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风水宝地

老人不吃不喝十多天不断气

时间:2024-01-13 19:02:43 作者:孤僻成性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老人常说“不吃饭,饿治百病”是真的吗?

“饿治百病”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也还是有迹可循的,很多人觉得生病需要加强营养,促进疾病治愈身体康复,不知适当的饥饿也是有好处的。适当的饥饿对人体的好处在于,能够给身体一些良性刺激,激发人体细胞的活性,帮助增强免疫力和身体的自愈能力。

“不吃饭,饿治百病”的说法应该源自一种中医疗法,被称为“断食疗法”

古人有两大特点:一是敬畏自然,善于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中吸取经验;二是追求平衡,尤其是讲究阴阳平衡。

1.何为敬畏自然,热衷于向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学习

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有这样的特点,生病、受伤后就会本能地断食,躲起来不吃不动,直到身体复原为止。当然了你可能会说受伤生病肯定要躲起来,否则遭遇天敌不就死翘翘了?而且受伤了本就没法外出觅食,所以自然只能躲起来饿着。这样说也并非不无道理,我们都有感受,受伤生病的时候本能会食欲不佳,就算有好吃的也吃不下。

2.何为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中医最为基础的支持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部分组成,只有阴阳平衡了,生命才能进入一种和谐而健康的状态。如果阴阳失衡就会出问题。倘若人体阴阳失衡,病邪就容易侵入体内,人就容易生病。而之所以断食也是如此,用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阴阳平衡就是使体内的营养成分、热量等处于摄入与消耗的平衡状态,这样才有意义人体健康。而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都是人体阴阳失衡的表现,都与健康无益。

所以,适当断食能帮助人体调节体内的脂肪和能量,激发人体潜力,挖掘人体的自愈能力,达到祛病疗疾的目的。简单说有代谢过剩疾病的人,饿一饿,把身体囤积的过剩能量消耗一些,身体就会轻松很多,这些因为代谢过剩造成的身体问题自然也就得以改善。也就能达“饿治百病”的目的。

事实上这样的“断食疗法”还有另一种说法叫做“辟谷”,是道家的说法。古代不少养生者甚至是宗教都有断食养生。如:

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曾说过“当五体之内有任何变患之时,应先断食物矣!”也就是说如果身体哪里不舒服,就应该先断掉食物。

道教称断食为“辟谷”,也称却谷、绝谷等。道教认为辟谷能人体和大脑处于一种全新的功能状态中,体力和潜力都能得到充分的调节和发挥,身体的负荷得以减轻,人的元神都能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发挥,人脑细胞的功能也能得到充分的调动。

不过很多人容易误会“断食疗法”就是不吃不喝,实则不然。还是先从前面小动物受伤不吃喝养生来说。实际上受伤生病的时候,我们身体还是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的来供给以促进恢复的。但是为何我们生命受伤就变得没有了食欲呢?因为受伤生病的时候我们的身体虚弱,身体全身心投入到了对抗疾病和伤病中,而食物转化成我们需要的营养物质还需要经过消化吸收这一工序,这也是需要消耗一定能量的。所以这个时候身体不愿分担太多的精力能量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也正因如此中医里推荐病患吃的往往是粥食,因为粥食方便消化吸收,不会增加胃肠负担。

所谓的“不吃饭,饿治百病”的说法上没有错,但是容易被我们理解错了

“不吃饭”不代表什么都不吃,“饿”也非就是饿着不吃东西。对于有伤有疾者,“饿”的意义在于不要吃得太饱或者难以消化,以免增加胃肠负担。对于养生“辟谷”调理身体者,古人“辟谷”也非完全不吃东西,而是间或食用一些茯苓、山药、松子、芝麻、花生之类的食物。

只是让摄入的能量小于消耗的能量而已,毕竟人体心脏的跳动、肌肉的活动等,都需要足够的热量来支持,包括蛋白质、脂肪、糖分等。一旦断食,身体为了补充热量,就需要消耗体内储存的脂肪,并消耗体内的蛋白质,从某方面来说这是好事,但是消耗过度人就容易低血糖,并且出现头晕、全身冒汗、甚至休克。

但若是饮食控制得太狠,人体在过度饥饿中,会将体内储存的脂肪、蛋白质等能量消耗掉,从而使全身进入一种低营养状态。这种情况下,内增器官得不到营养的滋养,功能就会下降,严重的甚至会损害内脏器官。据研究,人体如果在7天内不吃任何东西,那么肝脏会萎缩40%,肾脏会萎缩20%,心脏会萎缩20%,所以长期断食,若处理不当,则可能会是致命。

总结

“饿”真的能治疗百病吗?答案是肯定的。适当的“饥饿”,不过度饱食,或者在伤病期间控制饮食,亦或是调理养生减少进食,间断进食,保持“饿”的状态一段时间,让我们的胃肠负担减轻,让身体状况得以调节,着实是有益身体健康,且对一些伤病疗养也是有显而易见的好处。但凡事讲究一个“度”,不可太过,把控好这个“度”才能体会其中千好万好,越过这个“度”了,则只能是有害无益。#健康2023#

参考来源:《减肥应该这样 轻断食》段晓猛主编,河北科学科技出版社,2016.08

#慢性病百问百答##健康真知笔记#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