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马

何姓名人(何姓名人及历史人物)

时间:2024-01-23 14:59:50 作者:煮酒送别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庐江出望族 淮水育贤孙 何姓开国将帅获上将中将少将军衔者名录

何姓出自姬姓,在旧版《百家姓》中,何姓位列第21位。到了2007年何姓宗亲口已达到1300多万,排在第17位。

那么,在1614位开国将帅中,何姓宗亲将军有几位?

开国将帅中的何姓宗亲,获开国元帅、开国大将、开国上将、开国中将、开国少将军衔者具体各有几人?

这些何姓开国将帅宗亲具体的名录与籍贯又如何?

重庆何氏宗祠

一、开国将帅中的何姓宗亲没有开国元帅、开国大将、开国上将二、何姓宗亲获开国中将人数及名录

何姓宗亲有1名获开国中将军衔,他们就是何德全中将。

何德全中将,湖南省长沙市何氏宗亲,土地革命时期曾任红1军团第4师参谋长;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军政大学第1团团长,解放后曾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何德全中将

三、何姓宗亲获开国少将人数及名录

何姓宗亲获开国少将军衔者共有19人。其中有16人是1955年授衔的,有1人是1961年授衔的,1964年授衔的有2人。

(一)1955年授衔开国少将的何姓宗亲人数及名录

何姓宗亲1955年授开国少将衔的有16人,具体名录如下:

1、何辉少将,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何氏宗亲,曾任海军第二航空学校政委。

2、何以祥少将,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何氏宗亲,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上海警备区司令员。

3、何正文少将,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何氏宗亲,曾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何正文少将

4、何光宇少将,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何氏宗亲,曾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

5、何廷一少将,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何氏宗亲,曾任空军副司令员。

6、何运洪少将,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何氏宗亲,曾任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7、何克希少将,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何氏宗亲,曾任华东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

8、何志远少将,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何氏宗亲,曾任山东省军区第二政委。

9、何柱成少将,安徽省六安市何氏宗亲,曾任济南军区副政委。

10、何济林少将,湖北省仙桃市何氏宗亲,曾任解放军兽医大学校长。

11、何振亚少将,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何氏宗亲,曾任空军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

12、何能彬少将,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何氏宗亲,曾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13、何维忠少将,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何氏宗亲,曾任总后勤部财务部副部长。

14、何敬之少将,重庆市万州区何氏宗亲,曾任武汉军区后勤部部长。

15、何辉燕少将,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何氏宗亲,曾任铁道兵副司令员。

16、何德庆少将,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何氏宗亲,曾任军政大学副政委兼校务部政委。

何德庆少将

(二)1961年晋升开国少将的何姓宗亲人数及名录

1961年晋升开国少将的何姓宗亲有1人。

他就是何家产少将,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何氏宗亲,曾任福州部队司令部参谋长。

何家产少将

(三)1964年晋升开国少将的何姓宗亲人数及名录

有2位何宗亲姓1964年晋升开国少将,具体名录如下:

1、何云峰少将,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何氏宗亲,曾任福州军区副政委。

2、何友发少将,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何氏宗亲,曾任吉林省军区司令员、吉林省委书记。

何友发少将

四、家传三桂,学贯六经;何姓人才济济

开国将帅有何姓宗亲20位,其中1位开国中将,19位开国少将,大多出自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三省。

何氏宗亲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省份,以四川省、广东省、湖南省三省为最,河南省、贵州省、广西自治区、安徽省、湖北省也占各省人口的1%以上。

何姓的主要堂号有水部堂、四友堂、忠孝堂、庐江堂等。

除了开国将帅,何姓历史名人众多,湖南何氏宗亲何叔衡,是一大会出席者,曾任最高法院院长。

湖南何氏宗亲何长工是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重要参与者,曾任地质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贵州省何氏宗亲何应钦曾任一级上将、抗战时期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行政院长。

广西何氏宗亲何柱国曾任陆军15集团军总司令、10战区副司令长官,领陆军中将军衔。

此外,著名歌手、演员何家劲、何润东、何洁;著名主持人何炅等都是何氏宗亲杰出的代表。

何润东

您是何姓族人吗?是何氏那个堂的几世子孙?您所在县市有何姓开国将帅或者其他何姓历史名人吗?

这些何姓名人有什么传奇故事?可否分享一二?

我是小鲶鱼,如果有纰漏请批评指正,如果您认为我的文章有价值,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谢谢老铁们!

庐江出望族 淮水育贤孙 何姓开国将帅获上将中将少将军衔者名录

何姓出自姬姓,在旧版《百家姓》中,何姓位列第21位。到了2007年何姓宗亲口已达到1300多万,排在第17位。

那么,在1614位开国将帅中,何姓宗亲将军有几位?

开国将帅中的何姓宗亲,获开国元帅、开国大将、开国上将、开国中将、开国少将军衔者具体各有几人?

这些何姓开国将帅宗亲具体的名录与籍贯又如何?

重庆何氏宗祠

一、开国将帅中的何姓宗亲没有开国元帅、开国大将、开国上将二、何姓宗亲获开国中将人数及名录

何姓宗亲有1名获开国中将军衔,他们就是何德全中将。

何德全中将,湖南省长沙市何氏宗亲,土地革命时期曾任红1军团第4师参谋长;抗战时期曾任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军政大学第1团团长,解放后曾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何德全中将

三、何姓宗亲获开国少将人数及名录

何姓宗亲获开国少将军衔者共有19人。其中有16人是1955年授衔的,有1人是1961年授衔的,1964年授衔的有2人。

(一)1955年授衔开国少将的何姓宗亲人数及名录

何姓宗亲1955年授开国少将衔的有16人,具体名录如下:

1、何辉少将,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何氏宗亲,曾任海军第二航空学校政委。

2、何以祥少将,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何氏宗亲,曾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上海警备区司令员。

3、何正文少将,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何氏宗亲,曾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何正文少将

4、何光宇少将,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何氏宗亲,曾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后勤部部长。

5、何廷一少将,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何氏宗亲,曾任空军副司令员。

6、何运洪少将,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何氏宗亲,曾任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7、何克希少将,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何氏宗亲,曾任华东军区装甲兵司令员兼政委。

8、何志远少将,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何氏宗亲,曾任山东省军区第二政委。

9、何柱成少将,安徽省六安市何氏宗亲,曾任济南军区副政委。

10、何济林少将,湖北省仙桃市何氏宗亲,曾任解放军兽医大学校长。

11、何振亚少将,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何氏宗亲,曾任空军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

12、何能彬少将,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何氏宗亲,曾任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13、何维忠少将,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何氏宗亲,曾任总后勤部财务部副部长。

14、何敬之少将,重庆市万州区何氏宗亲,曾任武汉军区后勤部部长。

15、何辉燕少将,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何氏宗亲,曾任铁道兵副司令员。

16、何德庆少将,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何氏宗亲,曾任军政大学副政委兼校务部政委。

何德庆少将

(二)1961年晋升开国少将的何姓宗亲人数及名录

1961年晋升开国少将的何姓宗亲有1人。

他就是何家产少将,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何氏宗亲,曾任福州部队司令部参谋长。

何家产少将

(三)1964年晋升开国少将的何姓宗亲人数及名录

有2位何宗亲姓1964年晋升开国少将,具体名录如下:

1、何云峰少将,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何氏宗亲,曾任福州军区副政委。

2、何友发少将,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何氏宗亲,曾任吉林省军区司令员、吉林省委书记。

何友发少将

四、家传三桂,学贯六经;何姓人才济济

开国将帅有何姓宗亲20位,其中1位开国中将,19位开国少将,大多出自湖南省、湖北省、四川省三省。

何氏宗亲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省份,以四川省、广东省、湖南省三省为最,河南省、贵州省、广西自治区、安徽省、湖北省也占各省人口的1%以上。

何姓的主要堂号有水部堂、四友堂、忠孝堂、庐江堂等。

除了开国将帅,何姓历史名人众多,湖南何氏宗亲何叔衡,是一大会出席者,曾任最高法院院长。

湖南何氏宗亲何长工是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重要参与者,曾任地质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贵州省何氏宗亲何应钦曾任一级上将、抗战时期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行政院长。

广西何氏宗亲何柱国曾任陆军15集团军总司令、10战区副司令长官,领陆军中将军衔。

此外,著名歌手、演员何家劲、何润东、何洁;著名主持人何炅等都是何氏宗亲杰出的代表。

何润东

您是何姓族人吗?是何氏那个堂的几世子孙?您所在县市有何姓开国将帅或者其他何姓历史名人吗?

这些何姓名人有什么传奇故事?可否分享一二?

我是小鲶鱼,如果有纰漏请批评指正,如果您认为我的文章有价值,就点个赞加个关注吧。谢谢老铁们!

50位何姓历史名人及其著述简介

历代何姓历史名人灿若繁星,不胜枚举,不少人留下了不朽的著述,在历史的夜空中留下了闪光的亮点。本文从汉代到清代的何姓历史名人中,辑录了50位留下著述者作简要介绍。因名人众多,历史跨度大,所选名人及著述可能挂一漏万,敬请指正。

1、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

何休(129年--182年),字邵公,任城樊(今山东济宁)人,东汉今文经学家。官至谏议大夫。党锢之祸后,何休闭门用功十七年著《春秋公羊传解诂》12卷等。《春秋公羊传》乃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何休著《春秋公羊传解诂》,是关于《春秋公羊传》的权威之作。

2、何晏:《论语集解》(合撰)

何晏(约193年-249年),字平叔,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玄学家,魏晋玄学创始者之一。有“傅粉何郎”之誉。累官侍中、吏部尚书,封列侯。与郑冲等人合撰《论语集解》。何晏等撰的《论语集解》,是我国第一部“集解”体训释专著,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早的一部《论语》训释专书。

3、何桢:《许都赋》

何桢(约220年-289年间在世),字符干,庐江灊人。魏晋之臣。有文学才干。历官扬州别驾,弘农太守,幽州刺史、廷尉。入晋尚书、光禄大夫。有集五卷。作《许都赋》呈魏文帝。《全晋文》卷三二录何桢《许都赋》等残句,文字不多。

4、何劭:《荀粲传》、《王弼传》

何劭(236年-301年),字敬祖,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太傅何曾次子,西晋大臣。历官尚书左仆射、司徒、太宰,赠司徒。何劭博学善文,陈说史事,撰《荀粲传》、《王弼传》等。荀粲、王弼: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玄学家。

5、何琦:《三国评论》

何琦(292年之前-373年之前),字万伦,东晋庐江灊人,东晋司空何充堂兄。东晋著名史学家。历官宣州郡主簿、泾县令、陵阳侯。母去世,辞官归野,以述作为事,著《三国评论》,一共撰写收录了一百多篇文章,都流传于世。

6、何尚之:《何尚之文集》

何尚之(382年—460年),字彦德,南朝宋庐江灊人,南朝刘宋大臣。历官尚书令、左光禄、开府仪同三司,赠司空。曾聚生徒讲学,四方名士慕名而来,谓之“南学”。著有文集十卷。退休时曾写下《退居赋》以明志。

7、何承天:《达性论》

何承天(370 年--447年),东海郯人(今山东郯城),南朝宋著名思想家、天文学家、音乐家。官至尚书载丞。曾奏改《元嘉历》,在天文律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其论周天度数和两极距离相当于给出圆周率的近似值约为3.1429,对后世历法影响很大。著作有《达性论》、《与宗居士书》、《答颜光禄》、《报应问》等。《达性论》是何承天的主要哲学论文。

8、何胤:《百注》

何胤(446年-531年),字子季,庐江灊人,何求、何点弟。官至齐中书令,国子祭酒。后入山寺隐居,高祖屡召不起。何胤兼通儒佛,注《百》一卷、《十二门论》一卷、《周易》一卷,又作《毛诗隐义》十卷,《毛诗总集》六卷,《礼记隐义》二十卷,《礼答问》五十五卷。

9、何长瑜:《诗集八卷》

何长瑜,东海郡(今江苏连云港东)人,南朝宋知名诗人,是“(谢)灵运四友”之一。初为“家庭老师”,后为临川王刘义庆幕府国侍郎、平西记室参军。遭贬为曾城令。元嘉二十年(443年),被庐陵王刘绍聘为南中郎行参军,赴任途中溺死。有诗集八卷,佚,仅少量存世。

10、何偃:《庄子逍遥篇注》

何偃(413年—458年),字仲弘,南朝宋庐江灊人,何尚之中子。官至吏部尚书,卒后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何尚之为司空尚书令时,何偃居其门下,父子并处机要。何偃好谈玄,注《庄子逍遥篇》,有文集十九卷。

11、何佟之:《礼义》

何佟之(449年-502年),字士威,南朝梁庐江灊人。好《三礼》,官至尚书左丞,卒后诏赠黄门侍郎。著《礼义》百余篇。

12、何逊:《何水部集》

何逊(472年-519年),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何承天曾孙。南朝梁文学家。诗与阴铿齐名,文与刘孝绰齐名。官至尚书水部郎。仕途很不得志,后病逝。有诗集八卷,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

13、何之元:《梁典总论》

何之元(523年-593年),字世伯,南朝梁庐江灊人。官至中书侍郎。南朝陈叔陵被杀后,何之元摒绝人事,专著《梁典总论》三十卷,对梁朝的兴衰进行了全面剖析总结。后移居常州晋陵县。隋朝开皇十三年,卒于家。

14、何妥:《周易讲疏》、《孝经义疏》

何妥,字栖风,西域人,随父入蜀,定居郫县。隋朝时期的音乐家、哲学家。官至国子祭酒。擅经学,尤精音律,曾受命考定钟律。著有《周易讲疏》三卷、《孝经义疏》二卷、《庄子义疏》四卷,与沉重等撰《三十六科鬼神感应等大义》九卷、《封禅书》一卷、《乐要》一卷等。其《周易讲疏》隋唐志皆有著录。

15、何溥:《铁弹子》

何溥(922年—1019年),字令通,江西婺源(一说宜春)人。中国古代著名风水大师,罗盘鼻祖。官至南唐国师、国子祭酒。北宋初年,何溥因说在牛头山建皇陵不利主而得罪皇帝,被贬海宁(今休宁)县令。后出家为僧,98岁卒,徒收其舍利塔葬。著有《铁弹子》、《灵城精义》,明代刘基作注,《四库全书》收录。

16、何去非:《何博士备论》

何去非,字正通,北宋浦城(今福建浦城)。累举进士不第。经曾巩力荐,任右班殿直、武学教授。受命校订《孙子》、《吴子》等《武经七书》。书成,升为博士。作《何博士备论》,受苏轼赏识而两度力荐。该书由此成兵书经典之一,何去非闻名天下。直到今天,《何博士备论》仍具有重要意义与参考价值。

17、何执中:《政和重修敕令格式》

何执中(1044年-1118年),字伯通,处州龙泉上河(今浙江省龙泉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宋熙宁六年(1074年)进士甲科,官至宰相。以太博致仕,卒后赠太师,追封清源郡王。有《政和重修敕令格式》54册,其书法作品《米芾多景楼诗跋》为世所珍藏。

18、何涣:《国书注解》

何涣,字仲浩,生卒不详,祖籍浙江永康,幼年随父移居江西饶州习太乡湾头何家村(今江西余干县社庚)。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辛丑科进士第一名(状元)。历官承事郎、太学博士。北宋亡后,何涣誓不出仕,回到家乡,在九龙岗筑斋,专心著述。著有《国书注解》、《四书注解》等。

19、何异:《中兴百官题名》

何异(1129年-1209年),字同叔,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巴山镇)人。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官至宝章阁直学士知泉州。何异有诗名,著有《月湖诗集》、《中兴百官题名》50卷、《月湖信笔》3卷。

20、何澹:《小山集》

何澹(1146年—1219年),字自然,龙泉南上河村(今浙江龙泉)人。宋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职同副宰相)。请辞回乡期间,奏请朝廷调兵疏浚通济堰,灌溉千亩良田;首次在《龙泉县志》上记载浙江“龙庆景”地区的栽培香菇技法,是世界上记载香菇栽培技术第一人。著有《小山集》。

21、何基:《大学发挥》

何基(1188年—1268年),字子恭,号北山,人称北山先生,南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与兄师从朱熹女婿黄榦(时为临川县令)学习程朱理学。何基隐居故里北山盘溪,以读书讲学为平生志向,教授门生。著有《大学发挥》、《中庸发挥》、《易系辞发挥》等,多佚,今仅存《何北山遗集》4卷。

22、何梦然:《周礼义》

何梦然(1207年—1267年),字子是,浙江东阳市南上湖人。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进士。官至南宋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职同副宰相),告老还乡时,诏加资政殿大学士,东阳郡开国公。何梦然与兄何梦申共同研究注释《周礼》。所著《周礼义》,《续文献通考》有录。

23、何梦桂:《易衍》

何梦桂(1229年—1303年),字岩叟,严州淳安(今属浙江淳安文昌)人。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其侄何景文,亦登同榜进士。何梦桂官至大理寺卿。后引疾归里,著书自娱。著有《易衍》、《中庸致用》等,其《潜斋文集》11卷,收入《四库全书》、《四库总目》。

24、何涉:《治道中术》

何涉(约1041年前后在世),字济川,四川南充人。祖辈父辈务农。何涉博览古今,学识渊博,过目不忘。范仲淹重之,官至司封员外郎。何涉历官所至,多建学馆。常为诸将讲《左氏春秋》。著有《治道中术》、《春秋本旨》、《庐江集》七十卷等。

25、何荣祖:《大畜》

何荣祖(1221年—1299年),元代政治家、法学家。字继先,元代广平(今河北永年东南)人,祖籍山西太原。官至中书省右丞相。卒后追封赵国公。元世祖时,奉命辑《至元新格》。元成宗时,受命制定《大德律令》。著有《大畜》十集、《学易记》、《载道集》、《观物外篇》等书。

26、何文渊:《四书讲义》

何文渊(1385-1457年),字巨川,号东园,明广昌县(今江西广昌盱江镇)人。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进士。任监察御史时,人称“铁面御史”。任温州知府时,考绩“治行为浙东第一”。官至吏部尚书。因“易储诏书”语句事,皇帝令逮捕,何文渊被迫自缢。著述有《东园集》、《义庭训》、《四书讲义》、《礼记解义》、《钝庵奏议》、《牧民备用书》、《司刑备用书》等。

27、何乔新:《周礼集注》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号椒丘,广昌(今江西广昌)人,何文渊第三子。明景泰五年(1454)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后追赠太子太保。弘治四年(1491年)八月,辞官归里,杜门著述。著作有《椒丘文集》44卷、《周礼集注》7卷、《策府群玉》3卷、《宋元史臆见》、《文苑群玉》、《唐律群玉》、《续编百将传》、《贤琬琰集》等。

28、何孟春:《孔子家语注》

何孟春(1474年-1536年),字子元,郴州(今湖南郴州)人,明朝文学家。弘治六年(1493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因上书嘉靖帝被贬官。嘉靖六年(1527年)春被削籍归里。少游于李东阳门下,为“茶陵诗派”柱石。著有《燕泉集》、《余冬叙录》、《余冬诗话》、《何文简疏议》及《孔子家语注》等。

29、何景明:《大复集》

何景明(1483年—1521年),字仲默,河南信阳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官至陕西提学副使。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雍大记》、《四箴杂言》等。

30、何良俊:《何氏语林》

何良俊(1506年-1573年),字元朗,松江华亭(今上海奉贤柘林)人。明代戏曲理论家、藏书家。曾为南京翰林院孔目,因仕途屡不得意,辞官归隐,专事著述。自称与庄周、王维、白居易为友,题书房名为“四友斋”。著有《柘湖集》、《何氏语林》、《四友斋丛说》。还善画山水,有《书画铭心录》行世。

31、何瑭:《阴阳管见》

何瑭(1474年-1543年),字粹夫,怀庆府(河南武陟)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官至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卒后追封礼部尚书。嘉靖十年(1531年)告老还乡,创立“景贤书院”讲学,著书立说,著有《柏斋文集》、《阴阳管见》、《乐律管见》、《儒学管见》、《医学管见》、《兵论》等。

32、何维柏:《易学义》

何维柏(1510年-1587年),字乔仲,广东南海人。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几起几落,官至吏部左右侍郎。最后因与首辅张居正意见不合,被罢官。归里讲学,直至病逝。著有《易学义》、《太极图解》、《天山草堂存稿》八卷。

33、何源:《心泉集》

何源(?-1589年),字仲深,江西广昌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卒后赠右都御史。何源为官清正,曾受海瑞赞赏。卒时家徒四壁,竟无法入殓。灵柩经吕梁时,军民扶柩号哭阻绝道路。抵家乡后,浙江嘉兴百姓千里迢迢来广昌吊唁。著有《心泉集》25卷,其中文22卷,诗赋词3卷。

34、何乔远:《闽书》

何乔远(1557年-1633年),字稚孝,泉州晋江人。杰出的方志史学家。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晚年隐居泉州北门外镜山。一生著述甚丰,有《闽书》、《名山藏》、《明文征》;《武荣全集》、《安溪县志》;《东湖浚湖记》、《同安海丰埭记》、《顺济桥记》等大量文稿,其中《闽书》和《明文征》被《四库全书》收存入目,并作高度评价。

35、何熊祥:《四巡奏疏》

何熊祥(1567年-1642年), 字乾宰,广东新会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曾先后兼管南京刑部、户部、礼部、吏部、兵部、工部等“六部”,有“六部尚书”的雅称。著有《四巡奏疏》、《马政事宜平刑八义》十卷、《南都疏略》、《南疏续刻》等。

36、何如宠:《奏疏》

何如宠(1569年—1642年),字康候,安徽桐城东乡(今安徽枞阳)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卒后追赠太傅。曾冒死申奏,使遭陷害的兵部尚书袁崇焕300余族人免冤死。崇祯六年(1633年)召其接任首辅,赴京途中何如宠六次上奏坚辞不就。著有《奏疏》3卷和《后乐堂稿》若干卷。

37、何邦宪:《龙津小槁》

何邦宪(1477 -1572年), 字宗尹,号龙津。生于大理喜洲,跟随经商的叔父何瑀落籍宾川就读,遂以宾川籍参加科举。正德六年(1511年)进士。官至成都府尹。长于诗文,著《龙津小槁》三卷。现仅存历代手抄稿诗文残篇。

38、何以尚:《便蒙诗训》

何以尚(1526年-1597年),字静吾,广西兴业人。25岁中举,授江西建昌县教谕,后任户部云南司司务。时海瑞敢谏而下狱,何以尚第一个站出来上疏求赦海瑞。皇帝怒,将其杖而下狱。皇帝崩,获释。后官至南京鸿胪寺卿、太仆寺卿。著有《便蒙诗训》、《忠孝经》等。

39、何吾驺:《元气堂诗文集》

何吾驺(1581年—1651年),字龙友,香山小榄(今广东中山市小榄镇)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官至大学士兼代理首辅(宰相)。著有《元气堂文集》30卷、《元气堂诗集》3卷、《经筵日讲拜稽录》4卷、《周易补注》4卷、《云笈轩稿》2卷、《中麓阁集》1卷。

40、何楷:《古周易订诂》

何楷(1594年-1646年),字玄子,泉州晋江人,祖籍漳州。明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官至户部尚书,掌都察院事。因不容于郑芝龙,旋去职。著有《古周易订诂》、《诗经世本古文》。

41、何焯:《诗古文集》

何焯(1661年—1722年),字屺瞻,江苏长洲人(今江苏苏州)。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考据家、书法家等。官至亲王府侍读,兼武英殿纂修。宫内书籍大多由他校勘,也是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之一。曾被诬免官。死后复官。著有《诗古文集》、《语古斋识小录》、《道古录》、《义门读书记》、《义门先生文集十二卷》、《义门题跋一卷》等。

42、何宗韩:《何桐藩先生游记》

何宗韩(1678年-1744年),字桐藩,今甘肃省文县上丹乡关爷楼村人。清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官至大理寺左少卿。著有《族谱》、《敦仁堂记》、《何桐藩先生游记》、《游蜀记程》。

43、何梦瑶:《伤寒论近言》

何梦瑶(1692年—1764年),字报之,广东南海(今佛山南海西樵)人。清代岭南著名医学家。雍正八年(1730年)进士。官至奉天辽阳州牧,后辞官归里,悬壶济世。其著述有《医确碥》、《伤寒论近言》、《妇科辑要》、《痘疹辑要》、《幼科辑要》、《本草韵语》、《针灸吹云集》、《神效脚气秘方》;诗文有《菊芳园诗抄》、《皇极经世易知录》、《胡金竹梅花四体诗笺》;《算迪》、《三角辑要》等。

44、何其伟:《医学妙谛》

何其伟(1774年-1837年),字书田,奉贤人。清代名医。曾为林则徐治愈软脚病,又为林夫人治愈肝疾,还用“戒烟方”协助林则徐在江苏、广东等地禁烟()。著述主要有《医学妙谛》3卷、《何氏药性赋》、《何氏四言脉诀》、《杂症总括》、《医大史传》、《医学源流论》、《停竿山人医案》、《世济堂医案》、《竿山医案择效》等。

45、何凌汉:《云腴山房文集》

何凌汉(1772年-1840年),字云门,道州(今湖南道县)人。清代大臣,书法家。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曾先后担任顺天府尹、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工部尚书、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要职。著有《云腴山房文集》。

46、何曰愈:《存诚斋文集》

何曰愈(1793年—1872年),字云畡,广东香山小榄(今中山市小榄)人。随父何文明宦居河南洧川。官至四川会理知州。后退而莳花种竹自娱。其子何璟任安徽庐凤道,接他到安徽,后归里,卒于家。著有《存诚斋文集》十四卷,《余甘轩诗集》十二卷,《退庵诗话》十六卷。

47、何绍基:《东洲草堂文钞》

何绍基(1799年-1873年),字子贞,道州(今湖南道县)人。道光十六年(1836年)进士。咸丰初任四川学政,曾典福建等乡试。历主山东泺源、长沙城南书院。一生留下两千多首诗词,诗集有《东洲草堂文钞》、《东洲草堂诗钞》、《峨嵋瓦屋游草》、《说文段注校正》等。

48、何璟:《奏议十五卷》

何璟(1816年-1888年),字伯玉,香山小榄人(今广东中山市小榄镇)。何曰愈子。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官至闽浙总督,兼署福州将军、兼署巡抚,参与布置沿海及台湾防务。马尾海战后被革职。回粤应元书院讲学。著有《春秋大义录》、《通鉴大战录》、《奏议十五卷》、《事余轩诗》10卷。

49、何秋涛:《朔方备乘》

何秋涛(1824年—1862年),字巨源,福建光泽人。清代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集大成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进士,官至刑部员外郎、懋勤殿行走。何秋涛先后撰写《校正元圣武亲征录》、《蒙古游牧记校补》和《朔方备乘》,还考订《俄罗斯事辑》﹑《海国图志》诸书讹误﹐辩证《瀛环志略》疏失等。其中《朔方备乘》为咸丰皇帝阅后赐名,学术价值甚高。

50、何如璋:《使东述略》

何如璋(1838年--1891年),字子峨,广东大埔双坑村人。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中国首任驻日本公使。任满回国,授任福建船政大臣,升詹事府少詹事。马尾战败,何如璋被革职充军。返乡后主讲于韩山书院。著有《管子析疑》、《使东述略》、《使东杂咏》、《何少詹文钞》、《袖海楼诗草》等。

文/强哥说何

七大姓何的历史名人

01 何休:

重要事件:何休是东汉时期的今文经学家,著名儒学大师。他遭遇禁锢时闭门不出,用功十余年,完成了《春秋公羊传解诂》12卷,并注解了《孝经》《论语》等经典。此外,他还著作了《春秋汉议》13卷,驳正汉朝政事600多条,成为公羊学的经典之一。

影响:何休的著作大都散佚,只有《春秋公羊传解诂》至今保存。这部书是公羊学从西汉到东汉的总结和发挥,并且保存了公羊家的许多条例、义旨,后世公羊学者奉为经典。

评价和争议:何休治学态度严谨、认真,被认为是儒学大师。但由于他在《春秋汉议》中驳正汉朝政事,一些人认为他有政治野心,不够忠诚。另外,他的著作大都散佚,有人认为他的学说可能被后人篡改或误传。

02 何景明:

重要事件:何景明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复古派”中的领袖人物。他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十六岁中举,十九岁中进士,担任中书舍人、陕西提学副使等职务。他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被誉为国士。

影响:何景明主要作品有《大复集》,他的诗文不事摹仿,主创造,独树一帜。他的诗歌被收录在明诗选中,与庆阳李梦阳、吴县徐祯卿、历城边廷实并称“明朝文坛四杰”。

评价和争议:何景明被认为是明代文坛的领袖,他的文学作品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但他的作品风格也有些偏执,不喜欢模仿前人的作品。另外,一些人认为他对文学的改革运动不够理性,过于激进。

03 何晏:

重要事件:何晏是三国时期魏朝的大臣,也是玄学创始人之一。他少年时以才秀知名,喜好老庄之学,娶曹操之女金乡公主。何晏曾与郑冲等人合撰《论语集解》,是我国第一部“集解”体训释专著,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早的一部《论语》训释专书。他与夏侯玄、王弼等人竞争清谈,开创了魏晋玄学的先河。

影响:何晏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他所撰写的《论语集解》是我国第一部集训释专著,对后世《论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和争议:何晏被誉为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但也有人认为他过于追求玄奥,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04 何香凝:

重要事件:何香凝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和文化活动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画之母”。她早年在日本学习西洋画,后回国创办了中央美术学院,并担任过校长、教授等职务。她的绘画作品以花鸟、山水为主,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影响:何香凝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她的影响不仅在绘画领域,还涉及到设计、文化等多个领域。她的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中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评价和争议:何香凝被誉为中国现代画之母,她的教育理念和艺术风格深受学生和后来者的推崇。但也有人认为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有些偏狭,对一些现代艺术形式持保守态度。

05 何叔衡:

重要事件:何叔衡是中国创始人之一,参加了中国的成立,并出席了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与、蔡和森等同学志同道合,成为最好的朋友。1920年冬,何叔衡与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的早期组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然而,1935年2月24日,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时年59岁。

影响:何叔衡是中国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国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坚持游击战争,为军队的根据地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评价和争议:何叔衡是中国的革命先驱之一,他牺牲在革命的道路上,是为了中国主义事业的胜利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受到了广泛的尊重和崇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06 何应钦:

重要事件:何应钦是中华陆军一级上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曾担任贵州讲武学校校长、黄埔军校总教官、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和行政院长等职务。1945年何应钦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政府代表冈村宁次投降。

影响:何应钦是一位资深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曾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对中国现代军事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为中国赢得了尊严和荣誉。

评价和争议:何应钦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军事建设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他的一些政治决策也引起了争议,特别是在国共内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

07 何承天:

重要事件:何承天是南朝宋著名的思想家、天文学家和音乐家。他喜欢博览群书,通晓经史,肯钻研、善思考。作为一名天文学家,何承天奏改的《元嘉历》,订正旧历所订的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所在位置,在我国天文律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历法影响很大。其论周天度数和两极距离相当于给出圆周率的近似值约为3.1429。

影响:何承天在中国的天文学、音乐学等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明的乐律计算方法是中国乐制史上的一大革命。他的《元嘉历》对中国历法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成为中国历法的一个里程碑。

评价和争议:何承天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天文学、音乐学领域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然而,他的一些学术理论也引起了争议,特别是在圆周率的计算方面。一些学者认为,他计算的圆周率并不是十分精确,与后来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七大姓何的历史名人

01 何休:

重要事件:何休是东汉时期的今文经学家,著名儒学大师。他遭遇禁锢时闭门不出,用功十余年,完成了《春秋公羊传解诂》12卷,并注解了《孝经》《论语》等经典。此外,他还著作了《春秋汉议》13卷,驳正汉朝政事600多条,成为公羊学的经典之一。

影响:何休的著作大都散佚,只有《春秋公羊传解诂》至今保存。这部书是公羊学从西汉到东汉的总结和发挥,并且保存了公羊家的许多条例、义旨,后世公羊学者奉为经典。

评价和争议:何休治学态度严谨、认真,被认为是儒学大师。但由于他在《春秋汉议》中驳正汉朝政事,一些人认为他有政治野心,不够忠诚。另外,他的著作大都散佚,有人认为他的学说可能被后人篡改或误传。

02 何景明:

重要事件:何景明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复古派”中的领袖人物。他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十六岁中举,十九岁中进士,担任中书舍人、陕西提学副使等职务。他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被誉为国士。

影响:何景明主要作品有《大复集》,他的诗文不事摹仿,主创造,独树一帜。他的诗歌被收录在明诗选中,与庆阳李梦阳、吴县徐祯卿、历城边廷实并称“明朝文坛四杰”。

评价和争议:何景明被认为是明代文坛的领袖,他的文学作品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但他的作品风格也有些偏执,不喜欢模仿前人的作品。另外,一些人认为他对文学的改革运动不够理性,过于激进。

03 何晏:

重要事件:何晏是三国时期魏朝的大臣,也是玄学创始人之一。他少年时以才秀知名,喜好老庄之学,娶曹操之女金乡公主。何晏曾与郑冲等人合撰《论语集解》,是我国第一部“集解”体训释专著,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早的一部《论语》训释专书。他与夏侯玄、王弼等人竞争清谈,开创了魏晋玄学的先河。

影响:何晏是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他所撰写的《论语集解》是我国第一部集训释专著,对后世《论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和争议:何晏被誉为魏晋玄学的创始人之一,但也有人认为他过于追求玄奥,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04 何香凝:

重要事件:何香凝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和文化活动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画之母”。她早年在日本学习西洋画,后回国创办了中央美术学院,并担任过校长、教授等职务。她的绘画作品以花鸟、山水为主,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影响:何香凝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她的影响不仅在绘画领域,还涉及到设计、文化等多个领域。她的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中国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评价和争议:何香凝被誉为中国现代画之母,她的教育理念和艺术风格深受学生和后来者的推崇。但也有人认为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有些偏狭,对一些现代艺术形式持保守态度。

05 何叔衡:

重要事件:何叔衡是中国创始人之一,参加了中国的成立,并出席了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与、蔡和森等同学志同道合,成为最好的朋友。1920年冬,何叔衡与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的早期组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然而,1935年2月24日,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时年59岁。

影响:何叔衡是中国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国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坚持游击战争,为军队的根据地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评价和争议:何叔衡是中国的革命先驱之一,他牺牲在革命的道路上,是为了中国主义事业的胜利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受到了广泛的尊重和崇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06 何应钦:

重要事件:何应钦是中华陆军一级上将,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曾担任贵州讲武学校校长、黄埔军校总教官、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长和行政院长等职务。1945年何应钦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政府代表冈村宁次投降。

影响:何应钦是一位资深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曾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对中国现代军事和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代表中国政府接受日本投降,为中国赢得了尊严和荣誉。

评价和争议:何应钦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军事建设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然而,他的一些政治决策也引起了争议,特别是在国共内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

07 何承天:

重要事件:何承天是南朝宋著名的思想家、天文学家和音乐家。他喜欢博览群书,通晓经史,肯钻研、善思考。作为一名天文学家,何承天奏改的《元嘉历》,订正旧历所订的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所在位置,在我国天文律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历法影响很大。其论周天度数和两极距离相当于给出圆周率的近似值约为3.1429。

影响:何承天在中国的天文学、音乐学等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明的乐律计算方法是中国乐制史上的一大革命。他的《元嘉历》对中国历法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成为中国历法的一个里程碑。

评价和争议:何承天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天文学、音乐学领域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成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然而,他的一些学术理论也引起了争议,特别是在圆周率的计算方面。一些学者认为,他计算的圆周率并不是十分精确,与后来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