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八字 > 风水测算

五个人的微信群名(五个人的微信群名搞笑)

时间:2024-01-14 01:01:00 作者:行尸走肉 来源:互联网

本文目录一览:

班级群里的“老师”主动加微信,竟张口就要钱……

开学季到了

同学们又陆续回到校园

沉寂许久的家长群也重新热闹起来

然而分子却动起了歪脑筋

假扮老师的身份“张口要钱”

各位家长请注意

千万不能放松警惕

一定要擦亮眼睛

“还好我反应过来了,当时差点就交了……” 近日,在兰溪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接警大厅,市民王女士向民警连连感慨道。

王女士是外地人,今年8月刚在兰溪找了份工作。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便打算将9岁的儿子转学到就近的小学读书。临近开学,王女士到该小学咨询如何办理转学手续,为了了解更多信息还拜托老乡把自己拉入了一个学校的家长群。

8月23日晚上,家长群里名叫“AAA小张”的人主动添加王女士为微信好友。对方自称是“张老师”,询问了小孩的姓名和基本情况,还告知王女士25号到教导处找他拿录取通知书。 由于转学需要户口簿等相关证件原件,“张老师”还特别贴心地嘱咐王女士让人尽快从老家快递邮寄过来。

“你现在先交一下费用,我给你留个名额……” 随后,“张老师”称怕入学名额满了,便让王女士先交980元的伙食费,微信直接转账即可,会帮她备注好信息。 王女士又询问是否还有其他费用,“张老师”只是一个劲儿地催她赶快交钱,好留住名额。这时,王女士突然警觉起来,心里开始有些怀疑,想到学校缴费一般不会通过个人转账,于是便称稍晚再给对方转钱。

第二天一早,王女士匆匆来到经济开发区派出所,将这一经过告诉了民警,民警当即判断:“这就是典型的冒充老师!” 随后,民警立即和该学校老师联系核实,确认了向王女士收费的“张老师”系分子伪装,还让王女士第一时间告知群内所有家长,避免遭受损失。临走前,民警耐心讲解了家长常遇到的类型以及防范知识,提醒王女士今后务必更加提高警惕。

套路分析

骗子究竟是如何

潜入“家长群”的呢?

警惕 !!!

骗子行骗有这4个套路

套路一:广撒网、搜索QQ群

分子会直接在QQ内

搜索班级群的群聊关键字

出现相关的群聊后

冒充老师、家长申请进群

如果没有设置相应的验证机制

或者班主任验证不严格

骗子就容易趁虚而入

套路二 :套近乎、获取进群二维码

有不法分子在校园门口逗留

与其他家长闲聊、套近乎

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

由于很多群聊设置

并未开启“群主确认”功能

不法分子可直接扫码进群

套路三:换头像、伺机行动

骗子进群后

伪装成学生家长

添加班主任QQ/微信

通常会备注为

“xxx学生父亲/母亲”

“潜水”观察班主任的活动规律

找机会将自己的头像

换成班主任头像

并将自己的备注名

改为和班主任一模一样

然后在群里发送相关通知

要求缴纳学费、培训费等各项费用

套路四:利用时间差,实施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

很多老师都开了消息免打扰功能

或者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

不法分子利用时间差借机下手

让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进而实施

家长和班主任

都要当心骗子们的手法

虽然经过精心设计

但其实破绽百出

防止被骗最好的办法

还是要各位家长和老师们提高警惕

警方提醒

1、班主任应及时对本班的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对身份存疑的账号要尽快清除出群。同时,要启动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班级QQ群、微信群,验证时要对相关信息再次核实。

2、各位家长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微信群、QQ群的群名称和二维码等信息 ,保存好班主任老师的电话,了解学校的收费政策和流程,切勿轻信群成员要求转账收费的信息。

3、如果遇到自称老师的人员要求转账汇款或是索要银行账号、密码等情况,家长应及时通过电话联系或面对面的方式与老师和学校多方核实,不可盲目转账汇款或是透露个人重要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4、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求助。

来源: 兰溪公安

4个人的微信群名字搞笑 适合四个人的搞笑群名

现在网友们的群名字可是网络里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看看4个人的微信群名字搞笑有哪些?

夕阳红老年社交相亲

野生奥特曼聚集地

本帅的日常

都是蠢汪除了我

中东富豪讨论组

多米诺、

站着睡觉霸气

旧同学

狗不理先生#

偶昰坏学生

〆疯癫的小毛驴

-小哈利*-*

ら゛作业同志

农二代~

莫欺少年木有媳 。

啊啊啊啊啊哦づ

哥脫ㄋ,你随意

七夕.单身去泡妞

你的回眸,我吐了三天

支持子稀的友友们来报到。

小娘们。让爷爽爽吧丶

尼玛。收起那假惺惺的狗脸

现在的爷们像娘们似的°

给一巴掌再给一块糖/

发骚只因荷尔蒙过多 *

谁没爱过一只狗 #

爱你是我瞎了眼。

会有美人替我害你

我不美,但只有一个゛

m﹏゛祖国的老花朵つ

爱情就像大姨妈来次疼次

拿什么拯救你的爱人

千斤拨四两

化腐朽为绵掌

以後De以後

灬大乖乖灬

阳光唱歌灬真好听

灬等待灬

卟死灬鳥

现实灬并不美

花开灬了一半

千万别进这种群!

为了增加自己账号的粉丝数量

有人利用公众“吃瓜”的心理

编造虚假信息

误导公众进“吃瓜”群

“造热点”收割流量

严重扰乱网络空间秩序

案件回顾

近日,标题为“网传济南女生被欺凌”,内容为几名女生殴打并侮辱一名女生的短视频在网络平台大量传播,引发网民关注,产生恶劣影响。

济南网安部门高度关注,立即会同属地分局开展侦查。

经核实,该信息发布前后,当地根本没有女生被欺凌的情况发生,系网民康某某等人为了增加账号粉丝量,吸引关注,对网上搜索到的视频进行剪辑、拼接、配字,再转发到本人账号内并声称为本地发生。

除此以外,公安机关还发现他剪辑拼接了“某大学何某某”等涉黄、虚假视频300余部。

据调查,康某某大量购买聊天账号,创建了千余个所谓的“吃瓜群”。他在境外涉黄网站搜集、下载、剪辑涉黄谣言视频,建立群组传播扩散,在全网大肆发布,吸引网友加入群组。每个“吃瓜群”吸粉约500-2000人,该团伙又将“吃瓜群”按照每位群成员1.2-1.5元不等的价格出售至下游,最终引流至语音直播平台,非法获利超100万元。

最终,济南网安将该团伙康某某等5名违法嫌疑人一举抓获,查清其创建引流“吃瓜群”1000余个、发送涉黄虚假信息超30万条、拉拢群成员超50万人、获利超100万元的违法犯罪事实。

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康某某等5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网警提醒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操纵网络流量作恶,轻则承担侵权责任,重则罚款拘留,甚至涉嫌犯罪。

公安网安部门将坚决打击网络乱象,守护网络清朗、维护社会稳定。

综合 | 人民网、公安部网安局

来源: 长沙警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