年,7个寡妇年,还有5个才是正常的“单春年”。这些都是两种历法的人为调整所致,和个人的幸福,吉凶是毫无关系的。

天干地支纪年 纪月 纪日 纪时

天干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又有认为,甲者铠甲也,把万物冲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伸长。乙者轧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壮也,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明芽。

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

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

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可纪年、月、日、时

如2023年2023年4月3日为癸卯年乙卯月辛卯日。

纪年

以下公元纪年换算干支纪年:

假设天干:甲1 乙2 丙3 丁4 戊5 己6 庚7 辛8 壬9 癸0

假设地支:子1 丑2 寅3 卯4 辰5 巳6 午7 未8 申9 酉10 戌11 亥0

天干:公元纪年减3,除以10所得余数即天干对应位数;

地支:公元纪年减3,除以12所得余数即地支对应位数;

例如:2023年

天干:2023-3=2020 2020➗10=202整除无余数,对应末位“癸”。

地支:2023-3=2020 2020➗12=168余4,对应“卯”。

所以:2023年为癸卯兔年。

纪月

农历月份,地支固定,子为11月,丑为12月,寅为正月,依次类推……

天干需推算,年份遇甲或己,正月是丙寅;遇乙或庚,正月是戊寅;遇丙或辛,正月是庚寅……依次类推,也可以直接查询如下笔记:

干支纪月笔记

纪时

十二时辰: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明年癸卯兔年不一般,双春闰月黑兔年,有啥说法?一起了解下

根据老祖宗留下的“天干地支纪年”以及“生肖纪年”方法来看,明年2023年是癸卯兔年。众所周知,生肖有十二个,即十二年作为一个轮回,就好比上一次兔年是2011年,对应的是辛卯年,听老人说明年2023年癸卯兔年不一般,有三大不寻常之处,下次再遇这样的年景要得千年3283年,那明年癸卯兔年有何不一般呢?下面一起了解下。

不一般之一:明年是双春年

翻开日记我们可以发现,明年2023年是个双春年,所谓双春年就是一年之中出现两个立春节气。而明年2023年两个立春正好一个年头一个年尾,分别为农历正月十四和腊月二十五。

关于双春年在民间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双春年是吉年,是丰收年,老话说“两春夹一冬,黄土变成金”。而有人则认为双春年不好,不吉利。

其实双春年并没有太多说法,这是因为阳历(公历)和阴历(农历)计算方法不同(两者间有差距)所以才有了双春年这种独特的现象。

不一般之二:明年是黑兔年

何为“黑兔年”?上面我也说了,明年2023年是癸卯兔年,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丁卯兔、己卯兔、辛卯兔和乙卯兔。就拿明年“癸卯”来说,这里就要运用到干支历法的纪年方法,天干地支(十天干十二地支)组合有60个,也就是60年一个轮回,其中有五个地支对应同一个生肖,所以卯兔年就对应丁己辛癸乙。

而丁己辛癸乙这五个不同卯兔年对应着五行,即丁属火、己属土、辛属金、癸属水、乙属木,同时五行还配五色,金色白,火色红、土色黄、木色青、水色黑。而明年2023年癸卯兔属水,为水兔年,也称为黑兔年。

老一辈人认为黑兔年会影响整体运势,相对来说是不吉利的,所以人们认为黑兔年也是不同寻常的年份。其实大家了解就行,不必较真,更不用担心。

不一般之三:明年是闰二月

闰月出现在农历,老祖宗为了使用农历能够和季节、时令一致,所以设置闰月来进行调整,这样就能保证每年农历正月至三月都为春季,而且往后的月份也能和时令一致。

一般来说,闰二月出现的频率也是越来越少,老话说“十年难逢闰二月”,这主意是因为地球公转等因素所造成,所以出现闰二月的年份确实少见,往后更是越来越少,2023年后再出现闰二月,那要等到2042年,相隔19年。正因为闰二月较为少见,所以好多人认为明年不一般。

根据上述可以看出,明年2023年癸卯兔年,不仅是双春年,又是黑兔年,而且还是比较少见的闰二月。如果单说一点实属正常,而这三点集中在一起,使得明年确实不一般,而要想遇到和2023年同样的年份,那要等到3283年,期间相隔1260年。

关注“肥仔农经”,带你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谢谢大家的支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