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排盘 > 六壬排盘

农历十月一日(农历十月一日是什么节)

时间:2024-01-22 18:22:39 作者:隐身守侯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十月吃一菜,中药不用抓,一安眠,二降压,三通便

中医上讲,“五色养生,青色入肝”,青色的食物更滋养我们的肝脏,而肝脏的问题往往就是造成我们失眠的原因,肝气不疏,肝血不足,肝火亢盛等等,都是肝引起失眠的原因。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绿色纯天然调理失眠的菜——莴笋,莴笋刚刚好在十月上市,十月吃莴笋,不仅可以补充营养,而且还养肝护心,安神助眠,更难得的是还能降血脂,降血压,实在是中老年朋友的不二之选,上了岁数的朋友,在十月份,家里不妨添道莴笋这道菜。

莴笋健康食疗

【莴笋+黑木耳】

莴笋和黑木耳一起炒来吃,有改善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的作用。

莴笋具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还是睡眠的功效。木耳有益气养胃润肺、降脂减肥等作用,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病有防治作用。

【莴笋+香菇】

莴笋和香菇一起炒来吃,有改善睡眠不好,便秘,降压降血脂的作用。

莴笋与香菇搭配食用,有利尿通便、降血脂降血压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肾炎、经常便秘、高血压病、高脂血症。

【莴笋+蒜苗】

莴笋和蒜苗一起炒来吃,有改善睡眠不好,清热解毒,降压降血脂的作用。

莴笋有利五脏、开胸膈、顺气通经脉、清热解毒等功效,大蒜苗有解毒杀菌的作用,两菜配炒可以改善睡眠不好,清热解毒,降压降血脂。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3件事情别忘了做,祭祀先祖,尊重老传统

民俗中的农历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的第一天,古时候有“授衣、开炉、祭祀”的习俗,提醒大家冬天要来了。这天家里管事的人要准备好过冬用的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们御寒,所以这天也被称为“寒衣节”、“授衣节”。

人世间秋去冬来,另一个空间亦或寒风凛冽,寒衣节给亲友们送冬衣的习俗,也延续到祖先、亡人一并“送”去过冬的寒衣,同时进行祭扫烧献,纪念亲人。

千百年来的习俗得到了传承,民间逐渐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

寒衣节要做的三件事

第一件事:送寒衣,祭拜逝者

明代的《帝京景物略》中,对当时的京城寒衣节做了记述: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

寒衣节祭拜逝者是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按照老传统要购买一些彩色的花纸,剪成衣服的形状,讲究点家户的还会把这些纸衣服、纸钱放入到纸袋做的“包裹”中,上面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讳,抓把土画个圈,焚烧干净,用于祭拜逝者。

第二件事:和家人一起吃一些冬令的食物

老话说“十月一,油唧唧”,进入农历十月,时节上已经来到了冬日,中国大大小小的节日离不开吃,寒衣节也是如此,和家人一起吃一些冬令的食物也是传统之一,北方多食饺子,过冬节吃饺子不能吃素的,有钱没钱,都要包一顿肉饺子来解解馋,驱驱寒。

南方一些地方会吃糍粑、红豆饭等等,如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无论南北,都要记得吃一些暖身的冬令食物。

第三件事:穿冬衣,疏通一下烟囱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一天要把家里的棉衣拿出来晒一晒,不管热还是寒,都要象征性地给丈夫、子女穿在身上,表示家人在寒冷的冬季不会挨冻,有厚衣服穿。

家里有烟囱的,也要在这天通一下烟囱,让炉火生旺,顺利地度过寒冬,现在当然很少有家户有烟囱、火炉了,也可以把家中的燃气灶整修一下,擦拭干净,图个吉利。

——老井说——

人生不过百年,草木不过一秋,人的这一生,有三千繁华,也有辛酸苦楚,但都匆忙如烟,谁都抵不过终老孤苦,别太在意,过好当下就行,寒衣节将至,记得披件寒衣。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中元节什么时候祭祖?切记:不可早,也不可晚,老祖宗定下的规矩

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是我国民间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旨在祭祀和悼念逝去的亲人,为游魂野鬼超度,也被称为“鬼节”。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的正式日期,按照农历算法,这通常在公历的8月或9月。

中元节起源于佛教,起初是为了追忆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和达摩祖师的功德。后来,这个节日融合了民间信仰,成为祭祀祖先和亡灵的节日。根据佛教传统,中元节是地藏菩萨的诞辰,地藏菩萨被认为是拯救亡魂的护法神。因此,人们在这一天祭祖、祈福,为亡灵超度,帮助他们脱离痛苦。

祭祖是一种尊重和纪念祖先的方式,要遵循传统习俗和仪式,以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情。在祭祖时,通常会摆放一些祭品,如水果、食品、烟酒等,以供祖先享用。这些祭品要摆放整齐,以示敬意。

在中元节,很多人会前往祖坟祭祖,为逝去的亲人烧纸、烧香,祈求亲人在阴间安宁。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清明人找鬼,中元鬼找人”,所以也有在家中摆放祭祖贡品,在家中设桌摆放祭祀用品,烧纸钱,祈祷祖先的庇佑和保佑。

我国地域辽阔,存在地域差异,民间有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每个地方的习俗不一样,广西只有七月十四,七月十四吃鸭子,晚餐前在家祭祖。湖南卲阳是七月初十接老客,七月十五送老客,如有新客七月十四就可以送走,去世没有超过三年叫新客。也有的地方新亡人七月初七,老亡人七月十四。

在有的地方:“七月初接老祖宗、七月半送老祖”,七月初一到初五之前的中午要接老祖仪式;然后就每天都要在吃饭前奉献老祖,将每餐饭菜各夹一点,饭一碗,献在供桌上;至少五六分钟后,家人才可以吃了。直到十三、十四、十五这三天晚上就要送老祖啦!仪式也比较正式,各类纸货衣服裤子纸钱等烧了、还要泼水饭(各类饭菜取一些兑水)。七月十三这一天是送刚刚去世三年内的人,叫送新亡。而且故去的人不满六十岁的,就不能接到进供桌上,只能在屋檐下敬奉。

中元节祭祖的时间要遵循传统规定,不可过早也不可过晚。如谚语所言:“早烧清明晚烧冬,七月半的小鬼等不到中。”,意思是清明节在早晨四五点钟祭祖,十月一寒衣节在晚上祭祖,而中元节要在中午前完成祭祀,以示尊重和敬意。

中元节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虽然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多改变,但很多人仍然坚持着祭祖的传统,以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感恩之情。这个节日不仅是家庭团圆的时刻,也是人们传承历史文化的机会。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论是前往祖坟祭拜,还是在家中摆放祭祀品,都是一种传统的情感表达,传承着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农历中国 | 十月初十 · 古代丰收节

古时候的中国,

主体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所以,一年一度的丰收,

对农家来说是最大的期盼。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十,

此时田里的庄稼早已收获归仓,

而十月初十在古人眼里,

是一个 “十全十美” 的吉日,

因此在中国古代,

这一天便是汉族及许多少数民族,

民间公认的丰收节。

旧时,此日清晨,

家家户户便要用新获的米做糍粑,

糍粑在江南一带又称年糕。

丰收节最重要的仪式,

是要祭祀炎帝神农氏,

来感恩这位先祖对土地的护佑。

在远古的神话里,

炎帝神农氏牛首人身,

他亲尝百草,

利用草药治百病;

他发明刀耕火种,

教民众垦荒种植五毂;

他还创制出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香糯的糍粑,

既是献给神农氏的贡品,

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好礼。

丰收节也是一个欢乐喜庆的节日,

氏族乡亲会相聚一堂,

品味应季的美食,

载歌载舞欢庆丰收,

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