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爻排盘

49岁为什么是个劫(为什么说49岁是个劫)

时间:2024-01-14 01:59:17 作者:浮生若梦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宋代“端州劫妇血案”始末

端州(今广东肇庆)离城三十里,有村名唤宝石,人烟稠密,独有黄翁家道富足,田园广蓄,祖上以农为业。黄翁有两子,长子黄善,次子黄慈,黄善娶城中陈许之女琼娘为妻。琼娘性情温柔,自过门后,奉事公婆,极尽和顺,家内老幼无不欢喜。未及一年,忽然有天陈家派仆人进安来报知琼娘:“主人因去庄田,偶染重疾,特地知会姑娘回家探视几日。”琼娘听说父亲患病,如何能安心?当即找到丈夫:“我父亲染疾,着人唤我归省,还请夫君向公婆说明,我这就准备动身。”

黄善担忧道:“眼下正值收割之季,雇工尚且不暇,不如暂待几日,等这阵忙过,腾出人手护送,你再动身不迟。”琼娘急得跺脚:“老父卧病在床,念我速归,望眼欲穿,度日如年,我如何等得了?”见丈夫一心阻挡,琼娘闷闷不乐,夜里独自思忖:“父亲只生我一人,又无别的兄弟姐妹可以倚靠,倘有差池,悔之何及?不如瞒着夫君,我悄悄和进安返家,待他得知,料想也不妨事。”次早,黄善起床催人收稻,琼娘梳妆齐备,吩咐进安打开后门。

琼娘先行,进安随后,其时天色尚早,主仆两人行过数里,来到芝林,露气漫漫,对面两不相见。进安好心劝导:“太阳尚未出来,秋露又下得浓重,不如入林子里躲候,待日出露收,咱们再动身。”琼娘是个机警女子,急忙摆手:“此处道路偏僻,只恐旁人突然见到不方便,我们去前面亭内再歇。”正行之间,忽然前头冒出三个屠夫,要去寻猪买杀,也赶早来到,恰巧遇见。

琼娘头上插戴银首饰颇多,对面有位姓张的屠户面相凶狠,与两位伙伴窃窃商议:“这小娘子想必是要进城探亲,只有一小仆随行,不如劫了她所戴的首饰来分,胜过我们做好几天的买卖。”刘姓屠夫也附和道:“此言极是,我前去将那仆人拿住,张兄将小娘子眼睛蒙了,吴兄去夺首饰。”琼娘眼看形势不对,正要取下首饰藏在袖里,竟被吴九猛地抢近徒手夺去。琼娘紧紧抱住,哪肯放手?张屠夫恐遇他人路过不好收场,居然拔起一把宰屠刀,往琼娘左手砍下。琼娘忍痛跌倒在地,首饰遭三人尽夺而去。

进安事后惊魂未定,上前查看,发现琼娘满身是血,早已不省人事,他连滚带爬回到黄家报信。正值黄善与佣工吃饭,听闻此事,登时大惊失色:“不听我言,遭此毒手。”急唤三四人担轿,赶到芝林。琼娘略微苏醒,黄善将妻子小心抱入轿中,抬回家时,琼娘左手受刀伤之处,手掌摇摇欲断。丈夫一边吩咐家人请郎中救治妻子,一边火速领进安告到端州府衙。

知府阅过诉状,没看到被告姓名,便询问进安:“你曾认得劫贼之人不?”进安摇头道:“劫贼们的面貌没看清,只依稀记得是买猪屠夫的模样打扮。”知府沉吟道:“料想贼人就在本地,只是尚未入城。”吩咐黄善取来琼娘染血的短衫,并且不传外人知晓,然后唤过值堂公差黄胜,安排面生的人,跟前授计:“身穿这件染血短衫,在城内遍巷喊叫,只称‘今早路过芝林,遇见三位屠户遭劫,一屠夫因与贼斗,被杀林中,其余两位伙伴分别离开’。”黄胜依令,领一生面孔的客人,穿着染血短衫,遍城宣扬。

客人走到东巷口张蛮的门口,张妻阿朱听闻,急忙近前打听:“我丈夫清早出门买猪,不知是和哪位伙伴同去,到现在也没报个准信。”黄胜得知,抽调几名官差就坐在张蛮对门的酒肆候着。将近午后,屠夫张蛮才姗姗而回,几名官差瞅见,二话不说,上前一把摁住,带回府衙。知府令左右当场搜身验视,果然搜出银制首饰数件。知府指着赃物,冷笑道:“报出同伙,本府可酌情饶你重罪。”张蛮本想狡言抵赖,但见四周严阵以待,只得老实交代吴、刘两位屠夫。

吴、刘二人还没进家门,就被蹲守多时的公差捉拿,两人最初一脸懵,根本不知官府为何抓捕自己,等到堂瞥见张蛮跪于堂下,顿时惊得哑口无言。公差也从二人身上搜出首饰各数件,人赃并获,三人不能抵赖,只得招认罪行,供出劫夺之事。案子审决,张蛮三人按律问斩,追缴首饰,还给黄善。后琼娘得名医治好,终与丈夫团圆。

---------------

此案译自《百家公案》中【谋黄妇首饰】一篇

“49岁到50岁是一道坎,带走无数人”:有些关,跨不过就输了

01

有人说过,人生就是由一道又一道的关卡所组成,当中的艰难和险阻,往往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对于没钱人来说,他们需要面临“贫穷”的关卡。如果他们改变不了贫穷的命运,那他们的结果,无外乎是卑微一生罢了。

对于病重的人来说,他们需要面临“健康”的关卡。如果他们无法让身体恢复,那他们的结果,无外乎是中道而别罢了。

对于焦虑到极致的人来说,他们需要面临“心态”的关卡。如果他们无法调整心态,那他们的结果,无外乎是逐渐崩溃而已。

人这一生,说到底就是凭借“熬”这种精神品性,继续撑下去,直到我们看得见“光明”的那一天。

尤其是中年人,没有“熬”下去的性格,相信他们的生活,将不会过得太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到中年不得已”。没有任何人,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人生。

所有的选择,所有的美好,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对于普通人来说,熬不过49岁到50岁这道坎,人生就真的没有出路了。

02

49岁,不是一个好的时间段。

我们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还未到49岁,就离开的人,逐渐增多。特别是在今时今日,有太多身体不好的中年人,连50岁都没有达到,就走了。

也许,他们都会后悔,是自己的“错误”,埋葬了自己的往后余生。

比如说喜欢“用命换钱”的人,总认为自己拼命工作,就能赚取到更多的钱财,拥有更好的生活。这,就给他们的人生埋下隐患了。

有一位正在创业的老板,在48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临走前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没有好好陪一陪家人,所以他遗憾而终。

据说,他走之前,跟家人讲了这么一番话:“年轻的时候不明白,总认为自己能撑得住。现在晚了,撑不住了,最惭愧的就是不能陪伴你们继续生活了。”

无论你是打工人,还是大老板,如果不懂得保重身体,那他们终究会有“倒霉”的那一天。霉运一来,你再有钱也没有用。

就像那些猝死的打工人,就像上文这位老板,到头来都是一场空。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你不懂得尊重身体,身体也就不会尊重你。

到了49岁,最要紧的,并非是透支生命赚钱,而是学会保养自己的身体,好好陪伴家人,不要让自己有太多的缺憾。

03

有些关,跨不过去就输了。

在49岁到50岁这段时间,我们会遇到这么三个关卡。

第一关:心态和身体的问题。

很多人都觉得,只要身体健康就好,心态是否健康不重要。但我要说的是,心态健康,我们的身体才能更健康。而心态不健康,那我们的身体就肯定不会长久。

现阶段,有太多的中年人,心态一团糟,身体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当中。如此,他们的往后余生,不仅会疾病多发,还会阴暗连连,越活越痛苦。

第二关:劳逸结合的问题。

生活中,不仅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算计,还存在愈发恶性化的内卷现象。就是这种内卷,让中年人都做不到劳逸结合,只能走向了极端。

做人,还是不要过分极端比较好。人没了,伤心的,并非是你的老板,而是你的家人。为了长久的人生着想,我们需要劳逸结合,调好生物钟。

第三关:钱财花费的问题。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无法避免“钱财”的问题。可以说,我们一辈子都为了钱财而奋斗。有些人不要性命,也希望多赚一些钱。这,不能怪他们。

到了50岁,在对待钱财这件事上,我们不妨保持一个态度,能赚多少,就赚多少,但要适可而止,同时也要保持低欲望,少奢侈,多存钱。这,才是正道。

04

人到中年,要有一定的做人智慧。

要想“安稳”过关,那我们该怎么做比较好呢?有这么四点,少惹事儿,少高调,多锻炼,多存钱。

普通人,为什么会在中年期活得痛苦?就是因为他们太喜欢惹事儿了。不是这里多管闲事,就是那里得罪了别人,反正弄得生活不得安宁。

有这么一句话:“人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每个人都只会管自己家的事儿,又有谁会管别人家的事儿呢?你不管别人,同时也低调一点。如此,又有谁会针对你,甚至成为你的敌人呢?

当你身边没有敌人,也没有仇人的时候,那你会活得比较轻松。在这个时候,闷声发大财,好好赚钱,多多存钱。相信你的晚年,不会差到哪里去。

赚钱的同时,也要多加锻炼,尽量让身体衰退的速度减慢,那你跟同龄人相比,就一个天,一个地,胜人一筹了。

别害怕人生的关卡,那是命运赋予我们的考验,目的就是让我们改变生活的态度。

文/舒山有鹿

其实,中年人和老年人最大的劫,是59岁和69岁的“冬天”

01

曾仕强教授说过,年初的时候到公园一看,是这一批人。年末的时候到公园一看,已经是另外一批人了。老天要想收人,一冷一热就行了。

自古以来,为什么人们那么恐惧冬天,而比较喜欢春天?因为冬天的刺骨严寒,是某些老人家的催命符。有些人扛过了,自然就劫后余生。而有些人扛不过,就只能到此为止了。

而春天不一样,代表了勃勃生机。首先,万物复苏,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其次,冰雪消融,滋润的空气以及恰当的温度,适合人与万物生存。

既然说冬天可怕,对于普通人来说,哪个年龄段的冬天最可怕呢?也许,就是跟“9”有关的冬天。

有些人喜欢“9”,认为这个数字象征了长长久久。而民间的观念是,“9”这个数字的年岁不好过。比如我们所熟知的49岁,就是人生的一大关卡。

49岁再难,那时候我们还年轻,问题不大。而59岁,以及69岁,才是真正艰难的开始。

中年人和老年人最大的劫,都跟59岁和69岁的冬天有关。

02

谈到59岁,就不得不谈到退休的问题。

有些人希望快点退休,未来就能拿养老金过点轻松安稳的小日子了。在他们看来,每个月既有钱收,又有生活可以享受,绝对过得很幸福。

没想到的是,有些人领了几个月养老金,就突然离开了,不是心脏有问题,就是血管有问题,或者某些并发症出现。反正,所想的,跟现实的,存在一定的差距。

幸运点的,也许领了几年养老金,就归去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只能说,一切的福祸,都要看59岁那年的情况。

年轻的时候,有些人特别拼命,根本没有想过身体能不能承受。后来,等身体透支了,他们也不在乎。这就会造成一个情况——早年的透支,晚年的受罪。

在59岁那年,有些人身强体壮,而有些人的身体孱弱不堪,再不退休,也许就扛不住了。一退休,前者可能衰老得比较慢。而后者,或许熬不过某一年的冬天。

虽然说人不要透支,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四五十岁的时候,正是大量用钱的关键时期,又有谁能不拼命赚钱呢?只能说,普通人的宿命,终究不太好。

以往的选择,不能说好坏,只能说“身不由己”罢了。

03

69岁,是无数老年人的劫难。

按照年龄来划分,50岁到59岁是一个年龄段,60岁到69岁是一个年龄段。所有的“9”,都代表了旧的年龄段的结束,以及新的年龄段的开始。

结束和开始的分界点,就是一个门槛。达到这个门槛的人,自然能顺利通过。而达不到这个门槛的人,也许会步步艰难。

从70岁开始,民间就有这么一句话:“多活一天,就是多赚一天。”

也就是说,人活到70岁,这应该是多数人都能做到的事儿。70岁以后会遭遇什么,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任何人都无法预料。

60岁到69岁,到底有什么难呢?三点。第一点,是身体的问题;第二点,是钱财的问题;第三点,是意外的问题。

有些人过了六十岁,就在“医院”和“家庭”当中保持“两点一线”的往来,不是昨天做手术,就是今天去开刀,抑或是明天去化疗。这种情况,持续不了几年,人就归去了。

或者,有些人没啥钱,得了病也不敢去医院,最后也没有什么好的结果。意外,就更不好说了,有些人无灾无难,而有些人多灾多难。一切,都是命。

04

59岁和69岁的冬天,就是一道关卡。

我们常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对于这句话,不少人的理解是,只要到了冬天,就能期待春天的到来了。

这是浅层次的理解。而深层次的理解是,在难熬的冬天当中,熬过去了,自然会遇到春天。而熬不过去,那所有的“期待”都会化为泡影。

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些中年人和老年人,就在“一冷一热”的过程中,离开了,空身而来,空身而去。

为什么地球会有一年四季,而没有一年三季?这一年四季,就代表了四种状态。春天的年轻朝气,夏天的热情似火,秋天的萧瑟悲凉,冬天的大雪纷飞。

悲凉的秋天,刺骨的冬天,皆是“送别”的季节。而生机勃勃的春天以及热情似火的夏天,则是休养生息的季节。

人,生活在地球当中,自然只能按照地球的规律去生存。如果违背了自然的规律,也许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就跟污染一样,只会祸害人类自己。

人,不妨心怀“敬畏之心”,在哪个年龄段,就做哪个年龄段的事儿。如此,方能更好地应对劫数,顺利过冬。

文/舒山有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