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指纹命理

灶王爷经不起三根香(上香时默念的三句话)

时间:2023-12-28 11:48:19 作者:饕餮少女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灶王爷讲究与禁忌

首先请(买要说请)灶王爷时要看贴哪面墙,但都要狗嘴向大门(自家出入的大门丿,代表看家护院。

其次贴哪里,一般贴在灶的旁边,如你的灶是西向,背面有墙,就贴北面,以此类推。

但贴灶王像有个忌讳就是不能贴得太高,一般贴不要超过1米的位置。现在许多人把灶王像贴得很高,这是错误的。

灶王神像,贴在锅灶旁边。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的。祭灶时要陈设供品,盘数为单数,每盘里供品个数为一,三或九。

为什么盘数要是单数呢?因为在中国传统的易学文化里,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一般来说,摆供品不是祭祖就是拜神,这是件很严肃很庄重的事。

为什么每盘的数量是一,三或九呢?其意取自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元复始万物更新,三代表一个轮回,也对应着古人“天地人”三者合一的精神追求,九则是三个三,可以理解成广义上“天界、地府、人间”三者合一的大轮回境界。

所以,祭天地仙神则应该为单数盘,每盘为单数供品,但九个很多不好摆,一般就用一,三个代替了。

另外注意,供品水果如果是礼佛的话,不用甘蔗、石榴,佛教认为这两种水果是污物。祭祀道教神仙及祖先天地则无此讲究,可以用酒水,肉类,水果,米面等祭祀。

现在我们讲送灶王爷,在腊月(阴历十二月)二十三当天送灶神,一般为晚饭后。但情况特殊的,可焚香供灶王爷后,根据自己自身情况送灶王爷。

再来说小年二十三当天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现在统称麻糖。有“二十三,吃糖瓜”的民谚。糖瓜既甜又粘。

取意灶王爷吃了糖,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糖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还要摆上水,玉米面之类的。大家各有不同,但都大同小异。据说是给灶君的部下,让坐骑吃饱饮足将灶王爷载上天。这一仪程完了以后,就要将灶君神像拿下来烧掉。等到除夕时(阴历十二月三十日)再设新神像。

最后祭灶王爷时上香,有上三根的,有上一根的。这个根据自家传统。

都说“十里乡俗打不通”,你们那里有什么祭灶文化与传统,大家说一说。

年二十三祭灶,灶王爷祭灶上的一些讲究和来源

#我的2023每日心情日记#

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年味已有,灶王爷要上天,祭灶芝麻糖已经买来了。在我们这一片有一个传说。二十三是小年,灶王爷是掌管炉灶的神纸,每年腊月二十三要回天述职,向玉皇大帝报告一年来在凡间的见闻,过年时才返回岗位。安阳这一带至今流传着歌谣:“年年腊月二十三,家家灶王都上天,供上芝麻糖,吃了甜又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春天早下雨,秋后粮满仓,家家都行善,人人都烧香。”

关于灶王爷有一个传说,北宋时期的宰相吕蒙正从小家境贫寒,四处流浪,他和母亲栖身于一座寺院内,即现在的安阳县曹马村洪元寺,寺内的长老满腹经纶,且有一手做风味小吃的绝技——制作芝麻糖。这一年腊月二十三,吕蒙正将寺院里的芝麻糖粘到了灶王爷的画上,待灶王爷返回天宫,玉皇大帝询问时,他欲说却张不开嘴,只是一味点头,玉皇大帝以为灶王爷连连称赞吕蒙正人品,于是就降旨赐官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果然考中状元。至今安阳这一带还流传着一首民谣:“灶王爷,灶王爷别乱讲,芝麻糖粘住你的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后来人们就每到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就用芝麻糖供奉灶王爷。

关于灶王爷 还有一个传说:“灶王爷本姓张,一碗清茶三柱香”之说。灶王爷是个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把老婆也输给了人家。后来贫困交加,讨饭讨到了前妻门上,感到很惭愧,就一头栽到了灶堂里烧死了,玉帝知道后,感觉他还可以变好,根子不坏,就封了他为灶神。

还有一说是,灶王爷讨饭讨到前妻门上,前妻很善良,也没怪他,去给他做了他最爱吃的面。这时,不巧正赶上她的后夫回家,张生为了避疑,只好躲进了灶堂里。后夫是个勤快人,一进门就烧水洗澡。张生被前妻感动,害怕这会出去,有碍前妻的清白,便咬牙硬挺,结果被活活烧死了。从此以后,张生前妻每日早中晚做饭之前都要祭拜,放上一碗清茶,点燃三柱香,并找一缘由说:“感谢灶和锅煮饭给我们吃。”后来左邻右舍的也都学她天天三次祭灶。玉皇大帝听说这事,感慨万千,便封张生为灶王爷,让他呆在人间探听民间事情,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上天述职。人们也就在这一天祭灶,供上芝麻糖,香香甜甜,希望能堵上他的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关于祭灶,我记得小时候,腊月二十三五更天就会有人拿着铜锣,在街上敲。人们一听到锣声,就知道是卖芝麻糖的来了,便立即起床,到街上买些芝麻糖。因为这天是小年,二十三糖瓜粘,就是祭灶王爷的。家家摆上供品和香案,把旧灶神揭下来焚烧,意思是送灶王爷上天。供奉灶王爷的位置也有讲究,一般都供在灶台前墙上面。记得那时盖房子,哪里有神位,都留有一个小方格子,专供贴神像用的。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三十夜里,是请家神,再把各路神仙请回来。灶王爷请来贴到专供他的位置,两侧上联写“上天言好事”,下联写“下界保平安”或“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民以食为天,”所以把灶王爷奉为一家之主。为了讨好灶王爷,古人就用“灶糖”,也就是我们说的芝麻糖,来祭灶神,堵住灶神的嘴,不让他上天乱说。

说起芝麻糖,有一种自豪感,家乡的特产,并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曹马芝麻糖源于安阳县崔家桥镇曹马村,(这个村也有一个精彩的故事,据说曹马这个村就是三国时期曹操养马的地方),分酥糖,灌糖两大类,在我市及周边广受欢迎。亨誉全国的安阳县崔家桥曹马申家芝麻糖,灌糖,酥,薄,轻,空,无渣可口,不粘牙,其独特手工技艺已历时五百余年。芝麻糖完全靠手工制作,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为切实保护芝麻糖制作技艺的传承,2012年曹马申家芝麻糖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曹马申家芝麻糖第十五代传人申运海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5年被列入第三批“河南老字号”保护名录。2017年商标局批下“曹马申家”商标。芝麻糖历史悠久,还有着美丽故事的传说,并且生产在我的家乡,并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不是感到很自亳。

明天就是小年,腊月二十三,大家都买芝麻糖了吗?我已经买来了,准备祭灶王爷,让他上天言好话,下界保平安,在新的一年里顺风顺水,平安健康。

民间小年祭祀的“灶王爷”到底是谁?在进奉上有什么讲究?

2023年1月14日(腊月23)北方小年,1月15日(腊月24)南方小年。在过小年这天,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祀“灶王爷”,民间也称之为“灶神”。

那么灶神究竟是谁,有什么来头,在祭祀时有什么讲究?下面就和朋友们一起的聊聊这个话题。

“灶王爷”是谁?

灶王爷又称灶君,灶君司命,灶神星君。旧时,差不多家家户户的厨房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位尊神为“灶君司命”。

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民间各家的灶火,因此受到崇拜祭拜。

据古籍《酉阳杂俎》卷十四诺皋记载,“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常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三百日,小者夺算,算一百日,故为天帝督使。”

也有传说,张单本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单身汉,后来娶了良女丁香,丁香孝敬老人,勤劳能干,家境也越来越好,之后还发了财。

但是张单遇见了海棠,被海棠的美色迷住了双眼,回家休了丁香。然而好景不长,海棠不小心烧光了家产,家境落魄,就出走改嫁了,张单也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

腊月廿三这天,张单乞讨来了丁香家,当他认出施舍的主人是丁香时,羞愧难当,一头跳进了厨房的灶台里,被熊熊大火烧成灰烬,化成一缕青烟。

因为这个事,感动了上天,玉帝听闻张单的事迹后,看他有羞愧之心,又念他是本家(玉帝本姓张),便封他为“灶神”,掌管民间灶火,从而被人们祭拜。

进奉“灶王爷”有什么讲究?

民间传说,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和二十四,是灶神返回天庭向玉帝报告各家善恶的时间。

在这一天来临时,人们会准备好酒和糖,侍奉“灶王爷”,让他在返回天庭时在玉皇大帝那多美言几句,从而让自己家受到更多的恩惠,来年的运气更好。

之所以灶台要摆酒和糖,是因为人们希望灶神喝醉后,不会把自家的过失报告给玉帝,而吃了糖(麦芽糖)的灶神嘴更甜,希望灶神能给自家多说好话。

当然有些地方,也会用糯米汤圆来祭灶神,目的也是一样的,糯米粘性大,人们希望可以粘住灶神的牙齿,让他报告的时候口齿不清,也就不会把家里不好的事报告给天帝。

进奉灶神时的禁忌

一、上香前洁身

民间认为,烧香是人间与神灵最直接的沟通方式,给灶王爷上香之前要先洗手,沐浴更衣。

这样做表示对灶王爷的更尊重,祭祀的心灵也更加清澈,效果更灵念。

二、上三组香

民间风俗,祭祀灶神一般是三组香,三组香并不是一次点三根,而是一组三根,待第一组燃烧完再点第二组、以此类推再点第三组。

之所以这么做,是希望灶神在享用时时间更长,吃得j更好,这样灶神吃喝舒服了,可以心情愉悦的向玉帝说更多的好话,从而改变家人的运势。

三、灶神摆放位置

炉灶是灶神的栖身之所,供奉最佳位置为炉灶之上。如果炉灶上方没可供奉的位置,也可将灶神供奉在厨房的南面。

在五行中灶神属火,南方正好属火。在贴灶王相时也忌讳贴得太高,一般宜不超过1米的位置。

结束语:现在社会,很多人家里已经没有设灶神的牌位,但有一些习俗还在流传,比如在小年那天,会拿“三牲”(鸡、猪、鱼肉)、饴糖、清茶、水果、金纸等,供奉灶神。

虽然,祭祀灶神算得上是封建,但习俗里所包含的寓意是美好的,里面带着人们期待生活能越来越好的一种精神寄托,我们需要传承。

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的人间道理,人们也许希望对灶神也有同样的作用,你说呢?过小年那天你那也有祭灶神的习俗吗?欢迎留言!

初四迎“灶王”,农村俗语“灶台放西北,家败人受累”,啥意思?

今天是大年初四,这一天在我国传统习俗里面正是迎接“灶神”的日子。在以前人们认为“灶神”是负责管理香火的,因此规定这一天是祭祀和迎接它的到来的日子,并且祈福希望家庭能够因此红红火火。

那么农村老人常说“灶台放西北,家败人受累”,这是什么意思?

我们农村新建房屋都是有所讲究的,房子建设朝向比如要坐北朝南,而且房子的布局也有一定讲究。特别是厨房是人们日常炒菜做饭的地方,特别是在以前人们普遍生活比较贫困的年代。解决温饱成为了当务之急,而厨房的位置也就更加重要了。

灶台放西北,家败人受累意思就是说厨房的灶台不能建设在西北角落里。这样会影响家庭的运势,对于坐北朝南的房子而言,把灶台坐在西北角位置,光照常年不充足,灶台阴冷,做的食物也更加容易发生霉变。长此以往,家中的人就会因为吃到发霉的食物而发生疾病。

对于大多数人们而言,厨房的灶台基本上做在房子的东面,这样的厨房每天早上都会受到充足的太阳光照,厨房也不会出现阴湿的现象。

因此人们更加不愿意把灶台建设在西北角,农村老人认为这是对于“灶王爷”的大不敬,同时也是不利于家庭整体的运势的,都是比较忌讳选择这样的灶台建设位置。

其实除了灶台建设以外,关于农村建房还有“盖房莫盖背水路,千金难买向南楼”,这就是说盖房不要盖屋子后面背水的房子,“门前房,屋后水”都是不好的。房子后面不适宜有常年积水的洼地,这样房子后面就会显得比较阴湿。

而房子处于比较“阴湿”的位置就被人们不看好的。而对于向南的楼房而言,这样的方位就是比较好的,这也是我们所说的坐北朝南的楼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