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紫微斗数

周文王金钱课六十四卦免费超准(每日免费一签一卦)

时间:2024-01-15 15:34:24 作者:龙行天下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六十四卦金钱课

每天一签|观音灵签在线,算一算2018年你有没有好福气?

盘点中国历代风水名师之(二)——周文王演绎六十四卦

周文王毕竟是《易经》的作者之一。而且关于他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广泛。仅管在前边的文章中我们已经提到了周文王,但鉴于他对中国易学所做的巨大贡献,有必要对这位圣人再作一个深入的介绍,以让有缘看到此文的福主们感到文王更加的血肉丰满。

让我们以故事的形式,记住这位了不起的先人。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后天八卦”和“八八六十四”卦的来龙去脉。

周文王,姓姬,名昌。人称姬昌。商朝末期人。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叫伯邑考,被纣王杀害;次子叫姬发,就是后来的周武王。

周文王出生在王族世家。他的爷爷是周太王;父亲人称“季历”也是侯爵。文王的父亲骁勇善战,精忠报国,却终因被猜忌招至杀害。父亲被商王莫名处死后,周文王继成了父亲的爵位,后称“西伯侯”。

商朝时期,“伯侯”就是“侯爵”。泛指诸侯。古时候,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可以世袭。诸侯都有自己的领地,诸侯就是这块领地的首领,但均被商王所统领。那时不仅有西伯侯,还有南伯侯、北伯侯等等。”

周文王在接受父亲的爵位后,虽然只是一介诸侯,但他德高望重,颇得其它诸侯们的拥戴。周文王在位期间,勤于政务,礼贤下士,广招贤才,施行仁政,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天下约三分之二的领地都在西周的掌控之下,形势一片大好。

但这却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商王听到后很是害怕,借口传召周文王,用对付文王父亲同样的手段把周文王困在了羑里(今河南境内)。

拘捕之初,在羑里城的监狱内,西伯侯想不通,他一生忠心耿耿、礼贤下士,追求仁义、以德治国,最终却落得个身陷囹圄的下场。

但文王想到了圣人神农、尧帝、大禹治世之时遭受的苦难,再看看眼下的牢狱之灾,已不再觉的凄苦。瞬间,好像悟出了大道。

第二天,文王醒来后走到院中,想算一卦。但方寸囹圄何来龟壳(古代用龟壳占卜)?这时,文王看看四周,发现院子里长满了蓍草。古代认为蓍草和大龟一样拥有灵性(于是有了后来的:“危机时刻,抓把稻草都救命“的说法)。因为蓍草寿命长久,仰天地之精华,沐日月之明露,颇有灵气,所以能感世间兴衰、人事成败。

文王取来蓍草,折成数段,凭借记忆在地上摆出先天八卦和先天六十四卦的卦图,就这样反复地推演。文王从不同的卦象感悟出自身的命运、姬氏家族的使命;也从中看出了世间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文王在先天八卦的基础上,重新排列顺序,推演出后天八卦和后天六十四卦,就是现代人们熟悉的文王八卦和文王六十四卦。

尤其伟大的是,文王赋予八卦以预测的功能。从此文王也便成了名付其实的《易经》的奠基人之一。

传说,文王在狱中演义八卦的时候,被狱卒发现,问文王在干啥,文王说在演绎八卦。于是狱卒禀报了商纣王。适逢文王的儿子伯邑考,为救父带着礼物拜见纣王,结果被纣王做成了肉羹。纣王把伯邑考的肉羹赐给西伯昌,检验姫昌是否断卦灵验。西伯昌一看便知是自己儿子的肉。心如刀绞。但却假装不知,忍痛吃掉,纣王便认为他没有什么威胁,于是把他放了回去。

六十四卦图看似简单,却深藏玄机。文王把对毕生的反思总结的智慧、感悟的使命、伐纣建周的方略、教育世子的法则、治国安民之道都融在了卦图里。所以后世赞曰:半部论语治天下,文王八卦定乾坤!

关注我——文化之海。带你探寻神秘的易学瑰宝,畅游易学知识的海洋。

作册般铜鼋——反映了商晚期水上射礼的孤品,弥足珍贵,价值连城

文物实拍·稽古赏珍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其最重要的通史性展览,在第二单元《夏商周三代》中,展出有众多禁止出国展出的文物。比如号称世界之最的“后母戊大方鼎”、商代最大的圆鼎“子龙鼎”、商代方尊之最的“四羊方尊”、记载武王伐纣的“利簋”、晚清海内三宝之一的西周“大盂鼎”、晚清四大国宝之一的西周“虢季子白盘”。

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四库全叔拍摄

除了上述文物外,展厅中的国宝级“重器”比比皆是,比如“妇好鴞尊”、“偶方彝”、“三联甗”、“象首青铜罍”等等。在这其中,有一件形体不大的青铜器,它名为作册般铜鼋。

作册般铜鼋·四库全叔拍摄

所谓鼋(yuán),就是我们俗称的王八,这件青铜器就铸为王八形,它呈爬行状,头向前探,四足外露,尾左偏。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脖子和壳盖上插着四枝羽箭。

作册般铜鼋·四库全叔拍摄

为什么王八壳子上会有四只箭呢?是谁射的?为什么射它呢?可巧的是,壳上铸有铭文4行32字,解答了这些疑问。

作册般铜鼋·四库全叔拍摄

铭文告诉我们:在丙申这一天,商王过洹水的时候,捕获了这只王八。当时王先对它射了一箭,然后又射了三箭,每箭皆中。商王命属下把此鼋赏赐给名叫作册般的臣子。王说:“(四射皆中的神功)铭记于铜器上,作为你的宝物。”为纪念此事,作册般铸造这个纪念品。

作册般铜鼋铭文拓片·来自网络

“作册”也称“作策”,为商王室的史官,是朝中重要的官员。般,是这位史官的名字。“作册般”三字,还见于商代晚期的“作册般鼎”和“作册般甗”,根据这两件器物的记载,可知是他是商纣王时期的人。

作册般铜鼋并非出土品,而是国博2003年从社会上征集所得,因此关于此器的真伪有过争论。但经专家鉴定和分析,认为铜鼋的铭文与器物造型所反映的史事是商代末期的一次水上射礼活动,是目前所知商代有关射礼的惟一一件青铜器, 也是中国时代最早的一件有关射礼的青铜器, 弥足珍贵,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作册般铜鼋·四库全叔拍摄

龟鼋之属的名声在现代不太好,如果谁被称作乌龟王八,那简直是不能容忍的羞辱。但是在历史上,龟鼋却被认为是有灵性的祥瑞神物。比如,河南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有随葬的龟壳,里面还有不少小石子。据推测,这是八九千年前的先民人所作的响器,或者是类似后世“摇卦”的占卜工具。

龟甲响器附石子·四库全叔拍

商代采用龟甲来占卜更是很普遍的现象,不仅中原的殷墟出土了大量的实物,就连地处西边的四川金沙遗址都有出土。《尚书·大浩》记载周公语谓“宁(文)王遗我大宝龟”,《礼记·礼器》篇有“诸侯以龟为宝”的话,可见对于龟是很重视的。

金沙卜甲·四库全叔拍

鼋是龟鳖科动物中体型较大的一种,最大者可长至约2米,而作册般铜鼋这样小,可见仅仅是般做得模型而已。虽然现今鼋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已经极度濒危,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在商周时期,河南气候温暖,洹水有大鼋是很正常的。

鼋还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水产品,《左传》中曾记载了一则著名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有人向郑灵公进献了肥美的鼋,郑灵公立即让御厨宰杀烹制。

这时,公子宋(字子公)与子家来朝见灵公,在门外的时候,子公食指不由自主的动了起来,于是就对子家说:“他日如此,必尝异味。”他们进去后,看到正在宰杀的鼋相视而笑。灵公就问怎么回事,子家就说了。

等鼋羹做好后,郑灵公请诸大夫尝鲜,唯独略过子公。子公恼怒之余,不顾君臣之礼,快步走到鼎旁,用食指蘸了鼋汤尝了尝,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灵公因此大怒,欲杀子公,谁知最后反被子公所弑。

这一因王八汤酿成的血案,为后世留下了“染指”一词。

参考文献:《作册般铜鼋考释》《作册般鼋探析》《作册般铜鼋所记史事的性质》展览说明注:文中图片除注明来自网络外,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