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白羊座

丁姓氏的起源(丁姓氏的起源和历史)

时间:2024-01-18 15:55:03 作者:听梦的风尘女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丁姓氏的汉字演变和家族来源过程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dīng zhēng

注音:ㄉㄧㄥ ㄓㄥ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造字法:一

简体部首:一

丁的部首笔画:1

总笔画:2

笔 顺:横竖

五笔86:SGH

五笔98:SGH

UniCode:U+4E01

四角号码:10200

仓颉:MN

GBK编码:B6A1

规范汉字编号:0005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成年男子。

人口。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三、姓氏起源

源出一,第一支见诸于《姓氏考略》。周武王伐纣之时﹐就有了丁姓的诸侯。但这位丁姓诸侯的详细情况﹐却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

①源于子姓,出自殷商诸侯丁侯的后裔,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②源于周朝遗民微子启的封地,属于以先祖字号为氏。周朝封遗民微子启于宋(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之间一带地区),建立了宋国,世人称其为宋丁公。

源出二,丁氏的第二支姓源来于姜子牙一族。

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子姜伋的谥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资料记载,丁氏源出姜太公之子伋。炎帝神农氏是少典的儿子,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氏。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姓吕尚,俗称姜太公。他西周初年任周太师,因辅佐周武王姬发灭商有功,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姜太公的儿子姜伋,在周成王姬诵执政时期时为周王朝重臣,又是后来周康王姬钊的顾命大臣,对周王朝有辅佐大勋。姜伋逝世后,周王室敕封其谥号为“丁公伋”,其后裔子孙中便以其谥号为姓氏者,称丁氏,史称丁氏正宗。

姜子牙是周朝的大功臣﹐儿子姜及死后﹐也被周王追谥为丁公﹐其子孙便以丁为姓﹐藉此缅怀先祖曾位尊丁公。史书记载较为详细。“丁氏﹐姜姓﹐齐太公生于公 ﹐支孙以丁为氏。”“齐太公生於公﹐支孙以谥为姓。”

自从这一支丁姓问世之后﹐其散居的地盘最广﹐人数最多。也就是说﹐千百年来﹐中国的丁姓大都源自这一世系。这一系的主要发源地﹐在今山东济阳。《姓氏》书说“系承姜 ﹐望出济阳”﹐即是证明。

源出三,丁氏的第三支姓源﹐始於三国时期。三国时东吴孙匡将军一族的后人全部改姓丁。这就是《三国志.吴志.孙匡传注》所说的﹕孙权的族人因过失造成军粮仓库失火﹐贻误了战机﹐孙权大怒﹐不许孙匡姓孙。孙匡的后代子孙也被迫因袭丁姓。

源出四,源于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①为孙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据《三国志·江表传》云:“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 所以,后世的丁氏中国人之中,特别是南方的丁氏人中,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传自周文王之子康叔。

②出自于氏所改。据明朝海盐姚士粦所序《枫窗小牍》中的记载,宋朝时期,有个叫于庆的人欲依附于权贵丁谓,遂改姓为丁氏,后果然如意,飞黄腾达,其后裔子孙以及族人因此皆称丁氏。

③源于改姓,出自明朝初期苏州阊门邹、丁二氏,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这就是著名的苏州阊门丁氏一族,就是今天主要分布在江苏省三泰地区(泰州市、泰兴市、泰县,包括如皋市、南通市、海安县一带)的丁氏一族,号称“江苏六大丁“之一,始祖就是号称“活丁死邹”的三个儿子:丁兰国、丁兰芝、丁瑞芝。

源出五,源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改姓。

①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蒙古学者丹珠尔,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明朝初期,蒙古族黄教学者丹珠尔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姓为丁,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丁氏至今。丹珠尔,据说是第三世三位侯选灵童之一的香根,是元、明之际的学者,他精通藏语、蒙语、汉语、维吾尔语、西鞑靼语(斯拉夫语,即俄罗斯语)等诸多语言文字,主持修纂了著名的苯教佛典《丹珠尔》一百六十四部(今只保留有一百二十部),他的姓名亦因该部佛教重典而得称。

蒙古族敖陶格图氏,源以地名为姓氏,出自敖陶窑子古城(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敖陶窑子),明朝初期迁居大兴安岭地区,明朝中叶即多冠汉姓为丁氏、林氏。

②源于回族,出自明朝时期西域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朝西域回回人(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地区)中,以“丁”为末字者进入中原汉化后,有按汉俗以谐音汉字改姓丁氏。丁氏为回族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史籍《东里文集》中记载:“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国,因以为姓。” 回族丁氏大部分是来自先祖回回名的尾音“迪尼”(Din),按汉语发音多译读为“丁”,于是他们中间一些人的后代便取“丁”为姓。如“勘马刺丁之后裔姓丁。”回族丁氏中最大的一支,当属赛典赤·赡思丁家族,因其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喇)、丁等姓氏,在国内分布很广。如福建泉州陈棣的丁氏回族,按史籍《执斋公图谱·历代忌辰总目》的记载:“一世祖节斋府君,讳谨,字慎思(赡思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赛典赤瞻(赡)思丁是今泉州陈棣丁氏的始祖。”

丁氏回族在全国均有分布。

③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丁氏,源出尼质氏部落,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改为汉单字丁氏,世代相传至今。

④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定吉哩氏,满语为Dinggiri Hala,世居黑龙江西城(今黑龙江克山西城镇)。后有鄂伦春族引为姓氏者。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鄂伦春族定吉哩氏多冠汉姓为丁氏。

⑤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瑶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丁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丁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得姓始祖

丁公伋。少典之子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姓。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尚,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姜尚任周太师,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今山东省北部、河南省东部)。其长子名伋,周成王、周康王时为重臣,谥号为齐丁公,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称为丁氏,并尊丁公伋为丁姓始祖。

丁氏族人大多尊奉丁公伋(姜伋)为得姓始祖。

五、人口分布

丁姓的支源众多,但大致上,山东为其最早发源地,后在当地发展成为丁姓最大的济阳郡望,山东丁姓亦是各地迁播的主源头。秦汉时期,丁姓聚居地主要在今山东、江苏、河南境内,同时,河北、陕西、广西、湖北、广东等省也有少量丁姓人口落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导致了丁姓频繁的迁徙,可谓丁姓历史上播迁的昌盛时期。三国孙吴的孙匡改姓丁,为丁姓的发展加添了新的支脉,江苏南部及浙江大部分地区成为此支丁姓繁衍的主要区域。这一时期,丁姓仍以山东、河南为中心繁衍生息,另外,江西、安徽也有丁姓迁入者。唐代,济阳丁姓有入居福建者。据《漳州府志》所载:“陈元光军谘祭酒有丁儒者,先世济阳,后徙光州固始,总章二年,从元光开漳州。”此支丁姓唐末迁居泉州、广东等地。宋元时期,有江苏人丁谓后人分居于崖州(今广东省崖县西北)和广州。有丁允文、丁肇宪分别开基广东潮州和梅州,被视为当地始祖。清代,居于福建、广东一带的丁姓有移居台湾的,后徙居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地。至此,从宋代以来散布全国各地的丁姓已日趋向世界各地延续其支脉。今日丁姓以江苏、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西、浙江、贵州、吉林、辽宁等省多此姓,上述十一省丁姓约占全国汉族丁姓人口72%。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4%。

丁姓在台湾也遍及各地,以台北、澎湖、嘉义、新竹和嘉南地区最多。以其人数而言是第八十九位。丁氏自闽、粤一带,播迁到台湾,也是为时较早的。台湾省文献会拥有一项古契,上记:清嘉庆二十年间(公元1816年),有一位添福庄的垦户丁文开,当官向南嵌、龟仑、坑仔三社屯丁给出埔一所,可知早在嘉庆年间台湾已有丁姓的踪迹。此后又有人徙居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国。

六、家谱文献

上海云间丁氏谱一卷,()丁佩撰,年间武进陶氏石印本一册

江苏濡须苏南丁氏宗谱十六卷,(清)丁大年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五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

江苏溧水丁氏宗谱二十卷,()丁存泰纂,十年(公元1921年)继善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丰县丁氏谱序一卷,()丁敬尚纂,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手抄本

浙江杭州丁氏谱牒一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丁氏嘉惠堂手抄本一册

浙江萧山萧南历墅湖丁氏宗谱六卷,(清)丁仕蛟、丁仕彪撰,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瑞松堂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萧山丁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丁起鹏等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安徽徽州丁氏世宗谱,著者待考,手抄本一册

安徽枞阳枞川丁氏宗谱十二卷,(清)丁子固等纂修,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刊印本十二册

安徽怀宁丁氏宗谱七卷,首三卷、末一卷,(清)丁佐廷等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松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泉州丁氏族谱,(明)丁仪等修,泉州丁氏手抄本一册

山东丁氏族谱四卷,(清)爵、丁研书等续修,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丁氏支谱二卷,()丁传湜纂修,三十四年(1935)金蛟总祠活字本 二册

甘肃庄浪丁氏三代宗亲族谱不分卷,(清)柳鉴纂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修钞本

香湖丁氏家乘六卷,(清)丁桂芳 丁策定同辑,清乾隆刻本三册(卷末有钞配页 )

丁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清)丁士涵纂,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 十册

丁氏宗谱二十四卷,(清)丁有铭编,清光绪刻本

丁氏家谱七卷,(清)丁午编,稿本 六册

丁氏家谱不分卷,,清写本 一册

丁氏宗谱一卷,,十六年(1927)重修刊本

湖南宁乡丁氏五修支谱,,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湖南宁乡为宁丁氏五修家谱首二卷,(清)丁玉齐齐修 丁玼莹等纂,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济阳堂木活字本

湖南宁乡为宁丁氏六修家谱二十六卷道三卷,()丁树峰等 丁克让等纂,十四年(1925)济阳堂活字本

湖南湘乡上湘北门丁氏续修族谱八卷首三卷,(清)丁仙姿修 丁鹤立 丁鹤喧,清光绪十八年(1892)萝松堂活字本

湖南湘乡横洲润丁氏五修族谱二十六卷,()丁氏合族修,十六年(1927)济阳堂活字本 (注:丁时通始修于清乾隆十八年)

四川合川丁氏族谱,(清)丁树诚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修 二十一年(1932)丁禹孝增补石印本 一册

四川仪陇丁氏宗谱一卷,,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 光绪间钞本

湖南丁氏六修支谱十一卷首四卷,()丁流琪 丁流峻等修,十三年(1924)应北堂木活字本

湖南长沙丁氏族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丁传湜等修,宣统三年(1911)雍睦堂木活字本 二十四册

四川宣汉丁氏族谱一卷,,清宣统元年(1909)木刻本

甘肃庄浪丁氏三代宗亲族谱不分卷,(清)柳鉴纂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修 钞本

香湖丁氏家乘六卷,(清)丁桂芳 丁策定同辑,清乾隆刻本三册(注:卷末有钞配页)

丁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清)丁士涵纂,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 十册

丁氏宗谱二十四卷,(清)丁有铭编,清光绪刻本

丁氏家谱七卷,(清)丁午编,稿本 六册

丁氏家谱不分卷,,清写本 一册

丁氏宗谱一卷,,十六年(1927)重修刊本

丁氏支谱二卷,()丁传湜纂修,三十四年(1935)金蛟总祠活字本 二册

江苏常州丁氏家乘八卷,(清)丁增德 丁应骐等纂修,清光绪十六年(1890)双桂堂本刻本 八册

江苏常州毗陵丁氏族谱十二卷,()丁坤朝等修,三十六年(1947)双桂堂活字本 十二册

江苏无锡南塘丁氏真谱十卷首一卷世系表十卷 一卷,()丁锡镛主修,十三年(1924)铅印本 八册

江苏无锡丁氏宗谱二十卷,()丁福联重修,十八年(1929)双桂堂铅印本

江苏常熟丁氏家谱不分卷,(清)丁学羲 丁恩祜纂修,清光绪十年(1884)丁氏羲庄刻本 二册

七、郡望堂号

郡望

丁姓的郡望主要有济阳、济阴、陈郡、谯国、扶风、西河、洛阳等。

济阳郡:战国时为魏邑,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兰考东北。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之一部分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

堂号

"驯鹿堂":后汉丁茂,小的时候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他对母亲最孝,母亲死后,他自背了土筑坟,又栽了松柏在墓旁。白鹿从山上到墓旁守护墓。太守举他为孝廉,拒不受。丁姓又以"济阳"为其堂号。

八、字辈排行

全国丁氏通用字辈:“嘉振应启世道昌,尚宗志仁曰宪邦。士伯希时可待遇,克明以大梦兆光。承允守太建学继,庆自天来贞绍常。良久惟徳一之会,永师景成美必扬。上国方从心本吉,显名其象正洪长。复近朝达鸣有懋,万代元若日肇疆”。

日照丁氏字辈:惟我家谱 履历备详 原籍海州 肇始武昌 明初来照 相宅河北 天启开科 崇祯任职 乡贤名宦 德言事功 显扬令绪 繁育兴隆 聿愿同心 孝敬和睦 世代绵长 丕承祖泽(正在使用的日照丁氏顺公十六世至三十一世字辈)

江苏睢宁丁氏字辈:元龄锡善,盛德义方,永昭克正,续继尔长(元字辈是第十世)

江苏南通丁氏字辈:“承怀允其启长源盛久远昌忠正邦佐广济仁义良大泽成先志光明国庆延恭宽唯自守敏惠继能连(承字为12世,以前没有字辈)”。

江苏射阳丁氏字辈:九世至十八世字辈为“恒山毓林元雨正家庭建”。十九世至二十八世字辈为“祖恩怡泽远中华永世昌”

安徽苏塘丁氏字辈:十三世起字辈为“时士国良大,维前启世人,家学传有道,承先自克昌”。

安徽涡阳丁氏一支字辈:“......费兴永思广,继立克承......”

浙江奉化丁氏字辈:“贤孝悌传家忠良济世光裕永昌继志述事”。

浙江永嘉丁氏字辈:“永昌夫康泰应复启文明崇高光祖德嗣后振家声世元士子显嘉国庆朝廷”。

江西无巢丁氏字辈:“应朝时光国宏儒克守长云仍祖以绍宗同世必倡善乃传家法贤良启后方诚思颛书业永庆兆安邦”。

江西吉安丁氏字辈:“世思正大人怀纯良心存光明志秉忠方宏文启瑞学道安邦作述孔继荣华其章锺毓永秀万代兴昌”。

江西修水丁氏字辈:“...学其师有德 来彦永加祥...”。

江西赣州丁氏字辈:“兆尹必豋科,才华光上国,明德广恩波,振吉长方远”

湖北孝感丁氏字辈:“纯笃传家文章华国远绍先基克承祖德本之百世长守其业子孙万代咸秉惟则”。

湖北京山丁氏字辈:“士思正大人怀纯良心存光明志秉忠方宏文启瑞学道安邦作述孔继荣华其章钟毓永秀万代兴昌”。

湖北麻阳丁氏字辈:“上朝启首世志造本有盛宏宗兴久时永代大国昌”。

湖南常德丁氏字辈:“景易元自永、智善俊秀贤、文武安邦国、荣华富贵传、敦崇良昌盛、佳尚德士联、宗祖大佑启、世代庆长延”

四川渠县丁氏字辈:“云良正世朝宗三维致启文洪映国安隆荣华永庆梦林柏松明显照耀学士齐丰克绍元吉福星于逢”。

四川盘石丁氏字辈:“谦豫鼎丰渐晋”。

四川丁氏一支字辈:“朝大年正发嘉佐万代兴福禄永长佑荣华得康宁”。

河南鹿邑丁氏字辈:“启立大源玉宗同无有金肇德必显祖富贵来鸿宾常思先君志恒存忠义心嘉铭兴训典方继圣贤勋克远本昭泽诗书传祥坤礼乐承瑞学安宁焕世文”。

云南富源丁氏字辈:“此世兆龙大有明德学修廷宪伍英文哲体仁嘉瑞继承先泽繁昌庆远拯起祥科”。

福建邵武丁氏字辈:芳.传.家.敦.孝。于山东济阳迁徙至福建邵武,该支流秉承丁氏组训,于东晋起任职太傅、帝师、巡抚、管带等。

福建三明丁氏字辈:“国安光绍明文常”。

山东临清丁氏字辈;“显孝万事全”。

山东聊城丁氏字辈:仁厚钦述祖,业广敬献模。达庭恩泽远,积善福禄多。

重庆铜梁丁氏字辈:万载龙文曾振国,火洪维凡震家声;炳德长新辉四泽,永开昌运耀乾坤。(于山东济阳迁徙至重庆)

九、姓氏名人

丁氏名人﹐不绝于史。汉时﹐有帮刘邦打天下、被列为“十八元功”之一的丁复﹐项羽的部将丁公﹐东汉经学家丁鸿、丁恭;汝南太守丁通;交州牧丁宫;并州刺史丁原﹔三国时孙权的大将丁奉;隐士丁览﹐颇受曹操赞赏的才子丁冲及其二子丁仪、丁 广和兄弟丁斐等。诸葛亮帐下的丁立、丁咸;明朝画家丁云鹏;清时有丁宝桢、丁日昌、丁汝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丁耀亢等﹐其中丁日昌在光绪年间﹐任江苏巡抚﹐是洋务运动中的活跃人物。

丁谓,苏州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北宋真宗时任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后升至宰相,被封为晋国公。其修复京城的故事被尊为古代“运筹学”运用的典范。

丁士美,(1521~1577),字邦彦, 号后溪,淮安府清河县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1559)状元。

丁度,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文字训诂学家,官至端明殿学士。曾与李淑等刊修《韵略》,又刊修《广韵》成《集韵》。

丁顗,祖籍恩州清河(今属河北省)人,后迁居祥符,北宋著名藏书家,共搜集图书至八千卷。

丁琏,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北宋元丰年间进士,任朝议郎一职。

丁敬,浙江省钱塘(今杭州)人,清代篆刻家,喜好金石文字,善鉴别,工于诗、书、画,尤精刻印,开创了“浙派”,被誉为“西泠八家”之首。

丁丙,浙江省钱塘人,清末藏书家,撰有《善本室藏书志》,著录其藏书中珍贵部分。

丁谦,浙江省仁和(今杭州市)人,近代地理学家。著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六十九卷。

丁颖,广东省高州人,现代农学家、水稻专家。曾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解放后历任华南农学院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等职。

丁大全,南宋镇江(今属江苏省)人,官至右司谏、签书枢密院事、右丞相。

丁鹤年(元惠宗元统三年~明太宗永乐二十二年)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人。

丁云鹏,休宁(今属安徽省)人,明代画家,擅画人物,佛像、山水、花卉,亦会作诗。

丁启睿,明代河南永城人,诸城丁氏裔孙,官至兵部尚书。

丁魁楚,明代河南永城人,诸城丁氏裔孙,官至兵部尚书,封平粤伯。

丁耀亢,山东省诸城人,明清文学家。著有小说《续金瓶梅》等。

丁普郎(?—1363年),明朝开国将领。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

丁观鹏,京师(今北京市)人,清代画家,最精于人物画。

丁善庆,泉州(今属福建省)人,清代道光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著有《左氏兵论》。

丁德兴(1327—1366) 元末定远(今属安徽)人,传其祖由拜占庭使华。

丁兰,东汉人,“丁兰刻木事亲”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海军提督。安徽省庐江县人,原名先达,也作禹亭,号次章。

更多人物略……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

-----------------------------------

荀姓起源荀氏文化荀姓家族

荀德麟论荀子礼法思想三议

滕-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徐-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张-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

杨-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

丁姓氏的汉字演变和家族来源过程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变

二、姓氏读音

拼音:dīng zhēng

注音:ㄉㄧㄥ ㄓㄥ

汉字结构:单一结构

造字法:一

简体部首:一

丁的部首笔画:1

总笔画:2

笔 顺:横竖

五笔86:SGH

五笔98:SGH

UniCode:U+4E01

四角号码:10200

仓颉:MN

GBK编码:B6A1

规范汉字编号:0005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成年男子。

人口。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三、姓氏起源

源出一,第一支见诸于《姓氏考略》。周武王伐纣之时﹐就有了丁姓的诸侯。但这位丁姓诸侯的详细情况﹐却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

①源于子姓,出自殷商诸侯丁侯的后裔,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②源于周朝遗民微子启的封地,属于以先祖字号为氏。周朝封遗民微子启于宋(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之间一带地区),建立了宋国,世人称其为宋丁公。

源出二,丁氏的第二支姓源来于姜子牙一族。

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子姜伋的谥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资料记载,丁氏源出姜太公之子伋。炎帝神农氏是少典的儿子,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氏。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姓吕尚,俗称姜太公。他西周初年任周太师,因辅佐周武王姬发灭商有功,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姜太公的儿子姜伋,在周成王姬诵执政时期时为周王朝重臣,又是后来周康王姬钊的顾命大臣,对周王朝有辅佐大勋。姜伋逝世后,周王室敕封其谥号为“丁公伋”,其后裔子孙中便以其谥号为姓氏者,称丁氏,史称丁氏正宗。

姜子牙是周朝的大功臣﹐儿子姜及死后﹐也被周王追谥为丁公﹐其子孙便以丁为姓﹐藉此缅怀先祖曾位尊丁公。史书记载较为详细。“丁氏﹐姜姓﹐齐太公生于公 ﹐支孙以丁为氏。”“齐太公生於公﹐支孙以谥为姓。”

自从这一支丁姓问世之后﹐其散居的地盘最广﹐人数最多。也就是说﹐千百年来﹐中国的丁姓大都源自这一世系。这一系的主要发源地﹐在今山东济阳。《姓氏》书说“系承姜 ﹐望出济阳”﹐即是证明。

源出三,丁氏的第三支姓源﹐始於三国时期。三国时东吴孙匡将军一族的后人全部改姓丁。这就是《三国志.吴志.孙匡传注》所说的﹕孙权的族人因过失造成军粮仓库失火﹐贻误了战机﹐孙权大怒﹐不许孙匡姓孙。孙匡的后代子孙也被迫因袭丁姓。

源出四,源于改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①为孙姓所改,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据《三国志·江表传》云:“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 所以,后世的丁氏中国人之中,特别是南方的丁氏人中,有一部分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因为孙氏传自周文王之子康叔。

②出自于氏所改。据明朝海盐姚士粦所序《枫窗小牍》中的记载,宋朝时期,有个叫于庆的人欲依附于权贵丁谓,遂改姓为丁氏,后果然如意,飞黄腾达,其后裔子孙以及族人因此皆称丁氏。

③源于改姓,出自明朝初期苏州阊门邹、丁二氏,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这就是著名的苏州阊门丁氏一族,就是今天主要分布在江苏省三泰地区(泰州市、泰兴市、泰县,包括如皋市、南通市、海安县一带)的丁氏一族,号称“江苏六大丁“之一,始祖就是号称“活丁死邹”的三个儿子:丁兰国、丁兰芝、丁瑞芝。

源出五,源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改姓。

①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蒙古学者丹珠尔,属于帝王赐姓为氏。

明朝初期,蒙古族黄教学者丹珠尔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姓为丁,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丁氏至今。丹珠尔,据说是第三世三位侯选灵童之一的香根,是元、明之际的学者,他精通藏语、蒙语、汉语、维吾尔语、西鞑靼语(斯拉夫语,即俄罗斯语)等诸多语言文字,主持修纂了著名的苯教佛典《丹珠尔》一百六十四部(今只保留有一百二十部),他的姓名亦因该部佛教重典而得称。

蒙古族敖陶格图氏,源以地名为姓氏,出自敖陶窑子古城(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敖陶窑子),明朝初期迁居大兴安岭地区,明朝中叶即多冠汉姓为丁氏、林氏。

②源于回族,出自明朝时期西域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明朝西域回回人(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地区)中,以“丁”为末字者进入中原汉化后,有按汉俗以谐音汉字改姓丁氏。丁氏为回族古老的姓氏之一,在史籍《东里文集》中记载:“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国,因以为姓。” 回族丁氏大部分是来自先祖回回名的尾音“迪尼”(Din),按汉语发音多译读为“丁”,于是他们中间一些人的后代便取“丁”为姓。如“勘马刺丁之后裔姓丁。”回族丁氏中最大的一支,当属赛典赤·赡思丁家族,因其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喇)、丁等姓氏,在国内分布很广。如福建泉州陈棣的丁氏回族,按史籍《执斋公图谱·历代忌辰总目》的记载:“一世祖节斋府君,讳谨,字慎思(赡思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赛典赤瞻(赡)思丁是今泉州陈棣丁氏的始祖。”

丁氏回族在全国均有分布。

③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彝族丁氏,源出尼质氏部落,在明朝时期的改土归流运动中改为汉单字丁氏,世代相传至今。

④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定吉哩氏,满语为Dinggiri Hala,世居黑龙江西城(今黑龙江克山西城镇)。后有鄂伦春族引为姓氏者。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鄂伦春族定吉哩氏多冠汉姓为丁氏。

⑤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瑶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丁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丁氏,世代相传至今。

四、得姓始祖

丁公伋。少典之子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姓。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尚,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姜尚任周太师,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今山东省北部、河南省东部)。其长子名伋,周成王、周康王时为重臣,谥号为齐丁公,其子孙便以谥号为氏,称为丁氏,并尊丁公伋为丁姓始祖。

丁氏族人大多尊奉丁公伋(姜伋)为得姓始祖。

五、人口分布

丁姓的支源众多,但大致上,山东为其最早发源地,后在当地发展成为丁姓最大的济阳郡望,山东丁姓亦是各地迁播的主源头。秦汉时期,丁姓聚居地主要在今山东、江苏、河南境内,同时,河北、陕西、广西、湖北、广东等省也有少量丁姓人口落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导致了丁姓频繁的迁徙,可谓丁姓历史上播迁的昌盛时期。三国孙吴的孙匡改姓丁,为丁姓的发展加添了新的支脉,江苏南部及浙江大部分地区成为此支丁姓繁衍的主要区域。这一时期,丁姓仍以山东、河南为中心繁衍生息,另外,江西、安徽也有丁姓迁入者。唐代,济阳丁姓有入居福建者。据《漳州府志》所载:“陈元光军谘祭酒有丁儒者,先世济阳,后徙光州固始,总章二年,从元光开漳州。”此支丁姓唐末迁居泉州、广东等地。宋元时期,有江苏人丁谓后人分居于崖州(今广东省崖县西北)和广州。有丁允文、丁肇宪分别开基广东潮州和梅州,被视为当地始祖。清代,居于福建、广东一带的丁姓有移居台湾的,后徙居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地。至此,从宋代以来散布全国各地的丁姓已日趋向世界各地延续其支脉。今日丁姓以江苏、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西、浙江、贵州、吉林、辽宁等省多此姓,上述十一省丁姓约占全国汉族丁姓人口72%。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4%。

丁姓在台湾也遍及各地,以台北、澎湖、嘉义、新竹和嘉南地区最多。以其人数而言是第八十九位。丁氏自闽、粤一带,播迁到台湾,也是为时较早的。台湾省文献会拥有一项古契,上记:清嘉庆二十年间(公元1816年),有一位添福庄的垦户丁文开,当官向南嵌、龟仑、坑仔三社屯丁给出埔一所,可知早在嘉庆年间台湾已有丁姓的踪迹。此后又有人徙居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国。

六、家谱文献

上海云间丁氏谱一卷,()丁佩撰,年间武进陶氏石印本一册

江苏濡须苏南丁氏宗谱十六卷,(清)丁大年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五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

江苏溧水丁氏宗谱二十卷,()丁存泰纂,十年(公元1921年)继善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丰县丁氏谱序一卷,()丁敬尚纂,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手抄本

浙江杭州丁氏谱牒一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丁氏嘉惠堂手抄本一册

浙江萧山萧南历墅湖丁氏宗谱六卷,(清)丁仕蛟、丁仕彪撰,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瑞松堂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萧山丁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丁起鹏等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安徽徽州丁氏世宗谱,著者待考,手抄本一册

安徽枞阳枞川丁氏宗谱十二卷,(清)丁子固等纂修,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刊印本十二册

安徽怀宁丁氏宗谱七卷,首三卷、末一卷,(清)丁佐廷等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松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泉州丁氏族谱,(明)丁仪等修,泉州丁氏手抄本一册

山东丁氏族谱四卷,(清)爵、丁研书等续修,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丁氏支谱二卷,()丁传湜纂修,三十四年(1935)金蛟总祠活字本 二册

甘肃庄浪丁氏三代宗亲族谱不分卷,(清)柳鉴纂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修钞本

香湖丁氏家乘六卷,(清)丁桂芳 丁策定同辑,清乾隆刻本三册(卷末有钞配页 )

丁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清)丁士涵纂,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 十册

丁氏宗谱二十四卷,(清)丁有铭编,清光绪刻本

丁氏家谱七卷,(清)丁午编,稿本 六册

丁氏家谱不分卷,,清写本 一册

丁氏宗谱一卷,,十六年(1927)重修刊本

湖南宁乡丁氏五修支谱,,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湖南宁乡为宁丁氏五修家谱首二卷,(清)丁玉齐齐修 丁玼莹等纂,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济阳堂木活字本

湖南宁乡为宁丁氏六修家谱二十六卷道三卷,()丁树峰等 丁克让等纂,十四年(1925)济阳堂活字本

湖南湘乡上湘北门丁氏续修族谱八卷首三卷,(清)丁仙姿修 丁鹤立 丁鹤喧,清光绪十八年(1892)萝松堂活字本

湖南湘乡横洲润丁氏五修族谱二十六卷,()丁氏合族修,十六年(1927)济阳堂活字本 (注:丁时通始修于清乾隆十八年)

四川合川丁氏族谱,(清)丁树诚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修 二十一年(1932)丁禹孝增补石印本 一册

四川仪陇丁氏宗谱一卷,,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修 光绪间钞本

湖南丁氏六修支谱十一卷首四卷,()丁流琪 丁流峻等修,十三年(1924)应北堂木活字本

湖南长沙丁氏族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丁传湜等修,宣统三年(1911)雍睦堂木活字本 二十四册

四川宣汉丁氏族谱一卷,,清宣统元年(1909)木刻本

甘肃庄浪丁氏三代宗亲族谱不分卷,(清)柳鉴纂修,清光绪十三年(1887)修 钞本

香湖丁氏家乘六卷,(清)丁桂芳 丁策定同辑,清乾隆刻本三册(注:卷末有钞配页)

丁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清)丁士涵纂,清光绪十六年(1890)刻本 十册

丁氏宗谱二十四卷,(清)丁有铭编,清光绪刻本

丁氏家谱七卷,(清)丁午编,稿本 六册

丁氏家谱不分卷,,清写本 一册

丁氏宗谱一卷,,十六年(1927)重修刊本

丁氏支谱二卷,()丁传湜纂修,三十四年(1935)金蛟总祠活字本 二册

江苏常州丁氏家乘八卷,(清)丁增德 丁应骐等纂修,清光绪十六年(1890)双桂堂本刻本 八册

江苏常州毗陵丁氏族谱十二卷,()丁坤朝等修,三十六年(1947)双桂堂活字本 十二册

江苏无锡南塘丁氏真谱十卷首一卷世系表十卷 一卷,()丁锡镛主修,十三年(1924)铅印本 八册

江苏无锡丁氏宗谱二十卷,()丁福联重修,十八年(1929)双桂堂铅印本

江苏常熟丁氏家谱不分卷,(清)丁学羲 丁恩祜纂修,清光绪十年(1884)丁氏羲庄刻本 二册

七、郡望堂号

郡望

丁姓的郡望主要有济阳、济阴、陈郡、谯国、扶风、西河、洛阳等。

济阳郡:战国时为魏邑,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兰考东北。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之一部分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

堂号

"驯鹿堂":后汉丁茂,小的时候死了父亲,家里很穷。他对母亲最孝,母亲死后,他自背了土筑坟,又栽了松柏在墓旁。白鹿从山上到墓旁守护墓。太守举他为孝廉,拒不受。丁姓又以"济阳"为其堂号。

八、字辈排行

全国丁氏通用字辈:“嘉振应启世道昌,尚宗志仁曰宪邦。士伯希时可待遇,克明以大梦兆光。承允守太建学继,庆自天来贞绍常。良久惟徳一之会,永师景成美必扬。上国方从心本吉,显名其象正洪长。复近朝达鸣有懋,万代元若日肇疆”。

日照丁氏字辈:惟我家谱 履历备详 原籍海州 肇始武昌 明初来照 相宅河北 天启开科 崇祯任职 乡贤名宦 德言事功 显扬令绪 繁育兴隆 聿愿同心 孝敬和睦 世代绵长 丕承祖泽(正在使用的日照丁氏顺公十六世至三十一世字辈)

江苏睢宁丁氏字辈:元龄锡善,盛德义方,永昭克正,续继尔长(元字辈是第十世)

江苏南通丁氏字辈:“承怀允其启长源盛久远昌忠正邦佐广济仁义良大泽成先志光明国庆延恭宽唯自守敏惠继能连(承字为12世,以前没有字辈)”。

江苏射阳丁氏字辈:九世至十八世字辈为“恒山毓林元雨正家庭建”。十九世至二十八世字辈为“祖恩怡泽远中华永世昌”

安徽苏塘丁氏字辈:十三世起字辈为“时士国良大,维前启世人,家学传有道,承先自克昌”。

安徽涡阳丁氏一支字辈:“......费兴永思广,继立克承......”

浙江奉化丁氏字辈:“贤孝悌传家忠良济世光裕永昌继志述事”。

浙江永嘉丁氏字辈:“永昌夫康泰应复启文明崇高光祖德嗣后振家声世元士子显嘉国庆朝廷”。

江西无巢丁氏字辈:“应朝时光国宏儒克守长云仍祖以绍宗同世必倡善乃传家法贤良启后方诚思颛书业永庆兆安邦”。

江西吉安丁氏字辈:“世思正大人怀纯良心存光明志秉忠方宏文启瑞学道安邦作述孔继荣华其章锺毓永秀万代兴昌”。

江西修水丁氏字辈:“...学其师有德 来彦永加祥...”。

江西赣州丁氏字辈:“兆尹必豋科,才华光上国,明德广恩波,振吉长方远”

湖北孝感丁氏字辈:“纯笃传家文章华国远绍先基克承祖德本之百世长守其业子孙万代咸秉惟则”。

湖北京山丁氏字辈:“士思正大人怀纯良心存光明志秉忠方宏文启瑞学道安邦作述孔继荣华其章钟毓永秀万代兴昌”。

湖北麻阳丁氏字辈:“上朝启首世志造本有盛宏宗兴久时永代大国昌”。

湖南常德丁氏字辈:“景易元自永、智善俊秀贤、文武安邦国、荣华富贵传、敦崇良昌盛、佳尚德士联、宗祖大佑启、世代庆长延”

四川渠县丁氏字辈:“云良正世朝宗三维致启文洪映国安隆荣华永庆梦林柏松明显照耀学士齐丰克绍元吉福星于逢”。

四川盘石丁氏字辈:“谦豫鼎丰渐晋”。

四川丁氏一支字辈:“朝大年正发嘉佐万代兴福禄永长佑荣华得康宁”。

河南鹿邑丁氏字辈:“启立大源玉宗同无有金肇德必显祖富贵来鸿宾常思先君志恒存忠义心嘉铭兴训典方继圣贤勋克远本昭泽诗书传祥坤礼乐承瑞学安宁焕世文”。

云南富源丁氏字辈:“此世兆龙大有明德学修廷宪伍英文哲体仁嘉瑞继承先泽繁昌庆远拯起祥科”。

福建邵武丁氏字辈:芳.传.家.敦.孝。于山东济阳迁徙至福建邵武,该支流秉承丁氏组训,于东晋起任职太傅、帝师、巡抚、管带等。

福建三明丁氏字辈:“国安光绍明文常”。

山东临清丁氏字辈;“显孝万事全”。

山东聊城丁氏字辈:仁厚钦述祖,业广敬献模。达庭恩泽远,积善福禄多。

重庆铜梁丁氏字辈:万载龙文曾振国,火洪维凡震家声;炳德长新辉四泽,永开昌运耀乾坤。(于山东济阳迁徙至重庆)

九、姓氏名人

丁氏名人﹐不绝于史。汉时﹐有帮刘邦打天下、被列为“十八元功”之一的丁复﹐项羽的部将丁公﹐东汉经学家丁鸿、丁恭;汝南太守丁通;交州牧丁宫;并州刺史丁原﹔三国时孙权的大将丁奉;隐士丁览﹐颇受曹操赞赏的才子丁冲及其二子丁仪、丁 广和兄弟丁斐等。诸葛亮帐下的丁立、丁咸;明朝画家丁云鹏;清时有丁宝桢、丁日昌、丁汝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丁耀亢等﹐其中丁日昌在光绪年间﹐任江苏巡抚﹐是洋务运动中的活跃人物。

丁谓,苏州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北宋真宗时任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后升至宰相,被封为晋国公。其修复京城的故事被尊为古代“运筹学”运用的典范。

丁士美,(1521~1577),字邦彦, 号后溪,淮安府清河县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1559)状元。

丁度,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北宋文字训诂学家,官至端明殿学士。曾与李淑等刊修《韵略》,又刊修《广韵》成《集韵》。

丁顗,祖籍恩州清河(今属河北省)人,后迁居祥符,北宋著名藏书家,共搜集图书至八千卷。

丁琏,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北宋元丰年间进士,任朝议郎一职。

丁敬,浙江省钱塘(今杭州)人,清代篆刻家,喜好金石文字,善鉴别,工于诗、书、画,尤精刻印,开创了“浙派”,被誉为“西泠八家”之首。

丁丙,浙江省钱塘人,清末藏书家,撰有《善本室藏书志》,著录其藏书中珍贵部分。

丁谦,浙江省仁和(今杭州市)人,近代地理学家。著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六十九卷。

丁颖,广东省高州人,现代农学家、水稻专家。曾任中山大学农学院教授。解放后历任华南农学院院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等职。

丁大全,南宋镇江(今属江苏省)人,官至右司谏、签书枢密院事、右丞相。

丁鹤年(元惠宗元统三年~明太宗永乐二十二年)元末明初诗人、养生家,京城老字号“鹤年堂”创始人。

丁云鹏,休宁(今属安徽省)人,明代画家,擅画人物,佛像、山水、花卉,亦会作诗。

丁启睿,明代河南永城人,诸城丁氏裔孙,官至兵部尚书。

丁魁楚,明代河南永城人,诸城丁氏裔孙,官至兵部尚书,封平粤伯。

丁耀亢,山东省诸城人,明清文学家。著有小说《续金瓶梅》等。

丁普郎(?—1363年),明朝开国将领。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

丁观鹏,京师(今北京市)人,清代画家,最精于人物画。

丁善庆,泉州(今属福建省)人,清代道光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著有《左氏兵论》。

丁德兴(1327—1366) 元末定远(今属安徽)人,传其祖由拜占庭使华。

丁兰,东汉人,“丁兰刻木事亲”为二十四孝故事之一。

丁汝昌(1836年11月18日—1895年2月12日),清朝晚期将领,官至北洋海军提督。安徽省庐江县人,原名先达,也作禹亭,号次章。

更多人物略……

以上资料为荀卿庠在网络收集整理,为宣传国学蒙学教材识字为主,了解家族历史为辅,更多资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欢迎建议与留言……

-----------------------------------

-----------------------------------

荀姓起源荀氏文化荀姓家族

荀德麟论荀子礼法思想三议

滕-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徐-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荀卿庠整理

张-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

杨-汉字的艺术与中华姓氏文化

【姓氏寻宗】丁姓——历史来源

在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中,丁姓排在第46位,占全国总人口的0.63%,约有700万人。

丁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早在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之时,殷商诸侯丁侯因不愿跟从而为周所灭,其子孙遂四散各地,以丁为氏,是丁姓最早的一支。从商族统治中心在今河南中部,我们或许可以推测出此支丁氏源于河南。不过,由于史籍缺乏,关于此支丁氏的来龙去脉却无法详知,因此,今日的丁姓族人并不认同丁侯为丁姓的始祖。最为他们认同的始祖为姜太公之子丁公伋。姜太公的祖先曾经担任四岳之官,辅佐大禹治水,立下了大功,在虞夏之际封于吕城,其地在今河南南阳市西三十里;也有受封到申城的,地在今南阳市北二十里。夏商之时,吕城和申城又渐次分封给旁枝庶子,以致后世子孙有迁居今河南卫辉一带而成为平民的。吕尚的祖父辈原是四岳的远代后裔,本来姓姜,后以封邑为姓,所以又姓吕氏。在辅佐周武王灭商的战争中,吕尚以“国师”身份指挥战事,灭商后因功受封于齐国营丘。太公去逝后,其嫡子吕伋即位,因治理齐国政绩斐然,去逝后被周王室赐谥为“丁公”。丁公伋的支孙中没有继承爵位者遂以“丁公”的谥号“丁”作为自己的姓氏,祖居今河南省卫辉市太公泉镇。起源于河南的第三支丁氏为宋国公族丁公之后。西周初同公平定武庚反叛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微子启,建都商丘,称为宋国。宋国有大夫宋丁公,死后其子孙以谥号为氏,称丁氏。

汉代以前,丁氏最重大的迁徙有三次。第一次是齐国建都营丘,丁公一族遂分为两部分,一部留居祖地,另一部迁居营丘;第二次是田氏代齐,原太公系贵族四散迁徙以避灭族之祸,丁氏贵族即从卫辉和营丘四散远徙,移居四方;第三次在秦始皇时代。秦灭齐,尽迁齐之富族于咸阳,其中富甲一方的丁氏举族迁往咸阳。汉以后丁氏大迁徙主要有两次。一次是东汉建国,丁林以战功封新安乡侯并任河南太守,其七世孙丁宮被桓帝任为交州刺史,丁宫遂举族迁往广西梧州;第二次是三国时代,丁奉因战功被吴主孙氏封为冠军将军、都亭侯,后来丁奉再以立孙休为吴主之功晋升大将军领徐州牧,遂举族居徐州;丁奉去逝后,吴后主孙皓听信谗言,徙丁奉家族于江西临川。唐代的一次大迁徙发生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丁氏族人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基,定居于漳州一带。宋朝亦有两次著名迁徙。一次是丁部领父子在越南建立丁朝,举族迁入越南开基;另一次著名迁徙起自丁谓被贬。丁谓因寇准派攻击而被朝廷举族谪迁光州,今河南光山县。元代的一次大迁徙发生于回纥职马禄丁一族归宗丁氏。此族原居西域,归于丁氏一宗后举族迁居湖北武昌一带。明清时期,丁姓以做官、经商移居而形成的迁徙更为频繁。其中著名者,为丁日健于清咸丰四年(1854)以台湾兵备道、按察使身份镇台,丁氏一族有百余人追随丁日健徙居台湾,遂在台湾开基定居。从此,丁氏流播海内外。

丁姓源流

丁氏出自姜姓,为姜太公的后裔 

太公望,有以母族姜氏而称其为姜太公者,有以其出身于吕地而称其为吕望者,这是因为太公望的祖上原本属于这一家族。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枝吕氏成为平民后,为生计所迫,迁移到商都朝歌近郊,也就是今天河南卫辉一带定居下来。因此到太公望时,吕氏成为卫辉人已有好几代了。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太公望青年时代曾一度生活坎坷、极不得志。《战国策·秦五》曾记载说:“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酬不庸。”意思是说,他在不得志时,不仅被自己的妻子赶走过,在商都朝歌卖肉生意又不好,后来到贵族子良家当家臣又被驱逐了,最后到棘津打工也没人雇佣他,生计十分潦倒。但他并没有从此消沉下去,而是逆境发愤,勤奋好学,终于博闻广识。后来,他又曾经到商纣王宫廷一心一意侍奉过商纣王。但他侍奉了很长时间后,发现商纣王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实在没有辅佐的价值,于是就弃职在太公泉一带的山水间做了隐士,有时藏在太行山麓里潜心钻研兵法和治国之术,有时在太公泉一带悠闲地垂钓。再后来,发生了商纣王囚禁西伯昌于羑里的大事,举国上下传得沸沸扬扬。此事引起了太公望的高度注意。经过仔细了解,他对西伯父子产生了很好的印象。因此,当西伯昌的大臣散宜生、闳夭等到处寻找贤能之士设计解救西伯昌的办法时,年近八十的太公望及时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与西伯昌的大臣们取得了联系。由于太公望在商纣的宫廷侍奉过纣王,深知他的嗜好,就献计让散宜生、闳夭不惜重金找到一批绝色的有莘氏美女和骊戎特产的36匹鬛赤身白、目如黄金的骏马,通过纣王的宠臣费仲献给了纣王。纣王本是个爱美人胜过爱江山的家伙,所以见到有莘氏美女和骊戎的名马后果然兴奋地说:“单凭有莘氏的美女就可以放掉西伯了,何况还有这么多名马呢?”于是纣王不但赦免了西伯昌,又赐给他弓箭斧钺,还赋予他在军事上有代表自己的特权,可以自由征伐其它诸侯国。由此,西伯和他的儿子、后来的武王发十分敬重太公望,想拜他为国师。可是,太公望出身毕竟太微贱了;按当时的制度,朝廷里的高官必须在高级贵族中选任,是“世卿世禄”制。如果直接简单任命太公望,恐宗族大臣们不服。怎么办呢?文王和少数几位心腹一商量,认为当时人们都很信“神”,只要有“神示”,什么事就可以破例办了。于是,一个神奇的故事就堂而皇之的上演了。这个故事在《周志》中是这样记载的:

“文王梦天帝服玄禳以立于令孤之津,帝曰:‘昌,赐汝望!’文王再拜,稽首。太公于后亦再拜,稽首。文王梦之之夜,太公梦之亦然。其后文王见太公,而询之曰:‘而名为望乎?’答曰:‘唯,为望。’文王曰:‘吾如有所于见汝?’太公言其年月与其日,且尽道其言,‘臣以此得见也。’文王曰:‘有之!有之!’遂与之归,以为卿士。”

在太公望的辅佐下,周武王最终出奇计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王朝。太公望也因功受封于齐,成为齐国的开国之君。后来由于他的儿子伋继承其爵位,又因其在兄弟间排行为“丁”,故在他去逝后,周王室赐谥为丁公。按《逸周书·谥法解》:“述善不克曰丁,述义不悌曰丁。”而据《史记》载,丁公伋作为继体之君并无“述善不克”、“述义不悌”的史迹,因此郑樵在《通志》中将丁氏列入“以次为氏”之下,“所谓丁公者,长第之次也。”意思是说,“丁”是兄弟之间排行大小的序数,就是说吕伋排行为丁,其后以丁为氏。不过,从《史记·齐太公世家》“丁公卒,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立”记载来看,以次为谥之说亦存在疑点,按照正常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天干次序,怎么会二世为丁,三世为乙,四世为癸呢?尽管如此,此支丁氏为丁公伋之后,源于河南卫辉仍是可信的。

在太公望之前的商代即已有丁侯一族 

如清人张澍在《姓氏寻源》中引《太公金匮》中“武王伐纣,丁侯不朝;(武王)并地杀王,子孙四散”,认为太公望很可能与丁侯同族。这一点在相传为太公望所著的《六韬》中也可以找到以下佐证:“武王伐殷,丁侯不朝。太公乃画丁侯于策,三箭射之。丁侯病困,卜者占云:祟在周,恐惧,乃请举国为臣。太公使人甲乙日拔丁侯着头箭,丙丁日拔着口箭,戊己日拔着腹箭,丁侯病稍愈。四夷闻之,各以来贡。”从以上引述两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第一,在对待“丁侯不朝”这件事上,武王与太公望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太公熟悉丁侯,但又没有带兵直接镇压,而是用了“射侯”的巫术,迫使丁侯“举国为臣”。第二,就在丁侯已经投降之后,武王却采取了“并地杀王”的残酷措施,灭了丁侯一族。可见,太公望与丁侯有某种远族血缘关系,是有可能的。而因为丁侯为武王所杀,故不敢直书。而丁侯与太公望则同出自祝融氏,与周本属异族。祝融为帝榆罔的同父兄弟,他生了钜、逢伯陵、共工和四岳,四岳又生吕侯,吕侯又生了申侯、甫侯和丁侯。太公望出于吕侯,因此太公、丁侯皆出于祝融。祝融氏世代为王室火正,掌管“(巫)祝”与“融(融铸)”。后来丁氏一族从“祝”中分化出来而专业于融铸中之“丁(钉)”,因此其族徽即为四条龙(取义于炎帝的图腾)共捧一“丁字”。丁公伋后人虽以伋的“谥”为姓而为丁氏,同时又使用更早的“丁”字图腾,可见不是偶然的,应属渊源有自。

丁氏的另一支为宋国公族丁公之后 

西周初同公平定武庚反叛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微子启,建都商丘,称为宋国。宋国有大夫宋丁公,死后其子孙以谥号为氏,称丁氏。

祖地卫辉市

丁姓的祖根之地卫辉市,历史悠久。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始设汲县,先后为州治、路治、府治和道台。二千多年以前卫辉就是中州重镇,水陆码头,商贾聚集。卫辉人杰地灵,名人众多,这里是周武王尊为尚父的姜太公故里。

太公泉镇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目前境内有十几处名胜古迹如灿烂的明珠点缀其间:太公泉为西周著名大军事家、大政治家姜子牙故里,还是忽必烈亲封的元朝翰林学士王恽的故里,印度高僧最早在中国办的麻风病院遗址亦在此地;另有“姜太公故居”、“姜太公庙”、“姜太公墓”、“姜太公祠”、“姜太公泉”、晋朝“太公吕望表”、“香泉寺”、“六豆寺”,战国时期的“边城岭”遗址,“太极拳教观”遗址,唐代摩崖石窟华严洞,唐开元所建的“尊胜佛塔”遗砖和遗址,“稠禅师塔”,唐朝大画家吴道子所作“麻姑摩崖石像”、“千佛碑”、“洗沁洞”等重要姓氏文化和佛教文化景点,使太公泉镇成为中外瞩目的中州名镇。

本文摘自《中华姓氏中原寻根丛书》作者:行健

丁姓的众多起源说,最早的一支来源于姜子牙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新生命的降生总能给人们带来喜悦和希望。在中国,每一个新生命的降生不仅代表这一个家庭的延续,更意味着一个家族的薪火相传。而这个新生命也将被赐予一个特别的家族符号。而这个特别的家族符号就是姓氏。这不仅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家族符号,还蕴藏和承载了整个家族起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信息。

在河南省邓州市有一个村庄,名叫大丁村,是丁姓人口最为集中的村落,这里以前也叫做大丁营,村子里的丁氏祠堂从明朝嘉庆年间建成到现在,已经存在了五百多年,这个祠堂是每个家族的精神寄托的聚集的一个地方。

但是你知道丁姓的起源是怎么来的吗?

距离邓州市不远处是卫辉市,相传姜子牙就出生在这里一个叫太公镇的小村庄。在民间,大家都习惯称姜子牙为姜太公。如今在人们口中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却有着颇为坎坷的早年生活,他卖过面,杀过牛,一直到70岁时依旧一事无成。当时已经是耄耋之年的姜子牙来到了朝歌,姜子牙希望得到商纣王的重用。然而,此时的商纣王因为面苏妲己,根本无心于朝政,这让姜子牙心生失望。于是,他告别朝歌,隐居故里,以待时机。

回到家乡后,姜子牙听闻西伯侯姬昌施行仁政,广招贤才,便前往西周,寻求大展宏图的机会。不久后,在西周的渭水河畔,人们发现有一个老人常常在此垂钓,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个老人的鱼钩是直的,而他也从来没有钓到过鱼,这个老人就是姜子牙。

直钩垂钓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姬昌的耳里,这个奇怪老人的行为引起了姬昌的兴趣。一天,姜子牙像往常一样在渭水河畔垂钓,西伯侯姬昌前往拜望。然而,一番相谈过后,姬昌惊奇地发现眼前的这个老人竟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姬昌谦谦下拜,恳请姜子牙出山相助以成就为业。

这个故事也成就了后世著名的成语典故“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公元前1046年初,由姜子牙尽力辅佐的周朝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将姜子牙及后人封在了齐地,建立起周朝历史上最早的诸侯国——齐国。

我们明明要讲丁姓的起源,为何说了那么多来讲姜子牙的事情呢?别着急,请继续往下看。

姜子牙的次子名叫姜伋,他去世后获得的谥号为丁公,因此姜伋的后人从此往后就以“丁”为姓氏。因此丁姓是姜子牙的后人,来源于姜姓。而这支丁姓在当时为济阳丁氏。

《三国志·江表传》中曾经记录了这样一段话:

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

孙权的弟弟孙匡曾经因为烧损了吴军的粮草,为了表示惩罚,孙权将他的名字从宗族中除去,改姓为丁。所以在后世的丁姓族人中,有一部分是孙匡的后代。因此,这一支丁姓与孙姓一样源于姬姓。

另外丁姓还有一支起源来自于春秋时期,是当时宋丁公的后人,这一支丁姓就来源于子姓。

虽然丁姓的起源繁多,但是姜太公这支丁姓在历史上一直是最为正统的起源,也是以济阳郡最为繁盛。而上文所提到的河南邓州市大丁村的丁姓族人的来源,就是有一部分济阳丁氏族人在历史进程中,从济阳迁徙至邓州。

丁姓的众多起源说,最早的一支来源于姜子牙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新生命的降生总能给人们带来喜悦和希望。在中国,每一个新生命的降生不仅代表这一个家庭的延续,更意味着一个家族的薪火相传。而这个新生命也将被赐予一个特别的家族符号。而这个特别的家族符号就是姓氏。这不仅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家族符号,还蕴藏和承载了整个家族起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信息。

在河南省邓州市有一个村庄,名叫大丁村,是丁姓人口最为集中的村落,这里以前也叫做大丁营,村子里的丁氏祠堂从明朝嘉庆年间建成到现在,已经存在了五百多年,这个祠堂是每个家族的精神寄托的聚集的一个地方。

但是你知道丁姓的起源是怎么来的吗?

距离邓州市不远处是卫辉市,相传姜子牙就出生在这里一个叫太公镇的小村庄。在民间,大家都习惯称姜子牙为姜太公。如今在人们口中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却有着颇为坎坷的早年生活,他卖过面,杀过牛,一直到70岁时依旧一事无成。当时已经是耄耋之年的姜子牙来到了朝歌,姜子牙希望得到商纣王的重用。然而,此时的商纣王因为面苏妲己,根本无心于朝政,这让姜子牙心生失望。于是,他告别朝歌,隐居故里,以待时机。

回到家乡后,姜子牙听闻西伯侯姬昌施行仁政,广招贤才,便前往西周,寻求大展宏图的机会。不久后,在西周的渭水河畔,人们发现有一个老人常常在此垂钓,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个老人的鱼钩是直的,而他也从来没有钓到过鱼,这个老人就是姜子牙。

直钩垂钓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姬昌的耳里,这个奇怪老人的行为引起了姬昌的兴趣。一天,姜子牙像往常一样在渭水河畔垂钓,西伯侯姬昌前往拜望。然而,一番相谈过后,姬昌惊奇地发现眼前的这个老人竟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姬昌谦谦下拜,恳请姜子牙出山相助以成就为业。

这个故事也成就了后世著名的成语典故“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公元前1046年初,由姜子牙尽力辅佐的周朝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姬昌的儿子周武王将姜子牙及后人封在了齐地,建立起周朝历史上最早的诸侯国——齐国。

我们明明要讲丁姓的起源,为何说了那么多来讲姜子牙的事情呢?别着急,请继续往下看。

姜子牙的次子名叫姜伋,他去世后获得的谥号为丁公,因此姜伋的后人从此往后就以“丁”为姓氏。因此丁姓是姜子牙的后人,来源于姜姓。而这支丁姓在当时为济阳丁氏。

《三国志·江表传》中曾经记录了这样一段话:

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以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

孙权的弟弟孙匡曾经因为烧损了吴军的粮草,为了表示惩罚,孙权将他的名字从宗族中除去,改姓为丁。所以在后世的丁姓族人中,有一部分是孙匡的后代。因此,这一支丁姓与孙姓一样源于姬姓。

另外丁姓还有一支起源来自于春秋时期,是当时宋丁公的后人,这一支丁姓就来源于子姓。

虽然丁姓的起源繁多,但是姜太公这支丁姓在历史上一直是最为正统的起源,也是以济阳郡最为繁盛。而上文所提到的河南邓州市大丁村的丁姓族人的来源,就是有一部分济阳丁氏族人在历史进程中,从济阳迁徙至邓州。

【姓氏寻宗】丁姓——历史来源

在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一百个大姓中,丁姓排在第46位,占全国总人口的0.63%,约有700万人。

丁姓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早在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之时,殷商诸侯丁侯因不愿跟从而为周所灭,其子孙遂四散各地,以丁为氏,是丁姓最早的一支。从商族统治中心在今河南中部,我们或许可以推测出此支丁氏源于河南。不过,由于史籍缺乏,关于此支丁氏的来龙去脉却无法详知,因此,今日的丁姓族人并不认同丁侯为丁姓的始祖。最为他们认同的始祖为姜太公之子丁公伋。姜太公的祖先曾经担任四岳之官,辅佐大禹治水,立下了大功,在虞夏之际封于吕城,其地在今河南南阳市西三十里;也有受封到申城的,地在今南阳市北二十里。夏商之时,吕城和申城又渐次分封给旁枝庶子,以致后世子孙有迁居今河南卫辉一带而成为平民的。吕尚的祖父辈原是四岳的远代后裔,本来姓姜,后以封邑为姓,所以又姓吕氏。在辅佐周武王灭商的战争中,吕尚以“国师”身份指挥战事,灭商后因功受封于齐国营丘。太公去逝后,其嫡子吕伋即位,因治理齐国政绩斐然,去逝后被周王室赐谥为“丁公”。丁公伋的支孙中没有继承爵位者遂以“丁公”的谥号“丁”作为自己的姓氏,祖居今河南省卫辉市太公泉镇。起源于河南的第三支丁氏为宋国公族丁公之后。西周初同公平定武庚反叛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微子启,建都商丘,称为宋国。宋国有大夫宋丁公,死后其子孙以谥号为氏,称丁氏。

汉代以前,丁氏最重大的迁徙有三次。第一次是齐国建都营丘,丁公一族遂分为两部分,一部留居祖地,另一部迁居营丘;第二次是田氏代齐,原太公系贵族四散迁徙以避灭族之祸,丁氏贵族即从卫辉和营丘四散远徙,移居四方;第三次在秦始皇时代。秦灭齐,尽迁齐之富族于咸阳,其中富甲一方的丁氏举族迁往咸阳。汉以后丁氏大迁徙主要有两次。一次是东汉建国,丁林以战功封新安乡侯并任河南太守,其七世孙丁宮被桓帝任为交州刺史,丁宫遂举族迁往广西梧州;第二次是三国时代,丁奉因战功被吴主孙氏封为冠军将军、都亭侯,后来丁奉再以立孙休为吴主之功晋升大将军领徐州牧,遂举族居徐州;丁奉去逝后,吴后主孙皓听信谗言,徙丁奉家族于江西临川。唐代的一次大迁徙发生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丁氏族人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基,定居于漳州一带。宋朝亦有两次著名迁徙。一次是丁部领父子在越南建立丁朝,举族迁入越南开基;另一次著名迁徙起自丁谓被贬。丁谓因寇准派攻击而被朝廷举族谪迁光州,今河南光山县。元代的一次大迁徙发生于回纥职马禄丁一族归宗丁氏。此族原居西域,归于丁氏一宗后举族迁居湖北武昌一带。明清时期,丁姓以做官、经商移居而形成的迁徙更为频繁。其中著名者,为丁日健于清咸丰四年(1854)以台湾兵备道、按察使身份镇台,丁氏一族有百余人追随丁日健徙居台湾,遂在台湾开基定居。从此,丁氏流播海内外。

丁姓源流

丁氏出自姜姓,为姜太公的后裔 

太公望,有以母族姜氏而称其为姜太公者,有以其出身于吕地而称其为吕望者,这是因为太公望的祖上原本属于这一家族。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枝吕氏成为平民后,为生计所迫,迁移到商都朝歌近郊,也就是今天河南卫辉一带定居下来。因此到太公望时,吕氏成为卫辉人已有好几代了。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太公望青年时代曾一度生活坎坷、极不得志。《战国策·秦五》曾记载说:“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酬不庸。”意思是说,他在不得志时,不仅被自己的妻子赶走过,在商都朝歌卖肉生意又不好,后来到贵族子良家当家臣又被驱逐了,最后到棘津打工也没人雇佣他,生计十分潦倒。但他并没有从此消沉下去,而是逆境发愤,勤奋好学,终于博闻广识。后来,他又曾经到商纣王宫廷一心一意侍奉过商纣王。但他侍奉了很长时间后,发现商纣王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实在没有辅佐的价值,于是就弃职在太公泉一带的山水间做了隐士,有时藏在太行山麓里潜心钻研兵法和治国之术,有时在太公泉一带悠闲地垂钓。再后来,发生了商纣王囚禁西伯昌于羑里的大事,举国上下传得沸沸扬扬。此事引起了太公望的高度注意。经过仔细了解,他对西伯父子产生了很好的印象。因此,当西伯昌的大臣散宜生、闳夭等到处寻找贤能之士设计解救西伯昌的办法时,年近八十的太公望及时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与西伯昌的大臣们取得了联系。由于太公望在商纣的宫廷侍奉过纣王,深知他的嗜好,就献计让散宜生、闳夭不惜重金找到一批绝色的有莘氏美女和骊戎特产的36匹鬛赤身白、目如黄金的骏马,通过纣王的宠臣费仲献给了纣王。纣王本是个爱美人胜过爱江山的家伙,所以见到有莘氏美女和骊戎的名马后果然兴奋地说:“单凭有莘氏的美女就可以放掉西伯了,何况还有这么多名马呢?”于是纣王不但赦免了西伯昌,又赐给他弓箭斧钺,还赋予他在军事上有代表自己的特权,可以自由征伐其它诸侯国。由此,西伯和他的儿子、后来的武王发十分敬重太公望,想拜他为国师。可是,太公望出身毕竟太微贱了;按当时的制度,朝廷里的高官必须在高级贵族中选任,是“世卿世禄”制。如果直接简单任命太公望,恐宗族大臣们不服。怎么办呢?文王和少数几位心腹一商量,认为当时人们都很信“神”,只要有“神示”,什么事就可以破例办了。于是,一个神奇的故事就堂而皇之的上演了。这个故事在《周志》中是这样记载的:

“文王梦天帝服玄禳以立于令孤之津,帝曰:‘昌,赐汝望!’文王再拜,稽首。太公于后亦再拜,稽首。文王梦之之夜,太公梦之亦然。其后文王见太公,而询之曰:‘而名为望乎?’答曰:‘唯,为望。’文王曰:‘吾如有所于见汝?’太公言其年月与其日,且尽道其言,‘臣以此得见也。’文王曰:‘有之!有之!’遂与之归,以为卿士。”

在太公望的辅佐下,周武王最终出奇计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王朝。太公望也因功受封于齐,成为齐国的开国之君。后来由于他的儿子伋继承其爵位,又因其在兄弟间排行为“丁”,故在他去逝后,周王室赐谥为丁公。按《逸周书·谥法解》:“述善不克曰丁,述义不悌曰丁。”而据《史记》载,丁公伋作为继体之君并无“述善不克”、“述义不悌”的史迹,因此郑樵在《通志》中将丁氏列入“以次为氏”之下,“所谓丁公者,长第之次也。”意思是说,“丁”是兄弟之间排行大小的序数,就是说吕伋排行为丁,其后以丁为氏。不过,从《史记·齐太公世家》“丁公卒,子乙公得立。乙公卒,子癸公慈母立”记载来看,以次为谥之说亦存在疑点,按照正常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天干次序,怎么会二世为丁,三世为乙,四世为癸呢?尽管如此,此支丁氏为丁公伋之后,源于河南卫辉仍是可信的。

在太公望之前的商代即已有丁侯一族 

如清人张澍在《姓氏寻源》中引《太公金匮》中“武王伐纣,丁侯不朝;(武王)并地杀王,子孙四散”,认为太公望很可能与丁侯同族。这一点在相传为太公望所著的《六韬》中也可以找到以下佐证:“武王伐殷,丁侯不朝。太公乃画丁侯于策,三箭射之。丁侯病困,卜者占云:祟在周,恐惧,乃请举国为臣。太公使人甲乙日拔丁侯着头箭,丙丁日拔着口箭,戊己日拔着腹箭,丁侯病稍愈。四夷闻之,各以来贡。”从以上引述两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第一,在对待“丁侯不朝”这件事上,武王与太公望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太公熟悉丁侯,但又没有带兵直接镇压,而是用了“射侯”的巫术,迫使丁侯“举国为臣”。第二,就在丁侯已经投降之后,武王却采取了“并地杀王”的残酷措施,灭了丁侯一族。可见,太公望与丁侯有某种远族血缘关系,是有可能的。而因为丁侯为武王所杀,故不敢直书。而丁侯与太公望则同出自祝融氏,与周本属异族。祝融为帝榆罔的同父兄弟,他生了钜、逢伯陵、共工和四岳,四岳又生吕侯,吕侯又生了申侯、甫侯和丁侯。太公望出于吕侯,因此太公、丁侯皆出于祝融。祝融氏世代为王室火正,掌管“(巫)祝”与“融(融铸)”。后来丁氏一族从“祝”中分化出来而专业于融铸中之“丁(钉)”,因此其族徽即为四条龙(取义于炎帝的图腾)共捧一“丁字”。丁公伋后人虽以伋的“谥”为姓而为丁氏,同时又使用更早的“丁”字图腾,可见不是偶然的,应属渊源有自。

丁氏的另一支为宋国公族丁公之后 

西周初同公平定武庚反叛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微子启,建都商丘,称为宋国。宋国有大夫宋丁公,死后其子孙以谥号为氏,称丁氏。

祖地卫辉市

丁姓的祖根之地卫辉市,历史悠久。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始设汲县,先后为州治、路治、府治和道台。二千多年以前卫辉就是中州重镇,水陆码头,商贾聚集。卫辉人杰地灵,名人众多,这里是周武王尊为尚父的姜太公故里。

太公泉镇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目前境内有十几处名胜古迹如灿烂的明珠点缀其间:太公泉为西周著名大军事家、大政治家姜子牙故里,还是忽必烈亲封的元朝翰林学士王恽的故里,印度高僧最早在中国办的麻风病院遗址亦在此地;另有“姜太公故居”、“姜太公庙”、“姜太公墓”、“姜太公祠”、“姜太公泉”、晋朝“太公吕望表”、“香泉寺”、“六豆寺”,战国时期的“边城岭”遗址,“太极拳教观”遗址,唐代摩崖石窟华严洞,唐开元所建的“尊胜佛塔”遗砖和遗址,“稠禅师塔”,唐朝大画家吴道子所作“麻姑摩崖石像”、“千佛碑”、“洗沁洞”等重要姓氏文化和佛教文化景点,使太公泉镇成为中外瞩目的中州名镇。

本文摘自《中华姓氏中原寻根丛书》作者:行健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