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俗 > 面相命理

肉蔻图片(肉蔻图片功效和作用)

时间:2024-01-13 16:40:53 作者:龙行天下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肉蔻并不简单,它被人们忽略的本领才是曾被视为香料秘方的原因

对于肉蔻这种香料的认识,很多的书籍是从五香扒鸡开始的。五香扒鸡在清末的时候,它已经在山东一带广受喜欢的了,而后因为德顺斋对于制作香料的变革,它再次焕发新生,著名的德州扒鸡就是起源于这里。新中国建立之后,德顺斋扒鸡的制作方式公开之后,肉蔻作为香料才算是第一次在香料界有了大范围的露脸,很多人认识这种香料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在很多朋友的印象中,肉蔻可以提高鲜度,对于肉类食材的糯口感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事实上这种香料的用途还不只如此,熟悉香料历史的朋友还会知道,德顺斋使用肉蔻,其实并非看中它上诉的两种用途,而是因为它含有可以调节食客烦躁情绪的作用,这种用途它曾被当成一种所谓的“迷信”,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也才明白肉蔻中的“肉豆蔻醚”适量使用,它是可以让人们的中枢神经得到扩展,起到一种调节疲劳的作用。

将目光再次拉回到清末时期,原来早在肉蔻被王家师傅用于扒鸡的制作之前,河南一带已经有了将它作为一种秘方,将它用于搭配八角、桂皮等香料,用于炖肉増香。十分有趣的是他们使用肉蔻,所考虑的用途又是另外一种。肉蔻本身带有丰富的植物油脂,这种油脂在炖煮的过程之中,它们会出现游离的状态,游离出来的肉蔻油脂,它能将香气更好的渗透进入肉质内层,渗透的过程中还会带领其他香料的香料进入其中,这个特殊的现象就是清末我们河南一带将它视为秘方的原因。

回顾肉蔻的香料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些关于它的有趣事情,而这些故事背后则是它被现在人们所忽略的本领,而这些本领在我们现在很多香料复合应用时,它还是可以被重新应用的。例如为了应对夏日的烦躁,在调制清新口味的香料配方时,加入一些肉蔻,巧用肉豆蔻醚这种成分,能更好的应对。像是为了増香肉质内层的香气,也不必一味在丁香、砂仁、荜菝、胡椒、辛夷、生姜这类渗透力较强的香料上发力,借用肉蔻油脂的巧劲,也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肉蔻衣、肉蔻、玉果和香果间的那些事,这些相似常用香料间的差异

香料的世界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像是一门精细化工,同一个‘母亲’诞生的‘同胞兄弟’们,有时候便是两种不同的香料,它们虽然总是给人味觉相近的错觉,但是细究下还是有许多不同的,今天的主角便是这样一种香料,它便是肉蔻。说起肉蔻,很多朋友想到了玉果,想到了香果,还有些朋友会想到豆蔻衣,无法否认,它们之间确实有十分相似的地方,那么如何区分这些香料?在使用中它们又有什么差异呢?

上图中是一颗比较完整形态的肉豆蔻,也就是刚刚摘下来的新鲜肉蔻果实。新鲜的肉蔻果实模样有些和杏子相近,新鲜的肉蔻一般不会被直接使用,而是需要风干一到两个月之后才可以使用。以下是风干之后的图样。

风干之后的肉蔻果实上那一层浅黄色的皮衣,它便是肉蔻皮,带假壳的肉蔻有些朋友会称呼它为玉果,或者是称呼为肉蔻,而实际上我们日常使用的肉蔻,则是肉豆蔻的去假皮之后的果仁,如下图模样。

通过上述的图解,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明白肉蔻衣、肉蔻和玉果之间的关系。最后是香果,香果的味觉上和肉蔻有所差异,而且麻舌感和辛觉要明显重于肉蔻,但是模样上确实和玉果,也就是带假皮的肉蔻很像,下面的模样。

这几种香料看似相似,在用途上还是有不小区别的。先说肉蔻,有些朋友喜欢在使用肉蔻之前,将肉蔻进行烘烤,这样可以使得香气更显,此时便是需要带假皮的肉蔻了,也就是玉果。而对于炖煮,或是将其制成粉末使用的话,那自然是果仁形态更为合适。再说肉蔻衣,它在日常使用中并常见,原因是它的价格比起肉蔻来说贵了数倍。肉蔻衣在香气上比肉蔻要清新,同时它蕴含的精油更为丰富,这也使得它产生的香气要更为持久,让人对于香气多样的感知也更为明显,肉蔻皮可以比肉蔻更能凸显风味。而相比下香果的香味便比较单调了。

在搭配用途上,肉蔻和肉蔻衣可以广泛的用于炖煮、炙烤、甜点、汤面、洪培等烹饪,而香果在适用广泛性上来说,却显得捉襟见肘。在配比上肉蔻衣可以用于突显清新口味的配方中,而肉蔻则是可以在味道浓郁些的配方上,至于香果,往往是用于增强尾香。

在配比肉蔻和肉蔻衣可以作为使料、佐料、臣料,而香果往往是用于佐料的位置上。在和其他香料的契合度上,肉蔻、肉蔻衣和香果是旗鼓相当的,基本都会能在各种香料配方中搭配,但是香果更为偏向于麻辣、麻香口感的上的应用。在食材搭配上,肉蔻和肉蔻衣基本可以和各种禽类、各种畜类和鱼贝搭档。而香果相对来说比较合适用于牛、羊肉和虾类的食材,在食材适用广度上要弱于前两者。

在香料组的它们的作用也有所区别,肉蔻衣、肉蔻具有促进肉类食材糯口、增强香味层次的作用。而香果则是侧重于增加麻舌感,促进后香香气为主。关于它们的这些差异的理解,是妥当使用它们的关键。

调料中的草蔻、白豆蔻、肉蔻是哪些植物的果实

在调料市场上常看到带有“蔻”字的调料,如草蔻、肉蔻、白豆蔻等,它们究竟是什么植物的果实(种子),各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就谈谈这个问题。

一,关于草蔻

草蔻是一种简称和别名,通常指姜科山姜属植物草豆蔻的种子。草豆蔻是正式中名,这个名称来源于《本草纲目》,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学名为Alpinia hainanensis K.Schumann;别名有草蔻、小草蔻、开南山姜、豆蔻等;它产于我国广东、海南、广西,通常生长在山地林中。

外形特点:一是为多年生草本,高达3米;

二是叶条状披针形,长50-65公分,宽8公分左右,先端有短尖头,两边不对称,叶边有毛,两面无毛,叶柄长2公分左右,叶舌长6毫米左右;三是总状花序顶生直立,长达20公分,花序轴有粗毛;小苞片乳白色;花萼钟状,顶端不规则齿裂,花冠管长8毫米,白色,花冠裂片边缘稍内卷,有缘毛,唇瓣三角状卵形,顶端微2裂,有自中央向边缘放射的彩色条纹,4-6月开花;

蒴果球形,直径3公分左右,成熟时金黄色,种子多数,有假种皮,5-8月果实成熟。

草蔻的种子是一种辛香调味料,在夏秋季采收,晒至九成干,或用水稍烫,晒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团,生用;

它具有去膻腥味、怪味、提香作用,在烹饪中可与白蔻同用或代用;主要含有挥发油类、黄酮类、二苯庚烷类、尚有萜类、多糖等成分。草蔻也是中药,

其味辛,性温,具有燥湿行气、温中止呕功效,药用时请遵医嘱。

二,关于白豆蔻

白豆蔻是植物的正式中名,这个名称来源于《本草拾遗》,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学名为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别名还有豆蔻、白蔻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姜科豆蔻属草果亚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原产柬埔寨、泰国,我国云南、广东等地引种栽培。

外形特点:一是为多年生草本,茎丛生,高3米左右,茎基叶鞘绿色;

二是叶卵状披针形,长达60公分,宽12公分左右,顶端尾尖,两面光滑,近无柄,叶舌圆形,叶鞘口和叶舌密生长粗毛;三是穗状花序自近茎基处的根茎上发出,圆柱形,长8-11公分,有密覆瓦状排列的苞片;苞片三角形,黄色;小苞片管状,一侧开裂;花萼管状,白色稍透红,顶端有3齿;花冠管与花萼管等长,裂片白色,唇瓣椭圆形,中央黄色,内凹,边黄褐色,5月开花;

蒴果近球形,直径1.5公分左右,白色或淡黄色,稍有钝3棱,有7-9条浅槽和突起的纵线条,果皮木质,容易三瓣开裂,种子不规则形,暗棕色,有芳香味,6-8月果实成熟。

白豆蔻的成熟果实为很好的调味香料,在烹饪中有去异味、增辛香作用,常用于卤水、火锅等;

主要含有挥发油、蒎烯、丁香烯、龙脑乙酸酯、芳樟醇等成分。白豆蔻的果实是一种中药,

其味辛,性凉,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开胃消食功效。药用时请遵医嘱。

三,关于肉蔻

肉蔻是简称和别名,它的正式植物名叫肉豆蔻,这个名称出自《开宝本草》,在《中国植物志》中确定为正式中名;学名为Myristica fragrances Houtt.;别名还有肉果、肉蔻、玉果、顶头肉、豆蔻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肉豆蔻科肉豆蔻属常绿小乔木。它原产马鲁古群岛,热带地区广泛栽培,我国台湾、广东、云南等省区引种栽培。

外形特点:一是为常绿小乔木,小枝细长;

单叶互生,叶片近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两面无毛,侧脉8-10对,叶柄长1公分左右;三是花单性,小,无花瓣,雄花序长1-3公分,有花3-20朵,花被裂片常3个,雌花序比较长,有花1-2朵,花被裂片3个,花丝合生成柱雄蕊柱状,花药细长,7-30个;小苞片生长在花被基部;果实通常单生,有短柄,有时有残存的花被片,果皮肥厚,肉质状脆壳质,假种皮红色,至基部撕裂,种子卵珠状。

肉豆蔻的成熟种仁和假种皮为优质天然香料,具有去异味、增香和解酒作用;

在中餐烹饪中常与其他香辛料混合用于煮、卤、烧、烫等菜式当中,在西餐烹饪中,肉豆蔻粉广泛用于清汤、少司、牛羊肉、鱼类、蔬菜、香肠、肉馅等菜肴的增香调料;

它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钾钠、钙、磷、肉豆蔻醚、丁香酚、异丁香酚、多种萜烯类化合物等成分。肉豆蔻的干燥种仁药用,

其味辛,性温,具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功效。药用时请遵医嘱。

以上就是三种带“蔻”调料的植物学特征和主要作用。

每日一中药——豆蔻

今天聊聊豆蔻。古人称十三四岁的少女为“豆蔻年华”或者是“豆蔻之龄”,就是说的这个豆蔻。有含苞待放之意,寓意少女妙龄。豆蔻可并不仅仅是成语出处,还是一味很好的化湿药。

豆蔻是姜科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因此又叫白豆蔻。主要产地并非我国,目前主要产自东南亚地区,例如泰国、柬埔寨、越南等,我国内则以云南、两广地区为主。豆蔻当秋季果实由绿色转变成黄绿色之时采收,晒干生用即可。用时需将其捣碎,与上文砂仁一般。

豆蔻味辛,性温,主要入肺经、脾经、胃经。其主要功效是: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化湿行气,主要化解中焦脾胃之湿邪,当湿邪困阻脾胃中焦时,便会导致出现胃脘部胀闷不适,甚至是泄泻,脾受湿邪困扰,则运化无力,此时取豆蔻、白术、人参等组成“白豆蔻丸”化湿行气,湿邪得以化解,则中焦脾胃各司其职,运化有序。

温中止呕也是豆蔻的功效。豆蔻能够行气宽中,性温能够温胃养胃,尤其适合寒湿阻胃出现的呕吐,单独使用时将其捣成粉末服食,也可以配合藿香、半夏等入药煎服。

豆蔻同砂仁类似,均属于辛散芳香之品,煎煮时宜后入,以免药效挥发散失。另外,豆蔻属温燥之品,能驱寒湿之邪,但是同时也容易耗伤阴液,因此阴虚血燥者应慎用,避免误伤阴液。

本文旨在科普中药的功效,并不推荐随意使用,若有需要,请至正规医院,遵医嘱用药,切勿随意擅自服食药材。

喜欢中医的小伙伴们,别忘了点点关注、转发,有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评论留言,或者私信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