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汉字五行

鹏多少笔画(铖多少笔画?)

时间:2023-10-22 00:46:46 作者:牛奶煮萝莉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给孩子取名时要注意“男不带天,女不带仙”?并不是迷信

作者/小享

编辑/小享

老一辈的人孩子取名不怎么讲究文化,而且总会给孩子取一些俗气的名字,他们认为越是平凡的名字,能让孩子长大之后生活更顺利。更有老人说:给孩子名字起的太大,否则会影响孩子的将来,比如给娃取名时,要"男不带天,女不带仙",而这究竟是为啥呢?

陈先生的儿子名叫陈天朋,全家人给孩子取这个名字的寓意其实非常好理解,希望孩子能像鸟一样能冲上天,但因为"鹏"字笔画数太多,陈先生害怕孩子长大,学写字时会遇到困难,于是便利用了朋友"朋"字。

但由于孩子长大之后越来越胖,有些调皮的同学就给孩子取绰号"天蓬元帅",这让陈先生的儿子非常受伤,原本性格非常开朗的一个小男孩,如今变得不再爱说话。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姓名是在别人不认识我们的情况下,对我们的第一印象,相信很多家长在这件事情上也会慎重对待,但如果家长给孩子取名太大的话,确实不合适,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学依据。

取名时要注意哪些内容?

1、不要带有谐音

在我们周围,有不少父母给孩子取的名字确实非常好听,看上去也很有诗意,但跟姓氏结合起来却组成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网上非常火的"杜紫藤",如果不看姓氏的话,只看"紫藤"这两个字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甚至会让人觉得非常有诗意,但跟姓氏连起来却造成了谐音。

等孩子上学之后肯定会受到别人的嘲笑,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很有可能受不住这些,从而造成心理问题。

2、不要跟明星重名

如今有很多家长是年轻的90后,他们追逐时尚,有自己的偶像,于是在给孩子取名时,会利用偶像姓名。因为这样不仅好记,同时也会让孩子多多少少受到偶像的影响,名气变得更大,总之家长这么做,是想让孩子沾上自己爱豆的光。

但这并不是真的对孩子好,而是在害他们,孩子本身优秀也就罢了,如果孩子本身比较普通,跟大明星用一样的名字会引来很多负面关注,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压力。

3、不要使用生僻字

如果孩子的名字里有生僻字,家长无法保证所有人都认识这个字,从而发生读错的现象,闹出笑话。等孩子将来长大之后找工作,有可能会因为别人不认识这个字而错失机会,如果面试官不知道这个字读什么,为了不让场面显得尴尬,会直接跳过。

而且它不仅会让孩子错失良机,同时当别人叫错的时候,孩子还要慢慢去纠正别人,也会带来很多麻烦。因此为了减少孩子的麻烦,也避免别人尴尬,家长尽量不要用生僻字取名。

4、不要太随意

有些家长在给孩子取名时过于随意,脑子里想到什么就给孩子取什么,但他们是否有想过,这会不会给孩子以后的生活带去烦恼。有家长给孩子取名"高富帅","陈力哥",这个"力哥"还是个女孩,看到这些奇奇怪怪的名字,相信大家都会被逗笑,可想而知在平时生活中,孩子顶着这样的名字要受到多少人的嘲笑。

结语:

对于家长来说,有了孩子之后,我们最希望的一件事情,就是他们能健康平安地长大,希望孩子能更快乐,在事业上能做出一些成就。不管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什么,都是父母对孩子爱的表达,而名字作为一个人的门面,家长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这里是@育儿分享说,一名宝妈,想要学习育儿知识的家长们欢迎关注我,一起学习更多更好的育儿知识!

(本文内容皆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字典》第12版修订背后:为一字跑遍全国

程荣在调研时向陈区镇政府工作人员咨询。程荣供图

新华字典里关于“公式”字的标注。新京报见习记者 杨菲菲 摄

增添“初心”“粉丝”“截屏”“二维码”“卖萌”“拼车”等新词新义,书的每一页都印有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就能从《新华字典》APP上查看当页所有字……《新华字典》第12版一经发布,就冲上了微博热搜,话题阅读总量高达7800多万。

别看《新华字典》的“个头儿”不大,却包含70余万字、成为亿万中国人认字学字“不说话的老师”;别看《新华字典》已“70岁高龄”,却每隔几年就会“升级换代”,更新最新的知识。

《新华字典》修订要经过多少流程?如何确定增加的新词?谁来参与修订?……10月下旬,新京报记者专访了《新华字典》第12版修订的主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程荣,揭秘《新华字典》修订背后的故事。

修订字典过程体会工匠精神

接到《新华字典》第12版的修订任务,程荣用一句话形容自己的状态:责任重大,压力也大,虽然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但修订字典这件事从来都是越做胆子越小。

事实上,程荣与《新华字典》修订工作的渊源由来已久。从1956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作为编修责任单位,开始主持《新华字典》的修订。2002年初,语言研究所决定进行第10版修订,程荣成为了此次修订的主持人。此后,她又配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江蓝生先生参与主持了第11版的修订。

《新华字典》第12版的修订自2013年6月开始筹备,于2015年正式规划并逐步启动,直至2020年8月正式亮相。筹备时间近两年,全部时间长达七年。对此,程荣表示,准备工作做得越充足,在实际的修订中遇到的困难就会越少,修订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我们前期要学习国家各项方针政策,搜集整理新资料,对之前修订的遗留问题进行考察调研,对所涉学科最新成果、专家和读者意见分析汇总,对第11版与国家各项规范标准及规定做差异比对等等。”在充分的准备之后,作为此次修订的主持人,程荣要提出修订方案,主要包括修订计划、基本思路、修订内容、操作规程、运作方式等。

此后,经过有重点的多方征求意见,对修订方案试运行,根据实际微调细化,最终才确定修订方案并正式运行。

在程荣看来,作为品牌辞书,《新华字典》的修订不是新编,不宜另起炉灶去改变原有的主旨风格,否则就难免会失去已有的读者群。但延续和保持原有的风格特点,不等于不能创新,推出修订版,就是为了更好地跟进时代,因此也就恰恰需要在修订中有所创新。

为了保持传承和努力创新,《新华字典》第12版修订中设有跟进汉字规范标准、增补新词新义、补正地名类字条释文、改进《部首检字表》、更新附录等几十个专项,对诸多内容进行了梳理统查和修订完善。

80后的副研究员付娜和张永伟都是第一次参加字典修订工作。付娜表示,对自己而言,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这样的修订方式,能够培养锻炼中青年参编者的责任担当意识,也便于在执行中对专项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考察了解,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修订主持人的指导,在各抒己见的充分讨论中,受到修订组多位老师的启发,使得像我这样的新手有着较为快速的成长。”张永伟也表示,自己在完成每个任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到了许多正规的训练,受益匪浅,“参与修订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工匠精神’。”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完成修订工作,第12版修订组由50后、60后、70后、80后的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人员组成,专业研究背景涉及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辞书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个方面。“《新华字典》是一本普通语文字典,各个专业都会涉及,所以我们修订组成员有着不同的研究专长。而且,在年龄上老中青都有,主要是考虑到传帮带,今后不断有优秀的中青年接续,薪火相传。”程荣表示。

为了一个字,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几千公里

“修订的大量工作不是从70万字的《新华字典》本身能完全看得到的,在《新华字典》第12版新书的背后有很多艰辛。”程荣如是说。

作为一本工具书,写进《新华字典》的每一个字都必须是准确的。而为了“准确”,修订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字典的第363页和408页,有这样一个看似着实不显眼的字“公式”,后面标注着字的读音和用法,分别是“ōu,陈~(地名,在山西省高平,‘公式’现写作‘区’,音qū)和“用于地名,邹~(在江苏省常州,今作‘邹区’)”。别看只有短短几行说明,这背后是程荣为了确定这一个字用于地名时的写法和读音,分别跑到江苏和山西两个省的乡镇做实地调查。

2013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发布,涉及8105个字,其中,就有属性为地名的三级字“公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里收有该字在江苏的“邹~镇”,注音为:Zōuqū Zhèn,还收有山西的“陈~镇”,注音为:Chén’ōu Zhèn。

《新华字典》能不能直接以此为依据为该字注音释义呢?从所涉地图上发现写作“邹区镇”“陈区镇”不算少,电话咨询当地“陈区镇”的“区”的读音,无法证明读ōu,这就跟旧有资料存在出入。为确保对“公式”字用于地名时注音释义的准确性,必须到当地调查,直接获取第一手最新资料。

在常州郊区,程荣穿街走巷专门找老房子,最后在将要拆迁的老旧房屋门牌上模糊地看到“邹公式镇”的老写法,也看到了后来的新写法。“江苏的这个弄清了,接着就剩山西的这个了。如果在字典里只体现江苏这个邹区镇也是可以的,但内心还是觉得要到山西当地调查清楚,把山西用到这个字的事实补上,才能心里踏实。”程荣在2019年9月北上,到了山西高平。

此时,距离《新华字典》第12版修订完稿已然时间不多。“最后在实地调查时见到了一份地名变更的官方批复文件,上面写着‘同意陈公式镇更名为陈区镇’。还在当地的一本地名志里查到了相关条目,跟官方批复文件正好能对应上。这时总算弄清了这个地名变化的来龙去脉。”程荣告诉记者,直至2019年10月底,才最终确定了对这个字较为周全的修订方案。

像程荣这样的实地调查,在《新华字典》的多次修订过程中,数不胜数。她说“坚持实际调查、以事实为根据,是语言研究所进行学术研究和编修字词典的传统。在修订《新华字典》中,也承袭了这个传统。为了在第11版和第12版里进一步处理好地名用字,我们已坚持实际调查十来年。曾北到黑龙江黑河调查过瑷珲镇的写法,南到广西宾阳县宾州镇调查过呇(mèn)塘村的读音以及灵川县大圩镇嵅(dǎng)村的写法和读音,东到浙江苍南县调查过舥艚(pā cáo)镇的写法和读音,西到甘肃积石山县调查过癿(bié)藏镇的写法和读音……几乎跑遍了全国,而且大多是下到最基层的乡镇村屯调查。”

“打卡”的释义曾讨论十多次

《新华字典》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与时俱进。在每一版的修订中,都会适当增补一些新词。

一个新词,要如何给它“下定义”?程荣解释,每个人对新词的理解不一定完全一致,因此需要综合考察现实语料,先拿出一个释义初稿,用诸多用例进行验证这个释义是否能涵盖住较为稳定的主要用法,在修订组集体充分讨论基本达成共识之后,再到组外征求意见,最后由主持人确认。

比如这次增加的词条“打卡”。上班“打卡”比较常见,到某个景点“打卡”一般人也了解,但是家里有孩子的同事就提出来,还有各种学习课程打卡的用法。这些意思怎么设立义项?哪些意思可以归纳概括放在一个义项下?涉及的都是一些细小而重要的问题。程荣回忆,仅为“打卡”这一个词,就来来回回反复讨论修改了十多次。

“一个拟补新词的意义用法弄清楚以后,还存在着该怎样用适合字典的语言准确简明地解释好的问题。因此有时还要请熟悉字典的专家来一起商量,提修改意见。”程荣说,看着增补一个新词很简单,实际上落实到位往往是很费力的。从初稿到基本定稿,经常要反复修改多次,形成最后定稿并非易事。

最终,“打卡”的释文定了。在《新华字典》第12版里,“打卡”的第一个义项释为“用磁卡等贴近机器的方式,记录上下班时间”;第二个义项释为“指完成学习、参观等活动并用特定方式记录”,配例选用了典型常用的“古诗文背诵打卡”和“打卡故宫”。

事实上,这样的讨论在修订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每个新词的释义和举例大多有过最初是两三个方案的经历。组内经过讨论尽量先形成一个比较一致的倾向性意见,如果意见不集中,就征求责任编辑或所里专家的意见。”程荣表示,虽然有“后援”,但是作为修订组,自己一定要先下功夫进行充分的研讨,形成较为成熟的新增词条稿,一个方案或多个方案,并附上相关资料,再去征求意见。

什么样的新词才会被收录到《新华字典》中?程荣表示,字典选词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是对新语料的观察积累,然后根据规范型字典的基本要求和《新华字典》自身的特点进行筛选。”程荣透露,选新词主要有三大原则,一是普遍性,也就是说,使用范围要宽,不能只在网上或其他有限领域里用,而未走进大众日常生活。二是稳定性,也就是说,收进的新词需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有生命力,而不能是昙花一现。三是规范性,也就是说要符合汉语、汉字的形式规律和发展规律。

一些难查部首的字补入《难检字笔画索引》

碰到不认识的字,一般是先查部首,再根据部首查到这个字在哪页,了解这个字的读音和意义。这是大多数人使用《新华字典》查字的顺序。但是对于不熟悉汉字结构,也不知道哪些字本身就是部首的低年级小学生而言,认出全部部首已然是挑战。

“曾有小学语文老师和小学语文教研员向我们反映这个问题,说像龙、黑这样的部首字,很多小学生不知道它是部首,就没法儿查字。”程荣解释,这个问题其实在第11版修订时就曾研究考虑过,但是当时比较纠结,暂时没能拿出很好的解决方案,所以就没有改动。

此次修订时,这个问题再次被“放在了台面上”。“我们这次又专门找到了有关的老师、教研员征求意见。因为作为小学生来讲,确实在查字典上遇到了困难。但是我们也要考虑不能误导小学生,让他以为这不是一个部首。毕竟查生字还是要先从部首查起,这个习惯应当养成。”程荣说,综合考虑之下,本次修订就把这些部首字收到了《难检字笔画索引》里,“这样既解决了小学生查部首字有困难的问题,也不会因此而出现引导孩子不重视学习认识汉字部首的倾向”。

为了《新华字典》的小读者,修订组所做的努力不止于此。从有利于引导小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角度出发,这次修订分立了个别的附形部首,例如,主部首“牛”的笔顺是“撇、横、横、竖”,其附形部首“牜”的笔顺是“撇、横、竖、提”。把二者分立后,序号不变,一前一后相随,主部首“牛”下有“犁、犟”等,附形部首“牜”下有“牡、牧”等。在“多开门”的字里,增加“鴉、鵬”等字,协调了繁体字与简化字的处理……虽然只是点滴变化,但足以窥见修订组的良苦用心。

核实更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面积、人口、首都(首府)》,把新元素字增补到正文和《元素周期表》中,吸收学界已达成共识的语言学最新研究成果……每一项改动都要以权威资料为准。谈及《新华字典》的修订工作,程荣说得最多的是谨慎,是认真,是专业。

“《新华字典》几十年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很多人在查字典的时候,以《新华字典》为规范权威判断对错。我们作为《新华字典》的修订者,必须始终保持和发扬语言研究所的优良传统,以学术研究为导航,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处改动,处理好每一个字的增、删、改、调,不辜负大家对《新华字典》的这份信任。”程荣如是说。

每一版发行之时,也是下一版的修订工作开始之际。程荣表示,不断修订完善《新华字典》,与时俱进,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这是语言研究所的常态化工作之一,“新版《新华字典》出版后,为进一步做好今后的修订提升,在相关的攻关调研和资料搜集等诸多方面仍继续保持常态化。”(新京报见习记者 杨菲菲更)

名字中有“鹏”字@DOU+小助手

名字中"鹏"字易学像一道光,照亮你的幸福生活。

鹏字康熙字典笔画19画,五行属水。名字当中有鹏字的人有才华、情商比较高、比较会谈情说爱,说话招女人喜欢,能把另一半哄的团团转,会用语言打动对方获得对方的芳心。心中时常会有心结容易胡思乱想、婚姻不顺利。

名字当中有鹏字的人口才比较好、比较能说会道。这个字是桃花的一个磁场,鹏字的事业和责任心很强、有领导力、有格局敢于担当。大男子主义,强势固执,凡事亲力亲为任劳任怨,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那么名字当中叫这个字的人也很辛苦,付出的很多回报的却很少。花容易大手大脚,左手进右手出是留不住导致不聚的这么一个字。

在这个我们的身体健康方面一定要注意肩颈和腰部,同时也要注意睡眠和生殖系统的问题。姓名学文化博大精深,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专属CC,你懂了吗?

我是宜禾,用心纯手工,予你好名。感谢大家的关注。

田英章毛笔楷书《基本笔画·横斜钩》

田英章毛笔楷书基本笔画之“横斜钩”。

今天,继续分享基本笔画:横斜钩。

横斜钩——“⺄”,又称横折斜钩,既是汉字笔画,又是汉字部首,作部首时,读音为yǐ,与“乙”同。此笔难度较大,除了要掌握基本笔法之外,对所用毛笔的质量也有要求。如图:

斜切起笔,角度稍方,勿重,然后向右上大抗肩,横画不要写长,注意轻重变化,到转折处向上略提笔锋,利用笔锋写出“上角”,然后向右下方顿笔,注意顿笔的角度,不可出现“疙瘩”,再顺势转锋向左下行笔,行笔要稳,渐轻,把握好弯度,不可过直也不宜过弯,过弯后渐重,到位后向上挑笔出钩,钩身勿长,内圆外方。

具体字例:

风 fēng

飞 fēi

凤 fèng

夙 sù

艺 yì

鸷 zhì

凰 huáng

汽 qì

佩 pèi

气 qì

字例打印本:

字例描红本:

百家姓-“李”

李 (读音 lǐ)

部首 木 笔画数 7 五笔 SBF

参考:理 䤚​李(lǐ)

(形声。从木,子声。本义:李树)

⑴ 同本义。落叶乔木,春天开白色花,果实叫李子,熟时黄色或紫红色,可吃 [plum]

李,李果也。——《说文》

北山有李。——《诗·小雅·南山有台》

又如:李下瓜田(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又指李树的果实、李花、李园

华如桃李。——《诗·召南·何彼禯矣》(李:李花)报之以李。——《诗·大雅·抑》(李:李子)丘中有李。——《诗·王风·丘中有麻》(李:李园)

⑵ 狱官。通“理” [judge;justice]

皋陶为李。——《管子·法法》

⑶ 星名。即角宿二,为室女座 [star’s name]。

如:李长庚(西方太白金星的名号)

⑷ 姓。(the first name)

李杜(李白和杜甫);李唐(李氏唐朝);李氏子蟠(姓李的人家的孩子。氏,姓);李文靖公(李沆,字太初,宋太宗、真宗时的宰相,谥文靖);李渤(唐朝洛阳人,曾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李牧连却之,李牧接连打败它。李牧,赵国良将,曾几次打败秦军。

⑶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李”的词语

◆ 李白 【lǐbái】

  [ Li Bai ] (701—762) 中国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人(今四川江油)。才华横溢。诗歌今存900首。

◆ 李冰 【lǐbīnɡ】

  [ Li Bin ] 中国战国时水利家。他总结劳动人民的治水经验,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都江堰最为著名,二千二百多年以来一直为川西平原提供了巨大的水利效益。

◆ 李卜克内西 【lǐbǔkènèixī】

  [ liebknecht, Wilhelm ] (1826—1900) 即威廉·李卜克内西。德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德国社会的创立者和领袖之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战友

◆ 李大钊 【lǐdàzhāo】

  [ Li Da zhao ] (1889—1927) 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创始人令导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就义于北京。

◆ 李代桃僵 【lǐdàitáojiānɡ】  

[ substitute one thing for another substitute this for that ]

古乐府《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后来用“李代桃僵”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例: 李代桃僵,羊易牛死。——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李”的成语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ěng guān】

释义: 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To avoid suspicion)

出处: 《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示例: 俗话说:“~”。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 夭桃秾李 【yāo táo nóng lǐ】

释义: 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A metaphor is young and beautiful. Use of wedding song)

出处: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示例: ~,宜早合良缘,毋使婚嫁愆期,致令怀春,吉士有摽梅之赋也。(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八回)

◆ 报李投桃 【bào lǐ tóu táo】

释义: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Amicable intercourse or gift to each other)

出处: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示例: 只指望~,那顾他祀佛看经。 【明·高濂《玉簪记·诳告》】

◆ 避瓜防李 【bì guā fáng lǐ】

释义: 表示避免嫌疑。(To avoid suspicion)

出处: 见“避李嫌瓜”。

示例: 我和他呵,~,终朝相对如宾。 【清·李渔《慎鸾交·赠妓》】

◆ 避李嫌瓜 【bì lǐ xián guā】

释义: 以之表示避免嫌疑。(To avoid suspicion)

出处: 三国·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示例: 他正气邪难犯,咱贞魂死不差。还只为守宫闱,~。 【清·杨潮观《信陵君义葬金钗》】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