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马

巳时是什么时候(古代巳时是什么时候)

时间:2023-10-04 07:29:58 作者:陈情匿旧酒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古时候的十二时辰是怎么来的?多年的疑问终于解开了

这几天,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开始热播。你看了吗?很多人都说感觉回了一次唐朝。

因为这个故事,是在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死局,主人公们必须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于是,我们仿佛跟着他们,从早到晚,走过长安一百零八坊,走过那个盛世最好的模样。

导演说,他们努力想还原大唐的一天。中国人的一天,分为十二时辰,皆有定数。如果你也懂了十二时辰,就懂了中国人的一天。

古时候的中国人,将每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刚好是今天的两个小时。从西周起,人们就为每个时辰取了别致的名字,又以地支来表示。

每个时辰名,或描绘了天地间一景,或是阐明起居作息的道理。十二时辰是先民们的大智慧,指引着后辈子孙过好每个当下,让我们懂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子时

23:00-1:00

宜|睡眠 忌|熬夜

夜半,是今明两天的临界点。又称为子时,意为孕育。此时的天空,像婴儿的眼眸,黑得纯粹。人早已歇下,老鼠会悄悄出洞活动。

现在睡觉,是为了补上一整天的能量。所以,请不要熬夜。

除非你能像一千多年前落榜的张继那样,因为失眠,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撞啊撞,撞到心坎,撞到他写出了千古名诗《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大概这个时间不睡觉的人,都有个孤独的灵魂。

丑时

1:00-3:00

宜|熟睡 忌|熬夜

丑是“扭”的本字,此时天地间似有一双大手,正把夜幕与白天互相扭转。

守时的公鸡发出清啼,棚户里的牛正在咀嚼着青草。

人也正在熟睡中,身体处在一天中最慢的时刻。

但每个安睡的灵魂,并不安分。

寅时

3:00-5:00

宜|熟睡 忌|熬夜

太阳虽还未出地平线,但遥远的天际处早已显现一线生机。先民认为老虎蠢蠢欲动,是为寅时。

此时血压处于一天的低值,因此要小心谨慎,好好休息。

“你有没有见过凌晨四点钟的天空?”或许这个天蒙蒙亮的时刻,属于所有坚持着、饱含希望的人。

因为熬过了最黑暗,终于要迎来晨光。

卯时

5:00-7:00

宜|清醒 忌|赖床

先民们告诉我们,要日出而作。在古代,这会儿,官员们要上早朝、清点人数,称为“点卯”,也就是上班报到了。

这时候,最好是学学大诗人李白,站在海边望早霞,感受一下“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这等气势磅礴的场景。

告诉自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辰时

7:00-9:00

宜|吃早饭 忌|不吃早餐

这是吃早餐的时候。秦汉时期,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这一顿是主餐。辰时,也是神话中的群龙行雨时。

现在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都是在上班途中匆匆解决早餐,或者干脆不吃。其实这是不对的。

美食,从来都是叫醒自己的一剂良药。

巳时

9:00-11:00

宜|精神饱满 忌|久坐不动

临近中午,艳阳当空,先民认为蛇正潜伏在草丛中,是为巳时。

这会儿,正是我们一天中的第一个黄金时刻,工作效率最高。

所以,请保持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做最重要的事。

午时

11:00-13:00

宜|午饭、午睡 忌|疲劳作战

太阳正运行到天宇之中,光线最强烈。相传这时候,动物们都躺着休息,只有马还是站着的,所以午时是属于马的。

上古时候,午时是人们去集市交易的时间。还有“午三刻开斩”的说法。

这时候睡个午觉,或者和身边人聊聊天,无疑是释放压力的最好方式。

有张有弛,才是生活之道。

未时

13:00-15:00

宜|工作 忌|颓废

过了正午,太阳开始偏西了。这时的太阳位置,与隅中是相对的。

人们从困沌中醒来,慢慢调整,抓住一天的第二个黄金时刻,高效地工作。

毕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申时

15:00-17:00

宜|工作、锻炼 忌|懒散

《淮南子·天文训》里曾说,“(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对于古人来说,这是第二次吃饭的时候。据说这时猴子的叫声最为清亮,是为申时。

人的工作效率也渐渐到达午后的高峰值,也是做运动的最好时机。

古人常常以一个“晡”字,代替晡时。杜甫会在这时散步,“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晡。”白居易也说,“但惜春将晚,宁愁日渐晡。”

别愁日光西斜,而是要享受这大好时光。

酉时

17:00-19:00

宜|放松 忌|争吵、情绪不稳定

太阳落山了,所以称为日入、日没。这是白天进入黑夜的标志。

人们开始收工返家,飞鸟也回到了丛林里的窝。

这时,忙了一天的人们,情绪不稳定,容易发生争吵。所以要适当放松,不要做重要或复杂的事。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先民留传给我们的智慧。

戌时

19:00-21:00

宜|阅读、约会 忌|生气、无聊

太阳已淹没在群山后,天地一片朦胧,眼中所见,仿佛都镀上了温柔的滤镜。

这个时辰,最著名的诗当属欧阳修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种欲说还休的景致,像极了恋爱中害羞的心情。

这段时间,是一天中最后的黄金时刻。

脑子清醒,最适合读书、创作,或做点自己喜欢的事,都有助于睡眠,给自己一个美好的句点。

亥时

21:00-23:00

宜|安抚心情 忌|浮躁、做决定

这是一昼夜的最后一个时辰。据说这时候猪睡得最香甜,发出鼾声最响亮,是为亥时。

这时候应该安抚心情,泡个脚,准备上床睡觉了。

人定,也是人静。这是提醒我们,切勿心浮气躁,也别在晚上做任何重要的决定。

天地的轮转

像一部完美的诗歌

先民留下的智慧

让我们懂得顺天时而为

接地气而活,人和美而乐

今年清明不一般“三节遇三巳,两大祭日相交”,何时扫墓祭祖为好

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小编将持续更新,感谢您的支持

题目:清明节的特殊巧遇:寒食、清明、三巳同一天

导语:每年的清明节都承载着人们对故人的深情思念,而今年的清明节更是不同寻常。今年,农历闰二月十五的清明节遇上了寒食节,同时巧遇了三巳交汇的特殊时刻。这个独特的时间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让我们一起探索今年“清明节”的独特之处。

清明遇望:月圆之夜的寓意

清明节常被人们形容为“春暖花开芳草萋”,而今年的清明节更是与月圆之夜相遇。古人云:“望,月满之名也。”在农历初一和十五这两天,相传三界间的大门会敞开,天、地、人三界的交流会更为频繁。因此,人们传统上认为这两天不宜外出,特别是在远行和夜归方面要格外小心。

今年的清明节刚好是在闰二月十五,这个闰月又逢农历中的小月,共计二十九天,因此,今年的清明节即在闰月中,又正好赶上农历中的望日,月圆之夜。

所以,有人说今年的清明不宜上坟,这一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清明遇寒食:禁火冷食的双重节庆

寒食节是一个富有历史传承的节日,有两种关于它的起源传说。一说是为了避免火灾,在初春多风的时候禁止点火,所以人们必须吃冷食。另一说则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忠臣介子推,他宁愿和母亲一同被烧死,也不愿背叛自己的信仰和忠诚。为了纪念这位忠臣,寒食节成为了一个禁火的日子。

不论起源如何,寒食节都和清明节有着紧密的联系。

今年的清明节恰逢寒食节,这两个节日同日相交,人们既要忌火禁火,又要吃冷食,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思念之情。

清明遇三巳:祭祀时刻的独特安排

今年的清明节在巳日巳时,正好是十五望日,月入巳位,因此出现了“三节遇上三巳,两大祭日相交”的罕见情况。在古代文化中,巳是排在地支的第六位,常用来表示蛇和终止之意,也与“祀”谐音。因此,今年的清明节最好不要过了清明节进行墓祭活动,以免招惹不吉之事。

小结:思念永不褪色的清明节

清明祭扫,更多的是一种对故人的思念和缅怀,而不仅仅是扫墓祭祖。今年的清明节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汇聚了寒食、清明、三巳等多重因素,为这个传统节日增添了新的内涵和纪念价值。在这个特殊的清明,让我们怀着深情,一同缅怀先人,传承文化传统,让思念之情永不褪色。

清明节,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不仅让我们追忆过去,也教会我们珍惜当下。无论是清明遇望,还是清明遇寒食,又或者是清明遇三巳,这些特殊的时刻都提醒着我们,人生短暂,珍惜眼前的幸福,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