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起名 > 姓名运势

1992年多大了(1992年多大了今年2023)

时间:2024-01-23 13:43:15 作者:依稀久忆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最长寿的开国少将今110岁仍健在,21岁见毛主席,跟我党走了92年

提起浩浩荡荡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路,就不得不想起那个让人倍感亲切的称呼——“红军”。正是因为这支不畏艰险,硬生生爬过了雪山、走过了草地的英雄队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终于在遥遥无望的黑暗岁月中寻找到了“希望”的光辉,并带领着我们走向新中国。

回顾红军队伍的历史,初建于1927年,算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了,这支英雄的部队曾经涌出无数的铁血战将和革命斗士。

但随着岁月的变迁,曾经的百战红军如今也只剩寥寥数人,而其中的开国将军,也仅剩一个特殊的人物——张立雄,1961年授勋“少将”。

18岁投身革命,21岁得见毛主席

张力雄出生于1913年,家庭背景就是时期福建地区的一个平凡农家,家境窘迫。

迫于家庭的经济压力,年仅11岁的张力雄便开始了造纸厂的打工生活,每天重复着上千次的机械动作,一呆就是5年,那段艰难的时期也让他建立了自己对旧社会剥削本质的认知,为他后期的坚韧革命意志提供了先期基础。

16岁,张力雄遇见了共青团,并迅速决定投身革命队伍,保家卫国。

可能是幸运的垂帘,张力雄加入共青团后便进入了红军学校“学习深造”,并在几个月后顺利毕业,担任了一个连队的指导员。

最开始的红军实力弱小,经常遭受四方军阀的围剿迫害,张力雄也跟着红军的一次又一次辗转腾挪锻炼了自己的斗争意识。

张力雄在几次苏区“反围剿”战斗中表现优秀,和一批同志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和嘉许,彼时的他年仅21岁。

1934年秋,张力雄率队800余红军学员赶赴兴国县的老营盘地区,受命对追袭的军展开阻击。

此次白云山一战事关红军是否能够顺利从重重围剿中顺利脱身,开启伟大的长征之路,关键程度不言而喻。

对张力雄来说,这是他首次指挥近千人的“大部队”作战,不过他还是带队认真考察了老营盘地区的地形位置,并指挥学员构筑了重重防线,三天两夜,硬生生靠着800人成功完成了数千军的轮次进攻。

漫漫长征英雄路,雪山草地裹枯骨

刚踏上长征之路时,张力雄率队以作后卫,一方面阻击敌人,另一方面全力搜救掉队的红军战士。

最开始前头队伍没人掉队,但仅过了几天,他就发现掉队的战士多了起来。

有的重伤发作无法前进,有的头疼风寒难以忍受,有的饥寒交迫或坐或躺,张力雄也只能尽力去拉扯着努力跟上前方的大部队。

在张力雄的回忆中,那是第一次爬雪山,当时他作为后卫部队便被敌军的飞机侦查到了,随即而来的就是炮火轰炸,最近的炮弹落点和他只有10米不到,但他们依然顽强地挺了过来。

雪山之后就是浩瀚无情的草地,说是草地,其实用“草海”来说可能更加恰当,因为看上去都是草,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脚踩下去到底是土地还是深潭。

几座雪山爬下来的红军队伍大部分都陷入了饥荒,张力雄他们也不例外,只能尽力地去填补空虚的肚子。

最艰苦的时候,张力雄也是把皮带都切碎了当做食物,可终究是于事无补,随着不断进军,越来越多的战士默默倒下,悄无声息。

六年抗大,转战中原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张力雄在“抗大”中发光发热,虽然在后方,但他依然不断努力去充实自己,和鼓舞抗大学子为革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抗大出来后,他率部走遍了华北、豫北和豫西等地,结识了一个关键人物——皮定均,开国中将。

1943年,张力雄第一次和皮定均联合作战,以应对日军突然对豫西和豫北抗日根据地的疯狂围剿,战斗中二人也产生了深厚的革命情谊。

两人搭班子指挥太行军区的第七分区,一年多的时间与日军爆发了超300次的大小战斗,即使面对日军的猛烈炮火时也没想过退缩。

1944年,皮定均受命离开豫北,临走前把自己缴获的德国望远镜送给了张力雄。

到了解放战争期间,随着张力雄被调任河南军区,他和皮定均二人又有了合作的机会。敌军20余万,我军仅6万,在皮定均的倾力指挥下河南军区顺利突破军的包围圈,成功和华中军区所部会师,这就是“中原突围”。

也正是因为“中原突围”的出众战果,皮定均在1955年授勋时开始评定为少将,但毛主席特殊批示升为中将。

而老友张力雄,在同年授勋为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

纵远隔千里,战友情深深不忘

建国后,皮定均受命担任福建军区的副司令员,而张力雄则任第13军政委驻扎西南边陲,两地相隔远超千里,几无再见的可能。

但1975年,张力雄前往北京总参开会,不曾想随意在大院里走一走,就听到不远处的楼上有人在大喊“姓张的”,抬头一看竟然是多年未见的皮定均。

老友相见分外亲,时隔多年,张力雄老将军在回顾往昔时还能清楚地记得那一句突兀的“姓张的”,简单三个字却掩藏了二人浓厚的革命情谊。

迈入新世纪,2021年年中,108岁高龄的张力雄老将军收到了一枚特殊的纪念章——“光荣在党50年”,但此时的他党龄已经90年了。

百岁高龄的张力雄已经忘记了很多过去的经历,但只要一和他谈及那些战斗中的过往,他都能回想起往昔那峥嵘的战斗岁月,也更清楚如今祖国扶墙的来之不易。

也正是因为有像张力雄老将军一样的人的艰苦奋斗,在时刻牢记初心和使命的基础上奋勇向前,才会有着愈来愈多的人不断为这个正在崛起的新中国书写更为华丽的新篇章!

2023年属猴人在兔年的平步青云,事业家庭需要注意什么?

2023年属猴人在兔年的呈现上升趋势,整体比较平稳,没有太多的繁琐之事,同时也会遇到一些意外之喜。没事多去山林公园转转,作用不用多说。

笑猴Laughing Monkeys

在健康方面,贵人星的助力让属猴人能够给你提供帮助,整体健康状况良好,但也需要注意一些小病小痛的出现,及时进行治疗。

新疆吐鲁番火焰山

在财气这方面,属猴人的表现会比较稳定,但也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需要破费,需要注意理财和投资,避免财务损失。对于刚刚转行换工作的属猴人来说,兔年将会是一个和谐融洽的职场氛围,可以好好把握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

猴金财运不错。Monkey gold have a luck

在感情方面,多办喜事迎接好运气。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年没有桃花星的助力,很难拥有丰富多彩的恋爱或者婚姻生活,需要耐心等待和努力经营。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属猴人在兔年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不良的生活习惯。

2. 注意理财和投资,避免财务损失,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和建议。

3. 注意人际关系,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与他人发生矛盾和冲突。

4. 注意自我提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属猴人在兔年的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需要好好把握机会,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同时也需要注意身体健康、理财和投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才能在兔年中获得更多的好运和福气。

他是许家印,恒大集团创始人,他一生充满了荣耀和争议

1958年,许家印出生河南农村

1959年,2岁,丧母

1975年,18岁,高中毕业

1978年,21岁,恢复高考,全市第三名成绩考入武汉钢铁学院,这所学校是武汉科技大学前身

1982年,25岁,毕业进入钢厂,任车间主任助理

1983年,26岁,升车间主任

1987年,30岁,获得冶金工业部奖励

1992年,35岁,变卖废料为职工提升福利,被举报导致离职

1992年,35岁南下深圳

1994年,37岁,进入房地产行业,为公司赚下2亿

1996年,39岁,2000月薪,申请加薪未获批准,离职

1996年,39岁,成立恒大集团,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2017年,60岁,被福布斯评为中国首富

2023年,66岁,因违法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

许老板的人生其实是非常精彩励志的人生,也是中国梦的写照,以前人们总是调侃他是钢厂工人,出身低微,其实他是恢复高考以后第二批大学生,出身低微,但不卑微,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38岁啦:说点什么好呢?

我是卢松松,点点上面的头像,欢迎关注我哦!

1985年的8月21日,农历七月初六。正好今天也是2023年8月21日,农历七月初六。该说点什么好呢?

1985年,我就出生在这里,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我出生的地点:

1987年跟随父亲来到河北遵化。

1992年(大概)搬来到了北京怀柔,离开遵化前去了一趟北戴河。照片拍摄于1997年,北京北海公园。

2000年,因为户口不是北京,全家搬回到四川峨眉,也在这里买了房定居。照片为高中时期玩的最好的4个同学,到现在还有联系。能看出那个是卢松松吗?

2002年,峨眉一中高中元旦汇演,我们一起跳了迈克杰克逊的《Dangerous》,连续练习了20天。

2006年,这是我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最后一个月,当时的摄像头是30W像素。

2007年,是我工作的第一年,我放弃了1200元的月薪,被同学忽悠去湖北荆州,他说他在那里搞建材生意,结果去了之后才发现原来是CX,在那里呆了7天就走了。

2008年香山公园,这是我第一次来香山,也是在北京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开始找工作。

2009年,在我租住在北京的天通苑北二区,照片是在怀柔水长城玩的时候拍的,也就是在这一年,我创办了卢松松博客,从此命运的次轮开始转动。

2010年,照片拍摄于广州珠江边上,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也是我第一次喝到正宗的椰汁。照片是和我一起租住在天通苑的朋友拍的。

2011年,在国家会议中心,当时这个楼刚修好没多久,也是我第一次穿的这么正式。

2011年,我第一次去湖北宜昌过年,当年这里有一个据说是亚洲最长的铁路隧道,我父亲也参与了其中。这年也是我第一次坐火车软卧。

2012年,我结婚了,这是我人生中一件大事,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了。当时婚礼、婚车、酒店、司仪全是我们俩自己找的。还有一件事就是当时我做博客没赚到什么钱,但依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2013年,卢小松出生。

2014年就在这里,我开始了在家SOHO创业之路,当时什么全是我一个人在做。

2015年,去广州参加了一次小聚会,这一年也出版了第一本书《出奇制胜》。

2016年,31岁的我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顶梁柱,这一年好难啊。

2017年,在上海举办了一次线下沙龙,也顺便带着家人一起逛了逛迪士尼乐园。照片拍摄于园内。

2018年,卢明媚出生。

2019年,公司虽然不大,但好在稳定发展。

2020年,疫情爆发了,春节的时候差点滞留在机场。照片拍摄于成都机场。

2021年,心想总不能天天吃老本吧,所以我开始尝试做直播、做短视频。

2022年,我们做的直播带货失败,直播团队解散,团队士气消沉,看不到希望。

2023年,我想通了很多事情,不过这一年我38岁了。

写在最后:

一篇文章甚至是一句话就能概括一个人的38年,这就是我的38年。

很遗憾,我没有做到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没做出多大的商业成绩,也没做出几百人的大公司。不过好在我没有错过孩子的童年,也没有错过陪伴家人。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每个人的感悟都不同,但每个人的经历好像又一样。

再见了,青春。

(照片拍摄于2010年天通苑)

文章来源:卢松松博客,欢迎关注我的账号哦,一个喜欢说实话的博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