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配对

拼多多刷砍价(拼多多刷砍价会被发现吗)

时间:2023-12-28 16:15:43 作者:心若向阳 来源:网络

本文目录一览:

你们知道拼多多有砍价军团吗,那种链接随便一发进群不到一会砍0

发现是这样的——

嚯!400多人!那岂不是很快就可以砍到零了?开心!

按照知乎某高赞问答的推荐,加入了一个所谓的砍价军团之后...

发现是这样的——

嚯!400多人!那岂不是很快就可以砍到零了?开心!

我来试一试。biu,助力链接发到群里!

啊?我的链接呢?不是刚刚发出去了么?

天啊刷没了???我去还在刷刷刷

妈耶,大家不要光发自己的,也点点我的呀……

然后我又重新发了好几次,给别人送出三个助力,最后,我收到了一个回砍:(

说好的互砍互相助力呢,群友们乃们的诚信呢……

然鹅再想参与助力的时候,我发现今天的助力次数已经用没了,所以如果需要更多助力,也只有也加入到“骗互助”的行列。

我们总结一下,首先互助是一个非常好的系统。假如所有人都诚信,至少可以获得三次助力(次数限制),以及和送出去等量的刀。但是人性是自私的,加上有很多人做事就是不讲究,所以互砍群很容易陷入一种囚徒困境,大家互相不信任,争相发自己的链接,而不去点别人的,这样的结果到最后就导致所谓的互砍成了一个无效的系统。

既然效果不佳,那为什么还有人热衷于建立这种群呢?带着这样的疑惑,我点开了群公告。汗

按照知乎某高赞问答的推荐,加入了一个所谓的砍价军团之后...

发现是这样的——

嚯!400多人!那岂不是很快就可以砍到零了?开心!

我来试一试。biu,助力链接发到群里!

啊?我的链接呢?不是刚刚发出去了么?

天啊刷没了???我去还在刷刷刷

妈耶,大家不要光发自己的,也点点我的呀……

然后我又重新发了好几次,给别人送出三个助力,最后,我收到了一个回砍:(

说好的互砍互相助力呢,群友们乃们的诚信呢……

然鹅再想参与助力的时候,我发现今天的助力次数已经用没了,所以如果需要更多助力,也只有也加入到“骗互助”的行列。

我们总结一下,首先互助是一个非常好的系统。假如所有人都诚信,至少可以获得三次助力(次数限制),以及和送出去等量的刀。但是人性是自私的,加上有很多人做事就是不讲究,所以互砍群很容易陷入一种囚徒困境,大家互相不信任,争相发自己的链接,而不去点别人的,这样的结果到最后就导致所谓的互砍成了一个无效的系统。

既然效果不佳,那为什么还有人热衷于建立这种群呢?带着这样的疑惑,我点开了群公告。

恍然大悟!原来是卖刀啊。

既然是卖刀的话,我们看一下,一刀平均6毛五,100刀的话最低可以到5毛5,据我所知,这几个好像有点小贵啊!

诸位读者可能疑惑,群主所谓小偿帮砍保证真实是真实的砍价助力吗?真实的的刀他找谁去点的呢?

这里群主倒没骗大家,刀的确真实,他们转手交给了众包平台,在此类平台比如小白赚钱app或者众人帮发起悬赏,每单3毛(最后砍价的行为落在了很多在平台上兼职赚钱的人),而对于群主们,对比从客户那里收来的6毛半,利润率超过100%奈斯!

示例:

如图所示悬赏金额在两毛七到四毛五之间

所以读者诸君你明白了吗?所谓的砍价军团最后大概率会把你带向买刀,而买刀,你完全可以去这类任务APP上自己自助去免费发布任务来实现的,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军团。并且所谓的卖软件19元更是直接收智商税。因为软件都是免费的啊!小白赚钱,百度一搜就有了,根本不用花19、20呀。其实这样的玩法,说到底玩的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罢了。

后面的玩法怎么搞,群主还没有出招,但是可以预测的到,等所有群用户买完刀以后,转手把群变成拼多多优惠券分享群,再割一手羊毛,还不是美滋滋?

编辑于 2019-10-31・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砍价免费拿”活动,涉嫌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拼多多回应 不违法

前段时间,上海的刘宇航律师因为拼多多的砍价事件,引爆网络,并把拼多多告上了法庭,认为拼多多设置的砍价游戏环节有违法行为,拼多多回应 不违法。我们怎么判定此事呢?

图片来自网络

所谓的“拼多多砍价是免费的”,对于参与者,砍价,然后“免费”拿到自己想要的。 “。这个”讨价还价“称为”薅羊毛“,其实砍价的”“背后,隐藏是交易公式:为了拉动足够的用户增加平台的流量而设置的一些“免费”商品。如果您只留在“砍价游戏中,即使是参与者就算拿不到,砍价的人也不会感觉得失望的。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从另一个观察的维度就是:在法律的领域,这种“使用人类弱点”的商业活动,是否违法,是否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图片来自网络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在观察问题的同时,并进行分析问题,对于游戏的组织者或商业主体,没有明确的文本禁止商业的推广以及营销甚至商品定价策略,但是与“人类弱点”密切相关。在我们生活中在各大商学院,等各种营场景中,都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赚钱的”

图片来自网络

使用人类的弱点赚钱,算不上违法,即使有任何。在平常的购物中心,药店超市等都使用了 这个特点从而成功启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事实上,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消费,繁荣的市场,部分地实现了商家和消费者的双赢局面。关键是确保公平和正义。对于参与者来说,商人使用自己的人性,这都在正常不过了。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使用人性的弱点的拼多多简单地解释了平台中解释权。在任何时候参与活动或进入游戏,都可以被视为自动自愿对事件(游戏)规则知晓,并愿意接受活动(游戏)结果。活动(游戏)进程中出现的进度信息是活动(游戏)的一部分。

图片来自网络

但是平台有义务确保活动(游戏)的公平,是否公开了所有活动(游戏)信息,这取决于活动的特定内容(游戏)。而游戏也会由于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吸引参与者。不透露所有的游戏的所有流程或所有信息,这是游戏的一部分。你怎么看待拼多多砍价的游戏规则,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想法。

关注宇坤同学,后期更精彩

编辑 宇坤同学

撰稿宇坤同学

薅拼多多羊毛:八个人一天薅了1300元,有人一下午提现300元

撰文/ 李丹

编辑/ 陈芳

最近,拼多多突然变得大方了起来。有不少消费者成功薅了拼多多的羊毛,最少的提现了100元,多的甚至提现了300元。而拼多多降低游戏门槛背后,最核心的目的是想要在用户数量见顶的当下,盘活老用户。

最高的薅了300元

因为“砍一刀”“拉人助力”饱受诟病的拼多多,最近突然变大方了。

11月初,许久未联系的高中同学找到刘梦,让帮忙“助个力”。尽管知道“又是拼多多拉新的‘鬼把戏’”,但是碍于同学情分的刘梦还是照做了。一小时后,对方传来“喜讯”:提现成功了,100元已经打进了微信钱包。

这是刘梦第一次离“提现成功”的案例这么近。在此之前,虽说她也前前后后帮过不少人,甚至为了冒充新用户把拼多多APP卸载又下载,但刘梦从来没听人反馈说成功提到钱,反倒是听到不少人吐槽拼多多“套路深”“永远让你差一点”“会榨干你所有的人际关系”。

第二天上班,刘梦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让七八个关系好的同事帮忙扫码助力,中午吃饭时,又逮着几个同事帮忙。前后拉了十几个人之后,刘梦的手机屏幕上终于出现“获得提现资格”几个大字,几秒钟后,微信提示100元到账了。

“居然真能提到钱。”在刘梦的带动下,那天中午,刘梦所在公司的办公室,全是拿着手机让帮忙助力的同事,他们挨个找同事们扫拼多多上的提现二维码,最终办公室里先后有8位同事提现,成功率超出了人们的预期。最顺利的只拉了7个人,不太顺利的也在找了20多人,不断转转盘、领金币之后提现成功。

他们中最少的提现了100元,最高的提现了300元。方钰是看到刘梦提现成功后加入了薅拼多多羊毛的大军中,不到一个小时,她就成功提现了100元,随后拼多多让她继续拉人提现,她一下午总共提现了300元。“一周的午饭钱都有着落了。”

当天下午,刘梦的同事们除了感慨拼多多变了之外,也不禁好奇,拼多多到底在唱哪出?

的确,拼多多擅长“病毒营销式拉新”,这不是啥新鲜事。从“砍一刀”到“现金大转盘”,从“再邀请两人就能砍价成功”到“手气最佳,幸运值100%”,拼多多像是打开了裂变营销的潘多拉魔盒,把几乎所有人都卷了进来,让消费者乐此不疲耗费时间精力、人际关系为拼多多拉新助力。

考虑到“0元购”“提现”都需要砸真金白银,拼多多也没少“行抠门之实”。2022年年初,拼多多就因为“砍价永远差一刀”被人告上法庭。不久后,又有媒体爆出“6万人没能在拼多多上砍下一部手机”。

刘梦就表示,在她的印象里,所谓提现一直是噱头大于实质,根本没想到拼多多这次会这么大方。“重点是还不要求只在拼多多上花,相当于给的现金,随便往哪儿花都行。”

在社交媒体平台输入“拼多多提现”字样,尽管吐槽声不少,但也不乏近期炫耀“提现成功”的案例。

(图源/受访者供图和微博截图)

冯曦记得,今年年初,她还试过一次,拉了二三十人,“一直显示再凑1颗钻石就行了”,但就是不成功。这一次,眼瞅着身边的朋友同事都成功了,她也随便试了试,没想到拉6个人就到账了50元。

陈琳也表示,帮朋友助力之后,拼多多也给了她个现金红包。随便点击屏幕之后,拼多多一阵“狂输出”,又是“送你1份提现币”,又是“被选为提现之王,好运值加100”的,“仿佛是要把‘狗屎运’拍人脸上”。

找了11个人帮忙后,陈琳也成功提到了100元。而她身边的同事朋友,有人找了四五个人就立马提现了,也有人濒临放弃,第二天偶然再找人试了试,居然成功了。

而拼多多,还在孜孜不倦地“撒钱”。方钰表示,在她之后,身边至少有5个人发朋友圈晒过“提现成功”的截图,刘梦则算过一笔账,光她知道的,身边提现成功的8个人,总共薅了拼多多1300元。

为了激活老用户

拼多多为啥大手一挥发钱?刘梦估摸着,或许和双11有关,毕竟各大电商打得火热,撒钱是最有效的方式。

的确,在不少提现页面里,拼多多都特意标注了“11.11福利”字样。拼多多产品经理陈霖透露,从10月20号开始,公司的确上了不少活动,“都是真金白银地给”。

拿苹果系产品举例说,这个双11拼多多的补贴力度也是最大的,今年苹果推出的苹果14手机,最低配的128GB规格,拼多多百亿补贴完售价是5109元,256GB的售价是5999元;这两个产品在苹果天猫官方旗舰店领完550元的优惠券后,售价分别是5449元和6349元。算下来,拼多多给每个手机补贴了好几百元。

(图源/视觉中国)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拼多多突然变大方背后,一个核心原因是营销策略变了,以前它想要实现的是拉新,而现在在遭遇增长瓶颈后,它更在乎激活老用户。

拼多多和所有电商企业一样,目前面临的局面是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市场,想要拉新困难重重,这也使得激活老用户变得更重要。

拼多多2021年Q3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录得活跃买家数8.673亿,单季增长仅为1740万,低于市场预期的2000万,月活用户数7.415亿,单季增长仅300万。

数据一出,公司股价应声下跌。毕竟,市场已经习惯了拼多多的飞轮增速,一旦后者无法在用户增长上继续拔得头筹,就更别提转换和消费了。

在此之后,拼多多历次披露的财报数据中,活跃用户和买家数量增长情况均不如市场预期。2021年Q4,其平均月活用户数较上季度减少了810万,2022年Q1,其平均月活涨幅仅为个位数的4%。到了2022年Q2,拼多多直接选择不公布月度和年度用户活跃数据。

与用户增速放缓相对应的,是拼多多获客越来越贵的事实。

拼多多发展早期,在全民被各种“砍一刀”“助个力”支配的裂变攻势下,迅速借力微信,以极低的成本俘获了时间相对充裕的下沉市场。2016年,拼多多新增用户的获客成本为10元/人,2017年,该数据增长至17元/人。作为对比,同一时间,其他电商平台的获客成本高达几百元。

但“五环外”用户总有拉完的一天,伴随用户数量见顶,拼多多的获客成本也越来越高。根据光大证券的报告显示,拼多多系电商的获客成本已经从2018年的77元/人增长到了2020年的203元/人。而在不少统计数据里,其最新获客成本已经达到了432元/人。

为了应对,拼多多想到的解决方案是激活8个多亿的老用户,而真金白银地撒钱是最有效的激活方式。因此,近期包括刘梦在内的不少用户在拼多多喜提了“第一次提现成功”。

在互联网公司产品经理冯硕看来,拼多多此举和其平台基因一脉相承。不同于京东主打“提供更好的服务”,淘宝的万能淘宝已经深入人心,拼多多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链接更多用户,通过流量来倒逼商家压低价格,保持平台的竞争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用现金红包这种高效的方式唤醒用户,也算是拼多多一以贯之的打法了,况且“执行起来也不算难”。

据冯硕介绍,要更改提现难度,可以控制提现因子,或者更改获得现金的系数,比如“以前可以提现的用户数是1万,现在改成5万”,门槛降低后,消费者参与的会大大增加。

对于拼多多而言,现金红包确实不失为一笔还不错的经济账。刘梦就表示,在她的发动下,身边一位从来没用过拼多多的朋友就下载了APP。方钰也表示,她“强制”让身边3个朋友成了拼多多的新用户,很多很久不用的老用户也开始再次打开拼多多。

狂撒钱,可持续吗?

事实上,拼多多是享受过真金白银撒钱的红利的。

2015年,践行消费升级战略的阿里和京东先后加码一二线城市,企图杀入对方的核心领域。双方缠斗正酣时,一个名为“拼多多”的黑马杀出重围,靠接盘被阿里消费升级淘汰的24万中尾部商家,背靠彼时用户已超10亿的微信,迅速起量。

除了“砍一刀”,“助力提现”这些常规玩法外,拼多多还大力砸钱赞助综艺。整个2018年,拼多多把当时热门的综艺投了个遍。随后,“拼着买,更便宜”的拼多多火出了朋友圈。当年二季度,拼多多平均月活用户数达到了1.95亿,相较于上年同期的3280万,增长495%。

紧接着,2018年7月,拼多多成功赴美上市。从项目上线到登陆资本市场,小米用了8年,阿里用了15年,京东用了16年,而彼时的拼多多只用了三年不到的时间。2020年9月底,其GMV就做到了1.46万亿美元,相当于当时乌克兰GDP的13倍。

公司发展早期,拼多多擅长的就是“以小搏大”,用的是“砍一刀”“助力提现”这些把人性揣摩到极致的玩法。2020年初,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按照当前的增长速度,我们很快就会超过竞争者”。

(图源/视觉中国)

现实走向也的确如此。2020年末,拼多多因股价接连上涨,市值一举超过美团,成了仅次于腾讯、阿里之后的第三大互联网公司。同年年底,其平台年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超过同期阿里的7.79亿,以及京东的4.72亿。

但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拼多多增速放缓的问题显露出来,只不过被包裹在亮眼的成绩单里,没引起过多关注。

业内普遍认为,当头部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规模达到一定体量后,增长放缓是一种必然,此时,如果还费力拓新,有可能事倍功半。相反,应该把营销重点从用户增长转向留存值和年度平均客单价的增长上。

拼多多也的确在这么做,其拉高客单价的方式是引入品牌,“逐渐天猫化”。2021年底,有国际一线化妆品品牌中国区高管透露,拼多多在积极寻求和国际大牌旗下的中高端品牌合作,“试图通过产品和品牌的多元化,调剂自己的形象,从下沉、低收入的窠臼中实现升级”。

到了2022年,拼多多又进一步加大了对品牌的招揽和扶持力度。618期间,小米成为拼多多电视品类TOP1,海尔成了平台冰箱、洗衣机两大单品的销冠。

拼多多想“向上”做品牌,这个逻辑很好理解,品牌化的背后是稳定的质量保障和用户体验,不仅能带来稳定的销售额,也能减少平台风险。

但从目前来看,消费者端和品牌方似乎都不太买账。包括刘梦在内的不少消费者透露,一般只会在拼多多上买纸巾等易消耗品,最多再加上农产品,“即便买到质量不好的东西,考虑到价格低,也能勉强凑合用”。

而对于美妆、手机等品类,尽管拼多多在砸钱补贴,比其他电商平台更便宜,但很多人也不会轻易购买。理由很简单,为了省几十上百元,冒着买到假货的风险,不值当。

即便是刚从拼多多提现100元的刘梦也表示,除了给一位不太熟但帮忙助了力的同事转了10元答谢之外,剩下的钱,只有20%花在了拼多多上,就买了些纸抽。而提现300元的方钰也说,基本没把这300元花在拼多多上,一部分奖励自己“吃了些好的”,剩下的在其他电商平台花了。

虽然,拼多多一直以来为了营造好的购物环境,可谓煞费苦心。但奈何主流消费人群对拼多多的认知仍然相对“固化”:价格低是真的,但质量无法保证。

而另一边,“五环内”的品牌们也一直和拼多多维系着微妙的关系。据《晚点LatePost》报道,以荣耀、小米为代表的一些大牌,虽说以官方名头进驻拼多多,但对外以经销商名义宣传。而这“是拼多多妥协的结果”。

一直以来,拼多多都以“把人性弱点玩到极致”示人。无论是“砍一刀”还是“面对面扫一扫提现”,无数人碍于人情世故,不得已陷入“下载了又删,删了又下载”的无限循环中。此次适逢双11的“狂撒钱”,究竟能给拼多多带去些什么,或许只有拼多多自己能感知了。

(文中消费者均为化名)

我进了10个拼多多砍价群,发现了砍价成功的秘诀

拼多多的发展迅速,让人望而生畏。拼多多作为一匹黑马从电商迅速脱颖而出,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为更让人们折服的是它的价格比日常生活便宜,甚至比淘宝上都要更低一筹,因此吸引了好多粉丝的跟从。下载对于大家不是很难的,应用商店搜索“拼多多”,直接下载登录。从下载量可以明显看出,粉丝颇多。

⒈ 拼多多砍价砍成商品更需要省时省力,是 第一要求。

拼多多砍价的姿势很重要,要明白、了解——快刀斩乱麻姿势。意思就是精确性、速度快。领取砍价商品折扣券。砍价的商品前可以领取折扣券,省时间那都不用担心时间的紧破感。例如我用了一张五折的商折扣扣券,一个100的商品抵扣折后价为50元,100元的该商品直接变价为50元,相当于直接砍掉一半。之前,我用一张五折的折扣券使用后一下子砍100+。我们都明白,砍价之前可以领砍价折扣券,具体的情况,这个折扣券抵用几折具体不一。消除紧破感掉,缩短时间让效率提高是要做的第一步。

⒉ 珍爱家人,珍惜亲朋好友的机会。

朋好友的机会需要在千钧一发之时使用。拼多多砍价该商品使用完折扣券迈出了大阔步这个等于砍掉了二分之一或者三分之一。亲朋好友的价更高,他们作为高质量的用户、新用户,他们不经常玩砍价,活跃度较低,使得他们的潜在价值更高。当你与对方互助砍价到了后面的阶段的都是一分一分的,寸步难行,这个时候需要你去激活他们,能够让他们被唤醒,活跃起来;用身边亲人朋友的号砍上一砍,结果就是,随便砍一下都能砍掉几元线,这就是砍价的秘诀!!!

⒊ 正确的姿势,实用有效的实践才是大家 可取的

行之有效的方法,简单易操作的才是大家追求的,谁说不是呢!这里有个案例,在上个月,我帮一个朋友,自己的一个朋友去砍一个无人机,他是第一次玩拼多多砍价,都没有玩过,他就过来找到我;他最近玩起砍价,问我有没有一个方法、办法砍价砍的快点,不要繁琐、麻烦的,我对他说,行了 你给我帮你砍吧,你只需要把你的链接或者二维码给我其中一个就可以。二个小时的时间,完了之后,砍了200+刀,刀刀有价,帮友显示都符合,没有放水的。所以,这个办法是很有效果的、速度快。这里先跟大家说一声,简单介绍一下。

#下面这个是我的群二维码,关于问题,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区反馈#

学习了上面的秘诀,大家可以群里实践一番。下我留下进群方式,大家可以称呼我——◇券小券,我叫券小券◇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