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摩羯座

姓邱的名人(姓邱的名人有哪些)

时间:2024-01-13 07:02:37 作者:听梦的风尘女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他文质彬彬,为什么外号叫“邱疯子”?差点全歼日军一个联队

1945年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结束,这场战争也是我国抵御其他国家对我国入侵的第一次完全性胜利。但在战争后,中国内部又迅速爆发了内战,最终解放军解放全国,新中国诞生。但不得不承认,虽然经常打败仗,但军队中也是人才辈出,有许多富有才能的将领,其中一位“邱疯子”的传奇被大家广为流传。

“邱疯子”原名邱清泉,从他个人的经历来说他并没有“疯子”的特征,外观上看反而是一个 文质彬彬的学者,本在上海大学读书的他志气满满,立志想要为国家做一些自己的贡献,但是身为研究社会学的大学生来说,报效祖国这个话题仿佛越来越远,直到看到黄埔军校招生信息,便立即决定弃武从文。

在黄埔军校上学期间,邱清泉参与了多场战役,也正是这些战役让他成长起来,不再是那个文质彬彬的研究学者,而变成了在战场上热血狂躁的“疯子”,擅长作战的邱清泉很快从普通士兵变成连长营长,随后升职为团长处长,如此大的进步得到了的赏识,还将其派送到德国去学习理论知识。回国后的他全心全意投入到中国的战争当中,他提出要加强国防建设,并参与了几场战争。在1939年的 昆仑关战役中,邱清泉在没有和上级商量的情况下,擅自放日军步兵21联队经过五塘,让其直奔九塘而来,而日军刚抵达九塘,邱清泉就率埋伏在附件的新22师的战车部队立刻发起进攻,直接将步兵21联队击溃,要不是日军友军拼死相救,21 联队差点就被全歼,从此打仗不要命的 邱清泉得了个 外号“邱疯子”。

人才的出现是不分阵营的,虽然是我们的敌对方,但是他的聪明才智以及在战争上的显略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历史,正确面对人才。

来源:天下未来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明代名臣邱橓-铮铮铁骨舍身斗权奸

邱橓不惧权贵,上疏要求严惩奸贼。邱广智供图

嘉靖帝统治后期,迷信方士、尊崇道教,首辅严嵩专国20年,吞没军饷,吏治败坏。邱橓愤而上疏直谏,历数时政之弊,吏治之乱,把矛头指向了严嵩,并且对皇帝进行了毫不留情的诤谏和告诫。邱橓还弹劾山西巡抚杨宗气、巡按杨储等人轻法度,包庇属下,执法不严等。不管是王公贵戚还是封疆大吏,他毫不惧怕。

守丧期满回到朝廷担任兵科都给事中

三年服除,他回到朝廷,又被起任兵科都给事中。

当时的明王朝,嘉靖皇帝在深宫里礼鬼求仙,修道炼丹。奸臣严嵩专权,一手遮天。朝廷上下,党羽成群。而多数朝臣明哲保身,乃至趋炎附势。

追根溯源,乱象的根源正在嘉靖帝本人身上。

明世宗朱厚熜,汉族,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嘉靖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独特的皇帝,也是明朝皇帝中最任性和倔强的一位,他为人聪明,尤其在书法和文辞修养上都有不错的造诣。

嘉靖帝统治前期,出现“嘉靖中兴”的局面。他力革前朝时弊,励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大刀阔斧推行了改革,政治上集异纳谏,勤于政务,打击权臣和封建地主贵族势力,大赦天下,诛杀了钱宁、江彬等佞臣,整顿朝纲,总揽内外大政,推行新政,裁抑司礼监的权力,撤废镇守太监,严肃监察制度,严分厂、卫与法司职权,重视任用张璁、夏言等贤臣,他吸取了前朝宦官当权乱政的教训,对宦官严加管束,中央集权得到复兴和加强,使朝政为之一新;经济上严革贪赃枉法,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鼓励耕织,重新整顿赋役,赈济灾荒,减轻租银,体恤民情,治理水灾,汰除军校匠役十万余人,极大地缓解了当时激烈的社会经济矛盾;军事上整顿军队团营,守兵东南,征剿倭寇,清除外患,整顿边防。文化和科技空前繁荣,优秀文学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天下翕然称治”。

严嵩父子权倾天下邱橓上疏冒死诤谏

嘉靖帝统治后期,由于国家承平日久,逐步丧失进取精神,日益腐化,滥用民力大事兴建,而且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嘉靖二十一年后更是移居西苑修玄。方士、道士们利用嘉靖帝梦想长生不死和灵瑞现象的迷信,屡行之术,愚弄嘉靖帝,每年不断修设斋醮,造成巨大的靡费。在用人上,嘉靖帝“忽智忽愚”“忽功忽罪”,态度变化很大,对于权力把握很强,对于文官集团控制也很强,功臣、直臣多遭杀害、贬黜。首辅严嵩专国20年,吞没军饷,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在长城以北,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不断寇边,嘉靖二十九年甚至兵临北京城下,大肆掠夺。

刚回到朝廷的邱橓,愤而上疏直谏,历数时政之弊,吏治之乱。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造成乱政的根源,和根治乱政的办法——“权臣不宜独任,朝纲不宜久弛”。

这两句话直接把矛头指向了严嵩,并且对皇帝进行了毫不留情的诤谏和告诫。严嵩父子权倾天下二十年,“政以贿成,官以赂授”。每一开选,视官之高下而低昂其值,及遇升迁,则视缺之美恶而上下其价。如七品州判,售银300两,六品通判售银500两;刑部主事项治元,用银1.3万两就可转任吏部稽勋主事,贡士潘鸿业用银2200两,就当上了临清知州。武官中则指挥售银300两,都指挥700两,夺职总兵官李凤鸣出银2000两,起补蓟州总兵,老废总兵官郭琮出银3000两,使督漕运。这就是邱橓奏章中所针砭的“权臣”独任,奸邪当道的严酷现实。

邱橓的奏章激起了朝中正直大臣们的强烈反响,海瑞等忠贞之臣也冒死诤谏。

不惧强权重振朝纲接连弹劾贪腐大臣

对于屡屡诤谏上疏的邱橓,严嵩虽然恼恨不已,一时也拿他没有办法。一日,当朝皇帝嘉靖问严嵩邱橓此人,严嵩丝毫掩饰不住内心的厌恶:“少狂无知之辈。”严嵩还寻机向世宗进谗言,中伤邱橓。

邱橓不畏仕途凶险,在任户科右给事中时,弹劾山西巡抚杨宗气、巡按杨储等人。指出他们轻法度,包庇属下,执法不严等。不久,又上疏指摘朝政黑暗:“今日士风大坏者有六:一曰谄卑,二曰奢靡,三曰请托(私相嘱托),四曰躁竞(急于与人争权势,比高低),五曰干谒(对人有所求而请见),六曰贿赂。”邱橓的上疏有理有据,措辞十分激烈,一时震撼朝堂,受到许多正直朝臣的赞誉。

邱橓不畏严氏父子权势,愤然上疏陈述严氏十大罪状。还有一些正直官员也纷纷上疏要求严惩奸贼,一时正义的呼声空前高涨。

不仅如此,邱橓见严氏党羽宁夏巡抚谢淮、应天(今江苏苏州)府尹孟淮贪污受贿,民怨极大,遂上疏弹劾,谢孟二人因此被罢官免职。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正义力量的不断打击下,严氏父子的权势最终被推倒,严嵩被没收家产,削官还乡,两年后病卒。严嵩之子严世蕃被判斩首。

为重振朝纲,清除积弊,以“澄清天下”为最高理想的邱橓乘胜追击,又上疏弹劾由严嵩提拔的顺天巡抚徐绅等五人,皇帝罢免了其中三人。

此时,刚上任的湖广巡抚方廉,向台省诸官行贿五金。邱橓不但不收,反而揭露并上奏皇上。世宗诏下部议,方廉刚到手的乌纱帽顷刻丢掉。接着,邱橓又弹劾了靠行贿买官进阶的南京兵部尚书李遂、镇守两广的平江伯陈王谟、锦衣卫指挥魏大经等。致使陈王谟革职,魏大经入狱。之后,又弹劾想托疾解甲养老的贪腐老手浙江总兵卢镗,卢镗被革职。

邱言官弹劾的人,要么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要么是王公贵戚或者封疆大吏,甚至是令百官畏惧的锦衣卫高官。在他前面所弹劾的人中,陈王谟是皇太后的人,作为锦衣卫指挥的魏大经是皇帝的心腹。身处官场的邱橓不会不知道这些人的身份、背景、后台,很显然,他把这些利害权衡都置之度外了。而这些人虽然罪证俱在,不得不被治罪,然而他们背后的强大权力系统,已经把矛头指向邱橓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