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风水 > 风水摆放

历史上真正的貂蝉(历史中貂蝉真的存在吗)

时间:2024-01-14 15:57:33 作者:浮生如梦 来源:网友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貂蝉是虚构的,为何还能和其他三个真实人物一道,并称四大美女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这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杨玉环都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但貂蝉却是虚构的。很奇怪,一个虚构的人物,为何却能够与其他三个真实的人物并列在一起呢?

(貂蝉)

貂蝉这个人,在正史《三国志》中并无记载,最早出现在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中。话本是小说的前身,也就是说,这本书本来就是以虚构为主。里面讲到貂蝉原来是吕布的原配妻子,后来与吕布失散,成为王允的婢女。王允知道后,一边表示要安排吕布与妻子见面,一边又把貂蝉送给董卓。董卓正要和貂蝉行云雨之好,结果被吕布知道,大怒闯入,杀掉董卓。

后来,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整理各种话本,创作《三国演义》的时候,则进一步的虚构和典型化,让王允把自己的歌女貂蝉同时许配给吕布和董卓,定下连环计,激起这一对义父义子反目成仇,最终吕布杀掉董卓。

后世虽有人论证,认为貂蝉是存在的,但大都缺乏证据,不足为信。

(吕布)

总之,貂蝉作为一个虚构人物,这是比较可信的。咱们这里的问题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为什么可以与其他三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并列在一起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回答另一个问题。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为什么被评为历史上的”四大美女“?是不是因为她们长得特别绝色呢?

其实要说特别绝色,还真谈不上,历史上记载的,比他们美的女子还多着呢,别的不说,就拿宋玉写的邻家女来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我们现在的那些影视明星,哪一个敢不施朱不着粉,素颜见人?

(西施)

为什么偏偏是这四个人?我觉得应该是她们与政治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的女子,走上政治前台的人非常少。就算真走上来了,一般也都是杀得尸横遍地,血流成河。比如武则天,慈禧,吕后等等。不过这时候,她们往往已经不是美女了,不是利用美色在政治中发挥作用。而美女走上政治前台的,更是少之又少。就算走上来了,用美色发挥作用了,也常常是发挥负面作用,比如妲己、褒姒、妹喜等等。

而被称为四大美女的这四个女子,她们发挥的却是正面的作用,除杨玉环外。西施牺牲了自己,帮助越国复仇吴国。王昭君作为和亲的对象,促进了南匈奴和汉朝的亲密关系。貂蝉则通过连环计,帮助正直人士诛杀了朝廷中的奸臣。

除了她们会发挥正面作用外,他们能成为四大美女,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的身世和结局,让人非常叹惋。

(杨玉环)

这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杨玉环虽然并没有发挥正面作用,但依然被列入了。因为白居易写了《长恨歌》,因为洪升写了《长生殿》,杨玉环最后是被作为替死鬼,给唐玄宗背了黑锅,所以获得了后世极大的同情。而且杨玉环并没有害过人,君王宠幸她,那也是君王的过错,怪不到她的身上。

从这个角度说,貂蝉尽管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但是因为她能走进政治的前台,而且是利用美色,而且是发挥了正面作用,而且是身世和结局让人叹惋,有这四个原因,因此她也被列出来,和其他三大美女放在一起。

真实历史上没有貂蝉,为何她会被列为古代四大美女的行列呢?

貂蝉剧照

我们都知道,要说起古代四大美女,很多人想都不用想,西施、杨贵妃、王昭君和貂蝉四位的名字就能脱口而出。即便是过去很多年,这四位美女的“名分”依旧稳固,没有谁能将她们替换下来。

与貂蝉相比,西施、杨贵妃和王昭君这几位“四大美女”行列所在者,在历史上都有着明确的记载的。然而,根据现有的史料来看,貂蝉在真实的历史上,其实并不存在。

因为关于最早记载貂蝉、可考察的资料,是《三国演义》的前身《三国志平话》中。

貂蝉剧照

其中记载,貂蝉原来是吕布的原配妻子,只不过在家乡走散,后来貂蝉沦为王允的婢女。王允得知真相后,为了除掉董卓心生一计,安排美貌的貂蝉与董卓见面,之后再让吕布和他的原配妻子相见。在这件事情之后,王允派人把貂蝉送到董卓家里,但是没有像董卓说明,而是让他误会是给他送的美人。另一方面,王允让人通知吕布,两方一冲突,吕布以为自己的妻子被董卓老贼霸占,一怒之下将董卓杀死了。

在这个故事里,貂蝉是吕布的原配妻子,她这个身份增强了和吕布约会的合理性,间接也增强了吕布杀掉董卓的合理性。

到了后来,《三国演义》中,貂蝉的身份又发生了变化。是倾向于男人们权势的斗争,身为女子的貂蝉,变成了他们权势之争的工具和牺牲品。

吕布和貂蝉剧照

《三国演义》里貂蝉是因为避难,被司徒王允收留,做了府上的歌女。因为要除掉董卓,王允苦思冥想,见到貂蝉的时候想到美人计,于是就收她做了义女,用来离间董卓和养子吕布。貂蝉非常配合王允的计谋,明里成为董卓的妾室,暗地里和吕布暧昧,最终她和吕布私会的时候,被董卓撞见。之后,董卓和吕布就相互离心,互相猜忌,矛盾也在不断升温,直到最后吕布杀掉了董卓。

在笔者看来,在董卓与王允等人的权势之争中,貂蝉是站在了王允一行人的立场上的,最后成王败寇,貂蝉美人计的成功也为他们的胜利贡献了一份力量,所以成功之后,貂蝉作为胜利者一派的“功臣”,也或多或少的被歌颂。

也正是由此,貂蝉的名号逐渐被传出去,尤其是她的美貌,更是惹得许多后人充满好奇与想象空间。能引起董卓吕布父子俩自相残杀的,到底是怎样的天人之姿?

就好比人们常用沉鱼落雁来形容西施,用闭月羞花来形容貂蝉。但关于貂蝉能“闭月”这件事,其实也是来源于一个典故。

貂蝉剧照

据说有一天晚上,貂蝉在后花园溜达拜月,凉风习习,夜空中的浮云缓缓移动,刚好将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候,路过的王允正好瞅见这一幕,于是之后就开始广为宣传,“我的女儿貂蝉和月亮同时在,她的美貌让月亮都自愧不如,躲在云彩后面去了。”

探究其背后的用意,也不过是王允为了宣扬“女儿”貂蝉的美貌,所采取的一种“造势”。就和陈胜吴广起义藏书鱼腹的用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这种“造势”被人知道得多了,广泛流传下来,是真是假,也就无从去分辨了。

那么讲到这里,大家一定也很好奇,既然历史上没有貂蝉这个人物,那么这些典故又是怎么诞生的呢?

这就要必须要提到一个重要的史料记载。

虽然貂蝉不存在,但在历史上,貂蝉这个人物或多或少的也有原型。《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载:“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貂蝉剧照

虽说历史上王允并没有使用连环计“套路”董卓和吕布,但确实和吕布共谋杀掉董卓。一方面是平时董卓对自己屡次发脾气、甚至“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而对董卓心生怨恨,另一方面是因为,吕布确实和董卓的侍女私通,怕被发现,非常心虚。

而貂蝉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由于“布与卓侍婢私通”而充分联想出来的。虽然不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但确实有历史上的原型作为参考。

另外,我们还需要知道的一点是,四大美女本身就是来源于民间传说,谁给它定的排名,尚且无从考究。猜想的话,就类似于那种民间投票,它本身就是一个不太“严谨”的事儿。

我们常常谈起历史,但很多东西如果不花费一番功夫,去认真探究和分辨的话,就很容易混淆,比如野史和正史的界限,历史和文学艺术作品的差别。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它们确实有很大的关联性,但本质却不太相同。

就像孙悟空这个形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虽然它定位的朝代是唐朝,我们可以像谈论起某个历史人物一样提起他,但我们也都知道,它到底还是个虚拟的人物,在历史中并不存在。然而,和孙悟空有着同样脾气秉性、兴趣志向、甚至相似经历的,在历史上却可能存在。

历史,是记载过去的一面壁纸,所有的兴衰荣辱,都逃不脱它的记录。

历史,又像是我们现代人的一面镜子,读史使人明志,在阅读历史的起承转合中,也能在某种程度上领悟到人生与命运的真谛。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三国演义》里的貂蝉原来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我们都被作者骗了

文|夏北北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编辑|谦钟素

三国,是一个英雄的时代,群雄争霸,英才辈出。

那些荡气回肠,百折千回的故事,在历史滚滚的车轮中,一遍又一遍的被回放。​

然而,有这么一个女子,红颜倾国,绝世独立,在三国的混乱割据中,因爱生情,为情一生。

她就是貂蝉,一个拥有闭月之色的奇美女子。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貂蝉,本姓任,小字红昌。逢汉灵帝选美,被招选入宫,任理宫中保管冠冕的女官,保管貂蝉冠,故唤名貂蝉。

听闻貂蝉降生时,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故貂蝉素有“闭月”之称。

别林斯基说: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千百年来,貂蝉位列“四美”的位置,之所以无人撼动,不仅是因为她坐拥倾国倾城的容貌,更在于她有一颗重情重义的心。

鱼水之恩,拳拳相报

东汉末年,汉灵帝倚信十常侍,导致朝政日非,盗贼蜂起。

汉灵帝中平三年,羌胡兵变,韩遂入攻。太守叛离,灵帝拜董卓为将军,董卓带兵突围成功。

随后,董卓势力日益膨胀,野心勃勃。掌权之后,祸乱朝纲,恶劣,滥杀无辜,百姓民不聊生。

貂蝉趁十常侍之乱逃出宫中。避难之时,被司徒王允收留。

貂蝉习音律,善歌舞,颇得王允夫妇赏识。于是,王允夫妇认貂蝉为义女,待她如亲女儿一般,府里的丫鬟小厮们也拿貂蝉当小姐般伺候。

鱼知水恩,王允夫妇的恩情,貂蝉铭记在心。

有几日,貂蝉见王允散朝回来,寝食难安,忧心忡忡,常常一个人在花园徘徊。

便细问下人,得知王允因董卓之乱,恨不能替黎民分忧,故踱步自忧。

貂蝉系之,在月下焚香祷告,愿能为主人解忧。

祷告之时,王允恰巧路过。看到女儿身姿俏美,细耳碧环,不由心生一计,但想她有情有义,心中有些不忍。

貂蝉见义父迟迟不肯开口,就先开口说,若牺牲一人能得天下安,能得义父安,也不枉此生了。

王允见貂蝉如此深明大义,便向貂蝉陈明大意,希望貂蝉能用美色于董卓吕布之间,挑起二人的嫌隙,借吕布之手除去董卓。

以色事他人,对于清白女子来说,实在有些犯难。但貂蝉虽为女子,却心怀山河。义父之计,既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又能解义父心头之忧,能担此任,貂蝉心甘情愿。

于此,貂蝉的人生便展开了新的篇章。貂蝉虽未金戈铁马,征战沙场,但她闯的就是情义二字,对王允有情,对天下人有义。

英雄难过美人关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而美人,又何尝不是为情所困。

貂蝉第一次真正见吕布,是在义父的酒宴上,酒宴虽是计中策,但貂蝉对吕布却是动了真心。

董卓脾气暴躁,吕布虽为其义子,但两人父子关系薄弱。王允以此入手,为引吕布入府,特赠吕布一顶金冠。吕布大喜,为表感谢,登门拜访。王允设宴厚待吕布。席间,特命貂蝉前来敬酒。

吕布见貂蝉,瞬间魂牵梦绕,目光从貂蝉身上迟迟不能挪开。

貂蝉见到吕布,脸亦顷刻绯红,原来吕布是她的恩人。数月前,貂蝉泛湖游玩,被登徒子骚扰,幸好遇吕布相护,才能平安回府。

吕布是三国的一名猛将,素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誉。他高大威猛的形象与貂蝉心目中的英雄如出一辙,貂蝉不禁对他心生爱慕。

席间,吕布貂蝉二人眉目传情。王允见吕布心意明了,便答应吕布,将自己的女儿貂蝉许配给他,并约定择日完婚。

吕布如一阵雄风,吹皱了貂蝉心中的一池春水。貂蝉端坐在床头,此刻的心情却五味杂陈,有窃喜,也有忧愁。喜的是她心知情归何处,忧的是命运难济,情不由己。

但事已至此,彼时的她只能由计策推着无奈地往前走。

随后,王允又设席宴请董卓,让貂蝉献舞,貂蝉舞姿翩翩,一颦一笑间,尽显其绝代风华。

一向对美人趋之若鹜的董卓,见了貂蝉,更是连连称赞,称她是仙界尤物。

于是,王允当场就将貂蝉献给董卓。董卓甚喜,带貂蝉回府。

在貂蝉眼中,董卓肥头大耳,言语粗鄙,油腻不堪。即便如此,貂蝉也不得不和他纠缠。

彼时的她,有无奈,有委屈。

英雄抱得美人归

吕布得知心中所爱被义父强行霸占,怒火中烧。质问王允,王允诉说自己的无奈,讲明已向董卓道明实情,但董卓并未理会。

吕布双拳紧握,愤怒离去。

待有一日,董卓上朝,吕布趁机和貂蝉于凤仪亭私会。貂蝉依偎在吕布怀里,委屈落泪。

吕布看着泪如瀑珠的貂蝉,骨子里的自尊和保护欲瞬间被勾了出来,同时,对董卓的恨也更添了一分。

吕布摸着貂蝉的头,答应她,一定会把她带回自己身边。

两人正款款深情,董卓散朝回来,撞个正着,董卓大怒,拔戟直刺吕布。

董卓的女婿李儒为保大局,拦住董卓,吕布趁机夺路而逃。

董卓追打吕布不成,又反过来质问貂蝉,貂蝉眼中挂泪说自己心属相国,虽有忠心但气力单薄,无法将吕布推开,并请求一死。

董卓不舍,对貂蝉所述信以为真,欲治吕布冒犯之罪,被李儒劝阻,劝他莫因小失大。

从此,凤仪亭私会便成了董卓吕布两人心中的一颗肉刺。

貂蝉回到房中,想起吕布的承诺,心中泛起一阵涟漪,看见窗外高挂的明月,心中突觉一片明朗。

吕布自凤仪亭和貂蝉分开后,除去董卓的小火苗在心里越燃越旺。又逢王允在旁煽风点火,于是和王允商议,决意除去董卓。

次日,王允假传太子昭,命董卓赴金阙,董卓赶来时,就被王允等百官包围,吕布持戟直刺董卓喉咙。

董卓的霸道专权也与他一同倒下了。

董卓被除,貂蝉欢呼雀跃,她为成全义父开心,也为自己守得云开欢愉。

美人和英雄,终于在一起。

然情路蜿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吕布抱得美人归,两人相依相伴。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吕布东征西讨,貂蝉也死心塌地,侍奉左右,一路相随。

吕布苦闷,貂蝉为其抚琴,吕布得意,貂蝉载歌载舞,把酒助兴。两人如神仙眷侣一般,自在逍遥。

但幸福总是比想象中的更短暂。

董卓死后,其余党一面抵抗吕布,一面攻破京城,杀了王允。

随后曹操亲征,吕布兵败,退至下邳城。两月之后,吕布在睡觉之时被下人捆绑,被迫开城门投降。

白门楼前,吕布殒命,貂蝉拔剑自刎,却被曹操拦下。曹操垂涎于貂蝉的美貌,但为了笼络关羽,转手把得来的战利品捆绑后送入关羽军中。

貂蝉又一次沦为别人算计的工具,她的美貌像一把利器,成全别人,也反噬自己。

貂蝉被送至关羽军中后,关羽于军帐中召见貂蝉,貂蝉粉首低垂,秀眉微锁,关羽见她楚楚可怜,命人在帐外新建一帐,拆女奴若干,相候貂蝉。

关羽一介武夫,风目不怒自威,貂蝉对他心生敬佩。

关羽义薄云天,对待貂蝉也与军中士兵一般无二。貂蝉见关羽宅心仁厚,便求见关羽,道明曹操之计。

关羽看着眼前柔弱的貂蝉,心生怜悯,便差下人庇护她逃走。

没有吕布在侧,貂蝉深夜常常以泪洗面,她犹如漫漫长夜中的一盏枯灯,熬啊熬。“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没有死去的人,才更觉苦。

她对吕布的思念,如昼夜往复。为断红尘凄苦,她削发为尼。

自古红颜多薄命。貂蝉最终被曹操逮捕,为保全桃园三兄弟,貂蝉毅然触剑身亡,一缕香魂追随情字而去。

因爱生情,为情一生

古人云:情字头上一把刀。貂蝉一生,虽情路蜿蜒,但她却竭尽全力,将情义二字演绎的淋漓尽致。

她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她成全了王允的粥饭之恩,为百姓,为大义,贡献自身。她俏丽如春桃,为爱情自断红尘。她有情有义,为友情葬送性命。

她为了头上的三把刀,贡献了一生,此情可叹,此义绵长。

【排版|匆匆 审核|沐漪】

【每日话题】关于貂蝉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柴叔爱听~

(欢迎关注,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原创不易,盗文必究。)

《三国演义》里的貂蝉原来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我们都被作者骗了

文|夏北北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编辑|谦钟素

三国,是一个英雄的时代,群雄争霸,英才辈出。

那些荡气回肠,百折千回的故事,在历史滚滚的车轮中,一遍又一遍的被回放。​

然而,有这么一个女子,红颜倾国,绝世独立,在三国的混乱割据中,因爱生情,为情一生。

她就是貂蝉,一个拥有闭月之色的奇美女子。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貂蝉,本姓任,小字红昌。逢汉灵帝选美,被招选入宫,任理宫中保管冠冕的女官,保管貂蝉冠,故唤名貂蝉。

听闻貂蝉降生时,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故貂蝉素有“闭月”之称。

别林斯基说: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千百年来,貂蝉位列“四美”的位置,之所以无人撼动,不仅是因为她坐拥倾国倾城的容貌,更在于她有一颗重情重义的心。

鱼水之恩,拳拳相报

东汉末年,汉灵帝倚信十常侍,导致朝政日非,盗贼蜂起。

汉灵帝中平三年,羌胡兵变,韩遂入攻。太守叛离,灵帝拜董卓为将军,董卓带兵突围成功。

随后,董卓势力日益膨胀,野心勃勃。掌权之后,祸乱朝纲,恶劣,滥杀无辜,百姓民不聊生。

貂蝉趁十常侍之乱逃出宫中。避难之时,被司徒王允收留。

貂蝉习音律,善歌舞,颇得王允夫妇赏识。于是,王允夫妇认貂蝉为义女,待她如亲女儿一般,府里的丫鬟小厮们也拿貂蝉当小姐般伺候。

鱼知水恩,王允夫妇的恩情,貂蝉铭记在心。

有几日,貂蝉见王允散朝回来,寝食难安,忧心忡忡,常常一个人在花园徘徊。

便细问下人,得知王允因董卓之乱,恨不能替黎民分忧,故踱步自忧。

貂蝉系之,在月下焚香祷告,愿能为主人解忧。

祷告之时,王允恰巧路过。看到女儿身姿俏美,细耳碧环,不由心生一计,但想她有情有义,心中有些不忍。

貂蝉见义父迟迟不肯开口,就先开口说,若牺牲一人能得天下安,能得义父安,也不枉此生了。

王允见貂蝉如此深明大义,便向貂蝉陈明大意,希望貂蝉能用美色于董卓吕布之间,挑起二人的嫌隙,借吕布之手除去董卓。

以色事他人,对于清白女子来说,实在有些犯难。但貂蝉虽为女子,却心怀山河。义父之计,既能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又能解义父心头之忧,能担此任,貂蝉心甘情愿。

于此,貂蝉的人生便展开了新的篇章。貂蝉虽未金戈铁马,征战沙场,但她闯的就是情义二字,对王允有情,对天下人有义。

英雄难过美人关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而美人,又何尝不是为情所困。

貂蝉第一次真正见吕布,是在义父的酒宴上,酒宴虽是计中策,但貂蝉对吕布却是动了真心。

董卓脾气暴躁,吕布虽为其义子,但两人父子关系薄弱。王允以此入手,为引吕布入府,特赠吕布一顶金冠。吕布大喜,为表感谢,登门拜访。王允设宴厚待吕布。席间,特命貂蝉前来敬酒。

吕布见貂蝉,瞬间魂牵梦绕,目光从貂蝉身上迟迟不能挪开。

貂蝉见到吕布,脸亦顷刻绯红,原来吕布是她的恩人。数月前,貂蝉泛湖游玩,被登徒子骚扰,幸好遇吕布相护,才能平安回府。

吕布是三国的一名猛将,素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誉。他高大威猛的形象与貂蝉心目中的英雄如出一辙,貂蝉不禁对他心生爱慕。

席间,吕布貂蝉二人眉目传情。王允见吕布心意明了,便答应吕布,将自己的女儿貂蝉许配给他,并约定择日完婚。

吕布如一阵雄风,吹皱了貂蝉心中的一池春水。貂蝉端坐在床头,此刻的心情却五味杂陈,有窃喜,也有忧愁。喜的是她心知情归何处,忧的是命运难济,情不由己。

但事已至此,彼时的她只能由计策推着无奈地往前走。

随后,王允又设席宴请董卓,让貂蝉献舞,貂蝉舞姿翩翩,一颦一笑间,尽显其绝代风华。

一向对美人趋之若鹜的董卓,见了貂蝉,更是连连称赞,称她是仙界尤物。

于是,王允当场就将貂蝉献给董卓。董卓甚喜,带貂蝉回府。

在貂蝉眼中,董卓肥头大耳,言语粗鄙,油腻不堪。即便如此,貂蝉也不得不和他纠缠。

彼时的她,有无奈,有委屈。

英雄抱得美人归

吕布得知心中所爱被义父强行霸占,怒火中烧。质问王允,王允诉说自己的无奈,讲明已向董卓道明实情,但董卓并未理会。

吕布双拳紧握,愤怒离去。

待有一日,董卓上朝,吕布趁机和貂蝉于凤仪亭私会。貂蝉依偎在吕布怀里,委屈落泪。

吕布看着泪如瀑珠的貂蝉,骨子里的自尊和保护欲瞬间被勾了出来,同时,对董卓的恨也更添了一分。

吕布摸着貂蝉的头,答应她,一定会把她带回自己身边。

两人正款款深情,董卓散朝回来,撞个正着,董卓大怒,拔戟直刺吕布。

董卓的女婿李儒为保大局,拦住董卓,吕布趁机夺路而逃。

董卓追打吕布不成,又反过来质问貂蝉,貂蝉眼中挂泪说自己心属相国,虽有忠心但气力单薄,无法将吕布推开,并请求一死。

董卓不舍,对貂蝉所述信以为真,欲治吕布冒犯之罪,被李儒劝阻,劝他莫因小失大。

从此,凤仪亭私会便成了董卓吕布两人心中的一颗肉刺。

貂蝉回到房中,想起吕布的承诺,心中泛起一阵涟漪,看见窗外高挂的明月,心中突觉一片明朗。

吕布自凤仪亭和貂蝉分开后,除去董卓的小火苗在心里越燃越旺。又逢王允在旁煽风点火,于是和王允商议,决意除去董卓。

次日,王允假传太子昭,命董卓赴金阙,董卓赶来时,就被王允等百官包围,吕布持戟直刺董卓喉咙。

董卓的霸道专权也与他一同倒下了。

董卓被除,貂蝉欢呼雀跃,她为成全义父开心,也为自己守得云开欢愉。

美人和英雄,终于在一起。

然情路蜿蜒,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吕布抱得美人归,两人相依相伴。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吕布东征西讨,貂蝉也死心塌地,侍奉左右,一路相随。

吕布苦闷,貂蝉为其抚琴,吕布得意,貂蝉载歌载舞,把酒助兴。两人如神仙眷侣一般,自在逍遥。

但幸福总是比想象中的更短暂。

董卓死后,其余党一面抵抗吕布,一面攻破京城,杀了王允。

随后曹操亲征,吕布兵败,退至下邳城。两月之后,吕布在睡觉之时被下人捆绑,被迫开城门投降。

白门楼前,吕布殒命,貂蝉拔剑自刎,却被曹操拦下。曹操垂涎于貂蝉的美貌,但为了笼络关羽,转手把得来的战利品捆绑后送入关羽军中。

貂蝉又一次沦为别人算计的工具,她的美貌像一把利器,成全别人,也反噬自己。

貂蝉被送至关羽军中后,关羽于军帐中召见貂蝉,貂蝉粉首低垂,秀眉微锁,关羽见她楚楚可怜,命人在帐外新建一帐,拆女奴若干,相候貂蝉。

关羽一介武夫,风目不怒自威,貂蝉对他心生敬佩。

关羽义薄云天,对待貂蝉也与军中士兵一般无二。貂蝉见关羽宅心仁厚,便求见关羽,道明曹操之计。

关羽看着眼前柔弱的貂蝉,心生怜悯,便差下人庇护她逃走。

没有吕布在侧,貂蝉深夜常常以泪洗面,她犹如漫漫长夜中的一盏枯灯,熬啊熬。“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没有死去的人,才更觉苦。

她对吕布的思念,如昼夜往复。为断红尘凄苦,她削发为尼。

自古红颜多薄命。貂蝉最终被曹操逮捕,为保全桃园三兄弟,貂蝉毅然触剑身亡,一缕香魂追随情字而去。

因爱生情,为情一生

古人云:情字头上一把刀。貂蝉一生,虽情路蜿蜒,但她却竭尽全力,将情义二字演绎的淋漓尽致。

她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

她成全了王允的粥饭之恩,为百姓,为大义,贡献自身。她俏丽如春桃,为爱情自断红尘。她有情有义,为友情葬送性命。

她为了头上的三把刀,贡献了一生,此情可叹,此义绵长。

【排版|匆匆 审核|沐漪】

【每日话题】关于貂蝉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柴叔爱听~

(欢迎关注,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原创不易,盗文必究。)

三国第一美女貂蝉历史上真存在?吕布死后下场如何?且看正史记载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貂蝉的故事,司徒王允设连环计,以侍女貂蝉离间董卓和吕布,最终达到诛杀董卓的目的。在《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中,并无貂蝉其人,但也隐约提及王允侍婢的事情。

“貂蝉”一词的本意其实并非指人,而是指的一种帽子。在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有一种帽子叫“貂蝉冠”。“貂蝉冠”是秦汉时代官员的一种冠服,根据汉代应劭的《汉官仪》记载:“侍中金蝉左貂”,“侍中冠武弁大冠,亦曰惠文冠。加金铛,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貂蝉。”原来“貂蝉冠”是秦汉时代皇帝近臣侍中的冠服,那么又叫“惠文冠”又是怎回事呢?

貂蝉冠

根据《汉官解诂》的说法,“赵武灵王效胡服,以金铛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秦灭赵,以其君冠赐近臣。”原来秦朝的“貂蝉冠”是来源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效法胡人冠服的成果。

秦朝统一六国灭亡赵国时,可能赵人这个很有个性和创意的帽子引起了秦国统治者的欣赏和青睐,因此,这种帽子就被纳入秦王朝的服制体系。依据应劭《汉官仪》所言,“予览战国策,乃知赵武灵王胡服也。其后秦始皇破赵,得其冠,以赐侍中。高祖灭秦,亦复如之。”

赵武灵王

那么,“貂蝉冠”为什么叫“惠文冠”,而没叫“武灵冠”呢?因为赵武灵王的时候,这种帽子属于草创时期,而等他儿子赵惠文王时期,才最后成型,故而叫“惠文冠”。

秦王朝还对这个帽子的造型进行了改造,即在金铛上装饰了蝉纹,然后,皇帝将这种帽子作为他的近臣侍中的专用冠服。由于皇帝的侍中大多属于文臣,因此,本来属于军人所佩戴的武冠,在纳入秦朝的服制之后却演变成文士的冠服。“貂蝉冠”的称谓,最早应该是秦王朝一统,厘定官员服制之后。

秦始皇

那么作为冠服的“貂蝉”,何以又成了美人的芳名呢?揆诸《三国志》《后汉书》等正史资料,并无“貂蝉”这个名字,但其中某些蛛丝马迹似乎可以窥出小说《三国演义》中“貂蝉”的人物原型。

譬如,《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卓常使布守中阁,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自不安。”元代的平话小说《三国志平话》就以此认定,那个与吕布私通的侍婢就是貂蝉。

貂蝉拜月

关于这位在传说中扑朔迷离的神秘女子为何叫“貂蝉”?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里,有一段貂蝉对王允自述家史的情节:

本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因汉灵帝选入宫中,掌貂蝉冠来,故名貂蝉。灵帝将您孩儿赐与丁建阳。当日吕布为丁建阳养子,丁建阳却将您孩儿配与吕布为妻。后来黄巾贼作乱,俺夫妻二人阵上失散,不知吕布去向。您孩儿幸得落在老府中,如亲女一般看待······,昨日与奶奶在看街楼上,见一行步从摆着头踏过来,那赤兔马上可正是吕布?

陈红版貂蝉

依照元杂剧的说法,原来这奇女子早就入宫,而且是宫中典掌“貂蝉”冠服的女官,以职务代替真名,故而叫“貂蝉”。因为被灵帝赐予丁原,又被丁原嫁给吕布,成为吕布之妻。

元杂剧给貂蝉赋予了一个新身份,并非是无来历的王允家侍女,而是有名有姓的任昂之女,这任昂并非汉末三国之人,而是元末进士,明洪武初年,“起为襄垣训导,累官礼部尚书”。貂蝉的身份不断被提高,姓名也由此固定下来。

貂蝉

《三国演义》中,利用貂蝉对董卓施美人计的是王允,但是根据清代学者梁章钜《浪迹续谈》中引述别人的说法:

《开元占经》卷三十三,荧惑犯须女占,注云:“《汉书通志》: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刁蝉以惑其君。”此事异不可考, 而刁蝉之即貂蝉,则确有其人矣。

不管是曹操,还是王允,似乎当时反董密谋集团确实用了针对董卓的美人计潜伏计划,“貂蝉”真是一流的女间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