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星座 > 射手座

泽火革(泽火革卦详解感情)

时间:2023-12-31 00:09:16 作者:简单的爱 来源:网友投稿

本文目录一览:

第49卦 革:泽火革卦

#历史开讲#

第49卦 革:泽火革卦

【原文】

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己日乃孚;革而信也。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翻译】

革卦,己日得到诚信。大亨通而利于守正道,没有悔恨。

彖辞说:革卦,水火不相容,两个女人住在一起,心愿与志向不同,这就是革卦。己日得到诚信,是通过变革取得人民的信任。内心光明而外表喜悦,大亨通于正道。改革适当,忧悔就会消失。天地变革才能形成四季,商汤革除了夏朝的天命,武王革除了商纣的天命,顺应天时与人心,革卦的时势意义太大了。

象辞说:泽中有火就是革卦的卦象。君子从卦象中受到启示,制定历法以明确天时的变化。

【解读】

“革”字是象形字,像被剖剥下来的兽皮。其引申义是变革、改革、革命。井水需要不断的清理、革新才能保持洁净,所以井卦的后面是革卦。革卦是个状况卦,吉凶未定。从卦象上看,泽中有火。泽中会有火山爆发,人们必须重新择地而居,这是大的社会变革。不变革就不会前进,变革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段的必然产物,代表新时代的开始。变革会转换原有势态,变革的时代会有大机遇,乱世造英雄。

推行变革要克服相当大的阻力,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大不小的社会动荡。要成事,既要有“天时地利”的外在条件,又要有“人和”的内在条件。要想成功必须坚持两点:一要抓住时机,二要取信于人。变革旧的事物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才能逐渐被人们理解、接受。如果贸然变革,效果会适得其反。顽固的成见是极为可怕的。革卦的六个爻表示不同时位、不同特征、不同做法的变革,以及产生的不同结果。

得此卦者,求财虽可成,但有小错而迟。预测婚姻,女克夫,并有急躁、破财之象,另觅配偶为吉。已婚者得此卦,有缘分破败、另起炉灶之象。

革卦爻辞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初九:用黄牛皮制成的绳子捆牢。

【原文】

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翻译】

象辞说:用黄牛皮制成的绳子捆牢,是不能认为这便是有所作为的。

【解读】

初九代表改革时的下层百姓,又代表改革的最初阶段。社会刚有大变革时,百姓还是不要参与为好,因为改革是否能够成功还不能肯定。所以百姓用黄牛皮的绳子把自己拴起来,不盲目参与。另一方面,对于实施改革的人来说,改革的初期如果时机不太成熟,最好也找根黄牛皮的绳子把自己拴结实。

革卦爻辞 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六二:在己日进行大的变革,征讨吉祥,没有灾难。

【原文】

象曰:己日革之,行有嘉也。

【翻译】

象辞说:在己日进行改革,行动会有好处。

【解读】

具备了变革的主观条件,但还要把握变革的时机。旧的东西非革不可,已经到了亟须转变的时候,应抓住这个时机,否则将遗恨终生。不过,六二是阴柔之质,天生存有迟疑软弱的成分,瞻前顾后,不能果断行动。比如商汤讨伐夏桀时,便是根据诸侯已经背叛夏桀之后才进军攻夏。结果大获全胜。这说明的便是时机的重要作用。

革卦爻辞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九三:征伐凶险,守正道危险,改革的命令已实现十分之三,初见成效,已取得了信任。

【原文】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翻译】

象辞说:既然改革的言语实现十分之三,又往什么地方去呢?

【解读】

九三处于改革初见成效的阶段,“新官上任三把火”,三把火点得很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应将改革深入下去。但九三只是个躁动之才,像个愣头青。对于九三这个急性子人来说,按兵不动无异度日如年,要大刀阔斧地行动,需要反复研究,周密安排。革卦爻辞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九四:没有悔恨,有信心改变旧的天命,吉祥。

【原文】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翻译】

象辞说:改变天命的吉祥,是信心所成就的。

【解读】

九四有信心将改革进行到底,这里的信心主要来自于天命的安排。也就是说,九四的行为是顺应天道的,所以他有改革成功的信心。武王伐纣时,卜官说卜兆不祥,认为不宜出兵。可是姜子牙把蓍草折断,把龟壳踏碎,认为这是迷信。结果按照姜子牙的计策出兵攻纣,大获全胜。

革卦爻辞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九五:大人物像老虎换毛一样改变自己,不用占卜也会得到人们的信任。

【原文】

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翻译】

象辞说:大人物像老虎换毛一样改变自己,是文采炳耀。

【解读】

君王推行改革要以身作则。唐朝的开元盛世中,李隆基宣布一条节俭的命令,令全国不准以珠玉为饰,不许穿锦缎衣裳,鼓励人们种棉织布。可是李隆基自己的生活却并不节俭,他的改革方案怎么能得到彻底执行呢?结果后来李隆基与杨玉环沉溺于享乐,再也不提这件事了。

革卦爻辞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上六:君子像豹子换毛一样改变自己,小人也换了新的面貌。征讨凶险,居守正道吉祥。

【原文】

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翻译】

象辞说:君子像豹子换毛一样改变自己,是文采蔚然可观。小人改换新的面貌,是表面上顺从君王。

【解读】

改革已经获得了大成功。变革之前,主要的问题是变革;一旦成功,主要问题就在于守成了。君子已去掉了旧的毛病,小人也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可是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下,却仍然不利于出兵打仗。因为小人只是革面,而没有革心。出兵打仗,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在改革成功后,应当继续巩固改革的业绩。

革卦运势

运势:不稳定,事情多有变动,应决心改革。去旧立新,弃腐朽而生新机。

事业:正处在转折的关键时刻,应顺应形势,时机成熟后立即变革。

爱情:多事之秋,去者难返,迎新为吉。易有外遇或婚外情,容易离婚。

疾病:病大难治,病情多变,须转换求医或手术治疗。应往南方或北方求医。

经商:改行、开业皆吉。适合乱中求财。应大胆求新,适时改变方向。

诉讼:我方被动,有姓名中有草字头的人说合,可以和解。

出行:与一人同往,须防此人,否则有连累。

人生:性格叛逆,不认可主流意识,有革命精神。追求不平凡的人物。

断易天机》解革卦

豹变为虎之卦,改旧从新之象

革卦点睛

革指改革。积习成积弊,不破则不立,破字当头,立就在其中。得革卦者需要批判和改革,改革需要坚决彻底,不可半途而废。改革是很难的,处处有既得利益者作梗,需要胆识和气魄。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要咬紧牙关挺住。

彭越得此卦,改变战术

彭越在楚汉之争中帮助刘邦,刘邦战败时,彭越占得革卦,于是改变战术,以游击之法攻击项羽后方,在梁地断绝项羽粮道,缓解了刘邦之危。

泽火革卦——易经六十四卦详解

泽火革卦

革卦讲的是改革、变革、革新之道,不论社会与个人,都需要革新与求变。当事物用久了,当事情演变得越来越差的时候,就要考虑进行革新,把不好的去掉,用更好的来取代旧的。对于个人而言,革得好,就是新的局面,但也不一定有太大的变化,革得不好只是浪费些时间、金钱而已;但对于国家而言,革就是革命了,革的是下位者的命,同时上位者的命也是照革不误。《商君书·更法》有云:“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变革是件慎重的事情,如何确保革新带来的结果是发展进步,而不是倒退落后呢?我们就从革卦去领略易经中的革新之道。

《序卦》云:“井道不可以不革,故受之以革。”井修缮好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方面需要修缮维护,以保证水质清澈;另一方面随着部落的发展,井的使用方法也理当有所改进,井道不可以不革,所以井卦之后,就是革卦。《杂卦》云:“革,去故也”,革故鼎新。

革,巳[sì]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革卦,到了巳日才有诚信,开始、通达、适宜、正固,懊恼消失。

革之道,先破坏,再建设,破坏即代表损害既得利益,在没有见到建设成果之前,谁会轻易相信、支持?对于个人而言,革是向更好的方向前进,但跳出舒适圈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对于既得利益集团,你革他们试试看,俗话说的好“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先别说革之后能不能更好,革的开始就可能伴随斗争。

革之道,首先是讲求时机,“巳[sì]日乃孚”讲的就是一定是到了合适的时机,才可以革。

“元亨,利贞,悔亡”,革一定要得当才能懊恼消失,那怎样才能革而得当呢?大亨,大利,大正,如果非大亨、非大利、非大正,革之必悔,有悔则不如不革。

泽火革,犹如黑暗中的光明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巳曰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彖传》说:革卦,是水和火相互消灭对方,两个女子住在一起,但心意不能相通,就称为革。到了巳日才有诚信,是指变革取得了人们的信赖。文采光明而能喜悦,非常通达而守正道,变革做到了适当,他的懊恼才会消失。天地变革才会形成四季,商汤和周武王的革命,是顺从天道而合乎人心的。革卦所依循的时势太伟大了。

“革,水火相息”,革卦上兑下离,泽中有火之象。泽为水离为火,水与火,相熄之物,水灭火,火涸水,互相变革。火性炎上,水性润下,如果火在上,水在下,就是火泽睽卦,乖睽违行之意。火在下,水在上,互相迁就又互相克制,相就相熄,所以为革。

“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上兑卦为少女,下离卦为中女,终究各自寻找自己的婆家,所以志向不相得。

“巳曰乃孚,革而信之”,发布命令又叫申令,申日发布变革的命令,巳日才能诚信(巳申合)。变革之事,人们岂能轻易相信,从发布开始,在经过时间的酝酿,慢慢的就相信了。巳日用来形容时机,时机未到,即使强行推进也是很难达到目的。

“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这是从卦才方面阐述革之道。离为文明,兑为喜悦。文明是指将变革的道理充分详尽地阐述给大家,喜悦则人心和顺,这样的变革才能大亨通,才能大贞正,这样的变革才是得当的变革。得当的变革才能懊恼消亡,否则因革致害,悔之莫及。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革之道的结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成王败寇,而决定结果的一个主要因素,那就是时。天地的革新是严格遵守春夏秋冬四时之变而更替进行。商汤、周武王的革命,上顺天命,下应人心,顺乎天而应乎人。武王伐纣对于时的掌控,值得思量,在“三分天下有其二”的优势下,发动“孟津观兵”,渡过黄河后觉得时机还不是最成熟的时候,下令退兵。最后在确定商纣王已经完全离心背德的情况下,才发起真正的军事行动,一举夺得胜利。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象传》说:沼泽里出现了火,这就是革卦。君子由此领悟,要制定历法,明辨时序。

大象还是强调“革之时大矣哉”。治历明时,革之道要遵循天时更替的道理。我们常说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什么?天就是天时,事情的应用行度要遵循天时更替而有行有止。革之道能做到治历明时,观四时而顺变革,与天地合其时序,则能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用黄牛皮做的绳子来捆绑。《象传》说:用黄牛皮做的绳子来捆绑,是因为不可以有所作为。

“不可以有为也”,就是不具备革的条件,所以革之道在初九,为时尚早,不能革。

春江水暖鸭先知,水深火热之时,最底层最早感受到。所以最渴望革新的,往往都是最底层的。革卦初九,我首先想到的是历朝历代的起义事件。据统计,自秦一统以来,有记载的起义事件四十多起,然而真正成功的只有三例,刘邦、朱元璋。

革之道,必当其时、有其位、得其才,审慎而动。初九阳居刚位,与九四敌而不应,无位,所以不可以有为。

“巩用黄牛之革”,初九比承六二,六二居离卦中央,文明得中,居大臣之位,初九要寻找六二这样的有德有位之人,并跟它建立稳固的关系。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也。

到了巳日才来变革,前往吉祥,没有灾难。《象传》说:到了巳日才来变革,是因为行动会有美好的结果。

“行有嘉也”,嘉,嘉赏。说明六二是有主的,并不是革的主导人,只是执行者而已。“巳日革之”,只有做到合乎事宜,革而得当,才能有所嘉赏。

六二柔居阴位,得中,居大臣之位,处革之时,为变革的执行者。六二与九五相应,六二执行的是九五的命令。但也不是接到命令就立即执行,而是“巳日乃革之”,守时待命,待时而动,等待时机成熟,才能“征吉,无咎”。

六二其实也说的是一个推行革新时的选人用人的问题,应是得中而文明之人。

王安石变法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前进有凶祸,正固有危险。变革之言三度符合,有诚信。《象传》说:变革之言三度符合,还要往哪里去?

革之道,欲速则不达。九三处下离卦第三爻,阳主动,离为躁,所以九三躁进而欲建革之功。“征凶,贞厉”,革之道,先破坏再建设,当革到了第三爻,就是推行的中间环节,破坏已成而建设未果,会遇到保守之人的抵抗、反抗,甚至发生斗争。这个时候,不能征,也不能贞,但也不是放弃。

“革言三就,有孚”,革要符合三大条件,大亨、大利、大正,到就九三的这个阶段,革之道已经实行了一部分,对旧事物的破坏也发生了,这时候不能冒进,要等待新建设的成果。新建设的出现就是有孚。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懊恼消失,有诚信,改变天命,吉祥。《象传》说:改变天命而吉祥,是因为有值得信赖的心意。

到了九四这个阶段,就是新建设有所成果,之前的懊恼开始消失。有孚就是有所成果,成王败寇,要想改命,当然要用成果说话。

九四阳居阴位,阳刚代表才;在位置上处于刚脱离下离卦,进入上兑卦的交汇处,水火交汇,正是革势头正盛之时。“有孚改命”,改的是谁的命,革卦去故,大亨大正,自然是上下都要革,这些都不足道也。九五为革的主导者,其余都是跟从或者执行者,所以这里提到的改命,主要是指改九五。

九四居近臣之位,刚而不过,进而不逼,顺承中正之君,能革君之命者,唯九四。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大人改变而形貌如虎,尚未占问就有了诚信。《象传》说:大人改变而形貌如虎,是说他文采灿烂耀眼。

九五居至尊之位,既中且正,中正之君。

九五作为革的主导,用“虎变”形容革道的推行,一旦判断为时机成熟,就要坚定果决。展现虎变的方法是什么?“其文炳也”,就是通过政令的方式,发文通告天下。

“未占有孚”,革是不得已而革,并不是尝试的去革,但凡有其它办法,都不要轻易走上革的道路。善革者,一旦走上革的道路,都是经过审慎思考,权衡利弊的。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不需要占卜,内心已经有了坚定的信念。所以九五要的有孚,不是有诚信的意思,而是内心坚定的信念之意。

上六革道已成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君子改变而形貌如豹,小人改变他的面目。前进有凶祸,守住正固就吉祥。《象传》说:君子改变而形貌如豹,是说他的文采盛美可观。小人变换他的面目,是说他顺服而追随君主。

上六,阴居阴位,又是革卦的极点,革卦到了最后,大家都顺应新的方向。这里提到了君子跟小人的两种对个的态度,君子豹变,小人革面。豹变跟虎变意思差不多,都是积极应对改革之意。而小人革面,指的是小人只是在表面顺从改革而已,但这已经足够了。革的目的是革故,旧的被破坏,新的建设逐渐形成,大势已成,小人顺从就足够了。

“征凶”,就是不要对只是革面的小人太多苛求,否则容易招来祸害。

“居贞吉”,革到了极点,就要贞守,以保证不会重新变回去。

上六爻,革道已成。

周易爻辞与历史事件之泽火革卦

泽火革卦

本卦上兑下离,中有巽乾,三女齐聚在朝中。革者,改也,更也。亦急也、亟也。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革者《玉篇》改也。《尔雅·释器》辔首谓之革。《扬子·方言》革,老也。

初九:鞏用黄牛之革,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本爻变为《咸》亨利贞取女吉,象曰:君子以虚受人。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爾雅·釋詁》鞏,固也。《集韻》丘勇切,音恐。鞏亦通拲,兩手共一木也,在手曰梏,在足曰桎。咸者,法也,禁也,速也,拇者足大指也。用皮革梱绑手脚,使其不能有为,意在挟持控制也。

本值西汉元始四年至(新)王莽始建国五年(公元4年—公元13年)时。平帝纳王莽女为后,虽取女吉而被辔首,咸其拇志在外也。王莽加号“宰衡”,居摄践祚,鞏用黄牛之革也。改元篡汉革也、改也。平帝死、子婴废,不可以有为也。

值西晋永安元年至西晋建兴一年(公元304年—公元313年)时。司马越滥杀朝官,咸其拇,使怀帝左右无复可以其语者,志在外也。十年之间,多少称帝为王而败,不可以有为也。

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无咎,象曰:己日革之行有嘉也。本爻化为《夬》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己为中、日为实,己日中实也。嘉者善也,《爾雅·釋詁》嘉,乐也。惕号者惊恐呼号。莫夜即夜晚。戎者兵車名。恤者忧也。

值(新)天凤一年至西汉更始一年(公元14年—公元23年)时。新政改官易地名、改货币、实行国有化,进行一系列改革,己日乃革之验也。而益州夷起兵、五原代郡民反莽、刘秀起兵、赤眉起义,战争纷起,王莽被杀,惕号莫夜有戎勿恤也。

值西晋建兴二年至东晋太宁一年(公元314年—公元323年)时。晋愍帝乘羊车肉袒出降,群臣号泣,御史中丞吉郎悲愤自杀,惕号莫夜有戎勿恤之验。西晋灭亡以后,在中国北方的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少数民族先后建立起近二十个。己日乃革也,更迭频繁,使民族矛盾尖锐激化,加剧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进一步衰落凋敝,各族人民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永嘉之乱后,中原人民纷纷南迁。公元318年,司马睿正式称帝,建立东晋,更替西晋。己日革之行有嘉也。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象曰:革言三就以何之矣。本爻变为《随》象曰:君子以嚮晦入宴息,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革言三就者更改三次,从命而变,不敢自违。随者《廣韻》從也,順也。亦为追随。嚮晦者傍晚也,宴息者休息也。

值西汉更始二年至东汉建武九年(公元24年—公元33年)时。赤眉军攻长安、隗嚣割据天水,窦融割据河西、张据割青州、刘秀击尤来、大枪、五幡农民军,征战不止,岂非征凶贞厉。光武帝封功臣皆为列侯,大国则食邑四县,余各有差,正是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值东晋太宁二年至东晋咸和八年(公元324年—公元333年)时。苏峻谋反作乱;北方民族更替频繁,战乱不断,社会动荡;庾太后遭到逼辱,忧恐而死;故曰征凶贞厉。值此乱世,故君子以嚮晦入宴息。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本爻变为《既济》象曰: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繻有衣袽终日戒,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玉篇》細密之羅也。《註》蘇林曰:繻,帛邊也。舊關出入皆以傳,傳還,因裂繻頭,合以爲符信也。袽通作帤,塞漏孔之敝帛,即敝衣之帛也,衣袽之戒谓对潜伏着的危机应有所戒备防患。

值东汉建武十年至东汉建武十九年(公元34年—公元43年)时。高峻降汉,诏令窦融和五郡太守入朝,光武帝封赏功臣,诏令免、凉二州奴婢为庶人,正是悔亡有孚改命吉也。匈奴扰边日盛,衣袽之戒也。

值东晋咸和九年至东晋建元一年(公元334年—公元343年)时。北方各族相互攻击战争频繁,百姓遭殃终日戒;晋成帝死,康帝新立,庾亮疑忌大臣,任意杀之,朝中之臣亦终日戒。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本爻变为《丰》卦,象曰:君子以折狱致刑,六五:来章有庆誉吉,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虎变谓虎皮的花纹斑斓多彩。比喻因时制宜,革新创制,斐然可观。喻非常之人出处行动变化莫测。孚者《帛书周易》为復,则復为返、为反、为往来。折狱者断狱,审判案件;致刑者实施刑罚。章者采也,《書·臯陶》謨五服五章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靑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又明也,《易·垢卦》品物咸章;《書·洪範》俊民用章。又成事成文曰章。

值东汉建武二十年至东汉建武二十九年(公元44年—公元53年)时。北匈奴求和亲、南匈奴称臣、东夷韩国人内附、乌桓击破匈奴、平定武陵蛮,正是来章有庆,大人虎变其文炳也。遣使者举冤狱,正验折狱致刑也。

值东晋建元二年至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44年—公元353年)时。东晋与拜占廷建交;正是来章有庆。杨初称藩于晋;蒲洪降晋;桓温定成汉;正是六五之吉有庆。士瓒等作乱;梁犊起兵反赵;苻健建前秦;李闵称帝,冉魏建国;蒲洪自称三秦王;苏林称天子,被杀;李犊叛燕;正是未占有孚。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从君也。本爻化为《同人》卦,其上九:同人于郊无悔,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豹变者谓如豹文那样发生显著的变化;幼豹长大退毛,然后疏朗焕散,其毛光泽有文采;喻人的行为变好或势位显贵。革面者改变外貌,比喻改过迁善。蔚者华美盛大。《爾雅·釋地》邑外謂之郊;又祭名,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地于北郊,故謂祀天地爲郊。

值东汉建武三十年至东汉永平六年(公元54年—公元63年)时。刘秀开创了古代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光武中兴”时代,正是君子豹变其文蔚。同人于郊而封禅泰山、梁父。小人革面则倭奴国遣使来献,北匈奴遣使来献。

值东晋永和十年至东晋兴宁一年(公元354年—363年)时。桓温伐秦终败,居贞吉而征凶。晋修洛阳五陵,晋穆帝及群臣同人于郊,在建康穿缌麻孝服,举行遥祭大礼。王羲之称病离职,居贞吉。

周易第四十九卦:革卦 泽火革 兑上离下

周易第四十九卦 革 泽火革 兑上离下

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己日乃孚;革而信也。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 义大矣哉!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象曰:巩用黄牛,不可 以有为也。

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无咎。象曰:己日革之,行有嘉也。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革卦卦象,泽火革卦的象征意义

革卦,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下卦为离,上卦为兑。离为火,兑为泽,泽内有水。水在上,火在下,表明火在下可以把泽水烤干,失去水的泽就变成了其他性质的东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泽水四溢,就会把下面的火浇灭。火灭之后,也就不再是火了,而变成其他性质的东西。火旺水干;水大火熄。二者相生亦相克,必然出现变革,所以本卦命名为“革”。

同时,离具有光明之意,兑又指喜悦。这又告诉人们,革的目的是消灭旧的,产生新的光明,给人们带来喜悦。

革卦位于井卦之后,《序卦》中这样解释道:“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一口井使用久了,必须定期清理,所以井卦之后要求变革。《杂卦》中说道:“革,去故也。”,因此,革卦指变革,指除旧布新。

《象》中这样解释革卦: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这里指出:革卦的卦象是离(火)下兑(泽)上,为泽中有火之表象。大水可以使火熄灭;大火也可以使水蒸发,如此,水火相克相生,从而产生变革。君子根据变革的规律制定历法以明辨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革卦象征变革,所要表达的道理就是顺天应人,属于上上卦。《象》曰:苗逢旱天渐渐衰,幸得天恩降雨来,忧去喜来能变化,求谋干事遂心怀。

【革卦卦象,泽火革卦的象征意义释义】

此卦卦名为革。“革”字的金文是一个象形字,像被剖剥下来的兽皮。中间的圆形物,是被剥下的兽身皮,余下的部分是兽的头、身和尾。《说文》中说:“革,兽皮治去其毛。”兽皮去掉毛便变皮为革了,所以革的引申义是变革、改革、革命的意思。井水需要不断的清理才能保持洁净,这种清理就是一^种改革彳了为,所以井卦的后面是革卦。

革卦卦画:革卦的卦画是四阳二阴,其排列顺序与下卦的鼎卦正好相反,革卦与鼎卦互为覆卦。

革卦卦象:从卦象上分析,革卦上卦为兑为泽为羊为牲,下卦为离为火为刀为晒,泽中有火就是革卦的大形象。大泽中会有火山爆发,人们必须重新择地而居,这是大的社会变革。从小处来说,剥下的兽皮首先需要用刀刮去油脂,綳起来晒干,这就是取象于革卦的下卦离;晒干后的兽皮然后再浸入水中泡软,进一步去脂和去毛,这就是取象于革卦的上卦兑。所以革卦的卦象描述了制革的简单过程。将兽皮制作成革,使兽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兽皮对人类有更广泛的用途。所以人们将对社会有重要意义的运动称之为变革、革命。另外,卦象中还有火炼金的形象,表示改革就像火炼金属,将金属制成对人类有用的各种工具一样,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有重要作用。

周易,革卦,泽火革,兑上离下

解释翻译

革卦:祭祝那天用俘虏作人牲。大亨大通,吉利的占问。没有悔恨。

初九:用黄牛的皮革加固束紧。

六二:祭祝的日子要改变。出征,吉利。没有灾祸。

九三:出征,凶险。占得险兆。把马的胸带绑三匝,打了胜仗,抓到俘虏。

九四:没有悔恨。捉到俘虏,改变了命令。言利。

九五:指挥官勃然大怒,未必会取得胜利。

上六:君子勃然大怒,小人不满反抗。出征,凶险。占问居处得吉兆。

①革:六十四卦卦名之一。改革之卦之二;亦改革的中心之卦。乃论述君王如何变革之卦。

②己日:一个卦里连用两个“己日”,由此可见并非泛用。但自古以来没有有关“己日”的确切注释。查《周易》《丰》卦卦辞中有“宜日中”一辞,此“日中”乃言日中午极丰盛之时。若按此“日中”所言时间用语的用法,“己日”用法也当效此。“己”时在中国计时排位上,它排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第六位,若按太阳上午、中午、下午的计时看,它当值日过中午偏西下斜之势;故“己日”当按日己过极盛转衰之时讲。此处有喻国势由盛转衰之迹象。

③巩用黄牛之革:“巩”,牢固。此处指根深蒂固的陈规陋习和腐朽社 会势力。“革”,古兽皮加工去毛曰“革”;再加工变柔曰“〓”(weī)。由于此卦为变革之卦,其它各爻均谈的是变革之事,因此,这一“革”字也当指变革,而不是指一般牛皮或牛皮条。“巩用黄牛之革”,是说对原来根深蒂固的腐朽的社会现象和势力,必须象加工黄牛皮那样予以变革,绝不能等闲视之。

④征吉:“征”、迹象。“征吉”,迹象很吉祥。

⑤征凶:迹象很凶险。

⑥革言三就:这里可能两种含义兼而有之。一种指再三慎重考虑并制定出改革的方针政策;一种指再三向国人宣传改革的利弊得失和再三申饬改革的命令。若按“革言三就”前有“征凶,贞厉”后有“有孚”来看,将更偏重于后一种意思。

⑦有孚改命:接上爻“革言三就,有孚”,乃言上下同心于改革。“改命”,有关国家命运的政策。⑧大人虎变:君主应象猛虎一样雷厉风行地进行改革。

⑨未占有孚:“占”,占卜。此句是说君主的革除旧弊用不着占卜也会得到上下的赞誉和信服。

⑩君子豹变:喻君主的改革有如豹子斑纹一样有一处无一处。

⑾小人革面:指小人们应付差事,只做一些表面文章。

⑿征凶:迹象很凶险。

⒀居贞,吉:君王居而守正则吉祥。

上一篇:周易第四十八卦:井卦 水风井 坎上巽下

下一篇:周易第五十卦:鼎卦 火风鼎 离上巽下

全 文:周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