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手相命理

任梓慧身高(任梓慧身高及年龄)

时间:2023-12-30 04:51:15 作者:浮生如梦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贾冰夺冠她功不可没,她是在贾玲之后又一个喜剧界的女汉子

第四季的《欢乐喜剧人》以贾冰致敬芳华实力夺冠,这其中贾冰的团队功不可没,其中最不可忽略的就是任梓慧,因为在我看来她是我们心中的金牌女助演;

这个看上去比贾玲还要女汉子的喜剧演员,我们都知道任梓慧和贾冰都是从《笑傲江湖》中走出来,最后组队参加了《欢乐喜剧人》还有《笑声传奇》;

在贾冰眼里她是两米高的大个子,她实际的身高是174cm,还被戏称为大屁股,参加过很多的校园话剧的表演,看的出来还是很有表演的功底的;

据说她长长发的样子更好看?

她在贾冰的小品虽然每次都不是女主或者说连女二都算不上,但是每次出场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她的表演能力;

还曾发微博道歉郭德纲,因为在表演中的一句话,可以说还是很有心的了;

你们喜欢这个金牌女助演吗?她的演技是否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2021春晚相声小品点评,岳云鹏创意讨巧,贾冰带不动明星

2021年央视春晚的喜剧类节目比起往年来有一些新的变化,也有一些没变的地方。

变化的是,相声节目增多了,近些年很少有一场晚会三个相声的“盛况”了。

没变的是,小品节目里依然是明星扎堆出场,这也是近些年流行的另一种盛况。

从整体上看,本届春晚的喜剧类节目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创意、内容、表演、效果和回味五个方面对春晚上的八个喜剧类节目进行点评打分:

一、岳云鹏、孙越《年三十的歌》

这是一个非常讨巧的的创意,回顾经典本身不仅可以借力经典歌曲的魅力,而且由于经典歌曲传唱度相当高,因此现场互动效果极佳。

岳云鹏和孙越的表现比2020年春晚有了很大的提高,表演张弛有度控场水平一流,有点儿德云社小剧场的感觉,他甚至还学习了姜昆在1990年春晚上的示范动作,一边唱歌一边和观众握手。

如果说缺憾的话,这个相声的节奏有些太快,真的像岳云鹏所说的那样得赶时间,如果能加长五分钟再把细节做瓷实,其效果会更好。

创意:8分 内容:7分 表演:7分,效果:8分,回味:7分

综合评分:7.4分

二、贾玲、张小斐、许君聪等人《一波三折》

创意很老套,是一种最常见的小品创意套路,误会。

好在,贾玲团队的表演水平不错,尤其是核心人物贾玲,这个小品如果不是贾玲的精彩表现基本上就算是崩了,贾玲的表演水平在这个小品中展示得淋漓尽致。她甚至还偷空在台词里致敬了一下赵丽蓉老师。

该小品有一个明显的槽点不得不说,为了凑一个“厨师还是正骨”的包袱,小品里就让一个大夫穿着白大褂满大街到处逛啊?这已经严重脱离了生活,喜剧可以戏剧化,但也不能太过于没谱。这和荒诞没关系,这叫不懂事。

创意:6分 内容:7分 表演:8分,效果:7分,回味:6分

综合评分:6.8分

PS:贾玲个人的表演可以打9.5分。

三、尚大庆、佟大为、秦昊、王丽坤等人《阳台》

2021年最特别的小品题材,其他年份很难再有。出场明星也很多,但整体上并不显得臃肿,剧情有笑点有感动,语言设计非常到位。

该小品有三个亮点,一个是无人机送货玩儿得非常溜,别看动作不大,但在春晚这个场合能玩到这么稳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笔者认真观察了一下,尚大庆应该只是做了个遥控的样子,实际操作还是后台搞的。

还有一个是秦昊和王砚辉的组合,一对常年都不走红的演技派终于在这几年一飞冲天并且还搭档上了春晚,真是好饭不怕晚。

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小品最后的“要解封了”,是,这是一个煽情,但却是一个恰到好处的煽情,即使是看重播的时候,笔者依然会为这一段掉眼泪。这种和剧情、创意、现场以及电视机前高度契合的煽情是极好的。

最后,稍微“心疼”一下孙茜和娄艺潇两个明星,小品里出场十几秒还没有台词,幸亏还有后面的合唱,不然这亮相时间还赶不上一架无人机呢。

创意:9分 内容:8分 表演:8分,效果:8分,回味:8分

综合评分:8.2分

四、孙涛、王迅、秦海璐等人《大扫除》

如果放在整个小品界,这个节目的创意不算太老,如果放在孙涛自己身上,他几乎照搬了自己过去的作品,等于“抄”了自己。孙涛类似这种题材的小品笔者看见过好几个了。

表演上孙涛和王迅一如既往地稳健,喜剧老戏骨就是老戏骨不服不行,秦海璐虽然也是孙涛的老搭档,但她这个角色不是很讨巧,看着有些尴尬。当然最尬的还是凑热闹的黄子韬,爱笑团队搞的那个“好多鱼”的包袱放在他身上更合适一些,这小品有他没他感觉没啥两样啊。

创意:6分 内容:7分 表演:8分,效果:6分,回味:6分

综合评分:6.6分

五、金霏、陈曦《如此家长》

一个非常棒的创意,真的,这个创意融合了现代社会里很多孩子负担重和家长负担也重两个“痛点”,有搞笑、有讽刺、有反思,是一个非常精准的现代社会题材,弄好了可以和姜昆的经典相声《着急》相媲美。

可惜,金霏陈曦还是没有梁左和姜昆的水平,不论是作品结构还是表演水平距离梁左和姜昆唐杰忠差距太大,这个确实没有办法,两个小伙也尽力了,无奈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准啊。

让人有点儿无语的是,他们的相声里有一个马三立在电视上亲自示范过的包袱“卖鱼”,他们把卖鱼改成了卖海鲜。马老已经把这个包袱的要点和方法解释得很详细了,可惜金霏陈曦依然没抖好,也许和紧张以及时间有限有关吧。

创意:9分 内容:7分 表演:7分,效果:7分,回味:6分

综合评分:7.2分

六、贾冰、倪妮、包贝尔等人《开往春天的幸福》

高铁题材在这几年的春晚中很流行,该小品的创意也没离开那个聚少离多的圈圈,小品整体结构也没离开几家欢乐几家愁最后全都大团圆的套路。

比起老套路来,该小品最让人感到无奈的是其几乎成了明星们扎堆凑热闹的地方,除了贾冰一个人之外,其他人全是来自影视圈和综艺圈,而且多数明星的表演还贼尬,让这个小品的效果变得很不怎么样,有些形散神也散的意思,对这些影视综艺明星,玩小品的贾冰明显有些带不动他们。

好在,主演贾冰的表演还是相当棒的,另外,倪妮的台词功底真的好强,明显胜过其他明星,他们俩的搭档是该小品唯一的亮点也是最大的惊艳,如果单独给他们俩打分的话,可以达到9分。

多说一句,这个小品的编剧是娄辰,所以笔者估计倪妮那个角色可能最早是给任梓慧量身打造的,她个子高也没少扮演贾冰的对象。就算不演那个角色,任梓慧演个女保安总行吧,可惜,为了给明星让路,她只报了两次站。

创意:6分 内容:7分 表演:7分,效果:6分,回味:6分

综合评分:6.4分

七、张凯丽、张国强、万茜、任嘉伦等人《每逢佳节被催婚》

这应该是爱笑工作室的作品,创意不老也不新,紧贴老百姓尤其是长辈们的催婚“痛点”,很接地气。

同样有明星扎堆的现象,但老实说,这个小品里万茜和任嘉伦的发挥甚至要强过老戏骨张凯丽和张国强。

两位前辈的问题是台词和表演稍微有些浮夸,这和他们的身份有反差。万茜的台词、表情和小动作真心非常牛,让笔者几乎路转粉。另外,任嘉伦的土味情话如果放在其他人身上可能就崩了,放在一个帅哥小鲜肉身上反而恰如其分。

这就是剧情台词设计的巧妙之处,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台词,其他小品拧着来自然看着尬,这个小品里让小鲜肉说小鲜肉的台词就毫无违和感,不错。

创意:7分 内容:7分 表演:8分,效果:7分,回味:7分

综合评分:7.20分

八、李寅飞、叶蓬《叫卖》

这创意无敌了,用传统叫卖对比现在的网络直播带货,无疑是一个非常棒的题材,有传统有新意,以老带新,以新承老,相得益彰。

从两位演员的表演来看,叶蓬可能更为出彩一些,毕竟他是表演传统的那挂,而且叶蓬也一直是一位被低估的捧哏。李寅飞的表演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老生常谈的口齿,而且这次他的唱也远不如叶蓬。

这个作品的问题除了李寅飞的表现有些弱之外,春晚现场的模仿没法太放开也是一个事儿,如果在小剧场,那这相声就有意思多了。

创意:9分 内容:7分 表演:7分,效果:6分,回味:6分

综合评分:7分

综上:本文对2021年央视春晚喜剧类节目最终评比排行为:

《阳台》—《年三十的歌》—《如此家长》《每逢佳节被催婚》—《叫卖》—《一波三折》—《大扫除》—《开往春天的幸福》

春晚上的流量明星越来越多,为何小品、合唱会成为聚集地?

曾经有那么十几年,几乎全国观众都愿意在每年的春晚上看到赵本山,因此有了“赵本山小品成功了,春晚就成功了一半”的说法。

当2011年赵本山最后一次登上春晚舞台之后,央视春晚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都号召力极强的演员了。

因此,从2011年以后,央视春晚舞台上出现了三种现象:

1,蔡明、潘长江等人焕发艺术第二春,他们的作品质量比之前十年有了相当大的进步,不仅内容与时俱进,表演风格也更接地气。

2,央视主持人深度客串,主持人参加节目本身是央视春晚的传统,只不过传到周涛和董卿以及小尼时,其参演程度越来越深入,甚至直接成为小品的主演。

3,影视剧演员频繁亮相。从当年最火的电视剧和电影里选取比较出彩的演员加入央视春晚成为一个法宝,刘涛、陈数包括沙溢和闫妮,还有王珞丹等人都是这种打法的产物。

从2020年开始,央视春晚再次出现重大变化,被部分网友吐槽为“春晚钉子户”的冯巩、蔡明和潘长江等人不是主动退出春晚就是节目被刷,春晚小品老面孔只剩下孙涛一人。随着开心麻花节目也被拿下,到2021年春晚上,相对比较专业的小品演员只剩下孙涛、贾玲、贾冰和尚大庆寥寥几人。

与此同时,央视春晚开始走上了流量化路线,大量流量明星开始进入春晚舞台。

同样是明星,哪一部分明星叫流量明星呢?

流量明星从正面解释是拥有广泛粉丝基础的年轻艺人。

如果从侧面解释,流量明星不像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影视明星、喜剧明星和歌星,你很难将他们归纳到某一个类别上,因为他们的业务范围包括唱歌、演影视剧、出席综艺和晚会甚至出写真,样样都干但每一样都不是特别专业。

简单说,以前的观众往往是因为明星的作品喜欢上了明星,现在的粉圈往往是因为喜欢流量明星这个人而喜欢上了TA的任何作品。

在往年的春晚上,流量明星并不是香饽饽,因为他们大部分人的业务特点决定了他们很难单独在某个节目里挑大梁,唱歌肯定争不过孙楠、韩红这些专业歌手,演小品肯定拼不过蔡明、潘长江、郭冬临以及开心麻花众人,跳舞恐怕更不如“王小蒙”他们了,相声?还是算了吧,郭德纲在春晚上都不好使别说业余演员了。那杂技、魔术、京剧这些专业水准更高的节目就更别提了。

但是,流量艺人身上的“流量”标签又不得不重视,要知道他们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粉圈,多则上千万少则几百万的粉丝基础不容忽视,一个流量明星的粉圈放在国外几乎相当于一个国家的人口,这是多么恐怖的数据,不重视也不行。你纳入一个流量明星,就等于在春晚的收视群体里锁定了上百万人,这种捡便宜的事情为什么不干?

那么,春晚要纳入流量明星,有什么“短、平、快”的方法吗?毕竟流量明星通告行程往往特别满,他们不可能专门像当年的马季、赵本山他们那样抽出一两个月时间来专门准备春晚的节目,再加上他们几乎是先天的“青春少年是样样红,可惜样样都不精”的特点,你很难让他们像之前春晚上的明星那样不惜代价为春晚付出太多时间和精力。

如何能在春晚上吸纳流量明星同时又能保证演出效果?小品和合唱只能当仁不让了。

小品是一个筐,原则上来讲,其参演人数最少两人,最多不限(看舞台大小),比如孙涛和邵峰的小品“于三快”有九位演员,林永健和杨少华等人出演的《为您服务》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十七人之多。不过,那时候参演人数虽多,但配角多数都是普通演员,还没有流量明星加盟。

小品节目里除了一两位扛鼎的主角很难更换之外,其他大部分角色原则上来讲都是可以换人来演的,其台词少、亮相少、对作品影响程度也小,即使有点儿失误也不是啥大事。

于是,在近两年的春晚小品中,流量明星加盟的节目越来越多,其中最大的聚集地是贾冰的小品。

2020年春晚,贾冰的小品里有四位明星,到了2021年春晚,他的小品再接再厉达到了七个明星,两年春晚,贾冰一个人先后和十一位明星合作,堪称奇迹,人家带货,他带明星。其中张若昀唐艺昕两口子更是一年一位。

这就苦了贾冰团队的成员了,贾玲小品里人也多,好歹都是自家公司的,贾冰两年春晚愣是没带一个自家公司的演员上场,这是什么精神!

比如在2021年春晚里倪妮饰演的那个角色,从身高、人设、台词等各方面来看,大概率是编剧娄辰按照贾冰团队任梓慧的特点量身打造的,但到春晚时主演变成了倪妮。退一步讲,以任梓慧的表演风格,不演主角也行,演一个女保安总够格吧,结果那个只有几句台词的小配角女保安给了大明星张雨绮。

和贾冰合作了好几年的任梓慧最后只有声音“登台”,报了两次站。

往年独善其身的孙涛,在2021年的小品里也是增加了一位流量明星黄子韬,从台词和人设看,黄子韬饰演的这个角色几乎就是可有可无的。

小品毕竟只有几个,能容纳的明星数量不会太多,幸亏还有合唱。

合唱也是一个大筐,不仅能往里装人,还有一个小品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能最大程度遮掩一些明星唱功的不足。

以2021年春晚上七人为主唱的大合唱《燃烧的雪花》为例,五个明星每人最多只有两三句独唱,其他绝大部分歌词都被淹没在几十人的大合唱团队里了,极端情况下,你想学南宫先生只张嘴不出声都不会有人注意到,这对于唱功不稳定的明星来说是一个完美的“避风港”。

在2020年春晚上,参与合唱的流量明星人数达到了二十人左右,到了2021年春晚上,这个数据达到了接近三十人,其增长趋势非常明显。

凡事都是有利有弊,流量明星成规模加入春晚,首先一个好处是带来了大量观众,让春晚的话题关注度在这两年达到了一个比较火热的状态,这样一来也会给央视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同时,流量明星涌入合唱倒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毕竟合唱这种形式也比较适合春晚这样的晚会。最大的聚集地还是小品,这也是为什么网友们吐槽小品不如往年好看的其中一个因素。

当年春晚上陈佩斯朱时茂这样两人撑起一个优秀小品的画面恐怕很难再出现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