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奇门遁甲

各年龄段的正常血糖表(各年龄段的正常血糖表 标准值)

时间:2023-12-28 21:15:39 作者:浮生如梦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人手一份,各年龄段血糖、血压、尿酸、血脂的标准,收藏+分享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危害我们健康的三大疾病,我们都知道,怎么又跑出一个第四高呢第?四高寄就是高尿酸。

随着生活水平质量提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高尿酸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且趋于年轻化,已经成为生活中最常见的慢性病、高发病!

据相关报道2019年我国因慢性疾病死亡率占比总死亡率的90%,由此数据可见,控制慢性的发病率已经成为维护身体健康的关键所在。

想要预防慢性病,就要了解血糖、血压、尿酸以及血脂的指标, 一起往下看!

人手一份,各年龄段血糖、血压、尿酸、血脂的标准,收藏+分享

——血糖

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的含量,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当葡萄糖维持在一定水平的时候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

对于常人而言,空腹血糖为3.9~6.0mmol/L时,是一种正常血糖水平。当空腹血糖大于6.1mmol/L而小于7mmol/L时,要注意检测血糖,观察是否有空腹血糖受损。

——血压

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会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此种压力也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

在不同血管内被分别称为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血脂

血脂指的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和类脂的总称。一般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

血脂是人体重要的能量物质来源,但是血脂升高也容易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发生。

——尿酸

尿酸是人体嘌呤及核酸代谢的产物。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代谢的尿酸最终会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如果尿酸排泄发生障碍会使尿酸在体内堆积,使人体体液处在酸性环境,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如果尿酸不能及时排出体外,时间久了会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等疾病。

结语:看完之后你明白了吗?

血糖正常值最新标准:不同年龄标准不一样!

目前,我们国家糖尿病人群已经高达1.3亿,排名世界第一,其中90%是二型糖尿病患者。

更为可怕的是,在庞大的人口之中有将近4成人群,不知道自己平常的血糖水平,以及有将近7成的人,发现血糖升高以后没有控制达标。

最终,增加了自己发生脑梗死、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同年龄的人群,血糖的要求不一样

对于正处于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由于每天消耗的能量比较多,他们的空腹血糖可以维持在3.9-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低于7.8mmol/L。

对于40-60岁的中年人群,由于生活压力非常大,日常饮食非常不规律。所以,他们的空腹血糖可以维持在4.4~6.1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小于8.0。

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体内的胰岛素和各种代谢激素分泌也逐渐下降。因此,他们的空腹血糖可以控制在6.1~7.0左右,餐后两小时血糖可以控制在8.0~10.0之间。

对于年龄在75岁以上的人群,由于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已经非常少了,血糖容易升高,但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又容易出现低血糖。

所以,他们的空腹血糖可以维持在7.0~9.0左右,餐后两小时血糖可以控制在8.0~11.0之间。

哪些人群容易得糖尿病?

糖尿病不会无缘无故找上一个人,而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主要见于以下几类人群:

1

50岁以上人群:身体逐渐衰老

随着年龄的上升,周围组织对胰岛素降糖作用的敏感性会降低,即产生胰岛素抵抗;其次,随着年龄上升,身体脂肪构成比例增多,更易肥胖,也就更容易患糖尿病。此外,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的体力活动会减少,进而会降低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有效利用,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有条件应每年到医院做一次体检,及早发现糖尿病,并进行治疗。

2

肥胖者

腹部肥胖危害更大,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引起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问题,即代谢综合征。

建议男性腰围应<90厘米,女性腰围应<85厘米。

3

“三高”发病基础相似

高血压和高血糖、高血脂不少都合并存在,因为它们发病基础相似,包括超重、不健康饮食、运动较少等因素。

我国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并存使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和进展风险明显增加,也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反之,控制高血压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风险。当然,高血压也可出现在糖尿病发生之前。

4

糖尿病家族史

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既有显性遗传,又有隐性遗传的因素。如果父母及往上一辈的人中有患2型糖尿病的人,子女患病的几率会明显高于无家族史的人。具体的风险评估可以通过糖尿病风险评分表来估算。

控制血糖,饭后禁忌有哪些?

×喝浓茶:饭后马上喝浓茶会影响消化和吸收,最好30分钟后再喝。

×吸烟:饭后马上吸烟会促进人体对烟雾中有害物质的吸收,不利于健康。

×大量喝水:饭后立刻大量饮水会稀释胃液、影响消化,如果觉得饭后口干难忍,建议少量饮水。

×饭后唱歌:饭后马上唱歌,会增加大脑的兴奋度,导致胃部缺乏血液供应,影响正常消化。

×饭后开车:饭后大脑缺乏血液供应,身体反应能力也会跟着下降,最好休息30分钟后再开车,

×马上运动:饭后马上运动,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胃下垂及做过胃部切除手术的人群尤其不利。

×立即洗澡:饭后最好休息1小时~2个小时再洗澡,防止消化不良。

×马上睡觉:饭后马上睡觉,久而久之可能会造成胃食管反流,影响身体健康。

控糖小贴士

1、血糖高,主食不是吃得越少越好,还要注重粗细搭配。

2、荤素搭配的吃法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是有帮助的。

3、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坚持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的原则。

4、对于血糖控制得好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水果是可以吃的。

5、血糖并不是控制得越低越好,而应该平稳降糖,控制在一个较理想的范围内。

6、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应根据自身的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控血糖方式。

来源: 约见名医

快收好!各年龄段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对照表全在这→

血压、血脂、血糖、尿酸是目前衡量我们身体状况最基本的四个指标。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指标到底多少是合格的?

更重要的是,这些参考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也会有一些变化。所以,很多人体检之后发现自己的指标和标准指标不一致,往往认为自己身体出了问题。其实很可能是在正常范围内!

【血压】

低了供血不足,高了损伤血管器官

血压过低:会导致身体各部分的血液、氧气供应不足,产生眩晕、无力、眼前一黑,甚至晕厥,同时也会增加卒中风险;

血压过高:过高的压力会伤害各个器官组织,包括血管、心脏肾脏等,也会增加卒中风险。

但是人的血压不是一直稳定不变,在一天之内会有所变化,在一生之内也有所变化,而且男性和女性的血压也会有所区别,所以就很需要这张表来做参考。

数据来自:中国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杨传华

另外,如果血压超出标准,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已经高血压了呢?请参考下面这张表。

数据来自:中国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杨传华

另外,专家提醒,血压测值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激动、紧张、运动、气温等,一次测量不能盲目作为诊断结果。

【血糖】低了伤害大脑,高了伤害器官

血糖过低: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轻者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昏迷,直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血糖过高:还会引起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症病情较重、病死率高。约70%~80%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

同样,血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进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糖也会有所变化。所以,一般而言会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两个数值作为参考。

血糖参考值及一般诊断标准诊断条件静脉-全血毛细血管静脉-血浆正常参考值-空腹3.9-6.1正常参考值-餐后两小时7.8以下糖尿病-空腹6.1以上6.1以上7.0以上糖尿病-餐后两小时10以上11.1以上11.1以上糖耐受量受损-空腹小于6.1小于6.1小于7.0糖耐受量受损-餐后两小时6.7-10.07.8-11.17.8-11.1空腹血糖受损-空腹5.6-6.15.6-6.16.1-7.0空腹血糖受损-餐后两小时6.7以下7.8以下7.8以下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也有分级,分为轻度糖尿病、中度糖尿病、重度糖尿病,具体参考数据如下:

轻度糖尿病:7.0~8.4mmoi/L;

中度糖尿病:8.4~10.1mmoi/L;

重度糖尿病:大于10.11mmoi/L。

【血脂】低了营养不良,高了危害健康

血脂过低:很多人以为血脂越低越好,其实血脂过低和高血脂一样危害健康。研究显示,低胆固醇摄入水平(每天150~200毫克)人群的心脏病死亡人数,是高胆固醇摄入水平(大于300毫克)的2 倍。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胆固醇水平低于4.16毫摩尔/升时,其发生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危险性与胆固醇水平高于6.24毫摩尔/升相当。

血脂过高: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小“斑块”,并日益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还会中断血流。就像热水器水管中的水垢越积越多,最终堵塞水管,水流越来越慢,严重时流不出水来一样。

【尿酸】高了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

临床上,当血尿酸超过390微摩尔/升,才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大多数的痛风病人的尿酸值都是超过420微摩尔/升。

最后,这几张对照表是对自己身体健康情况的一个参照,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快看看自己的这4项指标正常吗?

来源/健康时报(ID:jksb2013)、科普中国

健康指标不是一成不变,各年龄段血压、血糖、血脂、尿酸对照表看这里

血压、血脂、血糖、尿酸是目前衡量我们身体状况最基本的四个指标。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指标到底多少是合格的?

更重要的是,这些参考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年龄的增加也会有一些变化。所以,很多人体检之后发现自己的指标和标准指标不一致,往往认为自己身体出了问题。其实很可能是在正常范围内!

血压

低了供血不足,高了损伤血管器官

血压过低:会导致身体各部分的血液、氧气供应不足,产生眩晕、无力、眼前一黑,甚至晕厥,同时也会增加卒中风险;

血压过高:过高的压力会伤害各个器官组织,包括血管、心脏肾脏等,也会增加卒中风险。

但是人的血压不是一直稳定不变,在一天之内会有所变化,在一生之内也有所变化,而且男性和女性的血压也会有所区别,所以就很需要这张表来做参考。

H各年龄正常血压参考值对照表

年龄段

高压-男低压-男高压-女低压-女
16-20岁1157311070
21-25岁1157311071
26-30岁1157511273
31-35岁1177611474
36-40岁1208011677
41-45岁1248112278
46-50岁1288212879
51-55岁1348413480
56-60岁1378413982
61-65岁1488614583

数据来自:

中国高血压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杨传华

另外,如果血压超出标准,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已经高血压了呢?请参考下面这张表。

H高血压诊断的一般参考

血压类别

高压低压
理想血压120左右80左右
正常血压130以下85以下
正常高值130-13985-89
轻度高血压140-15990-99
临界高血压140-14990-94
中度高血压160-179100-109
高度高血压180以上110以上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大于140低于90
低血压90以下60以下

另外,专家提醒,血压测值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激动、紧张、运动、气温等,一次测量不能盲目作为诊断结果。

血糖

低了伤害大脑,高了伤害器官

血糖过低: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害,轻者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昏迷,直至危及生命。部分患者诱发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及心肌梗塞。

人们往往认为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的疾病,血糖低一点总比高一点好。其实,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因为高血糖和低血糖这哥俩性格迥异,高血糖是个慢性子,能够打持久战,一点一点地伤害你,暂时不影响生命,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一般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所以它的危害性是以年来计算。

低血糖是急性子,如果不及时“修理”它,则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摧残”你,要是超过6小时发生的脑组织损伤根本不能恢复,时间再长一些,就会导致死亡。即便在深度昏迷时抢救过来,最后也会变成植物人。所以它的危害性就要以分钟来计算了,因此也不可小瞧了低血糖

血糖过高:还会引起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是指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基底动脉、肾动脉及周围动脉等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动脉粥样硬化症病情较重、病死率高。约70%~80%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

同样,血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进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糖也会有所变化。所以,一般而言会有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两个数值作为参考。

H血糖参考值及一般诊断标准

诊断条件

静脉-全血毛细血管静脉-血浆
正常参考值-空腹3.9-6.1
正常参考值-餐后两小时7.8以下
糖尿病-空腹6.1以上6.1以上7.0以上
糖尿病-餐后两小时10以上11.1以上11.1以上
糖耐受量受损-空腹小于6.1小于6.1小于7.0
糖耐受量受损-餐后两小时6.7-10.07.8-11.17.8-11.1
空腹血糖受损-空腹5.6-6.15.6-6.16.1-7.0
空腹血糖受损-餐后两小时6.7以下7.8以下7.8以下

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也有分级,分为轻度糖尿病、中度糖尿病、重度糖尿病,具体参考数据如下:

轻度糖尿病:7.0~8.4mmoi/L;

中度糖尿病:8.4~10.1mmoi/L;

重度糖尿病:大于10.11mmoi/L。

血脂

低了营养不良,高了危害健康

血脂过低:很多人以为血脂越低越好,其实血脂过低和高血脂一样危害健康。研究显示,低胆固醇摄入水平(每天150~200毫克)人群的心脏病死亡人数,是高胆固醇摄入水平(大于300毫克)的2 倍。

血脂过高: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沉积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小“斑块”,并日益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还会中断血流。就像热水器水管中的水垢越积越多,最终堵塞水管,水流越来越慢,严重时流不出水来一样。

血脂异常是一种慢性病,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促发作用终身存在逐步加重,降脂药物的作用是暂时的,持续时间不会很长,一旦停药后,药物的作用消失,血脂会很快回升。降低血脂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调整饮食,改善生活方式以及合理的降脂药物治疗,多管齐下,才可以将血脂控制在一个满意的水平。

H血脂一般参考值

种类

参考值
总胆固醇2.8-5.17mmol/L
甘油三酯0.56-1.7mmol/L
男性-高密度脂蛋白0.96-1.15mmol/L
女性-高密度脂蛋白0.90-1.55mmol/L
低密度脂蛋白0-3.1mmol/L

尿酸

高了引起高尿酸血症、痛风

长期以来,血尿酸是用来诊断和评价痛风患者的重要生化指标。但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高尿酸血症不仅是痛风和并发肾脏损害的检测指标,而且与心血管疾病及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可促进动脉硬化及血小板聚集,加速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尿酸盐可损伤动脉内膜,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临床上,当血尿酸超过390微摩尔/升,才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大多数的痛风病人的尿酸值都是超过420微摩尔/升。

尿酸升高患者,首先要限制摄入高嘌呤类食物,如动物内脏、红肉、不带鳞的鱼虾、蟹、豆制品、各种肉汤、奶制品等,为促进尿酸的排泄要多饮水、戒酒、限制热量,坚持体育锻炼,减轻体重,均有益于调节体内尿酸的代谢。严重情况遵循医嘱服药。

H尿酸的一般参考值

性别

参考值
男性237.9-356.9μmol/L(4-6mg/dL)
女性178.4-297.4μmol(3-5mg/dL)

这这几张对照表是

对自己身体身体情况的一个参照,

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

快转给家人,

人手一份!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