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吉日 > 开业吉日

十二地支是什么(十二地支是什么生肖)

时间:2024-01-17 18:44:43 作者:作茧自缚 来源:网友上传

本文目录一览:

天干和地支是什么,一百个人里面可能也没有一个真的知道

天干和地支,中国古代两个独有的名词,放到现代仿佛是天外来客,不像是这个时空的东西。

那天干地支究竟是什么东西?只是个虚无的概念吗?

其实天干地支依然是用来表示事物分类的。

天干地支首先要理解的是他们是一个整体,天干和地支是一个整体,天干和地支分开来说就会不完整,甚至失去意义。

中国古代把事物分成阴阳两种类别,而根据阴阳的分类特点,一个事物可以分为内外两部分,内部是基础基石,则是阴的特点,外部是外表外在,则具有阳的特点,而作为一个整体,阳就占据了外部位置,阴就占据了内部位置,天干就是这外部位置的具体事物的五行分类,地支就是这内部位置的具体事物的五行分类。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对阳类别事物进一步具体分类描述的十个分类,也就是分别表示十种不同特征的阳类别事物。

简单说就是再把阳类别的事物分成十类,分别用十天干来标识。

地支有十二个,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是对阴类别事物进一步具体分类描述的十二个分类,也就是分别表示十二种不同特征的阴类别事物。

简单说就是再把阴类别的事物分成十二类,分别用十二地支来标识。

至于为什么这样分类?

一般推测是经验总结规律后得出的结论,发现事物规律,然后总结规律得出法则公式,然后再用法则公式验证同类事情,如结果准确,自然这个法则公式也是准确的,这个也是人类一直沿用的办法。

而天干地支的分类特点,分类来干什么,只能以后写一具体的来分享,一时无法全概括。

举个例子,今年是2022年,按中国旧历法,今年是壬寅年,壬就是天干,表现的是阳的特点,寅就是地支,表现的是阴的特点,壬寅是一个整体,代表了2022这一年,缺了那个都不能代表今年,壬则代表了这一年有关阳类别事物的具体特点,也就是壬这个天干分类所具有的特点,寅则代表了这一年有关阴类别事物的具体特点,也就是寅这个地支分类所具有的特点。

例如我们具体出生的日子也是可以用天干地支表示的,像20220年5月30号,这天用天干地支记为癸未日,癸是天干,未是地支,这天出生的人就可以说是癸未日出生的。

最后总结:

天干地支是用来描述一个整体事物的外部和内部特征的,不可把天干地支分开来看。

天干是表示这个事物的外部特征,地支是表示这个事物的内部特征。

天干地支也是阴阳平衡的,内外一体,如果天干地支不平衡,那么所代表的这个事物就失衡或消亡了。

这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逻辑,把什么事物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然后分成外部和内部,再研究这个外部和内部的关系,研究内部和外部的相互作用,从而得出这个天干地支所代表的事物的状态,是平衡还是失衡,是强壮还是体弱,实在是十分有规律的研究行为。

这些都是我十几年研究的心得体会,十分利于后来者的理解和使用,即使目前不理解,等出现迷茫的时候再来看看就可能豁然大解,有缘者得之。

天干地支对照表

天干地支对照表 -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n)、亥(hài);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主要用于计时。十二生肖用于记年。天干。12345678910

jiǎyǐbǐngdīngwùjǐgēngxīnrénguǐ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简称“天干”。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天干读音:甲(jiǎ)、乙( 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嘻嘻网提醒:天干里的“己”往往会误作“已”,出现已巳、已卯、已丑、已亥、已酉、已未这样错误的描述。

“戍、戊、戌、戎”这些相似字,你真的会读吗?

天干的含义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地支

123456789101112

zǐchǒuyínmǎochénsìwǔwèishēnyǒuxūhài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作“十二地支”,简称“地支”。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嘻嘻网提醒:地支里的“巳”往往会误作“已”,出现己已、辛已、癸已、乙已、丁已这样错误的描述。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地支读音: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地支的含义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阳气在上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也。

  卯是茂,言万物茂也。

  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万物皆成有滋味也。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万物之老也。

  戌是灭的意思,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万物收藏

「猪年说猪」憨态可掬民俗猪:何谓“金猪年”?它竟这么成为生肖

猪,乃“六畜之首”,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在十二生肖中排在末位。生肖猪在十二地支中对应“亥”,故人们也称其为“亥猪”。猪的形象是一副圆乎乎、胖墩墩的样子。在民俗文化中,猪憨态可掬的模样,深受人们喜爱,人们往往把猪跟富贵、财富、福气、吉祥等美好名称联系在一起。

新华社资料图

俗语说:“猪是家中宝,粪是地里金。”在生肖文化中,“亥”表示收藏万物,意味着拥有财富。在古代,猪又有“金猪”、“乌金”的别号。唐代笔记《朝野佥载》说:“洪州有人畜猪以致富,因号猪为乌金。”洪州在今天的江西南昌一带。“乌金”可能蕴藏两种含义:一是养猪积造的粪料,对于庄稼来说,可谓“乌金”;二是当地所养的家猪多为黑色,养猪致富视猪如同“乌金”。叶舒宪先生说:“养猪致富之路在我国自古及今都为人称道,用乌金一名来称猪,表达了对猪的美好寄托。”

在民俗文化中,年画或剪纸“肥猪拱门”是人们视猪为财富的典型。“肥猪拱门”又称“福运使者”“招财进宝”,寓意财源茂盛,幸福吉祥。猪年伊始,健壮的肥猪驮着聚宝盆拱门而入,是何等的喜庆。河北、北京、天津系古燕赵之地,这一带过春节至今都有在门上、窗上贴剪纸“肥猪拱门”的习俗。因为猪象征着勤劳致富,模样又憨态可掬,活泼可爱,民间的储钱罐大多都是猪的形状。家居饰品中也常有铜猪摆件,以求财源广进。

民间有“猪入门,百福臻”“猪进门,百福到”的谚语,猪是富贵、福气的象征。古代金榜题名时,通常用朱(红)笔来题写名字,而“朱”与“猪”的发音正好相同,故猪又代表着“步步高升”。又因“蹄”与“题”音谐,唐进士以吃猪蹄子为吉祥,希望能金榜题名。于是,每当有人赶考,亲友们都赠送红烧猪蹄,预祝赶考人“朱笔题名”(猪笔蹄名)。后来,这种风气逐渐扩大,人们在新年时互赠火腿,因为火腿是用带猪蹄的猪腿制作而成的。

在民俗文化中,猪还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因此,民间工艺品中常有猪的身影。陕西陇县有姥姥给外孙送猪枕头的风俗,认为小孩枕着有猪图案的枕头睡得香,吃得香,不易生病招灾。一般枕头上的猪选用的是野猪形象。山东梁山县有为孩子制作猪头鞋的传统,希望孩子能吃能睡,福气不断,茁壮成长。陕西宝鸡一带制作的猪形布枕、布玩,制作精细,在丰满的“身躯”上绣花朵图案、缀着彩线穗子。贵州黄平和河南浚县的泥哨(泥咕咕)中有猪哨。陕西咸阳过春节用面团捏塑的花馍中也有猪的形象,用于献贡、祭神。

据文献记载,古代有取猪名作为人的名字之习俗,以用来祈求吉祥。夏朝寒浞的儿子叫豷,春秋时期有人叫杜溷罗,战国时期魏国有大力士叫朱亥,秦二世叫胡亥,汉代有人叫陈豨、孟圂、荀彘、刘狗彘,汉武帝小名叫刘彘,魏晋六朝时期有人叫管亥、昌豨、苏亥、陈猪、孔豚、靳豚、卢豚、傅野猪、薛野猪,唐代有李猪儿,五代时期有人叫崔涿,等等。在今天,这种取猪名的习俗已衍变为取“贱名”而孩子好养大的说法。

婚俗中,民间认为,亥猪与寅虎六合,俗谚:“虎配猪。”属猪的最宜找个属虎的对象。陕西一带有送猪蹄的婚俗。结婚前一天,男方要给女方送四斤猪肉、一对猪蹄,称“礼吊”,女方须退回猪前蹄。婚后第二天,夫妻带两份挂面及一只猪后蹄回娘家,后蹄退回,俗称“蹄蹄来,蹄蹄去”,表示两亲家以后要常来常往。云南西双版纳的布朗族,在婚礼当天,男女两家要杀猪请客。另外,除请客外,还要将猪肉切成小块,用竹竿穿起来分送各家,以示“骨肉之亲”之意。

猪年说猪,别有一番情趣。猪年的猪是吉祥物,是为人们带来福气的使者。期待在猪年生活更美好!

民间风俗剪纸中的生肖猪文化

“肥猪拱门”剪纸

“肥猪拱门”本意是“送物上门,意外得财”,由此创作的剪纸是河北天津一带常见的生肖剪纸造型,通常作为重要的节日饰物出现。除常见的红色剪纸外,最富特色的是天津地区用黑色蜡光纸剪成的“肥猪拱门”式窗花。在猪背上剪出聚宝盆的形状,贴于窗上,左右各一,具有招财进宝的美意。春节时,更有人家将之贴于大门之上,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代替了传统的门神,以示福运将至,预兆丰年之喜。

除了黑色蜡光剪纸之外,生肖剪纸中,还有比较特殊的染色剪纸和套色剪纸。大多数生肖剪纸还是会选择用红色纸剪出,再衬于白纸上,以产生明朗强烈的对比效果。这种单色生肖剪纸最讲究的是造型和装饰,线面之间粗细疏密以及平行交叉的细微不同,都会形成各种纹饰,产生不同的美感和韵味。各地区的生肖剪纸也因此能够不断推陈出新,使人百看不厌,从而能作为一种独特的题材,在庞大的剪纸艺苑中长盛不衰。

娃娃骑猪红色剪纸

剪纸中,生肖猪的构图形式同其他生肖剪纸一样,丰富多变,异彩纷呈。最常见的是山西平遥一带流行的“单照”形式。一整幅剪纸上,只有一头憨态可掬的猪,形象突出,简洁明快。再就是两种生肖双双入图,比较典型的有陕甘一带的“蛇盘兔”剪纸造型。而常与生肖猪搭配的是谐音“吉”的生肖鸡,以寓“猪年大吉”之意。再就是将生肖猪作为全家福中的一员,用十二生肖依次排开的全家福来进行剪纸构图。在与其他生肖形象的对比中,体态浑圆的猪尤其惹人喜爱,陕北剪纸高手白凤莲就有相关作品。另外,还有将生肖猪与人物一同构图的剪纸,其中既包括“孩童戏猪”式的,还包括如今散见于陕北一带、由原始图腾崇拜流传下来的兽首人身属相剪纸。剪纸上半部分图案均为持莲娃娃,下半部分是不同的动物,若为猪,则有猪属相之意。

总体而言,相比其它生肖较为多变的艺术造型,生肖猪在剪纸中所呈现的形象还是比较固定的。其多为椭圆造型,看上去肥头肥脑,庞大的身躯之上是扇动的大耳,之下又是略显笨拙的四蹄,对比鲜明。它们浑圆厚重的体态,总是给人憨态可掬而又和气宽广之感。人们在心理上会感到一种莫名的放松,仿佛来年不必太为生活奔波劳苦。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猪本身富态的身形,会不自觉地给人以招财进宝的希望。另外,其不露锋芒、敢于承受的和顺姿态,又能给许多忙于生计之人带来些许心灵的宽慰。

有此一说

何谓“金猪年”

在民间故事中,“金猪年”的说法始于唐朝。唐高祖武德四年,为整治混乱币制,参照西汉五铢标准进行货币改制,易铢为宝,唐元通宝的铸制与流通,促使定都长安的唐朝进入长治久安的盛唐时期。因“铢”而现的贞观盛世年,由于财富之盛被誉为“金铢年”。贞观之治恰逢丁亥猪年,“金铢年”又被称为“金猪年”,民间流传中,丁亥猪年也往往被认为是“金猪年”。

按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年和民间五行学说,“金猪年”又有另外的说法。“干支纪年” 对应“十二生肖”,“五行”对应五颗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古代天文学家制定了“六十甲子别五行图”,使每一年对应一颗行星,60年一循环。每60年中,每种生肖都有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以猪年为例,共有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五年。我们所熟知的“辛亥革命”所在年份是1911年,就是“金猪年”。而上一个“金猪年”应该是1971年,再往后推60年,也就是2031年才是新的一个“金猪年”。2019年是己亥土猪年。原来如此

猪为什么能成为生肖

猪为六畜之一,能当上生肖,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

在天宫排生肖那天,人们遭遇到旱灾,粮食颗粒无收,而龙去排生肖,由于龙的行走速度非常之快,并不知道此事。而猪在这天由于自己走得慢,看到人们饥饿得不行,自己让人们砍下它的四只脚作为食物,来解除饥饿。所以,这天其它动物都到达天宫,而猪并没有到,所以天帝没有安排猪当上生肖。人们解除饥饿时,没有忘记猪的恩情,得知这一情况,就对天帝说,猪为了人们,舍弃四肢,没有去争生肖之位。这事感动着天帝,于是破例让猪成为了生肖。

当然,关于猪当上生肖的传说,还有其他版本。但不管怎么样,大多都是说,猪之所以能当上生肖,是靠自己努力的结果。

北京日报理论、专刊、副刊联合制作

来源:北京日报副刊

作者:黄守愚 杨扬

流程编辑:王宏伟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是怎么来的?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这篇稿子来自于老包杂谈。

据记载,在盘古去世之后天皇君即位。天皇君名叫望获,字子润,号曰天灵,以木德王,出生在柱洲昆仑山附近。

这里第一次提到了昆仑山这个词,确切地说它只是一个神话地理概念,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昆仑山,至于神话中所指的昆仑山到底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学术界众说纷纭,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有天柱在这个地方所以才叫做柱洲。据《神异经》上说,昆仑山有一根巨大的铜柱,高耸入云,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天柱。这根天柱直径超过三千里,边缘相当陡峭,犹如刀削斧劈一般。

天皇君就出生在这么一个拥有天柱的神奇的地方。和他一同出生的还有十二个兄弟,他是大哥。

这个说法的另一版本就是天皇君一共长了十三个脑袋,这样一来十三个人就合为一体,发布什么号令也就更为方便一些。后来的地皇君、人皇君也有十一头、九头的说法。

长着十三个脑袋的天皇君或许才是神话的本来面目,这一点从《山海经》中的诸多奇禽异兽身上可以得到印证。天皇君除了长有十三个脑袋之外还生出了九只翅膀,真不知道这么多翅膀在身上是如何排布的。

在天皇君统治时期,刚刚成形的大地还不是十分坚固,所以火山喷发相当频繁,神界和人间都遭受了巨大的火劫。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天皇君制订出了天干地支来确定岁次和二十四时。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皇君给这十个起的名字比较怪: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据说十干藏于天,所以才叫天干,是十天父。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这十二个的名字更加奇怪: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十二地支藏于地也就是十二地母了。

关于十天干的说法不是很多,古人似乎更喜欢研究地支。

十二地支各有说辞:

子和困顿相对,是混沌万物的开始生发阶段;

丑与赤奋若相对,此时天地间的阳气逐渐升腾壮大,万物都跟随它的节奏运作;

寅就是摄提格,所以屈原说“摄提贞于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 这一阶段万物都在吸收阳气;

卯对应单阏,此时阳气推动着天地万物逐渐步入稳健的循环发展;

辰和执徐相对,这一阶段许多蛰伏的东西也都渐渐显露出了行迹;

巳和大荒落相对,这一段内万物并出欣欣向荣,一派繁盛;

午与敦牂对应,此时天地万物的状态已经达到一个顶点;

未与协洽对应,此时阳气欲化万物;

申与涒滩对应,此一段内万物吐秀,渐欲倾颓;

酉和作噩相对应,这一段时间内农作物有芒枝,是年份大熟国运昌盛的时候;

戌和阉茂对应,“阉茂”就是“掩茂”,万物在这一时段内没有任何生机,掩尽了生命的精华;

亥与大渊献相对,这一段内万物深藏为下一个轮回做着准备。

如果有对《资治通鉴》的纪年方式比较熟悉的,对以上的说法肯定不会陌生。

这一大段的主要思想全部出自于《史记·天官书》,看着有些深奥。《淮南子·天文训》也有相关的记载。但是仔细来看,这些理论和中医中的概念以及养生之道完全吻合。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相通的地方。

天皇君兄弟轮流治理天下,每人统治一万八千年。

在许多关于神话的记载中都能看到一万八千年这一数字,似乎只有这个数字才能表达出对宇宙的敬畏以及对神明的崇拜。大家稍微注意一下就能看出,这个数字就是九的两千倍。

自古以来中国对九这个数字具有极其深厚的情感,认为九是数的极致,许多非常神圣的东西都以九来命名,比如九五之尊,九龙壁,九花玉露丸,九转还魂丹,九九八十一难,连老子都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只要什么东西一沾上九就变得身价百倍了,不过臭老九除外。

等到天皇君兄弟十三人都过足了主宰的大瘾之后就把大权交给了地皇。但是天皇君并没有死,因为书上没有记载,估计是在大位上呆得时间太长,烦了。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版权申明:本文系山海经解密小七独家邀约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

中国古代天干地支指的是什么?

天干地支形成了中国古代传统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此十者是为“天干”。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

据说早在公元前2697年,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的符号。

古人以天干地支作为载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运;天道与地道决定着人道,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用以阐述天地人之学。

《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干者犹树之干也,支者犹树之枝也。由于天干地支的意义均来自于树木,所以他们的原始字义也被人们赋予了生动的说法。甲如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乙如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见而光明。丁如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癸,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天干五行分为阴与阳:甲木、乙木、丙火、丁火、戊土、己土、庚金、辛金、壬水、癸水。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性,乙、丁、己、辛、癸为阴性。十干又分配以天文,甲木为雷,乙木为风,丙火为日,丁火为星,戊土为霞,己土为云,庚金为月,辛金为霜,壬水为秋露,癸水为春霖。

天干地支是古代的纪年历法,当一年的二十四节气逐步形成之后,也就出现了相应的“口诀”:立春念三丙火用,馀日甲木旺提纲。惊蛰乙木未用事;春分乙未正相当。清明乙木十日管,后来八日癸水洋;谷雨前三戊土盛,其中土旺要消详。立夏又伏戊土取;小满过午丙火光。自立春至大寒,一年四季皆被包含其中。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历,也用于占卜。商朝人将60干支循环纪日,将60干支分为6旬,每旬10日,殷王常在旬末最后一天,占卜询问下一旬的祸福,称之为“询问”。到了唐代以后,天干地支组成的纪年便主要用于算命或者占卜。

热门推荐