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鸡

中国的面积是多少(中国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时间:2024-01-01 21:43:30 作者:舍我其谁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疆域雄图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没有一寸是“充话费送的”!

《军武次位面》作者:军武菌

有句俏皮话是这么说的:中国陆地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没有一寸是充话费送的。从尧舜禹的部落时代到“中国”概念形成再到封建王朝,中国领土从小到大,最大时候北到北海,东至库页岛,西抵帕米尔高原,南达南海诸岛。

到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领土占据全世界1/15的土地。上下五千年,无数战士、将领和帝王为国开疆拓土,比如战国时楚国南平百越、西汉攻取西域、唐灭薛延陀攻取漠北。960万平方公里象征着华夏民族的进取和韧性。

为此军武次位面将全新打造一档栏目:疆域雄图,聚焦于华夏领土的每一次“成长”,记录让中国版图扩大每一次进程。

今天就是疆域雄图的第一次更新——“中国”的形成。

农耕,华夏文明的起源DNA

恐怕每一个中国人都或多或少听过,说中华民族是农耕文明,“农耕”听起来司空见惯,但这两个字却是华夏文明的底层逻辑。军武菌是一个典型的工科男,理工科更喜欢从数字等客观角度理解世界,所以我们不妨从能量的角度看看,农耕给华夏文明带来了什么。

对于刚刚诞生的人类种群来说,如何让自己饿不着肚子,可以说是咱们老祖宗一天24小时都在思考的终极难题。

人类是一种非常耗能的生物,同样是一平方米的皮肤,马每小时平均出汗100克,骆驼平均出汗250克,而人类皮肤平均每小时出汗500克,峰值能达到2000克。高出汗量给人类带来的恒温功能,让人类在烈日下也能追逐猎物,但也带来了极高的耗能,这种出汗率相当于一台550-625W机器的热量耗散率。

▲每个人的热量耗散率相当于一块4090显卡

所以老祖宗们每天只办三件事:狂吃,狂吃,还是狂吃。所以各位吃货就不要苛责自己了,对高碳水、高油、高盐没有抵抗力那是老祖宗赖以生存的技能,是刻在DNA里的,所以请不要和DNA对抗,现代的健身达人们穿越到原始部落那一定会营养不良。

▲高油、高盐、高碳水,人类DNA至高无上的追求

话说回来,叨叨这么多只是想说明,在原始部落时代想养活一个人是非常难的。

如果是一个以采集为主要食物来源的种群,是很难维持高人口密度的。有人对全球340多种文化进行过研究,发现在采集时代,低的每平方千米只能养活1个人,最高的有几百人,平均水平是每平方公里25人左右。这样的人口密度根本无法支撑分工越来越明确、层级越来越高的复杂文明社会。

而农耕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们老祖宗的能量来源问题,“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是对农耕最贴切的解释。

先明确一个概念——能量回报率。

能量回报率的意思是去获得食物用掉的能量对比获得的食物的总能量。对于史前文明来说,能量回报率必须大于1,不然干半天获得的能量还不及消耗的能量。就像一台火箭发动机,产生的推力至少能推得动自己才可能装到火箭上。

而从采集食物变成通过耕种获得食物,在史前就属于是给电风扇战斗机换上了歼20发动机,推重比(能量回报率)直接起飞。

历史教科书上写过,中国最早发现种植水稻是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中国稻文化起源》里写:“这里发现的稻谷遗存极为丰富,单是1973年到1974年第一次挖掘时,就在第四文化层发现400平方米稻谷、稻壳和稻草堆积其厚度最厚处达70-80厘米。”

在距今7000-10000年左右,各地文明开始驯化野生动植物,比如中东的小麦和大麦,中国的小米和水稻,墨西哥的南瓜玉米,北美洲的马铃薯。

祖先们之所以选择这些农作物,就是能量回报率太高了。一个人的耕种平均耗能在每小时700KJ左右,那么种植水稻的能量回报率是15-20倍,小米的回报率是10-20倍,玉米的回报率则能达到25-30倍。

这样一来,农耕文明就可以获得非常稳定的食物来源,不仅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甚至喂饱自己的同时还能有结余,造起人来就没有心理压力了。同时新生儿长大后又是新的劳动力,再种出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如此循环往复,稳定的产业模式就搭建起来了。

而且对于农耕生产,肥沃的土地是最宝贵的不动产,依附土地资源生存的人群也是非常稳定的,同时稳定增长的人口也对更加复杂的分工劳作和阶级提供了基础操作系统。

天时还要地利

大家肯定听过“游牧”民族,游牧关键就是“游”起来。游牧民族有个特点,叫逐水草而居。草的生长速度是远远赶不上牛羊吃草速度的,所以吃完一块就得搬家去另一块吃,夏天转夏场,冬天转东场,居无定所,一年总得转好几次。

早期的农耕生产一样也有“游耕”。所谓游耕,也像游牧一样属于一种打游击式的耕种方式。一开始,先人会先找一片布满荆棘的荒地,一把火烧掉原始植被。火烧后的土地变得松软,焚烧后的草木灰又是天然的肥料,然后直接在这块地撒上种子就不管了,至于收成多少全看命。

而且这样的土地不是年年都能种植的,一般要隔个1-2年才可以种下一茬。这样的生产模式,导致人口是流动的。一户人家今年在山这边生活,可能明年就到山另一边,后年就跑没影了,这样的生产模式是不利于人口的聚集和文化产生的。

和刀耕火种相对应的是“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则是在同一片土地上付出更多的能量,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不用完全靠天吃饭了。在耕种过程中,用上了犁、耕牛、肥料,让一块土地的能量生产率提高,单块土地的能够养活的人口增多,为中华文明的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动力和基础。

毫不夸张的说,精耕细作是最早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是联结中国自然条件和中国社会的中轴。

大家要牢记一点,华夏文明是 一个纯正的农耕文明,对于土地的看法有且只有两种:能种地的,不能种地的。这个基本法则将在未来五千年里时刻左右着中国人对领土的认知。

话说回来,我们这节讲地利。

中国的精耕自作出现的时间非常早,在夏之前的部落时代就已经在黄河流域出现了精耕细作的萌芽。为什么精耕细作偏偏出现在黄河流域,而不是长江或者南方,这就是我们要讲的地利。

以夏朝二里头文化为例,从地形图上观察就会发现几乎都出现在黄河“几”字弯的最后一个弯里,黄河从三门峡夺路而出,冲向豫东平原一带。

黄河流过上游黄土高原,裹挟着土壤淤泥从三门峡奔涌而出,为这片土地带来了肥沃的土壤,对于上古农耕文明,肥沃的土地就是最强生产力,约等于那个时代的Chat GPT。

同时这片区域在中国第二、三级阶梯交汇之处,来自太平洋的水汽到这里部分被西边的山脉阻挡,所以这里还有一定降水量。同时虽然上古时代黄河流域总体上属于半干旱草原,但在黄河两岸还是形成了气候相对温湿、植被相对丰富的生态环境。

▲图片来源:地球知识局

一块这样的土地在文明发展初期是可遇不可求的。上周军武菌玩文明6就非常有体会,我开局在一块只有巴掌大的岛屿上,更可怕的是岛中间有一座火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我文明的头上。火山时不时爆发,我的文明就会遭受一次次灭顶之灾,当对手的火枪兵踏上我的领土时,我的战士们还在用弓箭。

在这个天胡开局点上,中华文明迈出了第一步。同时为了解决排水洗碱、把土地改造良田的难题,发展出了垄作、等先进的耕种技术,在精耕细作中,土地、人力、气候的协调牢牢种在中国传统思维的方式里,是国家领土观念出现的基础动力。

“中国”概念和领土观的形成

对现代国家来说,领土是最基本的国家的特征,包括陆地、水域以及地下层和上空,但对于古代的领土观,主要针对国家所管辖的陆地部分。要说古人什么时候有的领土概念,先得搞清楚“中国”概念是怎么形成的。

“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武王时,1963年陕西出土的一尊周成王时代青铜器上刻着周武王攻灭商的事儿,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周武王攻克商朝都城后,给老天爷祭(hui)祀(bao):从今天开始,我就住在中国这里,治理天下民众。”

这的的“中国”意思是天下的中心,实际上说是“京师”更加贴切。商的都城叫大邑商,是商王直接通知的区域,又被称为中心区,都城周围的领土则被称为是东土、西土、南土、北土,大邑商居于四方之中,“中国”表达的就是这种天下之中的意思。

同时在商周时期,“中国”已经有了更加广义的用法,代指整个国家的领土。尚书·梓材中说:“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这里的先王指的是周武王,中国就代指商的领土了,这种广义上,“中国”和九州、四海等称呼是一个意思。

夏商时代的国家概念不同于咱们现代的理解,在中央理论上管辖的区域内存在着许许多多地方,这些地方诸侯国被称为万邦,万邦指的就是在“中国”范围里众多的诸侯小国。

在夏商时代,人们对于国家的领土观念已经有了基本认知,他们把中国的领土范围称为天下、四海、九州,包括了中原地区以及东西南北各族人居住的广大地区,构成了“初代”中国的领土范围。

当历史的车轮滚到东周时代,由于四周少数民族的逐渐强大和内迁,中原地区的统治者为了强调中原这的正统性,他们把中原地区的诸侯国统称为“华夏”,这里的“华夏”和“中国”是一样的概念。

中国(中原诸侯国)之外的土地就被叫做夷、蛮、戎、狄四夷之地,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称呼是为了和四夷对举的,古人把中国和四夷合称为“五方”,比如南方的蛮、北方的狄、东方的夷、西方的戎和中间的华夏诸侯国。

秦始皇结束诸侯混战,一统天下后,中国的概念有了新的体现。在用法上基本摒弃了原来那种代指京畿地区的概念,同时把代指“天下”的用法大力发扬,同时废除从前的分封制,在领土范围内普遍施行郡县制,由此“中国”的国家概念和领土观念逐渐成熟。

秦统一六国以后,御史称当时的形式是:“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中国第一次进入大一统时代。

同时国家主权观念、领土观念也随之形成和成熟,“中国”作为国家通用名称的概念自秦开始深入人心,和“天下”“四海”同等概念,互相通用,中国的领土自秦以后包括了中原和“是四夷之地”,国家观念和领土观念基本成型,“大一统”成为每个人最执着的追求,堪称古代版“一点都不能少”。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同时期西方也出现过大帝国,而历史上欧洲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大一统国家,非常像中国前秦时诸侯的状态,到现在尽管有欧盟,但也离心离德。

中国从到大一统,中间的分水岭是秦国,那么这个从统一六国到亡国不过14年的王朝,到底做了什么,办成了欧洲两千多年没做到的事?咱们下期疆域雄图,将聚焦于这个问题。

中国领土1045万平方公里

描述:中国领土面积达到1045万平方公里,宛如一面巨大的旗帜,高高飘扬在东方。这片广袤的疆域,富饶而丰盛,孕育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感受这喜人的数字背后蕴含的辉煌壮丽。

#中国领土 #地理面积

1. 巨大领土,国家的守望

中国领土面积达到1045万平方公里,辽阔的版图跨越东西,南北,融合海洋和陆地资源,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这一领土的辽阔给中国带来了无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如此广袤领土的社会主义国家。

2. 疆域丰饶,资源富集

中国领土广袤辽阔,涵盖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从大片的农田到广袤的森林,从河流到湖泊,从能源矿产到海洋资源,中国拥有着多样化而丰富的资源

3. 国家的安全屏障

中国的国土面积庞大,为国家提供了坚实的安全屏障。这片宽广的领土不仅自然地保护了国家的独立和安全,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卫国土安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4. 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中国领土的广袤壮丽,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随着国力崛起,中国将更加努力地保护和发展国土,推动国家的繁荣昌盛,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 强国之基,富国之源

中国领土面积庞大的背后,蕴含着国家繁荣昌盛的无限潜力。这片广袤的土地将成为国家强盛的基石,充满活力的经济将为中华民族带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新版地图中国领土1045万平方公里???打假不良博主博眼球假消息

相信大家都听说了,不久之前,随着最近一版本的全国地图发布,中国领土面积不再是960万平方公里了,而是1045万平方公里,这么大的事儿一时间引起了一股爱国煽情文章的热潮。而领土是哪多出来的??却压根儿没有多少人给大家讲清楚!!今天蝈蝈就跟大家聊聊这85万平方公里到底是怎么来的!!

有的媒体煞有其事的解释道,多出来的部分是南海的九段线变成了十段线,同时我们还收回了黑龙江最东端的黑瞎子岛屿。首先呀,很多地理不好的老铁可能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85万平方公里到底有多大呢?差不多是两个黑龙江,24个台湾省,而台湾是中国最大的岛屿。我们看最新版的中国地图,很明显陆地上多出来了85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的想法只能是无稽之谈,那么是不是我国的大炮现在可以打的更远了,因此南海九段线直接变成了十段线呢?蝈蝈,我对比了一下旧版地图的九段线和新版地图的十段线。

大家可以看到,其实多出的部分就是台湾到东北的那一段,无论怎么看也不可能有24个台湾岛那么大。这里蝈蝈想普及一个常识,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指的是陆地和内陆水的面积,是不包含领海区域的。否则的话,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绝大部分国家的国土面积全部都要修改,尤其是日本、英国这样的海贼王,而且增加的大小是十分惊人的。用中国举例的话,比如仅仅一个南海的领海面积就已经超过200万平方公里了,而中国的总领土面积将达到1200万平方公里以上,这明显远高于官方发布的1045万平方公里的数据。至于黑瞎子岛屿嘛,果果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情况,最新发表的地图中,因为黑瞎子岛屿已经被全部划分到了中国版图,就有许多的外国媒体借此机会造势,声称中俄两国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全部解决。但是稍微熟悉一些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黑瞎子岛是在1929年与中东事件中被苏联军队非法占领的,此后历届政府从来都没有承认过苏联以及俄罗斯对黑瞎子岛的主权。你们直接看图片,

在各个版本的地图上,黑瞎子岛一直都是完完整整的在中国版图上的,根本不存在什么,全部刚刚纳入版本。一说黑瞎子岛,实际情况是在2008年,中俄经过激烈的谈判协商,最终才决定将黑瞎子的岛的一半归还给了中方,另一半的领土俄罗斯依然予以实控。这个情况持续到了今天,直到现在实际控制情况依然是一人一半。并不说我们将地图里的黑瞎子岛全部给划分了进来,就代表俄罗斯真的会将其还给我们一样,这代表的更多的是我国的一个态度,一次对俄罗斯的试探,就像藏南和拉达克地区一样,当年也是被印英政府强行占有的,虽然没有被完全收回,但是我们历届的政府均未承认过印度对于藏南地区的非法占领!

从始至终,这都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直完完整整的存在于我国版图上,因此不存在什么增不增加一说。而且退1万步讲,就算俄罗斯真的把岛屿归还给了我们,黑瞎子岛也只有一个位于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交界处的一个小岛,仅仅只有335平方公里,和85万平方公里还差个十万八千里呢。

其实同样作为自媒体作者,可以理解,在当前流量为王的时代下,为了流量不要质量的现象非常普遍,以上的东西虽然并不精确,但是宣传方向起码是正能量的。而有一些有心之人真正要宣传的并不是领土增加,国家强盛,其本质目的的实际为中国威胁论。希望大家擦亮眼睛!!不要被带节奏!!

10346平方公里!中国新增一个“国家”,西方眼红却只能眼睁睁地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18年底,中国大陆人口接近14亿。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幅员辽阔的中国有56个民族、34个省级行政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本来国家的面积就已经很大了,这是一些西方小国羡慕的事情。现在中国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国家”,面积不小,约为10346平方公里。

这个“新国家”就是南海明珠我国的一座人工岛。此消息一出,西方国家十分眼红,但也只能袖手旁观。南海珠海生态岛位于广东和福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交汇处。这是一个美丽富饶、有山有海的地方。这两个阶段形成一个美丽的循环。从远处看,它就像一颗镶嵌在大海中的珍珠,因此被誉为“南海明珠”。

规划中,该岛预计将于2027年全面竣工。南海明珠作为耗巨资打造的旅游胜地,不仅可以拓展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空间,还可以带动沿海地区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可谓一石二鸟。

西方国家虽然羡慕中国拥有这样一座人工岛,但他们却没有机会打造自己的“海上明珠”。因为南海明珠人工岛基本上是我国填海工程的一部分,或许只有素有“基建傻瓜”之称的中国才有勇气做这样的工程,这需要巨额资金人力、物力、财力。项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