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摩羯座

形容倒霉的成语(形容倒霉的成语有哪些)

时间:2024-01-19 23:12:25 作者:浮生如梦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10个不像成语的成语,第一个就让人喷饭,读懂三个算你厉害

“腰鼓兄弟”不是打腰鼓的两个兄弟,而是一个成语,

“一步一鬼”不是吓人的话,也是一个成语?

“双柑斗酒”和春游有关,也是一个成语,

……

你能相信吗?他们都是成语,诗词君总结了10个最不像成语的成语,让人大开眼界。

01

每饭不忘

每顿饭都不忘记?哎,还真是这个意思。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

汉文帝召见冯唐时,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当年在代郡时,每到吃饭的时候,管理御膳的人一边伺候我用膳,一边会说些奇事给我听。

他多次对我讲起当年赵国的大将李齐,讲他的军事才能和他在巨鹿守城作战的情景。

现在我每到吃饭,总会想起巨鹿之战的那个李齐,对他念念不忘。

每饭不忘意为就连吃饭的时候都不曾忘记,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02

腰鼓兄弟

想错了吧,不是打腰鼓的兄弟。

【出处】《齐书·沈冲传》:“冲与兄淡渊,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鼓兄弟。”

沈冲、沈淡、沈渊是南朝的三兄弟,三人都做过御史中丞,这在当时是从未有过的。

御史中丞负责监察百官,得罪的人很多。

沈家的邻居曾经着火,怀疑是人为纵火,沈母孔氏气得大叫:我的三个儿子都是做御史中丞的,打过交道的都是仇人,难道还有对我们友善的吗?

沈家三兄弟名誉各有优劣,世人称他们为“腰鼓兄弟”。

腰鼓,古乐器,两头粗,中间细。“腰鼓兄弟”比喻兄弟中成就有高有低。

03

一步一鬼

王充是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论衡》是他的代表作。

古人认为人死灵魂不死,王充却否定了这个观点。

他说天地开辟之后,自从人皇以来,人通常能活到百岁寿限而死,如果加上中年早死的,有亿万人之多。

计算一下现在活着的人数,不如自古以来死去的人多。如果人死了就变成鬼,那么在道路上,就会一步一个鬼了。

人将死的时候会见到鬼,就应当见到千百万个鬼,满厅堂满院子全是鬼,巷中路上也塞满了鬼,不应当只是见到一两个鬼啊!

“一步一鬼”意为走一步路,看见一个鬼,后形容遇事多疑。

04

狗颠屁股

这个成语来自《红楼梦》。

《红楼梦》第六一回:“前儿小燕来,说‘晴雯姐姐要吃芦蒿’,你怎么忙的还问肉炒鸡炒?小燕说‘荤的因不好才另叫你炒个面筋的,少搁油才好。’你忙的倒说‘自己发昏’,赶着洗手炒了,狗颠儿似的亲捧了去。今儿反倒拿我作筏子,说我给众人听。”

迎春的小丫头莲花来厨房开小灶,被厨娘柳家的拒绝。

莲花便讽刺柳家的拜高踩低,宝玉房里的晴雯要吃芦蒿,你马上洗手炒了,像哈巴狗一样亲自送去。

“狗颠屁股”指狗在主人面前摇尾乞怜,形容对人逢迎献媚的丑态。

05

食言而肥

谎说多了,就长胖,还真有这个意思。

【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门重曰:‘何肥也?’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欲酒正乐。’”

春秋末期,鲁国孟武伯经常说话不算数,鲁哀公很不满。

有一次,鲁哀公从越国回来,大夫季康子、孟武伯在五梧迎候,鲁哀公最宠幸的大臣郭重也在场,孟武伯闷闷不乐。

鲁哀公在五梧设宴,因为厌恶郭重,孟武伯就一边敬酒,一边取笑郭重说:“您怎么长得这么肥胖?”

鲁哀公借机讽刺孟武伯道:“一个人胖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常常吃掉自己说过的话,也是会胖起来的呀!”

群臣都会心地笑了,他们心里都明白,鲁哀公明着说郭重,实际上在指责孟武伯不守承诺,出尔反尔。

“食言而肥”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06

哭竹生笋

这不是一个关长长竹子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孝顺的故事。

孟宗是三国时期江夏人。

年少时父亲就去世了,只有母亲与他相依为命。

孟宗母亲非常喜欢吃笋,有一天,母亲病重,孟宗很想为母亲做一顿笋吃。

可是当时正寒冬,根本没有鲜笋,孟宗无奈,来到竹林,扶竹而哭。

奇迹发生了,只见身边的竹子,呼的一声,瞬间长了许多鲜笋。

孟宗非常高兴,欢喜地采了笋做给母亲吃,母亲的病也好了。

“哭竹生笋”比喻孝顺双亲。

07

二桃杀三士

“桃子”还能杀人,当然是不可能的,是送桃子的人杀了人。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春秋时,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是齐景公的臣子,勇武骄横。

齐国相国晏婴想要除去这三人。

齐景公派人送来两个桃子,告诉三人:你们三人何不按功劳大小来分桃子呢?

公孙接认为自己功劳最大,应该单独吃一个桃子。

田开疆说:我两次击退敌军,像这样的功劳,也应该单独吃一个桃子。

古冶子说:我曾经在黄河里救过国君的命,在水里潜行了九里,像我这样的功劳,应该单独吃一个桃子。

公孙接和田开疆一听,我们勇敢和功劳都比不上您,拿起桃子却毫不谦让,如此贪婪,不应该恬不知耻地活着。

两人交出桃子,刎颈自杀。古冶子见两人自杀,感到很羞愧,于是放下桃子,也刎颈自杀。

三个大将身死,齐景公计谋得逞,后用“二桃杀三士”比喻用计谋杀人。

08

索米长安

这个成语和东方朔有关。

汉武帝时,皇家看马队的都是侏儒,他们虽然官职低,但可以经常接近皇帝。

东方朔想要接触皇帝,于是想了个主意。

东方朔对侏儒说:皇上说,你们身材矮小,不能耕田,也不能打仗,做不了官,也管不了人,准备把你们都杀掉。

侏儒一听,大哭起来。

东方朔出主意说:“你应该联合所有的侏儒,一见到皇帝就长跪不起,请皇帝宽恕你们的小个儿。”

然后,皇帝出门,侏儒们都跪在门口请罪,说:东方朔说皇帝要杀掉我们。

汉武帝很奇怪,召见东方朔前来,东方朔说:

侏儒身高不到一米,每月的俸禄是一袋米、二百块钱。我身高差不多两米,每月的俸禄也是一袋米、二百块钱。结果侏儒们快撑死了,我却要饿死了,这是不合理的。如果您觉得我没用,请立即罢免,也好为长安节约点米。

皇帝听了大笑,从此就把他调到自己身边作侍卫官。这就是“索米长安”的故事。

“索米长安”指索要俸禄。

09

双柑斗酒

柑橘当然是不会喝酒的。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戴顒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鸝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戴顺常在春天带着双柑和斗酒出游。人问他去干嘛,他说:我去听黄鹂叫。

其实就是去春游。

“双柑斗酒”原指春游所带的酒食,后借指春日雅游。

10

余桃啖君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不爱的故事。

【出处】《韩非子·说难》。

战国时期,卫君宠爱弥子瑕,一次弥的母亲生病,他偷偷驾驶卫君的车回家探望。

有人举报弥子瑕违规,按律要砍足,卫君知道后却说:弥子瑕有孝心。

子瑕与卫君游桃园,吃了一个桃子,感觉很好吃,就把吃剩的半个桃递给卫君吃,卫君非但不嫌弃,还夸他:子瑕果然爱我。

后来弥色衰爱弛,卫君不再宠爱他,就借这两件事治了他的罪。

果然,爱你的时候,缺点都是优点,不爱你的时候,做什么都是错的。

“余桃啖君”比喻爱憎喜怒无常。

10个不像成语的成语,第一个就让人喷饭,读懂三个算你厉害

“腰鼓兄弟”不是打腰鼓的两个兄弟,而是一个成语,

“一步一鬼”不是吓人的话,也是一个成语?

“双柑斗酒”和春游有关,也是一个成语,

……

你能相信吗?他们都是成语,诗词君总结了10个最不像成语的成语,让人大开眼界。

01

每饭不忘

每顿饭都不忘记?哎,还真是这个意思。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

汉文帝召见冯唐时,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当年在代郡时,每到吃饭的时候,管理御膳的人一边伺候我用膳,一边会说些奇事给我听。

他多次对我讲起当年赵国的大将李齐,讲他的军事才能和他在巨鹿守城作战的情景。

现在我每到吃饭,总会想起巨鹿之战的那个李齐,对他念念不忘。

每饭不忘意为就连吃饭的时候都不曾忘记,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02

腰鼓兄弟

想错了吧,不是打腰鼓的兄弟。

【出处】《齐书·沈冲传》:“冲与兄淡渊,名誉有优劣,世号为腰鼓兄弟。”

沈冲、沈淡、沈渊是南朝的三兄弟,三人都做过御史中丞,这在当时是从未有过的。

御史中丞负责监察百官,得罪的人很多。

沈家的邻居曾经着火,怀疑是人为纵火,沈母孔氏气得大叫:我的三个儿子都是做御史中丞的,打过交道的都是仇人,难道还有对我们友善的吗?

沈家三兄弟名誉各有优劣,世人称他们为“腰鼓兄弟”。

腰鼓,古乐器,两头粗,中间细。“腰鼓兄弟”比喻兄弟中成就有高有低。

03

一步一鬼

王充是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论衡》是他的代表作。

古人认为人死灵魂不死,王充却否定了这个观点。

他说天地开辟之后,自从人皇以来,人通常能活到百岁寿限而死,如果加上中年早死的,有亿万人之多。

计算一下现在活着的人数,不如自古以来死去的人多。如果人死了就变成鬼,那么在道路上,就会一步一个鬼了。

人将死的时候会见到鬼,就应当见到千百万个鬼,满厅堂满院子全是鬼,巷中路上也塞满了鬼,不应当只是见到一两个鬼啊!

“一步一鬼”意为走一步路,看见一个鬼,后形容遇事多疑。

04

狗颠屁股

这个成语来自《红楼梦》。

《红楼梦》第六一回:“前儿小燕来,说‘晴雯姐姐要吃芦蒿’,你怎么忙的还问肉炒鸡炒?小燕说‘荤的因不好才另叫你炒个面筋的,少搁油才好。’你忙的倒说‘自己发昏’,赶着洗手炒了,狗颠儿似的亲捧了去。今儿反倒拿我作筏子,说我给众人听。”

迎春的小丫头莲花来厨房开小灶,被厨娘柳家的拒绝。

莲花便讽刺柳家的拜高踩低,宝玉房里的晴雯要吃芦蒿,你马上洗手炒了,像哈巴狗一样亲自送去。

“狗颠屁股”指狗在主人面前摇尾乞怜,形容对人逢迎献媚的丑态。

05

食言而肥

谎说多了,就长胖,还真有这个意思。

【出处】《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公宴于五梧,武伯为祝,恶门重曰:‘何肥也?’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欲酒正乐。’”

春秋末期,鲁国孟武伯经常说话不算数,鲁哀公很不满。

有一次,鲁哀公从越国回来,大夫季康子、孟武伯在五梧迎候,鲁哀公最宠幸的大臣郭重也在场,孟武伯闷闷不乐。

鲁哀公在五梧设宴,因为厌恶郭重,孟武伯就一边敬酒,一边取笑郭重说:“您怎么长得这么肥胖?”

鲁哀公借机讽刺孟武伯道:“一个人胖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常常吃掉自己说过的话,也是会胖起来的呀!”

群臣都会心地笑了,他们心里都明白,鲁哀公明着说郭重,实际上在指责孟武伯不守承诺,出尔反尔。

“食言而肥”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06

哭竹生笋

这不是一个关长长竹子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孝顺的故事。

孟宗是三国时期江夏人。

年少时父亲就去世了,只有母亲与他相依为命。

孟宗母亲非常喜欢吃笋,有一天,母亲病重,孟宗很想为母亲做一顿笋吃。

可是当时正寒冬,根本没有鲜笋,孟宗无奈,来到竹林,扶竹而哭。

奇迹发生了,只见身边的竹子,呼的一声,瞬间长了许多鲜笋。

孟宗非常高兴,欢喜地采了笋做给母亲吃,母亲的病也好了。

“哭竹生笋”比喻孝顺双亲。

07

二桃杀三士

“桃子”还能杀人,当然是不可能的,是送桃子的人杀了人。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春秋时,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是齐景公的臣子,勇武骄横。

齐国相国晏婴想要除去这三人。

齐景公派人送来两个桃子,告诉三人:你们三人何不按功劳大小来分桃子呢?

公孙接认为自己功劳最大,应该单独吃一个桃子。

田开疆说:我两次击退敌军,像这样的功劳,也应该单独吃一个桃子。

古冶子说:我曾经在黄河里救过国君的命,在水里潜行了九里,像我这样的功劳,应该单独吃一个桃子。

公孙接和田开疆一听,我们勇敢和功劳都比不上您,拿起桃子却毫不谦让,如此贪婪,不应该恬不知耻地活着。

两人交出桃子,刎颈自杀。古冶子见两人自杀,感到很羞愧,于是放下桃子,也刎颈自杀。

三个大将身死,齐景公计谋得逞,后用“二桃杀三士”比喻用计谋杀人。

08

索米长安

这个成语和东方朔有关。

汉武帝时,皇家看马队的都是侏儒,他们虽然官职低,但可以经常接近皇帝。

东方朔想要接触皇帝,于是想了个主意。

东方朔对侏儒说:皇上说,你们身材矮小,不能耕田,也不能打仗,做不了官,也管不了人,准备把你们都杀掉。

侏儒一听,大哭起来。

东方朔出主意说:“你应该联合所有的侏儒,一见到皇帝就长跪不起,请皇帝宽恕你们的小个儿。”

然后,皇帝出门,侏儒们都跪在门口请罪,说:东方朔说皇帝要杀掉我们。

汉武帝很奇怪,召见东方朔前来,东方朔说:

侏儒身高不到一米,每月的俸禄是一袋米、二百块钱。我身高差不多两米,每月的俸禄也是一袋米、二百块钱。结果侏儒们快撑死了,我却要饿死了,这是不合理的。如果您觉得我没用,请立即罢免,也好为长安节约点米。

皇帝听了大笑,从此就把他调到自己身边作侍卫官。这就是“索米长安”的故事。

“索米长安”指索要俸禄。

09

双柑斗酒

柑橘当然是不会喝酒的。

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戴顒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鸝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戴顺常在春天带着双柑和斗酒出游。人问他去干嘛,他说:我去听黄鹂叫。

其实就是去春游。

“双柑斗酒”原指春游所带的酒食,后借指春日雅游。

10

余桃啖君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不爱的故事。

【出处】《韩非子·说难》。

战国时期,卫君宠爱弥子瑕,一次弥的母亲生病,他偷偷驾驶卫君的车回家探望。

有人举报弥子瑕违规,按律要砍足,卫君知道后却说:弥子瑕有孝心。

子瑕与卫君游桃园,吃了一个桃子,感觉很好吃,就把吃剩的半个桃递给卫君吃,卫君非但不嫌弃,还夸他:子瑕果然爱我。

后来弥色衰爱弛,卫君不再宠爱他,就借这两件事治了他的罪。

果然,爱你的时候,缺点都是优点,不爱你的时候,做什么都是错的。

“余桃啖君”比喻爱憎喜怒无常。

10个不像成语的成语,大开眼界,读懂三个算你厉害

“令人喷饭”是个成语?对,没错。

“瘦羊博士”真的是博士?对,没错。

“蛤蟆夜哭”也是成语?对,没错。

……

那些看起来最不像成语的,原来都是成语,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国学君整理了10个奇特的成语,一起来看看它们背后的故事吧!

01

博士买驴

这个看起来很有画面感的成语,出自《颜氏家训•勉学》:“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博士在古代为官名。古时候,有个非常自负的读书人,认为自己学识渊博,常常卖弄笔墨,炫耀文采,人们便嘲讽他为“博士”。

有天,“博士”到集市买驴,付钱后,他叫卖驴的人写个凭据。卖驴的人不识字,就让他代写。“博士”洋洋洒洒写了三大张纸,满篇都是空话,甚至没有提到“驴”字。这件事传开后,有人编了一段话:“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博士买驴用来讽刺写文章长篇累牍,却说不到点子上。

02

瘦羊博士

这个成语很少见,却是一个好成语。

【出处】李贤注引《东观汉记》:“建武中每腊,诏书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分肉,……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复有争讼。”

汉朝时,太学里的教师被称为博士。腊月十三,光武帝刘秀都会赏赐每位博士一只羊。某一年,羊赏赐下来,太学的人发现羊有肥有瘦,大小不等,不知道怎么分。

博十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甄宇径直走到羊群中,挑了一头最瘦的,牵走了。其他 的博士见状十分脸红。

甄宇的故事在长安传为美谈,后来,光武帝知道后,视察太学时,直接询问:瘦羊博士在哪里呀?

“瘦羊博士”意为能克己让人的人。

03

蛤蟆夜哭

夜晚哭泣的蛤蟆?这是啥?

别急,这个成语还和大文豪苏东坡有关呢!

故事出自《艾子杂说》,相传这是苏东坡所著。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艾子乘船在大海中航行,晚上停泊在一个海岛上,半夜听见水底下有人哭,又好像有人在说话。就认真地听着。

其中一个人说:"昨天龙王下了一道命令,水族中凡是有尾巴的都要斩首。我是鼍(tuó)呀,很害怕被杀头所以才哭。而你是只蛤蟆,又没有尾巴,为什么也哭个不停呢?"

又听见一个声音说:"我现在幸亏没有尾巴,但害怕龙王追究我当蝌蚪的事情啊!"

蛤蟆于夜晚哭泣。形容毫无根据诬陷好人。

04

令人喷饭

这是去年因为《新闻联播》播发的国际锐评中用到而出圈的成语。“令人喷饭”最早出自苏轼的一篇散文《文与可画筼筜(yún dāng)谷偃竹记》。

这篇文章中,苏轼写到自己和文与可相交的趣事。文与可是画家、诗人,和苏轼是表兄弟的关系。

文与可有天在山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苏轼写给他的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喷饭满案”自此成为苏轼相关的成语。

在后人的使用中,逐渐衍生“令人喷饭”,用来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05

药店飞龙

“药店飞龙”的确是个与中医、药店有关的成语,但意思却不如字面上那么雄浑。它出自南朝乐府《读曲歌》中的一首诗。

这首诗写道:“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

诗中描写一个独守闺房的女子,因为终日思念夫君而为伊消得人憔悴,身子瘦得像是落入药店的飞龙,只剩一副骨架。

“药店飞龙”中的“飞龙”指的是中药龙骨,它是古代大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

药店飞龙,如今用来比喻人瘦骨嶙峋。

06

读书种子

我以为:今年种下一颗种子,明年收货一筐读书人?

读书种子,跟读书有关。

宋·周密《齐东野语·书种文种》:“山谷云:‘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

山谷,是黄庭坚的号。黄庭坚说:士大夫的子弟,千万不能让读书的种子断绝。读书的习惯要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07

一龙一猪

“一龙一猪”也是成语?还真是!

故事和韩愈有关。

唐代文学家韩愈给儿子韩符写了一首诗勉励他用功读书,诗中写道:有两户人家各生了一个儿子,长相十分相似,经常在一块儿玩耍,到了12岁左右,渐渐发现他们有了差异,30岁时一个有了成就像呼风唤雨的龙,一个却像蠢笨无能的猪,简直是天壤之别。

后来韩愈问韩符:“你到底是想成为呼风唤雨的龙还是蠢笨无能的猪?”韩符听后用功读书,成了有用之人。

“一龙一猪”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08

谈何容易

“谈何容易”如今已成为一句俗语,很多人并不把它看作成语。它作为成语,出自《汉书•东方朔传》。

汉武帝即位不久,下令全国推荐人才。东方朔到长安向武帝上书自荐,被任命为常侍郎。自此以后,东方朔曾多次上书提出关于朝政的建议和看法,但不少意见和规谏都没被采纳。

有一次,东方朔又提出耕战强国之策,也未被采纳。

为了讽谏汉武帝,东方朔写了一篇《非有先生论》。文中虚构了一个故事,用“谈何容易”来表达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

谈何容易用来比喻事情办起来,并不像嘴上说的那么简单。

09

吴牛喘月

吴地的牛对着月亮喘息,是,又不是。

战国时,吴地天气炎热,生活在吴地的水牛很怕热,甚至错把月亮当作太阳,一看到月亮就卧在地上喘粗气。

晋武帝时,有个叫满奋的人,非常怕吹冷风,寒风凛洌的冬天对他来说是一种煎熬。

有一天风很大,他恰巧进宫朝见晋武帝,看到宫殿的窗户是用透明琉璃做的,好像不太坚固,就不禁脸色苍白、浑身发抖。

晋武帝察觉到他的异样,就询问其原因。满奋以实话对答。武帝听完哈哈大笑,说道:“琉璃窗是不透风的,你放心便是了。”满奋也觉得很不好意思,说道:“我就像吴地的水牛一样,一看到月亮就吓得喘起气来了。”

“吴牛喘月”比喻一个人遇到事情后,过分疑心害怕,以致方寸大乱,有时也被用来形容天气炎热。

10

汤去三面

这里的“汤”,可不是指我们平时喝的汤,而是指商汤。

商朝初年,商汤外出,见野外有人张四面网网动物,他对天而祷告:“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

商汤笑着说:“可以了。”就命人去掉三面网,说:“想左就左,想右就右,一切都入网。”诸侯们听说后称赞商汤德行很高能自动网罗一切。

汤去三面意为普施仁德。

觉得有趣的话,点个【赞】和【在看】,把文章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们吧~

来源:古诗文赏析

陕西网渭南站编辑:郝豆

平江成语(一)

点击题目下方平江乡友网,每日为您推送平江最新最有趣的内容

作者■董希如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这是《现代汉语词典》对“成语”下的定义。据此,我在拙文《平江俗语》里说到的俗语有不少可能就是成语。这里再专门对平江成语作一浮光掠影的探讨。

一、规范的平江成语

所谓规范,是指符合《现代汉语词典》定义的“大多由四个字组成”的条件,为平江人约定俗成而经常使用的成语。

1、 表现颜色的成语

墨咕渍黑:黑得跟墨一样,很黑很黑。

蔟红溜白:极言皮肤好,健康漂亮,犹如“白里透红”。

红甘裸刴:也是形容人健康漂亮,犹如普通话的“红扑扑”的。

黄皮寡瘦:人的脸色发黄,身体瘦弱。

2、表现外貌的成语

嫩皮细肉:这是形容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人的成语,皮肉嫩而细,自然漂亮吸引人。

蛮头苦脑:指人或物长得不高,很粗蛮的样子。

刮瘦刮瘦:非常瘦的样子。

瘦亢瘦亢:很瘦;高而瘦。

呆(ai,第二声)皮笨脑:呆笨,不灵光、不活泛。

搂眼搂睛:眼睛内抠,很瘦削的样子。如:“那个人搂眼搂睛的,像黄巴老鼠(黄鼠狼)吸了血,好吓人啊!”

胡巴壮大:身材高大壮实的意思。平江人认为“十大九不输”,胡巴壮大是很大的优势,所以这成语暗含羡慕之意。

赤膊哩西:光着上身的样子。

猴毛嘴尖:形容人的外貌瘦削而丑陋猥琐,犹如普通话的“獐头鼠目”,多是对瞧不起的对手时使用。

3、 表现性格的成语

风急火急:形容性格急躁,做事往往手忙脚乱而容易忙中出错。这种性格的人办起事来常常让人难以放心。

鼓眼爆睛:平江人用来形容性格火爆的成语,非常形象。看字面就知道,眼睛鼓出来了,甚至要爆炸一样快要“爆“出来,其火爆的性格跃然纸上,正是平江人说的“炸药性子”。

武风暴烈:这也是表现性格暴躁的平江成语,兼有些蛮横而不讲理的味道。

炸胡捋须:又一个形容性格暴躁的平江成语,说急得胡子都“炸”开了,还不停地手捋胡须,恨不得把对手当作胡须扔出去而后快,很有点穆“怒发冲冠,凭栏处”的气势,让人顿生“惹不起还躲得起”而赶紧退避三舍的想法。

呼天呼地:“呼”字在这里念第三声。这个成语大体与“气呼呼”类似,是非常生气而有点气急败坏的意思。

舞马长枪:这是平江话说人耀武扬威、咄咄逼人的成语。基本是挺枪出马、横扫一切,绝对要以势压人的场面。

雷车火烟:做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有时也形容性格急躁、火气大,气势大。如:“现在已经雷车火烟,都快打起来了!”

撒屎撒尿:毫无顾忌、乱来一气的样子。多用来形容妇女撒泼。

轻言细语:说人性格温和,待人彬彬有礼,说话时和风细雨、循循善诱,是对人的赞美、褒奖。

宽脾乐肚:随和、性子慢,不慌不忙。

酸酸结结:不干脆利索;犹豫不决。

针尖削铁:从小小的针尖上把铁削下来。比喻尽力节约、聚集。有千方百计、勉为其难之意。

结结梗梗:性格乖僻,很难与人相处。

近近欠欠:老找麻烦,老出问题;也指孩子缠人、烦人。

古里古怪:与众不同,很古怪。

出出进进:变化大,意见前后矛盾。

犷劲不散:精神充足、志气高昂。如:“这种人啊,三日冇吃饭要充粜米汉,真是犷劲不散!”

默默恨恨:心情不好而沉默不语。例:她今天一直默默恨恨,是怎么回事啊?

兴致洋洋:这是形容人性格开朗、和颜悦色的成语,兼有对某事很有兴趣的意思。

唱歌利落:也是形容人性格开朗活泼的成语,就是成天哼哼唱唱、高高兴兴的,没有不开心的时候。这种人的情绪很能感染他人,谁都乐意跟他打交道、相处做事。平江人常说“唱戏的癫子,看戏的醒子(傻子)”,一个像模像样的唱,一个如醉如痴的看,都很投入,与剧中人同喜同悲。“唱歌利落”的人也是很投入的,不过他全心投入的不是悲,而是喜,成天都乐呵呵的。

嘻哈翻滚:翻滚,颇像“前仰后合”,在平江话里经常用来表示程度很厉害。此成语是笑闹到了很热烈、很融洽的地步的意思。

嘻哈掀天:掀天,在平江话里也是表示程度很高的后缀成分,常说“锣鼓掀天”、“哈欠掀天”即是例子。这个成语与“嘻哈翻滚”意思相同。

撒谎撇撇:撒谎,并不只是说谎,有时是开玩笑、说笑话,叫“逗撒谎”。撒谎撇撇是经常说笑、逗乐子,这种人具有开口便笑、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性格,能够感染人开心开怀,非常受人欢迎。

随弯顺窍:指人性格随和、没有原则和主见,随大流、跟大众,都可说是“随弯顺窍”。有时做事跟着转也可使用。

五拗八捩:这是说性格古怪、举止乖张的成语。与“随弯顺窍”相反,不能通融,固执己见,就是要对着干。也是平江俗语说的“不愿柴开,只愿斧头把断”的角色,就是要把事情搅黄,有些普通话说的“胡搅蛮缠”的味道。

梆硬七凿:七凿,作为后缀,说明硬的程度。这个成语是性格直爽、直来直去,不能通融、调和的意思。如:他呀,三担牛屎六箢箕,梆硬七凿,性子直,硬得很。

刀来颈去:性子耿直、不怕死。刀砍来了不躲避,反而把脖子迎上去,英勇无畏的形象如在眼前。

开喉见肺:光明正大,心胸坦荡,性格透明的意思。

4、表现健康状况的成语

大气哼哼:这是表现人身体不好的成语,特别是劳累过后,呼吸急促,“扯气不来”的情形。

咳咳泣壳:形容经常咳嗽、身体羸弱。这往往是肺部有问题,比如肺结核的症状。肺结核过去又称为“痨病”,不容易治好。平江人有的即使在感冒了而不停咳嗽时可能也会自我解嘲地嘟囔上一句“咳咳泣壳,痨病发作”,虽然明知不是痨病也这么说,但只是说说而已,不能当真的。“泣壳”,是形容咳个不停、咳得面红耳赤受不了的样子。

黄肿爆最:也是形容人身体有病,不健康,而且病得相当厉害,一般都是肝胆有问题,平江人叫“黄肿”,多是黄疸性肝炎。

痰板气急:也是身体不好的成语,肺部、支气管发炎的症状。胸部感觉被痰板住了,自然呼吸急促、透不过气来,也有可能是感冒发烧引起的。

齁头戏故:呼吸道有病、呼吸困难、“扯气不来”,平江话叫“扯齁”。此成语是身体不好、经常“扯齁”的意思。

魔魔胀胀:指肚子不舒服、隐隐作痛的样子。有时也说“魔胀”。

脱体全安:疾病痊愈,完全康复的意思。

鼻涕罗嗦:成天流着鼻涕的样子。有时也指感冒后的症状。

鼻涕巴沙:与“鼻涕罗嗦”意思相同。

疲癃残疾:身体不好,神色倦怠,狼狈不堪的意思。并不是真的说身有残疾,这里的“残疾”是说明疲惫的程度很深,作为词的后缀使用。

四柱到肉:本来是说生猪长得肥壮,四柱指其四只脚,到处都长足了、到位了,养肥了。也用来戏弄人身体肥胖、肥头大耳的样子。

(未完待续)

(作者系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