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墓地风水

庚山甲向十二水口吉凶(庚山甲向十二水口吉凶图)

时间:2024-01-13 00:18:13 作者:无药可救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所谓黄泉水

所谓黄泉水,有局上黄泉和向上黄泉,两种,局上黄泉,指的是水从是金木水火四大局的临官方向流出,冲破局的禄位,一般主绝嗣。所谓向上黄泉,就是面前可见的河流的水,从字向的临官方向流出,冲破了向上的临官禄位,这是风水立向上的大忌,主伤聪明成材之之女.也伤当家人,阴宅阳宅都一样,向为风水朝向,风水上有"一向值千金"之说,字向犹如风水的"眼睛"其临官方为五行的旺地,所谓临官犹如人之得到职位官位的状态,故临官方向宜实不宜空,宜高不宜底,如果向上临官之方向有秀丽挺拔的山峰,主出官贵文士,相反如果向上临官方向恰好是在水流出之所在,则成为冲破临官的黄泉水,俗称杀人黄泉,可见其威力之大,犯杀人黄泉的风水之家,其成材子女有突然疾病夭亡者,有祸害伤亡者或残疾者,有虽然身体健康,却吃喝嫖堵败坏家业者.以水之大小远近为分别,水大而近则危害大而发作快,水小而远则危害小而慢,快者一年内出现祸害,慢者则十多年后出现祸害.例如庚山甲向,甲禄在寅,如果在艮寅方有秀丽挺拔之山峰出现,则主出官贵文人,艮又为天市桓,主财富,故也主出巨富.但如果艮寅方恰好是水流出之方,则是犯黄泉水了.

 有歌诀云:庚丁坤上是黄泉,乙丙须放巽水先

      甲癸向上休见艮,辛壬水路怕当乾

庚丁局金局,忌水从坤申方向流出,为局黄泉;庚向,忌水从坤上流出,为向黄泉。乙丙句,指的是金局,忌水从巽已方向流出,为局黄泉。丙向,忌水从巽巳出,为向上黄泉。甲癸一句为木局,忌水从艮方流出,为局黄泉,甲向,忌水从艮出,为向上黄泉。辛壬一句是水局,忌水从乾亥方向流出.为局黄泉,壬向,水从乾亥出,为向黄泉。

我曾经见证过一个犯黄泉水的风水,我所见到的只是遗迹了,因为主家已经败绝,那是一所农村瓦房,丙山壬向,门前不远就是一条人工大堰流过,水量很大,四季不枯,从形式上看,波光粼粼,甚是好看,听当地人讲,这是本村原来村长家的房子,这条大堰也是村长主持修建的,那时还是大集体,村长家本来三个儿子,生龙活虎的,家境也很殷实,但修好这条大堰后,三年内,他家三个儿子,先后夭折,一个突然在课堂上肚子疼,医治无效死亡,一个睡觉时候,突然叫头疼,没过一个夜晚,就死了,最后一个儿子在上山打材时候失足摔下陡坡而亡,站在他房屋正堂门槛上下罗经,发现大堰的水正从乾亥方流去,正是黄泉水,可怜老两口孤独终老,直到1983年才去世,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老人临终前,给看护照料他的亲戚和乡邻道出了一个隐藏了20多年的天大的秘密:

在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为了避战,大量的兵工厂迁往西南地区大山沟里面,那个村所属的县上一下就迁入了四五家兵工企业,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兵工厂基础设施建设.这就是所谓的三线建设,一天,村长去赶远方的一个集市,这个集市就在一家兵工厂的附近,他一个人很晚才走在回家公路上,前方突然驶来一辆自行车,上面骑着一个男子,自行车后面驼着一个老式大帆布包,那公路路况不好,自行车走的一颠一簸的,风沙也大,奇怪的是,不知什么时候,帆布包的拉丝已经裂开了,那里面原来是一匝匝的现款!而且不可思议的是,那钱正一匝匝的往下掉,而骑车的男子却没有发现!村长那时侯的心情简直无法形容,惊奇、兴、惶恐。。。。。。管他什么,见四下无人,他弯腰就捡起一匝匝的钱往背篼里扔,居然捡到二十多匝,然后抄小路深夜赶回家里,藏好钱,闭口不提此事,对自己的亲人也守口如瓶.直到过了两年,没任何动静,他才把那些钱零星的取出来用,难怪20年来,乡亲们从来没看见他家缺钱用过!直到他去世时候,还有少许五块的面钞,老人说,这20年来,他的心底一直在不安中煎熬,生怕哪天秘密被发现了,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但自己是熬过来了,子女却凋零如此,莫非是报应?现在其人将死,其心也坦然,说出来也没什么了.

我也在想,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是风水的灵验还是横财带来的报应的?

还有一例黄泉水的风水败局.那是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望的建筑包工头的阳宅,也是丙山壬向,前方河流的水从右边艮寅方来,从左边乾亥方流出,水口关拦也不好.生水上堂,子女聪明伶俐,读书成绩不错,但出水犯黄泉水,则是伤丁短寿的格局.他家的阴宅集中在一个山坡上,来龙还算清秀有力,四下不见水,但凑巧的是,但左边无青龙山环抱,形成一个凹陷的大山沟,在乾方,风水上,乾方为天乙所在,此方有山峰挺拔秀丽,主出官贵.无独立清秀山峰,只要乾方高大,也主家中男丁寿数高,如果此方低陷空缺,主男丁不寿.长房尤其不利.事实是,他的父亲在48岁病逝,但他通过努力读书学会了建筑设计,找到了出路,家境富足,他的两个子女也读书成器,靠上了大专,当时有人出于一片好心,建议他将房屋改向,他可能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就拒绝了别人的建议,但可惜的是,他本人也在48岁之年因为肾病医治无效去世了.不得不令人悲怆.

如果早些改变坐宅字向,避开黄泉水煞,其寿不可延乎?

我们在为阳宅开山立向

开山立向

我们在为阳宅开山立向前,首先应仔细观察地形。分辨龙,穴,砂,水。的美恶吉凶。

一 选址

风水师把地形按富贵贫贱分为四类,并用下面的歌诀来形容:

十富:

1一富明堂高大.2富宾主相迎3富降龙伏虎4富朱雀悬钟5富五山耸秀6富四水归朝7富山山转脚8富岭岭圆丰9富龙高抱虎10富水口紧闭。

十贵:

一贵青龙双拥,二贵龙虎高耸..三贵嫦娥清秀,4贵旗鼓圆丰5贵砚前笔架6贵官诰覆钟7贵圆生白虎8贵顿笔青龙9贵屏风走马10水口重重.

十贫:

一贫水口不锁、二贫水落空亡、三贫城门破漏、四贫水破直流、五贫背后仰风、六贫四水无情、七贫水破天心、八贫潺潺水笑、九贫四顾不应、十贫孤独独龙。

十贱:

一贱八风吹穴;二贱朱雀消索;三贱青龙飞去;四贱水口分流;五贱摆头翘尾,六贱前后穿风;七贱山飞水走,八贱左右皆空;九贱山崩山裂;十贱有主无宾。

我们按照标准,选好有利的地址。

二 收山出煞

诀曰:“ 四墓乙辛丁癸山,艮坤寅申子午间。 出煞山头一十四,总宜倾泻不宜拦。 余外十山为收敛,须将生气秘牢关” 此诀意为二十四山中如立,丑、未、辰、戌、乙、辛、丁、癸、艮、坤、寅、申、子、午这十四个山向的 住宅,其楼门或大门宜开畅。而不宜收敛。具体来说开门宜大,或门旁边有较多的玻璃窗等。于室内于门 处不宜有所阻拦,如设屏风等。且门外地势宜略低,此亦为合格。 乘余十四为乾、巽、艮、坤、甲、丙、庚、壬、卯、酉这十个山向的住宅其形势须保守,而不宜开畅,于 开门不宜过大,且于门处宜设屏风以遮掩,用以藏气。另此屋门外形势不宜过低,低则宜是收山不尽。 收山出煞诀是说明二十四山的各自特性,或开扬或收藏。总之出煞局地势喜后高前低。门前宜开阔。收山局。地势宜前高后低,门前宜遮挡。大门

宜凹入.

三,天乙贵人砂就是,住宅四周与不同坐山相对应的,山峰或建筑物,外表美观有情,就算贵人砂,立向时如能收到

主出官贵。坐山:壬癸申子辰坤亥, 天乙贵人砂。卯巳峰丙丁寅午戌艮巳。天乙贵人砂。酉亥峰,庚辛巽酉丑,天乙贵人砂。寅午峰.乙卯未 天乙贵人砂。子申峰甲乾 天乙贵人砂。丑未峰

三合---格龙开山立向法

壬山兼亥:337.5—342.5

坤宫水来逢福星,坎水到位代代兴;乙丙水去天然穴,逢此龙格稀奇型。丁未开门最吉祥,人丁兴旺又善良;代代都有高学仕,龙运到来更辉煌。辰巽水来杀人星,世人莫贪地出形;贪峰若是错了向,女寡男孤苦伶仃。

注:主金黄为上吉之地(指山向分金吉凶,下同)。

2、壬山正针:342.5—347.5

丁未坤方水来昌,坎水归堂寿辰长;丑水一到财丁发,开得丁门纳贤良。辰位放水消灾殃,山运过后也无妨;世人若懂此水法,子孙后代都吉祥。

注:主金黄为吉地,忌乙辰水来。

3、壬山兼子:347.5—352.5

辰巽巳水福来临,庚酉水来事业兴;大局水去艮方走,儿孙代代都光明。开得吉门乙加辰,放水定在癸或丁;吉水吉门百事顺,不愁金银无处寻。丙午壬子水无情,子孙后代难安宁;家人不和多吵闹,又出残疾加邪淫。

注:主金白多黑少,须有乙辰水来。

4、子山兼壬:352.5—357.5

坤申水来最为昌,坎方来水福满堂;乙辰水去灾永消,人口素质全优良。甲庚丙午水来伤,男损女寡守空房;儿孙邪淫有残疾,伤风败俗远传扬。

注:黄金吉地好,发福万代长。

5、子山正针:357.5—2.5

丁未水来是灾神,男孤女寡欠寿辰;艮寅水来数平平,能发人丁家也贫。丙位开门半吉星,戌方水去灾减轻;总而言之不可免,另选吉向为高明。

注:近水必入水,水远则入泥。

6、子山兼癸:2.5—7.5

申方来水是福星,丁加未门水出辰;放水乙去祸水去,上吉格局旺门庭。主寿出贵人丁兴,积玉堆金大富型;科甲连元儿孙秀,绵绵富贵出公卿。辛位水来是邪淫,贫花好色风流人;家中难出高学仕,人才虽发德不行。

注:此是黄金位,吉水发财丁。

7、癸山兼子:7.5—12.5

丁未水来不为佳,阴盛阳衰女当家;家人多吵闹,男女孤眠损少丁。乙辰水来止,赌棍辈出难免之;儿孙难入大学门,出外发达有时机。庚申水来是瘟神,家中老小不安宁;赶快迁居移旺处,久住必绝无宗音。

注:入水成定局,水远也入泥。

8、癸山正针:12.5—17.5

未申水来断为吉,丙辰水去灾祸息;进财添丁人长寿,富贵双全无休歇。丙午水来最为凶,孤苦伶仃家又穷;中年丧妻老丧子,必定后人绝无宗。庚位水来不为良,女子红杏定出墙;男子跨越雷池地,伤风败俗臭名扬。

注:定金黄为吉地,巳丙水来损后生。

9、癸山兼丑:17.5—22.5

背有高山出贼头,后山低矮出小偷;未位水来丁可发,无恶不作成盗寇。运行旺向出爆富,大发大旺官可图;运行衰败灾即至,财退人亡树也枯。当面水来正门行,财丁两旺官也升;乾亥水来人吵闹,久住没有后来人。

注:白骨官讼少不了,乜骨因由在此知。

10、丑山兼癸:22.5—27.5

申加坤门大吉昌,乾亥水来不亏房;乙位水去方为吉,收祥出煞发久长。兑方水来出邪淫,伤风败俗不光明;巳巽水来出孤鸾,家败嗣绝太可怜。

注:金黄又须水法好,黄金绝后无人知。

11、丑山正针:27.5—32.5

水出戌方丙午来,儿孙后代出英才;财旺官贵人长寿,门庭兴盛永不衰。乙位水逢不优良,阴盛阳衰反其常;女掌男权防嫖赌,夫妻孤眠不同床。此向最忌辛水逢,人丁受损家贫穷;衰地不宜长久住,久住子孙无影踪。

注:主定黄金无差错,水来还须在吉方。

12、丑山兼艮:32.5—37.5

丁未壬子水临门,水出巽巳东南流;申加坤位开门吉,荣华富贵远传闻。辰巳水来灾殃临,男孤女寡损少丁;家破人稀又欠寿,久住不见有后人。

注:双生贵子黄金位,亦怕午水亏二房。

13、艮山兼丑:37.5—42.5

辛戌乙辰水有情,水出未坤送瘟神;家有贤良高学仕,高官厚禄耀门庭。壬子水临水无情,家人吵闹永不停;巳水逢之不为吉,代代都有残疾人。

注:葬下一年骨变黄,须忌丁方水入堂。

14、艮山正针:42.5—47.5

此向为吉是旺方,乾坤来水福源来;丁加未门放辰水,水流巽巳无灾殃。福地安居福自来,子孝孙贤好人才;富贵常临积善宅,千秋伟业永无衰。丙水来之反为凶,损丁折寿钱财空;卯水来逢多争吵,兄弟不和病又逢。

注:不是入泥就生茜(草),坤申无水全乜齐。

15、艮山兼寅:47.5—52.5

巳丙水来流酉辛,未加坤门家族兴;读书聪明出官贵,发丁且寿得康宁。水来申戌亥三方,儿女难养病缠身;若是此向逢此水,子孙短命欠寿辰。

注:此地乃是黄金位,告知后人要记清。

16、寅山兼艮:52.5—57.5

此向不吉人不优,儿孙争吵永不休;坤方水逢反而吉,子孙兴旺福永留。子孙聪明勤读书,足智多谋出军师;丙水流去更为吉,财丁两旺展宏图。壬亥水临神煞凶,世人知之切莫逢;儿孙伤残皆难免,若不学艺家贫穷。

注:入蚁生草位,阴宅切莫逢。

17、寅山正针:57.5—62.5

此向辛门定为昌,乙辛水临发久长;申方水出发得旺,人寿品优是忠良。丙丁水来发灾殃,子孙残疾好凄凉;若是久住必败绝,请师另选立它方。

注:虽是黄金位,最怕未水逢。

18、寅山兼甲:62.5—67.5

巳坤水来不全祥,吉多凶少也无妨;发丁不多人富贵,后代难免有亏房。亥水来临残疾逢,辛水逢之富变穷;向遇亥辛免为上,若犯水法行不通。

注:入泥入水不差错,最好迁改到它方。

19、甲山兼寅:67.5—72.5

丁坤水逢午水离,丁旺仕多不为奇;未加坤门出官贵,申子辰年正逢时。乙辰丙午水临之,人到中年必丧妻。

注:丁未水来主金黄,无水便是蚁祠堂。

20、甲山庚向正针:72.5—77.5

乾亥水临再流丁,人旺仕多且康宁;处事公道忠良辈,官高品优得人心。丁未水来出亥乾,大祸即时到门前;山头当运发得快,运去败绝一瞬间。

注:必须亥水来,丁水一到金黄也绝房。

21、甲山兼卯:77.5—82.5

同姓相兼不正常,败俗坏名堂;男儿跨越雷池地,女人红杏常出墙。未坤开门未水逢,送走色鬼赌棍来;此宅难有登科喜,争争吵吵家门衰。壬子水来不应该,既要亏房又伤财;世人切莫立此宅,另寻福地福自来。

注:丁水一来无泥水,无水便是水满缸。

22、卯山兼甲:82.5—87.5

坤壬亥水来相逢,午位放水消其凶;申加坤门水流丙,中上格局也兴隆。丁旺仕多为官清,丰衣足食小康型;后代虽无横财发,知足长乐得安宁。午庚水临亏二房,儿孙残疾少年亡,兄弟不和淫欲乱,趁早迁改也无妨。

注:乜骨无水泥,日久全霉烂。

23、卯山酉向正针:87.5—92.5

亥寅水来福源长,水流坤位得安康;门开亥位人长寿,子孝孙贤乐满堂。坤申水临出亥乾,家破人亡在瞬间,此向此水定绝房,立即迁改莫等闲。

注:骨黄戌水来,未水黄金也祸殃。

24、卯山兼乙:92.5—97.5

辛戌水来祸重重,财退人亡定主凶;遇到辰年大败退,今后儿孙绝无宗。庚酉水临半吉凶,夭折高寿两相逢;北方水来多残疾,儿孙驼背又贫穷。

注:入泥成定局,久之入满缸。

25、乙山兼卯:97.5—102.5

下元七运发眼前,午水来逢败瞬间;此居凶多吉为少,八运未到应早迁。

注:白骨官非临,弟兄成仇人。

26、乙山正针:102.5—107.5

寅戌水来是吉方,丁位水出免灾殃;戌位开门纳孪子,官贵人寿福满堂。二房先发是常规,各房亦发紧跟随;何人寻得此宝地,此宅集福胜千秋。丁水一临反为衰,家庭破败救不回;丑未水来人残疾,不残好赌夜不归。

注:主定黄金为好地,申水一来全败光。

27、乙山兼辰:107.5—112.5

乾甲水来水有情,水流丁去无灾临;亥位开门放丁水,踏遍八桂也难寻,福地安居福自昌,财源滚滚达三江;双生贵子福气旺,文韬武略是忠良。坤宫水临灾也临,大灾小难永不停;少丁受损家又破,久住定出绝公丁。

注:三年二载骨变黄,丁水来到全死光。

28、辰山兼乙:112.5—117.5

坤申水临流丑方,申加庚门吉又昌;松鹤延年人高寿,书香门第福禄长。癸丑乾亥水来逢,家门衰败不兴隆;水流申去长房绝,不合水法路不通。

注:骨黄又须水来吉,水来凶方有损伤。

29、辰山正针:117.5—122.5

辰戌正向甚为凶,世人坟宅切莫逢;正面水来行正门,败而不绝欠丰隆。山家当运钱财丰,运过之时全落空;时师不信查旧宅,是否此向败无穷。

注:骨白无泥水,子孙多灾殃。

30、辰山兼巽:122.5—127.5

此向算来不为凶,丁水逢之反为荣;邪淫吹赌代代有,人丁可发财也丰。戌亥水来是灾河,临之无灾必有祸;男孤女寡难避免,后继无人鬼唱歌。

注:近水必入水,水远泥满缸。

31、巽山兼辰:127.5—132.5

癸丑水来祸来逢,财退人亡第一凶;山家失运大败退,儿孙无影又无踪。坤申乾亥水来逢,亏房欠寿难兴隆;申加庚门(武曲位)算半吉,子孙不富也不穷。注:入泥无多问,迁改另立向。

32、巽乾正针:132.5—137.5

亥卯水来坤方流,丁位放水灾不留;辛加酉门瑞又吉,儿孙后代不用愁。寿星临门人高寿,财丁两旺永无休,妻贤子孝有家教,仕高官贵品也优。丁未申庚水来逢,乾亥水去都属凶;此宅长住人灭绝,何必要当绝房公。

注:多是入白蚁,也有草生缸。

33、巽山兼巳:137.5—142.5

辛乾艮水福源长,戌门水出在坤方;向吉水吉门出吉,此地安居定吉祥。人丁旺盛寿又高,儿孙读书成仕多;虽无高官和大富,丰衣足食也常乐。丁坤水来祸也来,损丁亏房又退财;孤孤寡寡凄凉名,此水逢向家门衰。

注:乾水上堂骨就黄,未水一到中少亡。

34、巳山兼巽:142.5—147.5

坤申水来福自来,坤位开门纳良才;水放癸丑凶方走,消凶化吉永无灾。贪狼方位大吉祥,发得田庄万代昌;人丁兴旺万千口,水流癸丑福满堂。震宫水来灾也来,专损小口(小孩)不应该;丑水来逢祸也逢,是非口舌犯官非。

注:黄金必须挖来看,读书富贵福满堂。

35、巳亥正针:147.5—152.5

丑位水临屋,出人过恶毒;鬼都不相交,寂寞又孤独。恶水损少年,男女各孤眠;缺德必欠寿,子孙难繁延。丑癸大门开,实在不应该,久住无后代,鬼从北方来。申位水来逢,半吉又半凶,就算能发丁,后代出贫穷。

注:不是入泥,是入水,后代出少年亡。

36、巳山兼丙:152.5—157.5

艮寅水来断为祥,戌方水去出忠良;开得丑加艮门吉,放水流辛消灾殃。不分男女房房昌,大富大贵又豪强;若逢大山和大水,定出公侯入朝堂。

注:水吉黄金地。

37、丙山兼巳:157.5—162.5

癸丑水来是恶星,欠寿亏房又损丁;疾病多是患绝症,世人得知心也惊。丁坤水来断为平,吉凶好坏难说清;立宅造坟图吉利,劝君另选别处寻。

注:骨黄又怕辛戌水,若有此水切莫逢。

38、丙壬正针:162.5—167.5

丁丑水到场,水出子位方;寅位开门吉,财丰丁又旺。辛乾祸水到,无灾也又祸;少年壮丁损,尽快更其错。

注:此是黄金地,分金要清楚。

39、丙山兼午:167.5-172.5

坤申水归堂,也出读书郎;儿孙能接续,损小欠吉祥。丑水临为殃,首先二房伤,丑门开不吉,久住全绝光。

注:入泥又入水,二宅不要逢。

40、午山兼丙:172.5—177.5

辛亥水来大发家,艮寅水来更不差;行辛大门放丁水,儿孙世代享荣华。坤宫水来是凶煞,财退人亡两交加;杨公水法不可犯,另寻宝地快搬家。

注:不是入蚁便生茜,乜骨无水又无泥。

41、午子正针:177.5—182.5

午子正向宜神庙,世人逢之不为妙;劝君不贪地平整,赶快迁改争分秒。坎方来水细推祥,难好又;姑娘肚大才出嫁,之事远传扬。人丁虽发品不良,伤风败俗扒灰狼;贪花不去远处采,村前屋后花正香。

注:入水之时运也失,高山泥水都入齐。

42、午山兼丁:182.5—187.5

坤方水来难发丁,丁少病多又无银;脚踩家门不如意,出外挣钱好顺心。癸丑水来不为妙,老幼快临奈河桥;世人避之祸可免,旺处安居乐消遥。

注:此向不吉,火入水方,入泥入水。

43、丁山兼午:187.5—192.5

两火相会,寅甲水来,戌水去,开艮加寅门,放辛水出,此为上吉之格局。这个格局大吉祥,谁家逢之福满堂;发丁又得之人高寿,双生贵子福气昌。财源滚滚胜三江,才能生官仕途长;世代都有高官职,光宗耀祖远传扬。坎方水来凶煞伤,儿孙后代宗死光;世人切莫犯此水,时师莫要乱主张。

注:骨黄双生子,世代儿孙昌。

44、丁癸正针:192.5—197.5

寅丙水来逢,水出辛消凶;寅位开门正,何愁不丰隆。财足丁又旺,儿孙读书郎;虽无高官职,地位也相当。壬子水临场,凶煞必来伤;丁少贫穷辈,久住定绝房。

注:骨黄成定局,分金多弄清。

45、丁山兼未:197.5—202.5

乾亥水来最为佳,乙位水去更荣华;壬加亥门放乙水,文明之家人人夸。寿比南山水土命,水土生人贵不差;若问富贵何年发,寅午戌年锦上花。巳丙水来是凶煞,伤财损小两交加;甲庚)丙乙水来逢,五毒具全破败家。

注:黄金出富贵,儿孙代代荣。

46、未山兼丁:202.5—207.5

乙巽水临祸缠身,多灾多难不安宁;官非口舌时常有,吵吵闹闹永不停。壬子水来发人多,阿三阿四质不高;打架斗殴专惹祸,手足相残无奈何。运数到时得大发,时运一过就奔波;运兴时衰不为吉,另寻福地享荣华。

注:骨白官非多,兄弟不人亲。

47、未丑正针:207.5—212.5

乙辰水来祸非轻,不分男女都邪淫;姑娘怀胎莫要问,四处人传败坏名。邪淫“聪明”也发丁,儿孙也有读书人;学业未完中途退,出外挣钱也可盈。辛位来水女不淫,男为赌棍不认亲;劝君不择此风气,免去儿孙坏名声。

注:入泥入水位,后人二宅不要逢。

48、未山兼坤:212.5—217.5

北方水来福源长,水去乙方也为良;行得壬门(贪狼位)吉双旺,子孙代代仕途昌。乙丙水来祸临场,劝君坟宅细推祥;兑方水来出,仔细思索要商量。注:最忌乙辰水,金黄也损伤。

49、坤山兼未:217.5—222.5

辛戌水来是灾星,蛇咬虎伤祸来临;后代聋哑又驼背,子孙前途不光明。壬子水来伤小儿,当机立断早迁移;不等凶星临宅日,白发要送黑发人。

注:白骨生茜草,残疾人不昌。

50、坤艮正针:222.5—227.5

乾亥水来再流丙,丑加癸门旺人丁;读书聪明人长寿,妻贤子孝乐家庭。辰巳水来最悲凄,女失丈夫男丧妻;儿孙落地难保养,世人坟宅莫逢之。

注:无水无泥入,水通黄金地。

51、坤山兼申:227.5—232.5

巽巳水来得扬名,代代书生仕途人;丑艮水去财星起,财生官旺得晋升。巳门加丙福星临,纳入贤良出忠臣;金玉满堂人长寿,儿孙前程最光明。癸丑甲卯水临凶,劝君更改莫要逢;若得名师一指点,另选福地得兴隆。

注:最忌癸丑水,黄金也不荣。

52、申山兼坤:232.5—237.5

壬子水来大吉昌,乙丙水去发得长;开得子门加壬位,辰位放水更为良。若遇高师立对向,不愁四代不同堂;家有三公福禄寿,方园百里远传扬。乙巳水临是祸殃,定遭奸臣害忠良;甲卯水来为凶煞,损丁折寿又亏房。

注:骨黄无有错,读书富贵发人丁。

53、申寅正针:237.5—242.5

亥壬水来莫相逢,儿孙后代出贫穷;若遇艮寅水来到,转穷为富代代荣。辛戌水临祸重重,甲卯水来断为中;寅位开门放乾水,纳祥消煞乐融融。

注:骨乜也入蚁,有些缸生草。

54、申山兼庚:242.5—247.5

癸丑水来财丁发,亥壬水来锦上花;乙位水去放乙水,儿孙富贵享荣华。乙丙水来最绝情,断子绝孙苦伶仃;尽快迁改免其祸,福地安居福自来。

注:黄金忌乙水,戌水出淫人。

55、庚山兼申:247.5—252.5

乙辰水来房房伤,儿孙个个遭灾殃;向凶水凶不得一,妻离子散最凄凉。乾亥水来不为良,半凶半吉心也慌;其它水来都不吉,劝君迁改过外方。

注:入泥亏二房,二宅不要逢。

56、庚甲正针:252.5—257.5

辰巽水来断为良,财丁两旺房房昌;开得乙门加辰位,放得癸水发得水。家有高仕进官场,办事公道显忠良;谁人寻得此宝地,日后儿孙定豪强。丑艮水来损小儿,甲卯水临二房伤;依水立向不贪峰,免得儿孙受灾殃。

注:骨黄须乙水,丑水一来也不荣。

57、庚山兼酉:257.5---262.5

乙辰水来出英豪,水出甲卯发无忧;开辰大门加乙位,千秋万代出公侯。寿星得位子孙优,丑位放水祸水流;纳吉消凶为上格,世代为仕禄永有。丑艮来水反为殃,损失小口最悲伤;老年丧子大灾至,时师立向要推祥。

注:不过三年变金黄,癸水遇之少年亡。

58、酉山兼庚:262.5—267.5

癸丑水来发人丁,全家男女享太平;妇人当家掌权柄,好食懒做是男人。品德不良多邪淫,嫖赌饮吹远闻名;红杏出墙时常有,寻欢作乐渡光阴。巽丙水来不安宁,夫妻不合各自眠;辰水来逢出盗贼,贼磊贼小论山形。

注:不足三年满缸水,儿孙邪淫赌聪明。

59、酉卯正向:267.5—272.5

寅位水来收入福,水出戌乾合格局;儿孙上进得学位,世代为官食俸禄。水出巳丙亏长房,丁未水出二房伤;生得男丁难保住,水法不符遭灾殃。

注:骨乜生草蚁,儿孙虾痨形。

60、酉山兼辛:272.5—277.5

少妇当家不为昌,总发人丁不算良;癸丑水来出,男越雷池杏出墙。未坤水来人“聪明”,大学未必去得成;相思病发学不进,怎能高考榜有名。

注:入水无多思,最好迁改移。

61、辛山兼酉:277.5—282.5

艮寅甲水来荣昌,世世代代多田庄;财丁兴盛门庭旺,水去坤申发福长。寅位开门是旺方,丁位放水更高强;山有来龙若为节,代代高官是忠良。此向最怕未水伤,伤财损丁遭灾殃;祸不单行人皆晓,时师内行莫主张。

注:骨黄出富贵,不须再三思。

62、辛乙正向:282.5—287.5

乙辰水来吉又祥,水出艮丑福满堂;开门巳位又加丙,地支藏干作主张。卯水一来又损伤,午丁水来全败光;艮宫水来要不得,凶多吉少不为良。壬子水来也为殃,儿孙聋哑苦命郎;劝君多为儿孙想,另寻宝地迁吉方。

注:发丁黄金地,不能错分厘。

63、辛山兼戌:287.5—292.5

乙位水来水有情,正门行出不论形;放水可在卯字位,财丁两旺百事兴。山运到来有名声,运气一过祸来临。兄弟不和心烦乱,邻里不睦成仇人。

1、注:骨白官非祸,招凶事非多;

64、戌山兼辛:292.5—297.5

癸丑水来不算差,发丁发财女当家;行得癸门正针位,书香门第人人夸。丁未水来不安宁,吵吵闹闹烦死人;子孙读书不上进,粗言烂语不文明。

注:入泥又入水,娼妓出淫人。

65、戌辰正向:297.5—302.5

寅位水逢出忠良,丁方水去最吉祥;更有乙辰送财到,贵格富家出豪强。

注:黄金上吉地,知音很少人。

66、戌山兼乾:302.5—307.5

甲卯水临二房伤,断子绝孙哭断肠;生得再多难保全,父子分情夫妻亡。巽巳水来反兴隆,福禄两旺好门风;儿孙读书能上进,学识渊博定成龙。丑艮水来定为凶,星神再吉也落空;时师要知水法重,凶水临场祸无穷。

注:黄金好龙穴,丁财两利全。

67、乾山兼戌:307.5—312.5

坤申水来大兴隆,大江(壬子)水来也豪雄;水出辰方祸随去,千秋万代不忧穷。乙丙水来逢灾星,退财失丁又犯刑;此地若造阴阳宅,时辰灾吉也不行。注:骨黄人寿老,代代出忠良。

68、乾巽正向:312.5—317.5

乙辰水逢福禄星,癸丑水来有凶星;甲卯水来二房绝,丙午水来出邪淫。水来水去细推祥,吉来凶去方为良;七星立向要准确,九星开门细商量。五星透地三合旺,度数扣定分金长;追根实际才能用,不要自我乱主张。

注:白骨潮湿生草位,巳转???吉祥。

69、乾山兼亥:317.5—322.5

丁未水来二房殃,没后子孙定绝房;人到老年无依靠,孤孤寡寡好凄凉。艮寅水来断为平,行运发财也发人;运过迁改要果断,否则子孙苦伶仃。

注:入泥之时损丁少,女男孤寡传远扬。

70、亥山兼乾:322.5—327.5

丁未水来旺人丁,壬子水逢百业兴;乙辰水来招祸害,艮寅水来智多星。丁加未门吉来逢,财丁两旺不愁穷;乙位放水祸水消,子贵孙贤代代荣。

注:骨定金黄,为上吉之地。

71、亥巳正向:327.5—332.5

寅甲水来兴隆河,丁位水去无灾祸;乙水阴木送财至,子孙学位节节高。罗带水存出富豪,官高水口有星罗;寿长宅坐武曲位,三公齐齐堂上坐。乙辰水来也为吉,其它水来莫逢之;丁位放水为上格,开得乙门发得奇。

注:骨主金黄,为上吉之地。

72、亥山兼壬:332.5—337.5

巽巳水来福来逢,坤申水来也为荣;乙加辰门放子水,财丁两旺不无穷。此局出人性情刚,弟兄各自扫门霜;邻居不和朋友少,死后人少来呆丧。艮甲水来灾小儿,劝君趁早快迁居;时师切忌乱点地,杀人无影天地知。

注:入蚁入草又入茜,儿孙残疾不是昌;

中国地理风水中,阴阳二宅龙、穴(场)、砂、水是自然界的固有产物,起码在一定时运中是固定的,当然随着地质地貌变化和人为破坏因素也可使上述龙、穴、砂、水发生变化。但在未发生变化前,我们需要使用地穴(场)作阴、阳二宅使用时,那么,我们就要按照一定的哲学规律和有关专业知识去定场(阳宅)、捉穴(阴宅)以及开山立向,换成易学术语来讲,就是风水理气的范畴了。这里,我们运用玄空大五行的知识点破历代秘而不宣玄空大卦发用奥旨之风水坐山立向与来龙关系秘学真知实学,希望有缘者,应珍藏宝之,不应乱传无德乏术之人,以外浅自己的福份。

古胜贤云:“富贵出在龙身上”。一句道破了上乘风水立向之秘。因为来龙去脉也是天象所成,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同道所说:“一等先生观星斗”,星斗者,上仰观天文(星)、下察地理的“龙”形,因此说:“依龙立向”是一等先生所推崇。

在八卦廿四卦山中,玄空大五行应用先天八卦五行与后天八卦方位以及天、地人三大卦龙山的来龙进而确定坐山立向的,玄空大五行风水立向图如下:

从上述玄空大五行风水立向图中,我们要掌握三大原理:

一、河洛生成原理: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六同宗水,二七同道火,三八为朋木,四九为友金(五十同途土)”的先天五行四大局风水格局。

二、廿四山三元卦龙(山)挨星五行原理:

天元父母山:子午卯酉,乾坤艮巽;

人元顺子山:寅申巳亥,乙辛丁癸;

地元逆子山:丑未辰戌,甲庚壬丙;

三、龙山大五行相邻原理:

在园周360度中分为八方八卦,每卦(方)占45度,每卦为一个大五行。如壬子癸北方坎卦,先天为坤卦,属天一水五行,戌乾亥西北乾卦,先天为艮卦,属地六水五行,正合:“一六坤艮水源深”的先天水五行;又如:未坤申西南坤卦,先天为巽卦,属天地二火五行,庚酉辛兑卦,先天为坎卦,属天七火五行,正合:“二七巽坎火相侵”的先天火五行;同理,甲卯乙震卦与丑艮寅艮卦合为先天:“三八离震朋木”的木五行,丙午丁离卦与辰巽巳巽卦合先天:“四九乾兑为友金”的金五行(五十同道中央阴阳土)。

在八卦中,龙与坐山相邻度关系,即龙与坐山同在120度以内,也是说龙与山尽在三卦中,坐山与来龙度数不会超过或左或右的60度。这就是龙山(坐山)大五行相邻原理。为了方便应用,现将龙山大五行相邻原理关系开列如下:

1、坎卦(壬、子、癸)坐山:来龙为乾卦(戌、乾、亥)龙或艮卦(丑、艮、寅)龙;

2、艮卦(丑、艮、寅)坐山:来龙为坎卦(壬、子、癸)龙或震卦(甲、卯、乙)龙;

3、震卦(甲、卯、乙)坐山:来龙为艮卦(丑、艮、寅)(龙或巽卦(辰、巽、巳)龙;

4、巽卦(辰、巽、巳)坐山:来龙为震卦(甲、卯、乙)龙或离卦(丙、午、丁)龙;

5、离卦(丙、午、丁)坐山:来龙为巽卦(辰、巽、巳)龙或坤卦(未、坤、申)龙;

6、坤卦(未、坤、申)坐山:来龙为离卦(丙、午、丁)龙或兑卦(庚、酉、辛)龙;

7、兑卦(庚、酉、辛)坐山:来龙为坤卦(未、坤、申)龙或乾卦(戌、乾、亥)龙。

8、乾卦(戌、乾、亥)坐山:来龙为坎卦(壬、子、癸)龙或兑卦(庚、酉、辛)龙。

因此,综合上述三大原理,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将来龙与坐山的辩证关系(依龙立向)秘解应用如下:

(一)廿四龙山最大局风水:

戌龙 立壬山,乾龙 立子山, 亥龙 立癸山,

壬龙 立戌山,子龙 立乾山 癸龙 立亥山;

丑龙 立甲山,艮龙 立卯山,寅龙 立乙山,

甲龙 立丑山,卯龙 立艮山,

上述二十四山依龙立向是坐山属于富贵双全的最大局风水,是因为它符合了以下两个最基本的条件:

1、符合河洛理数金、木、水、火四大局原理;

2、符合三元(天、地、人)一卦纯清(非在同卦内的不出卦的“一卦纯清”)原理。

(二)、廿四龙山旺局风水:

乾龙、亥龙 立壬山,戌龙、亥龙 立子山 戌龙、乾龙 立癸山,子龙、癸龙 立戌山,壬龙、癸龙 立乾山,壬龙、子龙 立亥山;艮龙、寅龙 立甲山,丑龙、寅龙 立卯山,

甲龙、卯龙 立乙山,卯龙、乙龙 立丑山,甲龙,乙龙 立艮山,甲龙、卯龙 立寅山;午龙、丁龙 立辰山,丙龙、丁龙 立巽山,丙龙、午龙 立巳山,.巽龙、巳龙 立丙山,辰龙、巳龙 立午山,辰龙、巽龙 立丁山;酉龙、辛龙 立未山,庚龙、辛龙 立坤山,庚龙、酉龙 立申山,

坤龙、申龙 立庚山,未龙、申龙 立酉山,未龙、坤龙 立辛山。

上述二十四山依龙立向定坐山属于或富或贵旺山局风水,因为它只符合河洛理数金、木、水、火四大局原理,而不符合三元(天、地、人)一卦纯清原理。

(三)、廿四龙山同局风水

丑龙 立壬山 艮龙 立子山 寅龙 立癸山,壬龙 立丑山,

子龙立艮山,癸龙 立寅山;辰龙 立甲山,巽龙 立卯山,

巳龙立乙山,甲龙 立辰山,卯龙 立巽山,乙龙 立巳山;

未龙立丙山,坤龙 立午山,申龙 立丁山,丙龙 立未山,

午龙立坤山,丁龙 立申山;戌龙 立庚山,乾龙 立酉山,

亥龙立辛山,庚龙 立戌山,酉龙 立乾山,辛龙 立亥山o

上述二十四山依龙立向定坐山属于或小富或小贵同元局风水,因为它只符合三元(天、地、人)一卦纯清原理,而不符合河洛理数金、木、水、火四大局原理。’

四、廿四龙山杂局风水

艮龙、寅龙立壬山,丑龙、寅龙立子山,丑龙艮龙立癸山,

子龙、癸龙立丑山,壬龙、癸龙立艮山,壬龙、子龙立寅山;

巽龙、巳龙立甲山,辰龙、巳龙立卯山,辰龙、巽龙立乙山,

卯龙、乙龙立辰山,甲龙、乙龙立巽山,甲龙、卯龙立巳山;

坤龙、申龙立丙山,未龙、申龙立午山,未龙、坤龙立丁山,

午龙、丁龙立未山,丙龙、丁龙立坤山,丙龙、午龙立申山;

乾龙、亥龙立庚山,戌龙、亥龙立酉山 ,戌龙、乾龙立辛山酉龙、辛龙立戌山,庚龙,辛龙立乾山,庚龙、酉龙立亥山o

上述二十四山依龙立向定坐山属于安金地杂山局风水,因为它既不符合河洛理数原理,也不符合三元(天、地、人)一卦纯清原理。依笔者之见,这样的风水不用(点)也罢。

(五)二十四山同卦杂局风水

我国由于土地辽阔,各地区的山龙(岭)走势不尽相同,在不少地区或丘陵,或平洋,有些特殊龙与山均在同一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的八卦本身三龙山内立向,说白了就是“尽头龙”,小结龙山只是抛头露面,如坎卦中的壬龙立子山或子龙立壬山、子龙立癸山或癸龙立壬山,但他们在同一八卦内的龙与山无论怎样立向均是不理想的。因为龙与山的气大而散,这样的风水有谁喜欢呢?

阴宅风水注意事项20条问答

1问:墓堂放水,应从那个方位流出为吉?

答:三合派与其它门派都是水从天干四维流出为吉,地支流去凶,本门的放水法是用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对倒局来放水。

例如先天坎卦,水放后天坎卦,或后天坎卦放先天坎卦水出为吉,

子山:放水坤、庚。丑山:放水乾、乙。壬山:放水坤、庚。

艮山:放水乾、甲。癸山:放水坤、辛。寅山:放水乾、甲。

甲山:放水艮、丙。辰山:放水坤、庚。卯山:放水艮、丁。

巽山:放水坤、庚。乙山:放水艮、丁。巳山:放水坤、辛。

丙山:放水乾、甲。未山:放水巽、癸。午山:放水乾、甲。

坤山:放水巽、壬。丁山:放水乾、乙。申山:放水巽、壬。

庚山:放水巽、壬。戌山:放水艮、丙。酉山:放水巽、癸。

乾山:放水艮、丙。辛山:放水巽、癸。亥山:放水艮、丙。

以上放水法,主要作用是让家中的财聚而不散。流到地支上出水为散财,阳宅的放水也同阴宅一样的。

2问:风水中的阴宅石碑如何立才吉?

答:石碑应与尸灵坐在同一坐线上方吉,如石碑与尸灵的坐向不在同一卦中为大凶亡,不同在一坐山上为小凶亡,不同在一分金上为偏房。石碑的立法有两种,一种是阴碑立法与阳碑立法,立在尸灵前的为阳碑,立在尸灵后的为阴碑法,

一般坐在龙腰上结穴与明堂归聚可立阴碑,一般群体墓地与在穴星侧面取穴或明堂散乱的取阳碑法。有的墓碑侧倒在一边去,可以每年清明节这一天去,把石碑修正。

3、问:一般给人修建山坟时,每一坐向与亡灵间是否有不用的作用力?

答:本人实践多年,一般做山坟用四维与六干,即乾、坤、巽、艮、甲、乙、丁、庚、壬、癸、这十个坐山,给人做山坟,发福最易,一般也比较平稳,丙、辛二山我绝对十用,二地支坐山,我也比较少用,

一般是子孙众多和当大官的贵人建山坟时才用地支立向,

用地支来立向的山坟发福最迟,但作用大,用不当则祸来较深。一般水平不高的地师与初入门的地师用四维与六干给人修建山坟和建住宅最好,有较高水平的地师才可用十二地支与丙、辛二山建山坟与修建阳宅。

4、问:坐山与亡灵的男,女是否也有不同作用?

答:一般坤、巽、乙、丁、癸这五个坐山对女性亡灵作用最大。乾、艮、甲、庚、壬这五个坐山对男性亡灵作用最大,一般的有名古坟绝大多数都合此理,这是我本人的主要

用法,其它坐山可自己去考证。

5问:是否有的山坟可修水泥,但有的不可修水泥,是如何区别,那一类可修水泥,那一类不可修水泥?

答:在实际上也常见到一些人因发财后,用水泥重修山坟后即败,一般山坟的尸灵的上方可用青砖,不用水泥较好,堂前与后背可用水泥修,常有风吹到的山坟,最好不去修水

泥,藏风的山坟,可修水泥。

6、问:山坟的一方有空口,风从空口吹到山坟上,这是不吉,后天如何修补才好?

答:遇到一些山坟有一方不足,可培土来修改,把这方的土培高,或者修一些假山坟挡住这方,遇到有路冲到坟前来,也可修一座假坟在前挡杀,也可立一个石敢当在前。

7、风水中有冲师杀,什么叫冲师杀?

答:因每位风水师的属相不同,杀也不同。冲生年的坐山为冲师杀,例如地师属子,子山午向为冲师杀,即这地师一生不能修子山午向的山坟和住宅,看子山午向的阴宅与阳宅,也不能的,遇到上述情况,千万不要出声,应立即离开此地。如果观风水时遇上阴邪或伤及眼睛,或伤及身体时,如何化解?凡当地师或爱好风水者,应当每年春节时,用拜过祖先神的年桔,留下桔皮,收藏好,遇上阴邪时用桔皮浸水洗眼或身体,阴邪即去。

8、问:阴宅风水对女人的作用如何?是娘家的阴宅作用大?还是夫家阴宅作用大?

答:从古至今,也没有明确的解释,但我实际中给人调解风水时的体会,还是娘家的

阴宅风水作用大,占七成。夫家阴宅风水占三成。

9问:在修阴宅或阳宅时,有不吉的外应,此地是凶地吗?

答:一般初去修阴宅或修住宅,遇到不吉外应,此地为凶地,最好另择一地。如无法另选择,也应当及时化解此地的凶杀,先找出主要原因,化解后才能再用。

10问:给人调解风水时,有时不知阴宅的原因还是阳宅的原因,应如何入手判断?

答:一般从动处入手,如一个人住的房子多年都平发无事,但发生突发的事情,可从他的阴宅入手,如阴宅修改过,就是阴宅的原因,主要是看阳宅与阴宅之间那样变动过,包括自己修改过的或周围的环境破坏,

动则是原因起处,约有八成的事情都是阳宅或阴宅变动过后才发生的。

11问:相一块阳宅或阴宅用的吉地,应注意那些要点?

答:⑴前面不能见红(包括开山或破山出现红色的在前方对照)

⑵前面左右不能见到破物,如山的怪石破头,开矿的破头。

⑶前面不能有冲射物,如路的冲,屋角的冲射,以上几点是重点,

如屋前的或墓前有即见凶。

12、问:有的住宅建在不吉的地上,发生阴邪作乱,如何化解?

答:有的住宅玄关不通,也会发生这类事,先把玄关方打通,再用雷击木,(即雷电击中的木头,修成棍形)在屋内拍打一周,送出门外,或用牛把屋内的地面犁耕一次,这样阴邪即去。

13、问:一般一个家庭都有很多代的祖先阴宅,是否作用都一样的?

答:以最近的三代为准,以血统直连的算。其它的作用不大,以最近的占六成,次近的占三成,再次的占一成,我本人给人评风水时只看最近二代的,其它不评。

19问:有高压电线在上方,或附近有变电站的地方,是否可以立山坟?

答:凡有高压电线在上方的地方及附近的地方都不可立山坟,靠近变电站的附近,也不能立山坟,否则伤及头部神经。

20问:观风水时有的地方下罗庚后,指针乱动,此地是否为凶地?

答:罗庚乱动,主要是地球的磁场,不断变化,而产生的,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地下有地下流过,地下有矿物,或有阴邪聚居,是大凶之地,一般观风水指针,发生了异常的变化,此地一般不吉,给人做风水,在放尸灵时,下罗庚指针不动,可能此死者因别有内情,用过的罗庚以后不准,应当更换。

一、天干五行: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

二、地支五行: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辰戌丑未属土。

三、二十四山五行:二十四山由八干四维和十二地支组成,寄于后天八卦,每个卦管三个山,组成二十四山,用于阴阳宅用事选课,地理风水学用于格龙立向、消砂、纳水均离不开二十四山。其五行为:寅甲卯乙巽属木,已丙午丁属火,申庚酉辛乾属金,亥壬子癸属水,辰戌丑未坤艮属土。

所谓黄泉水

所谓黄泉水,有局上黄泉和向上黄泉,两种,局上黄泉,指的是水从是金木水火四大局的临官方向流出,冲破局的禄位,一般主绝嗣。所谓向上黄泉,就是面前可见的河流的水,从字向的临官方向流出,冲破了向上的临官禄位,这是风水立向上的大忌,主伤聪明成材之之女.也伤当家人,阴宅阳宅都一样,向为风水朝向,风水上有"一向值千金"之说,字向犹如风水的"眼睛"其临官方为五行的旺地,所谓临官犹如人之得到职位官位的状态,故临官方向宜实不宜空,宜高不宜底,如果向上临官之方向有秀丽挺拔的山峰,主出官贵文士,相反如果向上临官方向恰好是在水流出之所在,则成为冲破临官的黄泉水,俗称杀人黄泉,可见其威力之大,犯杀人黄泉的风水之家,其成材子女有突然疾病夭亡者,有祸害伤亡者或残疾者,有虽然身体健康,却吃喝嫖堵败坏家业者.以水之大小远近为分别,水大而近则危害大而发作快,水小而远则危害小而慢,快者一年内出现祸害,慢者则十多年后出现祸害.例如庚山甲向,甲禄在寅,如果在艮寅方有秀丽挺拔之山峰出现,则主出官贵文人,艮又为天市桓,主财富,故也主出巨富.但如果艮寅方恰好是水流出之方,则是犯黄泉水了.

 有歌诀云:庚丁坤上是黄泉,乙丙须放巽水先

      甲癸向上休见艮,辛壬水路怕当乾

庚丁局金局,忌水从坤申方向流出,为局黄泉;庚向,忌水从坤上流出,为向黄泉。乙丙句,指的是金局,忌水从巽已方向流出,为局黄泉。丙向,忌水从巽巳出,为向上黄泉。甲癸一句为木局,忌水从艮方流出,为局黄泉,甲向,忌水从艮出,为向上黄泉。辛壬一句是水局,忌水从乾亥方向流出.为局黄泉,壬向,水从乾亥出,为向黄泉。

我曾经见证过一个犯黄泉水的风水,我所见到的只是遗迹了,因为主家已经败绝,那是一所农村瓦房,丙山壬向,门前不远就是一条人工大堰流过,水量很大,四季不枯,从形式上看,波光粼粼,甚是好看,听当地人讲,这是本村原来村长家的房子,这条大堰也是村长主持修建的,那时还是大集体,村长家本来三个儿子,生龙活虎的,家境也很殷实,但修好这条大堰后,三年内,他家三个儿子,先后夭折,一个突然在课堂上肚子疼,医治无效死亡,一个睡觉时候,突然叫头疼,没过一个夜晚,就死了,最后一个儿子在上山打材时候失足摔下陡坡而亡,站在他房屋正堂门槛上下罗经,发现大堰的水正从乾亥方流去,正是黄泉水,可怜老两口孤独终老,直到1983年才去世,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老人临终前,给看护照料他的亲戚和乡邻道出了一个隐藏了20多年的天大的秘密:

在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为了避战,大量的兵工厂迁往西南地区大山沟里面,那个村所属的县上一下就迁入了四五家兵工企业,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兵工厂基础设施建设.这就是所谓的三线建设,一天,村长去赶远方的一个集市,这个集市就在一家兵工厂的附近,他一个人很晚才走在回家公路上,前方突然驶来一辆自行车,上面骑着一个男子,自行车后面驼着一个老式大帆布包,那公路路况不好,自行车走的一颠一簸的,风沙也大,奇怪的是,不知什么时候,帆布包的拉丝已经裂开了,那里面原来是一匝匝的现款!而且不可思议的是,那钱正一匝匝的往下掉,而骑车的男子却没有发现!村长那时侯的心情简直无法形容,惊奇、兴、惶恐。。。。。。管他什么,见四下无人,他弯腰就捡起一匝匝的钱往背篼里扔,居然捡到二十多匝,然后抄小路深夜赶回家里,藏好钱,闭口不提此事,对自己的亲人也守口如瓶.直到过了两年,没任何动静,他才把那些钱零星的取出来用,难怪20年来,乡亲们从来没看见他家缺钱用过!直到他去世时候,还有少许五块的面钞,老人说,这20年来,他的心底一直在不安中煎熬,生怕哪天秘密被发现了,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但自己是熬过来了,子女却凋零如此,莫非是报应?现在其人将死,其心也坦然,说出来也没什么了.

我也在想,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是风水的灵验还是横财带来的报应的?

还有一例黄泉水的风水败局.那是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望的建筑包工头的阳宅,也是丙山壬向,前方河流的水从右边艮寅方来,从左边乾亥方流出,水口关拦也不好.生水上堂,子女聪明伶俐,读书成绩不错,但出水犯黄泉水,则是伤丁短寿的格局.他家的阴宅集中在一个山坡上,来龙还算清秀有力,四下不见水,但凑巧的是,但左边无青龙山环抱,形成一个凹陷的大山沟,在乾方,风水上,乾方为天乙所在,此方有山峰挺拔秀丽,主出官贵.无独立清秀山峰,只要乾方高大,也主家中男丁寿数高,如果此方低陷空缺,主男丁不寿.长房尤其不利.事实是,他的父亲在48岁病逝,但他通过努力读书学会了建筑设计,找到了出路,家境富足,他的两个子女也读书成器,靠上了大专,当时有人出于一片好心,建议他将房屋改向,他可能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就拒绝了别人的建议,但可惜的是,他本人也在48岁之年因为肾病医治无效去世了.不得不令人悲怆.

如果早些改变坐宅字向,避开黄泉水煞,其寿不可延乎?

三洪、文开、四十二户、太拔、化孙族谱

文开、三洪、四十二户张氏族谱

小八郎、三洪、启源祖源探究

(一)、三十郎公支德龙与修谱

(二)、五华才禄公次子洪庆公后裔

(三)、《長乐清河郡张氏族谱序(明代)》

(四)、更改后的《長乐清河郡张氏族谱序(明代)》

(五)、《竹园头張氏历代直系先祖世系图(旧谱)——谱例》

(六)、清河张氏宗族谱序

(七)、文开支系与天师支系

(八)、德龙公、小八郎、三洪世系对照

(九)、结合晁、资系及吴地等谱

(十)、嘉应州四十二房祠谱

(十一)、太拔六十郎公张氏族谱

(十二)、化孙公张氏族谱

化孙公世系谱:(参考)

平远河头念二公张氏族谱

一、念二公是不是九龄后

二、念二公祖源上系的几个版本:

1、以九龄为上系的版本:

2、以化孙为上系的版本:

3、以爵三为上系的版本:

4、以昆仲为上系的版本:

三、六一公与念三郎后之孝、悌、忠、信四房谱

四、小八郎上系简介:

(三)营(荣)公之八子简谱:

启元、启源、三洪祖源传承

洪善、洪庆、洪恩祖源传承:

大成社下启元公祖源传承:

湖背启源公祖源传承:

洪善、洪庆、洪恩公谱

大成社下启元公谱

湖背启源(元)公谱

洪善公谱系

洪庆公谱系

长乐开基一世祖洪恩公族谱

小八郎、三洪、启源祖源探究

小八郎世系是:……晁公→鸿公→资公→营公五郎→小八郎公→十九郎公→念二、念八……

徏迁路线:浙江→潮州→南剑州→宁化→武平→神岗下

清河张氏,出自轩辕子青阳氏第五子挥公为弓正,主祀弧星,因而氏之,历传至殷世罗公,世居冀州河间府故城邑明德乡。后裔众多,枝繁叶茂,瓜瓞绵绵,各成桑梓。有因黄河决堤、生活所迫、躲避仇害等等因素,被迫迁居。纵观历史,数宋朝国势最弱的了,建朝不久,先后遭到辽国、金国、蒙古国的入侵,百姓一路迁移,居无定所。特别是公元1126年—公元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史称靖康之耻。靖康之变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幸免于难,被迫迁都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后再迁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定都。

由于战争,百姓东躲西藏,到处寻找安身之地。宁化石壁,地势险要,且有军队把守,所以涌进了大量的客家人安居,被称为客家人的发源地,客家人的“摇篮”。有军队把守,也意味着是其他军队的主要攻击对象,火线阵地。为了生存与发展,百姓们纷纷迁出宁化石壁。经过宋末、元朝,到明朝初期,局势稳定,为填补战争带来的家史空白,许多客家人纷纷编修族谱,衍接世系。

(一)、三十郎公支德龙与修谱

宁化五郎公第五子三十郎公后裔德龙,生于1423年,殁於1498年。于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前后,根据祖上传下来的祖源信息,修出族谱,流传后世。有曰始修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2年~公元1423年),续修于明朝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谱序大意如下:按张氏之族,其来尚矣,自黄帝之子,国于青阳,次妃生般为弓正。是制矢,主祀弧星,封尹城,因以为氏。至殷汤王也,有张罗公,妣王氏之后,生修公。修公分入渔水,历官二十五世,至嵩公,历官汉晋累二十五世,至营公,建武二年过江而居。至肱公又二十五世矣。肱公之后有晁公,由潮州徏南剑州。晁公生鸿公,之后徏居宁化。以上英贤辈出历官宋朝者比比。有曰五郎公者,生八男,其第五男迁于连城,生四子。其长曰大一郎公,徙居上杭,大一郎公又徙居程乡义化豪居,今德龙则由豪居而分石井也……。

世系是:挥公→殷汤罗公(商朝)→修公→嵩公→营公→肱公→晁公→鸿公→五郎公→三十郎公→德龙公……

祖源线:江浙→潮州→南剑州→宁化……

修谱时间:1466年前后。

(二)、五华才禄公次子洪庆公后裔

祖宗之讳昭穆之序亲疏之别远近之殊与夫分派之属俱备于斯溯流穷源略详条目有体嗣裔有辨历代虽久开谱一览炳若日星如烛炤所系甚重不可以不也前人既修之后人当续之冀族内子孙有能读书明理者披阅此谱或越一世或越两世未经修录随即重修不然则世代子孙愈远多难询备录故宜重修补其简阙别为次序于后亦言张氏传家之谱也所载云尔

妣邱氏,生于南宋之世,卒于大元之间,生二子:大四郎、千八郎,居武平岩前盈塘里。

十世祖考讳大四郎,仲二郎长子,居武平岩前盈塘里,妣温氏名四娘考妣生殁在大元之世,生一子才禄……。

于明朝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根据祖上传下来的祖源世系,编修族谱。祖源世系是:仲二郎→大四郎→才禄,祖源地是福建武平盈塘里。这也是后来洪恩公长子慎公中举后托黄建写洪恩行状里,明确的祖源地。这也是后来才禄公支系族谱无论怎改,祖源地依旧是记武平盈塘里的原因。至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初入仕途的洪庆公后裔张大纲,字立乡,号衢波。在福建省德化县任编修宗谱,在快乐堂重修永乐十三年族谱,永乐十三年谱序及世系如下:

世系是:仲二郎→大四郎→才禄……

祖源线:武平岩前盈塘里

修谱世间:张大纲续修是1543年,之前在1415年已有迅兴公按上祖信息修谱。

(三)、《長乐清河郡张氏族谱序(明代)》

本族清河郡张氏,上自殷汤时发源之祖張罗公,原在冀州务城县明徳乡归仁里住,后子孙众多,一祖张嵩公入北地住为汝南太守,中间移衢州等处住者各成桑梓……

張晁公生鸿公,鸿公生子兄弟五人:一公后转邓地住,四公在宁化县清平乡长乐里住,五公讳资在南剑州石城高平乡移兰阁住,后移宁化县中琴堡石寮坑住,生二子: 長男墓在水南旗山下,坐乙向辛,戌水长流,子孙住在水南,二男張五郎,墓在黄竹洋,戍山辰向,生六子:一公在漳州住,二公在宁化石壁住,三公在龙岩永福里住,四公在漳州竹园头住,(五公在连城县南团水西住, )六公在连城县表席新泉景峰下住。

以远祖继世不知凡几世矣!故难考其世代,亦难别其支派。但究原谱, 張五郎乃本族一派之祖,其所生次子住宁化石壁者張仲二郎也,妣邱氏四娘,后徙居福建汀州武平县岩前盈塘里,生子大四郎,妣温氏四娘,生子才禄,字勉学,号静斋,大元时至奉训大夫,妣曾氏四娘,庶妣李氏五娘,生三子: 長曰洪善,次曰洪庆,三曰洪恩。洪恩公国朝洪武初年携侄移来長乐县大田洞容村住,即为長乐开基一世祖也。才禄公居址.坟茔悉在盈塘里之处,还有粮田石种在彼,后拨張通. 張继安父子看管祭扫。兹谨编录以志不朽,尚冀之贤子肖孙以世继世逐世编修毋坠,厥绪焉也。

张通系洪庆公之玄孙。证实为洪庆公后裔所修,并非参考德龙公谱,德龙公(1423年至1498年)于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前后根据上祖信息修谱,始修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2年~公元1423年),而大纲公之前,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罗贵公长子纪公之第三子迅兴公已修谱,大纲公是在迅兴公的基础上续修。那时德龙公还没有修谱。

世系是:罗→嵩→晁→鸿→资→五郎→仲二郎→大四郎→才禄公……。

祖源线:翼州归仁里→南剑州→中琴堡石寮坑→宁化石壁→后徙居福建汀州武平县岩前盈塘里

修谱时间:1415、1543年,这次修谱是应该加了通、继安资料。

(四)、更改后的《長乐清河郡张氏族谱序(明代)》

大纲公之后才禄支系受到别支影响,于是更改了《長乐清河郡张氏族谱序(明代)》原序,添加了天师派的资料信息,删除了五郎公出生在中琴堡石螺坑,五郎公葬黄竹洋等资料,后来洪恩公谱与启元公四川谱相遇,从五郎至才禄就一模一样了。

以下是更改后的《長乐清河郡张氏族谱序(明代)》

本族清河郡张氏,上自殷汤时发源之祖張罗公,原在冀州务城县明徳乡归仁里住,后子孙众多,一祖张嵩公入北地住为汝南太守,中间移衢州等处住者各成桑梓。中有一祖讳士和为徐州刺史。一祖讳:良轩,汉高祖封万户二侯。一祖讳:耳,汉高帝封大将军,有功封陈州节度史。一祖讳:霸,七岁通春秋,官至侍郎,其中 汉以来由唐至宋至元,由元至明绳蛰蛰中有一祖讳:强,为御史大夫。一祖讳:虎,为幕州刺史。一祖讳:卓,为节度史。一祖讳:绳,为翰林学士。一祖讳:乾大辽时辅宗有功封大将军。一祖讳:武节任尚书。一祖讳:道真得神仙之术,封信州龙虎山。一祖讳:坟,在南剑州将乐县,社杜陵封坐向丙。一祖讳:在潮州凤凰山,坐丙向壬,張晁公生鸿公,鸿公生子兄弟五人:一公后转邓地住,(二公台州下里水口住,三公乐和渡住,)四公在宁化县清平乡长乐里住,五公讳資在南剑州石城高平乡移兰阁住,后移宁化县中琴堡石寮坑住,生二子: 長男墓在水南旗山下,坐乙向辛,戌水长流,子孙住在水南,二男張五郎,墓在黄竹洋,戍山辰向,生六子:一公在漳州住,二公在宁化石壁住,三公在龙岩永福里住,四公在漳州竹园头住,(五公在连城县南团水西住, )六公在连城县表席新泉景峰下住。

以远祖继世不知凡几世矣!故难考其世代,亦难别其支派。但究原谱, 張五郎乃本族一派之祖,其所生次子住宁化石壁者張仲二郎也,妣邱氏四娘,后徙居福建汀州武平县岩前盈塘里,生子大四郎,妣温氏四娘,生子才禄,字勉学,号静斋,大元时至奉训大夫,妣曾氏四娘,庶妣李氏五娘,生三子: 長曰洪善,次曰洪庆,三曰洪恩。洪恩公国朝洪武初年携侄移来長乐县大田洞容村住,即为長乐开基一世祖也。才禄公居址.坟茔悉在盈塘里之处,还有粮田石种在彼,后拨張通. 張继安父子看管祭扫。兹谨编录以志不朽,尚冀之贤子肖孙以世继世逐世编修毋坠,厥绪焉也。

更改后添加了天师派的资料信息,如:“一祖讳:道真得神仙之术,封信州龙虎山。一祖讳:坟,在南剑州将乐县,社杜陵封坐向丙”等等。在鸿公晁公前面添加了很多与德龙公记载不符的祖先名讳,这些正是启元公后裔迁入四川后修出来的族谱里面的远祖。世系是:……依鼎→文开→有清→玉弼→荣楠→东锡→志明(仲二郎)→启元(大四郎)。兴宁永和大成社下启元公,度大四郎,妣温氏石氏,子明富、明德、明辅、明旺,分别字才禄、得禄、有禄、受禄。除明旺留守老家外,其他的兄弟或后裔各支迁入五华各地发展,各成桑梓。至清朝康熙年间(约公元1700年前后),响应朝廷号召,启元公的后裔很多迁居渝川。其中有洪秀公后裔、洪恩公后裔等。迁入渝川各自开基繁衍生息,遍布渝川各地,各带已修族外迁,数百年来下来,互无联系,后来他们拿出族谱对比,竟是一模一样,证明始迁祖带去时的祖源世系信息就是如此的了,也是更改后的《長乐清河郡张氏族谱序(明代)》与天师谱的影响而认为是同支系,实为更改原序另接所致。初修谱时还同时加了两个仲二郎,一祖张公讳仲法度二郎,妣邱氏法度四娘,生一子大四郎;一祖张公讳志明字仲法度二郎,共生二子……两个大四郎,以后的才禄公、德禄等自然是两个仲二郎合并后的儿子了。

当两个仲二郎变成一个仲二郎后,两个仲二郎的儿子及孙子自然就变成了“志明度名仲二郎”的儿子,祖妣也就是大小老婆,多个支系的名全加在一起,“讳、名、又名、度名、字、号全出来了。谱也就完整了,天师派的,但罗公冀州归仁里与天师是两大宗支。

(五)、《竹园头張氏历代直系先祖世系图(旧谱)——谱例》

按旧谱所纪谓本族清河郡張氏上自殷汤时发源之祖張罗公,原在冀洲务城县,明徳乡归仁里住,后其子孙众多,一祖高公,入北住为汝南太守,中间移衢州,衢州住者各成桑梓,中有一祖讳士和为徐州刺史。一祖讳:坟,在南剑州将乐县,社杜陵封坐向丙。一祖讳:在潮州凤凰山,坐丙向壬,鼎公生鸣公生子兄弟五人,一祖公后转邓地住,四公在宁化县清平乡、長乐里住、五公在南剑州石城县高平乡猗兰阁住,后移宁化县中琴堡石辽坑住,生二子,墓在南旗山下,坐乙向辛戌长流,子孙住在水南,二男張五郎墓在黄竹洋戍山辰向,生六子,一公在漳州住,張仲二郎在宁化石壁住,三公在龙岩水西永福里住,四公在漳州竹茵头住,五公在连城县下表席新泉璟峰下住,以远祖以继世不知凡几世矣,故难考其世代,亦难别其支派,但究原谱,一祖張五郎是本族一派之祖,其所生次子住宁化石壁者張仲二郎,妣邱氏四娘,徙居福建省汀州武平县岩前盈塘里,生子張大四郎妣温氏四娘生子才禄祖,字勉学,号静斋,大元时至奉训大夫,妣曾氏四娘,庶妣李氏五娘生三子长曰:洪善、次曰:洪庆、三曰:洪恩。恩公国朝洪武初年携侄移来長乐县住,即为長乐开居一世祖也,才禄公居址坟, 悉在盈塘里之处,还有粮田石种,在彼后拨張通、張继安父子看管,祭扫兹谨编录以志不朽,尚冀之贤子肖孙以世继世逐世编修毋坠,厥绪焉也。

才禄公迁竹园头后裔,转抄《长乐清河郡张氏族谱序》时误把嵩写成高,晁写成鼎,鸿写成鸣,刚好对上文开系的鼎公鸣公了,除这个外湖雷谱等等也写鼎公,而《竹园头張氏历代直系先祖世系图(旧谱)—谱例》却不符合后来改过的《长乐清河郡张氏族谱序》,世系变成了:挥公~张罗公~修公~嵩公~营公~肱公~鼎公~鸣公~资公~五郎公~仲二郎公~大四郎公~才禄公……。由于鼎公、鸣公等而与文开支世系混淆了,为康熙四十七年联谱埋下了混淆的伏笔,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才禄公后裔续谱,再把五郎公改成了仔受,把仲二郎改成了福旺,把大四郎改成了德寿,接在椿公系下,世系是:椿公~鼎公~鸣公~仔受~福旺~德寿~才禄。清朝末年,再把椿公改成了化孙公,导致传至现在才禄系出现多支不同版本的世系。

据传:竹园头谱在网络上被改过,但这里引用的是大纲公谱,大纲公谱又在迅兴公谱的基础上续修的。

(六)、清河张氏宗族谱序

蓋人之有譜猶木之有本水之有源木之有本千枝萬葉而同其根株水之有源千分萬派而同其流人茍無譜則不知宗祖之所由來支派之所由分而尊卑長幼無失其序秩矣是以譜之所作始因蘇老泉及歐陽修後源流分派別猶未列其昭穆後因司馬溫公列為五世之圖明昭穆序人倫立尊卑差隆殺分別同益譜之益於人也大矣張氏之祖由清河以來其先遠其後衍且關於天下同姓散於各省之府縣或錫土之世祿或隨遷而安居然其世遠無往不可考也今但錄其所考得聞而見之者 張小八郎原籍福建寧縣中琴保張家營之子也因宋元陽季之秋廣寇作亂惠潮之民十無一二田煙無業主宅無人居小六郎兄弟八人來廣東分別各處承田居焉 我始祖張小八郎與妻彭氏二娘又在潮之古梅州今程鄉縣懷仁鄉石窟都神崗下居焉自小八郎傳至於斯迄今十有四世其間有負才能抱器識者有為庠農而岀仕者仕耆英而正善俗者膺千兵而討逆叛者積金谷而為富殷者受冠帶而榮鄉黨者樂酣山林而嘯傲烟霞者彬彬其人迭迭其繼茍非陰相其休安得如此盛乎然雖其盛若非拾貳世之孝孫光裕公恫察先祖憫惻當世懼矣夫根大而蔓益分源遠而流益散或有分居外境或有商賈他鄉道逢而不相識者則至親為塗人矣尚何知同本共源乎於是請親鄉友文溪山餘居靜輯錄宗譜以誌詳略總圖以別親疎以前小錄以誌詳悉於後同宗而貧賤者不棄非族而富貴者不授後之子孫有以知其所由自者焉嗚呼張氏之光榮於漢唐顯於榮光盛於聖明世之子孫千百绳绳祖武猶周所謂螽斯之蟄蟄麟趾振振矣呼其盛乎前之人既有以植其本後之人滋培之篤其本俾本益茂沒其源俾流益長綿其衍居家修孝弟之順德出仕者忠烈之奇勳立揚名以光宗祖張氏之門安得不昌大而悠久乎

隆慶二年秋菊月江右余安素序

隆慶戊辰年余館於神崗 隆慶戊辰年余館於神崗下隱居張仕道出其舊譜指示其先祖殷湯殿前夫人年拾三歲望見孤星墜地徘徊十步遂成金色感而懷孕名曰羅公後更名為張寧遂入冀州務城縣明德鄉歸仁里居焉厥後安公入北地修公於元始元年九月十三日帶領五百人口過揚子江下榻州、衢州、務州,擇各處居焉肱公張催遂入福建泉州以桑梓廿五世之後有張西邦者漢王時年方十七歲通春秋五經拜官入相傳至張鼎鸣公落驛寧化縣隐居遯(遁)迹不事王侯乃生五(女)子一居池溪并下里水口一居汀洲牛聞頭一居畏(長)樂里魚龍斑竹一居沙縣安化(縣)鄉后遷歸(寧)化中琴保(堡)居焉至張資所生二子長之子孙居于汀洲水東水南次子名曰張家营乃生八子俱往廣東承田張小六郎落于惠州長樂縣張小八郎落程鄉縣懷仁鄉石窟都神崗下居焉其餘皆散於各處神前大小鄭居焉馀別莫知詳嗚呼張氏之源不謂不遠也清河之派不謂不詳也自張寧(羅公)之後子孫分別九州各成桑梓殷周之盛屢出仕焉春秋南北繼登臺鼎張良興漢于前張飛振蜀于後犬遼有軌祝之功博望有尋河之玩道陵道德之宗子厚傳道學之統九齡唐之明良世傑宗之忠孝至於明聖朝之始故家仕族縉紳楷範功名事業莫可悉紀其未尚矣尚小八郎至於斯十有四世居不改聚地不改闢人物之靈堂堂衣冠之楚書香不斷德澤流芳子子孫孫雲初奕葉渑渑繼繼世濟其美接清河之源流冠德仁之類猶騶虞之餘螽斯羽之和此之謂也予觀姜嫄煙祀因履巨人之跡遂生后稷而如周宗殷湯殿前人望見孤星墜地遂成羅公而為張祖是非人道之交而有神異之聖誕焉豈非天地之精英五行之變化秀氣盈盈交相化育而生灵瑞之形質焉茍非孝子順孫譜其宗而傳其真何能始祖之異有如此乎俾其后世愈久稱遠觀其譜而不湮沒為陳迹矣子孫珍重感斯也故跋

隆慶二年秋菊月 山跋 清河郡张氏宗族重修谱序

明朝隆庆二年(1568年),余安素在神岗下隐居。小八郎公后裔仕道公,拿出本家族谱给余安素介绍祖先的来历,重修族谱。

世系是:挥公→罗公→安公→修公→西邦公→肱公张催→晁(鼎公)→鸿(鸣)公→资公→营公五郎→小八郎→……。

祖源线:冀州→扬子江→衢州→泉州→宁化……

修谱时间:1568年按本家旧谱重修

(七)、文开支系与天师支系

按启元公迁四川所修谱排列:一祖罗公(居冀州归仁里)→清熾→柯→高(衢州)→衢→连兴→通→士和→龙四郎→万鹏→良(汉)→佑→佑儒→登阁→耳→顺崑→骞(殁於114)→思海→说→广志→21寅亮→亮辉→隆→凤彩→奇→弘文→廷患(霸春秋)→百永→强→兰祥→虎→茂有→旦→承孔→高→旦周→37绳→侯堂→乾→武→41斌先字道陵(公元34—156年葬南京剑州将乐县)→42依鼎(潮州凤凰山)→文开→有清→玉弼→荣楠度信五郎→东锡→志明度仲二郎→启元度大四郎(元)……“度”是何意,是不是指已混另一个支系,不明。为了正本清源,看一下《长乐清河郡张氏族谱序》是否添了天师资料,或文开是否天师支系?

天师世系:辟疆(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35年,享年62岁)→高→通→无妄→里仁→皓→纲→大顺→道陵(89世天师之宗)、次道宏、三道胜。道陵生二子四女:长女文姬、长子张衡、次子张权、次女文光。

依上资料,文开应该不是天师支系,但应该看过天师族谱,世次混乱,当中引用了天师个别祖名和地名,道陵不叫斌先,也不是文开祖父,相隔一千多年,这也就是改动《长乐清河郡张氏族谱序》原序的原因。同时也证实三洪、启元、天师是三大宗支。

另外罗公(居冀州归仁里)与天师也不是同支,希望各支自行考证为妥。

(八)、德龙公、小八郎、三洪世系对照

德龙公:

世系是:挥公→殷汤罗公(商朝)→修公→嵩公→营公→肱公→晁公→鸿公→五郎公→三十郎公→德龙公……

祖源线:江浙→潮州→南剑州→宁化……

修谱时间:1466年前后,按本家旧谱修。三洪:

世系是:罗→嵩→晁→鸿→资→五郎→仲二郎→大四郎→才禄公……。

祖源线:翼州归仁里→南剑州→中琴堡石寮坑→宁化石壁→后徙居福建汀州武平县岩前盈塘里

修谱时间:1415、1543年。

小八郎:

世系是:挥公→罗公→安公→修公→西邦公→肱公张催→晁(鼎公)→鸿(鸣)公→资公→营公五郎→小八郎……

祖源线:冀州→扬子江→衢州→泉州→宁化……

修谱时间:1568年按本家旧谱重修

综合对照:上祖名讳与祖源线大体吻合,但都不完整,当中有差异,如果互相参考过,那世系应该是完全相同并完整,而三洪同启元文开公的谱仅四川分支洪恩公有,其他各处并无文开与启元的记载。而外迁的应该是按照改动过的《長乐清河郡张氏族谱序(明代)》原序与启元公之合修,并修出完整而混乱的与天师相似的世系,修好后,由于有疑问而失联,公元2010年后,信息发达,寻谱过程中两谱又相遇,内容竟一模一样,又加上改动过的《長乐清河郡张氏族谱序(明代)》原序,基本认定是一支了,实为两大宗支。

以上资料证实:德龙公支、小八郎支、三洪支祖源宁化无疑,资公在南剑州石城县高平乡猗兰阁住,后移宁化县中琴堡石辽坑住,張仲二郎在宁化石壁住,徙居福建省汀州武平县岩前盈塘里。而上祖名讳应按仲二郎,三十郎,小八郎为妥,圣祥圣元圣贞旧谱无记载,仅吴地等谱难以定论。

(九)、结合晁、资系及吴地等谱

从迁徙路线看,先祖从浙江→潮州→南剑州→宁化,较为可信,至于是否为吴地谱所云:由江西入宁化,尚待考证。

至于五郎公或曰中承公之八子,是否按照“千祥云集元亨利贞”所排,这仅出自清代的吴地等谱,难以定论,仍按明代原号为小十三郎、仲二郎、仲五郎或三十郎、小六郎、小八郎等为妥,后人续修,总想编个世系清楚,代代分明,往往东拉西扯,随心所欲。

五郎尧建公一支世系,应按龙岩的世系谱,有据可依较为可信,即宇公→晃(晁形近字)→鸣(鸿)→资→五郎→小十三郎→二十郎→五郎→三十一郎(马烈公)→石孙、清孙……

(十)、嘉应州四十二房祠谱

开基祖张氏祠谱

清乾隆二年1737年立

(注:祠谱抄写中,由于旧谱照模糊,当中可能有遗漏和笔误,请见谅)

嘉应州城之北为百世不迁之祀稽其形胜左铁汉右金山坐离向坎宿应奎壁鸠工于乙卯(1735年)之春落成于丙辰(1736年)之十二月。重修谱记:……於乾隆二年(1737年)告竣。

特书

大始祖化孙公於中牌之上又以各处立基之祖共计四十二户为中叶,始祖立於中牌之,次其余二世以及十余世分列左右将上座

太始祖张公讳化孙,妣陈氏阙氏大安人统四十二户

开基阄定位次列后

左一位鲤鱼冈 辅旺张公妣陈氏旺氏

右一位石彖头 五十六郎张公妣苏氏

左二位石扇 文德张氏妣杜氏曾氏

右二位龙潭屯 税聪张公妣阮氏

左三位浮墩小乍葵湖人 立本张公妣谢氏

右三位大塘尾 大四郎张公妣李氏

左四位水口 淑芳张公妣古氏

右四位葵嶺人穆宗长子 升山公妣陈氏

左五位西厢人 子清公妣邱氏

右五位三乡寨人 政齐公妣钱氏

左六位

右六位芹莱洋人 希颜公妣刘氏

左七位九乡人 法真公妣车氏,重修版加入启通之子派贵宗

右七位百一郎公 荷华洋人妣箫氏

左八位赤水林塘人 万十郎公妣何氏

右八位饶塘松林人 德通公妣包氏

右九位桃源上村 福庆张分妣童氏

左九位大坪人 逸雯公

左十位石马大田 六德张公妣巫氏

右十位洲潭约 五十七郎张公妣彭氏

左十一位松源 五八郎张公妣陶氏

右十一位石子塘 念一郎张公妣钟氏

左十二位河头 小八郎张公妣彭氏

右十二位西羊 孟仁张公妣温氏巫氏

左十三位建桥 德达张公妣袁氏

右十三位番坑 千三十六郎张公妣唐氏

左十四位埔尾 十三郎张公妣曹氏

右十四位兴隆 三秀张公妣陈氏

左十五位上墡 永兴张公妣李氏

右十五位沙渴 法明张公妣万氏

左十六位林塘迳背 君德张公妣孙氏

右十六位壢林 宏宗张公妣赖氏

左十七位麒麟围 千四郎张公姚凌氏钟氏

右十七位大都 资张公妣箫氏

左十八位长岗 隐张公妣刘氏

右十八位丙村埔上 念一郎张公妣巫氏

左十九位三坑寨下 福庆张公姚徐代

右十九位丙村田心 肇基张公妣周氏

左二十位高思 盛大张公妣曹氏

右二十位刁田 德贤张公妣郭氏王氏

左二十一位鯉子坵 百三郎张公妣宋氏

右二十一位大村 元寿张公妣曾氏

四十二户,实为四十二支联合修祠堂并修总谱,以抓阄儿分前后定牌位,化孙公为中,小八郎为左十二位,文德公为左二位,重修时为化孙公加了中宪大夫一词,后来把太拔二始祖六十郎张公定为君绍,这时六十郎张公(君绍)也有明确的生庚1374年,并把宋朝的河头念二公拉到明朝命名为启通,生於1398年,在1804年又定启通为君绍长子,并把1297年的法真公命名为贵宗定为1398年的启通之子。到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岁(公元1898年),以太拔二世祖六十郎张公(君绍)之名讳,重修族谱,此时修谱,将原乾隆二年(1737年)的四十二支全挂在化孙名下,修出完整的世系谱,并定君绍为化孙公八世,时间定在永乐癸未岁(公元1403年),后来除了原先的四十二户(支)以外,还加了不少支系,因而加增了化孙公后裔人数。以下是太拔开基二世祖六十郎张公(君绍)外迁族谱及历史,方便各支正本清源。

化孙系人多也是改革开放后,人为乱接多起来了,拿江西宜春及万载来说,万载及附近约7万多张姓,在时,修化孙系的不到三十分之一,一九九0年后一下子近一半。

据了解当初外迁万载,万载真正化孙公裔孙仅两三支,这两三支目前也就不超五千人,这是真正的化孙系,现在将近七万多人。很多人说清代时在茭湖弄错了,他们现在修化孙系才正确,这就是近三百年外迁万载张氏的真正历史。

(十一)、太拔六十郎公张氏族谱

以上谱没有先俸、君绍等文字,下面再看太拔开基二世祖六十郎张公化孙谱中的“君绍”墓碑:

太拔六十郎张公墓碑上记“凡三房嗣孙合修”,当中无“君绍”二字,根据六十郎张公第七世景贤公后裔的理解是:惟通、惟忠、惟达,三房的后裔合起来修建的。

一世祖四七郎公生六十郎;

二世祖六十郎公生七九郎;

三世祖七九郎公生万七郎;

四世祖万七郎公生惟通、惟忠、惟达;

理由是:当时只有万七郎公开的三房有后裔在太拔居住。或许在四世之前没有其他的分支,或许有其他的分支没有上前参与祖墓的重修。

1、清朝嘉庆丁丑岁(公元1817年)重修了两公的墓,所立墓碑是明始世祖四七郎公,明二世祖六十郎公。那时在墓碑上并没有刻先俸公、习封、君绍公、邦彦等字样。墓碑上所刻的称谓,与早期迁出太拔几千里之外的宗支,于清朝道光二十五年乙巳岁(公元1845年)所修的谱的内容相同。

2、闽杭太拔敦睦堂于清道光八年戊子岁(公元1828年)所列的世系,谱里所载的内容就更丰富了。

那时,有很多外迁远道的宗支没有回到祖居地参与修谱。清道光二十五年乙巳岁(公元1845年),千里之外的四川重庆的宗支修族谱,所载的称谓与内容,就与1828年太拔修的也差异。四川重庆那边,1845年修族谱时,还不知道两公的墓重修了。

3、清嘉庆丁丑岁(1917年),太拔的梓叔重修了明始世祖四七郎公、明二世祖六十郎公等的墓。那时墓碑上也没有刻先俸、习封、君绍、邦彦等文字。清道光八年戊子岁(1828年)太拔敦睦堂修族谱,还是排的四七郎公为一世祖、六十郎公为二世祖。清同治六年(1867年)修族谱时,就成了四七郎公(先俸)为化孙公七世、六十郎公(君绍)为化孙公八世。这就是那几十年里,墓碑与族谱的变化。江西万载县那边修的族谱,把化孙公八世君绍,载成珺绍。还有的地方,把化孙公载成化生公、华生公、华孙公,等等,有差异的。

先祖闽杭太拔明始世祖四七郎公、明二世祖六十郎公等的名号还是一个谜,但愿把那段历史明记史册,把更多的历史元素传承下去。

旧谱加碑合并来看,道光年间开始,太拔的谱系,受到其他地方的谱系的影响。再者,兴宁启源公那边对君绍公的内容提出质疑,具有一定的理论性。联谊归联谊,族谱归族谱,不能够混沌不分。文化在于认同,但是需要有依据。共同努力,就会有好的结果。

敦睦堂,就是敦宗睦族的意思。历史上,很多姓氏,很多地方,都造有很多敦睦堂。历史上的东西,我们要理性对待,那样才能够对得起列祖列宗,及三百年之后的来人,1960年的,给我创造了接触大量族谱的机会。那时,有很多孝子贤孙,远离家室,背着族谱,提着脑袋,逃避到兴国县、泰和县、吉安县、永丰县交汇界的大山谋生,为的就是保留族谱。1979年腊月廿九,我路过那片大山时,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拽着我。1986年9月,我进住了那片大山。我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学生,被那批客家人的孝子贤孙们关爱着,我被他们感动了。1992年开始,我就对各大姓抢修家谱给予最大的回报,回报历史给我的厚爱,回报那批客家人的孝子贤孙给我的厚爱。当然,我作为闽杭泰拔明始世祖四七郎公的廿五世嫡孙,关于太拔的事,思考得蛮多的。这是太拔与我同支的第七世景贤公的后裔,于清道光廿五年乙巳岁,在四川修的族谱。他们在明朝就从太拔迁到江西,再从江西迁到蜀地居住,他们的族谱没有受到清朝时期闽粤湘赣新族谱思潮的影响,其所载内容,跟我支墓碑、祖牌上所刻完全相同。这是正本。

我们这支,直到“声”字辈开始,才改用化孙公总派刻在墓碑上。在这之前的各代,都用的是太拔的老字派立墓碑。

太拔的古字派:

志裕景崇隆.仕问嘉淑自(先).

翊宗正光献.瑞书香远亦(仁).

世传芳诗礼.荣德冠儒林.

就相当于化孙公总派的:

仲兴山诒远.永庭应万崇.

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

文运开世兆.科元定显隆.

在三十八年戊子岁(公元1948年)兴国十邑联修族谱时,我支同时载了两个字派所策的名字。

以上是上杭太拔六十郎张公“君绍”后裔文森宗长所言

看了太拔旧谱和六十郎张公(化孙谱中的君绍)墓碑,太拔上祖当时也只确定一始祖四七郎,二始祖六十郎……清朝却出来化孙直系,而上祖也不敢确定四七郎公上系,而四七郎却变成先俸,六十郎变成君绍,还修出一本称之为明永乐1403年的《君绍手撰族谱》,(除此还有天地人字号谱),此谱把各个支系全连在一起,变成一本完美的化孙公后裔族谱,实际化孙叫传万,据看传万墓碑上也无“化孙”二字,后来四七郎公修墓碑时,新修碑上却刻上先俸了,相当於小八郎公墓碑在1982年修碑时刻上腾玉一样,实为笑话。

按以上记:化孙谱的主修人君绍,在太拔族谱和历史上居然成了一个谜,太拔上祖也不敢确定的,小八郎公后裔需要抛弃明隆庆的仕道公谱,去巴结吗?真是我小八郎后人对后代留下的笑柄。

这里加上四十二个支所修祠谱时间1737年,重修时间1800以后,当时参修支系应该不多,1817年太拔修墓只有三子,1828年重修族谱(太拔敦睦堂)及修祠堂却记八子。直到1867年太拔重修后,在1898年统谱时,四十二支变为一,为了完整谱支支加生庚,按所定化孙生辰,以六十郎张公为主修人,前1737年谱时间不符合六十郎生辰,按1403年较合理,才出现了一个石壁村的李火德、刘广传、张化孙三大“特色”家族。)

(十二)、化孙公张氏族谱

大清乾隆四年己未岁(1739年)春月 吉旦

候选儒学正堂姻晚生箫辅仁 拜撰

尝思姓者承其宗祖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分,我张姓受自少昊金天氏第五子后以为清河是也,继此而后寝昌寝熾上策举於帝庭愈衍愈蕃为政敷於渔阳所於累代簪缨世世之冠裳赫奕家学渊源处上之文名焕彩莫非子清河之余荫也迨至

我始太祖化孙公妣陈氏阙氏所生六子念一郎念二郎念三郎念四郎念五郎念六郎三郎公妣蓝氏马氏所生九子派别支分吾祖张宏仲四郎公祖传教师爷妣朱氏三娘親人民饶余扩其广大之志观沧海之桑田能闢其基业之业隆故于明宣德年间自闽而徙产於双江之桃川名云於横江垂业於西杭斯时连城未建系属川……

永定十六郎张公族谱:

大始祖讳化孙张公葬在上杭白沙西洋屋后形金盤载珠申山寅向,乾隆十七年壬申岁(1752年)七月十四日重修,妣陈阙二位大恭人,附葬林氏娘,合葬西洋神前坑形雄鸡打翼丙山向上

始祖十六郎张公葬永定蓝岗马坑人心窝穴,乾隆二年丁巳岁(1737年)九月十一重修

二世祖念六郎公,葬永定金砂高峯上形架上金磐穴未山丑向,乾隆十一年(1746年)乙卯岁(1795年)重修,妣廖孺人十二娘葬上坑楮树坪。形大龙马地穴壬山丙下,赖孺人十八娘连家田入有四五口。

三世祖百一郎张公,妣郑孺人

四世祖千三郎公

五世祖万五郎公

四十二个支系合修四十二户祠谱时是1737年,也是永定的化孙公支为始祖十六郎张公修墓之年,以上谱再结合小名化孙公谱。

《宁化张氏族谱簿序》惠州张氏族谱

……入徐州张嵩公,嗣是历二十余代,其间豪杰之挺生,其丽不亿,家乡迁徙其地非常,年湮而远,先人之记载,未甚详明,不敢女为愽述。至二十五世张西公拜汉王将,又传至齐公。

唐太宗时丞相,初拜中郎将遗大将通张宫公至尚书,公好古博文,过目成诵,一览无遗,后来仕故,祖坟在剑州延平府将乐县小溪村,亥山巳向,丙水流长。后兄弟五人望归剑州,宁化县磜文村和溪口清平长乐里鱼龙堆竹住,一祖坟在长乐里和溪渡口安葬,一祖在南剑州延平府砂县高化乡牛栏角住,一祖留在宁化石壁管下,中廖堡安住,一祖在石寮坑安葬。一祖张贤生二男,一公张中丞。一公坟在水南旗山下安葬,坤山艮向,移子孙在水南水东住。一子张营将五郎,生下八男,一祖坟在黄竹,戌山辰向。一祖在漳州浦县住;一公在龙岩县水福前住,一公在小园田水西住;一公在本营住;一公在池溪住;一公在漳州竹兰头住;一公在汀州长汀县小虞住,生下三男:张一郎、四郎、八郎;一公三五郎在龙岩大地东流坑住一公系四郎移入沙南门住,一公移在大乾头竹山下住;一公移在水尾西洋住。小名张化孙一祖移在半径逻源塘华宅凹背住:有四公:一公张百六郎、二公张万一郎,张万二郎华宅凹住;一公张百一郎,移在上杭县住,一祖在将军地郑塘下安葬。一公在定塔住;一在胜连里员山湖住;一公移在河坑住,一公移在连家田住。一祖坟在猪树坪,祖婆赖十八娘,廖十二娘在此出龙马生龙子,人物咸亨,祯祥叶应,祖先忠厚开基。后嗣善良纯绪,其积累缔造,休微明验,彰彰如是,历今已千载,芳声之传播近在闽粤之间,犹然口诵耳闻。讵其大言而无实者,埒哉合而之。前冀州务成我祖之发蹟地,后之宁化石壁,我祖之故都也。不幸于洪武四年(公元1368年辛亥岁),天祸豫章乐洋子江骚动倡乱,一时蜂韦蚊聚,号山啸斗,薮项城屠埜,剿无遗育,幸而天眷我祖化孙公始得避乱迁都(注:明太祖朱元璋为建立和巩固明朝确有南徵,但与我祖化孙公迁居杭邑是无关系。化孙公是南宋淳熙二年<1175—1267年>之人,时差一百多年。)凄身于杭邑之东西洋半迳等处。嗟嗟此際式徵徴。清河之世系,殆不绝如缕矣。嗣后得充来苏里三图里长,三世四世亦居此地。六世祖张十八郎复移居于胜里楮树坪住。一支移在漳州竹头园住,今中第明进士十余。一支移在程乡(即梅县)西洋住,后文宾第正四年进士,子张纲亦登甲地,弟张拔同登科弟,一时父子齐美,兄弟联芳。一支移在镇平徐溪山,张琚乡进士,亦兄弟邑庠,父子贡监。一支石扇文德公,小地名蕉林坑,兴千百家口,邑庠十余。惟清年间,煜煜彬彬。一支移在汤田,邑庠贡监济济。一支移在永定县住,亦有金砂住。后张熹第嘉靖乙未进士(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孙张尧辛酉中经魁(即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一支移在半迳住。一支移在广东建桥祖公通判府李寨住。一支移在广东河源长唇住。又一支移在翁源英德河背住。田梓祖公九世德广公迁在连家田,继又迁樟树潭九州铺住。

高祖大四郎公,先居神前小湖口,据戊年(清同治七年1868年以前)先辈到福建上杭拜祭太始祖化孙公妣列考妣坟路经途径记载,“张公前有本家老屋一座”并在老屋住了一晚,现在张公前属永定县仙师庵前村。据祭上杭化孙公妣祝文记载:“清河世泽,肇自汀杭,枝枝发秀。叶叶传芳,八世大四爰移大塘”。说明大四是化孙八世孙。

开基一世祖:得成,号百三郎,大四郎公二子,生於1394年。

开基二世祖:永泰,得成公之子,生於1423年。

(从这两处看:大四之子得成公为小名化孙公九世孙,前面说的化孙于洪武四年〈公元1368年辛亥岁〉,天祸豫章乐洋子江骚动倡乱有问题,此处应指化孙后裔迁都,而不是他本人)。

丰顺张氏族谱序

谨据手抄旧谱,我本轩辕后裔,原住冀州归仁里派衍清河郡。自宋侍中,中承(丞)公迁居闽省汀州十三传而生大一郎,号东源君。元至元年间,移宁化石壁村,生子化孙公,住水尾西洋,配陈、阙氏,生子十六郎,配蓝氏、赖氏,生子七:念一至念六。以元至元年这时间与靖康之乱吻合,即公元1126年。从这里看应为圣元支系。除此之外是:至元元年1335年就不合化孙公九世孙得成生於1394年了。(注:有说…移宁化石壁村,生子,住水尾西洋…这里的化孙公即使隐去,也隐不了宁化石壁村,另外“生子?”,生了谁?如果空白,就不应该有住水尾西洋和妻名,加上别谱也有记录,这可能是对上杭化孙公“特色”家族的不满而隐去。

丰顺铺寨世系为:晁~鸿~资(贤)~荣(营)~圣元~大一郎号东源君~化孙~十六郎(百六郎)~念三郎~孟聪~仲昂~君亮……。

惠州世系为:大一郎~化孙~十六郎(百六郎)~念二郎~念八郎~念四郎~念五郎(万六郎)~大四郎~得成~永泰……。

总述:根据以上四谱都有化孙公,但这化孙公没有上杭的化孙公那么神话,也有祖源线,并无上杭化孙公的外八句,内八句的字辈和族辈诗,也没有十八子和一百零孙,也没有名,只有号,也不是九龄公、君政公、张公艺的后裔,也没有君绍的统谱记录。但当中记载基本一致。结合德龙公等谱,可列出世系。

化孙公世系谱:(参考)

五郎公生三十郎,三十郎公生大一郎,大一郎公水尾西洋住,生化孙公。以下从化孙公一世起:

一世祖 化孙公,冀州→宁化石壁→在半径逻源塘华宅凹背住。葬在上杭白沙西洋屋后形金盤载珠申山寅向,乾隆十七年壬申岁(1752年)七月十四日重修,妣陈氏阙氏,附葬林氏娘,合葬西洋神前坑形雄鸡打翼丙山向上,妣陈氏阙氏,生六子:念一郎、念二郎、念三郎、念四郎、念五郎、念六郎(六与十六可能少写十,所生子女不一定都存活,也不一定按顺序。)。不幸于洪武四年(公元1368年辛亥岁),天祸豫章乐洋子江骚动倡乱,一时蜂韦蚊聚,号山啸斗,薮项城屠埜,剿无遗育,化孙公后裔始得避乱迁都凄身于杭邑之东西洋半迳等处。

二世祖 百一郎公,移在上杭县住。

二世祖,念三郎(百三郎)公,妣蓝氏马氏,生九子:宏仲四郎公。

二世祖 十六郎(百六郎)公,葬永定蓝岗马坑人心窝穴,乾隆二年丁巳岁(1737年)九月十一重修。

三世祖 宏仲四郎公,妣朱氏三娘,来自福建省汀州府连城,於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1435年)自福建而徙产经云南,四川……

三世祖 念二郎公,十六郎之子→念八郎→念四郎→念五郎(万六郎)→大四郎→得成→永泰……

三世祖 念三郎公,十六郎(百六郎)之子→孟聪→仲昂→君亮……

三世祖 念六郎公,十六郎公之子,葬永定金砂高峯上形架上金磐穴未山丑向,乾隆十一年(1746年)乙卯岁(1795年)重修,妣廖孺人十二娘葬上坑楮树坪。形大龙马地穴壬山丙下,赖孺人十八娘连家田入有四五口。念六郎公→百一郎公,妣郑孺人→千三郎公→万五郎公……

所谓黄泉水

所谓黄泉水,有局上黄泉和向上黄泉,两种,局上黄泉,指的是水从是金木水火四大局的临官方向流出,冲破局的禄位,一般主绝嗣。所谓向上黄泉,就是面前可见的河流的水,从字向的临官方向流出,冲破了向上的临官禄位,这是风水立向上的大忌,主伤聪明成材之之女.也伤当家人,阴宅阳宅都一样,向为风水朝向,风水上有"一向值千金"之说,字向犹如风水的"眼睛"其临官方为五行的旺地,所谓临官犹如人之得到职位官位的状态,故临官方向宜实不宜空,宜高不宜底,如果向上临官之方向有秀丽挺拔的山峰,主出官贵文士,相反如果向上临官方向恰好是在水流出之所在,则成为冲破临官的黄泉水,俗称杀人黄泉,可见其威力之大,犯杀人黄泉的风水之家,其成材子女有突然疾病夭亡者,有祸害伤亡者或残疾者,有虽然身体健康,却吃喝嫖堵败坏家业者.以水之大小远近为分别,水大而近则危害大而发作快,水小而远则危害小而慢,快者一年内出现祸害,慢者则十多年后出现祸害.例如庚山甲向,甲禄在寅,如果在艮寅方有秀丽挺拔之山峰出现,则主出官贵文人,艮又为天市桓,主财富,故也主出巨富.但如果艮寅方恰好是水流出之方,则是犯黄泉水了.

 有歌诀云:庚丁坤上是黄泉,乙丙须放巽水先

      甲癸向上休见艮,辛壬水路怕当乾

庚丁局金局,忌水从坤申方向流出,为局黄泉;庚向,忌水从坤上流出,为向黄泉。乙丙句,指的是金局,忌水从巽已方向流出,为局黄泉。丙向,忌水从巽巳出,为向上黄泉。甲癸一句为木局,忌水从艮方流出,为局黄泉,甲向,忌水从艮出,为向上黄泉。辛壬一句是水局,忌水从乾亥方向流出.为局黄泉,壬向,水从乾亥出,为向黄泉。

我曾经见证过一个犯黄泉水的风水,我所见到的只是遗迹了,因为主家已经败绝,那是一所农村瓦房,丙山壬向,门前不远就是一条人工大堰流过,水量很大,四季不枯,从形式上看,波光粼粼,甚是好看,听当地人讲,这是本村原来村长家的房子,这条大堰也是村长主持修建的,那时还是大集体,村长家本来三个儿子,生龙活虎的,家境也很殷实,但修好这条大堰后,三年内,他家三个儿子,先后夭折,一个突然在课堂上肚子疼,医治无效死亡,一个睡觉时候,突然叫头疼,没过一个夜晚,就死了,最后一个儿子在上山打材时候失足摔下陡坡而亡,站在他房屋正堂门槛上下罗经,发现大堰的水正从乾亥方流去,正是黄泉水,可怜老两口孤独终老,直到1983年才去世,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老人临终前,给看护照料他的亲戚和乡邻道出了一个隐藏了20多年的天大的秘密:

在上世纪60年代初,国家为了避战,大量的兵工厂迁往西南地区大山沟里面,那个村所属的县上一下就迁入了四五家兵工企业,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兵工厂基础设施建设.这就是所谓的三线建设,一天,村长去赶远方的一个集市,这个集市就在一家兵工厂的附近,他一个人很晚才走在回家公路上,前方突然驶来一辆自行车,上面骑着一个男子,自行车后面驼着一个老式大帆布包,那公路路况不好,自行车走的一颠一簸的,风沙也大,奇怪的是,不知什么时候,帆布包的拉丝已经裂开了,那里面原来是一匝匝的现款!而且不可思议的是,那钱正一匝匝的往下掉,而骑车的男子却没有发现!村长那时侯的心情简直无法形容,惊奇、兴、惶恐。。。。。。管他什么,见四下无人,他弯腰就捡起一匝匝的钱往背篼里扔,居然捡到二十多匝,然后抄小路深夜赶回家里,藏好钱,闭口不提此事,对自己的亲人也守口如瓶.直到过了两年,没任何动静,他才把那些钱零星的取出来用,难怪20年来,乡亲们从来没看见他家缺钱用过!直到他去世时候,还有少许五块的面钞,老人说,这20年来,他的心底一直在不安中煎熬,生怕哪天秘密被发现了,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但自己是熬过来了,子女却凋零如此,莫非是报应?现在其人将死,其心也坦然,说出来也没什么了.

我也在想,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是风水的灵验还是横财带来的报应的?

还有一例黄泉水的风水败局.那是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望的建筑包工头的阳宅,也是丙山壬向,前方河流的水从右边艮寅方来,从左边乾亥方流出,水口关拦也不好.生水上堂,子女聪明伶俐,读书成绩不错,但出水犯黄泉水,则是伤丁短寿的格局.他家的阴宅集中在一个山坡上,来龙还算清秀有力,四下不见水,但凑巧的是,但左边无青龙山环抱,形成一个凹陷的大山沟,在乾方,风水上,乾方为天乙所在,此方有山峰挺拔秀丽,主出官贵.无独立清秀山峰,只要乾方高大,也主家中男丁寿数高,如果此方低陷空缺,主男丁不寿.长房尤其不利.事实是,他的父亲在48岁病逝,但他通过努力读书学会了建筑设计,找到了出路,家境富足,他的两个子女也读书成器,靠上了大专,当时有人出于一片好心,建议他将房屋改向,他可能觉得没什么大问题,就拒绝了别人的建议,但可惜的是,他本人也在48岁之年因为肾病医治无效去世了.不得不令人悲怆.

如果早些改变坐宅字向,避开黄泉水煞,其寿不可延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