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肖 > 生肖虎

袁克良(袁克良的生平简介)

时间:2023-12-28 19:43:58 作者:心若向阳 来源:用户分享

本文目录一览:

建国后,周恩来派人寻觅一位守寡多年的女名伶,她是谁?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即使在战争时期也有很多名角将其传承下去,新中国成立后,有关传统艺术的推广也被提上日程,当时北京创办了一个戏曲实验学校,为了能够找到专业的戏曲名家,戏曲改进局一直在寻访已经退出舞台的老艺术家们。

1949年,戏曲改进局局长田汉得知有一个曾经的名伶刘喜奎在北京住着,便有了请她出山的想法,这事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周总理给知晓了,当他听说刘喜奎时,不由赞赏道:“刘喜奎这个人,既不贪图富贵,又不贪图享受,她简直就是中国戏曲界的明珠。”

周总理交代田汉一定要将刘喜奎找到,并表达自己的关怀之情。

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

这个刘喜奎究竟是谁?一个名伶为何会得到周总理如此高的评价?在当时很多戏曲名伶嫁给权势之人的情况下,刘喜奎不畏权势,不仅拒绝了袁世凯父子等人的追求,甚至为了戏曲艺术亲自斩断了与梅艳芳的情丝。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不一般的戏曲名伶----刘喜奎。

童年贫苦却与戏曲结缘

刘喜奎是1894年生人,原本她的祖父刘有铭位居工部左侍郎,怎么也算是一个官宦人家,不过奈何她的父亲和两个叔叔都不争气,之前刘有铭在世的时候还能罩着他们,等刘有铭去世后,刘家便开始家道中落,因为已经分了家,所以刘喜奎的父亲刘义文干脆一个人跑到天津去了,也是在这里,他与刘喜奎的母亲成亲,组成了家庭。

刘喜奎出生的那年刚好甲午战争爆发,原本是兵工厂工人的刘义文被朝廷调去北洋水师的轮船上当修理工,当时中日正在交战,日本直接将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给击沉了,而刘义文就在这艘船上。

当时船上的战士都殉难了,刘义文因为在危急时刻跳海了,后来被海水冲到了沙滩上,侥幸捡回了一条命。

但是刘义文的行为属于逃兵,他也不敢回到天津生活,而是偷偷潜回天津将妻女接到了旅顺,一家人隐姓埋名过起了日子。

刘喜奎:1894年-1964年,初期名伶、京剧演员、河北梆子演员、中国第一位现代戏女演员

刘义文是个喜欢怨天尤人的人,他总是抱怨自己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硬生生地积郁成疾,把自己的一只眼睛给搞瞎了,小时候的刘喜奎每每看到父亲这样就很害怕,总是躲得远远的。

后来因为中俄战争在旅顺爆发,所以他们一家人又被迫搬迁到大连去了,只不过没过多久刘义文就得了重病,自感命不久矣的刘义文每天躺在床上呻吟不止,全靠妻子给人做工挣点小钱维持生活。

而年纪小的刘喜奎没事便到处去玩,有一次她偶然听到隔壁传来唱京剧的声音,便好奇地前去打探情况,原来隔壁有两个京剧童伶班,里面有十多个跟她差不多大的孩子在学习京剧,她觉得非常有趣,每天便跑去屋子外面听,可能是因为天赋高,有的时候老师教个新曲儿,里面的学生没学会,刘喜奎就学会了。

刘喜奎来的次数多了就被老师发现了,不过老师并没有赶她走,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让她在窗外旁听,甚至有时候还会让她进来唱两句,唱的不好的地方也会指点一二。

有一次戏曲班要去戏园子里唱戏,刘喜奎也偷摸着跟去了,在后台的时候被老师发现了,看着刘喜奎望向科班学生那羡慕的眼神,老师干脆把她叫上,让她反串一名“武生”,万万没想到,刘喜奎的表演赢来了满堂喝彩,连老师都夸她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刘喜奎旧照

一天,刘喜奎问戏班的老师:“唱戏挣钱吗?”

老师摸了摸她的头说道:“唱得好的名伶啊,可是能挣很多很多钱的。”

当刘喜奎听到“很多钱”三个字,顿时来了兴致,虽然她怕刘义文,但她还是希望父亲的病能快点好,妈妈也不用那么辛苦做事,于是刘喜奎幼小的心里种下了唱戏曲儿,当名伶的种子。

自那之后,刘喜奎练得比之前还要努力了,只不过她并未将这一切跟父母说,因为在那个年代,正经人家是没有人让孩子当戏子的,在他们看来,唱戏跟送去青楼无异。

父亲去世

然而,刘义文还没有等到女儿学成挣钱就已经病得非常重了,每日只能躺在床上度日,而且还时不时地陷入昏迷,于是刘义文便交代妻子给自己的两个弟弟写信,让他们来大连将自己接回老家,以免客死他乡。

半个多月过去了,也没有得到回信,刘义文决定不等了,便让妻子找了一辆大车将自己载回天津,在得知要回天津后,刘喜奎很难过,她跑去找老师哭诉,老师放下手中的事情轻声安慰道:“没关系的,天津也有戏曲班子,你要真想学也可以去那里学。”

再三与老师确认天津也能学戏曲后,刘喜奎破涕为笑,不过旋即又哭丧个脸,原来她已经跟戏曲班里的老师和哥哥姐姐们有了感情了,这要是走了,以后可再也见不着了,老师见状笑着说道:“你呀,好好学,等你以后成为人人都知道的名伶,我们就能相见了。”

刘喜奎京剧扮相

在与大家依依惜别后,刘喜奎跟着父母踏上了回天津的路途,虽然刘义文一路硬撑着想回到天津,但是行至营口的时候,他就在一家客栈带着不能落叶归根的遗憾去世了。

母女俩将刘义文草草埋葬后,便在营口安顿了下来,为了养活刘喜奎,母亲每天都去有钱人家里收衣服来洗,有空闲时间了,还给人缝补衣服挣点小钱贴补家用。

为了挣钱,刘喜奎的母亲也没有很多时间看管她,所以当她跟自己说要去戏班子里学唱戏时,差点没气个半死。

原来在这段时间里,刘喜奎经常去戏园子里看戏,有个叫李海的人办了个科班,里面的一个女伶童叫做双处,是跟刘喜奎住一个院子的,两人年龄相差不大,一来二去便成了好朋友。双处知道刘喜奎也喜欢唱戏,就经常带着她去戏班里玩,慢慢地,连李海都知道刘喜奎能唱不少戏。

有一次双处告诉刘喜奎自己明天有个戏要唱,希望她来捧场,刘喜奎连连答应,哪知道第二天双处竟然生病了不能上场,这可急坏了李海,突然他想到了刘喜奎,于是便让她救个急,替双处上场。

早就想上台唱戏的刘喜奎自然满口答应,于是毫不怯场地唱了一出“二进宫”,老练的表演风格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没怎么上过台的伶童,最终,刘喜奎的表演赢得了场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演出结束后,李海向刘喜奎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加入自己的戏班子,刘喜奎非常高兴,但还是说要去跟母亲商量一下才行。然而没想到,刘喜奎话都没说完就被母亲拒绝了,甚至将她的脚用绳子绑在桌子腿上,不让她出门。

旧社会听戏现场

对于母亲的行为,刘喜奎非常难过,她询问母亲为何不让自己唱戏,母亲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道:“孩子,娘就算再苦也不会让你去干那档子事啊。”

在母亲眼里,戏园里的戏子都是非常秽乱的,她不能让女儿踏入那种是非之地。

在了解了母亲的担忧后,刘喜奎认真地对她说道:“娘,我真的很喜欢唱戏,而且我想学一门本事多挣点钱让您过上好日子,不用再给别人洗衣服了,我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您放心,我一定不会做对不起您和刘家祖宗的事情。”

就这样,在刘喜奎与母亲说完自己的想法并再三保证后,母亲并未再坚持己见,她知道女儿是个很倔强的人,于是再三强调一定要洁身自好后,她为刘喜奎扎了一个漂亮的鞭子,换上一套干净的衣服,亲自将她送到了李海的戏班子里。

挥泪斩断与梅艳芳的情缘

来到李福的戏班子后,她拜于京剧、昆曲、梆子、生旦净丑样样精通的赵福兰门下,赵福兰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老师,所以平日里对刘喜奎的要求很高,有的时候学得不好还要挨板子,不过好在刘喜奎既有天赋又很用功,所以深得赵福兰的喜欢。正是因为赵福兰的教导,刘喜奎的技艺越来越好,成为了戏班里数一数二的童伶。

当时李海班不仅仅在营口的戏园子唱,他们全国各地都会去,刘喜奎就跟着戏班子一路走一路唱,而且在途中她还拜了一些戏曲名家,例如哈尔滨的梆子演员毛毛旦、十三旦,海参崴的梆子正工花旦小月仙等等,在他们的教导下,刘喜奎不仅唱功进步了很多,而且会的戏曲种类也越来越多了。

戏班里的童伶

自加入戏班子那天起,刘喜奎就没睡过一个早觉,她每天都要早起吊嗓子,正是对于戏曲的热爱和自律,十余年后,刘喜奎便成为了一个红遍全国的名伶,当时很多地方的戏园都向她抛来橄榄枝,最终刘喜奎选择了京剧艺术中心----北京。

大约在1915年,刘喜奎结识了与她同岁的梅兰芳,两人是在袁世凯举办的一次活动中相识的,当时袁世凯邀请了整个北京城的名角儿。

那天,梅兰芳和刘喜奎都有节目,梅兰芳唱的是《贵妃醉酒》,刘喜奎唱的是《花田错》,因为两人都对对方有所耳闻,所以下台后便聊了起来。

这次之后两人又私下约了几次,从探讨艺术上的问题到人生态度,甚至是一些生活琐事彼此都会分享,慢慢的,梅兰芳和刘喜奎都对彼此有了好感。

不过,当时对刘喜奎有好感的可不止梅兰芳一个,因为刘喜奎不仅唱得好,而且长得也是一等一的大美人,所以很多有权有势之人都对刘喜奎表达了爱慕之情,有些人甚至对她进行骚扰和威胁。

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是刘喜奎坚持自我,洁身自好,但是对于这些人的纠缠,她也往往束手无策,所以梨园里的一些老前辈都认为刘喜奎不如早些嫁人,断了那些人的念想,刚好她与梅兰芳情投意合,两人又都是戏曲界的大家,无论在谁看来都是非常般配的。

然而,当他们在一起之后,所有人都以为他俩会修成正果时,刘喜奎却宣布与梅兰芳分手。

刘喜奎和梅兰芳

很多人都以为是因为梅兰芳当时有妻子,刘喜奎无法接受当姨太太,所以才会与梅兰芳分手,但是其实不然。

刘喜奎是一个考虑得比较多的人,这也就决定了她没有办法做到像别人一样敢爱敢恨,当她与梅兰芳在一起之后,就有很多曾经有权势的仰慕者“威胁她”,如果真的跟梅兰芳在一起了,那么梅兰芳不会有好日子过。

所以当刘喜奎跟梅兰芳提分手时,梅兰芳希望她能给出个合理的理由,刘喜奎便解释道:“你我是郎有情妾有意,而且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员,可是,你知道我身边总是围绕着一些恶魔,如果我们真的结婚了,那些恶魔是不会放过你的,正因为我爱你,所以我不能毁掉你。”

即使梅兰芳表示自己并不怕,但是刘喜奎还是毅然决然地跟梅兰芳分手了,梅兰芳只能尊重刘喜奎的决定。

自此,两人不再往来,即便刘喜奎从未后悔过与梅兰芳分手,但这却成为了她的终身遗憾。

拒绝袁世凯等人

在追求刘喜奎的众人当中,地位最高的应该就是当时身为大总统的袁世凯了,其实在天津的时候,还不是大总统的袁世凯就已经听过刘喜奎的戏,当时还口出狂言将刘喜奎给惹怒了,最终闹了个不欢而散。

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

刘喜奎刚来北京的时候袁世凯并不知道,还是一个下属说北京城来了一个色艺双绝的坤伶,提议让他前来唱堂会,袁世凯一听是个长得好的坤伶,便问道:“北京城长得好的坤伶我都知道,这哪儿新来的?”

下属回道:“听说是打天津来的,叫刘喜奎。”

听到刘喜奎这三个字,袁世凯顿时心一沉,便想到了天津的往事,虽然自己现在已经贵为总统,但是以刘喜奎这性格未必会给自己好脸色看,不过袁世凯还是让人去请了刘喜奎,毕竟总不能在下属面前说自己怕一个女人吧。

这边刘喜奎在接到袁世凯的邀约后心里也很烦闷,去吧,怕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不去吧,他现在毕竟是大总统,最终在纠结之后,刘喜奎还是决定前往赴约,她就不信堂堂大总统会当众逼迫自己。

去了之后,刘喜奎被安排住进了,第二天袁世凯准备与一群幕僚打牌,大家都听说刘喜奎来了,便想让她陪大家一起打牌,于是袁世凯便派人去请刘喜奎过来。

刘喜奎虽然来了,但是却没有好脸色,一踏进门便直截了当地询问袁世凯何事,袁世凯竟然被她问得不敢直说,毕竟如果她当众拒绝自己,那实在太没面子了,于是便说没事,刘喜奎一听到袁世凯说没事,便逃也似的溜走了。

刘喜奎走后袁世凯的脸色很难看,幕僚便说道:“一个戏子而已,大总统喜欢就收了当姨太太便是。”原本袁世凯就有此意,于是干脆让副总统黎元洪等人拿着三千两黄金去说媒。

万万没想到刘喜奎对三千两黄金嗤之以鼻,对众人说道:“别说三千两,就是三万两都没戏,我刘喜奎不是贪财之人。”

刘喜奎

自此之后,袁世凯便没在刘喜奎身上动过坏心思,当然,除了袁世凯之外,刘喜奎还拒绝过他的儿子袁克文、袁克良,还有辫帅张勋等人。当所有人都在猜测刘喜奎会嫁给一个怎样的人时,她却找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诧异的丈夫----崔昌洲。

说起来两人根本连面都没有见过,甚至可以说刘喜奎是被崔昌洲给骗婚了。

崔昌洲是北京陆军部参谋局的一个科长,他当时在报纸上将其顶头上司陆锦贪污军饷的事情给揭发了,陆锦曾经骚扰过刘喜奎,所以两人有过恩怨,当刘喜奎看到崔昌洲如此正义后,便对其心生爱慕,甚至主动让人上门提亲。

但是崔昌洲并不是刘喜奎想象的样子,他不仅40多岁又高又瘦,而且因为有肺病,整个人看起来非常苍老,在得知知名坤伶中意自己时,为了能够得到佳人,崔昌洲便在刘喜奎的舅舅来看自己时,故意让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代替自己。

然而谎言在结婚的时候还是被拆穿,刘喜奎为此直接气晕了过去,崔昌洲见状也愧疚万分,一直认错并保证婚事作废。然而还没等刘喜奎消气,曾经对她求而不得的曹锟便气急败坏地故意为难崔昌洲,这事被刘喜奎知道后反而振作起来,打算跟崔昌洲好好过日子,因为她不想被曹锟这类人看笑话,甚至在报纸上声明自己与崔昌洲结婚是因为情投意合。

曹锟: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第五任中华大总统,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直系军阀的首领

虽然刘喜奎打算跟崔昌洲一起好好过日子,但是曹锟却没有放过他们,他利用职务之便将崔昌洲频繁地调往各个地方工作,让原本就有肺病的崔昌洲因为过度劳累,最终于1924年撒手人寰。

而刘喜奎在料理完崔昌洲的后事之后,便在北京一个小胡同里过起了隐居生活,一直到新中国成立。

重新出山

刘喜奎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她都非常清楚,所以当周恩来派人寻找她并请她出山时,刘喜奎没有任何推迟,直接答应了并对来人说道:“戏曲是传统文化,能够重新站在舞台上将它传播我很开心。”

于是,这个即将花甲之年的老人又重新站上了舞台,向外界传递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1950年的时候,周恩来出席了文化部的宴会,在这里他见到刘喜奎并主动敬了一杯酒,然后对其说道:“你是戏曲界的明珠啊,这些技艺可不能藏着,要传给后人才好。”

刘喜奎

1955年,刘喜奎应中国戏曲学校之邀,作为返聘教师担任河北梆子班的老师,在对待学生上,刘喜奎不仅要求严格还非常负责,有的时候即使拖着病体也要来指导学生的功课,着实是师之楷模。

丈夫崔昌洲死后,刘喜奎一直没有再婚,直到1964年4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他是袁世凯的第三个儿子,家财万贯却甘愿住荒山,一生只做这件事

他是袁世凯的第三个儿子,家财万贯却甘愿住荒山,一生只做这件事

他是袁世凯的第三个儿子,家财万贯却甘愿住荒山,一生只做这件事!说到袁世凯这个人,想必大家对于他的荣辱功过各有各的看法,而要是问他哪个儿子最低调,那当仁不让是三儿子袁克良。默默地在慕云山上做绿化了十几年。从最初的荒芜到现在的绿树成荫,袁克良一做就做了大半生,实在令人敬佩不已。

当哥哥袁克定和袁克文还在享受着父亲所带来的荣华富贵时,他却舍弃了万贯家财,毅然决定去荒山里面生活,说是在荒山里能让自己放松和感到安定,于是袁克良就开始了他十几年的苦日子。刚到慕云山的时候,那叫一个荒草丛生,四周一片荒凉,到了晚上还有狼群出没,而这些都被袁克良一一克服了下来,他还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终身事业——绿化。

跟袁克良一起上去慕云山的人很多都受不了这种苦,最后只剩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而这样一来他的担子也就更重了。白天要上山拔草种树,还要提水上下山,很多时候袁克良自己都没有水喝反而是把水拿去浇树了。袁克良跟自己的子女说这里就是他的天堂,他说什么也不会走的。袁克良一生只做这件事,他把绿化当成了自己唯一的工作,简单纯粹,却又那么不平凡。

而他的子女看着他如此辛苦的上下山,还要不远千里的提水,就为他修了一条道路也开了一个水池,方便他的生活作息。最终在袁克良的努力下,这片杂草丛生的荒芜的慕云山已经变成了有松树有槐树等等的绿树的大森林了,四季空气都非常清新。袁克良也说,想在这里建一所养老院,让老人们来这里颐养天年。

@网友小小酥:一个身份如此尊贵的人却能放下荣华富贵选择去深山里,还做起了绿化,真是不容易,实在令人敬佩。

@网友叽叽歪歪:感觉是一位非常心善的人,向往自然也向往自由。

(文中配图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袁克良:一句承诺 一生坚守

47年前,那时的袁克良还在原市第二轻工业局五金公司工作,他被任命为单位绿化小分队队长,前往慕云山三道梁、两道沟绿化荒山,从此便与种树结下一生的缘分。“没有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我没脸下山。我不图什么,但决不能辜负党对我的信任。”当年袁克良老人朴实的话语,成了一生的信念。

三十余载的漫漫岁月,一万多个日日夜夜,袁克良独守在慕云山深处栽植树木。当他再也干不动的时候,他的儿子袁兵元扛起父亲肩上的担子,两代人“接力”种树,染绿5000亩荒坡,植树40余万株,硬是把一座光秃秃、白花花的石头荒山,变为如今郁郁葱葱的“花果山”,兑现了当年上山时的承诺。

不到10平方米,一个小窗户,窗户下边是土炕,土炕前摆了一台电视机,这就是袁克良当年种树时住了30多年的窑洞。1974年,原市二轻局五金公司绿化小分队接到党组织交给的慕云山3000亩荒山的造林任务,袁克良担任队长,那年他49岁。

那时的慕云山,杂草丛生,一片荒芜,晚上偶尔还有野狼出没。两年不到,不少队员忍受不了山里的艰苦,纷纷借故下山,最后只剩下袁克良一人。在荒山植树,先要解决住的问题,袁克良在半山腰挖了一孔窑洞。白天,他上山挖坑种树。晚上,为防狼群出没,他就把镰刀放在枕边,和衣而眠。

没有水喝,袁克良就用瓮缸接雨水。时间一长,积攒的雨水里有了小虫子,过滤一下再喝;没有路,他搬石填土,硬生生凿出了一条羊肠小道。缺水是慕云山植树造林的最大障碍,为了给树浇水,袁克良下山背水,来回一趟得走10多公里的山路。

为了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他研究山上的气象和水土,一段时间后发现,晚上植树有助于保持水分,提高成活率。多次验证后,他把晚上植树的方法命名为“月下植树法”。针对本地秋季土壤浸润、光照较弱的特点,他还揣摩出一套因地适宜的“秋季植树法”。

尽管山上植树护林不易,但他一干就是30多年,植树10万余株。退休后,袁克良没有下山,而是继续留在山上植树。秋天果实丰收了,他出售一些,换了钱再买树苗。凡是遇到进山的游客和植树志愿者,他都要端出水果,让大家品尝,他说这是胜利的果实。袁克良的老伴儿把仅有的退休金补贴到种树上,主动住进土窑帮他护林;5个子女出钱出力,在山前山后建起6个蓄水池,让他收集雨水浇树,并出资修了一条通往山里的路。

90岁之前,痴迷大山的袁克良还在山上剪枝条、种树苗、灭虫害,种下梨树、枣树、柿子树……袁兵元说:“父亲说过,活着种树、死后看山,父亲和慕云山是永远分不开了。”

袁兵元是袁克良的三儿子,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热衷于绿化事业,常年跟着父亲奋斗在慕云山。现在,山上吃的水由山下的水车送,还雇了果农帮忙种树,柏油路一直通到了袁克良当年住的小院。山上还盖起了一排砖窑,布置成客房,接待来度假的人们。山上的树更多了,参观的人更多了,来义务植树的人也更多了。

经过袁家父子的努力,如今的慕云山早已满目翠绿,成了一个具有独特小气候的生态园林。据统计,慕云山现有树木5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袁克良当年种植的松树、榆树等早已成林,筑起一道绿色屏障。省林业生态专家到此考察,认为慕云山的植被保护得很好,属于目前全省生态环境最好的林区之一。

在他们父子“愚公精神”的感召下,许多学校、社会团体、爱心人士前来慕云山参加义务植树,慕云山已成为全省、全市多家部门的义务植树基地。袁兵元说:“平时每到节假日,总有一些人要来这里,帮我们做一些守护林区的活儿,一些院校还把这里作为社会实践基地。”

昔日荒芜的慕云山,如今已是满山花果。袁克良曾表示,有生之年,他还要栽种6万株柿树、杏树及黑枣树,把慕云山建成一座集种植、养殖、加工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园区,让慕云山成为春天赏花,夏天避暑,秋天采摘,冬天滑雪的好去处,让人们在休闲中享受生活的美好。为了实现父亲的这一愿望,袁兵元仍在“接力”奋斗。

来源:太原日报 记者 王勇

她是王妃的妹妹,却当了袁世凯的小妾,这场骗婚导致她一生不幸

袁世凯一生妻妾极多,其中有一个小妾是朝鲜王妃的妹妹。王妃的妹妹本是贵族,怎么会嫁给袁世凯当小妾呢?其实是袁世凯骗婚,欺骗了她。

当时朝鲜国发生叛乱,明成皇后请求大清国出兵平乱,袁世凯东渡朝鲜平叛后,明成皇后为了笼络他,就把一位王妃的妹妹嫁给了袁世凯,这位王妃的妹妹就是金氏。

袁世凯声称已经丧偶,家里虽有多名小妾,却没有正夫人主持家政,明成皇后这才想到用联姻的方式,于是袁世凯就娶到了王妃的妹妹金氏。

金氏还真以为自己嫁过来是当正夫人,虽然袁世凯的年纪大点,相貌差点,她也不计较了,反正袁世凯有权有势就行了。可是当金氏来到中国,进了袁家的大门,却发现袁世凯的正室夫人于氏不但还活着,而且活得比袁世凯还硬朗。

金氏寒砌心扉,宛如一盆冰水从头顶浇下,她本是官宦千金,却和贫家女一样当了小妾。最可气的是,金氏从娘家带来两位陪嫁婢女李氏和吴氏都被袁世凯收房当了小妾,按年龄大小排行。

这一下子原有主仆尊卑秩序就被打破了,金氏的婢女李氏成了二姨太,另一个婢女吴氏为四姨太,而贵族千金金氏为三姨太,金氏怎能不生气?

最不幸的是,就是当小妾,金氏也不能过舒心日子,她还要受别的小妾的气。这个欺负金氏的小妾就是袁世凯的大姨太。袁世凯的大姨太本是风尘出身,却极得袁世凯的宠爱,在家里几乎把正室夫人于氏架空。

虽然大姨太已经徐娘半老,可是袁世凯却把她看得像宝贝一样,袁世凯不但把金氏的儿子袁克文过继给大姨太,还让大姨太管教金氏。

大姨太嫉妒金氏的年轻美貌和出身显贵,经常打骂金氏,甚止把金氏捆在桌子腿上打。而正室夫人于氏也不管小妾之的事,只顾吃斋念佛,丈夫不爱她,她只能寄情于佛经了。

可怜的金氏被虐待,精神不太正常了,她本是朝鲜贵女,被袁世凯骗婚成了小妾,和自己的婢女一样的地位,还要被大姨太打骂,自己的儿子也被大姨太抢走。她受不了这种打击,只能精神崩溃了。

(注,封建的小妾是从“大姨太”字排起,姨太太不能称太太,不称和正室夫人一起排行,和现在的文艺作品不一样。)

虽然精神方面不好,可是金氏倒是很能生育,她一共为袁世凯生了五个儿女,分别为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袁世凯的三子袁克良、袁世凯的三女袁叔祯、袁世凯的八女(早亡)、袁世凯的十女袁思祯。

袁克文是四大公子之一,有文才,有名气,是当时著名的才子,可惜会败家,最后在中年时穷困潦倒而病故。

可怜的金氏红颜薄命,这一生过得很悲剧,都怨袁世凯骗婚。一个贵族千金,却沦为地位低下的小妾,一生都过得不幸。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