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提车吉日

佛为什么救不了陈晓旭(高人观陈晓旭已经投生人道)

时间:2024-01-19 15:47:51 作者:万物皆甜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林黛玉悲填柳絮词,陈晓旭濡墨柳絮诗

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中,由史湘云提议,林黛玉拍板,邀请薛宝钗、薛宝琴、贾探春和贾宝玉共六人齐聚,以柳絮为题,不填慢词写小令,词牌各异,燃香定时,完后再评点优劣。湘云先前已写好,众人称赞了一番,黛玉、宝钗和宝琴按时完成作业。探春拈得《南柯子》,只写出上半首。宝玉拈得《蝶恋花》,一句未得。看看香将燃尽,突然来了灵感,抓过探春的素笺,提笔续完下半首,意境不错,但仍遭到大家嘲讽:“正经你份内的又不能,这却偏有了。“众人一致推宝钗填写的《临江仙》为尊。对黛玉的评点是:缠绵悲戚,让潇湘妃子。

林黛玉一一《唐多令》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毯。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竞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词作借咏柳,感怀自已的身世,抒发孤寂悲愁之情。柳絮如杨花一样,随风飘飞,一团团一簇簇散去,落在草上,落在地下,落在水里,落在楼旁。花落香殒,東风无情,春天不管,谁会把我挽留!哪里才是奴的归宿?真个无奈,听天由命吧。托物感怀,物我交融,缠绵悲极。

红剧导演王扶林在全国物色扮演林黛玉这一主要角色,费尽心血。林黛玉毛遂自荐,给王扶林导演写了一封自荐信,并附上十四岁时所写柳絮诗一首:

我是一朵柳絮,

长大在美丽的春天里。

因为父母过早地把我遗弃,

我便和春风结成了知己。

我是一朵柳絮,

不要问我的家在哪里。

愿春风把我吹到天涯海角,

我要给大地的角落带去春的消息。

我是一朵柳絮,

生来无忧又无虑。

我的爸爸是广阔的天空,

我的妈妈是无垠的大地。

自由诗一百零九字,清新明快,简洁浅近,借柳絮直抒胸臆,一个豆蒄年华少女跃然纸上。她赞美春天,识春风为知己。她好想当春天的形象大使,与春风一道到世界各地传递春的信息。她心地敞亮,视爸妈为天地。

两相较,大相庭径,意境截然不同。一个说悲苦,一个是赞美,一个多愁善感,一个纯良天真。陈晓旭扮演林黛玉,已十八岁,亭亭玉立,不是当年那个小女生,心智已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拍摄的推进,她一步步进入角色,自已就是林妹妹,从此再也无法走出来。如果此时让她再写一首诗或词,一定不是原来的样子,一定是情切切、意绵绵和愁苦不堪的,字字血,声声泪,缘由是入戏太深!我也许武断了一些,或许不是那样。

得了癌症为了形象,“质本洁来还洁去“,拒绝治疗。后干脆出家,不久就逝世了,令人唏嘘。八七版《红楼梦》剧是经典,无法超越,世上再无陈晓旭。

“宝哥哥“欧阳奋强现在是国家一级导演,执导过多部电视剧,曾获得中宣部两个“五一工程奖“和六个全国“飞天奖“。前段时问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了由他执导的31集电视剧《一诺无悔》,该剧热情讴歌了优秀县委书记、《时代楷模》廖俊波的先进事迹。现在欧阳奋强57岁,头发花白,育有一女。

"宝姐姐“张莉已55岁,定居加拿大多伦多,至今未婚,孑然一身。1992年在国外拍了一部电影“浮云“后便从文艺界退出,搞起了房地产,收获颇丰,拥有自已的豪宅。发在网上的本人照片优雅清新,和在红剧中的宝钗有了很大差别。

“美人迟暮”的陈晓旭:为何说她的长相才是古典美人的巅峰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这是陈瑞所唱的《秋风花语》,编自《葬花吟》,道出了黛玉的哀愁,手拾残花,叹落花之短暂,哀岁月之无情。陈晓旭的人生便如这落花,更如红楼中的黛玉,早在她出生之时便有了一些印证。

中年的她身患癌后拒绝治疗,剃度出家,42岁还是因癌逝世。美人终会迟暮,从此,天上多了陈晓旭,人间再无林黛玉。冯其庸为其墓碑题词:碧海沉沉一彗星,常开划过半空明,为君留得行音在,多谢绛株一片情。

说到陈晓旭,我们的最初印象还是停留在《红楼梦》中的“黛玉”,一个又娇又灵的中国古代典型“西子美人”型角色,至今被奉为不可超越的经典,也代表了中国最传统的东方审美。

虽说中国的历史频出古典美人,比如有着“沉鱼落雨,闭月羞花”之称的古代四大美人,而今寻一个漂亮的美人很容易,但要说真正有古典气质的美人不过一个陈晓旭。

那本期我们就来聊聊为何说陈晓旭的长相符合传统东方审美,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是传统的东方审美?大概是古代文人雅士所追求的古琴之美,或山水墨画之美,体现在人身上便是一种古典气质。

1.曲线感的轮廓

亦如陈晓旭的黛玉扮相,就是古画中走出来的仕女,如出一辙的狭鼻圆面,凤眼半弯藏琥珀,朱唇一颗点樱桃。

她是标准的鹅蛋脸,面部轮廓柔和,有着强烈的曲线感。面部走向从上至下,一路收窄,整体比例呈现上宽下窄的比例,更为秀雅精致。她的下巴虽然偏短但带有钝感,也就没有尖下巴那样的尖锐,从而避免了丫鬟的气质。

并且,陈晓旭的颧骨稍宽却不突出,也没有存在感强的下颔骨,从而看上去没有硬朗的骨骼感,线条干净柔美。

2.极具古典的眉眼

1)罥烟眉

她的眉毛是罥烟眉,淡如烟霞,状似柳絮,淡且细长,弧度却没有柳叶那么弯曲反而比较平直毛,当眉头紧锁时有着和仕女图一样的忧愁颜色却又有黛玉的孤傲。这种眉毛甚至比仕女图中的柳叶眉更美,但对长相的要求比较高,据说是极品美女才能拥有的,这也为她增添了一丝古韵。

而她的眼睛是微微上挑的丹凤眼,眼头眼尾尖,几乎无下至,有点下三白,带有一丝冷感。但她的眼珠略小,也不会显得太过锋利。当她深情凝望或柔弱哭泣时,似幽似怨,让人不禁心生怜惜。

正如《红楼梦》所言:“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3.恰到好处的留白,更有古韵

如果说日本人的笔下的山水画是色彩与光影的结合,那中国的山水画更讲究留白,留白是一种意境,更是一种气度。中式的留白美学,盈而未满才是最好的状态,整张脸留白会给人很多想象空间,就像画中人一样舒展又有韵味。

陈晓旭的五官量感比较小,五官也比较分散,三庭五眼的比例协调,是为恰到好处的留白,一般来说,留白较多的更为古典。

她有着秀美典雅的鼻子,精致窄小,是略微鹰钩的悬胆鼻,这也会显得眼距稍宽,留白更多,但这类鼻子也是很多人觉得她不漂亮的原因之一。

但她的鼻梁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不是现代所追求的高鼻梁,立体的五官这样的浓艳系美女,反而淡如清茶,越品越有味道。樱桃小口,唇不点而朱,同样的小巧精致。

陈晓旭的美,是来自骨子里的古典气质,有着朦胧的东方气韵,这和她从小喜欢优秀的古典文化有很大的关系,而这样的她富有才情,孤傲淡然。

在原著小说中,曹雪芹这样形容黛玉:她生得倾国倾城容貌,兼有旷世诗才。

如果说林黛玉是真性情的诗人,那陈晓旭应如是。

正如王扶林所言:陈晓旭不够漂亮,演技也不够好,但有一点很特别。这个特别的点便是陈晓旭会写诗,这也让她的身上多了一份才女的忧郁气质。

早前红楼梦剧组对角色的选取是通过全国海选产生的,而在当时,陈晓旭并不是林黛玉的唯一人选,但她执笔写信毛遂自荐竟打动了导演的心,从而有了面试的机会。在这封信里有一首她14岁时写的一首诗《我是一朵柳絮》,并在背后附上了一张照片。

诗中这样写到:“我是一朵柳絮,长在美丽的春天里,因为父母过早的把我遗弃……”而原著中黛玉也曾以絮为题作诗:嫁与东风春不管。

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些才华横溢的女子仿佛自带光芒。而在现代,我们学习古典舞,学习琵琶、古琴等才艺,或者研究古诗词也会给自己增加古典的气质。而有这种古典气质的人不管是成为牡丹,成为月季,乃至一朵无名小花,都会自带芳香。

写至最后,本期关于古典美人陈晓旭的分享到此也就结束了,你喜欢陈晓旭这样的古典美人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感谢阅读,QY~

声明:本文文字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冬日生活打卡季##变美百科全书##陈晓旭##古典美人#

87版《红楼梦》中的诡异巧合,演员们的命运和剧中人物一样

前言

在演员们演戏的过程中,为了让效果更真实,常常会将自己代入到这个角色里面去,但是一旦带入再想要出来就很难了。

比如在外国的电影《小丑回魂》中饰演小丑的比尔·斯卡斯加德,因为拍这部电影受到了很大的精神创伤,在这部电影演完之后,他依然会做关于小丑的噩梦。

还有《蝙蝠侠归来》中希斯莱杰饰演的小丑,他为了自己可以融入这个角色,将自己关在卧室里一个半月,在演完戏之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不过这都是比较好的了,今天我们就来揭秘《红楼梦》的巧合事件。这部87版的红楼梦里面的饰演者在演完这部戏之后,大部分人的命运都跟电视中的剧情一样,让人感到细思极恐。

87版红楼梦

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她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从小便很爱阅读文学名著,在阅读《红楼梦》时她最喜欢的角色便是林黛玉,因此她常常会模仿林黛玉的行为,两者的性格也逐渐越来越像,所以在导演挑选角色的时候,一眼便决定让她来饰演林黛玉。

在这部红楼梦杀青后,反响非常的大,甚至还出现了这样一句话“陈晓旭之后,再无林黛玉”,可是你知道吗,在陈晓旭演完林黛玉之后,这个世界上也再无陈晓旭了。

红楼梦杀青后,陈晓旭的名声大噪,这本是陈晓旭演艺事业的上升期,但是她饰演的林黛玉在世人的眼中非常的深刻,再加上她原本的性格,这导致她无论演什么样的角色,都会被人联想到林黛玉,太跳戏了。

最后她只能放弃演艺事业,选择经商,她在经商方面非常的有天赋,在取得成功之后,她选择自皈依佛,学佛。不过这一时期的她也被查出了乳腺癌,她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身体不完整而拒绝治疗,随后决定出家,但是她并不快乐,只出家了三个月,就抑郁病亡了,和剧中的林黛玉的故事很相像。

接着是饰演贾瑞的马广儒,他当时只想演贾宝玉,为了可以饰演贾宝玉,他甚至抛弃了自己的名字,每天都自称自己为贾宝玉,但是他因为形象不符合被导演拒绝了,最后由欧阳奋饰演贾宝玉。

但是他依然认为自己是贾宝玉,甚至还在现实生活中爱上了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为了追求她以死相逼,最后因为酗酒暴病身亡了,据说在临终前他谁都不认识,只知道自己叫作贾宝玉。

甚至是林黛玉的配音员张海玲在这部剧杀青之后也差点走不出来,她为了让自己可以配的真诚、真实,将林黛玉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自己的脑海之中,随后的配音中张海玲也将自己完全地融入到角色里。

这导致张海玲的性格发生了转变,逐渐和林黛玉有些相像,在这部剧结束之后,张海玲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从林黛玉的角色中走出来。

还有饰演晴雯的张静林,她在杀青过后,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安雯等等还有很多的人,在这部剧杀青之后都没有走出来,他们的生活也逐渐在向《红楼梦》中的剧情发展。这么灵异的事情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揭秘答案

其实这都是因为,在1987年时很多的技术都跟不上,硬件不足,导演只能从演员方面来入手。

导演为了让《红楼梦》这部剧拍出来更加的真实,他在挑选演员方面,并不要求他们的演技需要多好,而是需要演员们的形象、气质都贴近原著,这导致演员们在演这部戏的时候很容易将就自己代入进去了,沉静式的表演让他们逐渐的忘记了原来的自己,认为自己在生活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们做事的方法也都会和自己所饰演《红楼梦》中的角色一样,那么自然生活就会和剧情中的故事相像。

但也是因为这些87版的《红楼梦》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超越,即使是现在硬件足够了,但也不可能会超过当时的热度。

结语

这就是老一辈的艺术家们,他们对于自己有着很严格的要求,为了演好一部剧,演好一个形象会不断地去琢磨,不断地将自己代入进去,其效果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

不像现在,大部分的剧作吸引人的根本不是剧中的内容,也不是他们令人咋舌的演技,而是媒体不断地通过炒作,通过自带流量明星去带动人们看这部剧。

红楼梦里最诡异的两面镜子,一面索命一面夺魂

红楼梦里写了很多费人疑猜的意象,引起了后世红学界的关注和研究,比如红楼梦里说到的梦境,比如多次写到的扇子,细品之下,似乎都有着更深的意味。不仅如此,红楼梦里还写到了一个令人疑惑的意象——镜子。

关于镜子,最令人费解,也最诡异的两次描写,分别来自贾瑞和贾宝玉。先来说贾瑞。

贾瑞这个人物,第一次出场是在贾府学堂,原文说他“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每在学中以公报私,勒索子弟们请他”由此可知,贾瑞行为不端,不务正业,不是正经人,果不其然,后面他竟公然调戏王熙凤,惹得王熙凤设局把他害的生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奄奄一息。

正是这时候,有个跛足道人送来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叫“风月宝鉴”,关于这面镜子的来历,原文交代的很详细。

那道士叹道:“你这病非药可医!我有个宝贝与你,你天天看时,此命可保矣。”说毕,从褡裢中取出一面镜子来——两面皆可照人,镜把上面錾着“风月宝鉴”四字——递与贾瑞道:“这物出自太虚幻境空灵殿上,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所以带他到世上,单与那些聪明俊杰、风雅王孙等看照。千万不可照正面,【庚辰双行夹批: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吾来收取,管叫你好了。”

从这话里我们知道,风月宝鉴出自太虚幻境,为警幻仙子所制,之所以叫“风月宝鉴”,从后文可知,它的正面正是寓意风月之事,而反面的那个骷髅则揭露了红楼梦的真谛——即万境归空,人世到头,不过一场大梦,即后文脂批说的“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也对应了第一回里说到的“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我们再看文中的那句脂批,跛足道人要贾瑞只看背面,不要照正面,而脂砚斋则通过批语提示我们,红楼梦不能只看正面,要看反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看出作者十年不寻常的辛苦背后隐藏的深意,也是作者所叹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后世红学界通过脂批及研究得出的红楼梦里人名的寓意,一首诗隐含的人物命运,甚至人物、情节映射的历史原型等等,对错先不说,这应该都属于看到了文字背后的东西,是书的反面,而这个反面,也许才真正是曹公所要表达的真意。

屈原说过“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可叹此时的贾瑞早已色迷心窍,情入迷障,无法自拔,他看到反面骷髅骨时大骂道人,看到正面的凤姐向他招手,他就跟了进去,结果因此丧命。这是众人皆未醒悟之故。

再来看贾宝玉。

原文第五十六回,江南甄家进宫朝贺,顺便拜访贾府,宝玉得知甄家也有一位宝玉,心里不信,只当是婆子们奉承贾母的谎言,没想到回到怡红院后,他就做了一个梦。

宝玉梦里到了江南甄家,贾宝玉甄宝玉相见,彼此在彼此的梦里,贾宝玉梦里去了甄宝玉那里,甄宝玉梦里去了贾宝玉那里,很多读者读到这里,傻傻分不清楚真假,其实这一切都因为一面镜子产生的虚幻。

宝玉醒来转的非常巧妙,听到老爷叫宝玉,立马就醒了,嘴里还喊着“宝玉快回来,快回来!”从后文袭人之问可知,这句话是贾宝玉喊的。

原文:袭人在旁听他梦中自唤,忙推醒他,笑问道:“宝玉在那里?”此时宝玉虽醒,神意尚恍惚,因向门外指说:“才出去了。”袭人笑道:“那是你梦迷了。你揉眼细瞧,是镜子里照的你影儿。”宝玉向前瞧了一瞧,原是那嵌的大镜对面相照,自己也笑了。……麝月道:“怪道老太太常嘱咐说小人屋里不可多有镜子。小人魂不全,有镜子照多了,睡觉惊恐作胡梦。如今倒在大镜子那里安了一张床。有时放下镜套还好;往前去,天热困倦不定,那里想的到放他,比如方才就忘了。自然是先躺下照着影儿顽的,一时合上眼,自然是胡梦颠倒;不然如何得看着自己叫着自己的名字?不如明儿挪进床来是正经。”

由此可知,宝玉方才入梦时正对着这面镜子,而麝月之论看似毫无道理,却是民间一直存在的说法,即镜子不能对着床放置,实在不得已必须要对着床,晚上睡觉时也要盖起来,以防灵异的事情发生,至今民间还有此讲究。这里用来解释宝玉所做的梦,也是通的。

不少人在研究甄宝玉和贾宝玉的关系,说是两个人,其实从这面镜子和宝玉梦境我们可以知道,甄宝玉和贾宝玉应该是一个人,是形与影的关系,那么谁是形谁是影呢?到底是贾宝玉照镜子还是甄宝玉照镜子?

这也引起了争论,有人就认为甄宝玉才是神瑛侍者的化身,才是真正的宝玉,而贾宝玉就是个假的,说黛玉一生还错了眼泪。对于这种观点,从宝黛初见时贾宝玉的一句话就可以不攻自破,宝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黛玉也纳闷“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由此可知,贾宝玉与林黛玉前世就是认识的,贾宝玉前世是神瑛侍者没错。

那么甄宝玉又是谁?我认为,贾宝玉是形,甄宝玉是影。贾宝玉是躯壳,甄宝玉是魂灵。甄贾宝玉是一个人的两面,而非两个人的一面。甄贾宝玉相逢,就如同人照镜子遇见自己一样。镜子外的自己是肉体,镜子里的自己是灵魂。贾(甄)宝玉用肉体造劫,用灵魂观照自己。如同风月宝鉴一样,一面入世,一面是出世。一面生前,一面是死后。

贾宝玉之所以叫贾宝玉,是因为人的肉体终归会灰飞烟灭,这一点贾宝玉在前八十回中也不止一次透露,将来要化作一缕烟,烟还有行迹,必得一阵风吹散了才好。甄宝玉之所以叫甄宝玉,是因为人的灵魂永恒,肉体不在了,但灵魂的永生,而贾宝玉的出家,我们可以理解为肉体的死亡,灵魂的飞升,这也即是由贾(假)到甄(真)的过程。

元春省亲时,点了四出戏,其中有一处《仙缘》,脂批说:《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我的理解是,这里的甄宝玉,即是出家后的贾宝玉,他送玉是要把通灵宝玉送归青埂峰下,然后自己也到警幻处销号。所以,贾宝玉到下半部红楼里,与甄宝玉应该还会见面,这正预示着贾宝玉将于不久后出家。

回头想想,贾瑞照的风月宝鉴,宝玉照的镜子,果然不是一般的镜子,它们都说到了两个字,一个是梦,一个是幻,而这正是红楼梦的真正内涵所在。对于读者,我们要做的,正是通过梦幻,读出文字背后的意义,也就是镜子的另一面。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