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墓地风水

今后退休以身份证为准(2024年退休不再审核档案)

时间:2024-01-25 22:51:10 作者:倚势凌人 来源:网友整理

本文目录一览:

档案里的年龄和户口簿上的年龄不符,对自己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档案年龄和户口簿年龄不符,很多人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我的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其实也不相符,同时档案年龄、身份证年龄都不是我的真实年龄,这让自己非常痛苦,但要改变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在上班时,在单位是负责组织部门的工作,组织人事工作中,有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好在我办理退休时,是享受地方性的特殊政策提前办理退休的,既没有按照档案年龄,也没有按照身份证年龄办理退休,但对我退休后的生活还是有影响的。

我在职时,集团组织人事部门每年都会对集团管理的干部档案,每年进行一次核查,档案核查的目的其实很简单,确保档案的真实性,防止在今后给大家带来不便和麻烦。

档案年龄和实际年龄不符,和身份证年龄不符,是有历史原因的。

由于过去的户籍管理不规范,比如农村的户籍是由当时的公社办公室管理,户籍卡都是一张纸质的表格,是由大队的会计填写的,大队会计是根据家属报的出生年月填写的,而且出生年月是按照农历来填报的,这就是当时最原始的出生年月的记载。

有的人为了当兵,按照准确的出生年月可能会小一岁,不符合当兵的条件,于是自己就多报一岁,由于当兵时要填写表格,这个年龄可能就会成为自己最早的档案年龄;有的人是为了入团,但也不够年龄,在学校又将自己的年龄报大一岁,这时的入团申请书也可能成为最早的档案年龄。

我是当兵退伍回来参加高考的,退伍回来时已经21岁,为了参加高考,我就改成了20岁,比我的实际年龄小了一岁,但后来由于进行了好几次户籍迁移,也不知道人家怎么写的,出生年份虽然正确的,月份和日期又搞错了,所以我的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与自己的实际年龄的月、日都不相同。

档案年龄和身份年龄、实际年龄不相符,对自己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一是影响单位的提拔使用。在单位提拔干部时,或是找到一个好单位想要调动时,第一件事情就是查看个人人事档案。但看了档案以后,发现年龄和自己的身份证年龄不一致,有的甚至相差了好几岁,由于拿不出自己准确年龄的依据,年龄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提拔的事情,工作调动的事情也就黄了,因为人家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专门去调查你年龄的事情。

二是影响办理退休。在办理退休时国家有明确规定,在确定退休年龄时,如果档案年龄和身份证不一致的,以档案第一次记载的出生年月作为办理退休的年龄。

对于档案年龄大于身份证=年龄的人,可能就要提前办理退休了,而有的人单位比较好,并不想提前办理退休;对于单位效益不好的人,希望到了退休年龄能按时办理退休,但是档案年龄比身份证年龄小了好几岁,没有办法啊,只有自己多交几年的养老保险。

三是影响养老金的调整。在养老金调整时,按照各地养老金调整的方案,凡是年满70以上的热暖,都要享受倾斜调整。自己虽然了满了70岁,但自己的档案年龄还达不到70岁,由于养老金调整的年龄是按照退休年龄记载的,所以自己虽然到了70岁仍然享受不到倾斜调整的待遇。

四是影响老年优待的待遇。比如到了60岁可以坐公交车有优惠,公园门票免费、老年体检、高龄津贴等,但自己身份证年龄小于档案年龄,而这些部门办理老年待遇,不是以档案年龄而是以身份证年龄为准,由于自己身份证年龄达不到规定的年龄要求,又要推迟享受这方面的待遇。

综上所述,档案年龄与户口簿年龄,也就是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对于有的人可能会得到暂时的好处,这就叫不当得利,但也不能多次得利,有时还会影响自己多方面的待遇,要纠正起来这是非常麻烦的。

2022年,退休人员年龄是按身份证上的,还是按档案上的呢?

社保知识,小龙虾每日分享第278期,欢迎关注!

退休是值得期待的事情,但是当退休时候发现年龄不对的时候,退休时间到底是按照档案上的来计算,还是按照身份证来计算呢?

在延迟退休没有到来之前,目前公认的退休年龄是女职工50岁、女干部55岁,男性为60岁。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有延迟退休也就提前退休的存在。

比如女性灵活就业者,即使下岗前是工人身份,但是参加了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很多地区统一为55岁退休,极少部分省市区可以按照50岁退休。

比如特殊工种、病退、内退、退职等等都是可以提前5年退休的。

对于退休时间,只要知道出生日期,就可以明确退休时间。但当身份证时间与档案时间冲突的时候该如何选择?

《身份证法》有明确的规定,公民需要证明身份的时候,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进行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三章 使用和查验

第十三条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

但是,《社保法》同样也有相关规定,退休年龄采用身份证与档案相结合的原则,两者不统一的时候,以档案为准。

社保为什么不认可身份证上的时间?

说到底还是历史的原因,如今办理退休的人员,出生时间都是五六十年代人员,彼时《身份证法》还未实施,但是员工的档案已经有了记录。这种情形下,不能确保身份证的有效性,身份证的时间也是可能存在误差的。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职工为了顶替父母岗位,为了满足单位设置条件,强行改了自己的年龄,导致档案的原始记录错误。待到《身份证法》实施以后,又修改为正确的年龄。

那么退休年龄能按照身份证上的时间确定吗?显然也不行!

前一种情形,档案的正确率明显高于身份证,使用档案年龄更合理!

后一种情形,更是不可能了。当初为了工作修改年龄获利一次,退休的时候又想按照身份证退休再次获利,这怎么可能?

比如:张某某1960年出生,1985年,张某某25岁,不符合单位条件,暗自谎报1965年出生,年龄是20岁,进入工作。2020年张某某实际年龄60岁,但是退休必须到2025年才可以。

便宜不能两头占!

当然,还有一种情形是人员疏忽导致档案出现出生日期不一致的情形,这种情况下,社保中心依然以第一次出现的出生日期为准。

因此,基于以上两种情况,社保在退休的时候,默认以档案上面第一次出现的出生日期为办理退休时候的年龄认证依据。

今天的分享完毕,知道大家觉得是否有道理,或者说出你的意见与看法,欢迎留言、转发、收藏和点赞四连!

2023年,退休年龄以身份证上的为准,还是以档案上的为准呢?

2023年,退休年龄以身份证上的为准,还是以档案上的为准呢?

缴纳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想要办理退休,一般都是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的,首先是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达到15年,其次是个人的年龄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那在2023年,退休年龄以身份证上的为准,还是以档案上的为准呢?

在2023年办理退休的人员,根据法定的退休年龄计算,分别是1963年出生的男性,以及1968年和1973年出生的女性,如果参保人员缴纳的是居民养老保险,那么退休年龄就统一为60岁了,所以在2023年办理退休的居民参保人员,都是属于1963年出生的。

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023年退休的人员,主要是1963年、1968年和1973年出生的人,而咱们国家开始发行居民身份证的时间是1984年4月6日,试点和集中发行时间是1984年到1991年,这就说明在2023年办理退休的人员,他们出生的时候还没有发行身份证呢,个人年龄也都是用档案材料记载的。

由此就可以看出,在2023年办理退休的人员,主要是1963年、1968年和1973年出生的人,而这些人员在出生时身份证还没有发行,所以个人的年龄都是以档案的方式记载的,因此在办理退休手续时,这些人员的法定退休年龄,也应该是以档案中记载的时间为准。

根据国家公布的规定来说,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如果身份证和档案上记载的年龄相同,则就按照这个年龄计算法定的退休年龄,如果身份证和档案上记载的年龄不同,则就以档案上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所以在2023年,参保人员的退休年龄还是以档案上记载的时间为准的。

不过,国家的规定也是有缓和的余地的,比如参保人员档案上记载的时间与个人的出生时间相差较大,那么只要参保人员能够提供其它的证明材料,证明自己的出生时间不是档案上最先记载的时间,则就能够以证明材料上的出生时间为准,计算参保人员的法定退休时间。

其实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时,是否提供个人档案也是因人而异的,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在岗人员办理退休时,都是需要提供个人档案的,因为这些参保人员可能会有视同缴费年限,或者女性认定在岗身份、特殊工种确定个人的工作工龄等等,都是需要档案材料才能够认定的,而这些情况一旦认定之后,对于参保人员也是有好处的。

比如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只要参保人员有可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工作工龄,且个人的档案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参保人员就可以在办理退休时认定视同缴费年限,而有视同缴费年限的情况下,退休后的养老金是可以增加不少的,首先是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年限会加入视同缴费年限的时间,其次是可以额外领取一份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认定视同缴费年限之后,参保人员可以领取的养老金是可以增加不少的。

还有女性确定在岗身份也是有好处的,根据国家的规定来说,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0岁,女干部的法定退休年龄是55岁,而各地灵活就业人员的法定退休年龄也多是55岁,如果女性参保人员在办理退休时,能够通过档案材料认定为女职工的身份,则退休时间就可以提前5年,在50岁办理退休手续的,而且在部分地区,女性灵活就业人员满足当地规定的条件时,也是可以在50岁以女职工的身份办理退休的,不过是否满足当地规定的条件,是根据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档案材料确定的。

最后就是特殊工种的认定了,对于在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想要认定特殊工种就需要提供档案材料,并且个人的工作工龄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年限才可以认定,比如从事有毒有害工作的人员,工作工龄需要满8年才可以认定;而从事井下、高温工作的人员,工作工龄需要满9年才可以认定;从事高空或者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人员,需要满10年才可以认定,不过这里的工作工龄是可以累计计算的,不用是连续工龄的。

在认定为特殊工种之后,参保人员可以提前5年办理退休,而对于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实施之前的工作工龄,还可以按照当地的规定折算工龄,比如有些地区是每一年的特殊岗位工龄,可以折算为1年3个月的工龄,有些地区是可以折算为1年6个月的工龄的。

除此之外,灵活就业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是可以不提供个人档案的,不过在不提供个人档案的情况下,视同缴费年限是无法认定的,只能计算实际缴费年限的养老金,不过没有个人档案的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是可以按照身份证上的年龄办理退休的。

总结来说,在2023年,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退休时间还是以档案上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的。

不知道大家看完上面的内容,有什么看法呢?如果您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咨询哦,感谢您的支持!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